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民歌介绍
说课稿《东北风》
说课稿《东北风》引言概述:《东北风》是一首经典的东北民歌,以其深情的旋律和朴实的歌词,深受人们喜爱。
本篇文章将从歌曲的背景介绍、歌曲的歌词分析、歌曲的情感表达以及歌曲的艺术特点等四个部分详细阐述《东北风》这首歌曲。
一、背景介绍1.1 《东北风》的创作背景《东北风》是由中国著名音乐家刘天华作曲、词曲创作家石进填词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于1986年首次问世,是为了庆祝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创作的。
1.2 《东北风》的流行和影响自问世以来,《东北风》迅速风靡全国,成为一首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
这首歌曲以其朴实的歌词和动人的旋律,表达了东北人民对家乡的深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它不仅在东北地区广为传唱,也成为了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1.3 《东北风》的表演和演唱者《东北风》的表演形式多样,既可以是独唱,也可以是合唱。
许多著名歌手都曾演唱过这首歌曲,如邓丽君、宋祖英等。
他们通过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将《东北风》演绎得更加动情。
二、歌曲的歌词分析2.1 歌词的主题和情感表达《东北风》的歌词主题是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词中充满了对东北大地的热爱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2 歌词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歌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东北风吹起的是乡愁”中的乡愁意象,通过东北风的吹拂来唤起听众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同时,歌词中还使用了对比手法、排比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歌词更加生动有力。
2.3 歌词的情感传递和思想内涵《东北风》通过歌词中蕴含的情感传递和思想内涵,引发人们对家乡、对生活的深思。
歌词中的情感真挚动人,使人们能够感受到东北人民对家乡的深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激发人们对于家乡和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三、歌曲的情感表达3.1 旋律的情感表达《东北风》的旋律简洁明快,富有东北地区的民歌特色。
旋律中融入了东北地区的民间音乐元素,使听众能够感受到东北人民豪爽淳朴的性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东北的民歌童谣_童谣
东北的民歌童谣
东北民歌童谣是东北区域的民间文学体裁之一,旋律优美依然,朗朗上口。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东北的民歌童谣,欢迎大家阅读。
东北的民歌童谣经典篇
《小燕子》
小燕子,吱吱吱,
面对房主窃细语:
“不吃你谷子,
不吃你糜子,
在你房檐下抱一窝儿子。
”
东北的民歌童谣精选篇
《喜鹊传信》
花喜鹊,站树杈,
开口叫,喳喳叫:
“你妈带了个花针扎,
绣花针,花衣线,
绣个荷包你妈看。
”
东北的民歌童谣最新篇
《针》
稀奇古怪牛,
耳朵大过头;
头在前头走,
耳朵在后头。
东北的民歌童谣常见篇
《九九歌》
头九二九,关门闭口。
三九四九,冻破碴口。
五九六九,精尻子娃娃拍手。
七九鸭子八九雁,九九耧铧满地蹿。
《小孩羞羞》
羞羞,把脸抠,
抠个壕壕种豆豆;
羞羞,把脸抠,
埋脸躲进怀里头;
羞羞,把脸抠,
你说浪浪他(她)伸手。
东北民歌的艺术特色分析
东北民歌的艺术特色分析东北民歌的艺术特色分析摘要:东北民歌是中国民间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艺术特色不仅反映出东北地区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人文风情,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本文基于大量实地调查和文献分析,从音乐形式、歌词主题、演唱风格、节奏韵律等方面对东北民歌的艺术特色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旨在加深对东北民歌的理解和认识,推动其发展和传承。
关键词:东北民歌、艺术特色、音乐形式、歌词主题、演唱风格、节奏韵律一、引言东北民歌作为中国民间音乐的代表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不仅反映了东北地区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人文风情,还折射出东北人民的情感与思想。
因此,研究东北民歌的艺术特色,不仅可以加深对东北地方文化的认知,也可以更好地推动东北民歌的发展和传承。
本文将从音乐形式、歌词主题、演唱风格、节奏韵律等方面对东北民歌的艺术特色进行探讨。
二、东北民歌的音乐形式东北民歌的音乐形式丰富多样,以二部、三部和四部合唱居多,还有独唱、二重唱和器乐伴奏等形式。
其中,以女声合唱居多,表现了东北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东北民歌的节拍多为二拍子和三拍子,调式以大调和小调为主,具有明快、抒情和婉转等不同的情感表达。
