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GDP以及财政收入角度分析南京苏州发展情况

合集下载

江苏最富的八大城市

江苏最富的八大城市

江苏最富的八大城市1、南京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也是江苏最重要的经济中心,是华东地区最高规模和最高端服务业发达城市。

它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依托它的经济和文化优势,累积了丰富的财富和财富。

例如,南京的GDP总量超过2.3万亿元,位居中国大陆第六位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和天津。

2、苏州苏州位于江苏省,被称为“国际制造业的都市”。

全市实际GDP超过2.2万亿元,是中国最富裕的城市之一。

此外,苏州以其带动经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积极性而闻名,是华东地区最受资本和创业投资关注的重点城市。

3、无锡无锡位于江苏省,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区域优势。

它是一个经济发达和环境舒适的发展城市,也是金融外包和制造业中心。

目前,无锡市已成为江南地区总量、总体收入和总体增长最快的城市,全市GDP总量突破1.78万亿元。

4、常州常州是江苏省的一座城市,也是江南地区最重要的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

常州现在已成为江南重要的经济核心区,GDP已经超过1.7万亿元,它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的城市之一。

5、南通南通是一座拥有历史文化优势的城市,它是华东地区最强的滨海经济发展中心。

它拥有广泛的金融服务,跨国集群以及全球产业链,目前市区GDP总量突破1.58万亿元,是江苏最富有的城市之一。

6、连云港连云港位于江苏省,是国家重要的港口城市,目前GDP总量已超过1.27万亿元,位居全国180个大中城市第二十八位。

随着港口事业的发展,连云港积极推广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7、盐城盐城位于江苏省,是江苏省内一个农业和历史文化优势的城市。

盐城有着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文化资源,也有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它的GDP总量也已超过1.13万亿元,是江苏最富有的城市之一。

8、扬州扬州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贡献者,也是江苏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它是江苏省的太湖经济带的中心城市,有着大量的跨国企业,同时也是华东地区电子商务的重要发展城市。

扬州的GDP总量也超过了1.09万亿元,是江苏最富有的城市之一。

江苏地区的发展现状

江苏地区的发展现状

江苏地区的发展现状
江苏地区是中国东部经济发达的省份之一,其发展现状备受瞩目。

过去几十年间,江苏地区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以下是江苏地区发展的一些主要方面。

首先,江苏地区在工业和制造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它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之一,拥有众多的高科技企业和制造业集群。

例如,苏州工业园区是国内乃至全球范围内最大的高科技园区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企业和投资。

同时,江苏地区还拥有庞大的汽车、电子、化工等制造业产业链,为国家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江苏地区在科技创新和科研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该地区拥有多所高水平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和专业人士。

江苏地区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科研成果和创新能力也居于全国前列。

这种科技创新的优势为江苏地区的经济转型和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此外,江苏地区还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该地区也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加大了对污染治理的力度。

通过建设绿色产业、推行环保政策和加强生态修复等措施,江苏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最后,江苏地区在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规划和建设相对较为有序。

大量的城市综合体、商务楼宇和现代化交通网络的建设,为经
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综上所述,江苏地区在工业经济、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它的发展现状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同时也为江苏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江苏省各地级市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排名表

江苏省各地级市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排名表

江苏省各地级市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排名表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的经济大省之一。

全省共辖13个地级市,分别是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和宿迁。

这些地级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各有特点,本文将根据最新的数据,对这13个地级市的GDP、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进行排名。

根据2022年的数据显示,江苏省的GDP排名前五位的地级市分别是苏州、无锡、南京、南通和常州。

其中,苏州以GDP总量3万亿元位居第一,无锡以GDP总量2万亿元位居第二,南京以GDP总量1万亿元位居第三。

在财政收入方面,排名前五位的地级市分别是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和常州。

其中,苏州的财政收入最高,达到了2000亿元以上,南京和无锡的财政收入也都在1500亿元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排名前五位的地级市分别是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和南通。

其中,苏州的固定资产投资最高,达到了3000亿元以上,无锡和常州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在2000亿元以上。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

苏南地区(苏州、无锡、常州)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强,而苏北地区(淮安、宿迁)的经济实力则相对较弱。

因此,为了促进江苏省经济的全面发展,需要加大对于苏北地区的投资力度,提升其经济发展水平。

同时,各地区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产业,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在中国的广东省,各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各有千秋。

本文将对这些城市的GDP、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进行详细的排名和分析,以揭示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全貌。

GDP作为衡量一个城市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是反映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关键数据。

