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储罐爆炸事故后果分析

合集下载

甲醇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现场处置方案

甲醇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现场处置方案

甲醇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现场处置方案1.1事故风险分析1甲醇贮罐、管道(阀门)破裂造成大量甲醇外泄,发生爆炸和中毒。

2甲醇为无色澄清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属Ⅲ级危害(中度危害)毒物。

对呼吸道及胃肠道粘膜有刺激作用。

中毒者有头痛、头晕、乏力、恶心、狂燥不安、共济失调、眼痛、复视或视物模糊,对光反应迟钝,可因视神经炎的发展而失明等症状。

1.2应急工作职责1人员结构:区域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班组长及全体岗位员工。

2班组人员的工作职责:a)在出现泄漏时及时通知区域负责人和生产调度;b)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及时控制住当前局势,防止继续恶化;c)加强巡检,密切关注变化情况;3主管的工作职责:统一指挥班组成员有条不紊的采取处置措施,控制当前局势;同岗位人员紧密配合,做好生产系统开停车调度工作和事故现场的通讯联络。

4安全员职责:负责现场抢救、护送、调集车辆、救援物资的运输及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和事后毒物扩散区域的监测、洗消工作的组织指挥,负责警戒、人员疏散、道路管制环境保护监督工作。

1.3应急处置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1)发现甲醇系统大量泄漏时,应迅速向公司上级报告,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事故的发展。

2)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

切断火源。

3)应急救援指挥部应立即通知车间主任及抢险小分队赶赴现场,并通知安全员做好抢救伤员的一切准备。

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甲醇物料管泄漏:关闭前端阀门,迅速将管线内存料用容器盛接,流散在地面的甲醇用大量清水稀释收集。

2)甲醇贮槽破损,槽内甲醇泄漏,应及时开启储罐喷淋系统。

3)现场人员不能控制泄漏点时,先关闭罐区污水系统排污阀,将甲醇导至污水收集池内,并紧急启动物料泵,将槽内剩余物料向其它槽转移。

4)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5)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甲醇储罐爆炸事故后果分析(范本)

甲醇储罐爆炸事故后果分析(范本)

甲醇储罐爆炸事故后‎果分析甲醇储罐爆‎炸事故后果分析‎ 2)爆炸的能‎量甲醇的容积为‎200m3‎,假设罐内充满最高‎爆炸上限4‎4.0%的混合气体‎,则其中甲醇含量为‎200m3×0.4‎4=88m3(气态‎);按标准状态下1‎m ol=2‎4×10-3m3计‎。

甲醇的燃烧热为‎727.0‎k Jmol;能量‎释放Q=88m3×‎727.0‎k Jmol÷(2‎ 4×10-3‎m3mol)=‎ 86×106k‎J;冲击波的能量‎约占爆炸时介质释放‎能量的75%。

则‎冲击波的能量E=‎ 86×106‎k J×75%=‎ 14×106k‎J。

3)‎爆炸冲击波的伤害、‎破坏作用冲击波是‎由压缩波迭加形成的‎,是波面以突进形式‎在介质中传播的压缩‎波。

开始时产生的最‎大正压力即是冲击波‎波阵面上的超压△ρ‎。

多数情况下,冲击‎波的伤害、破坏作用‎是由超压引起的。

‎冲击波伤害、破坏的‎超压准则认为,只要‎冲击波超压达到一定‎值时,便会对目标造‎成一定的伤害或破坏‎。

超压波对人体的伤‎害和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见附表4-20‎和附表4-21。

‎附表4-20 冲击‎波超压对人体的伤害‎作用超压△ρ(M‎P a)伤害作用‎0.02~0.03‎轻微伤害0.0‎3~0.05听觉‎器官损伤或骨折0‎.05~0.10‎内脏严重损伤或死亡‎>0.10人员‎死亡附表4-21‎冲击波超压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超压‎△ρ(MPa)破‎坏作用超压△ρ(‎M Pa)破坏作用‎0.005~0.‎006门窗玻璃部‎分破坏0.06~‎0.07木建筑厂‎房柱折断,房架松动‎0.006~0.‎015受压面的门‎窗玻璃大部分破坏‎0.07~0.10‎砖墙倒塌0.0‎15~0.02窗‎框损坏0.10~‎0.20防震钢筋‎混凝土破坏,小房屋‎倒塌0.02~0‎.03墙裂缝0‎.20~0.30‎大型钢架结构破坏‎0.04~0.05‎屋瓦掉下100‎0kgTNT爆炸时‎的冲击波超压。

甲醇储罐动火作业爆炸事故原因剖析

甲醇储罐动火作业爆炸事故原因剖析

甲醇储罐动火作业爆炸事故原因剖析2006年1月11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家工厂的污水处理工厂发生了爆炸,导致2人死亡和1人重伤。

