杜甫诗词《咏怀古迹五首》的诗意赏析
唐诗赏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原文译文赏析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原文|译文|赏析'《咏怀古迹五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组诗,第五首《咏怀古迹五首·其五》由于诗人以自身肝胆情志吊古,所以能涤肠荡心,浩气炽情动人肺腑,成为咏古名篇。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唐诗吧。
唐代:杜甫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译文诸葛亮的大名永远留在天地间,他的遗像清高让人肃然起敬。
为了三分天下周密地筹划策略,万代好像鸾凤高翔,独步青云。
伊尹、吕尚难分伯仲,不相上下,指挥军队作战镇定从容,让萧何曹参都为之失色。
汉朝帝位转移是因为运气,诸葛亮也难以复兴,但他意志坚决,因军务繁忙而鞠躬尽瘁。
注释⑴宗臣:后人崇拜的大臣。
⑵羽毛:指鸾凤。
⑶身歼:身灭。
“诸葛大名垂宇宙”,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垂于宙”,将时间空间共说,给读者以“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具体形象之感。
首句如异峰突起,笔力雄放。
次句“宗臣遗像肃清高”,进入祠堂,诗人瞻望诸葛遗像,不由肃然起敬,遥想一代宗臣,高风亮节,更添敬慕之情。
“宗臣”二字,总领全诗。
接下去进一步具体写诸葛亮的才能、功绩。
从艺术构思讲,它紧承首联的进庙、瞻像,诗人看了各种文物后,自然地对其丰功伟绩作出高度的评价:“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纡,屈的意思。
纡策而成三国鼎立之势,好比鸾凤高翔,独步青云,奇功伟业,历代敬仰。
然而诗人用词精微,一个“纡”字,突出诸葛亮委屈地处在偏僻的地方,经世怀抱只能算“百施其一”而已,三分功业,也只不过是“雄凤一羽”罢了。
“万古云霄”句形象有力,议论达情,情托于形,是议论中高于其他诗人之处。
诗人联想起诸葛亮超人的才智和胆略,如同见到了他那羽扇纶巾、一扫千军万马的潇洒风度。
感情所至,诗人不由呼出“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的赞语。
伊尹是商代开国君主汤的大臣,吕尚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有功,萧何和曹参,都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汉初的名相,诗人盛赞诸葛亮的人品与伊尹、吕尚不相上下,而胸有成竹,从容镇定的指挥才能却使萧何、曹参为之黯然失色。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全诗翻译赏析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全诗翻译赏析《咏怀古迹五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在夔州(治所在今重庆奉节)写成的组诗。
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全诗翻译赏析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杜甫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诗文解释:战乱中在长安东北一带流离,天地间漂泊在西南地区。
长久地停留在三峡的房屋中,在五溪与溪人一同住在山里。
羯胡事主狡猾反复无常,诗人伤怀的时候还没有回还。
庾信一生最凄凉,晚年作的诗震动了江关。
【其一】关中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失所,躲避战乱漂泊流浪来到西南。
长久地停留三峡楼台熬日月,与五溪民族都住在一片云山。
羯胡人狡诈事主终究不可靠,伤时感世的诗人至今未回还。
梁代庾信的一生处境最凄凉,到晚年作的诗赋轰动了江关。
词语解释:支离:流离。
羯胡:指安禄山。
⑴支离:流离。
⑵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
⑶羯胡:指安禄山。
⑷庾信:南北朝诗人。
赏析:《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大历元年(七六六年)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
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就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古人,同时抒写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
战乱中诗人流离失所,漂泊西南,心中愁苦,更加思念故乡,借凭吊庾信,抒发自己的情怀。
全诗感情深沉,诚挚感人。
这是五首中的第一首。
开首咏怀的是诗人庾信,这是因为作者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极为倾倒。
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
另一方面,当时他即将有江陵之行,情况与庾信漂泊有相通之处。
首联写安史之乱起,漂泊入蜀居无定处。
颔联写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
颈联写安禄山狡猾反复,正如梁朝的侯景;自己飘泊异地,欲归不得,恰似当年的庾信。
末联写庾信晚年《哀江南赋》极为凄凉悲壮,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
全诗写景写情,均属亲身体验,深切真挚,议论精当,耐人寻味。
杜甫诗词《咏怀古迹五首》的诗意赏析
杜甫诗词《咏怀古迹》的诗意赏析杜甫诗词《咏怀古迹五首》的诗意赏析《咏怀古迹五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在州(治今重庆奉节)写成的组诗。
