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脂肪酸生产现状及主要产品用途

合集下载

我国脂肪酸生产及应用情况

我国脂肪酸生产及应用情况

我国脂肪酸生产及应用情况您好,欢迎来到阿里巴巴商人博客产品产品公司生意经批发直达求购信息资讯论坛商友我国脂肪酸生产及应用情况(2011/01/04 16:20)我国脂肪酸生产及应用情况1脂肪酸的来源脂肪酸主要是从天然油脂、石蜡氧化或从松木造纸废液中回收妥尔油经精馏制得。

石蜡氧化制脂肪酸可以得到天然油脂中不具有的单碳数脂肪。

随着世界各国对生态环境和环境保护的重视,对天然林的保护和禁伐,使得妥尔油资源产量、质量逐年下降。

目前从天然动植物油脂经水解、精馏生产的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4/5以上,是世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

2脂肪酸的分类一类是饱和脂肪酸,主要应用于乳液聚合和作为橡胶添加剂;在塑料工业中用作稳定剂、增塑剂和润滑剂;其酯类用于食品工业作乳化剂;其含氮衍生物是优良的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纺织、交通、日用化工和塑料等行业。

这类脂肪酸主要包括椰油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等。

另一类是不饱和脂肪酸(包括妥尔油酸),主要用于制取矿石浮选剂、油田化学品和生产涂料用的二聚酸、三聚酸。

如油酸、亚油酸、芥酸等。

3脂肪酸原料情况东南亚地区拥有丰富的棕榈油和椰子油。

棕榈仁油和椰子油是提供生产C8-14脂肪酸的原料,它们主要用于生产表面活性剂。

棕榈油是提供生产C16-18脂肪酸的原料,主要用于生产硬脂酸及盐和酯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塑料加工助剂等。

我国脂肪酸的生产目前以棕榈油、棉籽油、棉籽油脚和菜籽油为主要原料,所得产品主要为硬脂酸、不饱和酸(以油酸为主)和芥酸等。

棕榈油中不饱和酸含量为42%,棉籽油为64%。

菜籽油主要含C16-22脂肪酸,其中芥酸含量很高。

4脂肪酸的品种和用途油脂中的脂肪酸是脂肪酸同系物的混合物,其组成随油种而变化。

混合脂肪酸经过分离提纯后可以得到各种组成比较单一的脂肪酸,一般有纯度95%、98%和99%如辛酸、癸酸、癸二酸、月桂酸、肉豆寇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油酸、山嵛酸、芥酸等产品。

脂肪酸、脂肪醇、脂肪胺、脂肪酸钠、脂肪酸酯以及甘油讨论。

脂肪酸、脂肪醇、脂肪胺、脂肪酸钠、脂肪酸酯以及甘油讨论。

脂肪酸、脂肪醇、脂肪胺、脂肪酸钠、脂肪酸酯以及甘油讨论。

下面分别从脂肪酸、脂肪醇、脂肪胺、脂肪酸钠(生产皂类用的皂基)、脂肪酸酯以及甘油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1.脂肪酸脂肪酸是最初级和产量最大的油脂化学品。

各种脂肪酸中又以硬脂酸的产量最大,硬脂酸为商品通用名称,普通硬脂酸大概含60%十六酸和40%十八酸,且饱和度很高(碘值低于0.5),一些特殊规格型号的硬脂酸不饱和度以及十六十八酸的比例各有不同。

以下为国内各主要脂肪酸厂商生产情况厂商名称水解装置万吨/年主要产品备注上海嘉里油化德国鲁奇Lurgi 10 硬脂酸、皂基、甘油不能生产高纯度脂肪酸连云港益海油化德国鲁奇Lurgi 10 硬脂酸、脂肪酸、皂基、甘油2005年7月投产张家港泰柯棕化意大利CMB 10 硬脂酸、脂肪酸、皂基、甘油2006年4月投产江苏如皋双马国内自主技术10 硬脂酸、甘油山东博兴华润意大利Gianazza 2国内自主技术 5 硬脂酸、甘油近一半的硬脂酸自用生产脂肪胺杭州油化意大利CMB 3 硬脂酸、甘油近一万吨硬脂酸自用生产盐类四川泸天化/天宇意大利CMB 3 芥酸、硬脂酸、油酸、甘油产品自用产芥酸酰胺、脂肪胺四川西普德国F&H 1.2 芥酸、油酸、甘油山东瑞星国内自主技术 1 硬脂酸、甘油张家港中鼎国内自主技术 1.5 氢化油、硬脂酸、甘油部分原料油氢化后直接出售近年来国内硬脂酸市场增长很快,根据海关统计资料显示,中国2004年硬脂酸进口约17万吨,2005年3月上海嘉里油化(新加坡郭兄弟集团子公司,以植物油精炼为主业,油化项目是其产业链的延伸)年产10万吨级工厂投产,05年7月连云港益海油化(新加坡丰益控股集团子公司,同样以植物油精炼为主业,为延伸产业链而进入油化领域)年产10万吨规模工厂投产,而2005年硬脂酸进口量仍然超过15万吨。

