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位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最常用、最重要的血管通路。但是当前臂动静脉内瘘长期反复穿刺造成血栓形成、闭塞或前臂血管条件差,无法行前臂动静脉内瘘时,可考虑高位动静脉内瘘。本院采用肘窝处桡动脉起始端 - 头静脉,肘窝处肱动脉 - 头静脉血管的吻合术建立血管通路,同时提高高位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技术及护理,使血液透析治疗顺利进行,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7 年1月~2011 年 10 月期间建立高位动静脉内瘘42 例,男 22例,女 20例,年龄 31~77 岁,平均(5018 ±1512)岁,原发病糖尿病肾病 11 例,慢性肾小球肾炎 13例,梗阻性肾病 7例,高血压肾病 7 例,多囊肾 2 例,狼疮性肾病 2例。透析周期为每周2次或3次,时间为4 h-4.5h。穿刺成功率100%,内瘘血流量为200~250ml/min。未发生内瘘感染、阻塞狭窄和假性动静脉瘤等并发症。

2. 护理

2.1.1 血管及穿刺点的选择穿刺时选择有弹性而较直、大的血管穿刺。确保1次穿刺成功,保护好内瘘,若血管条件许可,动脉穿刺点应离吻合口5 cm以上,针头朝吻合口方向穿刺。静脉穿刺点距动脉穿刺点要间隔8 cm以上,针尖朝近心方向穿刺。透析时的穿刺方法有 3 种。①绳梯式穿刺:穿刺点均匀分布在造瘘的血管上,每次穿刺均匀破坏某一局部血管弹力纤维的连续性,使血

管均匀轻度扩张,适用于血管较细的病人。②纽扣眼式穿刺:每次穿刺的部位方向,角度一致,而成一通道的穿刺部位,但不会引起血管扩张,适用于内瘘差、血管细而短的病人。③区域式穿刺:在一个小区域内反复不定点穿刺,使穿刺局部形成一个小的扩张,逐渐扩大区域范围。

2.1.2 穿刺方法根据患者的年龄、血管条件,选择不同的进针角度及穿刺方法。对皮肤弹性好肌紧张度高的患者,采用直刺法,即针头与皮肤成30°~45°在血管上方进针,增大进针压强减少对血管的损伤。对皮肤弹性差、血管硬易滑动的患者,采用斜刺法,即操作者左手将进针部位皮肤向下绷紧、右手持针由血管旁0.5 cm,针头与皮肤成20°刺入。要求穿刺一步到位,力争一次成功。在上臂动静脉内瘘内侧进行穿刺时,此处神经末梢丰富,痛觉灵敏,在穿刺过程中,应分散患者注意力。穿刺前仔细摸清血管的走向、深浅并感觉内瘘的震颤强弱。在内瘘远端扎止血带,促使血管充盈,减少针尖对内瘘内膜的损伤,并提高内瘘穿刺成功率。。

2.1.4 透析中瘘管的护理在透析过程中严密观察,随时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情况,30min 观察穿刺点 1 次,发现渗血、皮下血肿及时用无菌纱布绑带压迫止血,穿刺肢体要注意保暖并严格制动。从而主动配合,不能合作者则需要专人看护。同时在透析中应严密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避免过多过快超滤,使血液黏滞度增加、血压下降、心排出量减少、吻合口血流量减少,导致动静脉瘘血栓形成。发现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立即溶栓或

手术治疗。透析中还应注意观察血流量是否充足,动静脉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超滤情况等并做好记录,针柄处胶布粘贴是否牢固、管道是否通畅. 。

2.1.3透析结束后的拔针护理透析结束后用无菌纱布先轻压穿刺点,慢慢向外拔针,感觉针头要拔出血管时再迅速拔出,同时迅速加压,可减轻疼痛并避免出血。按压的压力以不出血又能触到搏动为宜嘱病人离开透析室后对穿刺处多观察针眼处完全不渗血后再揭除胶布,若渗血较多应先压迫,并及时与透析室人员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