同时,东北民歌还借鉴了少数民族音乐的元素,如满族的“满都拉”和朝鲜族的“永州音乐”,为其注入了异域风情。
三、东北民歌的歌词主题东北民歌的歌词主题涵盖了丰富的内容,如田园生活、劳动场景、家庭琐事、战争历史等,也有抒发感情和婚姻生活的歌曲。
其中,以反映农村和工矿场景的歌曲居多,反映了东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状况。
同时,东北民歌的歌词还借鉴了民间传说和诗歌,运用了丰富的比喻、象征和对比等修辞手法,使歌曲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和富有感染力。
四、东北民歌的演唱风格东北民歌的演唱风格独具特色,以豪放、淳朴和自然为主。
其中,男唱仰头、张嘴、放声的“高歌”风格尤为突出,表现了东北人豁达、开朗的性格和情感。
同时,东北民歌还具有强烈的集体意识和互动性,它承载着东北人民的生活情趣和社交习惯,是东北地区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北民歌摇篮曲
东北民歌摇篮曲摇篮曲是一种温柔安抚婴儿入睡的音乐,它在各个文化和民族中都有出现。
而东北地区的摇篮曲则具有独特的民歌风格和音乐传统,为东北人民创造了一种特殊的纺织和音乐传统。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北边境,涵盖了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个省份。
它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移民地之一。
东北地区不仅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资源而闻名,还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名。
东北的民歌传统根植于广袤的草原和深厚的农业传统。
这些民歌在东北的田野、村庄和城市中都能听到,它们传递着东北人民的生活、情感和愿望。
东北的摇篮曲是一种特殊的民歌形式,它们以温暖、柔和的旋律和歌词为特色。
这些歌曲通常用来哄婴儿入睡,传递母爱和温暖。
东北的摇篮曲使用简单的旋律和抒情的歌词,通常由父母或祖父母为婴儿演唱。
这些歌曲以慈爱和温柔的话语描述东北人民的生活和爱。
东北地区的摇篮曲通常使用民间乐器,如二胡、琵琶和扬琴等。
这些乐器给予了摇篮曲独特的东北音色。
此外,东北的摇篮曲也受到了俄罗斯和蒙古音乐的影响,因为东北地区与这些国家接壤,有着密切的交流和交往。
东北的摇篮曲主题多样,既包括儿童的普通生活,也包括东北地区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
这些歌曲传递了东北人民对家庭、亲人和家乡的深情厚意。
它们鼓励儿童健康成长,传递爱和希望。
东北摇篮曲的演唱者通常是经验丰富的妇女和老年人,他们将自己的生活和经验融入到歌曲中。
他们用柔和而悦耳的声音演唱,为婴儿创造出一个温暖、安全的环境。
这些演唱者是东北摇篮曲的守护者,他们传承着这一独特的音乐传统,让东北的新生代能够体验到这种美妙的音乐。
东北民歌摇篮曲不仅在东北地区广为流传,也逐渐传播到其他地区和国家。
它们以其独特的东北音色和纯真动人的旋律赢得了许多人的心。
无论是东北人还是外地人,都能通过东北民歌摇篮曲感受到浓浓的人文情怀和温暖的亲情关怀。
总之,东北民歌摇篮曲是东北地区独特的音乐传统,它以柔和、温暖的旋律和歌词为特色,为东北人民创造了一种特殊的纺织和音乐传统。
东北小调100首
东北小调100首东北小调100首一、《二人转》《二人转》是东北地区一种特别流行的小调,它由两个人在唱歌时互相掐架讽刺对方的缺点,旋律优美,歌词幽默。
在东北的大街小巷,都有人在唱着《二人转》,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来,放松一下心情,享受生活的乐趣。
二、《黑龙江船歌》《黑龙江船歌》是一首表达对家乡思念和爱情的小调,在黑龙江流域广为传唱。
那悠扬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让人们联想到浩淼的黑龙江流域和那深情的牵挂。
无论人们身在何方,只要听到这首歌,都会想起故乡的美好,想起那份深沉的情感。
三、《东北乡村小调》《东北乡村小调》是一种纯朴的东北民歌,旋律简单、易学易唱,是东北人喜欢的一种小调。
它唱出了东北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让人们感受到了一份亲切。
四、《土娃子》《土娃子》是东北地区许多老年人都耳熟能详的一首小调,它舒缓的旋律和纯净的歌声让人们仿佛置身于田野间。
这首小调诠释的是东北土地的韵味和人们对家园的热爱。
五、《刘家窑的前世今生》《刘家窑的前世今生》是东北地区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调,讲述的是关于一家窑场的故事。
旋律优美、歌词悠扬,让人们沉浸在这个有情有义的小镇中,感受其中的故事、感受其中的情感。
六、《不拘小节》《不拘小节》是一首表达个性和自由的小调,它关于在人生中保持真实和自由,传达了一个人的态度和信仰。
它的旋律悦耳,歌词动听,让人们在欣赏中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自由和信念。
七、《北国情歌》《北国情歌》是一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小调,抒发着对爱情的向往和追寻。
歌词意境深邃、曲调柔美,让人们在它的旋律中感受到那份渴望和坚持。
八、《梅花三弄》《梅花三弄》是东北地区一首古典雅俗共赏的小调,古风古韵,闲情逸致,让人们沉迷其中。
这首小调是东北地区非常有盛名的小调之一,它表达了人们追求自由和创造力的愿望。
东北老民谣(转)
东北老民谣(转)东北老民谣同东北方言、东北民歌一样,是东北原生态文化,具有源头性,是地地道道的东北草根文化。