随着张家港泰柯棕化以及别的脂肪酸工厂投入生产,大量进口的局面有望得到改善。

除硬脂酸外的脂肪酸中,高纯度(99%)的八酸、十酸、十二酸、十四酸、十六酸在连云港益海油化投产前国内都还不能生产,中国这几种产品每年的表观消费总量大约在三万吨。

脂肪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现状

脂肪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现状

脂肪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现状脂肪醇是合成洗涤剂、表面活性剂、化妆品等精细化工产品的原料,应用于石油化工、日化等领域。

本文介绍了制备脂肪醇的方法,简述了脂肪醇的应用领域。

标签:脂肪醇;表面活性剂;制备脂肪醇按照原料的区别脂肪醇可以分为天然脂肪醇和合成脂肪醇。

前者将天然动植物油脂,经水解得到脂肪酸,脂肪酸加氢还原得到脂肪醇。

后者以石油产品为原料生成脂肪醇。

脂肪醇有很高的附加值,可用于合成洗涤剂、表面活性剂等产品,应用于石油化工、日化等领域。

据统计[1],2017年国内天然脂肪醇产销量分别为26.15万t和23.94万t。

2017年国内工业用脂肪醇进口总量为34.43万t,工业脂肪醇出口量为0.14万t。

1 脂肪醇的制备方法①皂化法:最早制备天然脂肪醇的方法是皂化法,从动植物中提取原料进行皂化反应生产醇和水,然后蒸馏分离即可得到产物脂肪醇。

②天然油脂直接加氢法:原料天然油脂经过脱胶、脱酸、精炼等预处理,高温高压条件下直接加氢制备脂肪醇。

但是易生成副产物,会大量消耗原料,工业上采用较少。

③钠还原法:将原料醇、金属钠混合反应生产不饱和脂肪醇,该方法可在常压下进行。

但是由于金属钠价格高、消耗大,同时收率较低,该方法已被油脂加氢法替代。

④脂肪酸加氢法:原料油脂水解后生成脂肪酸,将脂肪酸直接加氢反应生成脂肪醇。

但其反应条件苛刻,致使设备造价高,同时目标产物产率低。

⑤油脂加氢法:以天然油脂为原料,第一步与甲醇进行酯化反应生成脂肪酸酯,第二部将脂肪酸酯加氢还原生成脂肪醇。

加氢还原过程催化剂主要是铜基催化剂,反应条件一般在2~30MPa、150~300℃,有Cu-Gr系、Cu-Zn系、Cu-Fe 系等,脂肪醇收率高。

此外还有锌基催化剂Zn-Cr、Zn-Al、Zn-Cr-Al 等,活性低于铜基催化剂,可制备不饱和醇。

其他类型催化剂,如铑、钌等贵金属活性组分,但是成本太高,寿命较短[2]。

该方法也可回收甘油,原料来源广泛,属于可再生能源,符合绿色发展的需求。

中国脂肪酸生产和应用

中国脂肪酸生产和应用

中国脂肪酸生产和应用
一、中国脂肪酸市场状况
1.1中国植物油生产量占全球总量的比例
中国植物油产量在全球总产量中占到了一定的比例,根据植物油行业专家的统计,在2024年中国的植物油产量为3398万吨,占全球植物油总量的13.6%。

1.2中国脂肪酸市场排名
根据2024年植物油行业的统计数据,中国在脂肪酸市场的排名为世界第一,年生产量为5380万吨,占全球总量的94.9%。

1.3中国脂肪酸的主要市场
从市场规模的角度来看,中国脂肪酸的主要市场是食用油、化妆品和医药行业,其中食用油占到中国脂肪酸市场的76.3%,而化妆品和医药行业占到23.7%。

1.4中国脂肪酸的主要产品
从产品的角度来看,中国主要生产植物油(包括花生油、芝麻油、红花油、芥子油以及葵花籽油等)和动物油类产品(包括鱼油和鹌鹑油等),而从脂肪酸的类型来看,中国主要生产棕榈酸、硬脂酸以及椰子油酸等。

二、中国脂肪酸应用
2.1中国脂肪酸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
中国脂肪酸在食品加工行业被广泛使用,其主要用于生产肉制品、乳制品、冷冻食品、油炸食品以及饼干等,常见的用于食品的脂肪酸有棕榈酸、硬脂酸和椰子油酸等。

2.2中国脂肪酸的应用于化妆品。

脂肪酸生产工艺

脂肪酸生产工艺

脂肪酸生产工艺脂肪酸是一类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目前,脂肪酸的生产工艺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

物理法是指通过机械方法从天然油脂中提取脂肪酸。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常见的物理法包括压榨法和脱色法。

压榨法是将油料经过物理压榨,将其中的脂肪酸从固体油料中分离出来。

脱色法是在物理压榨的基础上,通过脱色工艺去除油料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脂肪酸。

化学法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将天然油脂中的甘油与脂肪酸分离。

这种方法需要一系列化学步骤,操作相对复杂,产品纯度较高。

常见的化学法包括加热分解法和酸化分解法。

加热分解法是将天然油脂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酸化分解法是将天然油脂与强酸反应,使其发生酸化分解反应,得到脂肪酸。

生物法是指利用微生物来生产脂肪酸。

这种方法相对环保,能够利用废弃物等廉价原料进行生产。

常见的生物法包括发酵法和生物转化法。

发酵法是利用微生物对废弃物等有机物进行发酵,产生脂肪酸。

生物转化法则是利用微生物对废弃物等有机物进行酵素转化,得到脂肪酸。

不同的生产工艺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物理法相对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化学法产物纯度高,适合高端应用;生物法环保,利用廉价原料进行生产。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脂肪酸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满足市场需求。

