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表面粗糙度

合集下载

齿面粗糙度标准(一)

齿面粗糙度标准(一)

齿面粗糙度标准(一)齿面粗糙度标准引言•齿面粗糙度是衡量齿轮表面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不同应用领域和要求,有多种不同的齿面粗糙度标准被制定。

ISO 1328标准•ISO 1328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齿轮齿面粗糙度标准之一。

–ISO 1328-1:2005对圆柱齿轮的齿面粗糙度进行了分类和定义。

–ISO 1328-2:2013则针对圆锥齿轮的齿面粗糙度进行了分类和定义。

•ISO 1328标准采用一系列数值来表示齿面质量,如Ra(平均粗糙度)、Rz(极限最大表面高度)等。

AGMA标准•美国齿轮制造商协会(AGMA)制定了一系列齿面粗糙度标准。

•AGMA标准是工业界广泛使用的标准之一。

1.ANSI/AGMA 2001-D04标准适用于钢齿轮的齿面粗糙度。

2.ANSI/AGMA A06标准适用于球面容合齿轮的齿面粗糙度。

DIN标准•德国国家标准化组织(DIN)规定了一系列齿面粗糙度标准。

•DIN标准适用于德国境内生产和使用的齿轮。

–DIN 3962标准适用于钢齿轮的齿面粗糙度。

–DIN 3970标准适用于铸铁齿轮的齿面粗糙度。

JIS标准•日本工业标准(JIS)制定了一系列适用于日本齿轮制造和使用的齿面粗糙度标准。

•JIS标准是工业界重要的参考标准之一。

–JIS B 0630标准适用于钢齿轮的齿面粗糙度。

–JIS B 0651标准适用于球面容合齿轮的齿面粗糙度。

总结•齿面粗糙度标准是衡量齿轮质量的重要参考依据。

•ISO 1328、AGMA、DIN和JIS等标准都是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求制定的。

•在实际生产和使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的标准进行判定和验收。

齿轮检验标准

齿轮检验标准

检验标准(齿轮)[文档副标中国制造20 18书适用范 围适用于齿轮产品检验。

齿轮箱产品检验按照单机检验规范和要求检验,检验项11和内容如下: 外观及附带资料检验铸件不允许有明显的披缝、凹陷、飞边、胀箱等缺陷;焊缝符合图纸要求,表面光滑平整,无裂纹、焊瘤、焊渣、飞溅:经过喷砂(丸)处理,表面质量等级应达到Sd2级,经过手工或机械打磨,表面质量 应达到St2级:外露结合面边缘整齐、均匀,不应有明显的错位;表面漆膜厚度,遵从技术文件要求,油漆无流挂、漏涂、污物、剥落现象:装入沉孔的螺钉不应高于零件表面,其头部与沉孔之间不得有明显偏心;固定销、螺 栓尾端应略高于零件表面;外露轴端略高于包容件的端面,内孔表面与壳体凸缘间的壁厚应 均匀对称; 外露件表面不应有磕碰、锈蚀、锐角、飞边、毛刺、残漆、油污、型砂,外露的螺钉、 螺母、定位销等紧固件应完整,不得有扭伤锤伤划痕,安装牢固,不应有松动现象: 电机等配套件型号、规格与要求一致,外观无损伤、碰伤、掉漆; 外型尺寸及安装孔位符合图纸要求;附带资料齐全(关键件及部件出厂检验记录、热处理或振动时效报告、特殊材质证明、 技术图纸、配套的未装零件和外购件明细)。

空运转试验试验前,检查油位,加注润滑油。

试验在无负荷状态下进行,试验条件与齿轮箱产品工 况一致,试验不少于4小时,正反各2小时。

用以检验齿轮箱的运转状态、温度变化、功率 消耗,以及运转动作的灵活性、平稳性、可靠性、安全性。

检验项目和内容如下: 轴承温度检测:进料检验标齿轮箱产品检验指导 准(齿轮)运转开始和结束时,用红外测温仪在轴承端盖处检测轴承温度。

轴承温度及温升,应符合技术协议及相关技术文件要求,如无明确规定,可参考以下指标:室温下,滚动轴承温度不高于80°C,温升不超过40°Co传动噪声检测用声级计进行检测,测点位置的确定按下列原则:先估算设备尺寸,根据尺寸确定测点的位置。

设备最大尺寸D<lm,测试点离设备表面30cm:设备最大尺寸D二lm,测试点离设备表面100cm;设备最大尺寸D>lm,测试点离设备表面300cm。

齿轮表面粗糙度的确定

齿轮表面粗糙度的确定

齿轮表面粗糙度的确定齿轮是机械传动中常见的零件,其表面粗糙度对其性能和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齿轮表面粗糙度的定义、测量方法、影响因素以及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齿轮表面粗糙度的定义齿轮表面粗糙度是指齿轮表面上存在的不规则起伏或凹凸不平的程度。

它是通过测量齿轮表面的微小起伏来描述的,常用的单位是微米(μm)。

二、齿轮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常见的测量齿轮表面粗糙度的方法有两种:触针法和光学法。

1. 触针法:这是一种常用的直接测量齿轮表面粗糙度的方法。

通过将触针接触到齿轮表面,利用触针的运动来测量齿轮表面的起伏情况。

触针法简单易行,但需要专用的测量仪器。

2. 光学法:这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测量方法,通过使用激光干涉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设备来获取齿轮表面的图像,然后利用计算机分析处理得到表面粗糙度参数。

