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高考作文命题看高考作文存在的问题
学科语文2007级周钰
恢复高考30年来,高考作文以其一脉相承的关注社会热点、强调哲理思辨、重视思想导向受到广大高中教师和教育专家的肯定。
30年来,高考作文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在新一轮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背景下,总结高考作文命题特点,把握其发展规律,反思其存在的问题,对作文教学评价及作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高考作文存在的明显问题主要表现在下面几点。
一、内容方面限制过多。
历年的高考作文大都价值取向问题,有较强的政治色彩、道德色彩。
如2001年的“诚信”和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主题和立意限制性太强,让学生别无选择。
2003年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2005年的“忘记与铭记”等,自主立意的余地也非常有限。
从这一层面看,多维是假象,单一是实质。
还有相当多的道德的东西在难着考生,相当多的学生不敢换角度去写。
我们的高考还没有给考生一个真正开放的空间。
高考作文命题过分地限定了学生选择言说内容的权力,使学生失去了写作自由。
二、语言表达重视不够。
在一定程度上说,写作就是语言的艺术。
高考作文对语言表达重视不够,过分强调发展等级,容易导致考生为得高分而追求形式,忽视内容需要,忽视基本表达。
一些考生基础的语言表达不过关,滥用修辞,语体不合,语句不通,表达不畅,词不达意,书写不规范,逻辑不严密;一些考生为了文采,刻意地用排比、类比开头,用排比段举例,拼凑一些华丽的语句;一些考生为了个性,不惜钟情网络用语、文言古语。
总之,高考作文语言表述方面存在的弊病不可忽视。
三、写作文体收放失度。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更多地提倡文体自选,在形式上给了考生更宽广自由的写作空间,有利于考生写作才情和个性魅力的充分展示。
因此,近年来高考作文呈现出了考场作文少有的文体繁荣景象。
但这却让不少考生误以为,越是另类的文体越能体现出创新的色彩,也就越容易得到高分。
于是不考虑表达需要和自身实际,动起笔来常常避熟就生。
于是,话剧、小品、日记、就诊报告、文言文、节目访谈、现场直播等外观别致而内容空泛的非常规文体层出不穷。
一味另类,盲目破格,结果只能是弄巧成拙。
四、为创新而创新。
高考作文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魅力和写作才华,但一些考生为了赢得发展等级的加分,陷入了创新的误区,为创新而创新,为求异而求异,没有处理好感情真挚与思想健康、见解独特与内容合度、形式创新与文体明确、个性化表达与规范化表达、想象虚构与真人真事、自选文体与规定文体等各种关系。
出现了不少反常而不“合道”的现象:立意刻意求新,牵强附会;内容胡编乱造,缺乏生活底蕴和真情实感;语言过于花哨,矫揉造作,失去清新活泼之美等等。
类似这样的作文,基础等级的要求都难以达到,更不要说新颖别致,体现出创新和个性了。
高考作文存在的问题,对高考作文改革和高中作文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结合高考作文出题的特点,我认为在今后的高考命题及作文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联系社会现实生活。
高考作文命题应联系现实生活,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感悟生活。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关注
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
让学生学会读报,坚持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节目,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及时获取有价值的社会热点信息,从社会热点信息中选择积累写作材料。
要根据需要组织学生围绕热点问题展开讨论。
平时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根本没有关注社会,没有思考生活,更不可能对社会的现状和未来有深层的认识,自然会在写作时惊慌失措,“使不上劲”。
相反,有了对生活的日常关注,学生自然会在高考时左右逢源、思路畅通。
二、提供开放的写作空间。
高考作文应给学生更多想象的空间,更中性些,避免误导。
应打破潜规则,增加思维张力,出项度更宽广一些的文题,最好不以观点命题,不出有明显思想倾向和价值取向的题。
最好选正反两方面都有话可说的文题,若能多方面展开论述则更好。
也可出一些突出地方特色的文题。
尽量不要设置审题障碍,要尽可能使大多数考生都有话可说,让考生的实际水平得以发挥。
如2007年江苏省的高考题“怀想天空”,2006年北京的高考题“北京的符号”,上海2003年以来的“杂”“忙”“我想握住你的手”等文题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写作空间。
鼓励学生自主拟题。
指导学生从立意、题材、结构、体裁、语言等不同角度展示创意,追求创意的多样化。
三、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恩格斯说过,一个没有理性思维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理性、思辨性恰恰是我们学生的弱项。
青少年学生容易偏激,思考浅尝辄止,不善于作更深入细致的分析,或喜欢讲大道理,不善于从小的角度切入。
从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发展轨迹看,其突出特点是关注理性。
要加强思维训练,培养科学认识观,尽可能让学生学会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平时应注重理性思辨能力的训练。
可在写作教学中进行专题训练,让学生针对某一话题、某个观点或某则材料作思考辨析。
有了理论的武装,有了辩证思维的深度,有了对人生深层次的内在反思,才能写出符合题意、深刻、有新意的作文。
四、进行多种形式的训练。
2007年语文高考大纲将写作概括为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鲜明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培养学生写作论述文、实用文的能力一向是高中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在倡导个性化、人本化教育的今天,文学教育已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拥有一席之地,文学作品写作与论述类、实用类文章写作在作文教学中并存已成为可能。
高中作文教学应处理好自选文体与规定文体的关系,平时作文应对各种体裁都进行练习,练好基本文体,并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和兴趣,引导其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专长,实现写作的个性化。
可以以论述类写作为基础,同时,让文学类写作、实用类写作与论述类写作并行发展;以话题作文为主,与材料作文、命题作文等多种作文形式共同训练。
五、彰显语文学科特色。
高考作文首先应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应让大多数考生甚至所有考生都有话说,应更多地关注文章的信、达、雅,引导学生表达得更充分、表达得生动而有活力。
语文学科性质最突出的应是其交际工具性,培养学生有效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是作文教学最主要最直接的目标。
要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还必须广泛地阅读,多读名家名著,在阅读中积累语言,积累文章结构模式,积累语感。
要重视语言的锤炼,力求做到规范、准确、连贯、得体、生动。
要使文章富有文采,就要使学生善于品味名家遣词造句之妙,感悟作家运用语言的规律和独到之处,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选用生动的词语、灵活的句式,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恰当引用诗词名句,并注意渗透真挚的情感和鲜明的个性色彩。
在注重理性思辨、文字之美的同时,必须倡导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
重视体验与个性,体现选择性和多元性,引导学生对人的生命、人的生存、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进行深刻的思考,弘扬中外文化传统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0年来,高考作文题的变化折射出了社会的沧桑巨变,浓缩着主流价值观的与时俱进。
随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和高中语文教学评价体制改革的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高考作文题将更加多彩、更加科学,将朝着时代性、开放性、哲理性、言语性、人文性的方向不断发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