东北老民谣是东北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民间百姓自己的文学,它创作于田间地头上,灶台火盆旁,以一种朴素直白、俏皮韵味,智慧幽默地道出民心民意民声,它形象生动、简洁、朗朗上口却又有着深远的人文关怀,反应最广大民众的喜怒哀乐和最基本的价值情感,是劳动人民表达自己情感的基本手段。
东北老民谣就像路边的车轱辘菜,苦中有甜,甜中有涩,折射出生活中种种酸甜苦辣。
东北老民谣涉猎的内容非常广泛,覆盖东北社会生产、生活和其他各个领域。
依据其内容大致可分成这样几类:一是生产类:东北老民谣创作于田间地头,很多民谣是对渔猎稼穑,田耕劳作,自然气候等规律的总结。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在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一月小寒接大寒,薯窖保温防腐烂。
立春雨水二月间,顶凌压麦种大蒜。
三月惊蛰又春分,整地保墒抓关键。
四月清明和谷雨,种瓜点豆又种棉。
五月立夏到小满,查苗补苗浇麦田。
芒种夏至六月天,除草防雹麦开镰。
小暑大暑七月间,追肥授粉种菜园。
立秋处暑八月天,防治病虫管好棉。
九月白露又秋分,秋收种麦夺高产。
十月寒露和霜降,秋耕进行打场连。
立冬小雪十一月,备草砍菜冻水灌。
大雪冬至十二月,总结全年好经验。
《季节劳作歌》:燕子来在谷雨前,放下生意去种田。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云雾山中出名茶,姜韭应栽瓜棚下。
豌豆大蒜不出九,种蒜出九长独头。
杨柳梢青杏花开,白菜萝卜一齐栽。
清明玉米谷雨花,谷子抢种至立夏。
清明高粱立夏后,小满芝麻芒种黍。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可种荞麦。
白露早来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十二月花》:“ 正月里迎春二月杏,三月里桃花满园红。
四月里杜鹃五牡丹,六月里荷花水上冲。
七菱八桂九菊美,十月里的月季笑盈盈。
十一月里来水仙艳,梅花开在腊月中。
东北民歌介绍
东北民歌介绍
东北民歌:
东北民歌是指流传于东北三省汉族小调的统称,它的歌词是东北人民生活语言的诗化。
由于地理、语言、生活习性养就了东北人豪爽的气质,在民歌中往往得以充分体现。
东北民歌中有些曲调是受地方戏二人转唱腔的影响,所以显得非常富有地方色彩,生动活泼,反映了劳动人民开朗的性格和丰富的生活情趣。
东北民歌的特点一般音调比较高亢嘹亮,旋律宽广,气韵悠长,声音运用上也比较刚直。
东北民歌可分为三大类:
一、山歌
山歌又分“长调、“短调”,“长调”高亢刚健,节拍自由;“短调”曲调平稳,节奏规整。
二、歌舞曲
歌舞曲大多为一领众和形式。
三、萨满调
萨满调是为请神、跳神、祭祖、葬礼时唱的歌,曲调吟诵式,多为领和。
鄂伦春民歌为五声音阶。
以宫调式、羽调式居多。
他们最喜爱的民歌有《额呼兰.德呼兰》,是一首歌颂大自然的歌。
此外《鄂伦春族小唱》在全国也很闻名。
东北民歌特点:
东北民歌的特点一般音调比较高亢嘹亮,旋律宽广,气韵悠长,声音运用上也比较刚直。
《东北风》、《月牙五更》、《摇篮曲》及《小拜年》已成为具有东北代表性的民歌,久唱不衰,深受人们的喜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民歌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及魅力。
中国民歌的地域特点及其差异分析
中国民歌的地域特点及其差异分析中国民歌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地域特点与中国广袤的土地、悠久的历史以及多民族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
中国民歌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各个地区的歌词主题、曲式特点、演唱方式和音乐风格方面。
一、东北地区民歌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省份。
东北民歌的特点是奔放豪放、朴实自然。
歌词常以表达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欢乐为主题,歌唱方式力度大、音域宽广、以嗓音厚重浑厚为主。
代表性的东北民歌有《二马上向前冲》、《女儿情》等。
二、华北地区民歌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地,华北民歌的特点是清唱多、旋律简单优美、节奏稳定。
歌词主要以表达对农田劳动、家庭生活以及感情表达为主题,歌唱方式充满力量、语调稳定。
代表性的华北民歌有《百灵调》、《战马奔腾》等。
三、西北地区民歌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西北民歌的特点是豪放激昂、热情奔放。
歌词多以歌颂民族团结、沙漠风情、牧民生活为主题,歌唱方式通常较为高亢、音域广阔。
代表性的西北民歌有《塞上曲》、《孔雀飞舞》等。
四、西南地区民歌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地,西南民歌的特点是悲壮磅礴、丰富多样。
西南地区多山,民歌中表达了对山水的歌颂以及对自然的感慨和热爱。
歌唱方式独特,常带有喉音、颤音等特殊技巧。
代表性的西南民歌有《茉莉花》、《藏儿哥》等。
五、华南地区民歌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华南民歌的特点是悠扬动听、多样性强。
歌词主要描绘生活琐事、感情抒发以及揭示社会生活。
歌唱方式轻柔流畅,多以二人对唱或合唱形式呈现。
代表性的华南民歌有《兰花草》、《梧桐雨》等。
总结起来,中国民歌的地域特点和差异主要体现在歌词主题、曲式特点、演唱方式和音乐风格方面。
每个地区的民歌都有其独特的风貌,展现了各地区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人民生活的特点。
这些民歌丰富多彩,展示了中国多元的音乐文化。
