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萤火虫》教学设计
一、课题
17.《萤火虫》
二、教材版本
河大版教材
三、授课年级
八年级
四、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在讲本节课之前,已经系统的学习了说明文的基础知识,并且学习了数篇经典说明文,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掌握较好,说明文语言的鉴赏是学生做题时的软肋,从知识结构上看,他们有能力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与提高。
我所任教的224班,学生整体素质较好,学生们团结协作,积极发言,但有个别后进生基础薄弱,所以课上既要关注整体又要顾及局部,争取每一个学生都学会本节课。
五、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主要为说明文,要求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基础知识,如: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文语言的特点等。
本课为一篇典型的文艺性说明文,又叫科学小品文,它与其他说明文不同之处,是采用了文学的表现手法。文学是其手段,传播科学知识才是其目的。写法活动活泼,富有情趣,多采用文艺笔调。本课教学侧重点为说明文语言的学习。
六、教学任务分析
七、教学过程设计
1
2
3
4
八、课后反思
1.本课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体会文章叙事、描写、说明相结合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阅读、学习语文的兴趣。
2.本课设计的问题,侧重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掌握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巩固说明文的基础知识。
3.本课配乐诵读效果较好,尤其是老师诵读,把同学们带入了情景,在后面,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时,达成效果较好,体会到了句子的美感。
4.我认为本课中还存在一些不足:①在合作探究部分,第一个问题仅仅是让学生去体会描写性语言的精彩之处,大多数同学都能从修辞和去、感情色彩方面进行分析,如果再有适当的拓展仿写,那本课的学习目标完成度会大大提高,由于时间关系,这部分内容的联系只能放在课下了,相对来说效果会降低一些。②本课内容安排较多,时间较紧张。
九、参考文献
1.张祖忻,朱纯,胡颂华;《教学设计——基本原理与方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电化教育司编译;《教学媒体与教学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6.L. W. 安德森,L. A. 索斯尼克主编,谭晓玉,袁文辉等译;《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40年的回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7.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语文教师教学用书》;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
8.张聪敏;《新教材完全解读》;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