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木心先生
【经典语录】木心先生的语录
【经典语录】木心先生的语录木心先生,一位文学与艺术的大家,他的话语如同繁星点点,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之路。
“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
” 这句简短而有力的话语,蕴含着一种与时光对抗的决心和勇气。
它让我们明白,时光虽无情,但我们不能被动地接受它的摆布。
我们可以在有限的岁月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留下深深的足迹。
每一分每一秒,都可以成为我们与岁月较量的战场,用努力、坚持和智慧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这句话仿佛让时光倒流,带我们回到了那个简单而美好的过去。
那时,人们的生活节奏缓慢,情感也更加纯粹和深沉。
爱一个人,就是一生的承诺,没有浮躁,没有匆忙。
它提醒着我们,在追求速度和效率的同时,不要忘记了爱情中那份珍贵的专注和执着。
“生活的最佳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
” 这是一种独特的生活哲学。
冷冷清清,并非孤独寂寞,而是在喧嚣尘世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醒;风风火火,则是对生活充满热情,积极投入,勇于追求。
这种看似矛盾的结合,其实是一种平衡的智慧,让我们既能享受独处的宁静,又能在尘世中热烈地绽放。
“所谓无底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
” 当我们面临困境,觉得前方是无尽的黑暗时,木心先生告诉我们,勇敢地走下去,也许会迎来意想不到的转机。
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面对的勇气。
每一次的低谷,都可能是崛起的前奏,只要我们不放弃,就一定能找到通往光明的道路。
“看清世界荒谬,是一个智者的基本水准。
看清了,不是感到恶心,而是会心一笑。
” 这句话展现了木心先生对于世界的深刻洞察和豁达态度。
生活中充满了种种不合理和荒谬之处,但智者不会因此而愤世嫉俗,而是以一种超脱的心态去看待,用微笑去包容和理解。
这种智慧让我们在面对生活的不如意时,能够保持平和的心境。
“我好久没有以小步紧跑去迎接一个人的那种快乐了。
” 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珍贵。
在如今这个通讯便捷但情感疏离的时代,我们似乎很少再有那种迫不及待、满心欢喜去迎接一个人的时刻。
木心(素材)
木心木心(1927年2月14日 --- 2011年12月21日),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诗人、文学家、画家。
1927年生于乌镇东栅,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
1982年定居纽约。
木心先生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
2011年12月21日凌晨3时,木心在故乡浙江乌镇逝世,享年84岁,是陈丹青的导师,曾出版多部著作。
木心先生出身首富之家,舅舅是作家茅盾。
1948年自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是林风眠的学生。
毕业后,任教于浦东高桥中学。
1950年代起在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任职。
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于1971年被逮捕入狱,原先他自订的二十二册文学作品也都被查抄。
出狱后继续从事美术工作。
他还曾任上海工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杭州绘画研究社社长、交通大学美学理论教授等职。
[1]1982年起前往美国纽约定居,继续其绘画及文学创业。
当时,木心的诗歌已经有脱离现代诗的端倪。
80年代他开始以一句话的形式写作俳句,1986年于台湾出版《琼美卡随想录》,首度发表了他的一行式俳句,影响了日后台湾的自由句发展,与隐地并列为自由句的先驱。
此后他出版了包括《散文一集》、《琼美卡随想录》等在内的十余部作品。
他还曾在各地举办个人画展,他也是首位作品被大英博物馆收藏的20世纪中国画家。
此外,他还于1989年至1994年间为旅居纽约的一群文艺爱好者讲授《世界文学史》,其中包括著名画家陈丹青等。
2005年他受家乡乌镇的邀请回国定居。
2011年10月因肺部感染住进桐乡第一人民医院,同年12月21日凌晨三时该医院病逝。
[2]美术作品《塔中之塔》从技法上看我们又很难将之称其为国画,因为木心先生很少单纯地使用笔墨而是将中国传统与西方当代艺术中的多种绘制技巧融为一体,以创造出他想象中的风景,而这风景是他精神的唯一安顿。
与这批风景一同展出的还有木心先生写于狱中的诗文杂记,这里面完全没有对时世不平的抱怨,而是想象了大量世界精英分子间的对话:托尔斯泰、莱奥那多、沃尔夫、托斯妥耶夫斯基、瓦格纳。
木 心(素材)
木心木心(1927年2月14日--- 2011年12月21日),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诗人、文学家、画家。
1927年生于乌镇东栅,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
1982年定居纽约。
木心先生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
2011年12月21日凌晨3时,木心在故乡浙江乌镇逝世,享年84岁,是陈丹青的导师,曾出版多部著作。
木心先生出身首富之家,舅舅是作家茅盾。
1948年自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是林风眠的学生。
毕业后,任教于浦东高桥中学。
1950年代起在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任职。
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于1971年被逮捕入狱,原先他自订的二十二册文学作品也都被查抄。