赫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的演唱处理
赫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的演唱处理赫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源自中国东北地区的赫哲族,是一首悠扬动听的歌曲,歌词内容丰富多彩,讴歌了赫哲族人民的生活和传统文化。
在当今社会,赫哲族《乌苏里船歌》已经成为了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通过不断的演唱和传承,这首歌曲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和传颂。
本文将对赫哲族《乌苏里船歌》的演唱处理进行介绍和分析。
赫哲族是中国北方边疆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地区和松花江上游。
由于长期生活在寒冷的北方地区,赫哲族人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
他们崇尚自然,尊重生命,形成了独特的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
赫哲族的民歌《乌苏里船歌》正是这一文化传统的体现,歌曲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深刻的内涵赢得了众多赏识者的喜爱。
《乌苏里船歌》歌词朴实而感人,歌曲的旋律也十分动听。
演唱处理需要在保持原曲风格的基础上,注重歌手的情感表达和声音的处理,以更好地展现出歌曲的魅力。
在演唱过程中,歌手需要根据歌词内容和曲调把握歌曲的情感表达,将赫哲族的生活场景和精神风貌通过歌声传递出来。
声音的处理也需要考虑歌曲的氛围和情感,以更好地与观众产生共鸣。
在现代音乐制作中,演唱处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合理的音响设置和声音处理技术,可以使歌曲在舞台演出或录音发行时获得更好的效果。
对于《乌苏里船歌》这样的民歌作品,合适的演唱处理可以使其更具魅力,更易打动观众的心。
在《乌苏里船歌》的演唱处理中,特别要注意掌握好歌曲的节奏和情感变化。
赫哲族的生活场景往往是在苦寒严冷的环境中,因此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往往是深沉和坚韧的。
在演唱处理时,歌手需要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将这种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使歌曲更具有感染力和张力。
在声音处理上也需要注重细节,通过合适的音色和音效,使歌曲更加丰富多彩,让听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除了声音处理之外,视觉表现也是演唱处理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对于赫哲族《乌苏里船歌》这样的民歌作品,演唱者的服装和舞台表现也需要与歌曲的风格相匹配,给听众带来更加完美的听觉和视觉体验。
中国民歌的地域特点及其差异性探讨
中国民歌的地域特点及其差异性探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地区的民歌因地理、历史、民族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独特的地域特点。
本文将对中国民歌的地域特点及其差异性进行探讨。
一、华北地区的民歌特点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省份,这个地区的民歌多数属于宴歌、劳动歌、战斗歌、儿童歌等类型。
在华北地区的民歌中,节奏明快欢快、歌词简单直接且质朴的特点比较突出,常用的乐器有二胡、琵琶等。
二、东北地区的民歌特点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份,这里的民歌主要受到满族和朝鲜族的影响。
东北地区的民歌以豪放奔放、激情四溢、节奏欢快明快著称,常用的乐器有锣鼓、大锣等。
三、华东地区的民歌特点华东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份,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所以华东地区的民歌较为多样且风格独特。
华东地区的民歌多数以抒情和咏史为主题,表现出繁复优美、视觉效果强的特点,常用的乐器有二胡、琵琶等。
四、西南地区的民歌特点西南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省份,这里的民歌多以山歌、田园歌曲和康巴拉原创歌曲为主。
西南地区的民歌以淳朴自然、抒情和略带悲凉的特点为主,常用的乐器有竹笛、羌笛等。
五、华南地区的民歌特点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份,这里的民歌多以客家山歌、粤剧、闽南民歌等为主。
华南地区的民歌以独具特色的音调和流畅的旋律为特点,常用的乐器有柳琴、龙渊琴等。
六、西北地区的民歌特点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等省份,这里的民歌多以马头琴、手风琴、吉他等乐器为伴奏。
西北地区的民歌沉稳豪放、富有力量感和激情奔放的特点,反映了这片土地的独特风情。
总体来说,中国的民歌在不同区域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体现在节奏、音调、歌词主题等各个方面。
以上只是对中国各地区民歌特点的简要介绍,实际上每个地区的民歌还有许多细节和独特之处,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通过对中国民歌的地域特点及其差异性的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民歌文化,体现中国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说课稿《东北风》