总之,脂肪酸的生产工艺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

不同的工艺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人们可以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工艺进行生产。

随着科技的进步,脂肪酸生产工艺也会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满足市场需求。

植物油酸硬脂酸项目

植物油酸硬脂酸项目

植物油酸硬脂酸项目论证报告2011年5月9植物油酸硬脂酸项目植物油酸的硬脂的特点:一、植物油酸硬脂的特点二、生产植物油酸硬脂的行业现状三、油酸硬脂的生产方法四、油酸硬脂的应用五、现行生产油酸硬脂的标准六、我公司生产油酸硬脂的发展状况及产业化前景分析一、项目总投资概况:1、总投资50000万元(不包含土地)产量三万吨。

2、此项目技术依托初建福州大学生物研究所余林强高级工程师作技术指导,及本公司有30余年的生产经验作后盾。

3、植物油酸是指以油料作物和工程微藻水生植物油脂的动物油脂餐饮植物油酸硬脂的餐饮垃圾油酸化油等为原料油,通过高压水解蒸溜分子出油的,硬脂酸和植物沥清三种产品。

4、生产植物油酸及动物油酸的现状动植物油酸是一种再生资源的利用,所以棉籽酸化油大豆酸油共子酸油各种动植物废油作原料,通过目前国内选进设备及先进技术高塔分离出的植物油酸,广泛用与树脂生产,医用等各个领域。

植物硬脂酸广泛用于橡胶生产,及日用化妆品。

比如香皂等产品,动物油的广泛用于制革产品,化妆品等。

它的动植物沥清重要用于发电厂及沙厂,从未来的发展看,动植物油酸硬脂的植物沥清等产品是供不应求的,因为它是有机化工且其它植物不能替代的。

5、植物油酸的国家标准是:冻点在17℃--18℃之间,硬脂酸量57℃-60℃之间,植物沥清的发热量是80000-85000大卡之间。

6、我国的油酸不多,而新疆的原材料特别丰富,棉酸油等废油特别燃料资源丰富等特点优势,而它的所有工业废水作沼气对环保是非常有效的。

本公司建成后它为农五师的经济发展劳动就业国家税收及各种废油的再生利用,都作出特别的贡献,是与内地的对口资源也是分不开的,西部大开发公司一定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1、硬脂的特点:产品英文名:Stearic acid 产品别名:十八碳烷酸;十八烷酸分子式:CH3(CH2)16COOH C A S 号:57-11-4毒性防护:本品无毒质量标准:GB 9103-88物化性质:纯品为带有光泽的白色柔软小片。

2024年酸化油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酸化油市场分析现状

酸化油市场分析现状引言酸化油是指含有高浓度脂肪酸的油脂,由于脂肪酸的氧化导致其品质下降。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食品和油脂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酸化油市场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本文将对酸化油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增长趋势、主要玩家以及市场驱动因素等方面。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全球酸化油市场规模正在稳步增长。

这主要得益于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以及酸化油在食品加工行业的广泛应用。

全球市场规模截至2020年,全球酸化油市场规模约为XX亿美元,并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以每年X%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市场增长趋势1.健康食品趋势: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的健康性,追求低脂、低糖、无反式脂肪酸的食品。

这促使食品生产商采用酸化油来替代传统的高脂肪食品原料。

2.食品加工行业需求增长:随着全球食品加工行业的扩大和升级,酸化油作为添加剂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能够延长食品保质期、增加食品稳定性以及改善食品品质。

主要玩家目前,全球酸化油市场竞争激烈,有许多主要玩家占据着市场份额。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酸化油生产商:1.公司A:全球领先的酸化油供应商之一,以其高品质的产品和可靠的供应链闻名。

2.公司B:长期专注于酸化油研究与开发,产品在细分市场中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3.公司C: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规模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稳定,价格合理。

这些主要玩家通过不断创新和扩大销售渠道来保持其竞争优势,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市场驱动因素酸化油市场的发展受到多个驱动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市场驱动因素:1.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增加,对高脂肪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需求下降,推动了酸化油的市场需求。

2.食品安全标准的提升:各国对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酸化油作为一种添加剂可以帮助食品生产商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食品加工行业的增长: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升级,对高质量添加剂的需求增加,推动了酸化油市场的增长。

国内外对膳食反式脂肪酸的研究概况

国内外对膳食反式脂肪酸的研究概况

国内外对膳食反式脂肪酸的研究概况王邱【摘要】反式脂肪酸是植物油经过部分氢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所以通常又被称为氢化植物油.它在加工食品和餐厅中经常被使用,以改善口感、延长保质期或增添香味等.已有研究证明反式脂肪酸与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婴幼儿发育等息息相关.就反式脂肪酸的定义、来源、主要危害、各国限量标准、分析方法等进行综述.%Trans fatty acids are occurring in the process of vegetable oil treated with partial hydrogenation, so usually is also known as hydrogenated vegetable oil. It is often used in processed foods and restaurant, to im-prove the taste and extend the shelf life or spice, etc. Existing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rans fatty acids is rel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typeⅡdiabetes, infant development, etc. The definition, resource, main harm, limit standards at home and abroad, analytical method of trans fatty acid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7(038)009【总页数】5页(P217-221)【关键词】反式脂肪酸;限量;标准;分析方法【作者】王邱【作者单位】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广东佛山528000【正文语种】中文2015年6月16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宣布,将在三年内禁止在食品中使用人造反式脂肪酸以降低心脏疾病发病率。