出狱后继续从事美术工作。
他还曾任上海工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杭州绘画研究社社长、交通大学美学理论教授等职。
[1]1982年起前往美国纽约定居,继续其绘画及文学创业。
当时,木心的诗歌已经有脱离现代诗的端倪。
80年代他开始以一句话的形式写作俳句,1986年于台湾出版《琼美卡随想录》,首度发表了他的一行式俳句,影响了日后台湾的自由句发展,与隐地并列为自由句的先驱。
此后他出版了包括《散文一集》、《琼美卡随想录》等在内的十余部作品。
他还曾在各地举办个人画展,他也是首位作品被大英博物馆收藏的20世纪中国画家。
此外,他还于1989年至1994年间为旅居纽约的一群文艺爱好者讲授《世界文学史》,其中包括著名画家陈丹青等。
2005年他受家乡乌镇的邀请回国定居。
2011年10月因肺部感染住进桐乡第一人民医院,同年12月21日凌晨三时该医院病逝。
[2]美术作品《塔中之塔》从技法上看我们又很难将之称其为国画,因为木心先生很少单纯地使用笔墨而是将中国传统与西方当代艺术中的多种绘制技巧融为一体,以创造出他想象中的风景,而这风景是他精神的唯一安顿。
与这批风景一同展出的还有木心先生写于狱中的诗文杂记,这里面完全没有对时世不平的抱怨,而是想象了大量世界精英分子间的对话:托尔斯泰、莱奥那多、沃尔夫、托斯妥耶夫斯基、瓦格纳。
关于木心的解读
关于木心的解读木心,这个名字在当代文化领域中独树一帜,他是一位跨越文学与绘画两大领域的杰出艺术家。
1927年,木心出生于江南水乡乌镇,这片富饶的土地孕育了他的艺术灵魂。
随后,他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接受教育,这段经历为他打下了坚实的艺术基础。
然而,木心的艺术之路并未止步于此,他的一生都在不断探索和创作,直至成为一位享誉世界的文学家和画家。
木心的艺术成就多种多样,他涉猎领域广泛,从散文、诗歌到小说、画集,无一不精。
他的文学作品以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吸引着读者。
例如,《哥伦比亚的倒影》一书,以其深邃的哲学思考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木心对于人生、爱情和社会的独到见解。
而他的诗集《西班牙三棵树》则以生动的意象和优美的韵律,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
在绘画领域,木心的画作同样令人瞩目。
他的画集《木心画集》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赢得了广泛赞誉。
木心的作品风格云淡风轻,却意味深远。
他的文字如同清泉般流淌,给人以美的享受。
他的画作则以其简洁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传递出深沉的情感。
这种风格的形成,既源于木心本人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追求,也与他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在解读木心的过程中,我们不禁为他的艺术才华和深刻思想所折服。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例如,在他的散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在他的小说中,我们可以洞察到他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和对社会的关注;在他的画作中,我们可以品味到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美的无限向往。
木心的作品不仅令人陶醉于艺术之美,更能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
他的作品常常具有多种解读方式,引发读者共鸣。
这是因为木心在创作中注重表现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多元性,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这种深刻的人文关怀使得木心的作品具有了超越时空的价值,成为了当代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从前慢作者木心简介
从前慢作者木心简介木心(1927年2月14日—2011年12月21日),中国当代文学大师、画家,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出版多部著作。
木心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
1927年生于浙江桐乡乌镇东栅,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1982年定居纽约。
2011年12月21日3时逝世于故乡乌镇,享年84岁。
著名画家陈丹青解释木心的名字起源于“木铎之心”,是佛语说法;在木心先生讲述《文学回忆录》也称起源于佛教的“木铎之心”(由他的弟子陈丹青书稿整理出版),较为可信。
1946年,木心进入由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学习油画,但随后又转到与他的美术理念更为接近的林风眠门下,入“杭州国立艺专”继续探讨中西绘画。
1940年代末任教于杭高,鼓励学生在音乐、美术上努力追求。
(据《同情中断录》)1971年,木心先生在“文革”期间被捕入狱,囚禁18个月,所有作品皆被烧毁,三根手指惨遭折断。
狱中,木心先生用写“坦白书”的纸笔写出了洋洋65万言的《The Prison Notes》,手绘钢琴的黑白琴键无声地“弹奏”莫扎特与巴赫。
文革结束后平反,曾任杭州绘画研究社社长,上海工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上海市工艺美术中心总设计师,《美化生活》期刊主编,以及交通大学美学理论教授。
木心先生也是曾参与主修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十大设计师”之一。
在1977年—1979年间,遭遇软禁,这也是木心先生二十年间第三次被限制人身自由。
