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理论讲义 第四章 政府流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行政执行
政府能力与行政执行 行政执行研究的途径
行政执行研究的模型
行政执行的方式
行政执行与政府能力
行政执行: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主体的多元社会组 织,为了落实和实施国家意志、国家目标,依法 贯彻法律、法规、公共政策的诸活动的总称。
语 境
行政执行是公共行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政策一经制定就会通过官僚组织自动完美地执 行”?(戴伊) 行政执行是行政决策过程中诸多矛盾的展开和继续 “执行一部宪法比制定一部宪法更要困难得多” (威尔逊)
综合研究途径(一)
治理(governance)理论: 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 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 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涉及私人部门;治理不 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治理不再 是中央集权,而权力分散;不再是监督,而合同 包工;不再是由国家进行再分配,而是国家只负 责管理;不再是行政部门的管理,而是根据市场 原则的管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现实(一)
政策形成的自主性 形成一个严密的组织系统以执行国家的意志
重点:提升政府对各利益集团的调控能力(如 “剪刀差”政策向城乡博弈的转变)
现实(二)
“软政权化”问题的出现 “软政权化” :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冈 纳· 缪尔达尔在对东南亚诸国进行15年的跟踪研究 后首次提出。具体是指各级公务人员“常利用各 自掌握的资源,在违法和抵制法规的基础上,为 一己私利进行交换”,并且根据自己的私利来决 定执行或者不执行政府的法规和政令。
语 境
行政执行是检验公共政策质量的重要标准 “执行政策就是实践,在实践中间调查研究,在 实践中间认识客观世界,在实践中间发现我们的 错误,在实践中间发现新的问题,制定新的政策。 所以重要的问题在于执行,在于实践。”(刘少 奇) 行政执行是行政管理诸方面的集中反映
现 实
行政执行的能力和有效性是公共行政学研 究一个永恒的主题。
特征:主体、主要环节、政治性、结果
行政决策过程
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过程理论模型 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过程理论模型
西方的政策过程理论模型
揭示认识论本质的理论模型: 理性决策模型
有限理性决策模型
渐进决策模型
西方的政策过程理论模型
揭示社会本质的理论模型 机构-制度模型
集团模型
政策的社会操作过程
政策制定过程: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决策;蹲 点调查;“解剖麻雀”-引出一般 政策执行过程:调查-试验-推广;追踪调查、反馈 执行情况;一切经过试验;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 结合 政策过程的循环:调查-研究-决策,循环往复,以 至无穷;个别-一般-个别,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综合研究途径(二)
政策网络理论(Policy Network) 发展历程:起始于美国的“铁三角”模型;后随 着政策制定过程和政策环境的的日益复杂化、公 民意识的觉醒使得现代政策执行必须依赖政策利 益相关者的合作。
综合研究途径(二)
基本观点: 公共政策由多方利益相关者,结成一定的网络共 同参与制定; 参与者加入网络主要是为了自身目标(主要是物 质利益)实现;
过多关注中央行动者的目标和策略 完美行政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基层官员的变通行为不可避免 意外事故不可避免
无法进行有效地评估
政策是在执行实际过程中制定和修正的,政策制 定与执行无法有效区分
自下而上的研究途径
重视基层官员的作用(“街头官僚”) 行政执行活动是多组织或个人之间互动的过程
二、政府流程的基本内容
政府流程是政府在实施管理时,为达成特定目标 所经历的体现工作规律的稳定的活动步骤的集合。 行政决策 行政执行
行政监督
(一)行政决策
行政决策概述 行政决策过程
行政决策概述
内涵:行政决策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处 理国家行政事务时,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根据 一定的情况和条件,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 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在掌握大量有关信息的基 础上,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或处理的事务,作出决 定。
现实(三)
政策执行偏差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降低了政策 执行效率。 政策执行偏差广泛存在于各种政府过程之中。 (美国约翰逊总统的“伟大社会”项目)
政府能力与行政执行
提升政府能力,迫切要求加强行政执行研 究。
行政执行研究的途径
划分依据:根据行政执行研究的出发点、侧重点、 理论预设以及对行政执行各个因素的理解,可划 分为三种路径: ——自上而下的研究途径 ——自下而上的研究途径
——综合研究途径
自上而下的研究途径
研究基点:解释政策过程出现或没有出现成功的 结果。 研究角度:中央政策制定者 政策过程:意向-决策-行动,执行起始于政策制 定终止的地方 将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分开 关注科层组织在政策执行中的作用 重视外部环境对政策执行过程的影响
自上而下的研究途径
不 足
政策的社会操作过程
政策的元认识过程
政策制定过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客观 到主观;从物质到精神;从实践到认识;从感性认识 到理性认识;从个别到一般 政策执行过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客观 到主观;从物质到精神;从实践到认识;从感性认识 到理性认识;从个别到一般 政策过程的循环: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物质-精 神-物质,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实践-认识-实践,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个别-一般-个别,循环往复, 以至无穷
政府流程问题的提出
企业流程与企业流程再造 政府流程与政府流程再造
企业流程再造
背景: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 营环境,摆脱建立在劳动分工理论基础上的传统企业作业管理模式束 缚。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教授迈克尔· 哈默与CSC Index公司董事长詹 姆斯· 钱皮第一次全面提出“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概念。主要创新 之处在于它是对前人关于流程管理思想、组织管理思想以及信息技术 对组织影响等理论和方法的一种集成,强调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 中心,以关心客户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 技术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 上的职能集成,以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建立全新的过程型组 织结构,从而实现企业经营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巨大 改善,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改革公司:企 业革命的宣言书》,1993)