光学法测量精度高,但设备复杂,成本较高。

三、齿轮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齿轮表面粗糙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材料性质、加工工艺和使用条件等。

1. 材料性质: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表面硬度和塑性变形能力,这会直接影响齿轮表面的粗糙度。

一般来说,硬度较高的材料表面粗糙度较小。

2. 加工工艺:齿轮的加工工艺会对表面粗糙度产生重要影响。

加工精度、切削液的选择和刀具磨损等因素都会对表面粗糙度产生影响。

3. 使用条件:齿轮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载荷、转速和润滑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对表面粗糙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高载荷和高转速会增加齿轮表面的磨损,导致表面粗糙度增加。

四、齿轮表面粗糙度的控制措施为了保证齿轮的性能和寿命,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控制齿轮表面粗糙度。

1. 合理的材料选择:选择硬度适中、塑性变形能力好的材料,可以减小表面粗糙度。

2. 优化的加工工艺:采用合适的切削参数、切削液和刀具,以及有效的冷却和润滑措施,可以降低表面粗糙度。

3. 表面处理技术:通过磨削、抛光、电化学抛光等表面处理技术,可以提高齿轮表面的光洁度,减小表面粗糙度。

齿轮、表面粗糙度测量实验报告心得

齿轮、表面粗糙度测量实验报告心得

齿轮、表面粗糙度测量实验报告心得
本次实验是通过测量齿轮和表面粗糙度来学习测量方法和原理。

在实验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测量仪器和工具的知识,如卡尺、游标卡尺、外径测量仪等。

同时,我还了解了齿轮和表面粗糙度的定义、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

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我对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在使用卡尺时需要注意测量时的垂直度和读取时的精度。

在测量齿轮和表面粗糙度时,我学到了如何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以及如何通过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来提高测量准确度。

此外,我还发现在实验中需注意实验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要求自己在进行实验时保持冷静和耐心,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让我获得了实际操作的经验,并让我对测量方法和原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我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成形磨齿齿面粗糙度的试验探究

成形磨齿齿面粗糙度的试验探究

成形磨齿齿面粗糙度的试验探究曹荣青,王炯,束长林,王明镜,王余松(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制造技术及过程控制处,南京211123)摘要:通过试验研究了成形磨齿粗糙度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齿面粗糙度与修整参数及磨削参数关系的数学模型,最后检验了模型及其各系数的显著性,结果表明:成形磨齿齿面粗糙度受修整速度比及修整重叠比影响最大;为了获得较好的齿面粗糙度,精磨阶段的最后一次冲程宜采用负的速度比和较高的修整重叠比,并降低冲程速度。

关键词:成形磨齿;粗糙度;修整参数;磨削参数中图分类号:TH161.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333(2021)02-0066-03 Experimental Inquire on Flank Roughness of Gear Profile GrindingCAO Rongqing,WANG Jiong,SHU Changlin,WANG Mingjing,WANG Yusong (Department of MGB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Process Control,Nanjing High Speed Gear Manufacturing Co.,Ltd.,Nanjing211123,China)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change rule of the gear profile grinding roughness by experiment.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flank roughness of gear profile grinding about dressing parameters and grinding parameters is established by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Finally,the significance of the model and its coefficients is tested.The result show that the flank roughness is most affected by the dressing speed ratio and dressing overlap ratio.In order to obtain better flank roughness, negative dressing speed ratio and higher dressing overlap ratio should be adopted and reduce the stroke speed in the last stroke of the finishing stage.Keywords:gear profile grinding;roughness;dressing parameters;grinding parameters0引言磨齿加工目前仍是齿面淬硬后消除热处理变形,并进一步提高齿轮精度和改善齿面粗糙度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俄罗斯齿轮标准

俄罗斯齿轮标准

俄罗斯齿轮标准俄罗斯齿轮标准是指俄罗斯在齿轮制造方面所使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这些标准主要由俄罗斯国家标准委员会(GOST)制定和管理,以确保齿轮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俄罗斯市场的需求。

1. GOST 21355-87:齿轮传动。

齿轮材料的选择和处理该标准规定了齿轮所需的材料的选择和处理方法。

它包括齿轮材料的分类、物理和机械性质的要求,以及热处理、表面处理和硬化等相关技术要求。

这有助于确保齿轮的强度、耐磨性和寿命满足使用要求。

2. GOST 19034-82:齿轮箱工作质量控制该标准用于控制齿轮箱的工作质量。

它规定了齿轮箱的功能、装配和调试要求,以及齿轮箱产品的质量检验方法和评价标准。

这有助于防止齿轮箱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和质量问题,确保其可靠性和正常运行。

3. GOST 1643-81:齿轮. 基本参数该标准规定了齿轮的基本参数。

它包括齿轮的模数(m)、齿数(z)、齿轮副数(v)、齿轮的轴向压力角(a)等参数的计算和规范。

这有助于确保齿轮的尺寸和形状满足设计要求,并提供准确的齿轮参数以进行齿轮传动的设计和计算。

4. GOST 3474-92:齿轮. 轴向及径向侧隙该标准规定了齿轮的轴向和径向侧隙。

它包括侧隙的定义、测量方法和标准值的确定。

这有助于确保传动装置中的齿轮配合间隙合适,以确保齿轮传动的平稳运行和传动效率。

5. GOST 21360-87:齿轮. 表面粗糙度该标准规定了齿轮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它包括齿轮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表面质量的评价标准和允许的最大表面缺陷。