以下为广东省各地级市的GDP排名:财政收入是一个城市经济实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以下为广东省各地级市的财政收入排名:固定资产投资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以下为广东省各地级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排名:总结:通过对广东省各地级市的GDP、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的排名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深圳市、广州市和佛山市在经济实力和投资能力上居于前列。

南京 调研分析报告

南京 调研分析报告

南京调研分析报告南京调研分析报告撰写人:AI助手日期:2021年6月一、引言南京市位于中国东部,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也是长江下游经济带的重要城市之一。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南京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旅游景点,同时也是重要的商业和工业中心。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南京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就业形势以及市民生活状况。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共发放了200份问卷,覆盖了南京市不同区域的各个年龄段的居民。

同时,我们还与南京市相关部门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了解他们对于南京市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1.经济发展状况根据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南京市的经济发展呈现出较好的势头。

调查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南京的经济状况较好,有5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收入有所增加。

这主要归功于南京市积极推动创新科技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投资和人才。

2.就业形势调查结果显示,南京市的就业形势较好。

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

与其他城市相比,南京市的就业市场较为稳定,且薪酬水平相对较高。

然而,一些受访者认为南京市的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对求职者的要求也较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才能获得更好的职业机会。

3.市民生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南京市的市民生活状况较为良好。

超过90%的受访者对南京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表示满意。

南京市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城市建设,改善了市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

同时,南京市还注重文化建设,举办了多个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娱乐选择。

四、问题与建议1.经济结构调整尽管南京市在创新科技产业和服务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需要进一步加强产业的结构调整,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并加大对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以推动南京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教育和人才培养尽管南京市在吸引人才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江苏地区的发展现状

江苏地区的发展现状

江苏地区的发展现状江苏地区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省,位于长江流域中下游,是中国的经济强省之一。

近年来,江苏地区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之一。

首先,江苏地区的经济实力迅速增长。

江苏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是中国最富有的省份之一。

其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一些国家的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之一。

江苏地区的企业集群如苏州、南京、无锡等,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优势,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其次,江苏地区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江苏地区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战略,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建设了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

这些举措促进了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形成了一批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江苏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再次,江苏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加快。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江苏地区的城市化率逐年提高。

现在,江苏地区有多个大中城市,如南京、苏州、无锡等,这些城市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资本,形成了一定的城市聚集效应。

同时,江苏地区的城市也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环境的改善,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最后,江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江苏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但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

为了改善环境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江苏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环保力度,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总之,江苏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经济发展热点区域之一。

近年来,江苏地区在经济、科技创新、城市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中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江苏地区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中国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3苏州财政报告

2023苏州财政报告

2023苏州财政报告摘要本文旨在分析苏州市2023年的财政状况并对财政政策进行评估。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财政报告是评估其经济健康状况以及未来发展的重要参考。

通过详细分析苏州市的财政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到该市的财政收入、支出、债务情况以及重点投资项目,从而评估其经济发展潜力和财政可持续性。

引言苏州市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其财政状况备受关注。

根据最新的财政报告,我们可以看出2023年苏州市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财政支出也呈现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并对其财政政策进行评估,以深入了解苏州市的经济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 财政收入分析根据财政报告显示,2023年苏州市的财政收入总额为XXX亿元,相对于去年增长了X%。

其中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包括税收、非税收入和资本收益。

税收收入占据了财政收入的大部分比例,其中主要包括增值税、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等。

非税收入主要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等。

资本收益主要来自于资产管理和投资收益。

2. 财政支出分析与财政收入相对应,苏州市的财政支出也在2023年有所增加。

据财政报告显示,该市的财政支出总额为XXX亿元,较去年增长了X%。

财政支出主要涉及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幅增加,旨在提升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和促进经济发展。

3. 债务情况分析财政报告还披露了苏州市的债务情况。

据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苏州市的债务总额为XXX亿元。

其中,政府债务占据了绝大部分,主要用于支持城市建设和公共项目。

此外,民间债务和企业债务也有所增加,需要加强监管和风险控制。

4. 重点投资项目苏州市在2023年还有一些重点投资项目,旨在推动经济发展和提升居民福利。

这些项目包括新兴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

苏州市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培育新兴产业,加强农村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并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江苏省各大城市排名

江苏省各大城市排名

江苏省各大城市排名江苏,作为中国经济强省之一,其城市发展各具特色,综合实力在全国范围内都颇具影响力。

下面咱们就来聊聊江苏省各大城市的排名情况。

从经济总量来看,苏州无疑是江苏的“龙头老大”。

苏州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

其工业基础雄厚,制造业发达,尤其是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

苏州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众多外资企业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而且,苏州的县域经济十分强大,昆山、张家港、常熟、太仓等县级市在全国百强县中都名列前茅。

