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创新型畜牧业的技术路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色创新型畜牧业的技术路线

中国特色创新型畜牧业的技术路线

一、中国特色创新型畜牧业的技术路线是生态化

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可分为传统化、工业化、生态化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畜牧业的传统化阶段。其特点是在村庄里庭院内进行零星养殖,是“老太太养鸡”、“老大爷养猪”、“老爷爷养牛”,这是原始的传统的落后的发展阶段,现已逐步萎缩淘汰。

第二个阶段是畜牧业工业化阶段。工业化是畜牧业领域的一场革命,由于采取了优良品种、全价配合饲料和先进的工艺设备等,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大幅度地增加了产量,在短时间内就彻底扭转了我国肉蛋奶短缺的局面。充分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畜产品的消费需求,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辉煌成就。但是,规模化、工厂化畜牧业,严重污染土壤、水源和大气等环境,是江河湖泊富营养化的罪魁祸首。导致畜禽疫病、农药与抗生素残留等食品安全问题。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引发国际贸易壁垒摩擦,难以持续发展。工业化畜牧业是传统工业文明的产物,已经过时落后。

第三个发展阶段是畜牧业生态化阶段。生态畜牧业是现代生态文明的产物,代表着未来畜牧业发展的方向。畜牧是大产业,生态是大概念,畜牧业生态化关系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

衡与安全。当前,影响畜牧业稳定、和谐、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诸如饲养动物的疫病问题、农药与抗生素残留问题、动物福利问题、动物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饲养动物的环境适应性与抗病力问题、生物多样性问题、草原超载过牧与退化沙化问题、土壤退化与水源污染问题、农牧林结合发展问题、气候变暖和节能减排问题等,都属于生态系统失衡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生态化途经才能解决。

在生态文明时代,生态化是畜牧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方向路线问题。中国特色创新型畜牧业的技术路线是生态化,坚持生态化的技术路线,我国畜牧业才能走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自主创新之路;坚持生态化的技术路线,我国畜牧业才能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大道;坚持生态化的技术路线,我国畜牧业才能摆脱疫病药残的困扰,从根本上解决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坚持生态化的技术路线,采取健康的饲养方式,才能产出绿色有机食品,进而提升我国畜产品的附加价值,破除国际贸易绿色壁垒,提高市场竞争力。但生态化畜牧业对工业化畜牧业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否定之否定。“生态化”也不是将“工业化”推倒重来,而是扬长避短地提升。既是对工业化畜牧业的颠覆与革命,也是对工业化畜牧业的继承和发展。

二、草原牧区肉羔羊当年育成出栏技术路线

全球绵羊产品的市场需求由毛向肉转型。由于化学纤维已大

量替代羊毛,成为纺织工业的原料,普通细羊毛市场需求萎缩价格低迷,全世界的绵羊业都从过去的“毛主肉从”转型到现在的“肉主毛从”。我国五大牧区的草原畜牧业,绵羊所占比例高达70%以上,且多是普通细毛羊。

我国草原牧区不宜发展细毛羊。草原牧区的细毛羊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是当年为了满足纺织工业对羊毛的需求,人为硬性发展起来的。我国五大牧区草原气候干旱寒冷且季节性强,由于环境不适与营养不良,导致羊毛质量差、价格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在细毛羊产业中,毛是主产品,肉是附产品。羊是毛的载体,养细毛羊就是为了收获羊毛,商品羊为了在第二年获得剪毛,必须渡过冬季。在种公羊、基础母羊与商品羊都要越冬的前提下,无可避免地扩大了越冬畜群的数量,从而加大了冬春脆弱期草原的压力,加速了草原退化沙化。要避免这种情况,只有将细毛羊转型为肉羔羊,使之在当年育成出栏。最大限度地减轻冬春季草场的压力,对草原生态实现有效的保护。

牲畜实行季节性减员。冬春是缺草少料的季节,是草原最脆弱的时期,也是牲畜掉膘减重的季节。在牧区畜种结构中,肉羔羊是可以实行季节性减员的畜种,秋末冬初商品羊全部出栏,把消耗掉膘不增重的冬季躲避过去。过冬的只有少数基础母畜和种畜,减少了冬季对草料棚圈的需求,也减轻了冬春脆弱期草原的压力。初春草原产草量低,但同时羔羊尚

小,采食也少,待羔羊长大采食量增多时,草已长高,羊的长大与草的长高和谐一致。

草原实行季节性休牧。冬春是草原最脆弱的季节,特别是春季青草返青期。由于可供羊啃食的草量太少,难以满足牲畜需要,诱使其逐食“跑青”,在干旱的春季频繁践踏极易造成草原沙化。冬春放牧特别是春季返青期放牧,对草原破坏十分严重,“超载过牧”就发生在这一时期。为保护冬春脆弱期的草原,需要实行季节性休牧。

将乌珠穆沁、欧拉羊等本土优秀肉羊提升为牧区主导畜种。我国的内蒙古、新疆、青藏高原等天然草原,都是季节性草原。牧草在暖季里迅速地长高,又迅速地枯黄。期间仅有短短的三四个月。肉羊必须在这三四个月内,抓住盛草期这个难得又短暂的机遇,在暖季里迅速长大上膘。只有在生长性能方面具有弹跳力、爆发力的优秀肉羊品种,才能适应如此严苛的自然环境。内蒙古的乌珠穆沁大尾羊、新疆的阿勒泰大尾羊、青藏高原的欧拉羊等优秀本土肉羊,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因为,它们都是粗毛羊,都是专门化的肉用羊,都拥有突出的肉用性能,所以能实现羔羊当年育成出栏。

建造越冬棚圈,改接春羔为接冬羔,择机适量进行精料补饲。提早在七月份配种,在春节前后利用暖棚条件接冬羔,待到正常接春羔的清明时节,冬羔已长成半大羊。这时天已变暖,青草也已长高,在四个月的盛草期暖季里,实施昼夜放牧和

精料补饲等措施,就能迅速达到出栏标准。肉羊作为反刍动物,要推广使用非蛋白氮加糊化玉米的配方饲料,提高饲料利用效率。

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赢。实行羔羊当年育成出栏,商品肉羊在秋季出栏了,越冬的只有种羊和母羊,冬春季便减少了对饲草料、棚圈的需求。冬春舍饲喂养,不再进行放牧,这样便消除了牲畜冬春季节的超载过牧现象。缓解了草畜矛盾,制止了草原的退化沙化,从而保护了极度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同时,能够大幅度提升羔羊的肉用生产性能,并提升肉产品价值,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提高了养羊的出栏率和商品率,也提升了羊肉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有效地增加了牧民收入,也实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羔羊当年育成出栏,能够使草原牧区畜牧业迅速改变落后面貌,走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科学发展之路。

三、农区肉羔羊生态化饲养技术路线

1.农区肉羔羊的本土化品种优势

在中国肉羊产业发展历程中,几乎所有的国外优秀肉羊品种都被引入中国,如萨福克、无角陶赛特、杜泊、夏洛来、特克塞尔、德肉美等。靠“引进”来建设中国肉羊产业体系,缺点是太贵、太缺、太骄、太瘦。种羊价格贵,农民买不起;种羊数量缺,难以满足需求;引进的种羊娇气,抗逆性、耐粗饲较差。农民在实际生产实践中,受诸多条件限制,难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