这有助于确保齿轮的表面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减少摩擦损失和噪音,提高齿轮传动的效率和寿命。

以上是俄罗斯在齿轮制造方面的一些重要标准和参考内容。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遵守,有助于确保齿轮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市场需求,提高齿轮传动的效率和可靠性,促进相关机械设备的发展和应用。

9.2齿轮表面粗糙度

9.2齿轮表面粗糙度

齿轮表面粗糙度
齿轮轮齿表面粗糙度对齿轮的强度影响很大。

齿面粗糙度较高影响齿面的正常润滑将产生点蚀、胶合,甚至磨损等现象。

但要得到较低粗糙度的齿轮,会使加工费用增加。

所以,齿面粗糙度的选择原则应是在保证齿轮正常工作前提下,尽量选用较高的粗糙度,以降低齿轮的加工费用。

目前,齿轮设计中普遍采用经验公式或有关手册中的推荐值来选择齿面粗糙度。

但这些推荐值只是在某一范围内的一个代表值,对于某一具体载荷、转速、润滑等条件的齿面,不一定是合理的。

对于某一工作条件下的齿轮,其粗糙度应有一个确定的数值。

讨论齿面粗糙度对齿轮性能的影响和齿面粗糙度的确定。

1粗糙度对齿面抗胶合能力的影响实验表明,当啮合点的瞬时温度高于润滑油允许的瞬时温度,将导致润滑油膜破裂,而产生胶合现象。

齿轮尺寸的公差配合标注

齿轮尺寸的公差配合标注

齿轮尺寸的公差配合标注
一、视图 二、尺寸标注 三、尺寸公差标注 四、形位公差的标注 五、齿轮副检验项目 六、表面粗糙度
目录
2
一、视图 一般两视图:轴线横置,采用半剖或全剖画出零件的主视图, 侧视图可全画,也可局部,只要表达出轴孔和键槽的形状和尺寸。
3
二、尺寸标注 1. 基准:齿轮零件图上各径向尺寸以孔心为基准,齿宽 方向的尺寸则以端面为基准。
0 即得中心孔径公差标注:
13
46H700.025
(3) 轮毂槽深的公差标注 查阅《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课程手册》P53/表4-1; 例题:公称直径d=46mm。 解: 由表4-1查出:毂深度公称尺寸t1=3.8 即查得轮毂槽深极限偏差为 :+0.2
0 得轮毂槽深公差标注为:
49.800.2
14
(4) 键槽宽度b的公差标注 查阅《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课程手册》P53/表4-1; 例题:公称直径d=46。 解: 由表4-1查出:键槽宽度b的公称尺寸为14mm。由于为正常连接。 即查得键槽宽度b的极限偏差为 :+0.0215 得轮毂槽深公差标注为:
9
(4)配合 ① 间隙配合 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为零)的配合。a~h(A~H)与基准孔(或基准轴)形成间隙配合,主要应用于配合 件间有相对运动或径向无功能要求的场合。 ② 过盈配合 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为零)的配合。p~zc(P~ZC)与基准孔(或基准轴)形成过盈配合,且过盈量依次 增大。主要应用于永久性连接或靠配合传递转矩的场合。 ③ 过渡配合 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js、j、k、m、Φ(或JS、J、K、M、N)与基准孔(或基准轴)形成过渡配合, 且依次变紧,主要应用于有定心要求且要求能拆卸维修的场合,传递转矩靠键或销。如齿轮孔与轴的配合。

有效降低齿轮传动的噪声的措施

有效降低齿轮传动的噪声的措施

有效降低齿轮传动的噪声的措施齿轮传动是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但其工作时容易产生噪声,影响设备的稳定性以及工作环境的安静程度。

所以,如何有效降低齿轮传动的噪声就成为了工程师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降低齿轮传动的噪声的措施。

1.优化齿轮的设计齿轮设计的合理性是影响齿轮传动噪声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不同类型的齿轮,其设计的重点不同。

例如,对于斜齿轮而言,应该在设计时考虑变形和力的问题,而对于齿条齿轮而言,应着重考虑负载和弯曲的问题。

此外,在齿轮的接触面和齿宽之间应保持恰当的比例,以减少啮合面接触时产生的挤压变形。

同时,对于设计齿轮的模数时,还需考虑其影响到压力角、齿轮转速,以及齿轮噪声等因素,更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的出现将对齿轮传动噪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

2.降低齿轮表面的粗糙度齿轮表面的粗糙度是影响齿轮传动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它对齿轮接触和啮合的几何形状、接触面积和表面接触应力分布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齿轮传动的噪声。

降低齿轮表面粗糙度的方法主要有磨削、倒角、抛光等,其中抛光是最常见也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之一。