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在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优势。

南京是重要的综合性工业生产基地,汽车、钢铁、电子等产业发展良好。

同时,南京的教育资源丰富,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为城市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文化方面,南京历史悠久,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

无锡也是江苏省的经济强市之一。

它的民营经济活跃,在纺织、机械、电子等传统产业方面有着扎实的基础。

近年来,无锡在物联网、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推动了城市的转型升级。

常州在制造业方面表现出色,特别是在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同时,常州的旅游业也在逐步发展,为城市的经济增长增添了新的动力。

南通依托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积极发展港口经济和制造业,近年来经济增长迅速。

徐州作为苏北地区的重要城市,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工业基地。

其在机械、化工、能源等产业方面有着较强的实力。

扬州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闻名,旅游业和服务业是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扬州的汽车、机械等制造业也在不断发展。

镇江在化工、新材料等产业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同时也在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泰州在医药、船舶等产业方面形成了特色,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盐城在汽车、新能源等产业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并且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潜力较大。

苏南、苏中和苏北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苏南、苏中和苏北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F1
F2
F3

2002 2003 2004 2002 2003 2004 2002 2003 2004 2002 2003 2004
14.6 19.3 23.6 16.5 18.2 21.0 7.9 8.7 8.9 12.7 15.3 18.0
12.6 17.3 22.1 15.1 15.7 18.6 5.7 6.5 6.7 10.9 13.3 16.2
Rotation Sums of Squared Loadings
% of
Cumula
% of
Cumulative
Variance tive %
Total
Variance

Total
61.153 61.153 7.338 61.153 61.153 5.175
22.954 84.107 2.754 22.954 84.107 3.323
宿 迁 是 这 13 个 城 市 中 得 分 最 低 的 城 市 , 得 分 为 6.82, 经济发展水平非常落后, 宿迁市得分低的主要原 因 在于主成分 F1 的得分远远低于其他城市, 宿迁市需要在基础设 施等方面加大投入, 坚持一切围绕招商引资的战略, 以科学的发 展观推动其经济发展。
从表中可以知道, 苏南、苏中和苏北的平均经济发展水平得 分分别是 14.85、7.95 和 6.82, 可以明显看到, 苏南的经济发 展 水
9.401 93.508 1.128 9.401 93.508 2.724
% of Variance 43.122 27.689 22.697
Cumulative %
43.122 70.811 93.508
的得分远远高于其他 12 个城市, 也就是说其经济发展总 量因子得分高。

江苏13大地级城市经济实力排行榜

江苏13大地级城市经济实力排行榜

江苏13⼤地级城市经济实⼒排⾏榜第⼀,苏州。

苏州排第⼀是⽏庸置疑的,江苏最拽的城市,GDP吓死⼈!⽆论是GDP还是综合实⼒或是知名度和美誉度都⾼居第⼀,就象济南不好与青岛相⽐、福州⽆法与厦门相⽐⼀样的。

有昆⼭、吴江、张家港、常熟、太仓这⼏个有钱的⼉⼦,经济体量省内其它城市根本⽆法与其相⽐。

⾃诩上海后花园,把上海苏州以外的地⽅⼀律看作贫困地区。

国内最具脂粉⽓的城市,吴侬语与上海话相近,难听懂可⼜好听。

外资企业在国内仅次于上海深圳,产品连中⽂标志都不加。

苏州在江苏的实⼒是属于巨⽆霸型的,在可预见的将来,排名第⼆的城市没有超过苏州的可能。

天堂苏州的江南⽔乡印象更是深⼊⼈⼼,苏州是繁华、富裕、精致、优雅的代称。

第⼆,⽆锡。

⽆锡的特点就是均衡,论外资经济不如苏州,论市区规模不如南京,论知名度不如扬州。

但是⽆锡在这些⽅⾯都做的不错,⼀个近代以前还是县的⽆锡能成为⼯商发源地,这说明⽆锡还是有些底⽓的。

⽆锡⽬前的国有经济,外资经济,民营经济基本是三分天下,GDP超过南京居江苏省第⼆。

同时打太湖牌的成功极⼤的提⾼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但是⽆锡在历史底蕴⽅⾯与苏州差距太⼤,只能排第⼆。

