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生活教案《不上当受骗》

合集下载

不上当受骗教案

不上当受骗教案

让校园更美好教学目标: 1、通过校园扫描、“寻找小文明细节”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关爱集体、关心校园的情感,培养学生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和聪慧的大脑去创造美好生活的态度。

2、让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养成时时处处关注校园、关爱他人、热爱生活的行为与习惯。

3、激励学生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用自己行动让校园更美好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1、调查表 2、校园存在问题的图片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淘教案网):活动一:校园扫描,激起学生对校园生活探究的学习兴趣。

1、说一说,议一议。

师:我们在濮小学习近2年了,学校的名字会写吗?喜欢我们的学校吗,为什么?生交流、汇报。

2、利用图片,学生提出问题。

(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入手,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空间,提出一个或几个熟悉的话题,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典型的图片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生活的积累提供了最直观的感性材料)活动二:校园小调查,引导学生多方式、多角度收集资料。

1、发动学生用自己的慧眼,捕捉校园文明细节,寻找存在着的问题。

2、设计调查表,作好记录。

3、学生自由汇报“校园小调查”的情况。

(可以是图片、照片、漫画、诗篇等) 4、教师参与学生调查的汇报、交流。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校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放开手脚,通过拍照、访谈、录像、画漫画等自己乐于参与的方式去熟悉生活环境、体验生活情趣、感受内在价值。

教师也和学生一起观察交流,对调查时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平等对话。

)活动三:金点子行动,让学生学着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成果。

1、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很多好的方面,也看到一些不足的地方,你有什么想法? 2、师小结: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非常明白大家的意思,就是要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让我们的校园更美!那么就让我们行动起来,看看谁的金点子又多又好。

3、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校园小调查”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商议“改进小建议”。

4、“金点子行动”大碰撞。

培智生活教案《不上当受骗》

培智生活教案《不上当受骗》
遇到坏人我们应该怎么办,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1)不理陌生人。
(2)远离陌生人。
(3)不吃陌生人的东西。
(4)不轻信别人的话。
(5)找警察叔叔帮忙。
(6)大声的喊叫。
三、总结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坏人,怎样才能防止上坏人的当呢?
要仔细听、认真看,动脑筋想,识破坏人的诡计,不上当受骗。
课题
不上当受骗
课时
2、上课期间不能随便下座位,坐姿端正,不做小动作,不交头接耳。
3、学会倾听,老师和同学讲话时,要坐姿端正专心致志的听。
4、回答问题先举手再发言。
二、新授
1、 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1)同学们,爸爸妈妈不在家,你自己在家时,要注意什么?
(2)要求学生观看并找出答案。
2、学生观看情景表演《独自在家》,教师口述旁白。
(2)陌生人来电话了。
(3)下雨了爸爸妈妈没有来学校接你放学。
四、总结
表扬课堂上积极与老师互动的孩子,颁发小奖品,激发学生下次参与活动的兴趣与信心。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是错综复杂的,要学会自我保护自己,勇敢的面对困难,做一个真正勇敢的孩子。
(3)亮亮到底是不是勇敢的孩子? 为什么?”
5、讨论
(1)和亮亮比一比,你有没有独自在家呆过?
(2)独自在家时感受如何?
(3)你认为自己勇敢吗?”
(4)独自在家时可以干什么?
(5)如果陌生人敲门、有电话找爸爸妈妈、突然停电等情况发生,该怎么办?
三、巩固练习
情景表演:老师设计几种情景,请学生来表演。
(1)陌生人敲门。
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用各种方法识破了大灰狼的诡计,没有上当受骗。可是,你们知道吗?并不是所有的小朋友都向你们这样警惕,他们很容易就被骗了。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情,请看!

三下24《防止上当受骗》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三下24《防止上当受骗》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防止上当受骗》心理健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增强学生对诈骗行为的警惕性和敏感性,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诚实守信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基石,而防范诈骗是维护自身权益和社会和谐的必要举措。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常见诈骗手段的类型、特点和运作方式,如网络诈骗、电信诈骗、街头诈骗等。

2. 掌握识别诈骗行为的关键方法和技巧,如核实信息来源、分析利益诱惑、观察对方言行举止等,并学会在遭遇诈骗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如及时报警、保留证据、寻求帮助等。

(三)核心素养目标1.信息辨析素养:培养学生对各类信息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准确辨析的能力,使其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中识别出诈骗信息,避免陷入骗局。

2.情绪管理能力:帮助学生在面对诈骗诱惑或疑似诈骗情境时,保持冷静和理智,克服恐惧、贪婪、轻信等不良情绪的干扰,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3.问题解决能力:引导学生在遭遇诈骗事件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迅速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积极采取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危害。