这五首诗分别吟咏了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在长江三峡一带留下的古迹,赞颂了五位历史人物的文章学问、心性品德、伟绩功勋,并对这些历史人物凄凉的身世、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并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身世之感,抒发了自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
全诗语言凝练,气势浑厚,意境深远。
《咏怀古迹五首》【年代】:唐【作者】:杜甫【内容】: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筹策,万古云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阳。
一生坎坷。
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
被后世诗家尊为“诗圣”。
有《杜工部集》。
注释:五溪:指雄溪、溪、酉溪、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
信:梁朝诗人。
云雨:宋玉在《高唐赋》中述楚王游高唐,梦一妇人,自称巫山之女,临别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阳台,山名,在今四川省巫山县。
明妃:即王昭君。
据《西京杂记》:“元帝后宫既多,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之。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原文译文赏析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原文|译文|赏析《咏怀古迹五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组诗,第五首《咏怀古迹五首·其五》由于诗人以自身肝胆情志吊古,所以能涤肠荡心,浩气炽情动人肺腑,成为咏古名篇。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唐诗吧。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原文唐代:杜甫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译文及注释译文诸葛亮的大名永远留在天地间,他的遗像清高让人肃然起敬。
为了三分天下周密地筹划策略,万代好像鸾凤高翔,独步青云。
伊尹、吕尚难分伯仲,不相上下,指挥军队作战镇定从容,让萧何曹参都为之失色。
汉朝帝位转移是因为运气,诸葛亮也难以复兴,但他意志坚决,因军务繁忙而鞠躬尽瘁。
注释⑴宗臣:后人崇拜的大臣。
⑵羽毛:指鸾凤。
⑶身歼:身灭。
赏析“诸葛大名垂宇宙”,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垂于宙”,将时间空间共说,给读者以“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具体形象之感。
首句如异峰突起,笔力雄放。
次句“宗臣遗像肃清高”,进入祠堂,诗人瞻望诸葛遗像,不由肃然起敬,遥想一代宗臣,高风亮节,更添敬慕之情。
“宗臣”二字,总领全诗。
接下去进一步具体写诸葛亮的才能、功绩。
从艺术构思讲,它紧承首联的进庙、瞻像,诗人看了各种文物后,自然地对其丰功伟绩作出高度的评价:“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纡,屈的意思。
纡策而成三国鼎立之势,好比鸾凤高翔,独步青云,奇功伟业,历代敬仰。
然而诗人用词精微,一个“纡”字,突出诸葛亮委屈地处在偏僻的地方,经世怀抱只能算“百施其一”而已,三分功业,也只不过是“雄凤一羽”罢了。
“万古云霄”句形象有力,议论达情,情托于形,是议论中高于其他诗人之处。
诗人联想起诸葛亮超人的才智和胆略,如同见到了他那羽扇纶巾、一扫千军万马的潇洒风度。
感情所至,诗人不由呼出“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的赞语。
伊尹是商代开国君主汤的大臣,吕尚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有功,萧何和曹参,都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汉初的名相,诗人盛赞诸葛亮的人品与伊尹、吕尚不相上下,而胸有成竹,从容镇定的指挥才能却使萧何、曹参为之黯然失色。
古典诗词鉴赏:杜甫《咏怀古迹五首》赏析
古典诗词鉴赏:杜甫《咏怀古迹五首》赏析咏怀古迹五首·其一杜甫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译文】关中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失所,躲避战乱漂泊流浪来到西南。
长久地停留三峡楼台熬日月,与五溪民族都住在一片云山。
羯胡人狡诈事主终究不可靠,伤时感世的诗人至今未回还。
梁代庾信的一生处境最凄凉,到晚年作的诗赋轰动了江关。
【注释】1.支离:流离。
风尘:指安史之乱以来的兵荒马乱。
2.楼台:指夔州地区的房屋依山而建,层迭而上,状如楼台。
淹:滞留。
日月:岁月,时光。
3.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
共云山:共居处。
4.羯(ji)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指安禄山。
5.词客:诗人自谓。
未还:未能还朝回乡。
6.庾(y)信:南北朝诗人。
7.动江关:指庾信晚年诗作影响大。
江关指荆州江陵,梁元帝都江陵。
2.楼台:指夔州地区的房屋依山而建,层迭而上,状如楼台。
淹:滞留。
日月:岁月,时光。
3.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
共云山:共居处。
4.羯(ji)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指安禄山。
5.词客:诗人自谓。
未还:未能还朝回乡。
6.庾(y)信:南北朝诗人。
7.动江关:指庾信晚年诗作影响大。
江关指荆州江陵,梁元帝都江陵。
【创作背景】这组诗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作品。
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鉴赏】这是五首中的第一首。