自1982年起,木心先生即长居美国纽约,并盘桓南北欧,游历甚广,从事美术及文学创作。
1983年,“林肯中心”举行木心水墨画展。
1984年,哈佛大学举行彩墨画展、收藏仪式。
2002年,举办“木心的艺术”大型博物馆级全美巡回展。
木心早期作品:论文:《哈姆雷特泛论》、《伊卡洛斯诠注》、《奥菲斯精义》、《伽米克里斯兄弟们》(九篇集)小说:《临街的窗子》、《婚假》、《夏狄的赦免》、《危险房屋》、《石佛》、《克里米雅之行》、《伐哀尔独唱音乐会》、《罗尔和罗阿》、《木筏上的小屋》诗:《如烟之姿》(长诗)、《非商籁体的十四行诗》(100首集)、《蛋白质论》(短诗集)、《十字架之半》(短诗集)剧本:《进来吧,主角》旧体诗词:《玉山赢寒楼烬余录》木心出版了16本小说、散文和诗集。
木心最优美的句子
木心最优美的句子
木心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富影响力的作家和文化名人,他的文笔典雅,富有哲理性和深刻的人生感悟,被广泛传颂。
下面是木心先生最优美的句子,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1、人生最孤独的时候,是当你陷入一场无法告诉别人的悲痛中。
2、我们常常因为自己的心态问题,未能发现身边其实拥有许多美好的事物。
3、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件事情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时间的流逝。
4、对于真正的智者来说,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和智慧,越多就越能发现自己的无知。
5、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你曾经经历过什么,而是你经历过之后学到了什么。
6、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富有和权势,而在于内心的安宁和对生命的热爱。
7、人生最难得的是,能够把自己的热情和梦想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
8、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人物,就必须拥有巨大的耐心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9、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担当,只有找到了自己的目标,才能走得更远。
10、真正优秀的人,并不是追求完美和成功的人,而是那些能够
在失败中寻找到自我提升的人。
去乌镇看望木心先生阅读理解答案
去乌镇看望木心先生阅读理解答案乌镇是浙江省桐乡市的一个古镇,以其独特的水乡风景和富有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在这个美丽的古镇上,曾经居住过许多著名的文化名人,其中就包括木心先生。
木心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艺术评论家、策展人和出版家,他对于中国当代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化地标”。
如果有机会去乌镇,肯定会有人想要去看望木心先生,感受一下他的智慧和才华。
但是眼下似乎很难得到这个机会,不过我们还是可以通过阅读木心先生的作品来了解他的思想和艺术观。
首先,必须提到的是木心先生的代表作《木心自选集》,这本书是他自己编选的,在书中收录了他的一些重要作品和评论。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木心先生的文化背景和他对于文学艺术的独特见解。
木心先生对于文学艺术有着独到的洞见,他不仅关注艺术形式的创新和突破,更注重作品内在的人文关怀和精神追求。
他认为一个作品应该具有生活的力量和智慧的力量,通过艺术创作来传递人类的情感和思想,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和美好。
除了文学作品之外,木心先生还是一个出色的艺术评论家和策展人。
他在《木心的画笔》一书中对于绘画艺术做出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通过文字来描绘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和作品的内涵。
他曾经策划过多个艺术展览,通过展览来传递和表达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和思考。
在乌镇这个古镇上,木心先生也留下了他的足迹和思想。
他曾经在这里居住和工作,他深深地爱着这个古镇的美丽和独特的文化氛围。
他曾经说过:“乌镇是一个文化富饶的地方,这里有着浓厚的文学和艺术气息。
”他把乌镇当作自己的故乡,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对于这片土地的热爱和敬仰。
总的来说,木心先生是一个全才型的文化名人,他在文学、艺术和出版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和贡献。
他的思想和作品都是我们值得去阅读和思考的。
虽然不能亲自去乌镇看望木心先生,但是通过阅读他的作品,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他的思想和艺术观,感受到他对于文化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木心介绍
木心介绍个人生平木心,“木心”是他的笔名,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
1927年2月14日生于浙江乌镇东栅,木心的家庭与作家茅盾两家有较远的姻亲关系。
木心先生的大甥婿郑儒针是香港银行前行长——郑铁如先生的长子,民国著名社会活动家谢仁冰先生的外甥,与钱钟书先生交好,其母与鲁迅先生相识。
[2]著名画家陈丹青解释木心的名字起源于“木铎之心”,是佛语说法;木心先生却自道“名字其实是累赘,起名木心,是取‘木’字笔画集,‘心’字笔画发散之意。