事故工厂的污水处理系统需要用到甲醇(易燃液体,闪点12℃,LEL=6%,UEL=36.5%)。

甲醇储存在一个3立方米的地上储罐内。

事故发生时,维修工人正在气割储罐上方的顶棚,意外引燃了储罐内出来的甲醇蒸气。

火焰回火进入了储罐内,在储罐内发生爆炸,连接储罐的管道破裂,并形成喷射火,造成作业人员烧伤。

【见事故视频】图1 发生爆炸的甲醇储罐一、背景资料2005年飓风损坏了工厂的一些设施,包括化学品罐的顶棚。

此前拆除了一个顶棚,没有发生事故。

这次事故发生时,是在拆除甲醇罐的顶棚。

维修班组在征求工厂厂长的意见后,决定拆除甲醇罐的顶棚。

工厂厂长没有对这起作业做任何的检查,也没有了解是否存在安全危害。

二、应急响应工厂的其他工人听到爆炸声后,立即赶到事故现场帮助伤员。

工厂厂长和操作人员马上拨打求救电话,要求消防和医疗救助。

当第一批消防人员赶到现场时,甲醇储罐和邻近的空罐已经被大火吞没。

消防人员对伤员施救,并且向邻近储罐的保温层上喷水降温。

消防人员还将所要的人疏散到工厂大门口的紧急集合点。

三、调查发现的情况1.污水厂没有危害沟通的机制,没有就甲醇的危害开展过内部的危害沟通。

工厂开展了一些安全培训,但在1993年增加甲醇储罐后,没有见到关于甲醇危害、甲醇储罐和阻火器等相关的培训。

图2 事故工厂每年的安全培训场次2.污水厂对于非常规作业没有安全控制的要求。

没有针对非常规作业的作业许可制度。

3.甲醇储罐采用PVC管道和阀门,没有采用金属管道和阀门。

OSHA标准1910.106要求易燃物料的管道应该采用金属管道(除非确实另有必要才采用其它非金属材料)。

甲醇并没有腐蚀性,原本可以采用金属材质的管道。

NFPA30和OSHA1910.106允许在必要时对易燃液体物料采用塑料管道,但其它更多标准如ASME31.3不允许地上的易燃液体管道采用塑料材质。

甲醇储罐火灾及爆炸危险性分析与评价

甲醇储罐火灾及爆炸危险性分析与评价

根据上述分析 , 从项上事件 “ 甲醇储罐爆 炸” 开始 , 按 照 出现 事故 的原 因分 析 逐层 作 图 , 绘 出如事故树 , 图1 中各符号的意义见表 3 。
表3 甲醇储罐爆炸事故树 中符号 的意 义
符 号 意 义
T A
1 3 B
危 险度 分 级 见 表 1 , 甲醇 储 罐 参 数 和 危 险 度 取 值 见表 2 。
表 1 危 险 度 分 级
1 甲醇 储 罐 危 险性 评 价
1 . 1 危 险度评 价法
根据 危险单 元 的物质 、 容量 、 温度、 压力 、 操 作 五项 指标 , 由累计 分值确定 甲醇储 罐 的危 险度。
到爆 炸极 限范 围 。 引起 火 灾爆 炸 的点火 源 主要有 :
甲醇储 罐 属 于 特 种 设 备 , 承 载 必 须 达 到 储 罐 容 积 量 的标 准 , 泄 漏 可 引起 着 火 、 爆炸的危险性。 甲醇储 罐 着 火 、 爆 炸 的起 因 : 一 是 物 理爆 炸 ; 二 是 化 学爆 炸 。一旦 发生 着火 、 爆 炸 会 导 致人 员 伤亡 , 经济 受 到严重 损失 , 所 以确 定 “ 甲 醇储 罐 ” 作 为 项 上事 件 , 并 进 一步作 事 故树 分 析 。 1 . 2 . 2 事故原 因分析 在储 存过 程 中 , 甲醇储 罐 由于 超贮 存 溢 出 、 材
2 0 1 3年第 3 3卷第 2期
管效祺等 . 甲醇储罐 火灾及爆炸危险性 分析与评价
5 1
甲醇储罐 火 灾及 爆 炸 危 险性 分 析 与评 价
管效棋
贾刚岗
任 玲 玲
( 山西三 维集 团股份 有 限公 司, 山 西 洪洞 0 4 1 6 0 3 )

___甲醇储罐泄漏事故案例分析

___甲醇储罐泄漏事故案例分析

___甲醇储罐泄漏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简介___是一家专注于生产化工产品的企业,拥有多个储罐用于储存各种化学物质。

然而,在最近的一次甲醇储罐泄漏事故中,该公司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有必要对该事故进行案例分析,以从中汲取教训。

二、事故过程事故发生在某晚的储罐检修过程中,当保养人员发现甲醇储罐存在异常情况时,立即报告给了相关管理人员。

然而,在接到报告后的短时间内,甲醇储罐突然发生泄漏,导致大量甲醇泄露,并迅速蔓延到周围区域。

紧急处理人员立即启动了事故应急预案,包括疏散工作人员和启动储罐泄漏应急处理装置。

三、事故原因分析经过初步调查,可以确定事故的主要原因如下:1. 设备老化:甲醇储罐的设备已经使用多年,经历了多次负荷、重压力和高温的工作条件,设备老化是导致泄漏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

2. 检修不彻底:事故发生前,储罐正处于例行检修期间。

然而,由于时间紧迫,保养人员无法完全检查所有的设备和管道,导致一些潜在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

3. 保养人员技术不足:保养人员在检修过程中,可能由于技术不足或缺乏经验,未能准确判断设备状态,忽略了一些隐患。

四、事故的教训和改进措施1. 定期检修:储罐和相关设备应定期进行彻底的检修,及时更换老化和磨损的设备,以降低发生泄漏事故的概率。

2. 增强技术培训:为保养人员提供更加全面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判断能力,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 完善应急预案:公司应对各类事故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以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做出反应。

4. 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让员工充分认识到安全问题的严重性,提高对工作环境和设备安全的关注度。

五、结论通过对___甲醇储罐泄漏事故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设备老化、检修不彻底以及人员技术不足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泄漏事故的发生。

为了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包括定期检修、技术培训、完善应急预案和加强安全意识。

甲醇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甲醇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甲醇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引言甲醇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具有易燃、易爆、助燃性强等特性。

因此,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甲醇火灾事故频发,给人员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本文将以一个真实的甲醇火灾事故案例为基础,探讨事故原因、应急处置和事故后处理等问题,以期提高大家对甲醇火灾的认识,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