抛光时,先使用粗磨帽将齿轮表面磨平,然后再使用细磨辐进行抛光,以使其表面光洁度得到提高。

3.采用材料声学特性更好的材料齿轮传动的材料也会影响到其生成的噪声。

因此,若想有效地降低齿轮传动的噪声,就不能仅考虑其用户需求的性能,还需要采用具有更优越的声学特性的材料。

例如,声音传播速度更慢,吸声性能更好的聚酯酰胺等材料。

4.应用隔振技术齿轮传动在运转时会通过传递机体振动、直接振动以及加速度而产生噪声。

因此,采用隔振技术是一种有效的降噪方案。

常见的隔振技术有弹性联接、振动吸收等。

弹性联接通常用到弹簧、橡胶等弹性材料,可以在齿轮传动的振动产生时起到缓冲、吸收和隔离的作用,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噪声的产生。

5.加强维护管理经常维修和保养齿轮传动设备可以有效减少其噪声产生。

在日常保养时,应及时清洗和润滑齿轮的表面,以保持齿轮传动的正常运行。

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对照表

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对照表

63.螺纹表面粗拙度参数数值Ra 怎样选择?答:粗牙一般螺纹精度等级为 4 级时, Ra 为 0.4-0.8 μm。

粗牙一般螺纹精度等级为 5 级时, Ra 为 0.8 μm。

粗牙一般螺纹精度等级为 6 级时, Ra 为 1.6-3.2 μm。

细牙一般螺纹精度等级为 4 级时, Ra 为 0.2-0.4 μm。

细牙一般螺纹精度等级为 5 级时, Ra 为 0.8 μm。

细牙一般螺纹精度等级为 6 级时, Ra 为 1.6-3.2 μm。

64.键联合表面粗拙度参数数值Ra 怎样选择?答:联合形式为键, 沿毂槽挪动处, Ra 为 0.2-0.5 μm。

联合形式为键 , 沿轴槽挪动处, Ra 为 0.2-0.4 μm。

联合形式为键 , 不动处, Ra 为 1.6 μm。

联合形式为轴槽 ,沿毂槽挪动处, Ra 为 1.6 μm。

联合形式为轴槽 ,沿轴槽挪动处, Ra 为 0.4-0.8 μm。

联合形式为轴槽 ,不动处, Ra 为 1.6 μm。

联合形式为毂槽 ,沿毂槽挪动处, Ra 为 0.4-0.8 μm。

联合形式为毂槽 ,沿轴槽挪动处, Ra 为 1.0 μm。

联合形式为毂槽 ,不动处, Ra 为 1.6-3.2 μm。

注:非工作表面Ra 都为 6.3 μm。

65.矩形花键表面粗拙度参数数值Ra 怎样选择?答:内花键 ,外径处, Ra 为 6.3 μm。

内花键 ,内径处, Ra 为 0.8 μm。

内花键 ,键侧处, Ra 为 3.2 μm。

外花键 ,外径处, Ra 为 3.2 μm。

外花键 ,内径处, Ra 为 0.8 μm。

外花键 ,键侧处, Ra 为 0.8 μm。

66.齿轮表面粗拙度参数数值Ra 怎样选择?答:部位为齿面精度等级为 5 级时, Ra 为 0.2-0.4 μm。

部位为齿面精度等级为 6 级时, Ra 为 0.4 μm。

部位为齿面精度等级为7 级时, Ra 为 0.4-0.8 μm。

(完整版)常用表面粗糙度数值

(完整版)常用表面粗糙度数值

0.1
0.2
0.4
0.8
1.6
定心精度高

配合表面
表面
径向跳动公差/ □m
2.5
4
6
10
16
20

0.05
0.1
0.1
0.2
0.4
0.8

0.1
0.2
0.2
0.4
0.8
1.6
滑动轴承
表面
表面
公差 等级
液体润滑
IT6 〜IT9
IT10 〜IT12

0.4〜0.8
0.8〜3.2
0.1〜0.4

0.8〜1.6
1.6〜3.2
0.2〜0.8



性质
速度
/m • s1
平面度公差/(卩m/100mm)
〜6
10
20
60
>60
滑动
〜0.5
0.2
0.4
0.8
1.6
3.2
>0.5
0.1
0.2
0.4
0.8
1.6
滚动
〜0.5
0.1
0.2
0.4
0.8
1.6
>0.5
0.05
0.1
0.2
0.4
0.8
(转下表)
(续前表)
圆锥结合
3.2〜12.5
分度机构表面
女口:分度板
插销
定位 精度/□m
〜4
6
10
25
63
>63
0.1
0.2
0.4
0.8
1.6

齿面粗糙度标准

齿面粗糙度标准

齿面粗糙度标准
齿面粗糙度是评价齿轮表面加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用于描述齿轮表面的纹理和不平整程度。

为了确保齿面粗糙度标准的有效性和公正性,下面是一份通用的标准,供参考使用。

1. 定义和符号:
a. 齿面粗糙度:表征齿轮表面纹理的参数,通常用Ra表示。

b. Ra值:指表面粗糙度的平均值。

c. 单位:Ra值的单位应使用国际标准单位(微米)。

2. 齿面粗糙度的要求:
a. 齿面粗糙度应符合所规定的数值范围,以确保齿面表面相互传动时的接触性能和寿命。

b. 根据具体用途和齿轮的分级,采用不同的Ra值,确保其与应用要求相适应。

3. 齿轮的级别和对应的齿面粗糙度要求:
a. 一级齿轮:Ra ≤ 0.4 μm;
b. 二级齿轮:0.4 μm < Ra ≤ 0.8 μm;
c. 三级齿轮:0.8 μm < Ra ≤ 1.6 μm;
d. 其他级别:根据具体要求,在上述范围内进行定义和规定。