年产10万吨脂肪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10万吨脂肪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10万吨脂肪酸项目一、项目概述1、脂肪酸的用途脂肪酸是以油脂为原料的衍生加工的中间体,是油脂衍生加工的最大品种,生产历史最早,加工技术成熟。

脂肪酸是有机化工和精细化工的重要的基础原料,应用十分广泛。

由脂肪酸衍生的各种产品,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食品、医药、日用化工、石油化工、橡胶、塑料加工、采矿、交通运输、铸造、金属加工、油墨、涂料、颜料等众多行业。

2、国内脂肪酸产业发展慨况近二十年来,随着东南亚棕榈油的大量生产,以植物油脂为原料生产脂肪酸得到快速发展,以石油为原料生产的脂肪酸越来越少,逐步为天然植物油脂生产的脂肪酸代替。

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脂肪酸的需求以8%-10%的速度增长,到2004年我国脂肪酸总产量约40万吨,各类不同规模的生产企业100多家,大多企业的生产能力在3000吨以下,规模小,产量低、能耗高,超过万吨以上生产能力的企业不足5家,产品供不应求。

近几年国外企业嘉里油脂、泰柯棕化、益海、东马油脂分别建立几套大型装置,多集中在长江三角州地区,如上海10万吨/年,张家港10万吨/年,连云港10万吨/年,南通港17万吨/年。

其他地区生产的规模都较小。

2010年市场需求100万吨,缺口20万吨。

我国东北地区是老工业基地,随着地区经济的振兴,对脂肪酸的需求与日俱增,但至今我国东北地区尚未有大型加工生产脂肪酸的企业。

投资1亿元,利用大连的港口和区位优势,建设年产10万吨的现代化大型脂肪酸生产企业,通过滚动发展,延伸脂肪酸产业链,生产生物柴油、脂肪醇、脂肪胺、脂肪酸甲酯、等下游产品可发展形成年产百亿以上产值的基础化工产业基地,对于促进东北和大连地区有机化工、精细化工的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3、脂肪酸项目采用的生产装置目前生产脂肪酸多采用水解法。

传统的以中、低压法生产的小装置将陆续淘汰。

世界上大规模生产装置都采用高压水解生产脂肪酸,单套装置的最大生产能力为10万吨/年,由于生产能力的提高,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脂肪酸产品(硬脂酸、油酸)

脂肪酸产品(硬脂酸、油酸)

二、脂肪酸产品(硬脂酸、油酸)油脂是多种脂肪酸的混合物。

地沟油经高温高压(或中温水解)水解后得到粗混合脂肪酸(固体脂肪酸和液体脂肪酸的混合物)。

固体脂肪酸主要以棕榈酸、硬脂酸为主,液体脂肪酸主要以油酸、亚油酸为主。

动物性油脂中固体脂肪酸含量较高,植物油脂中相应液体脂肪酸含量较高。

地沟油为典型的废弃动物植物油脂。

(一)、地沟油生产油酸、硬脂酸1、工艺流程地沟油→预处理→中压水解→粗制混合脂肪酸→精馏→精制脂肪酸→分离→液体酸(油酸)↓↓↓废水废水固体酸(硬脂酸)(二)、工艺流程说明地沟油工业化生产油酸、硬脂酸经过以下四大工段:(1)地沟油预处理由于地沟油酸值较高,且杂质(机械杂质、脂溶性胶质)含量较多,故多采用磷酸脱胶水洗法:在地沟油中添加30%左右的水,加热到85-90℃,开启搅拌,缓慢滴加磷酸至pH值2-3,搅拌20-30分钟后,加入0.5%的工业用盐,再搅拌20分钟后静置分层,将下层废水(含磷脂)排掉。

上层清油水解制取粗混合脂肪酸。

(2)地沟油中压水解制取粗制混合脂肪酸制取粗混合脂肪酸一般采用中压水解法,中压水解是指2.5 Mpa -4.0Mpa、230℃-240℃下的水解反应。

在油脂水解时,将地沟油、催化剂、50-70%水(地沟油重)加入中压水解釜,反应时间6-10h,水解率达到90%左右。

混合脂肪酸收率约80%左右,即1吨地沟油水解能产生800kg粗制混合脂肪酸。

中压水解设备要求较高,会产生大量废水。

常压水解反应时间更长,一般在15-20h,水解率低,废水量大,很不适合规模化生产混合脂肪酸。

(3)粗制混合脂肪酸的精馏提纯粗制混合脂肪酸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色泽问题,很少直接使用,大都要经过脱色或蒸馏精制后才能使用。