说课稿《东北风》
引言概述:
《东北风》是一首经典的民歌,它描绘了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民歌特色。
本文将从歌曲的背景介绍、曲调特点、歌词内容、演唱技巧和文化传承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东北风》这首歌曲的特点和意义。
一、背景介绍
1.1 《东北风》的创作背景
1.2 作曲家和作词者的介绍
1.3 歌曲的流传和影响
二、曲调特点
2.1 曲调的起伏和旋律
2.2 乐器伴奏和音域的运用
2.3 节奏感和音乐表达的特点
三、歌词内容
3.1 歌词的描绘和意象
3.2 歌词中的情感表达
3.3 歌词与东北地区文化的关联
四、演唱技巧
4.1 发声技巧和音准掌握
4.2 声音的表达和情感的传递
4.3 舞台表演和形象塑造
五、文化传承
5.1 《东北风》在东北地区的地位
5.2 歌曲的传承和演变
5.3 通过歌曲传递的文化内涵
通过以上五个部分的详细阐述,读者可以全面了解《东北风》这首歌曲的背景、特点和意义。
这首歌曲不仅是东北地区的民歌代表,也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和传承《东北风》,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东北地区的文化和民俗风情,同时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和美妙。
希望这首歌曲能够继续在我们的生活中传唱下去,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欢乐和感动。
十首东北民谣
十首东北民谣
以下是十首东北民谣的推荐:
1.《摇篮曲》:东北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曲调恬静优美,传达出一种温馨、浪漫的情感。
2.《月牙五更》:经典东北民谣,表现了东北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3.《小看戏》:旋律欢快,歌词简单易懂,表现了人们对戏曲艺术的热爱。
4.《送情郎》:歌曲抒发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眷恋之情,曲调流畅,情感真挚。
5.《放风筝》: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民谣,旋律优美,充满童趣。
6.《瞧情郎》:歌曲表现了一个少女对情郎的思念之情,曲调婉转悠扬。
7.《打秋千》:描写了东北民俗打秋千的场景,旋律欢快,充满活力。
8.《东北民谣》:一首经典的东北民谣,曲调悠扬,歌词深情,展现了东北人民的情感世界。
9.《放鹰》:一首描绘狩猎场景的民谣,旋律激昂,充满力量。
10.《东北风》: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东北民谣,曲调轻快,歌词幽默风趣,展现了东北人民的乐观精神。
东北民歌的演唱形式分析
东北民歌的演唱形式分析摘要:东北平原有着悠久的历史、辽阔的土地和众多的民族。
东北民歌作为东北地区最具民族风格和区域特点的艺术形式,反映了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及生活习俗,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因为有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文化传统,所以东北各少数民族的民歌有不同的风格。
关键词:东北民歌;演唱;形式;特点东北地区指黑龙江、吉林和辽宁3省以及内蒙古东四盟构成的区域,它的西面是大兴安岭,北面是小兴安岭,东南面是长白山,这3条山脉的中间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勤劳智慧的朝鲜族同胞就住在这一地区。
东北也是满族、锡伯族的发祥地。
朝鲜族人民把朝鲜半岛的音乐带到了东北。
山东、河北一带的汉族民间音乐则随着“闯关东”的人们流传到东北,并与当地少数民族音乐相融合,形成了东北地区汉族民间音乐的特殊风格。
东北汉族民歌使用的调式以徵调式居多,宫、商调式次之,羽、角调式较少。
使用最多又具有东北特色的是在宫、商、角、徵、羽(do、re、mi、ol、la)五音基础上,附加变宫(i)和清角(fa)的七声音阶。
“变宫”和“清角”这两个偏音经常出现在不同的民间音乐曲调中。
东北汉族民歌旋律的基本因素是曲线级进,六度、七度、八度或八度以上的大跳,多作为一种夸张手法出现。
在以曲线级进为基础的旋律中运用这种夸张手法触及旋律的顶点音,常具有奇峰突起的效果,这种旋法可称为“奇峰突起”式旋律线条。
小调是东北汉族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地歌舞音乐秧歌、说唱音乐二人转以及地方剧种吉剧、龙江剧的基础。
东北小调的特点是粗犷泼辣、活泼风趣、开朗朴实、音调流畅、节奏活跃,时而用六度的大跳,时而用同音反复的音型,歌词口语化,有浓烈的乡土气息。
1黑龙江省民歌形式黑龙江省简称黑,清初为黑龙江将军管辖区,清末置省;面积46万平方千米,人口3792万,有汉、鄂伦春、赫哲、柯尔克孜等民族。
黑龙江省以省内最大的河流黑龙江而得名,是我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
它以其莽莽的原始森林、绚丽的冰雪奇观、珍奇的野生动物和独特的文化古迹令人神往;其悦耳动听的民歌更是独具风格、刚健秀美,于磅礴大气之中又隐现出一种妩媚。
东北民歌《摇篮曲》的艺术特征浅析
2019-08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东北民歌《摇篮曲》的艺术特征浅析郭健(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摘要:东北民歌《摇篮曲》是东北地区广泛流传的一首东北民歌,也称“悠孩子调”,是家喻户晓的音乐作品。