注意事项:
- 齿面粗糙度应通过合适的测量方法和设备进行测量,并记录相应的测量结果。

- 齿面粗糙度的测量应在光洁、干净的环境中进行,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 在实际应用中,齿轮的粗糙度要求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载荷、转速等,请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以上标准仅作为参考,具体的齿面粗糙度要求还应根据实际需求和行业标准来制定。

齿轮表面粗糙度精度等级

齿轮表面粗糙度精度等级

某通用减速器中有一对直齿圆柱齿轮副,模数m=4mm,小齿轮z1=30,齿宽b1=40mm,大齿轮2的齿数z2=96,齿宽b2=40mm,齿形角α=20º。

两齿轮的材料为45号钢,箱体材料为HT200,其线胀系数分别为α齿=11.5×10-6K-1, α箱=10.5×10-6K-1,齿轮工作温度为t齿=60ºC,箱体工作温度t箱=30ºC,采用喷油润滑,传递最大功率7.5KW,转速n=1280r/min,小批生产,试确定其精度等级、检验项目及齿坯公差,并绘制齿轮工作图。

1、齿轮精度主要是控制齿轮在运转时齿轮之间传递的精度,比如:传动的平稳性、瞬时速度的波动性、若有交变的反向运行,其齿侧隙是否达到最小,如果有冲击载荷,应该稍微提高精度,从而减少冲击载荷带给齿轮的破坏。

2、如果以上这些设计要求比较高,则齿轮精度也就要定得稍高一点,反之可以定得底一点3、但是,齿轮精度定得过高,会上升加工成本,需要综合平衡4、你上面的参数基本上属于比较常用的齿轮,其精度可以定为:7FL,或者7-6-6GM精度标注的解释:7FL:齿轮的三个公差组精度同为7级,齿厚的上偏差为F级,齿厚的下偏差为L级7-6-6GM:齿轮的第一组公差带精度为7级,齿轮的第二组公差带精度为6级,齿轮的第三组公差带精度为6级,齿厚的上偏差为G级,齿厚的下偏差为M级5、对于齿轮精度是没有什么计算公式的,因为不需要计算,是查手册得来的。

6、精度等级的确定是工程师综合分析的结果,传动要求精密、或者是高负载、交变负载……就将精度等级定高一点7、精度等级有5、6、7、8、9、10级,数值越小精度越高8、(齿厚)偏差等级也是设计者综合具体工况给出的等级,精密传动给高一点,一般机械给低一点,闭式传动给高一点,开式传动给低一点。

9、(齿厚)偏差等级有C、D、E、F、G、H、J、K、L、M、N、P、R、S级,C级间隙最大,S级间隙最小。

齿轮金相检测标准

齿轮金相检测标准

齿轮金相检测标准一、目的本标准规定了齿轮金相检测的各项要求和方法,以确保齿轮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规定要求。

二、材料质量1.齿轮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采用优质合金钢或其他经试验验证适用的材料。

2.材料应具有可追溯性,记录材料来源、成分、性能等关键信息。

三、齿轮尺寸1.齿轮的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包括齿轮的直径、模数、齿数、齿形等。

2.齿轮的跳动量和径向跳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四、齿轮表面粗糙度1.齿轮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低于Ra3.2μm。

2.金相检测时应观察齿轮表面是否存在毛刺、划痕、磕碰等缺陷。

五、齿轮热处理质量1.齿轮热处理工艺应符合设计要求,包括淬火、回火、渗碳、渗氮等。

2.金相检测时应观察齿轮表面和心部的金相组织,检查是否存在过烧、淬火裂纹、碳化物等级等缺陷。

六、齿轮磨削烧伤层1.金相检测时应观察齿轮磨削表面是否存在烧伤层,以及烧伤层的深度和分布情况。

2.烧伤层深度不应超过0.2mm,且不应影响齿轮的使用性能。

七、齿轮锻造缺陷1.金相检测时应观察齿轮是否存在锻造缺陷,如折叠、分层、白点等。

2.对于存在锻造缺陷的齿轮,应进行相应的修复或退回处理。

八、齿轮表面腐蚀1.金相检测时应观察齿轮表面是否存在腐蚀现象,以及腐蚀的程度和分布情况。

2.对于存在腐蚀现象的齿轮,应进行相应的处理,以防止对齿轮造成进一步损伤。

九、齿轮心部疏松1.金相检测时应观察齿轮心部是否存在疏松现象,以及疏松的程度和分布情况。

2.对于存在疏松现象的齿轮,应进行相应的处理,以防止对齿轮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十、齿轮原材料冶金质量问题1.对于采用冶金质量存在问题的原材料生产的齿轮,应进行相应的质量检测和处理。

2.金相检测时应关注原材料中的夹杂物、碳化物分布和金相组织等特征,以评估其冶金质量。

如有必要,可进行额外的冶金质量检测,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齿轮坯的精度和齿面粗糙度