蒸馏的目的是改善脂肪酸的色泽,除去粗酸中的未分解油脂、不皂化物、色素等杂质,通过蒸馏操作从混合脂肪酸中得到高纯度的脂肪酸组分,以满足工业上的需要。

粗制混合脂肪酸原料要经过预热,再经过一个真空脱气、脱水的干燥脱气器。

天然高级脂肪醇的生产及工业应用

天然高级脂肪醇的生产及工业应用

天然高级脂肪醇的生产及工业应用发布时间:2023-02-02T07:37:12.411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18期作者:宋永建[导读] 科技不断的发展,相应的化工行业也得到飞速崛起,天然高级脂肪醇公产业中较为常见的化工产品,宋永建丰益高分子材料(连云港)有限公司 222000摘要:科技不断的发展,相应的化工行业也得到飞速崛起,天然高级脂肪醇公产业中较为常见的化工产品,本文对天然高分子纯几种常见的制备方法进行介绍。

了解天然高级脂肪醇的制备常采用的原料是生么,其性质用途,通过化学反应水解后制成脂肪酸,通过对高级脂肪醇的应用介绍简述,更好的了解天然高级脂肪醇的制备及应用。

关键词:天然高级脂肪醇;生产分离提纯;工业应用引言:脂肪醇用途比较广泛,例如:表面活性剂,洗涤剂等,每项用途都根据脂肪醇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利用,还与其他物质反应成成新物质。

脂肪醇中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碳原子和羟基功能团,在经过化学品作用,让分子集团得到相应的、生产非离子、阴离子和阳离子从而形成符合表面活性剂要求的新物质。

是天然油脂是环保绿色原料作为可再生资源被纳入我国脂肪醇生产表面活性剂原料首选,可以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接触到,也涉及到许多工业部门及产品,都是利用了天然油脂作为生产原料,天然醇的原料注重天然,这也为我国的动植物油脂行业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具有很好的优势,例如:质量较好、安全性高、可以接触皮肤、天然醇的价格、原料的供应情况等都较为稳定。

早在20 世纪 60 年代,与天然脂肪醇的生产工艺就已经得到了发展,但相应工艺技术还不成熟。

但在经过一下几个阶段发展高级脂肪醇工艺及其应用得到了有力推广和发展。

第一阶段:50 年代以前,作为发展初级阶段,脂肪醇由油脂制得,生产应用规模小;第二阶段:60 年代至 80 年代在石油化工的推动发展中,相应工艺得到更好的发展,在齐格勒——羟基合成法的发展更是提高了整个天然高级脂肪醇的合成效率;第三阶段:现代化发展对天然脂肪醇需求量逐年增长,推动了天然脂肪醇的企业化和工业化[1]。

我国脂肪酸的生产及主要产品用途

我国脂肪酸的生产及主要产品用途

我国脂肪酸的生产及主要产品用途我国脂肪酸的生产及主要产品用途1 概况:石油作为有机化工的重要原料,在石油化工行业发展中起着巨大作用,但它终究会枯竭(据专家估计世界石油储量还可开采、应用50年左右)。

为了克服石油危机的冲击,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天然油脂这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重视,以天然油脂分离生产的脂肪酸为原料制得的化学制品,因给人高度的安全感而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油脂化工必将成为石油化工的后起之秀而将其替代。

脂肪酸的来源有动物油、植物油、妥尔油及石蜡氧化生产的合成脂肪酸。

油脂中的脂肪酸是脂肪酸同系物的混合物,其组成随油种而变化。

混合脂肪酸经过分离提纯后可以得到各种组成比较单一的脂肪酸,如:辛酸、癸酸、月桂酸、肉豆寇酸、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芥酸等产品。

脂肪酸是油脂化工的基础原料,以天然脂肪酸为原料衍生的下游产品,广泛用于纺织、食品、医药、日用化工、石油化工、橡塑、采矿、交通运输、铸造、金属加工、油墨、涂料等各种行业。

2 天然脂肪酸情况2.1 天然脂肪酸脂肪酸主要是从天然油脂经水解、精馏;石蜡氧化或从松木造纸废液中回收妥尔油经精馏等三种方法制得。

从石蜡氧化生产脂肪酸,主要是生产天然油脂中不具有的单碳数脂肪酸。

随着世界各国对生态环境和环境保护的重视,对天然林的保护和禁伐,使得妥尔油资源产量、质量逐年下降。

目前从天然油脂经水解、精馏生产的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4/5以上,利用天然动植物油脂及精炼副产品分离提纯的脂肪酸,是世界脂肪酸的主要来源。

2.2 原料资源情况:在原料资源分布上,东南亚地区拥有“植物油生产王国”的称号,是世界油脂重要的输出地区,有丰富的棕榈油和椰子油。

棕榈仁油和椰子油是提供生产C8-14脂肪酸的原料,C8-14主要用于生产表面活性剂。

棕榈油是提供生产C16-18脂肪酸的原料。

C16-18主要用于生产硬脂酸及酯类、脂肪酸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树脂等。

欧洲是从橄榄油、菜籽油、棉籽油、大豆油、妥尔油和动物脂为原料制得C16-22脂肪酸。

年产10万吨脂肪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10万吨脂肪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背景与概述脂肪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洗涤剂等行业。

目前,国内对于脂肪酸的需求量巨大,而国内产能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通过建设一座年产10万吨脂肪酸的生产项目,可以有效满足市场的需求,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市场分析1.行业概况脂肪酸行业属于化工行业的一部分,目前国内市场还处于较大空白阶段,尤其是高纯度产品。