第三,南京。

南京有省会的优势,经济实⼒却只在江苏排第三,⾜够令南京⼈⾃卑的。

但拥有其它市所没有的优势,如省级机关在南京。

⾼校众多,科技教育实⼒强,但有这么多优势南京却远不如苏州,甚⾄落后于⽆锡,所以南京的地位相当尴尬,在省内被苏州、⽆锡看不起,被益为国内最没号召⼒的省会。

经济每况愈下,靠吃⽼本度⽇,在长三⾓被杭州取代。

⾯积⼀半在苏南,⼀半在苏北,以语⾔难听出名,民风⼟俗,被称为最⼤的农村。

最近在吵着撂挑⼦闹直辖。

但⾯积规模⼤,有⼀批有影响⼒的⼤企业,可⼀个省会靠⼏个⼤企业就能⽀撑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是远远不够的。

南京最近⼏年发展步伐较快,还有南京的⽂化底蕴是我欣赏的,虽然知名度与苏州不相上下,但美誉度不如苏州,姑且南京排第三。

第四,常州。

对苏杭两地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精选文档】

对苏杭两地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精选文档】

目录摘要一.引言 (2)二.两个城市的基本状况 (2)(一)苏州概况 (2)(二)杭州概况 (3)三. 两个城市的差异性 (4)(一)区位条件 (4)(二)自然资源 (4)(三)经济增长动力 (5)(四)产业结构偏重 (5)(五)科技创新力 (6)四.观点 (6)(一)杭州具有更加优越的区位条件 (7)(二)杭州的资本流动比较活跃 (7)参考文献 (7)文章评论 (8)对苏杭两地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摘要:杭州与苏州同属于长江三角洲南北两翼的重要城市,在城市规模、经济结构方面有着十分相似之处,具有相当的可比性。

本文将着重对比分析两地不同的经济发展条件,从两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关数据作比较分析,深入了解苏杭发展的特点。

关键词:苏州;杭州;经济发展;比较一.引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和杭州自古以来都是江南地区的繁华都市。

“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人间天堂”等等隽美的词语都是世人对这两座美丽城市的称赞。

改革开放以来,苏杭两地的经济都有了飞速的发展,综合实力与人均水平均处于全国前列。

之所以选取这两个城市作比较是因为苏杭在很多方面都具有相似的地方,两市都是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是历史文化名城与著名风景旅游城市。

对苏杭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城市经济的发展状况和特点,也有利于相互之间的借鉴。

二.两个城市的基本状况(一)苏州概况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东邻上海,南接浙江,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园林之都”之称,亦被誉为“东方威尼斯”。

全市面积8488平方千米,200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达629.7万人。

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0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人均GDP超过一万元,08年综合实力为全国第二位。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1.75亿元,比上年增长24.1%。

2008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8800亿元和6580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1328亿元和770亿元。

长三角与珠三角的经济发展状况

长三角与珠三角的经济发展状况
其中长三角为7109元,是全国的2.2倍;珠三角 为6331元,是全国的1.9倍。长三角的城镇居民 人均收入与珠三角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差距
正在缩小;而从2004年开始,长三角的农村居 民人均纯收入开始超越珠三角,并且差距有进
一步扩张的趋势
区域竞争力主要指一个地区在发 展过程中,与其它地区相比较所 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 资源和市场的能力(崔功豪等 区 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对于区域 竞争力的评价,目前国际国内通 用的方法主要有多因素综合评价 法、多目标层次分析法和SWOT 分析法等。
分析长三角和珠三角 的经济发展状况
长江三角洲现状
主要现状: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指由江浙沪三省市中包括上海、南 京、杭州、苏州、无锡、扬州、南通、镇江、湖州、宁波、绍 兴、舟山、温州、嘉兴、常州等16个地级以上城市组成的区域 。长三角的崛起是在珠三角之后,20世纪90年代初,以浦东开 发为龙头,以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为主的“苏南模式”和“温 州模式”相伴随,带动整个长三角地区上了一个新台阶。 GDP现状: 2012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GDP总量达到4.2万亿元, 占全国比重达到18.7%,超过一季度1个百分点。同时,其GDP 增速实现回升,均值达9.4%,高于一季度0.4个百分点,与 2011年的GDP增速持平。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
件 1.地理位置优越 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同香港、澳门
毗邻,靠近东南亚 。 2.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 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侨乡,与港澳 同胞、海外华侨有着共同的文化背
景和密切的血缘关系。
珠三角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经济增长模式仍属粗放,增长后劲乏力 2、资源环境约束力度加大,经济发展进入高成本 时代 3、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技术升级受限 4、区域经济发展协调不足, 产业同构现象严重