4.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对诈骗现象的深入了解和防范方法的学习,提高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适应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诈骗行为的多样性和危害性,提高对诈骗的防范意识。

2. 详细介绍常见诈骗手段的特征和识别方法,使学生能够准确辨别各类诈骗行为。

(二)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的防范方法,有效识别和抵御各种隐蔽性强、变化多端的诈骗手段。

2. 培养学生在面对诈骗时不仅能够保护自己,还能积极提醒和帮助他人避免上当受骗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四、教学准备1. 收集大量与各类诈骗案例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如网络诈骗中虚假购物网站的页面截图、电信诈骗的通话录音、街头诈骗的监控视频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不上当教案幼儿园

不上当教案幼儿园

不上当教案幼儿园一、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常见的骗局,提高幼儿认识骗局的能力,增强防骗意识;2.制定遇到危险时的应对措施,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3.教育幼儿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财物,懂得合理使用金钱、消费,避免因过度消费引发的各种风险;4.培养幼儿正确的消费观,推广合理消费的理念,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二、教学内容1. 骗局认知简要教育幼儿识别、认知常见的骗局,包括:•钓鱼邮箱;•诈骗电话;•地推宣传;•迷之短信;•垃圾邮件;•伪装网站;•假公益等。

辅导幼儿了解骗局的玩法和手段,提高幼儿识别骗局的能力,预防受到骗局的侵害。

2. 自我保护在幼儿认知骗局的基础上,提出应对措施:•切勿相信电话或短信的陌生信息,避免泄露个人信息;•切勿轻信不实或来源不明的网站信息,注意做好信息验证,防止上当;•遇到可疑的人员或事物,在第一时间联系家长或幼儿园老师,并报警;•学校、家长和幼儿园老师等责任人对幼儿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健康消费1.海报制作教学通过海报设计教学,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游戏式学习引入游戏式学习模式,运用多种形式教育幼儿正确的消费观,包括:•观看经典动画《小猪佩奇》,学习金钱是怎样得来的,了解合理的开销;•家访活动,以家长购物清单为例,让幼儿猜测各项物品的价格,通过互动游戏让幼儿了解消费的基本知识;•模拟超市购物体验,提高幼儿的判断力与控制力,让幼儿学会如何理智地消费。

三、学习评估1. 测试与考核在完成各项知识学习后,对幼儿的骗局识别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健康消费理念进行考核。

2. 互动交流充分利用小组讨论、公开秀、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让幼儿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掌握知识点,以更生动的方式加深幼儿的理解。

四、活动设计为配合教学目标的实现,采用多种形式实施活动设计,包括:1.观赏小短片,在视音频中学习防骗知识;2.模拟购物与消费体验游戏,通过游戏提高幼儿的消费能力;3.分组讨论,探讨对骗局的的看法,并提出有效的反骗互动方案;4.带领幼儿走进社区,观察社区中的商铺,并让幼儿们分析不同商铺的消费特点。

不上当受骗(小学德育教案)

不上当受骗(小学德育教案)

不上当受骗(小学德育教案)第一篇:不上当受骗(小学德育教案)[不上当受骗(小学德育教案)]不上当受骗教学目标认识:1.知道社会上有伤害儿童的坏人,不上当受骗(小学德育教案)。

2.知道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

3.知道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

情感:憎恶坏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行为: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独自在家时,不给陌生人开门。

教学建议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热爱生命”德目中的有关要求设置的。

本课属“热爱生命”教育,这方面内容很多,中高年级还有“爱护身体,积极锻炼,保持身心健康”等内容,逐步拓宽、加深。

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讲述张明十分机智地摆脱坏人的纠缠。

第二部分,讲述张明立即把遇到坏人的事告诉妈妈。

第三部分,讲述张明再次发现坏人后,立即向老师报告,民警很快抓住了坏人。

教学重点1.知道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

2.知道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

教学难点憎恶坏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中应该讲清以下几个问题。

1.要提防坏,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2.遇事要主动向家长汇报,求得家长的帮助。

3.提高警惕,发现坏人报告老师。

教法建议为了使教学更有实效,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亲身体验的教学方式。

具体操作步骤见“探究活动”。

其目的是使学生提高警惕性,防止上当受骗。

可以讲故事进行导入,并设置环节、增加悬念,让学生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激起学生的兴趣,并加深记忆。