组诗开首咏怀的是诗人庾信,这是因为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极为倾倒。
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
另一方面,当时他即将有江陵之行,情况与庾信漂泊有相通之处。
首联是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全部生活的概括。
唐诗《咏怀古迹》赏析
杜甫《咏怀古迹》赏析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注释]①赴:奔赴。
形容群山连亘,势如快马奔赴。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
明妃:王昭君,名嫱,汉元帝宫人,竟宁元年(前33)被遣嫁匈奴呼韩邪单于。
西晋时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又称明妃。
村:昭君村,据说在今湖北兴山县城南郊宝坪村。
②紫台:紫宫,指汉宫。
连:这里是联婚的意思。
朔漠:北方沙漠,匈奴所居。
青冢(zhǒng):指昭君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
传说“胡中多白草,王昭冢独青,号青冢”(《归州图经》)。
③省识:察看。
春风面:美貌的容颜。
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元帝命画工描绘宫女容貌,按图召幸,昭君不肯贿赂画工,遂被画工将画像点破,不得召幸。
后匈奴单于入朝求亲,元帝按图遣昭君前往。
临去时元帝召见昭君,方知容貌为后官第一,但已后悔莫及。
环佩:古时妇女佩饰,代指昭君。
④胡语:胡音。
指昭君既嫁胡人,其琵琶亦自演奏胡音。
《琴操》:“昭君在匈奴,恨帝始不见遇,乃作怨思之歌。
”曲中论:在乐曲中寄托情怀。
既点明昭君怨恨流传千载,也含蓄地说明了诗中也寄托着诗人不为朝廷所用、长期漂泊的怨恨。
[译文]千山万壑的体势好像要奔赴荆门山,在荆门山下还有王昭君出生和生活过的山村。
她一离开汉宫就直奔北方大漠,如今只留下了被黄昏暮色所笼罩的一座青冢。
(元帝)仅凭图像哪能知青春美貌,王昭君空虚的魂魄也会随着环佩响声在月夜归来。
王昭君千余年用琵琶弹出胡人的曲调,分明从曲子里能体味她的怨恨。
[简析]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起句不凡,但下一句却落到一个小小的昭君村上,颇有些出人意外,由此可见昭君在诗人心目中的分量,值得用“群山万壑赴荆门”这样壮丽的诗句郑重地写她。
颔联诗人只用简短的两句诗就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雄浑有力,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
颈联更进一步写昭君的身世家国之情;尾联则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
咏怀古迹五首赏析
咏怀古迹五首赏析其一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1]其二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4]其四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其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6]注释:其一1. 支离:流离。
2. 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
3. 羯胡:指安禄山。
4. 庾信:梁朝诗人。
[1]其二1. 风流儒雅:指宋玉的文采和学问。
2. 萧条句:意谓自己虽与宋玉隔开几代,萧条之感却是相同。
3. 云雨:宋玉在《高唐赋》中述楚襄王游高唐,梦一妇人,自称巫山之女,临别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阳台,山名,在今四川省巫山县。
4. 最后两句:意谓最感慨的是,楚宫今已泯灭,因后世一直流传这个故事,至今船只经过时,舟人还带疑似的口吻指点着这些古迹。
[3]其三1. 明妃:指王昭君。
2. 去:离开。
3. 朔漠:北方大沙漠。
4.省:曾经。
5. 环佩:妇女戴的装饰物。
[4]佩:通“佩”。
其四1.蜀主:指刘备。
2.伏腊:伏天腊月。
指每逢节气村民皆前往祭祀。
[6]其五1. 垂:流传。
2. 宗臣:为后世所敬仰的大臣。
3. 肃清高:为诸葛亮的清风亮节而肃然起敬。
4. 三分割据:指魏、蜀、吴三国鼎足而立。
5. 纡:屈,指不得施展。
6. 筹策:谋略。
咏怀古迹杜甫原文翻译及赏析
咏怀古迹杜甫原文翻译及赏析(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咏怀古迹杜甫原文翻译及赏析杜甫曾经在安史之乱之后,流落到四川成都。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二)赏析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二)赏析《咏怀古迹五首》其一杜甫其一“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诗名《咏怀古迹五首》,这第一首主要讲到南北朝的“庾信”,我们看下庾信的简介:【庾信,南北朝著名文学家。
自幼随父出入于南朝梁“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文学风格被称为“徐庾体”。
累官“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
“侯景之乱”时,庾信逃往“江陵”。
后奉命出使“西魏”,因“梁”为“西魏”所灭,遂留居北方,官至“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北周”代“魏”后,更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临清县子”,世称其为“庾开府”。
时“陈朝”与“北周”通好,流寓人士,并许归还故国,唯有“庾信”与“王褒”不得回南方。
庾信在北方,一方面身居显贵,被尊为文坛宗师,受皇帝礼遇,与诸王结“布衣之交”,一方面又深切思念故国乡土,为自己身仕敌国而羞愧,因不得自由而怨愤。
最终在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老死北方,年六十九,追赠原职,并加荆、淮二州刺史。