”(据童明教授介绍,“木”字亦有“‘十’字架上的那个‘人’”之意)[2]1946年,进入由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学习油画,但随后又转到与他的美术理念更为接近的林风眠门下,入“杭州国立艺专”继续探讨中西绘画。
1971年,木心先生在“文革”期间被捕入狱,囚禁18个月,所有作品皆被烧毁,三根手指惨遭折断。
狱中,木心先生用写“坦白书”的纸笔写出了洋洋65万言的《The Prison Notes》,手绘钢琴的黑白琴键无声地“弹奏”莫扎特与巴赫。
文革结束后平反,曾任杭州绘画研究社社长,上海工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上海市工艺美术中心总设计师,《美化生活》期刊主编,以及交通大学美学理论教授。
木心先生也是曾参与主修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十大设计师”之一。
[3]在1977年——1979年间,遭遇软禁,这也是木心先生二十年间第三次被限制人身自由。
自1982年起,木心先生即长居美国纽约,并盘桓南北欧,游历甚广,从事美术及文学创作。
*1983年,“林肯中心”举行木心水墨画展。
1984年,哈佛大学举行彩墨画展、收藏仪式。
2002年,举办“木心的艺术”大型博物馆级全美巡回展。
[2]出版了16本小说、散文和诗集。
木心先生的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是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第一位有作品被该馆收藏的。
木心先生的散文与福克纳、海明威的作品一道被收入《美国文学史教程》。
木心先生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人物和传奇式大师。
木心博物馆介绍
木心博物馆介绍
木心博物馆位于浙江嘉兴南湖,是中国第一座由个人出资筹建的当代艺术博物馆。
2014年10月18日正式开馆。
木心是当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后一位浪漫主义大师,也是新古典大师、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木心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美学家、画家,曾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知识分子”。
木心先生一生历经坎坷,历
经磨难,他在逆境中顽强拼搏,他在逆境中坚守自我。
木心博物馆就是以先生的名字命名的一座私人博物馆。
木心博物馆总体设计为仿西洋风格建筑,外观造型简约大气,内部设计富有人文气息。
其中一层主要是文学展厅和美术展厅,二楼为木心先生的私人藏书和个人艺术作品展示空间。
一楼的文学展厅是整个博物馆的核心空间,厅内主要陈列了先生个人生平、创作历程以及部分文献资料等内容。
二楼为美术展厅,主要陈列了先生在不同时期创作的美术作品等内容。
—— 1 —1 —。
2023作家木心先生散文语录摘抄
2023作家木心先生散文语录摘抄2023作家木心先生散文语录摘抄11) 《春秋》《史记》,并没曾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那是由于:礼,不能节人;乐,何尝发和;书,未足道事;诗,岂在乎达意;易,更难普遍道化。
万象流传,毫厘是必失的,所以千里必差。
——木心《素履之往》2) 天才必经修炼、涵养,才有味。
——木心《文学回忆录》3) 宗教总是从情理开始,弄到不合情理。
——木心《文学回忆录》4) “在绝望中求永生。
”常见人驱使自己的“少年”“青年”归化于自己的“老年”。
我的“老年”“青年”却听命于我的“少年”。
顺理可以成章,那么逆理更可以成章——少年时自己说过的一句话,足够我受用终生。
——木心《鱼丽之宴》5) 论顽固,是自然最顽固,无视自然,要吃亏的。
——木心《素履之往》6) 那我也是啊,我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听众。
——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7) 轻浮,随遇而爱,谓之滥情。
多方向,无主次地泛恋,谓之滥情。
言过其实,炫耀伎俩,谓之滥情。
没条件的痴心忠于某一人,亦谓之滥情。
——木心《素履之往》8) 都有一份纯真、激情、向上、爱美、生动憨娈的意境,亦即是罗曼蒂克的醇髓,几乎可说少年青年个个是艺术家的坯,诗人的料,英雄豪杰的种。
青春将尽,天赋的本钱日渐告罄,而肉体上精神上开支浩繁,魔鬼来放了。
这个人人难逃的律令,人人全然不知,像感觉到童年,童年已逝的道理一样,青春也不自识,更不自识,因为从童年到青春是柔润发旺的进程,而青春既尽,即转戾燥干涸,其势趋下,畴昔的纯真激情向上爱美都是天然而然。
——木心《素履之往》9) 宠辱不惊。
此种遭遇和态度(宠辱,不惊)本是很糟糕的,落入了宠或辱的境地,一时摆脱不了,只好睥睨处之,以反常应付反常而已。
——木心《即兴判断》10) 她们呆等那红葡萄酒似的一瞥,越是难得越是想得到。
——木心《爱默生家的恶客》11) 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
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喝热茶……这种事以后多着昵。
木心他的生命不止行过
木心他的生命不止行过打开文本图片集2021年12月21日凌晨3时,诗人、文学家、画家木心先生在家乡乌镇过世,享年84岁。
木心有言,“从明亮处想,死,是不再疲劳的意思”,那么,这回先生是真的“不再疲劳”了。
掀起一阵文学狂飙我有幸见过先生。
是在2021年5月的一个周末,天气闷热潮湿,不一会飘起雨来。
雨很细很密,打在车窗上,恍若盖上一层薄纱。
我在去乌镇的长途汽车上。
车身偶有晃荡,夹杂乘客交谈声,不时看手表,心下犹疑,不知时间是该过得快点好还是慢点好。
乌镇地属江南,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称,明清年间,更是官商竞占之埠,兵盗必争之地。
商贾繁盛之外,亦允推文采风流,上溯则梁朝的昭明太子萧统在此读书,斟酌《文选》,唐朝的银杏树至今布叶垂阴,高木清流,风物骀荡。
历代俊彦,学而优则仕,仕而归则商,雅士结社,清客成帮,白丁平民亦识字断句,这等繁华早已不是铺陈金玉的繁华,而是化成人文的粹华。
夜宿西栅。
晚上的乌镇格外雅静,嚣骚退去。