齿轮坯的精度和齿面粗糙度
第四节 齿轮坯的精度和 齿面粗糙度
1
一、基准轴线与工作轴线
• 基准轴线是由基准面中心确定的,是加工或检验 人员对单个齿轮确定轮齿几何形状的轴线。齿轮 依此轴线来确定各项参数及检测项目,确定齿距、 齿廓和螺旋线的偏差更是如此。
• 工作轴线是齿轮在工作时绕其旋转的轴线,它由 工作安装面的中心确定的。
• 设计者应力保基准轴线足够清楚和正确,从而满 足轮齿相对于工作轴线的技术要求。理想状况是 基准轴线与工作轴线相重合。
10
四.轮齿齿面及其它表面的表面粗糙度
齿面的表面粗糙度对齿轮的传动精度(噪 声和振动)、表面承载能力(点蚀、胶合和磨损) 和弯曲强度(齿根过渡曲面状况)等都会产生很 大的影响,应规定相应的表面粗糙度。齿面 的表面粗糙度推荐值见教材表10-14。教材 表10-15给出了齿轮坯其它表面的表面粗糙 度推荐值。
1.基准面与安装面的形状公差
8
2.工作安装面的跳动公差
9
3.齿顶圆柱面的尺寸和跳动公差 选择直径的公差应考虑保证最小限度的设
计重合度,同时还应考虑齿轮副具有足够的 顶隙。如果把齿顶圆柱面作为齿坯安装的找 正基准或齿厚检验的测量基准,其形位公差 不应大于教材表10-12的适当数值,其尺寸公 差可参照教材表10-13选取。
11
• 皮肌炎是一种引起皮肤、肌肉、 心、肺、肾等多脏器严重损害的, 全身性疾病,而且不少患者同时 伴有恶性肿瘤。它的1症状表现如 下:
• 1、早期皮肌炎患者,还往往 伴有全身不适症状,如-全身肌肉 酸痛,软弱无力,上楼梯时感觉 两腿费力;举手梳理头发时,举 高手臂很吃力;抬头转头缓慢而 费力。

1.用两个“短的”圆柱或圆锥形基准面上设 定的两个圆的圆心来确定轴线上的两个点。 2.用一个“长的”圆柱或圆锥形面来同时确 定轴线的方向和位置。 3.轴线的位置用一个“短的”圆柱形基准面 上的一个圆的圆心来确定,而其方向用垂直于 此轴线的一个基准端面来确定。

齿轮各项公差表

齿轮各项公差表

一齿径向综合公差f i″值m m
齿坯尺寸和形状公差
注:① 当三个公差组的精度等级不同时,按最高的精度等级确定公差值。

② 若顶圆不作测量齿厚的基准,尺寸公差按1T11给定,但不大于。

标准公差数值μm
齿坯基准面径向跳动*和端面圆跳动公差m m
注:*当以顶圆作基准面时,本栏就指顶圆的径向跳动。

齿轮的表面粗糙度(R a)推荐值m m
注:本表不属GB10095-88,供参考。

非变位直齿圆柱齿轮分度圆上弦齿厚及弦齿高(a0=20°,h a*=1)
注:1. 用成形铣刀加工齿轮时,标注和测量分度圆弦齿厚和弦齿高;
用范成法加工时,可以标注或测量固定弦厚和弦齿高。

2. 对于斜齿圆柱齿轮和圆锥齿轮,使用本表时,应以当量齿数z d代替z(斜齿轮:z d=z/cos3b b;
锥齿轮:z d=z/cosd)。

z d非整数时,可用插值法求出。

3. 本表不属GB10095-88,供参考。

齿轮氮化技术要求

齿轮氮化技术要求

齿轮氮化技术要求如下:
1. 氮化前,齿轮表面粗糙度值应达到Ra≤0.4μm,以减少渗氮层中吸附氢的来源,有利于提高氮化层的硬度及改善氮化层的性能。

2. 齿轮的淬火硬度要求及渗氮前的热处理加热规范决定氮化后的硬度要求。

一般情况是,硬齿面齿轮硬度要求为Hv550~850(HB450~600)。

可通过在氮化过程中,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对氮化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并做相应的调整,来保证氮化的质量。

3. 渗氮前的热处理加热规范对氮化质量影响很大。

一般情况是加热温度高,齿面氧化、脱碳严重,应采用盐浴炉加热,并严格控制温度升降速度。

4. 在渗氮过程中,齿轮表面应保持清洁和无污染。

如果可能的话,在氮化前进行清洗以除去所有油渍和污垢。

5. 渗氮时间应视齿轮使用目的和对表面质量的要求而定。

一般情况下,标准渗氮时间约2~3周。

如果要求氮化后齿面具有高的抗咬合性、小的摩擦系数和小的压应力,则需适当延长渗氮时间。

6. 渗氮过程中要进行定期检查,渗氮初期(约前7天)应检查齿面渗层深度,如不足应补加时间;在后期主要检查渗氮表面的质量,如颜色、光泽、表面起镜面微磨擦等。

7. 在进行后续加工和装配使用前,所有齿轮应检查其表面质量。

如果发现任何瑕疵,应立即进行修复。

8. 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齿轮进行检测,以确保其性能和精度。

以上就是齿轮氮化的基本要求,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工艺参数可能会因材料、齿轮的尺寸和精度要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参考具体生产厂家的技术手册或者咨询专业技术人员。

齿轮清洁度标准

齿轮清洁度标准

齿轮清洁度标准一、磨削颗粒1.磨削颗粒大小:磨削颗粒应尽可能小,以减少对齿轮表面的损伤。

2.磨削颗粒分布:磨削颗粒应均匀分布在齿轮表面上,避免局部堆积。

3.磨削颗粒颜色:磨削颗粒的颜色应与齿轮表面相近,避免过深的颜色或不均匀的颜色。

二、切削液残留1.切削液残留量:切削液残留量应尽可能少,以避免对齿轮表面造成影响。

2.切削液成分:切削液成分应符合环保要求,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3.切削液颜色:切削液颜色应与齿轮表面相近,避免过深或不均匀的颜色。