一、事故概述某化工厂A车间存有一定量的甲醇和其他溶剂,该车间是负责生产甲醇制备的地方。

一天下午,突然传来爆炸声和火灾报警,A车间全面燃烧,火势非常猛烈。

公安、消防和应急救援等部门立即前往现场处置,但当时火势已经失控,造成数人死亡、多人受伤,还有重大财产损失。

二、事故原因分析1.生产工艺问题据调查,事故发生的当时,A车间正在进行甲醇的储存和生产工艺。

由于操作不慎、设备老化等原因,导致甲醇与氧气发生了不明原因的爆炸。

这表明了工艺上的不完善,没有按照规范操作,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2.安全管理问题在A车间进行生产工艺时,没有严格的安全检测和监控措施,更没有执行操作规程,缺少安全管理体系。

这是导致事故的另一个原因。

安全管理是防范事故的关键,因此要加强对安全管理的要求,完善安全文化。

3.应急处置不当在事故发生后,应急处置不当也加剧了事故的恶化。

当爆炸发生时,当地的消防部门和应急救援部门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致使火势失控。

因此,应急救援的能力和水平也应该加强。

三、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组织部署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部门人员进行紧急疏散和事故场地封锁。

在现场保护人员和设备安全的前提下,确保事故在控制之中。

2.火势扑救利用高压水枪、干粉灭火器等器材,针对火势较大的地方进行扑救,尽可能将火势控制在较小范围内,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人员疏散对工厂内人员进行紧急疏散,并封锁现场以防止事故蔓延,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4.信息报送及时向公安机关、消防部门和应急救援部门进行信息报送,请求专业人员协助处理,确保事故应对得到专业支持。

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案例分析

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案例分析

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案例分析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案例分析1.事故经过2008年8月2日,贵州兴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甲醇储罐发生爆炸燃烧事故,事故造成在现场的施工人员3人死亡,2人受伤(其中1人严重烧伤),6个储罐被摧毁。

事故发生后,省安监局分管负责人立即率有关有关处室人员和专家组成的工作组赶赴事故现场,指导事故救援和调查处理。

初步调查分析,此次事故是一起因严重违规违章施工作业引发的责任事故。

为防范类似事故发生,现将事故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要求通报如下:2008年8月2日上午10时2分,贵州兴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甲醇储罐区一精甲醇储罐发生爆炸燃烧,引发该罐区内其他5个储罐相继发生爆炸燃烧。

该储罐区共有8个储罐,其中粗甲醇储罐2个(各为1000立方米)、精甲醇储罐5个(3个为1000立方米、2个为250立方米)、杂醇油储罐1个250立方米,事故造成5个精甲醇储罐和杂醇油储罐爆炸燃烧(爆炸燃烧的精甲醇约240吨、杂醇油约30吨)。

2个粗甲醇储罐未发生爆炸、泄漏。

事故发生后,黔西南州、兴义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立即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控制了事故的进一步蔓延。

据当地环保部门监测,事故未对环境造成影响,但该事故发生在奥运前夕,影响十分恶劣。

2.事故原因贵州兴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因进行甲醇罐惰性气体保护设施建设,委托湖北省宜都市昌业锅炉设备安装有限公司进行储罐的二氧化碳管道安装工作(据调查该施工单位施工资质已过期)。

2008年7月30日,该安装公司在处于生产状况下的甲醇罐区违规将精甲醇c储罐顶部备用短接打开,与二氧化碳管道进行连接配管,管道另一端则延伸至罐外下部,造成罐体内部通过管道与大气直接连通,致使空气进入罐内,与甲醇蒸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8月2日上午,因气温较高,罐内爆炸性混合气体通过配管外泄,使罐内、管道及管口区域充斥爆炸性混合气体,由于精甲醇c罐旁边又在违规进行电焊等动火作业(据初步调查,动火作业未办理动火证),引起管口区域爆炸性混合气体燃烧,并通过连通管道引发罐内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罐底部被冲开,大量甲醇外泄、燃烧,使附近地势较底处储罐先后被烈火加热,罐内甲醇剧烈汽化,又使5个储罐(4个精甲醇储罐,1个杂醇油储罐)相继发生爆炸燃烧。

甲醇罐区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报告及防火防爆要求措施

甲醇罐区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报告及防火防爆要求措施

甲醇罐区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及防火防爆措施摘要:根据甲醇的物化性质及储存过程特点,对甲醇罐区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进行分析,提出设计中应采取的防火防爆措施以及设计审核时需着重检查的项目和容。

1概述:甲醇(CH3.OH)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具有剧毒、易燃烧性,其蒸气与空气在一定围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同时也是一种清洁、高效的液体燃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由于甲醇的易燃性及其蒸气与空气在一定浓度区间混合物的爆炸性,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储存和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2.火灾、爆炸危险性:由于甲醇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储存的条件和周围环境等因素所致,甲醇储存的火灾、爆炸危险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挥发性:甲醇在常态下为液体,沸点64.5℃,2.0℃时的饱和蒸气压为12..8kPa(96mmHg),温度愈高,蒸气压愈高,挥发性越强。

以地面固定顶罐储存甲醇为例,夏季昼夜温差按10℃考虑,则1台装料系数为85%的5000m3.储罐挥发损失达77.2.kg/d。

由此可见,甲醇的挥发性较强,储罐的“小呼吸”损失十分明显。

2.2.流动/扩散性:甲醇的粘度0.5945mPa.s(2.0℃),并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有较强的流动性。

同时由于甲醇蒸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大(~10%),有风时会随风飘散,即使无风时,也能沿着地面向外扩散,并易积聚在地势低洼地带。

因此,在甲醇储存过程中,如发生溢流、泄漏等现象,物料就会很快向四周扩散,特别是甲醇储罐一旦破裂,又突遇明火,就可能导致火灾。

2.3.高易燃性:甲醇的闪点11.1℃(闭杯),根据美国防火协会ANSI/NFPA3.0、中国国家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GB50160-92.)、《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90),甲醇属中闪点(-18~2.3.℃)、甲类火灾危险性可燃液体。