】看完庾信的简介,我们来看其一原诗:“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字词典故“支离”:【分散,分裂。
】“风尘”:【比喻战乱;戎事。
《后汉书·班固传下》:“设后北虏稍彊,能为风尘,方复求为交通,将何所及?”】赏析杜甫说,东北支离破碎之时,战乱风尘四起之际,我开始流离失所,如今漂泊到了西南的天地间。
“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字词典故“五溪”:【古属荆州,春秋属楚,战国属楚之黔中郡,汉属武陵郡,三国以后称武陵地域为“五溪”地区。
“侯景之乱”时,庾信逃到“江陵”,这就是“五溪”的所在地。
】“衣服”:【王维《桃源行》“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云山”:【庾信《周大将军琅琊庄公司马裔墓志铭》“松风云盖,白水山衣。
杜甫《咏怀古迹(五)》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杜甫《咏怀古迹(五)》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
因远祖杜预为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故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老”、“杜陵野客”。
青年时期曾漫游三晋、吴越、齐、赵等地,追求功名,应试不第。
天宝十载(751)正月,玄宗举行祭祀太清宫、太庙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乃于九载冬预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贤院。
十四载,授河西尉,不就,旋改右卫率府兵曹参军。
杜甫困守长安期间,尝居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世因称“杜少陵”。
安史乱起,曾陷贼中。
肃宗至德二载(757)四月,杜甫自长安奔赴凤翔行在,授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
旋因疏救房琯,被贬华州司功参军。
后弃官流寓陇、蜀、湖、湘等地,所谓“漂泊西南天地间”。
其间曾卜居成都浣花溪畔,人又称“杜浣花”。
因代宗广德二年(764)剑南节度使严武表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两《唐书》有传。
杜甫生当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矛盾,向被誉为“诗史”。
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律切精深,沉郁顿挫,后世尊为“诗圣”。
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盛赞其“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现存诗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工部集》行世。
【原文】咏怀古迹(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28] 。
三分割据纡筹策 [29] ,万古云霄一羽毛 [30] 。
伯仲之间见伊吕 [31] ,指挥若定失萧曹 [32] 。
运移汉祚终难复 [33] ,志决身歼军务劳 [34] 。
【注释】[28]宗臣:宗庙社稷之重臣。
《汉书•萧何曹参传赞》:“二人同心,遂安海内。
淮阴、黥布等已灭,唯何、参擅功名,位冠群臣,声施后世,为一代之宗臣。
古诗文《咏怀古迹五首·其一》赏析
古诗文《咏怀古迹五首·其一》赏析咏怀古迹五首·其一唐朝:杜甫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译文及注释【译文战乱中在长安东北一带流离,天地间漂泊在西南地区。
长久地停留在三峡的房屋中,在五溪与溪人一同住在山里。
羯胡事主狡猾反复无常,诗人伤怀的时候还没有回还。
庾信一生最凄凉,晚年作的诗震动了江关。
】【注释⑴支离:流离。
⑵羯胡:指安禄山。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鉴赏《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
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就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古人,同时抒写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
这首是第一首。
战乱中诗人流离失所,漂泊西南,心中愁苦,更加思念故乡,借凭吊庾信,抒发自己的情怀。
全诗感情深沉,诚挚感人。
浦起龙《读杜心解》认为:“此‘咏怀’也,与‘古迹’无涉,与下四首,亦无关会。
”意思是《咏怀古迹》借古迹以抒己怀,专咏古迹,合则为组诗,分则为咏怀。
首言庾信,次及宋玉、王嫱,皆叹其才之不得用;咏蜀主刘备与诸葛武侯,感君臣际会之难;通过怀古,抒发自己的身世感叹和内心感受。
“支离东北”、“漂泊西南”,直指诗人最痛心之处,概括了无数离乱痛苦和无限愁肠。
“东北风尘”指安史之乱;“西南天地”指逃亡蜀中。
三四句承上,正面抒写“漂泊之感”。
“三峡楼台”,说夔府山居,“淹日月”,写久滞无聊。
夔南五溪是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杂处之地,因此称“衣服共云山”。
久滞异地,无限痛楚,却冠以“楼台”、“日月”、“衣服”、“云山”的轻松之词,这是以乐写哀的手法。
五六句宾主双关,以流水对句,转入时事。
“羯胡”句追述安禄山叛乱。
“词客”句以词客自比,并连带下文庾信,写自己漂泊西南。
七八句承“哀时”,以庾信作结。
庾信之“萧瑟”代指杜甫自身之萧瑟;庾信之“暮年”实为杜甫之暮年;“词客”之“暮年”只有“诗赋”可慰“平生”,这是自慰,自哀,诗人正是从咏古中以述怀,庾信以其绝世之诗赋“动”其“乡关”之思,杜甫也正是以其绝世之诗歌“系”其“故园”之心。
杜甫《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翻译赏析
