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禅学思想与其哲思想的碰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门宗的大师契篙(1007-1072)虽然与苏轼的交往不多,他在苏轼到杭州的半年之后就死于杭州的灵隐寺,但苏轼受他的影响很大,他写过一篇《故南华长老重辨师逸事》,对契A的生平有所描幕:
契A禅师常睦,人未尝见其笑;海月慧辫师常喜,人未尝见其怒。予在钱塘,亲见二人皆政坐而化。离既茶毗,火不能坏,益薪炽火,有终不坏者五。海月比葬,面如生,且徽笑。乃知二人以睦喜作佛事也。世人视身如金玉,不旋理为典土,至人反是。予以是知一切法以爱故坏,以舍故常在,岂不然裁!(《文集)卷66第2053页)契A的“三教合一”的思想在苏轼的佛学思想中占有相当的地位。
南北一山门,上下两天竺。中有老法师,搜长如鹤鹤。不知修何行,碧眼照山谷。见之自清凉,洗尽烦恼毒。坐令一都会,男女礼白足。我有长头儿,角颊峙犀玉。四岁不知行,抱负烦背腹。师来为摩顶,起走趁奔鹿。乃知戒律中,妙用谢妈束。何必言《法华》,详狂咦鱼肉。(《诗集)卷9第464页)后来苏轼又为苏迫向佛门请赎:
苏轼在京师时还结识了径山惟琳,径山惟琳是怀琏的弟子,也是云门宗的著名禅师。径山惟林与苏轼交游的时间很长,直到苏轼的晚年。在苏轼的诗文中,涉及惟琳的有四处。在《与径山惟琳二首》中说:
岭海万里不能死,而归宿田野,遂有不起之忧,岂非命也夫!然生死亦细故耳,无足道者,惟为佛为法为众生自重。
余诵居黄,参寥子不远数千里从余于东城,留期年。尝与同游武昌之西山,梦相与赋诗,有“寒食清明”、“石泉槐火”之句,语甚美,而不知其所谓。其后七年,余出守钱塘,参赛于在满。明年,卜智果精舍居之。又明年,新居成,而余以寒食去郡,实来告行。舍下旧有泉,出石间,是月又凿石得泉,加冽。参寥子撷祈茶,钻火煮泉而渝之,笑曰:“是见于梦九年,卫公之为灵也久矣。”坐人皆怅然太息,有知命无求之意。乃名之参寥来。(《文集》卷19第566页)道潜曾因追随苏轼而遭受迫害,一度被开除“僧籍”,在苏轼去世约五年后圆寂。
净因大觉琏师,以阁立本画水官遗编礼公。公既报之以诗,谓某:汝亦作。某顿首再拜次韵,仍录二诗为一卷以献。((诗集)卷2第86页)在《与大觉禅师琏公》中说:
先君爱此画,私心以为舍施,莫如舍所甚爱;而先君所与厚善者莫如公。(《文集》卷61第1879页)可知苏询与其有交往。在《与大觉禅师琏公》中说:
去岁仓卒离湖,亦以不一别太虚、参享为恨。留语与僧官,不识能道否?到黄已半年,朋游常少,思念公不去心。做且无便,故不奏书。远承差人致问.殷勤累幅,所以开谕奖勉者至矣。仆罪大责轻,摘居以来,杜门念旧而已。虽平生亲识,亦断往还,理故宜尔。而释、老数公,乃复千里致问,情义之厚,有加于平日,以此知道德高风,果在世外也。(《苏轼集》卷76第3990页)后来,道潜又到湖州、黄州、惠州等地看望苏轼,并在黄州陪同他渡过了一段艰难的贬滴生涯,成为苏轼一生中的至交好友。苏轼在《参寥泉铭(并叙)》中记载道:
某扶行不过数步,亦不能久坐,老师能相对外谈少项否?即告晚凉,更一访。(《文集》卷61第1884页)足见苏轼对惟琳的尊敬、亲密与信赖。在《答径山琳长老》中说:
与君皆丙子,各已三万日。一日一千俩,电往那容褚。大忠缘有身,无身则无疾。平生笑岁什,神兄真浪出。((诗集)卷45第2459页)是以感病悟佛来回赠惟琳。而在(付僧惠戒游吴中代书十二)中说:
某尚与儿子竺僧名追于观音前剃落,权寄绷揭,去岁明堂恩,已奏授承务郎,谨与买得度碟一道,以赎此子。今附赵君斋纳,取老师意,刹度一人,仍告于观音前,略祝愿过,谏息!悼息!(《与辫才禅师三首(之二)》,《苏拭集》卷82第《)63页)可见苏轼与辩才以及佛门的关系。
佛印了元(1032-1098)是云门宗第五代中的重要人物,苏轼与他结交已广为人知,他们二人的故事甚至还被编成了话本小说,如今天《醒世恒言》中的《佛印师四调琴娘》,《喻世明言》中的《明悟禅师赶五戒》就是,这些故事当然已完全失去了可信性,但总是反映了苏轼和佛印的友谊。历史事实是,大约在元丰二年(1080),苏轼被贬到黄州时,佛印慕名给苏轼写信,请他给自己的云居山写记,苏轼便将自己从邻居家换来的奇石送给他,并附送了一篇记文,后来再写一篇记文,这就是《怪石供》和《后怪石供)(见(文集)卷64第1986,1987页)。元丰七年,佛印在金山寺住持,苏轼经常前去拜访,诗词唱和,因此引出了文坛上的许多趣事。苏轼被贬海南,佛印极为关心,专门写信让人送给苏轼,《宋稗类抄》对此信有记载:
“三苏”赴京师应试前后正是云门宗的大觉怀琏(1009一j [lyll,)在京师的活跃期,怀琏深受仁宗青睐,苏轼记载说:
仁宗皇帝以天纵之能,不由师傅,自然得道,与涟问答,亲书硕诗以踢之,凡十有七篇。(《哀奎阁碑》,《丈集》卷17第501页)大觉怀琏十分喜欢结交文士.苏轼父子与其都有交往,仅在苏轼的诗文中就有二十几处提及大觉怀琏,如在《次韵水官诗》中说:
我昔尝为径山客,至今诗笔余山色。师住此山三十年,妙语应须得山骨。((送渊师归径山》,(诗集》卷19第980页)从中可以看出径山惟琳以及径山对苏轼的影响。
苏轼两度6杭为官,不仅多次游览径山,也结交了一些当时有名的禅师,他在《付僧惠戒游吴中代书十二》中说:予在惠州,有永嘉罗汉院僧惠戒来谓曰明日当还浙东,问所欲干者,予无以答之。独念吴、越多名僧,与予善者常十九,偶录此数人以授惠诚。((东坡志林·道释),《苏轼集)卷一02第4267 -A)他所“偶录”的这些禅师有:妙总师参寥子、径山长老惟琳、圆照律师、秀州本觉寺一长老、净慈楚明长老、苏州仲殊师利和尚、苏州定慧长老守钦、下天竺净慧禅师、孤山思聪、法颖沙弥等。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分三个部分来写这一节。首先是考察苏轼与佛门弟子的交往,目的是为了弄清苏轼与哪些佛教宗派有联系,受到了哪些佛教宗派的影响;然后再对苏轼对待佛教的i氏斥态度作一个基本的考察,最后是将与苏轼有关佛教宗派的观点列举出来,拿苏轼有关的诗文与之对比,并进一步分析苏轼佛学思想的特点。(一)苏轼与佛门弟子的交往
相对于其他方面来讲,苏轼的佛学思想是较难考察的,这主要是因为苏轼没有系统的佛学论文,有关佛学的思想散见于他的诗文中,并不系统,而佛学又宗派林立,教义繁杂互现,还要看到的是,苏轼尽管一生大多数时间倾心佛教,但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合对待佛教的态度又不尽相同,有时甚至骂晋待之。但考察佛学对苏轼的影响又是研究苏轼的哲学观不能回避的重要方面,而且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苏轼是一个合文学家与哲学家为一体的文化巨人,考察佛学对苏轼的影响,可以看到佛学是怎样以文学艺术为切人点来影响宋代士大夫的思维方式的;二,可以帮助我们考察蜀学到底是怎样“三教合一”的,如果再结合前面我们对于《东坡易传)的研究,就更能清楚地认识这一点;三,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佛学是怎样向“宋学”渗透,并最终中国化,与儒、道两家合流,形成了在我们的民族文化史上具有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的宋学的。
奉别二十五年,几一世失,会见无时,此怀可知。(《文集》卷61第1879 ")在《跋太虚辩才庐山题名》中说:
某与大觉禅师别十九年矣,禅师脱展当世,云栖海土,谓不复见记,乃尔拳拳邓,抚卷太息。(《苏拭集》卷71第2261页)在《祭大觉禅师文》中说:我在壮岁,葵亲法廷。((文集)卷63第1960页)可以从中推知最晚苏轼在任凤翔签判时就与有交往。怀琏晚年遭小人排挤,从京师退居四明,建衰奎阁以藏仁宗赐与的十七篇诗,苏轼还为之作《衰奎阁碑)(见《文集》卷17第501页),足见二人交往之密切。
径山长老维琳,行咬而通,文丽而清。((志林·道释),(苏轼集)卷102第4267页)则是直接对惟林的赞扬了。而苏轼诗文中较多的,则是对径山的描绘。径山在杭州,有兴圣万寿禅寺,中晚唐时的道钦禅师驻锡于此,始开此山。苏轼多次到径山游览,留下了许多与参禅有关的诗文。如:
雪眉老人朝叩门,愿为弟子长参禅。(《游径山》,《诗集》卷7第347页)
尝读退之《李愿归盘谷序》,愿不遇主知,扰能坐茂林以终日。子枪中大科,登金门,上玉堂,远放寂宾之滨,权巨忌子抢为宰相耳。人生一世间,如白的之过隙,三二十年功名富贵,何不一笔勺断,寻求自家本来面目。万劫常住永无堕落,纵未得到如来地,亦可以移宾驾鹤,翔三岛为不死人,何乃胶柱守株,待入恶趣。昔有问师:“佛法在什么处?”师云:“在行住坐卧处,著衣吃饭处,局尿撒尿处,没理没会处,死活不得处。”子帷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点尘,到这地位,不知性命所在,一生聪明要做什么?三世诸佛,则是一个有血性汉子。子抢若能脚下承当,把一二十年富贵功名,践知泥土,努力向前,珍重珍重。在苏轼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时,佛印对他以佛法相勉励,情真意切,可见二人交谊非同寻常。