这首歌曲经过郑建春重新填词改编,成为老百姓众所周知的歌曲。
歌曲从去结构上看,整首曲子篇幅短小精悍。
关键词:东北民歌;《摇篮曲》;艺术特征中图分类号:J6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3-0079-01《摇篮曲》是流行于东北的一首汉族小调,歌曲旋律优美,意境悠扬是东北民歌中相当典型的代表。
首唱高茹对郑建春老师创作的《摇篮曲》进行二度创作,在唱腔上做了较大调整,大量运用气声和哼鸣(鼻音),较多的运用润腔。
高茹老师还特别注重吐字归音,在她演绎的《摇篮曲》中,对字符的前尾音、后尾音以及中间的颤音格外重视。
经过高茹老师重新编配、演绎的《摇篮曲》不仅更加符合音乐规律,而且抒发的感情更易于人们接受,成为影响几代人的优秀音乐作品!东北民歌《摇篮曲》也成为高茹老师艺术生涯中的一部经典作品。
一、《摇篮曲》的音乐语言特征这首歌曲子属于独段体的曲式结构,典型的起承转合的单段体,并有前奏和尾声。
全曲共分为四个乐句,每个乐句有四个乐节组成。
每个乐句紧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并且前奏和尾声音乐材料相同,相互呼应使作品的结构首尾相连这样使得音乐的每个乐句不可分割形成一个整体。
此曲结构上采用起承转合的方式,这样使得音乐更加连贯,自然流畅。
歌曲旋律为典型的中国民族五声调式徽调式,加上一个偏音“变宫”时的音乐更加悠长柔美。
旋律和歌词紧紧地连在一起,这样的旋律使得音乐和语言紧密结合,在演唱中就像平时说话一样亲切自然,整首乐曲的旋律起伏不大,在平稳中向前发展和进行。
音与音之间的度数主要以二度和三度为主要发展手法,这样的音乐效果更符合摇篮曲的作用和特点。
从东北民歌的节奏和节拍上看,整首歌曲的速度比较慢音乐律动悠长绵延,东北民歌的节奏平稳在旋律线条上起伏不大。
摇篮曲东北民歌声乐教学
摇篮曲东北民歌声乐教学1.引言1.1 概述摇篮曲东北民歌声乐教学是一门独特而具有挑战性的音乐教学课程。
摇篮曲东北民歌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们以其婉转动人的旋律和深情质朴的歌词,受到了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和追捧。
本文旨在探讨摇篮曲东北民歌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并探究其所蕴含的教学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摇篮曲东北民歌的历史背景和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民歌的艺术特色和音乐表达方式。
同时,我们将探讨如何将这些特点融入声乐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艺术创造力。
在本文的正文部分,我们将首先回顾摇篮曲东北民歌的历史背景,了解它们的起源和发展。
随后,我们将详细介绍摇篮曲东北民歌的特点,包括其独特的旋律结构、情感表达和歌词内容。
通过对这些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揭示出摇篮曲东北民歌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音乐表达手法。
结合摇篮曲东北民歌的特点和声乐教学的需求,我们将进一步探讨摇篮曲东北民歌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将探讨如何运用这些民歌的旋律和情感表达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如何通过演唱摇篮曲东北民歌,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
最后,我们将总结摇篮曲东北民歌声乐教学的意义。
这门课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通过学习和演唱摇篮曲东北民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音乐中的情感表达,从而提升他们的声乐技巧和艺术水平。
正是基于以上目的和意义,摇篮曲东北民歌声乐教学逐渐引起了广大音乐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
相信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讨论,我们能够更好地推广和应用摇篮曲东北民歌声乐教学,为学生的音乐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文章的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的介绍,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连接。
在这篇长文中,文章的主要部分有引言、正文和结论。
下面是1.2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参考:1.2 文章结构文章采用引言-正文-结论的结构,以清晰地展示摇篮曲东北民歌声乐教学的相关内容。
第二课_东北民歌
报时钟响叮咚,夜深人儿静啊。小宝宝快长大,为祖国立大功啊。 月儿那个明,风儿那个静,摇篮轻摆动啊。 娘的宝宝,闭上眼睛,睡个那个睡梦中啊!
嗯…… 返回
2. 二人转: 是流行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地区的,兼有民歌、说唱、戏曲三 者因素的综合性民间歌舞形式,后又发展为地方小戏。是在东北大秧歌 的基础上吸收了多种民间歌舞、曲艺、戏曲等因素形式,发展起来的。 代表曲目《王二姐思夫》、《锯大缸》等。
下个节目:声乐训练!