在讲上当受骗的实例时,最好播放一些已有的实例录像,音频或图片。

更具有真实感。

在讲解遇见具体事情该怎么办时,让学生自己说并表演,老师给予归纳和补充。

有利于学生学以至用。

教育过程:一、播放故事,导入新课1.讲故事或播放录音故事:《狼和七只小山羊》(参见扩展资料)当讲到“没过多久,“咚咚咚”,有人敲门。

“小山羊乖乖,我是妈妈,我回来了,带来好多好吃的东西。

”时,师问:“你们猜七只小山羊是怎么做的呢?现在你们就是这七只小山羊,以最快的速度讨论一下,你们会怎样做?(把学生分成七人一组,模拟七只小山羊)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用各种方法识破了大灰狼的诡计,没有上当受骗。

思品教案-不上当受骗

思品教案-不上当受骗

思品教案-不上当受骗教案主题:如何避免上当受骗教案目标:1. 了解常见的骗局和诈骗手段;2. 培养学生识别和分析骗局的能力;3. 提升学生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4. 培养学生谨慎和警惕的态度。

教学步骤和内容:一、导入(5分钟)1. 让学生回忆并列举一些常见的骗局或诈骗手段。

2. 引导学生讨论骗局和诈骗手段对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危害。

二、学习识别骗局(15分钟)1. 教师介绍常见的骗局和诈骗手段,如网络诈骗、电话诈骗、传销等。

2.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骗局或诈骗手段,演示该骗局或诈骗手段的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

3. 学生展示演示结果,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三、个人信息保护(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信息的价值和重要性。

2. 解释学生个人信息的泄露可能导致的危害和后果。

3. 提示学生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和方法,如不随便泄露、不轻易信任陌生人等。

四、警惕态度和行为(10分钟)1. 引导学生理解非法骗取他人财产的行为是违法的。

2. 提示学生保持警惕和谨慎,不轻易相信陌生人或陌生网站。

3. 引导学生意识到法律保护和寻求帮助的重要性。

五、案例分析和讨论(10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些真实的骗局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诈骗手段和应对方法。

2. 让学生分享自己或周围人的上当受骗经历,并讨论如何避免和应对类似情况。

六、总结和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学生需要始终保持警惕和谨慎的态度。

2.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学到的方法和知识,强调保护个人信息和避免上当受骗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骗局和诈骗案例的电影、纪录片或新闻报道,加深他们对骗局和诈骗手段的理解和认识。

2. 通过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如何在遇到骗局或诈骗时采取正确的行动和求助方式。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分组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骗局和诈骗手段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学生提出预防骗局方法的能力。

大班防拐骗教案《不上你的当》

大班防拐骗教案《不上你的当》

《不上你的当》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遇到陌生人时能够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

3. 培养幼儿遇到拐骗情况时能够机智应对,保护自己的安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防拐骗技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有效应对拐骗行为。

三、教学准备:1. 教具:防拐骗情景剧视频、图片、故事书等。

2. 场地:教室或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真实的拐骗案例,引起幼儿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基本知识讲解:向幼儿讲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知识,如不和陌生人走、不随意吃陌生人给的食物等。

3. 情景剧观看:播放一部防拐骗情景剧视频,让幼儿了解拐骗行为的危害,并学会拒绝陌生人的技巧。

4. 分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在遇到拐骗情况时应该如何应对,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5.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做到不上当受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防拐骗知识的兴趣和认识程度。

2. 情景模拟:组织一次模拟拐骗情景,观察幼儿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的程度和应对能力。

3. 课后反馈:收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内容:1. 通过故事引导幼儿认识到不要轻信陌生人的好处。

2. 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到不跟陌生人走的正确性。

七、教学方法:1. 故事引导法:通过生动的故事讲解防拐骗的重要性。

2. 角色扮演法:让幼儿参与角色扮演,提高应对拐骗的能力。

八、教学步骤:1. 故事讲解:讲解一个关于幼儿被拐骗的故事,引导幼儿认识到不轻信陌生人的重要性。

2. 角色扮演: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拐骗场景,让幼儿学会拒绝陌生人。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保护自己不受拐骗,让幼儿分享自己的经验。

二年级思想品德教案:不上当受骗

二年级思想品德教案:不上当受骗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上当受骗的情况,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分析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上当受骗的情况,如:虚假广告、网络诈骗、不良信息等。

2. 讨论如何辨别是非,拒绝不良诱惑,保护自己的方法。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上当受骗的情况。

2. 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并体会到上当受骗的危害。

2.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遇到不良诱惑时,能够主动拒绝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上当受骗的情况。

2.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3. 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保护自己。