少年饮红裙,酒尽推不去。呼来径山下,试与洗尘雾。(《与周长官李秀才游径山二君先以诗见寄次其韵二首》,《诗集》卷10第488 1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道恨日浅,问禅惭听莹。(《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蹭苏寺垂),(诗集》卷10第497页)
骚人未要逃竞病,禅老但喜闻到味。(《再游径山》,《诗集)卷10第501页)
苏轼曾多次听海月慧辨(1014-1073)说法,对其赞扬备至。慧辨当时任杭州都僧正,讲法25年,声名远播。苏轼在钱塘时,每遇事不决,或是心神不定,往往前往慧辨处聆听佛法。苏轼在慧辨逝后21年写(海月辩公真赞(并引))回忆了他与慧辨的交往,表达了他对慧辨的深沉的赞扬:
余通守钱塘时,海月大师惠辫者,实在此位。神宇澄穆,不见恤喜,而绷素悦服,予固喜从之游。时东南多事,吏治少暇,而余方年壮气盛,不安厥官。每往见师,清坐相对,时闻一言,则百忧水解,形神俱秦。因悟庄周所言东都顺子之为人,人貌而天虚,缘而葆真,清而容物,物无道正,容以悟之,使人之意也消,盖师之谓也砍?一日,师外疾,使人请余入山。适有所未暇。旬余乃往,则师之化四日矣。遗言须余至乃闺棺,肤坐如生,顶尚温也。余在黄州,梦至西湖上,有大股特曰弥勒下生,而故人辫才、海月之流,皆行道其间。师没后二十一年,余诵居惠州,天竺净惠师属参寥子以书遗余曰:“植越许与海月作真赞,久不偿此愿,何也?”余里然而起,为说赞曰:人皆趋世,出世者谁?人皆遗世,世谁为之?爱有大士,处此两间。非浊非清,非律非禅。·淮是海月,都师之式。庶复见之,众缚自脱。我梦西湖,天宫化城。见两天竺,宛如平生。云披月满,遗像在此。谁其赞之?帷东坡子。((文集)卷22第638页)“遗言须余至乃阂棺”,苏轼与惠辩是何等的交情,又是怎样的知音,这篇赞文也写的“笔下无一点尘”,到了这个地步,这“方外”与“方内”,还有什么区别。
苏轼与龙井辩才的交往很多。辩才,即元净(1011-1091),字无象,习天台之教,博闻强记,辩才无碍,容仪清雅,朝廷曾赐与紫衣和“辩才大师”的称号,苏轼初任钱塘时结识,对之十州顷服。苏轼在《祭龙并辩才文》中表达了他对辩才的评价以及对于儒、释、道的某些看法,文章写道:
鸣呼!孔老异门,儒释分宫。又于其间,禅律相攻。我见大海,有北南东。江河虽殊,其至则同。虽大法师,自戒定通。律无持破,垢净皆空。讲无抖钠,事理皆融。如不动山.如常撞钟。如一月水,如万窍风。八十一年,生虽有终。遇物而应,施则无穷。我初适吴,尚见五公。讲有辫、臻,禅有涟、离。后二十年,独徐此翁。今又往矣,后生谁宗。道俗秋救,山泽改容。谁持一杯,往吊井龙。我去杭时,白史黄童。要我复来,已许于中。山无此老,专将安从。德参享子,往莫必躬。岂无他人,莫写我胸。((丈集)卷63第1961页)据说辩才曾为苏轼的儿子苏迫治好了腿病,使之能行。苏轼在《赠上天竺辩才师》中说:
苏轼与道潜的交往也在文坛上传为佳话。道潜号参寥子,是大觉怀琏的法嗣,属云门宗,与苏轼同岁,早在苏轼人京时二人就相识,直到晚年二人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苏轼对他的为人是十分赞赏的,他在(参寥子真赞》中这样写道:
东坡居士曰:维参寥子,身寒而道富。辩于文而诵于口。外厄柔而中健武。与人无竟,而好刺讥朋友之过。枯形灰心,而喜为感时玩物不能忘情之语。A余所谓参寥子有不可晓者五也。(《文集》卷22第639页)苏轼好像是在数落他的缺点,但实是每一项“缺点”都是他的人格赞扬。熙宁七年(1074),苏轼从常州等地娠灾回杭州,路过道潜的家乡—龄潜,苏轼在龄潜县令的陪同下专程往访不遇,四年后,苏轼任徐州太守,道潜专程前往拜访,盘桓近四月,留下了许多唱和的诗文。在苏轼滴居黄州时,对参寥十分思念,他在《答参寥书》中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