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未来版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_完整版
六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习品德与社会知识,并能够正确运用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净化社会风气,促进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课程名称:品德与社会2.学习内容:(1)尊敬他人(2课时)(2)团结协作(2课时)(3)公平正义(2课时)(4)和谐共生(2课时)(5)勇于奉献(2课时)三、教学设计:1.学生预习:让学生预习下一堂课的主题,并编写5个问题。
2.课堂导入:将学生预习的问题贴在黑板上,请同学们回答问题。
3.学习活动:(1)尊敬他人(2课时)活动1:请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讨论为什么要尊敬他人,并列举一些尊敬他人的具体行为。
活动2:请学生观看一段视频,视频中有一个同学对老师说话不尊重的场景,请同学们分析这种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并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行为,将来应如何尊敬他人。
(2)团结协作(2课时)活动1: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活动: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小实验,要求团结协作,完成实验,并将实验结果呈现给全班。
活动2:请学生观看一段视频,视频中有两个同学合作完成一项任务的场景,请同学们分析这种合作对他们的帮助和意义,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团结协作。
(3)公平正义(2课时)活动1:请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讨论为什么要追求公平正义,并列举一些公平正义的具体行为。
活动2:请学生观看一段视频,视频中有一个同学在班级选举中不公平对待别人的场景,请同学们分析这种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伤害,并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行为,将来应如何追求公平正义。
(4)和谐共生(2课时)活动1:请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讨论为什么要追求和谐共生,并列举一些和谐共生的具体行为。
活动2:请学生观看一段视频,视频中有一个同学在社交平台上发表了一些负面言论的场景,请同学们分析这种言论对他人的伤害,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追求和谐共生。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六下《第一单元 放眼看世界》教学设计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六下《第一单元放眼看世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六下》第一单元“放眼看世界”主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本单元通过介绍不同国家的文化、风俗、经济等方面,让学生了解世界,拓宽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对世界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全球视野、国际理解方面还需加强。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借助生活经验、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基本情况,包括文化、风俗、经济等方面。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获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世界,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风俗、经济等方面。
2.难点:培养学生具备国际视野,提高国际理解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不同国家的风情。
2.案例教学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师生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解答学生疑问,促进师生互动。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各国风情。
2.资料:准备相关国家的文化、风俗、经济等方面的资料。
3.课堂活动准备:安排小组讨论、展示等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世界各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全球。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哪些国家?它们有什么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各国文化、风俗、经济等方面的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
如日本的和服、美国的自由女神像、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等。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小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
小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提高社会素养的课程。
小学六年级是学生品德与社会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品德与社会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下面是小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品质。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4.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道德行为。
二、教学内容1.单元一: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彩的社会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学会关爱他人,尊重生命。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2.单元二:我们的价值观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的价值观,学会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单元三:我们的责任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责任,学会承担责任,履行义务。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具有责任意识,关爱社会,服务社会。
4.单元四:我们的法律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学会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具有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体验品德与社会知识。
2.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品德与社会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4.体验教学法: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品德与社会知识。
四、教学计划1.单元一: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彩的社会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学会关爱他人,尊重生命。