行至据说是古早的一家祠堂,亦作节日看戏用,没来由地想起木心《温莎墓园日记》的序言:“混绿得泛白的小运河慢慢流,汆过瓜皮烂草野狗的尸体,水面飘来一股土腥气,镇梢的铁匠鎚声丁丁……寂寞古镇人把看戏当作大事。
”我的大事则是明日去孙家花园见木心。
夜归,躺床上,悬想阅读木心的过程。
犹忆2021年1月,广西师大出版社隆重推出木心第一本在国内出版的散文集《哥伦比亚的倒影》,画家陈丹青肃立2小时,恭谨而恭敬地谈论他尊称为师尊的,彼时大陆几乎无人知晓的木心。
在他眼里,木心是“一个异数”,其一异在自身禀赋,其二异在环境遭遇,而诞育其中的艺术成就则为第三重“异”,“中国风骨”与“世界观念”的相激相荡复使中国历代散文的神髓至木心处“辗转荟萃”转又“别开生面”,并认为木心很可能是“我们时代唯一一位完整衔接古典汉语传统与五四传统的写作者”。
紧接着,《南方周末》等重要媒体辟出专版介绍,陈子善、陈村、何立伟等国内作家学者纷纷撰文,或指出木心“让承载国学底蕴的中国汉字的表现力在纸上熠熠生辉”,或论述在木心“鲜明亮丽的文字背后,深邃的思想,形而上的思考汩汩而出”,或赞叹木心“常在人们说够了的地方接着写下去,写出独有的好天好地”。
中国当代画家木心生平简介
中国当代画家木心生平简介木心,中国当代文学大师、画家,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
出版多部著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当代画家木心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木心生平简介木心简介到底是什么?想必大家都知道陈丹青大师,那么木心就需要好好介绍一下了,木心是陈丹青的导师。
木心的本名其实是孙璞,被视为深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人物。
因此,木心简介对于我们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普及性意义。
木心,1927年2月14日出生于浙江乌镇,本名孙璞,我们一直称呼的木心是他的笔名,取自于佛语说法,“木铎之心”,但木心先生后来又指出起名木心是取木字笔画集,心字笔画发散之意。
1946年,木心进入“上海美专”学习油画,之后又在杭州国立艺专继续学习研究中西方绘画。
1971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木心先生被捕入狱,活活地被监禁了18个月,手指也被折断了三根。
虽然之后木心先生得到平反,但之前的所有作品都被烧毁了。
1982年起,木心决定长居美国纽约,常常前往南北欧国家,继续深造美术及文学创作。
1983年,木心在林肯中心举办了个人水墨画展,次年他还在哈佛大学举行彩墨画展,甚至在2002年,木心还举办了全美巡回展。
直到2011年12月21日,八十四岁的木心于乌镇逝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木心不仅在美术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在文学方面也有所建树,出版了16本小说、诗歌和散文,至今还有大量遗稿来不及出版。
木心的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而且是20世纪中国第一位画家有作品被该馆收藏,以上就是木心简介了。
木心的妻子对于木心妻子是谁,很多人都很关心,那么木心妻子是谁呢?其实木心这一生根本没有结婚,从哪里来的木心妻子呢!木心从小就喜爱文学,10岁的木心在家庭聚会上说过这样一句话:“写诗就要像杜甫那样才叫诗”,而当时的长辈听到后都只是笑笑,觉得童言无忌罢了。
因为木心与矛盾是远房亲戚,后来矛盾留下一屋子的欧美文学经典,当时的木心一颗心都扑在了上面。
经典20句木心名言
经典20句木心名言01. 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
应用示范:生命只有一次,努力让其尽情绽放才不负此生。
只有这样,当我们老去的那一天,才可以如木心一样自豪地说——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
适用话题:积极进取、自强、奋斗02. 所谓无底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
应用示范:既然选定了一个方向,就不要左摇右摆、患得患失,只有矢志不移的人才能抵达目标。
正如木心先生所言,“所谓无底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
”适用话题:目标与方向、坚定03. 真正的人生,是从认识自己才开始的。
应用示范:人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何时认识自己。
只有先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然后才谈得上确立目标、实现自我。
如木心先生所言,“真正的人生,是从认识自己才开始的。
”适用话题:自我认知、自省04. 无审美力者必无趣。
应用示范:教育不能太过功利化,如果说“智育”能助人取得成功,那么“美育”能帮我们体验到更多的幸福和乐趣。
木心先生有句名言,“无审美力者必无趣。
”适用话题:美、审美、美育05. 从未见有一只鹰飞下来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
应用示范:如果你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就不应当在一些无谓的琐事上分神,木心先生有个比喻很形像,“从未见有一只鹰飞下来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
”适用话题:目标与追求、专注06. 遇事多与自己商量。
应用示范:遇事要多听别人的意见,但主意还得自己拿,因为最后承担结果的是你自己。
木心先生有句名言,“ 遇事多与自己商量。
”这句话貌似荒诞,其实却是人生至理。
适用话题:独立思考、主见、选择07. 我之为我,只在异人处。
应用示范:成功无法复制,也无需复制,活出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
木心先生有句话说得好,“我之为我,只在异人处。
”适用话题:做自己、个性08. 始终不肯背叛自己的人,即使吃了很多苦头,最终却可以笑着。
应用示范:人生可以适度妥协,但千万不要背叛自己。
木心先生一生命运多舛,但他没有在苦难中沉沦,而是凭着坚韧与执著实现了自我。