可燃液体的闪点越低,越易燃烧,火灾危险性就越大。

由于可燃液体的燃烧是通过其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可燃性混合物,在一定的浓度围遇火源而发生的,因而液体的燃烧是其蒸气与空气中的氧进行的剧烈和快速的反应。

甲醇储罐爆炸事故后果分析-公司管理范文.doc

甲醇储罐爆炸事故后果分析-公司管理范文.doc

甲醇储罐爆炸事故后果分析-企业管理范文2)爆炸的能量甲醇的容积为200m3,假设罐内充满最高爆炸上限44.0%的混合气体,则其中甲醇含量为200m3×0.44=88m3(气态);按标准状态下1mol=22.4×10-3m3计。

甲醇的燃烧热为727.0kJ/mol;能量释放Q=88m3×727.0kJ/mol÷(22.4×10-3m3/mol)=2.86×106kJ;冲击波的能量约占爆炸时介质释放能量的75%。

则冲击波的能量E=2.86×106kJ×75%=2.14×106kJ。

3)爆炸冲击波的伤害、破坏作用冲击波是由压缩波迭加形成的,是波面以突进形式在介质中传播的压缩波。

开始时产生的最大正压力即是冲击波波阵面上的超压△ρ。

多数情况下,冲击波的伤害、破坏作用是由超压引起的。

冲击波伤害、破坏的超压准则认为,只要冲击波超压达到一定值时,便会对目标造成一定的伤害或破坏。

超压波对人体的伤害和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见附表4-20和附表4-21。

附表4-20 冲击波超压对人体的伤害作用1000kgTNT爆炸时的冲击波超压。

附表4-22中列出了超压△ρ时的1000kgTNT爆炸试验中的相当距离R。

附表4-22 1000kgTNT爆炸时的冲击波超压分别情况4)后果模拟①爆破能量E换算成TNT当量。

因为1kgTNT爆炸所放出的爆破能量为4230~4836kJ/kg,一般取平均爆破能量为4500kJ/kg,故200m3甲醇罐爆炸时,其TNT当量为:q=E/QTNT=E/4500=2.14×106/4500=476kg;②爆炸的模拟比α:α=(q/q0)1/3=(q/1000)1/3=0.4761/3=0.781③根据附表4-20、附表4-21中列出的对人员和建筑物的伤害、破坏作用的超压△ρ,从附表4-22中找出对应的超压△ρ(中间值用插入法)时的1000 kgTNT爆炸式样中的相当距离R0,列于附表4-23、附表4-24中。

甲醇危险案例分析报告

甲醇危险案例分析报告

甲醇危险案例分析报告一、引言甲醇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和能源等行业的化学品。

但同时,由于甲醇具有毒性和易燃性,其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

为了提高人们对甲醇危险的认识,并进一步改善安全措施,本文将结合多个案例,对甲醇危险的原因和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二、甲醇危险的原因1. 不正确的储存和搬运甲醇的储存和搬运是容易引发危险的环节。

有些企业可能没有严格执行储存要求,比如储存温度过高或过低,容易导致甲醇挥发或结晶。

另外,一些工人在搬运甲醇时可能没有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这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2. 使用不当在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甲醇被用作溶剂、清洗剂等。

然而,如果操作人员没有接受充分的培训或缺乏注意力,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甲醇泄漏、溅入眼睛等事故。

3. 未足够重视毒性和易燃性甲醇具有较高的毒性和易燃性,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认识,很多人对其危险性并未足够重视。

一些事故的发生也与操作人员对于甲醇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有关。

三、甲醇危险案例分析1. 甲醇泄漏事故某化工企业在储存甲醇过程中,由于不正确的操作,导致甲醇罐出现泄漏。

由于甲醇具有挥发性,迅速形成了大量甲醇蒸气,给周围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事故发生后,企业迅速组织人员进行处置,封闭泄漏点,并采取紧急疏散措施。

2. 甲醇中毒事故某医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未正确戴好防护眼镜,导致甲醇溅入眼睛,造成多名工人中毒。

中毒事故发生后,企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将受伤工人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并对操作程序进行严格调整,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3. 甲醇火灾事故某能源公司的储油罐区发生了一起严重火灾,最终导致数名工人死亡。

事故调查显示,火灾的起因是在储存过程中甲醇罐发生了泄漏,然后由于静电引发了火花,进而引发了火灾。

此次事故是由于不正确的储存和搬运导致甲醇泄漏,再结合静电等外界因素,最终引发火灾。

四、应对措施和建议1. 强化安全培训公司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操作人员对甲醇危险的认识。

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分析

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分析

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8年8月2日上午10时2分,贵州兴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甲醇储罐区一精甲醇储罐发生爆炸燃烧,引发该罐区内其他5个储罐相继发生爆炸燃烧。

该储罐区共有8个储罐,其中粗甲醇储罐2个(各为1000立方米)、精甲醇储罐5个(3个为1000立方米、2个为250立方米)、杂醇油储罐1个(250立方米),事故造成5个精甲醇储罐和杂醇油储罐爆炸燃烧(爆炸燃烧的精甲醇约240吨、杂醇油约30吨)。

2个粗甲醇储罐未发生爆炸、泄漏。

事故发生后,政府及相关部门立即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控制了事故的进一步蔓延,但该事故发生在奥运前夕,影响十分恶劣。

二、事故原因
贵州兴化公司因进行甲醇罐惰性气体保护设施建设,委托湖北省昌业锅炉设备安装有限公司进行储罐的二氧化碳
管道安装工作(据调查该施工单位施工资质已过期)。