家在东北
哎,嘿嘿哟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啊,那里有满山遍野 大豆高粱 ! 在那青山绿水旁,门前两棵大白杨。齐整整的篱笆院,一间小草房,哎! 我爸爸有事没事,总想喝点酒 ;就算是没有菜 ,那也得喝二两 ; 大碗茶大碗的酒 ,左邻右舍在两旁 ; 五魁首六六六,笑声满堂啊 ,哎哟! 我妈妈从小嗓门就亮啊 ,每天她喝着山歌去学堂 ; 直唱得老大爷,放下了他的大烟袋 ; 直唱得小伙子,更加思念他姑娘;直唱得老大娘,放下针线听一段; 直唱得大姑娘 ,眼泪汪汪啊 ---忘记了洗衣裳 !哎哟!哎 !
(三)曲例选听: 1.《小看戏》是一首东北吉林的民间小调。歌中描写了节日、 庙会或喜庆之时,年轻的姑娘媳妇们梳洗打扮、穿戴一新去看 戏的情景。音调比较诙谐、流畅,音乐感觉比较朴素。(歌词) 2.《丢戒指》是一首流传于东北、华北地区的小调。歌中描写 了一位年轻姑娘不慎丢失了情人所赠的戒指,急得她顾不得害 羞,而不惜许诺重金酬谢,急盼拾者送还给她时的心情。全曲 音乐舒展、幽默、风趣、气质淳厚朴实。(歌词)
3.《摇篮曲》,(歌词)。
4.《乌苏里船歌》。
(四) 东北的歌舞
1.秧歌: 秧歌是主要流传于汉族北方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舞。它是歌、舞、 乐三者的结合:“歌”大多是民间时调的直接运用;“舞”除扭秧歌外, 还常有耍龙灯、舞狮、骑竹马等;“戏”大多是二人或三人的歌舞小戏。 秧歌分部很广,大家较熟悉的有:东北大秧歌、陕北大秧歌等。从表演 形式上可分为“地秧歌”和“踩高跷”两种。秧歌的基本动作为挥臂跳 跃,扭腰甩肩,一步一拍,以四拍为一组,前三拍向前行走,第四拍退 后一步。《拥护八路军》、《跑旱船》――陕北秧歌;《茉莉花》―― 河北秧歌。 曲例:《看秧歌》
浅析东北民歌《串门儿》
浅析东北民歌《串门儿》王靖鑫哈尔滨师范大学摘要:东北民歌是一种极具地方民族特色的民歌体裁。
《串门儿》一曲更是这个体裁中为大家所耳熟能详的一首。
其创作背景和艺术风格与当地的地理人文密不可分。
在平坦富饶又地广人稀的东北大地上,为何会诞生这 样富有激情的歌曲,其背后的线索值得人们深入的整理挖掘。
并且东北民歌具有其特有的演唱技法,与其他地方民歌具有明显的区别,分析并深入了解其演唱技法对演唱本首以及其他东北民歌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和 影响。
关键词:《串门儿》艺术风格 地域性 演唱技法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24-0012-04一、民歌《串门儿》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各种艺术都或多或少是民族性的,它们与某一民族的天然的资禀密切相关。
也就是说,每一个民族都 具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而在其中诞生的民族音乐便承载了其民族性,由于地理地貌、语言环境、风俗习惯 等一系列的因素影响,同一民族不同地域的音乐类型也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是气候条件的影响,一个地区 所形成的社会人文、气候的影响是其要素之一。
东北 大部分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和亚寒带,属于温带季 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短促儿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 燥,却有大米氨基酚不得积雪和冻土改变了全年水分的分配,保证了土壤有较好的墒情。
而在地理方面,东 北地区具有山环水绕、平原辽阔的地形特点。
这样的气候和地形特点长此以往,使东北人形成了爱憎分 明、活泼开朗、外向热情的豪爽性格。
东北地区包括黑 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涉及到了历史方面的诸多问题,东北地区的人文环境形成是经历了许许多多以少数民族文明为主导之后,经历了“闯关东” 这样一个独特的历史时期,以山东、河南为主的灾民前往关外逃荒,将中原地区的人文习俗和音乐调试也带到了东北大地,经过一个时期的磨合,逐渐形成了今天这样的东北地方音乐风格。
可以说,东北地区的民族性以及地域性是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特征的,在初期阶段,它的民族色彩可能较为浓厚,但伴随着人口 流动以及民族融合,再加上东北地区兼容并包的民族同根性等,使得这块黑土地上凸显着越发独特的艺术气息。
东北民歌的演唱特色探析
东北民歌的演唱特色探析作者:王雅妮来源:《大观》2020年第04期摘要:东北民歌是反映东北地区百姓生活和区域文化的重要艺术瑰宝。
东北百姓热情豪放,喜欢通过歌曲传递内心情感,讲述温馨故事。
民歌演绎既是人们热爱生活的态度展现,也沉淀了深厚的历史底蕴。
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到的演唱技巧,颇具感染力和亲和力,使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对我们研究地方历史和推广民俗文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东北民歌;演唱特色;民族文化东北地域辽阔,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大的省份。
北方天高地广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当地百姓热情、奔放、豪爽的个性。
东北民歌通俗简单,情感充沛,成为人们日常娱乐和表达自我的重要方式,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神寄托。