三、表面粗糙度1.表面粗糙度值:齿轮表面粗糙度值应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齿轮的传动性能和使用寿命。

2.表面粗糙度均匀性:齿轮表面粗糙度应均匀分布,避免局部异常。

3.表面粗糙度形状:齿轮表面粗糙度应呈现出规则的纹理形状,以降低齿轮传动的噪音和振动。

四、齿轮精度1.齿轮径向跳动:齿轮径向跳动应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齿轮传动的平稳性和精度。

2.齿轮齿厚偏差:齿轮齿厚偏差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齿轮传动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3.齿轮跳动公差:齿轮跳动公差应符合设计要求,以避免齿轮传动时的噪音和振动。

五、热处理残留1.热处理变形:热处理后齿轮的变形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齿轮传动的精度和平稳性。

2.热处理裂纹:热处理后齿轮表面应无裂纹或破损,以确保齿轮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3.热处理色泽:热处理后的齿轮色泽应均匀一致,无明显色差和氧化现象。

六、铁屑颗粒1.铁屑颗粒大小:铁屑颗粒应尽可能小,以避免对齿轮表面造成损伤。

2.铁屑颗粒分布:铁屑颗粒应均匀分布在齿轮表面上,避免局部堆积。

3.铁屑颗粒颜色:铁屑颗粒的颜色应与齿轮表面相近,避免过深的颜色或不均匀的颜色。

七、灰尘颗粒1.灰尘颗粒大小:灰尘颗粒应尽可能小,以避免对齿轮表面造成损伤。

2.灰尘颗粒分布:灰尘颗粒应均匀分布在齿轮表面上,避免局部堆积。

3.灰尘颗粒颜色:灰尘颗粒的颜色应与齿轮表面相近,避免过深的颜色或不均匀的颜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通用减速器中有一对直齿圆柱齿轮副,模数m=4mm,小齿轮z1=30,齿宽b1=40mm,大齿轮2的齿数z2=96,齿宽b2=40mm,齿形角α=20º。

两齿轮的材料为45号钢,箱体材料为HT200,其线胀系数分别为α齿=11.5×10-6K-1, α箱=10.5×10-6K-1,齿轮工作温度为t 齿=60ºC,箱体工作温度t箱=30ºC,采用喷油润滑,传递最大功率7.5KW,转速n=1280r/min,小批生产,试确定其精度等级、检验项目及齿坯公差,并绘制齿轮工作图。

1、齿轮精度主要是控制齿轮在运转时齿轮之间传递的精度,比如:传动的平稳性、瞬时速度的波动性、若有交变的反向运行,其齿侧隙是否达到最小,如果有冲击载荷,应该稍微提高精度,从而减少冲击载荷带给齿轮的破坏。

2、如果以上这些设计要求比较高,则齿轮精度也就要定得稍高一点,反之可以定得底一点
3、但是,齿轮精度定得过高,会上升加工成本,需要综合平衡
4、你上面的参数基本上属于比较常用的齿轮,其精度可以定为:7FL,或者7-6-6GM 精度标注的解释:7FL:齿轮的三个公差组精度同为7级,齿厚的上偏差为F级,齿厚的下偏差为L级7-6-6GM:齿轮的第一组公差带精度为7级,齿轮的第二组公差带精度为6级,齿轮的第三组公差带精度为6级,齿厚的上偏差为G级,齿厚的下偏差为M级
5、对于齿轮精度是没有什么计算公式的,因为不需要计算,
是查手册得来的。

6、精度等级的确定是工程师综合分析的结果,传动要求精密、或者是高负载、交变负载……就将精度等级定高一点
7、精度等级有5、6、7、8、9、10级,数值越小精度越高
8、(齿厚)偏差等级也是设计者综合具体工况给出的等级,精密传动给高一点,一般机械给低一点,闭式传动给高一点,开式传动给低一点。