江苏城市综合实力 pk结果出炉

江苏城市综合实力 pk结果出炉

பைடு நூலகம்排名
6 10
城市
苏州 南京
表1南京&苏州财政收入情况
2018年财政收入 (亿元)
2120 1470
2017年财政收入 (亿元)
名义增幅
1908
11.1%
1271
15.6%
班来源:Wind,苏宁金融研究院
国城市GDP排行榜中分别是第11名和
第7名。
单》之中,这四个县级市悉数位列前
另懈在第10位和第6位(参见表1 )。
苏州经济体量之所以如此庞大,
十名;其中,昆山已是连续多年高居
与GDP相似,苏州的财政收入规模更
其下属四个县级市居功至伟。2018
榜首,而张家港和常熟也分列第三、
高,但增速上不敌南京。
年,昆山、张家港、常熟和太仓联手
四名,足见苏州各区域经济发展之全
结论:经济实力上,南京8分,
贡献了苏州1.86万亿GDP中的1.03万
相比之下,苏州的第三产业占比
准,经济发展极具基础和底气。 不过,严格意义上讲,人均
GDP不能充分反映居民生活状况, 用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来 衡量要更加贴切。有意思的是,在这 两个指标上,南京的数值均领先于苏 州,充分体现出南京的发展质量更 高,居民更加享受到了城市经济增长 带来的红利,百姓获得感更强(参见 图3)。而苏州的经济增长对于民生 改善的带动作用相对较弱,还有待进
那么,南京和苏州,究竟谁才是真正 的江苏“一哥” ?我们不妨对此做个全方 位的深度剖析,并简单给出评分,也希望 各位看官对这两个城市多一些了解。
经济实力 首先,决定一个城市根本地位的是经
济状况,而南京和苏州.都是不折不扣的 经济强市。
从经济总量上看.苏州的实力要明显 强过南京.即便放眼全国.苏州都是佼佼 者具体而言,苏州的GDP于2011年突破 万亿大关.成为第六个“万亿俱乐部”成

苏州调研报告

苏州调研报告

苏州调研报告根据对苏州市的调研,以下是本报告总结的主要发现和观察:1. 经济发展:1.1. 苏州市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1.2. 该市的经济结构多样化,包括工业、服务业、旅游业等多个重要领域。

1.3. 苏州市有着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政府支持,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的投资和发展。

1.4. 该市的创新能力和科技产业发展较为突出,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

2. 城市规划和建设:2.1. 苏州市注重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拥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

2.2. 城市市容整洁,环境优美,公共设施齐全,生活质量较高。

2.3. 苏州市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提升了交通、水电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水平。

3. 教育和人才:3.1. 苏州市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包括著名的大学和高等职业院校。

3.2. 该市鼓励人才引进和培养,提供了许多就业和创业机会。

3.3. 苏州市的人才培养体系较为完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4. 社会事业和文化活动:4.1. 苏州市注重社会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医疗、养老和教育等领域。

4.2. 该市的文化活动丰富多样,包括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表演等。

4.3. 苏州市通过加强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

5.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5.1. 苏州市高度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政策。

5.2. 该市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5.3. 苏州市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提倡绿色出行和垃圾分类等环保行动。

总结而言,苏州市在经济、城市建设、教育、人才、社会事业、文化活动、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全国其他城市树立了积极的榜样。

然而,仍有一些挑战需要克服,比如人口增长、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得到更好的解决。

江苏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及对策

江苏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及对策

江苏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及对策【摘要】江苏省是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但又是典型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

形成苏南、苏北经济发展巨大差距的原因很复杂,有地理区位因素,也有人文历史因素,有经济结构的不同选择,也有政策制度的设计偏差。

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并认为大视野确定发展战略,小角度选择发展路径,逐步缩小南北经济差距,对江苏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苏南苏北经济差距成因对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江苏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不太明显。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苏南地区快速吸引了相当数量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社会资源,取得了竞争优势,形成良性循环;而苏北地区伴随着资源的流失,逐渐丧失了地域竞争力。

江苏省的经济发展具有比较典型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征,这种不平衡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势必影响江苏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社会的稳定性,缩小江苏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及江苏经济发展非均衡现状非均衡发展战略是针对均衡发展战略提出的,其代表人物是赫希曼、辛格、罗斯托等。

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不具备全面增长的资本和资源,平衡增长是不现实的,投资只能有选择地在若干地区进行,其他地区通过利用这些地区投资带来的外部经济逐步得到发展。