杜甫《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翻译赏析杜甫《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翻译赏析《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在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写成的组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甫《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翻译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
古诗全文如下: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前言】《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在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写成的组诗。
这五首诗分别吟咏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在三峡一带留下的古迹,赞颂了五位历史人物的文章学问、心性品德、伟绩功勋,并对这些历史人物凄凉的身世、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并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身世之感,抒发了自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
组诗语言凝练,气势浑厚,意境深远。
【注释】⑼明妃:指王昭君。
⑽去:离开。
朔漠:北方大沙漠。
⑾省:曾经。
⑿环佩:妇女戴的装饰物。
佩:通“佩”。
【翻译】千山万岭好像波涛奔赴荆门,王昭君生长的乡村至今留存。
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独留的青坟对着黄昏。
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
千载琵琶一直弹奏胡地音调,曲中抒发的分明的昭君怨恨。
【赏析】第三首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
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
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
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
这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
咏怀古迹五首赏析
咏怀古迹五首赏析咏怀古迹是以苍凉的思考抒发对平淡安逸的稳重的思想的著作,在这样的古迹之中,犹如一位精神感染者,古迹上的历史不在说故事,只是一段苍凉的思想体现出来。
赏析一《古迹咏怀》极目四望无边琐宇,百年树梢映衰枯。
野寺寂寥上山谷,此地昔日曾名属。
古刹隐约残旧韵,古城空林惊铃鼓。
谁来久卧孤丘书,犹湿泪眼注染屋。
此诗取材于一座历史悠久的庙宇,让读者看到它一座庙宇被时间抛弃的凄凉和苍凉。
当古刹出现时,它呈现出隐约的残旧韵,而古城也只剩空林和惊铃鼓,当古迹咏怀时,更让人激起伤心的思绪。
赏析二《古迹咏怀》远山乍苏恢宏景,古刹云淡带凄清。
衰残庙宇萧索空,曾经名属在安福。
几度长安因兴断,潮移风易犹有情。
捻拂古碑勾调藻,忆传往事泣如雨。
此诗取材于古迹,展示出它的苍凉感。
当远山乍现时,带着古刹云淡的凄清,衰残的庙宇变得萧索苍凉。
古碑山大,通过捻拂古碑的手法调节心情,慨叹往事的无奈,泪如雨下。
赏析三《古迹咏怀》景物昔时泪洒满,远洋今全失落魂。
古树空城仿在梦,曾有景物存旧况。
古壁依稀绣阶碎,古刹时光正朦胧。
惆怅此地依然存,只叹流年一去魂。
赏析四《古迹咏怀》昔地今来蕴损失,野云无梦荡晚秋。
古迹有情行行尽,残苔落照对对愁。
谁家梁系凄凉涩,孤崖心期虚叹古。
惆怅历代转瞬灭,旧往异域飘烟陆。
此诗取材于古迹,为人们带来一份苍凉的思考。
在这里,昔地今来的一切都成了蕴损失;野云无梦荡晚秋;残苔落照对对愁,让人不禁沉醉;谁家梁系凄凉涩,古崖心期虚叹古,历代转瞬灭,形成这里的苍凉感。
赏析五《古迹咏怀》柔情古宅飝闭梦,藤萝古庙朦青苔。
泪洒古刹柯空地,流光溢旧景拂衣。
动人昔日难追逐,未能传承征途久。
大江无情西去流,把淹没过往事故。
此诗取材于古迹,体现一种柔情的苍凉。
在这里,柔情古宅漫漫飝��;藤萝古庙朦胧一片苍凉;泪洒古刹柯空地,流光溢旧景拂衣,令人动容;昔日的一切似乎渐渐淡漠,未能传承,而大江无情把过往事情淹没。
唐诗赏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一
唐诗赏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一简介《咏怀古迹五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在夔州(治所在今重庆奉节)写成的组诗。
这五首诗分别吟咏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在长江三峡一带留下的古迹,赞颂了五位历史人物的文章学问、心性品德、伟绩功勋,并对这些历史人物凄凉的身世、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并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身世之感,抒发了自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
全诗语言凝练,气势浑厚,意境深远。
《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作品。
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庾信故居、宋玉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写下了这组诗,以抒情怀。
咏怀古迹五首之一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注释1.支离:流离。
风尘:指安史之乱以来的兵荒马乱。
2.楼台:指夔州地区的房屋依山而建,层迭而上,状如楼台。
3.淹:滞留。
4.日月:岁月,时光。