他有一句经验之谈我们可以拿来共勉——“始终不肯背叛自己的人,即使吃了很多苦头,最终却可以笑着。
被遗忘的大师:木心
被遗忘的大师:木心来源:中国文化创意网整理作者:责任编辑:王璠发布时间:2013年03月08日 11:04木心1927年生于浙江桐乡。
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
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1982年定居纽约。
陈丹青的导师。
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
曾出版多部著作。
木心,已故的诗人、画家和学者,祖籍乌镇,卒于乌镇,生前曾经长期旅居纽约。
对于中国文学史来说,木心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木心又渐渐引人关注,以至于成为当代文化史上不能不提的人。
生于1927年的木心,早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曾经师从刘海粟和林风眠。
木心前半生在“文革”的动荡中偷偷阅读经典,写作“不合时宜”的文学作品,1982年定居纽约后又在潦倒和孤独中老去,一生从未登临风口浪尖。
虽然他也有十几本著述,但若非最近一套名为《文学回忆录》的图书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木心不会被各大媒体如此关注。
这种热闹可能是他生前虽并不在乎,也未曾想到的。
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著名画家陈丹青旅居美国纽约,与当时一众年轻艺术家邀请木心为他们开设文学沙龙,将世界文学史从希腊神话一直贯通到当代,断断续续讲了五年。
这套《文学回忆录》,就是陈丹青当时逐字逐句记录下的木心的讲课纪实。
木心在讲到英国19世纪文学中的勃朗特姐妹时,说道:“艺术或有自己的上帝,而艺术家就是上帝的选民。
”纵观木心的一生,他恪守了这句话,一切从文学开始,又止于文学。
“一部文学史,重要的是我的观点”这套《文学回忆录》中,木心平视历史上所有的文学巨匠,用他特有的才学,沟通中西,妙趣横生又深情饱满,本质上是一套文学史的讲义,却处处都是木心个人化、文学化的观点。
陈丹青称,木心是他真正的精神导师。
陈丹青甚至将自己这些年写书的目的都归结于木心:“我写书,我出书,就是妄想建立一点点可疑的知名度,借此勾引大家有朝一日来读木心先生的书。
”陈丹青认为40万字的《文学回忆录》,是木心留给世界的礼物,文学的福音书。
木心:认真勾引,认真失身
木心:认真勾引,认真失身木心是谁?木心先生是诗人、文学家、画家,于2023年12月21日凌晨三时,在家乡乌镇逝世,享年84岁。
当有人问起“木心先生在最终的时间有没有外出”时,木心花园四周的多数人这样回答:“木心是谁?”他们不曾知道,就在这个凌晨,一位传奇的老人孑然离开,为中国文化界留下了永久的哀伤。
我纷纷的情欲从前的人多仔细仔细勾引仔细失身峰回路转地颓废从前慢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恳切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致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云雀飞了一成天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哪你再不来,我要下雪了眉目你的眉目笑语使我病了一场热势退尽,还我孤独的健康如若再唔见,感觉是远远的像有人在地平线上走,走过只剩地平线,早春的雾迷漫了所幸的是你究竟算不得美美,我就病重,就难痊愈你这点儿才貌只够我病十九天其次十天你就粗糙难看起来你一生的华彩乐段也就完了别人怎会当你是什么珍宝呢蔓草丛生,细雨如粉,鹧鸪幽啼我将迁徙,卜居森林小丘之陬静等那足够我爱的人物的到来五月你这样吹过凉爽,严厉再吹过来的我知道不是你了(注:木心先生是20世纪第一位有作品被大英博物馆保藏的的中国画家。
)陈丹青对他言必称“师尊”。
陈丹青在文章中说,“我的所见所知是:小说、诗、戏剧,达到宏大的境界,屡见不鲜;散文达到宏大的境界,还未见过。
而木心的散文,例如《哥伦比亚的倒影》等篇,无疑是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陈丹青说:“我可以想象不出国,但无法想象出国之后我不曾结识木心先生。
”。
人物素材-木心
目录木心简介 (1)木心名言 (2)高考示范 (4)《从前慢》及赏析 (6)木心简介本名孙璞,笔名木心,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
出版了16本小说、散文和诗集,代表作有《琼美卡随想录》(散文集)、《西班牙三棵树》(诗集)、《温莎墓园日记》(小说集)等。
木心先生的传奇一生衔接了中国"文革"前到今日的文艺桥梁。
而他的艺术活跃的在东西方与古典及现代之间对话。
在14岁时发现一位远亲也是知名诗人茅盾废弃的书房中发现文艺宝库,他开始系统性的阅读西洋的哲学史诗,加上从小上私塾得以深入习得中国古经典。
之后在上海美院就读。
在参与一个抗争活动中被学校退学,之后1946逃避国民政府而到台湾,1949年回到新中国,陷入足以让他忧郁致死的痛裂处境,然这种处於晦暗悲观环境的遭遇,却也唤起他内心的顽强的人文记忆,并让他耽于创作中解脱困顿。
他说:“文学是我的信仰,是这信仰使我渡过劫难。
”他在1971到72年间被囚禁在一个地下满是脏水的废弃防空壕中,18 个月不见天日的地下囚牢日子,他写下"囚禁中的日记",其中文字内容其实是他自己与西方先知哲学家者的对话,如福楼拜,尼采孔夫子等。
他用的是地下的脏水写在泛黄的自白书纸上,留下的是这66篇650,000个的密密麻麻的字,也因此让他能依靠这精神粮食而存活下来,之后他将这个自白书日记偷偷的藏在缝住的衣角带出来。
文化大革命在1976年的结束并没有带给他自由,1978到1979年软禁期间,煎熬的日子他白天的劳动,而晚间他转化成为那自由的灵魂,他绘制了33幅动人心弦的山水画。
这些作品是耶鲁大学博物馆的典藏品。
2011年12月21日,凌晨3时,乌镇还未醒来。
没有等到一天后的冬至,诗人、文学家、画家木心先生,因病在故乡与人间匆匆而别,享年84岁。
木心一生,堪称传奇。
从乌镇到上海,从上海到纽约,再从纽约重回故乡。
“资深老文青”木心先生的名言50句
“资深老文青”木心先生的名言50句中学生写作文大多缺文采,干巴巴的,尤其写议论文,格式单一,语言刻板,读来千篇一律,味同嚼蜡。