六、教学准备1. 案例材料:收集一些真实的上当受骗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2. 教学视频:寻找相关教学视频,用于情景模拟环节。

3. 教学道具:准备一些用于展示的道具,如手机、电脑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真实的上当受骗案例引起学生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受害者上当受骗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上当受骗的危害。

3. 情景模拟:让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模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上当受骗情况,引导学生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辨别是非,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上当受骗。

5. 总结提升: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哪些环节学生反应良好,哪些环节需要改进。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九、作业布置1. 让学生课后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类似的上当受骗情况?是如何应对的?2. 让学生绘制一幅海报,主题是“不上当受骗”,用以宣传和提高同学们的防范意识。

大班防拐骗教案《不上你的当》

大班防拐骗教案《不上你的当》

大班防拐骗教案《不上你的当》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到防拐骗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幼儿在面对陌生人时的警惕性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帮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防拐骗技巧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1. 学习防拐骗的知识和技巧。

2. 开展情景模拟活动,让幼儿学会如何应对陌生人。

3. 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上当不受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防拐骗的知识和技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学会运用防拐骗技巧,提高应对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视频或图片。

2. 情景模拟道具。

3. 防拐骗宣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讲述自己或身边人的防拐骗经历,引发幼儿对防拐骗话题的兴趣。

2. 基本知识学习:通过PPT、视频或图片,让幼儿了解防拐骗的基本知识,如陌生人靠近时如何应对、不要随意跟陌生人走等。

3. 情景模拟:设置模拟场景,让幼儿参与其中,学会运用防拐骗技巧,如拒绝陌生人的食物和礼物、寻求帮助等。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防拐骗技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幼儿总结防拐骗的重点,培养幼儿在面对陌生人时的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6. 课后延伸:让幼儿家长参与防拐骗宣传,共同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情景模拟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防拐骗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发言,分析他们的思考和应对能力。

3. 通过对幼儿课后延伸活动的反馈,了解家长对防拐骗教育的认可度和参与度。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是否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共鸣。

2. 思考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帮助幼儿真正理解和掌握防拐骗的技巧。

3. 考虑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引导幼儿与家长共同参与,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八、教学拓展:1. 邀请公安民警或专业的安全教育工作者来园进行专题讲座,增加幼儿的防拐骗知识。

不上当受骗教学文案

不上当受骗教学文案

不上当受骗不上当受骗选题缘由:树立和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教学目标:1、知道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手段2、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童话表演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爱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就请大家看一部动画片《狐狸和乌鸦》(放动画片)故事梗概:狐狸看见乌鸦嘴里叼着一块肉,很想吃。

于是对乌鸦说:“亲爱的乌鸦,您的身体还好吗?”乌鸦看都不看狐狸。

狐狸又说:“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还好吗?”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不作声。

狐狸眼珠一转,又说:“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孔雀的羽毛也比不上;您的嗓音真好听,喜鹊的声音也比不上您!”乌鸦高兴地张开嘴唱起歌来,“哇”地一声,肉从嘴里掉出来了。

2、思考:乌鸦和狐狸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狐狸用各种好话想骗乌鸦嘴里叼着的肉,最后乌鸦听信了狐狸的话,被狐狸得逞了的事)3、狐狸是怎么骗乌鸦的?他的目的是什么?(狐狸先是问候乌鸦,表示对他的关心;然后又问候乌鸦的孩子,假装关心它的孩子;最后又说它的羽毛比孔雀漂亮,嗓音比喜鹊还要好听。

狐狸想用花言巧语骗乌鸦嘴里的那片肉。

)4、乌鸦三次都有什么样的反应?它的心里在想些什么?(1)四人小组讨论(2)同学回答(3)多媒体出示讨论结果:乌鸦怎么做心里怎么想第一次:看都不看、不作声它怎么会关心起我来了?第二次:看了一眼、不作声还挺关心我孩子的嘛!第三次:张开嘴唱歌我也觉得我的嗓音很好听呢!5、乌鸦被骗后会怎么样?(很后悔)6、你从这个故事里明白了什么?(坏人说好话往往是有不好的企图的,我们不能听信坏人的好话,不然会上当受骗的。

)(二)听故事明理过渡:小朋友们,我们并不是生活在童话王国里,而是生活在一个很复杂的社会里,狐狸和乌鸦这样的故事会不会在我们身边发生呢?这天,有两个五年级的同学走在放学的路上……(叙述案例)案例:(多媒体出示配音叙述案例)某市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小学五年级学生吴蕾和赵红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有一个陌生的男青年走到她俩面前,着急地对赵红说:“我认识你爸爸老赵,他让我告诉你,你奶奶病了,让你到医院去看她。