2.单元二:我们的价值观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内容:了解不同的价值观,学会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育教案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育教案【教案】目标:培养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教育意识,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一、教学内容:1. 了解什么是品德与社会教育;2. 探讨品德与社会教育的重要性;3. 学习并分析一些具有积极品德的案例;4. 进行社会实践,提高社会教育能力;二、教学计划: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者视频分享,引发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育的思考。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解释品德与社会教育的概念;b. 探讨品德与社会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20分钟):a. 教师提供一些具有积极品德的案例,如奥斯卡·舒尔茨、马丁·路德·金等;b. 鼓励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具体体现了哪些品德与社会教育的特点。
4. 社会实践(40分钟):a. 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社区义工活动或参观社会公益机构;b. 学生观察、记录所见所闻,反思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5. 总结(10分钟):a. 学生回到教室,进行反思和整理所得;b.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品德与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提出、案例分析等方式激活学生思维,引发思考与讨论。
2. 实践性教学: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品德与社会教育的实际意义。
3. 教师引导:在学生自主讨论和实践的过程中,及时引导和点评,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反思。
4.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分享和交流,促进互相学习和合作。
四、教学手段:1. 多媒体投影仪:用于播放相关故事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社区公益机构参观:提供学生实际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
3. 教学板书:将重点概念和案例记录在教学板上,便于学生的观看和复习。
五、学习评价:1. 通过学生对案例分析和社会实践的表现进行评价。
2. 以能够准确描述品德与社会教育的概念、能够分析案例中的品德特点、能够反思社会实践中的成长为评价标准。
六、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深入调研并分享品德与社会教育相关的话题,如环保、公益活动等。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教案名称: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了解品德与社会的概念,明确其意义。
2.学习品德与社会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生活习惯和社交能力。
教学重点:1.品德与社会的意义与作用。
2.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与社会责任感。
3.发展学生的人际关系、生活习惯和社交能力。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发展学生的生活习惯。
教学准备:1.课本《品德与社会》上册。
2.多媒体投影仪、幻灯片、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什么是品德?2.展示品德与社会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场景和人物。
3.教师解释品德与社会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讨论品德与社会的关系与意义。
二、讲解品德与社会的意义(15分钟)1.教师以PPT形式展示品德与社会的相关知识,介绍品德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
2.教师从道德、礼仪、法律等方面讲述品德与社会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思考品德与社会的相互影响。
三、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与社会责任感(20分钟)1.教师提供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品德问题,并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正确处理这些问题。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不同品德要求下的决策和行为。
3.教师介绍社会公德的概念和要求,鼓励学生传递正能量,关爱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四、发展学生的人际关系、生活习惯和社交能力(2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特点和重要性,并提供相关案例。
2.教师介绍健康的生活习惯的意义与作用,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生活习惯并提出改进措施。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合作完成一项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社交能力。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品德与社会的重要性。
2.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作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讲解、讨论和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品德与社会的概念,明确其意义,并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人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帮助六年级学生全面了解和提高自身的品德素养和社会意识,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教学内容本教案涵盖了《人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全册的教学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单元:1. 珍惜友情:通过故事和案例,培养学生对友情的理解和珍惜之情。
2. 尊重他人: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不同文化、意见和权利,培养包容和宽容的品质。
3. 守护环境: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对环境的责任心和保护意识。
4. 孝敬父母:通过研究传统文化和家庭故事,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和孝顺之心。
5. 公民责任:引导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培养良好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步骤1. 熟悉教材:教师首先介绍本教案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并指导学生浏览教材。
2. 导入活动: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对本单元主题的兴趣。
3. 知识讲解:教师对每个单元的重点知识进行讲解,结合案例和实际情境,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4. 研究活动: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讨论等活动,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5. 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活动,如撰写感想、参观社区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6. 总结反思:教师帮助学生对本单元的研究进行总结反思,以巩固所学内容并促进思考。