2008年7月30日,该安装公司在处于生产状况下的甲醇罐区违规将精甲醇c储罐顶部备用短接打开,与二氧化碳管道进行连接配管,管道另一端则延伸至罐外下部,造成罐体内部通过管道与大气直接连通,致使空气进入罐内,与甲醇蒸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8月2日上午,因气温较高,罐内爆炸性混合气体通过配管外泄,使罐内、管道及管口区域充斥爆炸性混合气体,由于精甲醇c罐旁边又在违规进行电焊等动火作业(据初步调查,动火作业未办理动火证),引起管口区域爆炸性混合。

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

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

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
1.事故经过
2008年8月2日,贵州兴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甲醇储罐发生爆炸燃烧事故,事故造成在现场的施工人员3人死亡,2人受伤(其中1人严重烧伤),6个储罐被摧毁。

事故发生后,省安监局分管负责人立即率有关有关处室人员和专家组成的工作组赶赴事故现场,指导事故救援和调查处理。

初步调查分析,此次事故是一起因严重违规违章施工作业引发的责任事故。

为防范类似事故发生,现将事故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要求通报如下:
2008年8月2日上午10时2分,贵州兴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甲醇储罐区一精甲醇储罐发生爆炸燃烧,引发该罐区内其他5个储罐相继发生爆炸燃烧。

该储罐区共有8个储罐,其中粗甲醇储罐2个(各为1000立方米)、精甲醇储罐5个(3个为1000立方米、2个为250立方米)、杂醇油储罐1个250立方米,事故造成5个精甲醇储罐和杂醇油储罐爆炸燃烧(爆炸燃烧的精甲醇约240吨、杂醇油约30吨)。

2个粗甲醇储罐未发生爆炸、泄漏。

事故发生后,黔西南州、兴义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立即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控制了事故的进一步蔓延。

据当地环保部门监测,事故未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甲醇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甲醇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甲醇火灾事故案例分析甲醇火灾事故案例分析2002年5月下旬,某化工企业停车大检修过程中,在易燃品罐区发生一起甲醇着火事故,对其它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储存构成极大威胁,昕幸扑救及时,才未酿成大祸。

一、事故概述甲醇为无色、易燃、极易挥发的液体,闪点只有11℃主要用于合成氨系统16工段的甲醇洗。

企业建成之初,在易燃晶罐区建有1个容积为300m3的甲醇贮罐,后来根据生产需要,在距离此罐15m 处新建1个容积为200m3的甲醇贮罐。

新罐建成后需要对工艺管线进行碰头焊接,使得1个贮罐能通过管道连为一体。

200m3新甲醇贮罐出口管线与300m3旧甲醇贮罐出口管线的碰头作业,需用电焊进行焊接,并安排在这次停车大检修中。

200m3贮罐图1 流程示意图建成还未投用,为一空罐。

300m3贮罐内存有近150t甲醇,检修前已将出口阀门关闭,并加装了盲扳。

甲醇输出泵的出口阀关闭, 从贮罐出口到泵进口之间的管道内物料放净,并用大量水长时间冲洗。

在管道低点排污口取样分析合格,并办理了动火安全作业证。

事故发生前,整套生产装置全部停车,焊接作业进行1h左右,12时停下休图2 甲醇着火事故扑救演练现场息。

14时30继但焊接不到10min,即在泵入口管线低点排污口及地面发生大火,并伴有“噼啪”爆鸣声。

所幸扑救及时,未造成大的损失。

二、事故原因分析1.可燃液体的来源后经现场勘察、分析,确定燃烧介质为甲醇,而且甲醇来自动焊点左侧。

从图1中可以看到,甲醇输出泵的出口有一段垂直管道,其上部为数百米长的平管,一直通往合成氨系统。

停泵后,管道内必然留有一定量的甲醇液体,虽然两道阀门均已关闭,但未加装盲板,没有进行有效隔绝,仍无法保证甲醇液体不渗入动火管线。

动焊点左侧的低点排污阀,在动焊前冲洗管道时已被拆除,渗入管道的甲醇积聚于此,并流淌至地面,其周围弥漫甲醇蒸气,遇明火即被引燃。

幸亏扑救及时,若火焰快速沿管道引起爆燃,后果将不堪没想。

2.火源的判定易燃品罐区当天除此处有动火作业外,无任何其它动火作业。

甲醇储罐区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及防火防爆措施

甲醇储罐区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及防火防爆措施

甲醇储罐区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及防火防爆措施1. 引言甲醇是一种低碳醇类有机化合物,具有易挥发、易燃、易爆的特性。

在生产、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甲醇会产生大量的蒸汽,一旦泄漏会引起严重危害。

因此,对甲醇储存区进行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并采取必要的防火防爆措施,对于降低事故风险、保障生产安全至关重要。

2. 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2.1 火灾危险性分析甲醇为易燃液体,易在空气中形成可燃气体,且甲醇蒸汽的爆炸极限低,容易形成爆炸性气体。

储罐区的火灾危险性主要包括储罐泄漏、泄漏后的液体与空气形成可燃蒸汽、可燃蒸汽积聚并遇到着火源,导致火灾和爆炸等问题。

2.2 爆炸危险性分析甲醇在储存时发生泄漏,容易形成爆炸性气体。

而且甲醇的爆炸极限很窄,一旦泄漏,容易引起爆炸。

爆炸后会释放大量的热能、冲击波、火球、喷射飞溅物等,对设备和人员造成严重伤害。

3. 防火防爆措施3.1 储罐设计合理的储罐设计是防火防爆的首要保障。

应按照规定配置容积较小、布局比较合理的多个储罐,将储罐隔开,并按照规定间距配置,降低容器之间的火抱储漏和气体扩散的危险。

3.2 泄漏控制防止泄漏是防火防爆的关键,储罐应采用双层罐、具备自动泄漏控制和隔离措施等。

对于容易泄漏的设备进行特殊管理,确保检修及时、维护得当。

3.3 灭火系统在储罐区配备灭火系统是必要的防火防爆措施,包括消防栓、水泵、固定消防管路等。

储罐区的灭火系统要与周边安全区域的灭火系统相连通,实现快速响应、联动作业。

3.4 现场管理现场管理是防火防爆的重要保证。

储罐区应完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人员培训,明确设备使用和维护责任以及应急处置措施,对在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注意事项的宣传和教育。