幼儿园防上当受骗教案

幼儿园防上当受骗教案

幼儿园防上当受骗教案介绍在智能社会的今天,以互联网为主要方式发布信息已经成为常态,同时也增加了我们在网络上的安全隐患。

通过学习幼儿园防上当受骗教案,能够帮助孩子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如何在网络上预防和防范受骗陷阱,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以保护孩子们的利益和安全。

目标本教案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幼儿园孩子和家长了解网络上受骗的可能性。

•增强幼儿园孩子的防范和预防受骗陷阱的能力。

•提高幼儿园孩子和家长在互联网上的安全意识。

媒介此教案通过以下媒介达到目标:•给幼儿园孩子和家长讲解网络上可能发生的受骗情况。

•提供缩短版幼儿版的骗局解析,旨在帮助幼儿轻松理解和记忆。

•教授关于如何检查链接真实性的基本技能,以便在点击不安全链接时预防风险。

•为家长提供网络安全管理的工具,以便跟踪和限制孩子在网络上的活动。

•通过反复练习和反思让孩子和家长反思已经了解的知识和技能。

方法以下是实施教案的方法:了解网络上可能发生的受骗情况•组织孩子们倾听故事,了解在互联网上可能发生的不安全情况,如网上认识陌生人,购买未知商品等。

•加强家长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告知他们如何自我保护以及为孩子提供安全上网的指导。

学习如何检查链接真实性•教授基本的链接检查技能,如通过观察链接中URL地址的长度或阅读地址栏中的网站名字等。

•导师们会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提供特定技巧。

学习抵抗网络骗局•教授基本的抵抗网络骗局的技能,比如如何检查一封邮件的真实信誉度和防范网络欺诈等。

•通过一些可视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孩子们轻松掌握技能。

家长网络安全管理•为家长提供一系列网络安全管理的工具,帮助监督孩子在互联网上的活动。

•强调孩子在互联网上的安全是个共同的责任,在孩子使用互联网上也做听话和合作学习的说服工作。

减少互联网使用频次•为了避免因过度使用网络而忽略了其他的生活需要,建议孩子不要经常花太多时间玩耍互联网。

结论教案旨在为幼儿园孩子和家长提供一种安全上网和防范网络骗局的方法。

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十五课防止上当受骗

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十五课防止上当受骗

小学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十五课防
止上当受骗
一、教学目的
同教师用书中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社会上的骗子常常把魔爪伸向少年儿童,他们利用物质引诱、谎言欺骗等办法使涉世不深的少年儿童信以为真,从而上当受骗。

我们要警惕那些披着人皮的狼,警惕那些伪装和狡猾的狐狸。

今天,我们就学新的一课《防止上当受骗》
(二)学文明理
1、教师读一遍课文,启发同学思考。

A、毛毛家为什么被盗?
B、从毛毛家被盗我们应该注意什么?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呢?
教师小结:通过毛毛家被盗,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对于陌生人,我们不能轻易相信,更不能告诉他家里的情况。

接着,导入[咨询台]里边的内容。

师:遇到陌生人,我们怎么才能不上当受骗呢?
(三)活动明理
1、演一演
通过对剧中人物假警察、小强和旁白的扮演让学生体会。

小学心理健康防止上当受骗(教学设计)

小学心理健康防止上当受骗(教学设计)

小学心理健康防止上当受骗(教学设计)标题:培养小学生心理健康,提升抵御上当受骗能力引言:小学阶段是孩子认识社会、接触外界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容易成为网络欺诈和骗局的受害者。

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了解常见的骗局和骗术,提升抵御上当受骗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一堂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防止上当受骗的教学。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的网络骗局和骗术,识别潜在的危险。

2. 培养小学生辨别真实与虚假信息的能力。

3. 提升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制诱惑的能力。

4. 小学生主动寻求帮助和告知成人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你认为上当受骗的情况都有哪些呢?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补充和引导。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常见的网络骗局和骗术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常见的网络骗局和骗术,如诈骗电话、网络购物诈骗、网络游戏陷阱等。

重点强调这些骗局的特点、危害和识别方法。

b. 如何辨别真实与虚假信息向学生介绍辨别真实与虚假信息的方法,包括查证信息来源、分辨图片和视频的真实性、判断新闻的可信度等。

通过实例让学生参与讨论,并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些方法的理解。

3. 讨论与分享(20分钟)分成小组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上当受骗经历(如果有的话),并让他们讨论自己是如何被骗的、错在何处以及应该如何预防。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并引导他们总结出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促进全班的互动和学习。