教学评价本教案将通过观察、讨论、作业和小组项目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参与度评估他们对品德和社会教育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以上是《人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的内容概述,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环境。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备课本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一、学情分析:我班现有学生46人,其中男23人,女23人基本为本地农村学生,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与品行表现较好,对教材知识的学生有兴趣,但少数学生学习相对困难,个别学生上课纪律也较差,平时表现不很乐观。
二、教材分析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
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
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2—5个主题,本教材以六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目标,以体现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从小学创造”这个单元教育学生感受创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益处,“从田野到车间”这个单元教育学生了解工业、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体验工人和农民的劳动与智慧;尊重工人和农民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走进信息时代”这个单元教育学生感受现代通讯和现代传媒与现代生活的密切关系,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现代通讯知识、技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向往。
了解通讯方式的变迁,感受现代通讯的飞速发展,体验科学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益处。
“人类文明的足迹”这个单元教育学生简要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
知道一些著名的建筑、科技发明、文学艺术作品等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人与自然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措施1.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人与自然的关系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总结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措施1.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提出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措施。
第二章:我与集体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集体的意义,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集体的意义学生在集体中的作用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义2.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集体的意义讲解学生在集体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积极参与集体活动总结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义2.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理解集体的意义,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
学生能够提出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方法。
第三章:我与社会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生在社会中的责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义3.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讲解学生在社会中的责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总结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义3.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
学生能够提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方法。
第四章:自尊与尊重他人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尊的意义,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4.2 教学内容自尊的意义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尊重他人的方法4.3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自尊的意义讲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重他人总结尊重他人的方法4.4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理解自尊的意义,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提出尊重他人的方法。
第五章:诚实与信任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诚实的意义,认识到信任的重要性。
浙教版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3.1《最值得尊敬的人1》教学设计
浙教版六年级上品德与社会3.1《最值得尊敬的人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3.1》是浙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我们应该尊重劳动者,认识到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尊重劳动者的品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认知,但对于劳动者的尊重和认识可能仍有不足。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可能对劳动者有片面的认识,认为某些职业高贵,某些职业低贱。
因此,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劳动者,培养他们的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品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各种劳动者的辛勤付出,认识到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的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道德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培养尊重劳动者的品质。
2.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劳动者的辛勤付出,从而发自内心地尊重劳动者。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劳动者的辛勤付出。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尊重劳动者的品质。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者的辛勤工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导入和呈现环节。
2.准备讨论话题,用于小组讨论环节。
3.准备情景模拟道具,用于情景模拟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案例材料,引入劳动者的话题,让学生了解劳动者的辛勤付出。
2.呈现(10分钟)展示各种劳动者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就“如何尊重劳动者”展开讨论,培养尊重劳动者的品质。