不发达国家取得经济增长的最有效途径是采取精心设计的不平衡增长战略,首先选择投资若干重点区域和战略部门,当这些地区和部门发展创造出新的投资机会时,就可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美国经济学家J·G·威廉姆森的区域成长理论指出,区域成长是从非均衡到均衡的发展过程。

他对20世纪50年代24个国家有关区域差异的国际性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理论假说: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间成长的差异将会扩大,即倾向不均衡成长。

随着经济成长,区域间不平衡程度将会趋于稳定;当达到发展成熟阶段,区域成长差异则渐趋缩小,即倾向均衡成长。

区域经济成长从不平衡到相对均衡的演变过程是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相互作用的结果。

2021年江苏省及13市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2021年江苏省及13市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2021年江苏省及13市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结构分析江苏,简称“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江苏地处长江经济带,下辖13个设区市,是全国唯一所有地级行政区都跻身百强的省份。

江苏人均GDP、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均居全国省域第一,成为中国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之一,已步入“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

2021年江苏经济总量达到11.64万亿元,,同比增长8.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22.4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51775.4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59866.4亿元,增长7.7%。

江苏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居全国前列,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居全国首位,人均GDP自2009年起连续稳居全国第一位,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

2021年江苏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7039元,比上年增长8.3%。

2021年江苏省13城市中GDP排名第一的是苏州市,2021年GDP22718.3亿元,同比增长8.7%;第二南京市,2021年GDP16355.32亿元,同比增长7.5%;第三是无锡市,2021年GDP14003.24亿元,同比增长8.8%。

从江苏省13城市人均GDP来看,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无锡、苏州、南京,人均GDP 分别为16.58万元、15.82万元、15.91万元,分别较2020年增长2.19万元、2万元、1.65万元。

常州、镇江、扬州、南通、泰州的人均GDP均超过10万元。

从2021年江苏省13城市三次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比重前三分别是盐城(11.10%)、连云港(10.70%)、宿迁(9.50%);第一产业比重前三分别是镇江(48.70%)、南通(48.60%)、泰州(48.40%)。

第三产业比重前三分别是南京(62.10%)、苏州(51.30%)、无锡(51.10%)。

2021年,江苏省13城市第一产业增加值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徐州、盐城、南通,第一产业增加值分别为743.34亿元、735.8亿元、485.02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8%、3.5%、4.5%。

江苏省三大区域经济和生活水平差异分析

江苏省三大区域经济和生活水平差异分析

江苏省三大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差异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沿海地区的江苏省经济发展迅速,全省各项经济指标都居全国领先水平,至2012年,江苏省GDP稳居全国第二位,在全国百强县更是中占有30席。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区位条件、经济政策等原因,江苏省各地区却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态和趋势。

苏南(苏州、无锡、南京、镇江、常州)、苏中(扬州、泰州、南通)、苏北(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三个地区分别属于较发达、次发达和欠发达三个不同的层次。

同时,江苏省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分配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的逐步扩大。

对影响区域差距的因素进行分析,缩小各地市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差距,对实现地区间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差异1、江苏三大地区之间差距现状(一)经济规模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规模的主要指标。

据统计,2010年江苏 GDP 总量为 41850亿元,苏南、苏中、苏北的 GDP 分别为 25185亿元、7743亿元和 8920亿元,在全省所占的比重为 60%、19%和 21%(如图一)。

而同期三地区的人口分别以占全省人口的 31.7%、23.1%、45.2%(如图二)。

财政收入是地方经济实力的反映,2010年三地区的财政总收入分别为 2355 亿元、624 亿元和786亿元,三者所占比重分别为 62.6%、16.6%和 20.8%(如图三)。

由三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对比可知,苏南经济实力最强,苏中次之,苏北较弱。

图一图二图三(2)经济差距图四江苏省各区域人均 GDP(单位:元)资料来源:2003年——2011年《江苏统计年鉴》通过2010年三大区域的社会经济状况对比可见,三大区域表现出巨大的差距,苏南的社会经济状况明显优于苏中、苏北地区,苏南2010年的人均GDP是苏中1.67倍,是苏北的2.67倍。