国内的脂肪酸生产企业较少,且规模相对较小。

2.市场需求根据市场调研,各个领域对脂肪酸的需求量较大,特别是化妆品和食品行业。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境友好性的重视,对天然、有机、无污染的脂肪酸产品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3.市场前景鉴于国内市场对脂肪酸产品的需求量,未来几年内市场前景看好。

而且,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脂肪酸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为技术先进、品质优良的脂肪酸生产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三、项目优势1.产能规模大该项目年产10万吨脂肪酸,能满足大量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2.技术先进项目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

3.市场竞争对手较少目前国内的脂肪酸生产商较少,市场竞争对手较为有限,有利于企业的市场份额和价格优势。

四、投资分析1.投资规模本项目总投资预计为X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占比约为70%,流动资金投资占比约为30%。

2.经济效益预测项目投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为X万元,净利润为X万元,投资回收期为X年,静态投资回收期为X年,动态投资回收期为X年。

五、风险分析1.市场风险目前市场需求量无法准确预测,有可能出现供大于求或者供不应求的情况。

2.技术风险项目需要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技术先进性要求较高,相关技术难点也可能导致项目风险。

3.宏观经济风险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或政策调整可能对项目的投资产生不利影响。

六、可行性分析及建议本项目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建议在项目实施中注重市场调研和技术创新,确保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生产效益;同时,也需要关注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降低项目的风险程度。

脂肪酸的生理功能及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脂肪酸的生理功能及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的脱霉制剂有蒙脱石散等,有一定效果,但不能清除全部毒素,所 以一定要慎重使用发霉变质饲料。
解决饲料生产中的品质控制,保持生产线良好的通风系统,首 先粉碎机要与风机电机相匹配,一般 110kw 粉碎机要配备 15kw 风机。另外粉碎机上要有通风口,保证风机的正常风量,可以带走 热量和游离水分。对各级饲料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定期监测常 用原料中脂肪酸的氧化程度,特别是用量大、脂肪含量高的原料。 制定合理的原料使用标准,避免使用氧化酸败的原料。在猪采食完 成后,可以为其提供绿色植物饲料供其采食,常常也能有不错的预 防效果。
64
中国动物保健 2021.07
2.3 中链脂肪酸的抗病毒作用
研究表明中链脂肪酸中的单甘脂具有一定的抗病毒功能,其 中以月桂酸单甘油酯作用最为突出。研究表明月桂酸单甘油酯可 以有效阻止恒河猕猴感染猴免疫缺陷病毒。在畜禽生产中,相关研 究表明,月桂酸单甘油酯对猪蓝耳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具有显著
作者简介:袁爱雲(1986.10— ),女,甘肃定西人,助理兽医 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48
中国动物保健 2021.07
健 康 养

根据临床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诊断。
4 防治措施
因本病生前很难诊断,也无法治疗。因此,应做好预防工作。 首先要做好猪场的品种选择工作,在现代化养殖模式下,大白 长白虽然是第一选择,但是可以在其血统上加强甄别,尤其是在品 系上可以选择抗病力比较强的品种,尽量不要购入含有皮特兰血 统的猪。尤其是国内养殖企业,应该在育种上多下功夫,尽量把本 土猪种的血统与目前主流进口猪的血统实现融合优化,在提高猪 的肉质的同时,也可以较好的提高猪的抗病能力。 其次,要注意合理调整日粮,增加 VE 供给,减少饲料中不饱和 脂肪酸的高油脂成分,将日粮中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的饲料限制 在 10%以内,或者干脆停止继续饲喂。尤其是劣质鱼粉或蚕蛹,虽 然价格便宜,蛋白质含量也比较高,但引发本病几率较高,应该直 接禁止饲喂。已经饲喂上述原料,或者出现黄疸症状的,可以在日 粮中添加 VE,每头 500~700mg/d,或加入 6%的干燥小麦芽、 30%米糠,既可以预防本病的发生,也可以在发病后逐渐消除脂肪 中的黄色素,提高胴体品质,当然时间上也会比较久一点,才能更 好的消除。如果是全价料或者浓缩料,则一定要注意考察饲料中鱼 粉及油脂的来源与品质,可以使用高品质鱼粉添加的饲料,拒绝劣 质鱼粉。对于预混料产品,载体应当使用脱脂油糠或换用其他不饱 和脂肪酸含量低的产品。长期饲喂鱼粉、鱼肝油、蚕蛹粕等含多量 不饱和脂肪酸饲料时,要控制饲喂量,一般每头不得超过 100~ 250g/d,并于宰前 2 个月停喂。 做好对饲料的保养管理,饲料要放置于通风干燥区域,地势尽 量稍高一些,防止饲料发生受潮而导致霉变,如果发现饲料中已经 出现霉菌,则应该尽量不要使用,最好是饲喂新鲜的饲料,如果确 实因为某些原因而要继续使用的,一定要进行脱霉脱毒处理。常用

脂肪酸,c12—14(偶数),α—_磺酸二钠盐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脂肪酸,c12—14(偶数),α—_磺酸二钠盐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脂肪酸,c12—14(偶数),α—磺酸二钠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脂肪酸,C12-14 (偶数),α-磺酸二钠盐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在工业、农业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是由C12-14烷基链上带有一个硫酸基团的脂肪酸形成的盐,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性质和乳化稳定性。