4.巩固(5分钟)情景模拟: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者的辛勤工作,加深对劳动者尊重的理解。
山东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山东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山东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主要围绕“我们爱家乡”的主题展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本单元共包括三个课时,分别是《美丽的家乡》、《家乡的人们》和《家乡的故事》。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他们对自己的家乡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全面的了解。
此外,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于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的环境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提高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和了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访问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环境的情感,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全面了解家乡,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乡的美好。
2.调查法:学生进行家乡调查,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
3.访问法:邀请家乡的知名人士、老师等来课堂分享家乡的故事,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
4.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用于创设情境。
2.准备家乡的地图、资料等,用于学生的调查和了解。
3.邀请家乡的知名人士、老师等,进行访问和分享。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媒体手段,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家乡的美。
2.呈现(10分钟)分发家乡的地图、资料等,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
同时,邀请家乡的知名人士、老师等来课堂分享家乡的故事,让学生对家乡有更深入的了解。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朋友之间》公开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朋友之间》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朋友之间》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友情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和维护友谊。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友谊的特质,学会与朋友沟通、交流,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交能力,对于友谊有一定的认识和体验。
但部分学生在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时,可能还缺乏有效的沟通和解决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友谊的特质,学会与朋友沟通、交流,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尊重他人,积极面对和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友谊的特质,与朋友沟通、交流的方法,处理朋友之间矛盾和冲突的技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和维护友谊。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案例分析法:选取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案例、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3.课前调查:了解学生对友谊的认识和看法,为教学提供参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朋友之间的美好时光,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朋友,激发他们对友谊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介绍友谊的特质,如信任、支持、分享等,让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故事,讨论友谊的特质和维护友谊的方法。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我们去环球旅行》教学设计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我们去环球旅行》教学设计一、单元目标及课时划分○活动目标1.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分布,感受地球之大.。
2.了解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感受地球之美。
3.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对世界地理产生深厚的爱好。
4.通过探究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的爱好,满意学生求知的愿望,造就学生动手动脑、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实力。
例如一陆地和海洋教学目标:1、感受感受地球之大,地球面貌的多姿多彩,激发学生酷爱地球的情感。
2、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查找有关信息。
3、知道地球是个球体,它的外表是陆地和海洋;初步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分布。
教学打算:老师:1、打算多张反映不同民族特色或各地风光的图片,有条件的还可以打算影像资料。
2、地球仪一个,假设干张未标七大洲、四大洋名称的地图。
3、各国简洁生活用语录音。
学生:每个学习小组打算一张地图或一个小地球仪。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1、老师导言:你想领会世界各地漂亮的风光吗?你想品尝世界各地的美味吗?你想观赏世界各地精彩的表演吗?2、老师播放多张反映不同民族特色或各地风光的图片,有条件的还可以播放影像资料:气场磅礴的吴哥窟,神奇莫测的祖鲁人村落,尽情舞的西班牙女郎……3、学生描述图片〔影像资料〕的内容。
4、老师由此引入主题——让我们登上“世纪星”1号,一起去环球旅行!二.大比拼:找找七大洲,四大洋1、在地图上快速地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分小组沟通自己的视察发觉。
〔生答〕2、怎样才能快速地记住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位置呢?3、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编顺口溜、小故事、小诗歌、拍手儿歌等。
三、漂亮的水球1、提问:什么称我们的地球为水球?2、每个学生谨慎视察地球仪〔地图〕,初步相识地球上的海陆分布。
3、老师出示地球外观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地相识到教材p83的学问——我们居住的地球,约71%被海洋覆盖。