5.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
6.共云山:共居处。
7.羯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指安禄山。
8.词客:诗人自谓。
9.未还:未能还朝回乡。
10.庾信:南北朝诗人。
11.动江关:指庾信晚年诗作影响大。
“江关”指荆州江陵,梁元帝都江陵。
赏析这是五首中的第一首。
组诗开首咏怀的是诗人庾信,这是因为作者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极为倾倒。
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
另一方面,当时他即将有江陵之行,情况与庾信漂泊有相通之处。
首联是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全部生活的概括。
安史乱后,杜甫由长安逃难至鄜州,欲往灵武,又被俘至长安,复由长安窜归凤翔,至鄜州探视家小,长安克复后,贬官华州,旋弃官,客秦州,经同谷入蜀,故曰“支离东北风尘际”。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全诗翻译赏析
杜甫《咏怀古迹五⾸其⼀》全诗翻译赏析杜甫《咏怀古迹五⾸其⼀》全诗翻译赏析 咏怀古迹五⾸ 其⼀ 杜甫 ⽀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五溪⾐服共云⼭。
羯胡事主终⽆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信平⽣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诗⽂解释: 战乱中在长安东北⼀带流离,天地间漂泊在西南地区。
长久地停留在三峡的房屋中,在五溪与溪⼈⼀同住在⼭⾥。
羯胡事主狡猾反复⽆常,诗⼈伤怀的时候还没有回还。
信⼀⽣最凄凉,晚年作的诗震动了江关。
【其⼀】 关中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失所,躲避战乱漂泊流浪来到西南。
长久地停留三峡楼台熬⽇⽉,与五溪民族都住在⼀⽚云⼭。
羯胡⼈狡诈事主终究不可靠,伤时感世的诗⼈⾄今未回还。
梁代信的⼀⽣处境最凄凉,到晚年作的诗赋轰动了江关。
词语解释: ⽀离:流离。
羯胡:指安禄⼭。
⑴⽀离:流离。
⑵五溪:指雄溪、溪、⾣溪、溪、⾠溪,在今湘、黔、川边境。
⑶羯胡:指安禄⼭。
⑷信:南北朝诗⼈。
赏: 《咏怀古迹五⾸》是杜甫⼤历元年(七六六年)在州写成的⼀组诗。
州和三峡⼀带本来就有宋⽟、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古⼈,同时抒写⾃⼰的`⾝世家国之感。
战乱中诗⼈流离失所,漂泊西南,⼼中愁苦,更加思念故乡,借凭吊信,抒发⾃⼰的情怀。
全诗感情深沉,诚挚感⼈。
这是五⾸中的第⼀⾸。
开⾸咏怀的是诗⼈信,这是因为作者对信的诗赋推崇备⾄,极为倾倒。
他曾经说:“清新开府”,“信⽂章⽼更成“。
另⼀⽅⾯,当时他即将有江陵之⾏,情况与信漂泊有相通之处。
⾸联写安史之乱起,漂泊⼊蜀居⽆定处。
颔联写流落三峡、五溪,与夷⼈共处。
颈联写安禄⼭狡猾反复,正如梁朝的侯景;⾃⼰飘泊异地,欲归不得,恰似当年的信。
末联写信晚年《哀江南赋》极为凄凉悲壮,暗寓⾃⼰的乡国之思。
全诗写景写情,均属亲⾝体验,深切真挚,议论精当,耐⼈寻味。
《咏怀古迹》古诗赏析
《咏怀古迹》古诗赏析《咏怀古迹五首》古诗赏析【作品简介】《咏怀古迹·其二》由杜甫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这是推崇宋玉的诗。
诗的前半感慨宋玉生前怀才不遇,后半则为其身后索寞鸣不平。
诗是作者亲临实地凭吊后写成的,因而体会深切,议论精辟,发人深省。
诗中的草木摇落,景物萧条,江山云雨,故宅荒台,舟人指点的情景,都是诗人触景生情,所抒发出来的感慨。
它把历史陈迹和诗人哀伤交融在一起,深刻地表现了主题。
全诗铸词溶典,精警切实。
有人认为,杜甫之“怀宋玉,所以悼屈原;悼屈原者,所以自悼也。
”这种说法自有见地。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站”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这首诗咏宋玉。
对宋玉身前的不得志深表同情,恨不能与他同时而生,同写悲情。
对他在文学上的贡献级加赞颂,引以为诗。
深刻的理解“云雨荒台”的讽喻意义,并以此具体描绘他的“风流儒雅”。
将楚宫德泯灭于宋玉的文采有存作鲜明的对照,突出了他在文学上的光辉成就,对他变现了深深的敬意。
而“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更是千古名句,体现出了作者雄厚的文学功底。
相关阅读:《咏怀古迹·其一》、《咏怀古迹·其二》、《咏怀古迹·其三》、《咏怀古迹·其四》、《咏怀古迹·其五》、《杜甫唐诗代表作品赏析》。
【原文】《咏怀古迹·其二》作者:杜甫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注解】[1]摇落:宋玉《九辩》首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宋玉:战国辞赋家,楚鄢(今湖北宜城市)人。
其作品首开悲秋主题。
《九辩》抒发的“贫士失职而志不平”,与杜甫的情怀相同,故借此起兴。
[2]风流儒雅:出自庾信《枯树赋》,形容东晋名士兼志士殷仲文的成语,借指宋玉的文采和学问,强调他是一位政治上有抱负的人士。
亦吾师:王逸说:“宋玉者,屈原弟子也。
《咏怀古迹五首》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咏怀古迹五首》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其一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这是组诗中的第一首。
诗中第一句“支离东北风尘际”,概括了诗人自安史之乱以来全部生活的概括。
安史乱后,杜甫由长安逃难至鄜州,欲往灵武,又被俘至长安,复由长安窜归凤翔,至鄜州探视家小,长安克复后,贬官华州,旋弃官,客秦州,经同谷入蜀,故曰“支离东北风尘际”。
当时战争激烈,故曰风尘际。
入蜀后,先后居留成都约五年,流寓梓州阆州一年,严武死后,由成都至云安,今又由云安来夔州,故曰“漂泊西南天地间”。
只叙事实,感慨自深。
颔联“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承上漂流西南,点明所在之地。