4. 角色扮演(15分钟)邀请一些学生出来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骗子和被骗者的角色,展示一些常见的骗局和骗术。

通过观察和讨论,让学生认识到骗子的手法和陷阱,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警惕性和警觉性。

5. 游戏与互动(20分钟)设计一些游戏和互动活动,增强学生对识别骗局和保护自己的兴趣。

例如,进行真假信息竞赛、模拟购物体验、角色扮演前后谈等。

安全课教案——如何避免上当受骗

安全课教案——如何避免上当受骗

安全课教案——如何避免上当受骗教学设计教学主题:防骗知识教育一、教材分析骗子经常利用人们的善心、热心、好奇心和贪心等心理,进行各种诈骗行为。

学生应该及时了解各种诈骗行为,不随意轻信和盲目随从。

诈骗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行为,受害者往往会上当。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热爱集体、关心他人、自我保护的能力,以及热爱祖国、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态度,避免上当受骗。

二、学生分析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学校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安危、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

安全教育关系到学生生命的安危,是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但有些知识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公共安全的常识,健康、安全、快乐地成长。

学生应该切记“莫贪小便宜”“天下无免费的午餐”,增强防骗意识,保护好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让学生认识社会的复杂性,学会识别诈骗类型和骗子常采用的诈骗方法,防止被骗、被拐卖。

能力目标:2.讨论在什么情况下容易上当受骗,针对案例讨论如何防止被骗。

情感目标: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美善真、假恶丑。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的复杂性,学会识别生活中的骗术。

教学难点: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美善真、假恶丑。

教具学具:学生表演、视频观看、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思考。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收集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上揭露的一些骗术,总结这些骗术的共同特征。

学生准备:收集曾遇到或听说过的骗术。

如何避免上当受骗:四、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使用技术:网络多媒体技术。

在教学环节:通过视频观看、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思考等方式进行教学。

预期效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公共安全的常识,防止被骗、被拐卖,增强防骗意识,保护好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

同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美善真、假恶丑。

提高警觉不受骗(教案)

提高警觉不受骗(教案)

提高警觉不受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段和形式。

2. 培养学生提高警觉,防范诈骗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保护,遇到诈骗时能够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诈骗的常见手段,提高防范意识。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遇到诈骗时能够冷静应对,学会自我保护。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的诈骗案例,让学生了解诈骗的形式和手段。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防范诈骗的方法和经验。

3. 情景模拟法:创设诈骗情景,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应对诈骗。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真实的诈骗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2. 准备诈骗情景剧本,用于情景模拟环节。

3. 准备教学PPT,包括诈骗案例、防范方法等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诈骗的新闻报道,引起学生对诈骗的关注。

2.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真实的诈骗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诈骗的手段和形式。

3.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或身边人遇到诈骗的经历,以及如何防范和应对。

4. 知识讲解:教师总结诈骗的常见手段,教授学生如何提高警觉,防范诈骗。

5. 情景模拟:学生分组表演诈骗情景剧本,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应对诈骗。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觉,防范诈骗。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诈骗的资料,加深对诈骗的了解。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警察局或反诈骗中心,了解更多的诈骗案例和防范措施。

2. 邀请警察或专业人士来校进行防范诈骗讲座,增加学生的防范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情景模拟等环节的积极参与情况。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诈骗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实践应用能力:评估学生在情景模拟环节中应对诈骗的能力,以及在生活中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防范诈骗。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

大班防拐骗教案《不上你的当》

大班防拐骗教案《不上你的当》

大班防拐骗教案《不上你的当》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辨认陌生人的能力,避免上当受骗。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紧急求助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 增进学生对拐骗事情的认识,提高警惕性。

二、教学内容1. 介绍拐骗概念,让学生了解陌生人的危害。

2. 学习辨认陌生人的方法。

3. 学习紧急求助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辨认陌生人的方法和紧急求助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正确运用所学方法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物品:拐骗案例图片、陌生人图片、紧急求助电话的图片等。

2. 材料:教案、小黑板、彩色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给学生展示一张拐骗案例图片,并引导学生谈论图片中发生的事情,提问学生是否认识这些人,是否了解发生的事情,并逐渐引出拐骗的概念。

Step 2:讲解陌生人危害(10分钟)教师通过小黑板,向学生介绍陌生人的危害,告诉学生陌生人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危险。

通过生动的描述,引发学生的注意和警惕。

Step 3:学习辨认陌生人方法(20分钟)教师展示一系列陌生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区分。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辨认陌生人的方法,如要看他们是否有跟自己说过的密码、是否拿着家长写的条子等。