从太空看,就象一个漂亮的蔚蓝色的星球。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善待自然万物》教学设计教案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善待自然万物》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背景本课程是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本次教学的主题是“善待自然万物”,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的万物是我们生存不可缺少的,我们应当爱护自然界的万物,保护环境,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的万物的重要性(2)了解自然界中的万物的特点2.技能目标(1)观察自然界中的万物(2)了解如何保护自然界中的万物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2)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自然界中的万物是我们生存不可缺少的,我们应当爱护自然界的万物,保护环境,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如何保护自然界中的万物,掌握知识点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教学内容:1.引入活动:图片展示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图片,让学生自己选择,并在小组内讨论并交流自己对图片的理解。
2.上课内容展示通过视频,图片,案例等多种形式来为学生阐述关于善待自然万物的必要性。
3.自学探究:生动有趣的教学将本章节的自学内容让学生进行学习,同时带领学生进行自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环保知识。
4.上课讨论让学生进行探究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上课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难题,同时进行教师现场辅导。
5.课堂总结:口头总结和简单写作。
在学生探究了解了自然界中万物的重要性之后,让学生进行口头或者是简单的写作,并在课上表达自己对此的想法。
教学步骤:1.教师通过PPT或其他呈现方式,播放相关的自然环境的介绍,通过对生态环境的演讲,带领同学进一步认识自然界的多样性,为后面学习打下基础。
2.引入环节,放映一段短的介绍动物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根据学生的观察体验,引导他们发掘动植物的多样性。
3.以图为主题,让学生自由选择,然后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和分享,让学生通过图像来了解并认识自然界中不同的生物多样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编写中证明自己观点能力。
六年级品社——共同的责任教学设计(精选5篇)
六年级品社——共同的责任教学设计(精选5篇)第一篇:六年级品社——共同的责任教学设计《共同的责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共同的责任》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的其中一课。
课文由一个发生在“非典”时期的感人故事引导学生去观察和发掘生活中类似的感人故事,通过感受公益活动和青年志愿者的行动,及倾听志愿者心声,懂得身为社会公民心中要有社会,有国家,认真履行作为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教学目标:1、明白“志愿者”的含义。
2、了解公益活动,并能列举出几个公益活动。
3、通过倾听心声,树立公民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公共意识,并乐于参与公益活动。
教学重难点:通过倾听心声,树立公民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公共意识,并乐于参与公益活动。
教学准备:1、学生排练课本剧,搜集志愿者行动的资料,制作青年志愿者标志。
教学活动及过程:一、情景导学,提出问题。
教师在班级里调查学生对责任的初步理解,并举例说明,教师随机指出,除了对自己,对家庭负责外,我们作为国家的公民还有对社会负责的权利和义务。
这就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你们想不想了解我们的共同责任是什么呢?设计意图:通过调查使学生初步理解责任的含义,并激发学生认识公民的共同责任的含义!二、自读文本,感悟问题。
1.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一位普通的出租司机,看看他在非典时期是怎么做的,请看课本剧《一个出租司机的公民意识》2.交流观后感(1)从同学们精彩的表演中,你体会到出租司机什么样的品质?(2)假如这位司机没有留住客人,会有什么后果?小结:这位出租司机其实是一位普通平凡的人,却是有爱心,对他人,对社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的人。
(设计理念:学生都经历过“非典”时期,因此,以学生表演的形式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感受普通人的社会责任感。
)3、初识公益活动(1)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出租司机这样的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请同学们翻开79页,仔细观察这几幅图画,并按照要求在六人小组里交流讨论(出示小组讨论要求:观察书上的几幅图画,读读照片上的说明文字,说说图中的人物在做什么?三、小组合作交流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你看见过这样的活动吗?你参与过那些类似的活动?除了课本中的活动外,你还知道哪些公益活动?(2)小组交流汇报教师总结这些活动,我们称之为“公益活动”。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精选3篇】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阿拉伯国家的社会概况、人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2、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和国际意识和国际理解。
教科书分析参见第82~83页。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有关阿拉伯地区社会发展、民俗、民情的图片和资料。
2、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
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的东邻日本的情况。
这节课,让我们沿着南海向西行,穿过印度洋,到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国家去看一看。
”2、识图练习。
从地球仪、世界政区图或两半球图上找到西亚、北非地区的位置,查找从我国到阿拉伯国家的路线。
3、阅读与探究。
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8~39页的文字,欣赏教科书第38~39页的图片。
教师将自己补充的材料也给学生。
思考:(1)阿拉伯人从事什么农业?(2)阿拉伯地区最发达的工业是什么?(3)阿拉伯地区最著名的资源是什么?(4)你知道哪些阿拉伯地区的古老文明?(5)阿拉伯人为什么喜欢穿着传统的民族服装,长袍?(6)阿拉伯地区最主要的宗教是哪一种?4、交流与讲解。
学生根据前面活动的结果,尽可能充分地讨论有关阿拉伯国家的概况、经济发展、文化传统,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或讲述。
5、教师,布置家庭作业。
给教师的建议1、要准备好有关阿拉伯地区农业、工业经济发展和发达的古老文明传承的资料和图片。
2、要准备好地球仪、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
家庭作业预习与探究关于非洲地区的社会状况。
建议就学生对西亚、北非阿拉伯国家的了解程度给予。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篇二一、教材分析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
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
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3—四个主题,各单元体例结构如下:主题文字:引出一个话题或对一些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该主题主要思想和观点。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3(8篇)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3(优秀8篇)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对世界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2、学习搜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学会处理信息。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一些邮票、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我最关心的问题1、教师:环游世界一周,你对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等是不是更感兴趣了呢?2、提问:你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从哪里可以获得信息?3、生答。