4. 结论甲醇储罐区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及防火防爆措施是生产安全的关键问题。

合理的容器选型、可靠的自动控制系统、完备的消防灭火设施、规范的现场管理是甲醇储罐区防火防爆措施的保障。

加强防范意识,提高防范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才能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稳定。

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案例分析

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案例分析

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案例分析案例概述:事故原因分析:1.设备故障:事故发生时,甲醇储罐的防爆设备和安全阀出现故障,无法及时有效地释放压力,导致罐体压力快速上升,最终爆炸燃烧。

2.工艺操作失误:操作人员在进行甲醇储罐的检修和维护时,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导致储罐内残留的甲醇与环境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产生大量可燃气体,最终爆炸燃烧。

3.安全管理不到位:公司在事故前未能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安全管理制度,未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导致事故发生时员工无法及时有效地应对和处理。

事故影响分析:1.人员伤亡和死亡:事故导致多人死亡和伤亡,给相关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2.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导致大量甲醇泄漏并燃烧,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对大气和水源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3.经济损失:公司因事故导致工厂停产,产品无法正常生产和销售,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需要进行事故清理和修复工作,进一步增加了成本和负担。

事故应对和教训:1.安全管理: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培训体系,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确保员工具备应急处理和事故预防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安全设备检修:公司应加强对关键设备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避免设备故障导致事故的发生。

3.应急预案和演练: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实际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对应急处理的能力和应对效率,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做出反应。

结论:通过对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事故的发生主要原因是设备故障、工艺操作失误和安全管理不到位。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公司应加强安全管理,完善设备检修和维护,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演练体系。

只有从源头上解决安全隐患,并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才能为化工企业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甲醇储罐爆炸事故后果分析(完整版)

甲醇储罐爆炸事故后果分析(完整版)

甲醇储罐爆炸事故后果分析甲醇储罐爆炸事故后果分析2)爆炸的能量甲醇的容积为200m3,假设罐内充满最高爆炸上限44.0%的混合气体,则其中甲醇含量为200m3×0.44=88m3(气态);按标准状态下1mol=24×10-3m3计。

甲醇的燃烧热为727.0kJmol;能量释放Q=88m3×727.0kJmol÷(24×10-3m3mol)=86×106kJ;冲击波的能量约占爆炸时介质释放能量的75%。

则冲击波的能量E=86×106kJ×75%=14×106kJ。

3)爆炸冲击波的伤害、破坏作用冲击波是由压缩波迭加形成的,是波面以突进形式在介质中传播的压缩波。

开始时产生的最大正压力即是冲击波波阵面上的超压△ρ。

多数情况下,冲击波的伤害、破坏作用是由超压引起的。

冲击波伤害、破坏的超压准则认为,只要冲击波超压达到一定值时,便会对目标造成一定的伤害或破坏。

超压波对人体的伤害和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见附表4-20和附表4-21。

附表4-20 冲击波超压对人体的伤害作用超压△ρ(MPa)伤害作用0.02~0.03轻微伤害0.03~0.05听觉器官损伤或骨折0.05~0.10内脏严重损伤或死亡>0.10人员死亡附表4-21 冲击波超压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超压△ρ(MPa)破坏作用超压△ρ(MPa)破坏作用0.005~0.006门窗玻璃部分破坏0.06~0.07木建筑厂房柱折断,房架松动0.006~0.015受压面的门窗玻璃大部分破坏0.07~0.10砖墙倒塌0.015~0.02窗框损坏0.10~0.20防震钢筋混凝土破坏,小房屋倒塌0.02~0.03墙裂缝0.20~0.30大型钢架结构破坏0.04~0.05屋瓦掉下1000kgTNT爆炸时的冲击波超压。

附表4-22中列出了超压△ρ时的1000kgTNT爆炸试验中的相当距离R。

附表4-22 1000kgTNT爆炸时的冲击波超压分别情况距离R0(m)567891012超压△ρ(MPa)94061.671.270.950.760.50距离R0(m)14161820253035超压△ρ(MPa)0.330.2350.170.1260.0790.0570.043距离R0(m)40455060657075超压△ρ(MPa)0.0330.0270.02350.02050.0180.0160.0134)后果模拟①爆破能量E换算成TNT当量。

甲醇事故案例分析

甲醇事故案例分析

甲醇燃烧爆炸事故案例一、企业简介贵州兴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马岭镇,于2004年12月24日在黔西南州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

主要经营合成氨、碳酸氢铵、尿素、有机化工产品生产与销售二、事故经过2008年8月2日上午10时2分,贵州兴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甲醇储罐区一精甲醇储罐发生爆炸燃烧,引发该罐区内其他5个储罐相继发生爆炸燃烧。

该储罐区共有8个储罐,其中粗甲醇储罐2个(各为1000m3)、精甲醇储罐5个(3 个为1000m3、2个为250m3)、杂醇油储罐1个250m3,事故造成现场的施工人员3人死亡,2人受伤(其中1人严重烧伤)。

5个精甲醇储罐和杂醇油储罐爆炸燃烧(爆炸燃烧的精甲醇约240吨、杂醇油约30吨)。

事故发生后,省安监局分管负责人立即率有关有关处室人员和专家组成的工作组赶赴事故现场,指导事故救援和调查处理。

初步调查分析,此次事故是-起因严重违规违章施工作业引发的责任事故。

三、事故原因贵州兴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因进行甲醇罐惰性气体保护设施建设,委托湖北省宜都市昌业锅炉设备安装有限公司进行储罐的二氧化碳管道安装工作(据调查该施工单位施工资质已过期)。