而如果读读文艺范作家的作品,记点他们的名言,合适的地方引用一两处,无疑能让文章更有文艺范。
而木心先生堪称“资深老文青”了,他的作品深受大众喜欢,汪涵、李健等都是他的忠粉。
木心:本名孙璞,笔名木心,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
出版了16本小说、散文和诗集,代表作有《琼美卡随想录》(散文集)、《西班牙三棵树》(诗集)、《温莎墓园日记》(小说集)等。
1.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
2.青春真像一道道新鲜美味的佳肴,虽然也有差些的,那盘子总是好的。
3.生活的最佳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
4.讲规律,就是乐观主义。
讲命运,就是悲观主义。
5.生命是什么呢,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6.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7.宽容的夜色遮掩了河水的污浊。
8.枯萎的花,比枯萎的叶子更难看。
9.生命的悲哀是衰老死亡,在这之前,谁也别看不起谁。
10.知识,学问,使人通达,使人平静。
11.规律背后,有命运在冷笑。
12.知与爱永成正比。
13.一个人到世界上来,来做什么?爱最可爱的、最好听的、最好看的、最好吃的。
14.凡是伟大的,都是叛逆的。
15.从未见有一只鹰飞下来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
16.最高的不是神,是命运。
17.常以为人是一个容器,盛着快乐,盛着悲哀。
但人不是容器,人是导管,快乐流过,悲哀流过,导管只是导管。
各种快乐悲哀流过,一直到死了,导管才空了。
18.人的快乐,多半是自以为快乐。
植物动物,如果快乐,真快乐。
19.幸福就是心安理得地爱艺术。
20.凡心所向,素履可往。
21.生活,是安于人的奴性和物的奴性交织。
22.冰是睡熟了的水。
23.还没分别,已在心里写信。
24.爱,原来是一场自我教育。
25.我能抗拒任何诱惑,直到它们被我所诱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木心面前,我们都是失学者中国人劝起学来跟劝酒一样凶猛,常常看到这样的标题:《你一定要读某某》、《你死之前不能不读的某某》、《读某某吧,他能让你如何如何!》、《人生苦短,你怎么可以不读某某呢?》。
可是,读书这样一件极个人的事,只对阅读者本人有意义,本来是不应该劝的。
商品,可以搞团购,读书,不能搞团读。
我看到一本好书,暗自喜欢,会摘其佳句,记于本上,视若己出。
我会把书的精华内化到心里,把书中的句子“内模仿”出来,甚至不自觉地以作者的心为心。
我还会把这位作者的作品都搜来通读,全然忘记了古人教导“得便宜处,不可再去”。
有一年,因为喜欢香港唐史学家赖瑞和的游记《杜甫的五城》,我一口气买下他的学术著作《唐代基层文官制度》和《唐代中层文官制度》,开卷昏昏欲睡,只好束之高阁。
最近,我在读木心的书,饥渴慕义地读,废寝忘食地读。
如果你愿意,也可以一起读。
随意。
不劝。
木心是近年来活着被“出土”的作家,他在海外的知名度远远高于海内。
他在国内名声渐渐扩散开来,很大程度上是他的高徒陈丹青运作的结果。
尤其在他死后,陈丹青把他在美国讲述文学课的课堂笔记整理出版,编成《文学回忆录》两大卷,使得他再次被发现、被重视、被论及。
我也是因为读罢这套1102页的大书,意犹未尽,才把市面上能够找到的木心的著作统统搬回家。
不过,这一次,没有让我失望。
你得承认,我们生活在一个思想空洞、庸常乏味的时代。
作家成功依赖着市场促销,每个作家差不多同时也是个会计,大批作家都堕入物质的陷阱。
再没有一本书可以改变世界,再没有一个作者有改变世界的雄心。
作家不重视自己灵魂对作品的评价,而是更看重读者的评价。
作者总是迁就读者,事实上作者本人也是一个口味粗俗的读者。
而木心是站在塔尖上,而不是大马路上,跟我们说话。
他不但自己站在塔尖,而且还拉我们一起登临。
读他的书,正像《神曲-地狱篇》最后一卷中,诗人维吉尔拉着但丁走出地狱,来到地面:“一起攀登,我随他向前,直至圆洞之外的穹隆,看熠煜归于碧落。
我们于是趋步,仰见星辉重现。
”读木心的书,不必全盘接受其观点,甚至不必半盘接受,而是要欣赏他的见识。
见,未必能识,不见,则一定不识。
木心的书,字里行间都是见识。
把他叫做大师,那是骂他。
大师是一个多么做作的滥大街的词语,而木心的舒服在于不做作。
实诚人亲近实诚人,木心最欣赏的人是尼采,因为“许多人说话不诚恳,尼采诚恳。
”古人骂人不像现在动不动往生殖系统上扯,最狠的两句骂是“汝母婢也”(你是小老婆养的)和“无见识奴”。
在我们的祖先们看来,没有见识,奴婢不如。
木心的见识,俯拾皆是。
木心的佳句,满箩盈筐。
一篇木心的读书笔记,该从何写起?真让人犯难。
他有七宝楼台,我非要强拆,重盖一座,不但唐突前贤,而且吃力不讨好。
写到这里,我恨不能就此打住,问一下亲爱的编辑,我能否剩下的文字全都引用木心,将把这部分稿费买成《陈丹青全集》,烧给木心。
只怕,他老先生在九泉下不答应。
木心出生于1927年,死于2011年,身历民国、共和国、美利坚合众国。
他精通绘画,会弹钢琴,擅长文字。
但是在他身上,看不到多才多艺的卖弄与学贯中西的夹生。
据说,钱钟书当年访问意大利,出口背诵的是意大利二流诗人的作品,令东道主大惊,心想,“二流诗人的作品他都能背,一流诗人的肯定不在话下”,岂知,钱只会背这几首而已。
换成木心,决不会这样做。
他的身上有《世说新语》里的魏晋风度,他的文字有陶渊明东篱黄昏后的菊香。
说起来,他也是大户人家出身,幼时在乌镇的孙家花园长大。
他身上带着贵族气,但没有阔少气。
他不会把满腹才情用来倒腾瓶瓶罐罐,年老写一部《锦灰堆》,他追求的艺术至美而灵动的世界。
他的幸福在彼岸,不在此岸。
在文学课上,他叹惋那个逝去的民间社会,那个家里佣人都可以滔滔不绝讲《七侠五义》的时代。
在他的作品中,对于那个慢时代,也时有吟诵。
例如,这首《失去的氛围》:“从前的生活/那种天长地久的氛围/当时的人是不知觉的/从前的家庭/不论贫富尊卑/都显得天长长、地久久/生命与速度应有个比例/我们的世界越来越不自然/人类在灭绝地球上的诗意/失去了许多人/失去了许多物/失去了一个又一个氛围”他写了半篇《上海赋》,连连绵绵,氤氤氲氲,为那个与西化擦家而过的东方巴黎,唱尽挽歌。
他说,“蓝布旗袍的天然的母亲感、姊妹感,是当年洋场尘焰中唯一的慈凉襟怀”。
“耶诞将临,家家枞树,户户彩烛,徐家汇教区号称东方梵蒂冈。
”“那号称拥有世界第一长吧台的ShanghaiClub,后来叫海员俱乐部。