这里风情殊异,房屋依山而建,层层高耸,似乎把日月都遮蔽了。
山区百姓大多是古时五溪蛮的后裔,他们身穿带尾形的五色衣服同云彩和山峦一起共居同住。
颈联“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追究支离漂泊的起因。
这两句是双管齐下,因为在咏怀之中兼含咏史之意,它既是自己咏怀,又是代古人——庾信——咏怀。
本来,禄山之叛唐,即有似于侯景之叛梁,杜甫遭禄山之乱,而庾信亦值侯景之乱;杜甫支离漂泊,感时念乱,而庾信亦被留北朝,作《哀江南赋》,因身份颇相类,故不无“同病相怜”之感。
正由于是双管齐下,所以这两句不只是承上文,同时也起下文。
尾联“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承接上联,说庾信长期羁留北朝,常有萧条凄凉之感,到了暮年一改诗风,由原来的绮靡变为沉郁苍劲,常发乡关之思,其忧愤之情感动“江关”,为人们所称赞。
全诗从安史之乱写起,写自己漂泊入蜀居无定处。
接写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
再写安禄山狡猾反复,正如梁朝的侯景;自己飘泊异地,欲归不得,恰似当年的庾信。
最后写庾信晚年《哀江南赋》极为凄凉悲壮,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
全诗写景写情,均属亲身体验,深切真挚,议论精当,耐人寻味。
其二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全诗翻译赏析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全诗翻译赏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全诗翻译赏析《咏怀古迹五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在夔州(治所在今重庆奉节)写成的组诗。
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全诗翻译赏析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杜甫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诗文解释:战乱中在长安东北一带流离,天地间漂泊在西南地区。
长久地停留在三峡的房屋中,在五溪与溪人一同住在山里。
羯胡事主狡猾反复无常,诗人伤怀的时候还没有回还。
庾信一生最凄凉,晚年作的诗震动了江关。
【其一】关中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失所,躲避战乱漂泊流浪来到西南。
长久地停留三峡楼台熬日月,与五溪民族都住在一片云山。
羯胡人狡诈事主终究不可靠,伤时感世的诗人至今未回还。
梁代庾信的一生处境最凄凉,到晚年作的诗赋轰动了江关。
词语解释:支离:流离。
羯胡:指安禄山。
⑴支离:流离。
⑵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
⑶羯胡:指安禄山。
⑷庾信:南北朝诗人。
赏析:《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大历元年(七六六年)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
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就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古人,同时抒写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
战乱中诗人流离失所,漂泊西南,心中愁苦,更加思念故乡,借凭吊庾信,抒发自己的情怀。
全诗感情深沉,诚挚感人。
这是五首中的第一首。
开首咏怀的是诗人庾信,这是因为作者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极为倾倒。
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
另一方面,当时他即将有江陵之行,情况与庾信漂泊有相通之处。
首联写安史之乱起,漂泊入蜀居无定处。
颔联写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
颈联写安禄山狡猾反复,正如梁朝的侯景;自己飘泊异地,欲归不得,恰似当年的庾信。
末联写庾信晚年《哀江南赋》极为凄凉悲壮,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
《咏怀古迹五首》全诗翻译赏析
《咏怀古迹》全诗翻译赏析《咏怀古迹五首》全诗翻译赏析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古诗词都不陌生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咏怀古迹五首》全诗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诗句赏析“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的诗意:江山依旧故宅犹在空留文藻,云雨荒台难道真是荒唐梦思。
这两句是说,宋玉留下了故宅,点缀江山,其人却不可见了,只让后人去读他的文章。
而他的文章的价值,也不是真正被人所了解的;“云雨荒台”的故事是宋玉虚构的,是用来讽谏襄王,并非怀王真有此梦。
后人不了解宋玉作赋的意思,竟附会起古迹来,把有志之士曲解为无谓词人,这对宋玉来说是可悲的,也令杜甫伤心。
瞩目江山,怅望古迹,吊宋玉,抒己怀,体验深切,议论精警,艺术独到,耐人寻味。
出自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二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注①故宅:宋玉留下的故宅。
②文藻:文采。
③云雨荒台:指宋玉《高唐赋》序中所写的巫山神女的故事。
摇落:凋残,零落。
风流儒雅:指宋玉文采华丽潇洒,学养深厚渊博。
“萧条”句:意谓自己虽与宋玉隔开几代,萧条之感却是相同。
故宅:江陵和归州(秭归)均有宋玉宅,此指秭归之宅。
空文藻:斯人已去,只有诗赋留传下来。
云雨荒台:宋玉在《高唐赋》中述楚之“先王”游高唐,梦一妇人,自称巫山之女,临别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阳台,山名,在今重庆市巫山县。