2008年7月30日,该安装公司在处于生产状况下的甲醇罐区违规将精甲醇c储罐顶部备用短接打开,与二氧化碳管道进行连接配管,管道另一端则延伸至罐外下部,造成罐体内部通过管道与大气直接连通,致使空气进入罐内,与甲醇蒸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8月2日上午,因气温较高,罐内爆炸性混合气体通过配管外泄,使罐内、管道及管口区域充斥爆炸性混合气体,由于精甲醇c罐旁边又在违规进行电焊等动火作业(据初步调查,动火作业未办理动火证),引起管口区域的爆炸性混合气体燃烧,并通过连通管道引发罐内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罐底部被冲开,大量甲醇外泄、燃烧,使附近地势较底处储罐先后被烈火加热,罐内甲醇剧烈汽化,又使5个储罐(4个精甲醇储罐,1个杂醇油储罐)相继发生爆炸燃烧。

甲醇储罐区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及防火防爆措施

甲醇储罐区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及防火防爆措施

甲醇储罐区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及防火防爆措施1概述:甲醇(CH3.OH)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具有剧毒、易燃烧性,其蒸气与空气在一定范围内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同时也是一种清洁、高效的液体燃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由于甲醇的易燃性及其蒸气与空气在一定浓度区间内混合物的爆炸性,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储存和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2.火灾、爆炸危险性:由于甲醇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储存的条件和周围环境等因素所致,甲醇储存的火灾、爆炸危险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挥发性:甲醇在常态下为液体,沸点64.5℃,2.0℃时的饱和蒸气压为12..8kPa(96mmHg),温度愈高,蒸气压愈高,挥发性越强。

以地面固定顶罐储存甲醇为例,夏季昼夜温差按10℃考虑,则1台装料系数为85%的5000m3.储罐挥发损失达77.2.kg/d。

由此可见,甲醇的挥发性较强,储罐的“小呼吸”损失十分明显。

2.2.流动/扩散性:甲醇的粘度0.5945mPa.s(2.0℃),并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有较强的流动性。

同时由于甲醇蒸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大(~10%),有风时会随风飘散,即使无风时,也能沿着地面向外扩散,并易积聚在地势低洼地带。

因此,在甲醇储存过程中,如发生溢流、泄漏等现象,物料就会很快向四周扩散,特别是甲醇储罐一旦破裂,又突遇明火,就可能导致火灾。

2.3.高易燃性:甲醇的闪点11.1℃(闭杯),根据美国防火协会ANSI/NFPA3.0、中国国家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90),甲醇属中闪点(-18~2.3.℃)、甲类火灾危险性可燃液体。

可燃液体的闪点越低,越易燃烧,火灾危险性就越大。

由于可燃液体的燃烧是通过其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可燃性混合物,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火源而发生的,因而液体的燃烧是其蒸气与空气中的氧进行的剧烈和快速的反应。

所谓液体易燃,实质上就是指其蒸气极易被引燃。

甲醇储罐蒸汽云爆炸

甲醇储罐蒸汽云爆炸

项目中出现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范围,以单个甲醇储罐泄漏为研究对象。

甲醇泄漏后甲醇蒸汽会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蒸汽云,下面通过蒸汽云爆炸事故模型对甲醇蒸汽云爆炸形成的伤害进行计算。

(1)蒸气云爆炸的TNT 当量f f TNT TNT AW Q W Q =式中: W TNT ——甲醇蒸气云的TNT 当量,(kg ,TNT );A ——甲醇蒸气云的TNT 当量系数,取4%;W f ——甲醇蒸气云的总质量,kg ;Q f ——甲醇的高燃烧热值,kJ/kg ,为22593kJ/kg;Q TNT ——TNT 的爆热,kJ/kg ,取4500 kJ/kg;已知甲醇储罐容积为53m 3,设:泄漏出来的甲醇体积容量为5%,W f = 53×5%×790 = 2093.5kg得0.042093.5225934500f fTNT TNT AW Q W Q ⨯⨯== =420.43(kg,TNT )(2)蒸气云爆炸的伤害分区为了估计爆炸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一种简单但较为合理的预测程序是将危险源周围划分为死亡区、重伤区、轻伤区和安全区。

死亡区内的人员如缺少防护,则被认为将无例外的蒙受重伤或死亡,其内径为0,外径为R ,表示外周围处人员因冲击波作用导致肺出血而死亡的概率为0.5,它与爆炸量之间的关系为:0.370.371420.4313.613.610001000TNT W R ⎛⎫⎛⎫== ⎪ ⎪⎝⎭⎝⎭= 9.87 m重伤区的人员如缺少防护,则绝大多数将遭受严重伤害,极少数人可能死亡或受伤。