本文将对该化合物进行全面介绍,并探讨其特点、用途和安全性评估。

1.2 文章结构本文首先介绍了脂肪酸的概述,包括定义、分类、结构和生理作用。

然后详细阐述了C12-14 (偶数) 脂肪酸的简介、来源、物化性质及用途,以及其在生物学效应和安全性评估方面的研究进展。

随后,文章将重点讨论α-磺酸二钠盐的定义、特点、生产工艺及应用领域,并对其毒理学评价和安全用量进行评述。

最后,本文将总结前述内容,并对脂肪酸,C12-14(偶数),α-磺酸二钠盐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地介绍和解释脂肪酸,C12-14(偶数),α-磺酸二钠盐的概述、特点、应用和安全性评估。

通过深入探讨其生产工艺、毒理学评价和安全用量,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该化合物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2. 脂肪酸概述:2.1 定义和分类:脂肪酸是一类碳链结构上带有一个羧基(-COOH)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通常由长烷基链(通常为偶数碳原子数)组成,并按其碳原子数和化学结构进行分类。

主要的分类包括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和转化脂肪酸等。

2.2 结构和特点:脂肪酸的结构与其功能息息相关。

它们由碳链、取代基和羧基组成,其中碳链长度可以从4到24个碳原子不等。

在生物体内,脂肪酸往往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存在,参与能量代谢和细胞组成。

脂肪酸可通过饮食摄入或在体内合成。

2.3 生理作用和重要性:脂肪酸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重要功能。

首先,它们是能量的重要来源,在氧气存在下可以被氧化产生较高的能量。

其次,脂肪酸对于细胞生长、分化和信号传导具有关键作用。

它们还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保护和维持细胞结构。

我国脂肪酸生产现状及主要产品用途

我国脂肪酸生产现状及主要产品用途

我国脂肪酸的生产及主要产品用途1、概况:石油作为有机化工的重要原料,在石油化工行业进展中起着巨大作用,但它终究会枯竭〔据专家估量世界石油储量还可开采、应用50 年左右〕。

为了抑制石油危机的冲击,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自然油脂这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重视,以自然油脂分别生产的脂肪酸为原料制得的化学制品,因给人高度的安全感而受到消费者的欢送,油脂化工必将成为石油化工的后起之秀而将其替代。

脂肪酸的来源有动物油、植物油、妥尔油及石蜡氧化生产的合成脂肪酸。

脂肪酸是油脂化工的根底原料,以自然脂肪酸为原料衍生的下游产品,广泛用于纺织、食品、医药、日用化工、石油化工、橡塑、采矿、交通运输、铸造、金属加工、油墨、涂料等各种行业。

2、自然脂肪酸状况2.1、自然脂肪酸脂肪酸主要是从自然油脂经水解、精馏;石蜡氧化或从松木造纸废液中回收妥尔油经精馏等三种方法制得。

2.2、原料资源状况:在原料资源分布上,东南亚地区拥有“植物油生产王国”的称号,是世界油脂重要的输出地区,有丰富的棕榈油和椰子油。

棕榈仁油和椰子油是供给生产C8-14 脂肪酸的原料,C 8-14主要用于生产外表活性剂。

欧洲是从橄榄油、菜籽油、棉籽油、大豆油、妥尔油和动物脂为原料制得C16-22 脂肪酸。

我国是自然动植物油脂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

油脂消费按国际标准推举量:24Kg/〔人、年〕,世界人均消费量18.6Kg/(人、年),加坡、我国香港和台湾 15Kg/〔人、年〕。

我国食用油消费按国内贸 易局统计: 1993 年我国人均消费量 6.87Kg/(人、年),1998 年达8.47Kg/(人、年),2023 年 8Kg/(人、年),2023 年 9.98Kg/(人、年), 其人均油脂年消费量仅为世界人均消费量的一半左右。

工业用油脂与食用油脂冲突相对较为突出,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油脂资源在我国力在必行。

同时充分利用植物油精炼下脚料酸化油、餐饮废油、废次油脂、骨油等动植物油生产脂肪酸,是我国脂肪酸工业进展的一条出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脂肪酸的生产及主要产品用途
1、概况:
石油作为有机化工的重要原料,在石油化工行业发展中起着巨大作用,但它终究会枯竭(据专家估计世界石油储量还可开采、应用50年左右)。

为了克服石油危机的冲击,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天然油脂这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重视,以天然油脂分离生产的脂肪酸为原料制得的化学制品,因给人高度的安全感而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油脂化工必将成为石油化工的后起之秀而将其替代。

脂肪酸的来源有动物油、植物油、妥尔油及石蜡氧化生产的合成脂肪酸。

脂肪酸是油脂化工的基础原料,以天然脂肪酸为原料衍生的下游产品,广泛用于纺织、食品、医药、日用化工、石油化工、橡塑、采矿、交通运输、铸造、金属加工、油墨、涂料等各种行业。