“最是”两句:意谓最感慨的.是,楚宫今已泯灭,因后世一直流传这个故事,至今船只经过时,舟人还带疑似的口吻指点着这些古迹。
楚宫:楚王宫。
参考译文草木凋零是因知宋玉的悲伤,文采洒脱学问渊博可当我师。
遥想千秋往事不禁泪洒衣襟,我们虽不同世却是同样失意。
故居里你枉然留下斐然文采,巫山去雨旧事难道只是说梦。
可叹的是楚宫已经完全消失,有船夫指点遗迹却令人怀疑。
赏析推崇楚国著名辞赋作家宋玉的诗。
《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翻译赏析
《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翻译赏析《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翻译赏析《咏怀古迹五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在夔州写成的组诗。
赞颂了五位历史人物的文章学问、心性品德、伟绩功勋,并对这些历史人物凄凉的身世、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翻译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前言】《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在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写成的组诗。
这五首诗分别吟咏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在三峡一带留下的古迹,赞颂了五位历史人物的文章学问、心性品德、伟绩功勋,并对这些历史人物凄凉的身世、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并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身世之感,抒发了自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
组诗语言凝练,气势浑厚,意境深远。
【注释】⑼明妃:指王昭君。
⑽去:离开。
朔漠:北方大沙漠。
⑾省:曾经。
⑿环佩:妇女戴的装饰物。
佩:通“佩”。
【翻译】千山万岭好像波涛奔赴荆门,王昭君生长的乡村至今留存。
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独留的青坟对着黄昏。
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佩叮当是昭君归魂。
千载琵琶一直弹奏胡地音调,曲中抒发的分明的昭君怨恨。
【赏析】第三首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
想到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
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
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
这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
”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诗词《咏怀古迹五首》的诗意赏析
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咏怀古迹五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在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写成的组诗。
这五首诗分别吟咏了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在长江三峡一带留下的古迹,赞颂了五位历史人物的文章学问、心性品德、伟绩功勋,并对这些历史人物凄凉的身世、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并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身世之感,抒发了自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
全诗语言凝练,气势浑厚,意境深远。
《咏怀古迹五首》【年代】:唐
【作者】:杜甫
【内容】: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
一生坎坷。
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
被后世诗家尊为“诗圣”。
有《杜工部集》。
注释:
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
庾信:梁朝诗人。
云雨:宋玉在《高唐赋》中述楚襄王游高唐,梦一妇人,自称巫山之女,临别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阳台,山名,在今四川省巫山县。
明妃:即王昭君。
据《西京杂记》:“元帝后宫既多,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之。
诸宫人皆赂画工,昭君自恃其貌,独不肯与,工人乃丑图之,遂不得见。
”后画工毛延寿被杀。
永安宫:在今四川省奉节县。
伊吕:指商朝伊尹,周朝吕尚,皆开国名相。
萧曹:指萧何、曹参,均系辅佐刘邦建汉的名臣。
简析:
这五首诗是诗人游江陵、归州一带,访庾信故居、宋玉宅、昭君村、蜀先主庙、武侯祠,因古迹怀古人并自我伤感而作,一气贯成,为一组诗,亦可分首独咏。
第一首写庾信。
诗人一直是赞美庾信的,诗中由庾的遭遇联系起自己的境况。
“且未还”既指自己不能从西南回长安,也指庾信不能从北朝回江陵。
第二首写屈原弟子宋玉,既表明诗人崇拜他的词章,又深感同样的悲凉寂寞,感慨中对国运的兴衰怀有讽喻。
第三首写王昭君,全诗从“怨”字落墨,并使发出无穷怨恨之声的琵琶作为昭君的化身,别具一格。
第四首通过老百姓对刘备崩驾地的四时祭祀之勤,表达了对刘备和孔明君臣的崇敬,同时对诗人的飘泊生活不胜感慨,将荒凉的景象写得分外有情。
第五首是对诸葛亮更高的评价,艺术感染力极强,不象是在发议论。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