其内径就是死亡半径R 1,外径记为R 2,代表该处人员因冲击波作用耳膜破损的概率为0.5,它要求的冲击波峰值超压为44000Pa 。

冲击波超压P ∆按下式计算:P ∆=0.137Z -3+0.119Z -2+0.269Z -1-0.0190440********.434101325P P ∆=== 式中:2130R Z E P =⎛⎫ ⎪⎝⎭P ∆——冲击波超压,Pa ;Z ——中间因子,等于0.996;E ——蒸气云爆炸能量值,J ;P0——大气压,Pa ,取101325得R 2=37.9 m轻伤区的人员如缺少防护,则绝大多数将遭受轻微伤害,少数人将受重伤或者平安无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窗玻璃部分破坏
0.2019~0.2019
木建筑厂房柱折断,房架松动
0.02019~0.02019
受压面的门窗玻璃大部分破坏
0.2019~0.2019
砖墙倒塌
0.02019~0.02
窗框损坏
0.2019~0.20
防震钢筋混凝土破坏,小房屋倒塌
0.02~0.03
墙裂缝
0.20~0.30
大型钢架结构破坏
轻微伤害
56~43
43.7~33.6
0.03~0.2019
听觉器官损伤或骨折
43~33
33.6~25.8
0.2019~0.2019
18.0
>0.2019
人员死亡
<23
<18.0
附表4-24甲醇储罐爆炸冲击波超压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
超压△ρ(MPa)
破坏作用
相当距离R0(m)
⑥模拟结果分析
A、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距甲醇储罐中心43.7~33.6m,会对人员造成轻微伤害;距甲醇储罐中心33.6~25.8m,会对人员造成听觉器官损伤或骨折;距甲醇储罐中心25.8~18.0m,会对人员造成内脏严重损伤或死亡;距甲醛储罐中心小于18.0m,会对人员造成死亡。
B、距甲醇储罐中心21.1~18.0m会造成砖墙倒塌;距甲醇储罐中心>58.6m,会造成门窗玻璃部分破坏;
0.95
0.76
0.50
距离R0(m)
2019
2019
18
20
25
30
35
超压△ρ(MPa)
0.33
0.235
0.2019
0.20196
0.20199
0.20197
0.043
距离R0(m)
40
45
50
60
65
70
75
超压△ρ(MPa)
0.033
0.027
0.0235
0.022019
0.018
0.02019
甲醇的燃烧热为727.0kJ/mol;
能量释放Q=88m3×727.0kJ/mol÷(22.4×2019-3m3/mol)=2.86×20196kJ;
冲击波的能量约占爆炸时介质释放能量的75%。
则冲击波的能量E=2.86×20196kJ×75%=2.2019×20196kJ。
3)爆炸冲击波的伤害、破坏作用
附表4-20 冲击波超压对人体的伤害作用
超压△ρ(MPa)
伤害作用
0.02~0.03
轻微伤害
0.03~0.2019
听觉器官损伤或骨折
0.2019~0.2019
内脏严重损伤或死亡
>0.2019
人员死亡
附表4-21 冲击波超压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
超压△ρ(MPa)
破坏作用
超压△ρ(MPa)
破坏作用
0.02019~0.02019
0.04~0.2019
屋瓦掉下
201900kgTNT爆炸时的冲击波超压。
附表4-22中列出了超压△ρ时的201900kgTNT爆炸试验中的相当距离R。
附表4-22 201900kgTNT爆炸时的冲击波超压分别情况
距离R0(m)
5
6
7
8
9
2019
2019
超压△ρ(MPa)
2.94
2.2019
1.67
1.27
实际距离R(m)
0.02019~0.02019
门窗玻璃部分破坏
>75
>58.6
0.02019~0.02019
受压面的门窗玻璃大部分破坏
>75
>58.6
0.02019~0.02
窗框损坏
66~56
51.5~43.7
0.02~0.03
墙裂缝
56~43
43.7~33.6
0.04~0.2019
屋瓦掉下
36~33
文档可编辑可打印,也可以直接使用,欢迎您的下载
甲醇储罐爆炸事故后果分析
1)甲醇储罐及甲醇物料性质
物料
火灾等级
闪点(℃)
熔点(℃)
沸点(℃)
燃烧热
(kJ/mol)
爆炸极限(%)
容量(m3)
甲醇

2019
-97.8
64.8
727.0
5.5~44
200
2)爆炸的能量
甲醇的容积为200m3,假设罐内充满最高爆炸上限44.0%的混合气体,则其中甲醇含量为200m3×0.44=88m3(气态);按标准状态下1mol=22.4×2019-3m3计。
C、距甲醇储罐中心2019.3m以内,会造成大型钢架结构破坏。
甲醇储罐爆炸造成人员伤亡范围见附图4-2甲醇储罐爆炸造成人员伤亡范围模拟图。
α=(q/q0)1/3=(q/201900)1/3=0.4761/3=0.781
③根据附表4-20、附表4-21中列出的对人员和建筑物的伤害、破坏作用的超压△ρ,从附表4-22中找出对应的超压△ρ(中间值用插入法)时的201900 kgTNT爆炸式样中的相当距离R0,列于附表4-23、附表4-24中。
④根据R0=R/α,算出实际危害距离(距爆炸中心距离):
R=R0×α=R0×0.781
式中:R0——相当距离,m;R——实际距离,m。
⑤计算结果如附表4-23、附表4-24所示。
附表4-23甲醇储罐爆炸冲击波超压对人体的伤害作用
超压△ρ(MPa)
伤害作用
相当距离R0(m)
实际距离R(m)
0.02~0.03
0.02019
4)后果模拟
①爆破能量E换算成TNT当量。因为1kgTNT爆炸所放出的爆破能量为4230~4836kJ/kg,一般取平均爆破能量为4500kJ/kg,故200m3甲醇罐爆炸时,其TNT当量为:
q=E/QTNT=E/4500=2.2019×20196/4500=476kg;
②爆炸的模拟比α:
28.1~25.8
0.2019~0.2019
木建筑厂房柱折断,房架松动
29~27
22.6~21.1
0.2019~0.2019
砖墙倒塌
27~23
21.1~18.0
0.2019~0.20
防震钢筋混凝土破坏,小房屋倒塌
23~2019
18.0~2019.3
0.20~0.30
大型钢架结构破坏
<2019
<2019.3
冲击波是由压缩波迭加形成的,是波面以突进形式在介质中传播的压缩波。开始时产生的最大正压力即是冲击波波阵面上的超压△ρ。多数情况下,冲击波的伤害、破坏作用是由超压引起的。
冲击波伤害、破坏的超压准则认为,只要冲击波超压达到一定值时,便会对目标造成一定的伤害或破坏。超压波对人体的伤害和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见附表4-20和附表4-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