二、从衣着开始认世界1、分小组研究各国的衣着为什么不同?2、组员一起讨论研究计划,也可参考书上的基本研究过程。
三、领略异域风情认世界1、教师提示学生搜集一些邮票、图片等,合作办一个“世界风情展”,让更多的人领略异域风情,了解世界。
2、各小组讨论、探究更多如何去了解世界的方法。
四、计划去旅游1、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某洲、某国家你最感兴趣的事物,想想用什么办法来了解?2、小组商议,确定最佳旅行路线,安排行程。
五、活动——世界真奇妙▲抢答赛1:1、你知道这些国家的别称吗?泥泊尔——高山之国(泥泊尔是当之无愧的高山之国,大部分土地都位于世界最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马尔代夫——无猫之国(马尔代夫人认为猫是祸根,从不养猫,以至于国内的老鼠又大又肥,成群在大街上乱窜。
)墨西哥——仙人掌之国(在墨西哥,随处可见仙人掌。
在墨西哥的国旗、国徽和货币上,都可以见到仙人掌图案。
仙人掌以成为墨西哥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梵蒂冈——无理发店之国(梵蒂冈国内有高大的教堂、宫殿和电台,可却没有一家理发店,人们理发,需要到外国去。
)泰国——千佛之国(泰国是佛教王国。
泰国男子成年后,必须削发为僧一次,否则,将会受到他人的歧视及家人的冷淡。
)冰岛——冰与火之国(冰岛是一个冰川广布、气候寒冷的国家,可就在这样一个国家,却又有着众多的火山与温泉,形成一道别致的景观。
)(芬兰——千湖之国瑞士——钟表之国新西兰——绵羊之国法国——葡萄之国荷兰——风车之国塞内加尔——花生之国)2、小组合作交流:给国家取别称。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全册
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主题1 追寻人类文明足迹印前签字:班级:姓名:课题: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九年级科目:化学设计者:教学目标态度:通过让学生在走进世界的过程中,关隘自然,感受大自然对人类的捕鱼,激发学生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古代的人类文明成就时。
劳动人民用智慧和血汗创造的,激发学生对人类文明遗产的热爱和保护热情,增强保护自然、保护文明遗产的责任感。
能力:通过学生的搜集调查、交流研讨,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对比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知识:使学生直到两河流域是世界闻名的重要发源地,人类的劳动创造了文明,劳动人民创造的赞兰文明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这些文明成就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认识这些人类的伟大创造。
教学重难点:四大文明古国对世界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让学生指导人类文明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
教学准备:“古代文明成果展示”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古代文明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大河哺育的文明印第安文明一、问题引入为什么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师:我们的祖先最早是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繁衍生息,创造了古老的中华文明。
多媒体课件大河哺育的文明出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著名河流图片资料。
思考:为什么文明古国都产生在大河流域?师引导学生了解我们的祖先最早就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繁衍生息,创造了中华文明。
列举两河、尼罗河、定期泛滥及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小组观察教材P3图片,讨论:“从山洞到房屋从石器到铁器”人们生活的变化,古老的文明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出示课件介绍中国的青铜器,阿拉伯数字的发明。
二、印第安文明师:除了四大文明古国之外,你还知道那些古代文明?课件出示:印第安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讨论:印第安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三、随堂练习第二课时文字的形成与演变做人类文明的守护者一、激情导入我们伟大的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汉字是至今为止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曾经存在的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美洲玛雅人的图形文字都远远不如汉字这样在今天依然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活动主题──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关注起身边的环境。
根据我校的“十星级少年”争创“环保星”活动方案,本学期将通过一系列的环保宣传和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和能力,扩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推进环保教育。
主题活动一:开展节约用纸教育
我们生活的时代,正面临资源缺乏、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
为了我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节约、环保已迫在眉睫。
首先,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节约用纸。
纸,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课本、作业本、草稿本等等,很多很多。
我们都离不开纸,而造纸的原材料主要是树皮等植物的纤维,但由于人们盲目的砍伐,现在树木也越来越少了,可是,很多同学浪费纸张、乱丢纸张的行为在校园随处可见。
所以我们要从我们身边的小事:节约用纸做起。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用纸,用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纸。
你统计过吗?你每天要用多少张纸?你一星期要用多少纸?你一个月乃至一年要用多少张纸?统计的结果是惊人的。
目前,我国每生产一吨纸就要耗费7棵大树、100立方米的水。
如果每人每天浪费一张纸,全国就要浪费约2700吨纸、27万吨水。
生活中,很多人用纸只用一面,用完后就扔掉了。
他们认为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数不尽的纸,也不在乎这一两页的空白纸。
但是,这其实是
很大的浪费!
从相关资料我们还了解到:每节约5000张A4的纸就等于节约1立方米木材,如果全国每人每天节约1张纸,一年就节约4745亿张纸,一棵二十岁的树可造3000张A4纸,如果这样算来就可少砍1581666棵树,“1581666”这个天文数字多么振奋人心啊!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节约用纸也就是植树造林。
节约用纸,是保护地球资源的一个好办法,但是,我们应该怎样节约资源呢?我这里有几个节约用纸的小窍门,大家不妨试一试:1.白纸、作业本正反两面都可以写字、画图、计算等。
2.用过的纸可以用来折纸。
折纸折得不好,可以重新拆掉,重新折,不要随便丢弃。
3.在家里擦手可用毛巾,少用餐巾纸。
4.在外面吃饭用餐巾纸擦嘴时,尽量将纸充分展开,减少用纸的张数。
5.喝水用茶杯,不用一次性纸杯。
6.废报纸、废书可以回收,不要随便扔掉。
7.硬卡纸碎片不要丢掉,可以用来装饰别的东西。
以上就是节约用纸的方法,只要你留心,还可以找到很多节约用纸的小窍门。
同学们,一页纸就是一页金,举手投足间珍惜一张纸,就等于造林一片。
你是否远离了一次性纸杯、一次性木筷?你是否用纸的背面写过字?你是否用旧挂历纸包过书皮?你是否把废纸与垃圾分开处
理?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节约每一张纸做起,珍惜和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节约一张纸,挽救的可能是一棵大树,甚至整个森林……节约不仅是美德,更是责任。
如果我们与13亿同胞一起行动起来,真正做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它所汇集的力量将不仅是我们国家走向未来的支撑,也是我们民族对于地球和人类的馈赠。
来吧,为了明天的明天,让我们从今天开始节约!