并进行互动问答,加深学生对辨认陌生人方法的印象。

Step 4:分析拐骗案例(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拐骗案例图片,向学生讲解真实的案例,并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孩子是如何遭遇拐骗的,引导学生思考陌生人能以什么方式接近孩子,让学生增加认识到拐骗事情的形式和手段。

Step 5:学习紧急求助方法(20分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紧急求助电话的图片,教授学生报警、大声呼救、找安全人员等紧急求助的方法,并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模拟实际情景进行紧急求助的练习。

Step 6:巩固与拓展(10分钟)教师鼓励学生和父母或家人一起探讨如何避免危险并勇敢面对陌生人的方法。

教师也可以邀请警察或安全专家来学校,通过讲解、互动等形式进一步拓展学生对拐骗问题的认识。

《防止上当受骗》教案

《防止上当受骗》教案
在难点和重点的讲解过程中,我发现通过举例和比较的方法,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但在实际运用中,他们仍然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我考虑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通过本次教学,我也意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防范诈骗的方法和应对策略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辨别诈骗信息、保护个人信息等,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防止上当受骗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识别网络诈骗信息的基本原理。
二、核心素养目标
《防止上当受骗》核心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法治意识,使其认识到法律对防范诈骗的重要性,自觉遵守法律法规;2.提高学生社会素养,学会辨别真伪,具备防范诈骗的基本能力;3.锻炼学生问题解决能力,面对上当受骗的情况,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应对;4.培养学生责任意识,意识到防范诈骗不仅是个人责任,还应当关爱他人,共同维护社会安全。通过本章节学习,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综合素质。
其次,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学生们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能够积极思考、交流。但在实验操作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误区。针对这一点,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操作前的指导,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和步骤,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操作要领。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有时会出现偏离主题的情况。为了提高讨论效率,我需要在讨论过程中加强引导,适时提出关键性问题,帮助学生聚焦主题,提高讨论质量。

二年级思想品德教案:不上当受骗

二年级思想品德教案:不上当受骗

二年级思想品德教案:不上当受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上当受骗的情况,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自我保护。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道德观念,做到诚实守信。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防范技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自觉抵制不良行为。

三、教学难点1. 如何教育学生正确辨别是非,避免上当受骗。

2. 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到诚实守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上当受骗的情况,提高防范意识。

2.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辨别是非,培养自我保护能力。

3. 采用情境教学法,模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上当受骗场景,让学生学会应对方法。

五、教学内容1. 案例分析:讲解一些典型的上当受骗案例,让学生了解骗子的常见手段,提高防范意识。

2.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上当受骗情况,共同分析原因,学会辨别是非。

3. 情境模拟:设置一些生活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上当受骗的过程,学会应对方法。

4. 诚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到诚实守信,自觉抵制不良行为。

5.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自我保护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时刻保持警惕。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或故事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案例分析:讲述一个或几个真实的上当受骗案例,让学生了解骗子的常见手段。

3.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上当受骗情况,共同分析原因。

4. 情境模拟:设置一些生活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上当受骗的过程。

5. 诚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到诚实守信,自觉抵制不良行为。

七、互动环节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保护自己,避免上当受骗。

2. 分享心得: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幼儿园防上当受骗教案

幼儿园防上当受骗教案

幼儿园防上当受骗教案一、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中,网络日益普及,孩子们接触网络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然而,面对日益增多的网络诈骗和陷阱,幼儿园的孩子们很容易上当受骗。

为了保护幼儿园的孩子们远离网络骗局,我们制定了这份幼儿园防上当受骗教案,旨在教育孩子们正确使用网络,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二、教育目标1.帮助孩子们认识网络骗局的存在以及可能面临的危险。

2.培养孩子们正确使用网络的习惯和技巧。

3.提高孩子们辨别网络骗局的能力,避免上当受骗。

三、教学内容1. 了解网络世界•让孩子们了解并认识网络的概念。

•引导孩子们了解网络的优点和缺点,并告诉他们网络骗局属于网络的负面现象。

2. 认识网络骗局•介绍常见的网络骗局,如虚假宣传、假冒身份、钓鱼网站等。

•分析网络骗局的手段和目的,让孩子们了解骗子以及他们的不良动机。

3. 培养正确使用网络的习惯•教育孩子们选用可靠的网络资源。

•培养孩子们遵守网络规则和道德的意识。

4. 辨别网络骗局的能力•指导孩子们辨别虚假信息和真实信息的方法。

•通过案例演练帮助孩子们提高辨别网络骗局的能力。

5. 防范网络骗局的技巧•教育孩子们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

•培养孩子们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群体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网络骗局并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想法。

