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资本运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产业资本运营》课堂感想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2300160011

李硕

2014/11/17

下笔开始写此文章这一天,沪港通正式启动,文化传媒大涨2.35%,成为领涨板块,这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国家推动文化传媒产业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一系列措施纷纷出台,而资金对其发展持乐观态度。(最新的消息显示,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近日财政部下达2014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0亿元,比2013年增加4.2%。今年专项资金分配工作紧紧围绕国家文化改革发展战略和规划,特别是配合落实新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等重要政策文件,创新管理模式,优化资金投向,更好发挥引导示范和带动作用。)

学生双学位选修新闻学,父亲在电视台工作长达20余年,目前也正主管“媒体资源调度办公室”的相关事务,可以说是文化产业工作者家庭中的一员,也从小受到家人耳濡目染的熏陶,对这电视、电影、网络等很感兴趣,这也是我选择这门课的原因。

初上本课,我的第一个感悟是我原来把文化产业的范围限定的太狭窄了,在我的印象中,文化产业应该就是指:电视、广播、电影、游戏、音乐、出版等,但实际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中对文化产业的标准和划分远比我想象的涵盖广,我所理解的仅仅是文化产品的生产业务中的一部分,文化产业分类还包括旅游、体育、设计、等等,基本上与非物质消费相关的或者带有精神价值的产业链都包含在内。之前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预期目标为2.4万亿元左右,约占同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为达到此目标,“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要达到19%,而中国目前有文化产业机构33.87万个,文化产业“核心层”有从业人员278万人。无论是其产值、规模还是发展潜力均让人惊讶。加之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游很大的影响,这便不难理解为何党和国家如此看重文化产业,为何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乃至整个

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如此重要。

其实,比起文化产业上市、融资、投资等大资本的运作,我更关心的是业务方面的经营,就拿我比较熟悉的电视行业来说,在经历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的黄金发展阶段后,现在遭受着强大的冲击和竞争,压力很大。这种压力首先是外部的,网络媒介不断发展,它们已经能够提供完整的一套包括新闻、电视剧、综艺、电影、纪录片的节目资源,并且具有“可点播”的优势,甚至在某些时候,这种资源超出了电视所能覆盖的范围(如“万网没想到”、比如新浪和腾讯买断了nba的移动平台版权导致用手机和电脑看不了cctv正在播出的nba比赛等),这无疑是对电视平台的挑战,所谓“三网融合”实际上也只是传统媒体的妥协之举。而另一方面,电视台的竞争空前激烈,以往电视台以播出电视剧为主,电视剧生产方把电视剧卖给各个电视台,除非是取得独播权,不然每个电视台的成本相对较小,但由于目前网络在电视剧资源方面的优势,电视台开始在综艺节目方面着力突破,近年来的“好声音”、“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中国梦之声”等等节目,也取得了不小的反响。但必须意识到,这些节目的高回报是来源于超高的投入,据我了解这其中不少季播节目光制作费就要好几千万有的甚至上亿,并且除了湖南卫视还基本坚持自产自销以外,各大卫视都采取了“制播分离”的模式,这也加剧了投入。那么问题来了,大卫视可能由于其资本优势有可能去进行pk、竞争,高投入高回报,那么并没有那么强大实力的中小型电视台呢,就拿湖北卫视说,新台长上任之后,拿到省里一笔不小的经费,投资制作《我的中国星》,但最终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可能是由于制作团队的水平有限、节目本身概念与宣传不到位造成的,但问题存在,如何解决问题实现发展呢?卫视如此,没有上星的地方台更是陷入发展困境,观众更多的是选择网络、再次选择中央台、大卫视、而它们成了最后的选择,电视台安身立命之本是收视率,但收视率要好节目,制作好节目的钱从何处来呢?

与电视台遇到的困境不同,电影业在近几年迎来了突飞猛进式的发展,记得当年的《英雄》开启了中国电影的大片时代,之后就是纪录不断被改写、超越的过程,到今天,票房过亿已不能成为优秀电影的标准,因为即使一部好电影的n多标准中一个都没有达到,只要有明星、有场面、有“情怀”、有噱头,甚至这其中也一个都没有都有可能有市场。面对中国13亿人不断提高的文化消费需求造就的市场,就像人人都能做手机一样,人人都开始拍电影或者投资电影,歌手能拍电影、作家能拍电影、演员能拍电影,而投资电影的人从房地产老板到平民老百姓更是人人可以投。如果说电视遇到的问题是想方设法求观众,而电影遇到的问题是市场有来了,产品数量也有了,但是好的电影就那么多,折让一些比较一般的电影取得了泡沫式的票房,呈现出一番乱象,俗称卖方市场。如何利用市场的手段改变这样一种不平衡,使中国电影实现质与量共同发展,这也是值得思考的。

文化产业,归根到底还是一种生产和消费,其问题无非也还是资源的合理配置、结构的优化升级、对品质的监管和监督等等,只不过由于文化产品的虚拟性难以制定标准,由于文化产品的思想政治性难以放开管控,由于文化产品的涵盖面大难以滤清脉络,这一切造成文

化产业中资本流通的阻塞和无序。

回到本课着重谈到的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投融资和上市问题,学生通过分析我们组新浪微博的资本运营状况,并查阅其他案例发现,其实在我国,以网络为主要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中,除部分专注于独立事业的it公司等具备很好盈利能力外,大部分盈利率其实是很低的,新浪微博去年首次实现季度盈利,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长期处于亏损状况。但是反观国外,无论是脸书还是推特都有很强的盈利能力,这也反映出我国和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差距。这种差距并非一两日形成的也并非一两日能弥补的,但要实现赶超构建一个良好的环境是必须的。

其实,我的课堂讨论主题本来是想说上海报业集团的,但因为其没有上市就没能讨论,但上海报业集团的改革无疑是吸引人关注并令人振奋的。首先是模式上。原先上海的两家新闻集团(以纸媒为主)在产品和市场上高度重合,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此次改革不仅形成了更强大的报业工作团队,并且也集中了很大一波力量去开发新型产品,比如“澎湃新闻”。其次,上海报业在资本结构上的突破也值得关注。据了解,“澎湃”项目的初期投资达3至4亿元。其中一部分来自政府,一部分来自财团,联想旗下的弘毅资本此前就传出参股的消息。此外,“澎湃”的核心成员还实现了对项目的持股,这在其他媒体项目中并不多见。据了解,上海报业下属的另一个新媒体项目《界面》还找到上海本地两家券商入股。不得不说,多元的股权方式是上海报业新媒体项目的最大突破。这在裘新年初的发言中曾提到,报业集团在未来资本构成上,会考虑吸纳文化资本、金融资本、产业资本、社会资本等共同进入;在制度安排上,也会考虑采取核心团队出资持股,股债结合的结构安排等等。最后,上海报业在盈利模式上也有新的探索。上海市宣传部部长徐麟曾表示,上海报业集团以统筹经营为主要职责,负责制定集团整体发展战略以及国有资产经营、运作。可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才是该集团的首要任务,上海报业旗下拥有地产、上市公司等资产,未来这些资产显然将承担更多的盈利任务。

以上是我零碎的一些关于本课的体会和一些看法,感谢老师这个学期的耐心指导,有机会还会向您请教相关问题的,谢谢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