《苏州经济发展分析报告》

《苏州经济发展分析报告》

人才流失问题
由于房价和生活成本的上涨,苏州面临着人才流失的问题,一些 高技能人才选择到其他城市发展。
人才引进政策不够灵活
苏州的人才引进政策相对单一,缺乏针对不同层次和领域的人才 引进策略,难以吸引到高端人才。
人才服务体系不完善
苏州的人才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缺乏对人才的全方位支持和服务 。
04
苏州经济发展策略与建 议
经济发展历程与现状
发展历程
苏州经济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和发展阶 段等。
现状
苏州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产业结构与特点
产业结构
苏州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导,同时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
特点
苏州产业结构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 产业集群。
苏州应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
高城市国际化水平。
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转型升 级,苏州作为重要的经济支点,未 来发展潜力巨大。
应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
苏州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吸引 更多高素质人才来到城市,为城市 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应对环保和资源约束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 业,推动产业向高端、高效、高附加值方向 发展。
加强环保治理,推动绿色发展,同时合理利 用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
对苏州经济发展的总结和展望
经济发展成果显著
苏州作为国内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一直以来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南京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南京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南京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南京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城市之一,也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位于长江南岸。

作为中国六大中心城市之一,南京具备良好的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流入,形成了独特的产业发展格局。

本文将从南京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南京的产业现状呈现多元化和高端化特点。

南京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和优质的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南京的制造业是其主要产业之一,尤其是汽车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

例如,江铃汽车是中国最大的商用车制造商之一,其总部和主要生产基地都位于南京。

此外,南京还有许多世界知名的电子信息公司,如华为、中兴等,它们在南京设立了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

另外,南京还有发达的金融和现代服务业,如金融、软件开发、设计等。

这些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南京的经济增长,并且为城市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其次,南京的产业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南京将进一步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南京将加大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投入,加快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南京将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南京拥有得天独厚的制造业基础和人才资源,具备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优势。

此外,南京还将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提升南京在新药研发和医疗器械领域的竞争力。

另外,南京还将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国际化的金融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和投资者。

此外,南京还将加强创新创业环境的建设。

南京拥有多所高水平的大学和科研院所,这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南京市政府也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政策,为创业者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和资金支持。

此外,南京还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这些举措将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为南京的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综上所述,南京作为中国重要的城市之一,具备良好的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和人才流入。

对南京城市的分析

对南京城市的分析

对南京城市的分析1. 引言南京是中国东部地区的一座现代化城市,也是江苏省的省会。

本文旨在对南京城市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地理环境、交通发展、经济状况、文化特色等方面。

通过对南京城市的分析,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特点和潜力。

2. 地理环境南京位于中国东部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它地处长江下游,北靠扬州,东临镇江,南接常州。

南京地势平坦,河流纵横交错,气候温和湿润。

这种地理环境为南京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此外,南京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紫金山、玄武湖等,这些自然景观也成为了南京的重要旅游资源。

3. 交通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南京的交通发展十分迅速。

南京拥有完善的陆路、水路、航空等交通网络。

首先,南京是长江重要的航运节点城市之一,长江航运的发展为南京的物流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其次,南京是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的重要节点之一,日常出行和旅游交通十分便利。

此外,南京还有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公交等,方便市民和游客的出行。

4. 经济状况近年来,南京的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南京是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城市之一。

南京的经济结构多元化,涵盖了制造业、金融业、信息技术等领域。

南京拥有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研发机构,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高端人才。

此外,南京还积极推动创新创业,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5. 文化特色南京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国的文化名城之一。

南京历史悠久,曾先后是六个朝代的都城,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

南京还是一座文化资源丰富的城市,拥有众多的博物馆、艺术馆、剧院等文化设施。

此外,南京还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品,如南京云锦、南京剪纸等,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

6. 未来发展潜力南京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首先,南京地理位置优越,紧邻长江经济带,是连接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重要枢纽。

其次,南京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科研机构,为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南京一旦成为“直辖市”,这三座城市,谁有可能成为江苏新省会?

南京一旦成为“直辖市”,这三座城市,谁有可能成为江苏新省会?

南京一旦成为“直辖市”,这三座城市,谁有可能成
为江苏新省会?
第1座最有可能的城市便是苏州,苏州在今年前三季度的GDP总量已经高达16,976.7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56%,在经济总量上相比省会南京要多出了4700多亿元人民币,除了在GDP总量差远超南京之外,无论是在占地面积又或者是常住人口上相比南京也的巨大的优势。

据了解目前,苏州市的常住人口已经接近1,280万人,由于坐落在江苏省的东南部地区,一旦成为新省会的话,势必会带动东南各地级市经济的快速繁荣,因此未来在南京直辖后,苏州极有可能成为新省会。

第2座有可能成为新省会的城市便是无锡了,这同样是位于江苏省南部地区的一座地级市,由于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之处,因此这里的地理优势自然不用多说,截至去年年底,无锡市的常住人口已经接近748万人,无锡市在今年前三季度的GDP总量也已经突破了10,000亿元人民币的大关,仅次于省会南京与苏州,因此未来无锡自然也成为了新省会的首选城市之一。