一、东北民歌的发展背景(一)多民族融合东北地区百姓早年以打猎、捕鱼、游牧等方式为生,人员流动性较大,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融合,广袤的东北土地上,有蒙古族、满族、朝鲜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锡伯族、赫哲族以及从俄罗斯迁徙到中国生活的俄罗斯族。
他们多热情好客,个性包容而张扬。
这些民族独特的生存特征,在东北民歌的创作中有着十足体现。
歌曲创作中,有大量渔歌、猎歌等反映日常生活劳作的作品,朝鲜族的歌舞,满族的祭祀表演,都演化成了东北民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东北猫冬文化我国东北地区天气寒冷,特别是进入冬季以后,田间农作难以开展,动物活动频次减少,人们无法在寒冷的室外环境中久待,逐步形成了东北百姓在冬天停止劳作,长时间待在温暖室内的猫冬文化。
人们有了大量的闲暇时间,同时,对文娱活动的需求也比较大,居家闲适的环境养成了百姓自由无束、不拘小节的习惯,久而久之,人们形成豪放、热情、善于表达的性格特点。
东北的二人转有许多关于日常生活的词汇,简单、质朴、幽默、打趣是东北民歌的一大特色。
(三)地方信仰北方地区对于自然界充满敬畏,歌舞元素非常丰富,通过歌唱向亡故亲人传递他们的思念与牵挂,也帮助家中老小祈求祖先庇佑,福顺安康。
浅析东北民间音乐与文化
浅析东北民间音乐与文化作者:王慧颖来源:《音乐时空》2015年第18期摘要:东北民间音乐文化源远流长,该地区主要以满、锡伯、赫哲、鄂伦春等民族文化为主流文化,融合汉、蒙、回等民族文化的精华而形成的极其丰富的东北文化,人们将日常生活的真实情感融入在民歌里。
本文主要对东北民间音乐及其文化进行简要介绍,旨在探究东北民间音乐与东北文化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东北民间音乐文化东北民间音乐是千百年来由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各民族人民在生活、劳动中所创造和传播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民间音乐艺术,是文化艺术的结晶。
东北的民间音乐与东北地域文化同根同源,其音乐形式多种多样且源远流长,这些音乐都与东北这片沃土的地域文化有着深厚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音乐,作为我国文化之林中的瑰宝,在东北的黑土地上形成了其独特的魅力。
东北民间音乐历史悠久、题材广泛、形式各样,与当地人民传承的民情风俗、生活习俗及艺术修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东北民间音乐和文化的来源(一)东北民间音乐的源头东北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生活在东北黑土地上的有满族、赫哲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他们在历史发展中吸收融合汉族、内蒙等民族文化的精华的同时,还受俄罗斯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多个民族融合以及多种文化共生的东北地域文化。
东北的地域文化为东北民间音乐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沃土。
东北人性格粗犷奔放、热情豪放,这种热辣火爆、刚柔并济的文化恰巧与东北民间音乐的风格极其相似。
因为东北处于祖国的北疆,古时候条件异常艰难,东北人民长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东北民歌中就很明显地体现了这些,如民歌《煤黑子苦》就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对富足生活的向往。
尤其是冬季,大风大雪,天寒地冻,人们不能进行室外劳动,只能在屋里进行一些简单的娱乐活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东北民间音乐具有口语化、易传唱的特点。
(二)东北民间音乐类型提到东北民间音乐,不能忽略的是火辣的东北民歌、喜庆的大秧歌以及逗趣的二人转等艺术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民歌介绍
东北民歌:
东北民歌是指流传于东北三省汉族小调的统称,它的歌词是东北人民生活语言的诗化。
由于地理、语言、生活习性养就了东北人豪爽的气质,在民歌中往往得以充分体现。
东北民歌中有些曲调是受地方戏二人转唱腔的影响,所以显得非常富有地方色彩,生动活泼,反映了劳动人民开朗的性格和丰富的生活情趣。
东北民歌的特点一般音调比较高亢嘹亮,旋律宽广,气韵悠长,声音运用上也比较刚直。
东北民歌可分为三大类:
一、山歌
山歌又分“长调、“短调”,“长调”高亢刚健,节拍自由;“短调”曲调平稳,节奏规整。
二、歌舞曲
歌舞曲大多为一领众和形式。
三、萨满调
萨满调是为请神、跳神、祭祖、葬礼时唱的歌,曲调吟诵式,多为领和。
鄂伦春民歌为五声音阶。
以宫调式、羽调式居多。
他们最喜爱的民歌有《额呼兰.德呼兰》,是一首歌颂大自然的歌。
此外《鄂伦春族小唱》在全国也很闻名。
东北民歌特点:
东北民歌的特点一般音调比较高亢嘹亮,旋律宽广,气韵悠长,声音运用上也比较刚直。
《东北风》、《月牙五更》、《摇篮曲》及《小拜年》已成为具有东北代表性的民歌,久唱不衰,深受人们的喜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民歌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及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