9、(齿厚)偏差等级有C、D、E、F、G、H、J、K、L、M、N、P、R、S级,C级间隙最大,S级间隙最小。

10、不管是精度等级,还是偏差等级,定得越高,加工成本也越高,需要综合分析之后再具体的给出一个恰当的精度等级和偏差等级。

11、对于齿轮的常规检验项目,分为3组检验项目,分别如下:
12、第一组检验项目主要是保证传递运动的准确性,其项目包括:切向综合公差Fi'、周节累积公差Fp、k个周节累积公差Fpk、径向综合公差Fi"、齿圈径向跳动公差Fr、公法线长度变动公差Fw
13、第二组检验项目主要是保证传递运动的平稳性、噪声、振动,其项目包括:切向一齿综合公差fi'、基节极限偏差fpb、周节极限偏差fpt、径向一齿综合公差fi"
14、第三组检验项目主要是保证载荷分布的均匀性,其项目包括:齿向公差Fβ、接触线公差Fb、轴向齿距极限偏差Fpx
15、齿轮的齿坯公差的精度等级为:5、6、7、8、9、10级
16、齿轮中间的孔公差、及其形位公差:IT5、IT6、IT7、IT8级
17、齿轮轴的尺寸公差、及其形位公差:IT5、IT6、IT7
18、顶圆直径公差:IT7、IT8、IT9
19、基准面的径向跳动、基准面的端面跳动:根据直径的大小,按照5、6、7、8、9、10级查表
20、需要说明一下:我给出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检验项目是比较全的,但是,在实际中,在实际的图纸上,我们列出的检验项目没有这么多,太多了不但给检验带来麻烦,还增加制造成本,所以,在图纸上只检验其中的几项即可,你可以参看一下专业的齿轮图纸,也可以在《机械设计手册》上看看例题,在此给你列出常规要检查的、在图纸上要列出来的项目:
21、小齿轮的检验项目:21、根据你上面给出的参数,小齿轮的精度等级可以定为7FL,接下来级,就是按照精度等级差手册:
22、周节积累公差Fp:0.063
23、周节极限偏差fpt:0.018
24、在图纸上标注的齿坯公差:内孔按照IT7级:在手册上按照孔径大小查《标准公差表》25、顶圆的径向跳动:按照外径尺寸大小查《标准公差表》
26、大齿轮的检验项目:
27、周节积累公差Fp:0.090
28、周节极限偏差fpt:0.020
29、在图纸上标注的齿坯公差:内孔按照IT7级:在手册上按照孔径大小查《标准公差表》30、顶圆的径向跳动:按照外径尺寸大小查《标准公差表》
齿轮精度等级 2009-06-20 08:47 1、齿轮精度主要是控制齿轮在运转时齿轮之间传递的精度,比如:传动的平稳性、瞬时速度的波动性、若有交变的反向运行,其齿侧隙是否达到最小,如果有冲击载荷,应该稍微提高精度,从而减少冲击载荷带给齿轮的破坏。

2、如果以上这些设计要求比较高,则齿轮精度也就要定得稍高一点,反之可以定得底一点 3、但是,齿轮精度定得过高,会上升加工成本,需要综合平衡 4、你上面的参数基本上属于比较常用的齿轮,其精度可以定为:7FL,或者7-6-6GM 精度标注的解释: 7FL:齿轮的三个公差组精度同为7级,齿厚的上偏差为F级,齿厚的下偏差为L级 7-6-6GM:齿轮的第一组公差带精度为7级,齿轮的第二组公差带精度为6级,齿轮的第三组公差带精度为6级,齿厚的上偏差为G级,齿厚的下偏差为M级 5、对于齿轮精度是没有什么计算公式的,因为不需要计算,是查手册得来的。

6、精度等级的确定是工程师综合分析的结果,传动要求精密、或者是高负载、交变负载……就将精度等级定高一点 7、精度等级有5、6、7、8、9、10级,数值越小精度越高 8、(齿厚)偏差等级也是设计者综合具体工况给出的等级,精密传动给高一点,一般机械给低一点,闭式传动给高一点,开式传动给低一点。

9、(齿厚)偏差等级有C、D、E、F、G、H、J、K、L、M、N、P、R、S级,C级间隙最大,S级间隙最小。

10、不管是精度等级,还是偏差等级,定得越高,加工成本也越高,需要综合分析之后再具体的给出一个恰当的精度等级和偏差等级。

11、对于齿轮的常规检验项目,分为3组检验项目,分别如下: 12、第一组检验项目主要是保证传递运动的准确性,其项目包括:切向综合公差Fi'、周节累积公差Fp、k个周节累积公差Fpk、径向综合公差Fi"、齿圈径向跳动公差Fr、公法线长度变动公差Fw
13、第二组检验项目主要是保证传递运动的平稳性、噪声、振动,其项目包括:切向一齿综合公差fi'、基节极限偏差fpb、周节极限偏差fpt、径向一齿综合公差fi" 14、第三组检验项目主要是保证载荷分布的均匀性,其项目包括:齿向公差Fβ、接触线公差Fb、轴向齿距极限偏差Fpx 15、齿轮的齿坯公差的精度等级为:5、6、7、8、9、10级 16、齿轮中间的孔公差、及其形位公差:IT5、IT6、IT7、IT8级 17、齿轮轴的尺寸公差、及其形位公差:IT5、IT6、IT7 18、顶圆直径公差:IT7、IT8、IT9 19、基准面的径向跳动、基准面的端面跳动:根据直径的大小,按照5、6、7、8、9、10级查表 20、需要说明一下:我给出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检验项目是比较全的,但是,在实际中,在实际的图纸上,我们列出的检验项目没有这么多,太多了不但给检验带来麻烦,还增加制造成本,所以,在图纸上只检验其中的几项即可,你可以参看一下专业的齿轮图纸,也可以在《机械设计手册》上看看例题,在此给你列出常规要检查的、在图纸上要列出来的项目: 21、小齿轮的检验项目: 21、根据你上面给出的参数,小齿轮的精度等级可以定为7FL,接下来级,就是按照精度等级差手册: 22、周节积累公差Fp:0.063 23、周节极限偏差fpt:0.018 24、在图纸上标注的齿坯公差:内孔按照IT7级:在手册上按照孔径大小查《标准公差表》 25、顶圆的径向跳动:按照外径尺寸大小查《标准公差表》 26、大齿轮的检验项目: 27、周节积累公差Fp:0.090 28、周节极限偏差fpt:0.0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