政策执行偏差现象的大量产生 政策执行偏差:政府在实施政策过程中,由于主 客观因素的作用,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 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
现实(三)
表现 象征式政策执行:农村税费改革 附加式政策执行:经适房政策 或缺式政策执行:农村税费改革政策 替代式政策执行:官煤撤资 观望式政策执行:官煤撤资 照搬式政策执行:“文件旅行” 规避式政策执行:官煤撤资
现 实
国家自主性与国家能力研究的兴起 “软政权化”问题的出现
政策执行偏差现象的大量产生
现实(一)
国家自主性与国家能力研究的兴起 国家自主性:作为现代国家的本质属性,是指国 家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超越于社会利益集 团,为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目标而自主行事。包括 国家能力和国家对社会的超越两个因素。
精英模型
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模型
毛泽东:“中国的特点要保存。应该是在 中国的基础上面,吸取外国的东西。”
提出: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提出“建立和 健全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和执行程序”。
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模型
两种资源: ——理论,特别是认识论和历史理论 ——公共政策的经验认识 两种资源能够以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 知与行的统一获得某种一致性。
现实(二)
举例:“官煤”撤资问题 内蒙:“宁掉乌纱帽,也不撤资”
河南:三改“大限”,一波三折(按规定的9月22 日-自我宽限的10月10日-调整后的10月15日)
结论:“官煤”撤资的曲折进程,凸显“红顶煤 商”与政令博弈相当激烈,表明打击“官煤勾结” 任重道远——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现实(三)
第五讲 政府流程
政府流程
引言:政府流程的内涵与提出 政府流程的基本内容
政府流程再造
一、引言:内涵与问题的提出
政府流程,又称行政流程或行政过程,是指政府 在实施管理时,为达成特定目标所经历的体现工 作规律的稳定的活动步骤的集合。
例:詹姆斯· 菲斯勒,唐纳德· 凯特尔:《行政 W· F· 过程的政治——公共行政学新论》
从基层和个人出发看待政策执行问题
行政执行过程是不同行动者表达意志,提出动议, 行动者之间相互谈判和妥协的过程
政策执行和政策制定不可分离
自下而上的研究途径
不 足 过分地强调基层官员的自由裁量权 行动者的认知(例:讨价还价)被辨认出来,却 没有得到应有的解释 关心的并非政策执行问题,而是一个特殊的领域 对自上而下研究途径的批评有失公允 模糊了政治家与文官的相对影响 将政策过程视为一个变动的无缝隙之网
政策网络是政府在协调各个政策参与者的利益关 系的基础上,综合作出的政策选择。
综合研究途径(三)
理性选择理论:
两个市场: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 方法论:人是一个自利的、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 的人。(“经济人”) 结论:既然政治家也具有一般人的本性,那么就须认 定政治家和政府官员会用他们的权力最大限度地追求 自己的利益,必须设计出能够制约他们的权力和他们 在权力范围内行为的法律-制度规则。(宪政)
关于《行政过程的政治——公共行 政学新论》
本书立足于当代西方特别是美国政府管理的实践, 用大量现实资料及案例对公共行政学的原理进行 深刻的阐述和剖析。书中涉及到公共行政学的研 究范围、政府角色、公共组织理论、文官制度、 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民主制中的行政等主题, 尤其是强调了政治与行政的密不可分以及民主社 会中立法和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监控的重要性。
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模型
“上下来去”模型: —政策制定过程在认识论上是一个从“形而下” 到“形而上”的过程 —政策执行过程在认识论上是一个从“形而上” 到“形而下”的过程
—整个政策过程在政策主体与政策客体的关系上 则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
“上下来去”模型
政策的元认识过程 政策的社会认识过程
案例:怒江水电开发 ——赞同:主要从经济方面作出论证,最具代表 性的是国电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和怒江州的经济 测算 ——反对:主要从生态和文化的角度作出论证, 最具代表性的是“怒江流域水电开发活动生态环 境保护问题专家座谈会”
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结论:暂时搁臵 问题:政策过程的理性化、专业化、科学化、民 主化
政策的社会认识过程
政策制定过程:从群众来——从群众到领导,从 民主到集中;从个别到一般 政策执行过程:到群众中来——从领导到群众, 从集中到民主,从一般到个别 政策过程的循环:群众-领导-群众,循环往复, 以至无穷;民主-集中-民主,循环往复,以至无 穷;个别-一般-个别,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政府流程再造
背景:对传统政府流程设计(职能分工与层级节制思想) 的反动
——组织结构、规模和行动的僵化 ——公民社会趋于成熟、权利意识加强,“消费”个性化特征显露 ——政府追求“3E”目标的管理改革运动 ——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
核心思想:反思传统政府流程的弊端,运用网络信息技术, 摈弃以任务分工与计划控制为中心的工作流程设计观念, 打破政府内部传统的职责分工与层级界限,实现由计划性、 串联性、部门分散性、文件式工作方式向动态化、并联化、 部门集成化、电子化工作方式的转变,建立以问题诊断为 前提、以解决问题为宗旨、以改进公共管理质量为目标的 服务流程模式。由此提出了“政府流程”的问题。
综合研究途径
对各种力量的综合认识 相关理论:治理理论、政策网络理论、理 性选择理论等
综合研究途径(一)
治理(governance)理论:
治理是指一种由共同目标支持的活动,这些管理 活动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 力来实现。作为社会-控制体系的治理,是政府与 民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互动, 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共同事务 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表明,在现代社会,国家 正在把原先由它独立承担的责任转移给公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