2.角色扮演:设计网络骗局案例,让孩子们互相扮演受害者和骗子,培养孩子们辨别骗局的能力。

3.案例分析:选取真实网络骗局案例,让孩子们共同分析,从中学会防范和避免类似的骗局。

五、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评估他们对网络骗局的理解程度。

2.小组讨论评估: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评估孩子们对网络骗局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3.角色扮演评估:观察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反应,评估他们对网络骗局的辨别能力。

六、教学资源•网络骗局案例:收集真实的网络骗局案例,供教师讲解和学生分析使用。

•绘本和图书:选择适合幼儿的绘本和图书,帮助他们理解网络世界和如何防范网络骗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陌生人来电话了。
(3)下雨了爸爸妈妈没有来学校接你放学。
四、总结
表扬课堂上积极与老师互动的孩子,颁发小奖品,激发学生下次参与活动的兴趣与信心。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是错综复杂的,要学会自我保护自己,勇敢的面对困难,做一个真正勇敢的孩子。
(3)亮亮到底是不是勇敢的孩子? 为什么?”
5、讨论
(1)和亮亮比一比,你有没有独自在家呆过?
(2)独自在家时感受如何?
(3)你认为自己勇敢吗?”
(4)独自在家时可以干什么?
(5)如果陌生人敲门、有电话找爸爸妈妈、突然停电等情况发生,该怎么办?
三、巩固练习
情景表演:老师设计几种情景,请学生来表演。
(1)陌生人敲门。
2、上课期间不能随便下座位,坐姿端正,不做小动作,不交头接耳。
3、学会倾听,老师和同学讲话时,要坐姿端正专心致志的听。
4、回答问题先举手再发言。
二、新授
1、 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1)同学们,爸爸妈妈不在家,你自己在家时,要注意什么?
(2)要求学生观看并找出答案。
2、学生观看情景表演《独自在家》,教师口述旁白。
知道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知道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
难点
憎恶坏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具
多媒体




一、组织课堂纪律
1、要求学生将课堂中所用学习用具统一放在课桌左右上方。
2、上课期间不能随便下座位,坐姿端正,不做小动作,不交头接耳。
3、学会倾听,老师和同学讲话时,要坐姿端正专心致志的听。
提问:
(1)刚才你看到了什么事情?
(2)亮亮是不是勇敢的孩子?为什么?
(3)亮亮到底是不是勇敢的孩子,他的勇敢表现在什么地方?
3、请小朋友再观看一遍表演,老师重点讲述能表现亮亮勇敢的地方,并要求学生回答问题。
4、提问:
(1)亮亮一个人在家时,为预防大灰狼,都做了哪些准备?
(2)当他听到“嘀嘀嗒嗒”声音时,他又是怎么做的?
共2课时——第2课时
目标
1.提高学生在危机时刻的自我保护能力。
2.引导学生了解独自在家时的自我保护方法,能运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重点
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激发其自自信心。
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独自在家时的自我保护方法,能运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具
多媒体




一、组织课堂纪律
1、要求学生将课堂中所用学习用具统一放在课桌左右上方。
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用各种方法识破了大灰狼的诡计,没有上当受骗。可是,你们知道吗?并不是所有的小朋友都向你们这样警惕,他们很容易就被骗了。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情,请看!
(1)出示图片1或放录像《被骗的三个学生》
(2)提问:你们猜猜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我们怎么帮助这三个孩子,才能使他们不上当受骗呢?
三、巩固练习
遇到坏人我们应该怎么办,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1)不理陌生人。
(2)远离陌生人。
(3)不吃陌生人的东西。
(4)不轻信别人的话。
(5)找警察叔叔帮忙。
(6)大声的喊叫。
三、总结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坏人,怎样才能防止上坏人的当呢?
要仔细听、认真看,动脑筋想,识破坏人的诡计,不上当受骗。
课题
不上当受骗
课时
培智生活教案《不上当受骗》
课题
不上当受骗
课时
共2课时——第1课时
目标
1.知道社会上有伤害儿童的坏人。
2.知道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
3.知道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
4、憎恶坏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5、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独自在家时,不给陌生人开门。
重点
4、回答问题先举手再发言。
二、新授
1.播放录音故事:《狼和七只小山羊》
(当讲到“没过多久,“咚咚咚”,有人敲门。“小山羊乖乖,我是妈妈,我回来了,带来好多好吃的东西。”时)
(1)提问“你们猜七只小山羊是怎么做的呢?
(2)现在你们就是这七只小山羊。
(并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