2、天然脂肪酸情况
2.1、天然脂肪酸
脂肪酸主要是从天然油脂经水解、精馏;石蜡氧化或从松木造纸废液中回收妥尔油经精馏等三种方法制得。

2.2、原料资源情况:
在原料资源分布上,东南亚地区拥有“植物油生产王国”的称号,是世界油脂重要的输出地区,有丰富的棕榈油和椰子油。

棕榈仁油和
椰子油是提供生产C8-14脂肪酸的原料,C8-14主要用于生产表面活性剂。

欧洲是从橄榄油、菜籽油、棉籽油、大豆油、妥尔油和动物脂为原料制得C16-22脂肪酸。

我国是天然动植物油脂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

油脂消费按国际标准推荐量:24Kg/(人、年),世界人均消费量18.6Kg/(人、年),新加坡、我国香港和台湾15Kg/(人、年)。

我国食用油消费按国内贸易局统计:1993年我国人均消费量6.87Kg/(人、年),1998年达8.47Kg/(人、年),2001年8Kg/(人、年),2003年9.98Kg/(人、年),其人均油脂年消费量仅为世界人均消费量的一半左右。

工业用油脂与食用油脂矛盾相对较为突出,合理有效地利用天然油脂资源在我国势在必行。

同时充分利用植物油精炼下脚料酸化油、餐饮废油、废次油脂、骨油等动植物油生产脂肪酸,是我国脂肪酸工业发展的一条出路。

3、脂肪酸生产技术情况:
目前,我国油脂生产脂肪酸工艺有:碱深度皂化一酸化法;常压催化水解法;加压(中高压)无催化水解法等。

混合脂肪酸分离工艺有:冷冻压榨法、有机溶剂分离法,表面活性剂分离法、精馏分离法、尿素包合分离法等。

从80年代开始,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多套塔式高压水解及连续精馏生产脂肪酸装置,主要引进了意大利CMB、意大利Gianazza以及德国Luqi(鲁奇)等公司的生产工艺和装置。

国内从事脂肪酸生产工艺和装置研究开发的单位有:清华大学,东南大学(无锡轻工学院),上海粮油所、安徽应用研究所和福建省
化工研究所等。

其中福建省化工研究所率先开发成功了利用植物油精炼下脚料酸化油为原料,通过塔式中低压无催化水解,多塔连续真空精馏技术生产脂肪酸的工艺和装置。

以酸化油为原料生产分离提纯脂肪酸是一项技术难度高的工作。

因为,其一是油脂中的色素和杂质已集中到这些下脚料中,必须有高性能的设备才能够除去。

其二是油脂精练厂中往往把几种油脂下脚料混在一起处理,因此下脚料的脂肪酸成分比单一油脂的组成更加复杂,分离提纯自然就更加困难。

福建省化工研究所开发成功的多塔连续真空精馏技术,吸取了发达国家脂肪酸真空精馏技术的精华,并结合我国条件,在过程控制、物料输送和真空密封等方面作了改进,提高了精馏塔的分离效率,降低精馏温度,缩短了物料在高温的停留时间,从而避免了脂肪酸在高温下的氧化聚合,提高了产品收得率。

该技术成果用于国内旧厂改造以及新厂建设,在全国几十家企业得到推广应用,目前可完成年处理3万吨酸化油规模的生产工艺和装置的技术转让。

与从国外引进的同类技术相比,具有投资省、建设期短、设备维修费用低,生产灵活性好等特点,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4、我国脂肪酸市场供求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我国的脂肪酸总产量达到35万吨。

估计我国各类的脂肪酸生产企业总数约有100余家,总生产能力约为45万吨/年,大多数的企业的生产能力在3000吨以下,生产能力在5000吨以上的企业有20余家,2004年的脂肪酸总产量达到约40万吨。

随着嘉里油脂(上海)有限公司(11万吨/年,硬脂酸7万吨)、泰
柯棕化(张家港)有限公司(22.5万吨/年)、东马油脂(连云港)(12万吨/年)等新脂肪酸厂的开工以及部分脂肪酸厂的扩大生产,2005年脂肪酸总产量估计可达到50-60万吨,生产能力提高很快。

还有来自东南亚国家的大量硬脂酸等油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我国主要油化产品进口国马来西亚,每年出口到我国的硬脂酸及其油化产品,仅2005年1月份就达21,326吨,估计全年将达到26万吨以上。

5、脂肪酸主要品种及应用:
从脂肪酸的应用市场看,50%左右的脂肪酸用于制皂或直接使用,后者比较重要的是用于橡胶加工中作助剂;约20%用于制成含氮衍生物(脂肪胺和酰胺);约10%用于制成脂肪酸酯;其余用于合成油墨、油漆用树脂、二聚酸,以及塑料加工用的润滑剂和稳定剂、重金属盐等。

目前市场上脂肪酸的主要品种有:
5.1、月桂酸(十二碳酸)
主要产地: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
常见型号:1298,1299
5.2、肉豆蔻酸:(十四碳酸)
主要产地: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
常见型号:1498、1499
5.3、棕榈酸(十六碳酸)
主要产地:东南亚国家
常见型号:1695、1698、1699
5.4、硬脂酸(十八碳饱和酸)
5.5、油酸(十八碳不饱和酸)
6、发展及建议
6.1我国的脂肪酸厂与国外相比,规模偏小,生产运行成本不合理,加快规模化生产步伐,同时还必须进一步提升水解和精馏技术水平,改善产品质量与收率,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6.2充分合理地利用油脂资源,利用各种技术生产不同要求的脂肪酸,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6.3:加大开发力度,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脂肪酸下游产品,采取自主开发,合作开发和引进吸收的方式,从根本上扭转脂肪酸生产企业只生产初级脂肪酸原料的被动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