”但木心绝不是一个一心只向后看的怀乡病患者。
他是一个游荡在艺术王国的世界公民。
对于中国文化的劣根性,他批判起来,总是毫不留情。
他说:“在西方,下雨了,行人带伞的撑伞,没带的一样走,没见有耸肩缩脖的狼狈相;若两车相撞,在警察到达前,不说一句话。
”他认为仅此两件小事,国人一百年也未必做得到。
他又说,“中国人哪,在没有功没有利的状况下,也要急急乎功,近近乎利。
”最近有个段子说,腾讯的网管员,夜里三点爬起来,看看服务器上的在线人数,发现每天都有300万人在那里斗地主。
假若木心知道这件事,不知作何感慨。
中国人有的是时间,但多数人的时间都用到了无意义的地方。
他对陈丹青等学生说:“中国的公园,许多人在那里弄气功,抱住树,晃头。
那是怕死,没有别的意思,穷凶极恶地怕死。
”一个不相信神在的国度,怕死是自然的,享乐也是必然的。
木心比较中外情爱文学之不同,说:“西方就有这样的好处,有《简爱》、《茶花女》、《少年维特之烦恼》这样的爱情教科书。
中国,要么道德教训,要么淫书,要么帝王将相画,要么春宫图。
”读书,在木心看来,绝不是消遣。
他常说:“文学艺术,创作难,欣赏更难。
”读书要学会找到精华中的精华,只有如此,整个精华才是你的。
他说:“我书固劣劣,不愿做人枕边书。
”但读书,又是消闷解愁的良药。
他喜欢引用托尔斯泰的话:“忧来无方,窗外下雨,坐沙发,吃巧克力,读狄更斯,心情又好起来。
”为什么是狄更斯?木心说:“狄更斯小说结局都是英式小团圆,壁炉熊熊烈火,烛光热茶,大家围坐在圆桌前,你看我,我看你,恍然若梦。
”西方作家中,木心十分喜欢纪德。
他说自己年轻时候,曾经被罗曼-罗兰引入莽林,后来纪德在敲窗唤他,他才从罗氏的影响中走了出来。
他发现,罗曼罗兰将艺术和艺术家概念化,其道德力量也是迂腐的。
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时把《约翰-克里斯朵夫》当成《圣经》的人来说,这段话非常震撼。
不过想一想,木心说的也有道理。
罗兰所谓轰轰烈烈,其实就是婆婆妈妈,所谓理想主义,就是伤感情调。
纪德在窗外说:“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件终身大事。
”陀氏在稿纸上画满了人,他总是令人目不暇接地写出人性的可能性。
有人说陀氏粗糙,木心举手反对,“陀氏的粗糙是极高层次的美,汉家陵阙的石兽,如果打磨得光滑细洁,就一点也不好看了。
”中国诗人,木心独推陶渊明。
他甚至说:“有时,人生真不如一句陶渊明。
”木心认为中国历代文学,到今天有用处的少。
汉赋,华丽但无用,唐诗豪放,也用不上,宋词清婉,小家子气。
要从中国古典文学中借光借力,尚有三个方面:诸子经典,取其辩才。
史家叙事,取其笔力气量。
《诗经》、乐府、陶诗,取其遣词造句,今日可用。
在木心看来,《诗经》、《楚辞》是中国文学的两张硬弓。
他写了一本《诗经演》,把《诗经》中的名篇重写成四言的十四行诗。
我看了几篇我喜欢的篇目《静女》《谷风》等,发现还没有原诗好懂。
也许是因为我驽钝,没有拉开两张硬弓的缘故。
看木心最痛快之处,就是他对于这主义那主义、这派那派的祛魅。
祛魅者,揭穿装神弄鬼把戏也。
木心说:“现代派就是装疯卖傻。
”“意识流不是正路。
明白,清新,这才是大路。
”他说这番话的时候,正值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现代派正在国内闹得风风火火的时候。
可惜,这样理性的声音,要隔了20年,我们才得以接着陈丹青的听课笔记而听到。
在创作上,他也瞧不上现代派、后现代派。
他说,“我不要出奇兵,我要正规军,大军压境。
”木心善用妙不可言的比喻。
谈到《五号屠场》所代表的黑色幽默派,他说,“这些反战的作家好比是原告,原告在法庭上插科打诨,弄得被告也嬉皮笑脸。
法官一看说,算了吧。
油滑是无力的,狂欢节上可以扮小丑,法庭上不行。
在作品中要保持法官的尊严,这是最高的也是最低的要求。
”我前些日子看了韩寒小说《光荣日》改编的同名话剧之后,心里响起木心的这段话。
这部戏,不是没有批判力度,但是总是讲俏皮话,男主人公临死还不忘抖一个包袱,我要是法官,肯定也会说:“算了吧。
”值得注意的是,油滑现在已经成为主流的中文写作风格,无论微博,还是文学,都在不遗余力地讲俏皮话,热闹归热闹,事后仔细一看,全是皮,一颗果仁也没有。
木心有一点洁癖,无论是生活中,还是艺术上。
他评论人邋遢说:”脏到了眼镜片都不拭干净“。
在文字上,他更是追求洁净,连上海黑社会的显隐结构都不肯去写,怕的是有“掏酱缸”之嫌。
他也反对写忏悔录,他说,”文学不是拿来忏悔用的。
从此改了,就是忏悔了。
否则就是装腔作势,是继续犯罪。
“我想,假如他泉下有知,知道陈丹青将他课堂上的骂人话印成书出版,不知将作何感想。
(陈丹青在《文学回忆录》里记录木心一句粗话:”古代,群山重重,你怎么超越得过……有人对我说,洞庭湖出一书家,超过王羲之。
我说:操他妈。
“)其实,我觉得,稍微讲点粗话也没关系。
人要有点小坏,方显出大可爱。
《世说新语》载,“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我倒喜欢有点小心眼的木心。
对于文学创作,木心有极高的见识。
他总能用三言两语,把创作这件事讲清楚。
他说:”莎士比亚总是把事情搞大,写嫉妒,弄到奥赛罗那么大。
写恶,弄到麦克白那么大。
天才有两条规律:一是把事情弄大。
一是把悲哀弄永恒。
“”一扇门要开,手里有一万把钥匙,一把把试过来,来不及的,良师告诉你,一捅,就开了。
“木心说的分明是自己,文学、艺术、人生,一样比一样复杂,经他一说,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为什么要读木心?对于我来说,木心能让我找到一点生活的意义。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总要有点尊严,总要有点诗情,否则长路迢迢,长夜漫漫,每天都是呼来喝去,处处都是一地鸡毛,人生可怎么打发?木心说:”生活大节,交朋友,认老师,与人发生性关系,生孩子,出国都要拿艺术来要求,要才气横溢。
“木心说:”现代的那种住房,一家一套,平安富贵地苦度光阴。
“木心说:”遇事多与自己商量。
“木心还说:”春雨绵绵,隔墙牛叫,床上欢娱无尽。
“他欣赏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主人公皮恰林。
此君在驿站等马车,四处无人,颓废疲倦。
忽然马车来了,皮恰林腰杆笔挺,健步上车,一派军人风度。
据陈丹青回忆,木心讲到此处,做了一个上马车的动作,接着说:”我们在世界上,无非要保持这样一点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