主题活动二:垃圾分类与回收
目的:
1.懂得“垃圾分类”的意义,树立环保意识。
2.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分类等能力。
准备:
1.各类实物垃圾,如香蕉皮、废纸盒、空易拉罐、矿泉水瓶、酒瓶、坏灯泡和杀虫剂、指甲油、摩丝瓶等。
2.垃圾回收袋,上贴标志
活动过程:
一、引导比较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经过打扫后整洁的教室,启发学生说说:你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为什么?
2.教师提问:如果让你生活在垃圾堆旁感觉怎样?
教师小结:满地垃圾,又脏又臭,大家都不喜欢。
整洁有序,受人欢迎。
二、了解垃圾分类与回收的方法
1.让学生结合对生活的观察,说说垃圾车把垃圾送到哪里去了,垃圾回收后可以制成哪些新产品。
2.教学生认识“回收利用”标志。
①出示“回收利用”的标志,让学生根据图意猜测该标志的含义,并说说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一标志。
②讲解“回收利用”标志含义,请学生说说:垃圾中的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为什么?(纸、玻璃瓶、易拉罐、矿泉水瓶等经过加工处理,可以制造出新的产品。
)
③启发学生设计“不能回收利用”的标志图,并说说:垃圾中的哪些物品不能回收利用?为什么?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垃圾?(焚烧或深埋。
)
④将黑板上的磁性垃圾图片按可以回收利用与不可以回收利用分成两类,教师检查小学生分类情况。
⑤教师小结:如果我们能回收利用这些物品,就能净化环境,保护资源。
3.游戏:看谁做得对。
教师说出某一垃圾的名称,如果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小学生就做形似“√”的动作;如果是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就做形似“X”的动作。
三、将可能回收利用的垃圾作进一步分类
1.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才能让工人叔叔更好、更方便地处理这
些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
2.出示贴有标志的4只垃圾分类回收袋,请个别学生将垃圾按标志分类。
3.引导小学生欣赏变得干净美丽的“教室”。
四、延伸
1.将垃圾分装桶放在活动室的一角,督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分类处理垃圾。
2.向父母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并付诸实践。
用回收的钱添置的班级图书与棋类。
主题活动三:节约用水主题活动
目的:
通过养小金鱼,了解到水对人类的重要性,明白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过程:
班里喂养的小金鱼都是学生自愿带来的,还记得学生们一共带来了三次。
第一次是装在一个塑料瓶里,半天小鱼就死了,让孩子们分析原因,他们了解到是因为瓶子空间太小,氧气不足,造成金鱼因窒息而死亡;第二次孩子们就把小鱼放在大一点的鱼缸里喂养,三天后金鱼也死了,大家分析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每天换水和按时喂食(但又不能一次喂得过多);吸取了前两次的经验,第三次孩子们把鱼放在水桶里喂养,过了两个星期,小鱼还是生机勃勃的在水里游来游去,孩子们在课间时经常去看望它们,给它们喂食,当发现桶里的水变得
混浊时,总有人不声不响地把水换好……
通过几次养小金鱼,懂得了洁净的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我们的地球水资源非常缺乏。
保护水资源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呢?是节约用水。
那我们平时怎么做可以节约用水呢?通过交流,同学们概括出以下几点,老师要求大家落实到行动中:例如,我们应该随手关水龙头;使用水龙头时水量也不应过大;最好使用节水型水具(如节水型水箱);设法一水多用(如淘米、洗菜的水用作浇花,洗衣的水用做冲厕)。
鼓励孩子们做环保小卫士,呼吁人们关心、解决水污染问题。
活动总结
我们班这学期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各种环保教育活动,坚持环保教育与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注重学生文明习惯和环境意识的养成,使学生逐步认识环境,明白环境污染的危害,学会关注身边的环境,认识生态环境问题,认识环境与人那种唇齿相依的关系,了解了初步保护和改善环境所需的知识,形成正确的环境观,懂得珍惜资源,懂得尊重自然,维持生态平衡。
为我校走进“绿色”行列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