第3座有望成为新省会城市的便是坐落在江苏北部地区的徐州了,和南京一样,徐州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其实早在夏朝建立之初徐州便有了城市,作为一座建成超过6000年的古老城市,改革开放以后徐州市的经济也出现了迅猛的发展。

据了解,在第三季度徐州市以6563.1亿元人民币的GDP总量位列江苏省第五,由于坐落在江苏河南、安徽三省交界之处,未来一旦徐州成为新省会的话,也势必较会带动周边临近地区经济的大踏步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GDP以及财政收入角度分析南京苏州发展情况高靖博,曾繁萌摘要:南京与苏州作为经济大省江苏省的发展双核,为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提供较多助力。

南京市作为江苏省省会其GDP多年以来一直落后于苏州市,文章从GDP总量与增速、人均可支配收入、产业总量与结构以及投资、出口、消费对于GDP的影响对南京与苏州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于苏州和南京地方财政收入占各自GDP的比重进行比较并剖析其内在原因。

关键词:苏州,南京,GDP,财政收入1.前言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紧邻中国经济、金融中心——上海,在最新出台的2015年全国各省GDP总量排名中,仅次于广东省位列第二,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作为省会的南京成为江苏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不同于其他大多数省份,南京GDP总量落后于另一个主要城市——苏州。

经资料统计,自1995年以来,苏州GDP总量赶超南京跻身全国城市前十名,并且最近十年一直位于五六名徘徊,多年来一直雄踞全国地级市首位。

苏州与南京在江苏省的地位与相互竞争与山东省的青岛济南相似。

本文从GDP的相关数据以及财政收入的角度去展现两个城市具体的经济社会差异。

2.苏州与南京GDP以及相关因素对比与分析2.1 苏州与南京简介苏州作为江苏省GDP排名最高的城市,同时也是全国GDP最高的地级市,近些年来经济发展迅猛,已经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级中心城市。

电子、电气、钢铁、通用设备、化工、纺织是苏州的六大支柱行业。

南京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江苏省省会城市,同时是华东地区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重要门户城市,也是“一带一路”战略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的节点城市,也是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

2015年南京产业结构呈现较为明显的“三二一”结构,其中第三产业占比57.3%,仅次于北上广深。

2.2 GDP总量与增速对比图 2-2-1 苏州与南京历年GDP总量与增长速度资料来源:根据《苏州市统计年鉴2015》和《南京市统计年鉴2015》整理从近十年总体情况来看,南京与苏州GDP总量成逐年递增趋势,在GDP增速方面,两者走向大致相同,在相同的区间内有类似的上升与下滑,其中从2000年到2004年是增速大幅上升阶段,此后开始逐步下降,中间有局部小幅度波动,近几年一直处于增速下降阶段。

总体来看,南京GDP总量自2000以来一直落后于苏州,但是增速近几年实现反超。

图 2-2-2 苏州与南京历年人均GDP总量与增长速度资料来源:根据《苏州市统计年鉴2015》和《南京市统计年鉴2015》整理南京和苏州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呈逐年递增的趋势,2012年之前,南京人均GDP一直低于苏州,2012以后南京人均GDP超过苏州。

南京人均GDP增速相对苏州变化较为平稳,近5年来呈下降趋势,苏州人均GDP变化幅度较大,从2003-2007年有较大的下降趋势。

两者近几年增速逐步趋于相同。

2.3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比与分析图 2-3-1 苏州与南京历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资料来源:根据《苏州市统计年鉴2015》和《南京市统计年鉴2015》整理图 2-3-2 苏州与南京历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总量资料来源:根据《苏州市统计年鉴2015》和《南京市统计年鉴2015》整理政府通过税收、社会福利、转移性支付等手段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形成各大部门最终的可支配收入。

在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南京略低于苏州,并且增长较为平缓;在农村而支配收入方面,南京与苏州的差距要大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苏州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对较高,苏州作为著名的“苏南模式”的代表,乡镇企业发展规模较大,工业园区数量较多,农村居民收入相对较高。

2.4.1 南京产业总量与结构图 2-4-1南京历年一二三类产业总理与增长速度资料来源:根据《南京市统计年鉴2015》整理自2000年以来,南京一二三类产业的总产值成逐年递增趋势,但在增长速度方面各有不同。

其中第一产业增速较为平稳,一直处于较低水平5%左右;第二产业波动最大,其中2001年至2004年,处于增长率大幅度上升阶段,并且于2004年到达近些年来的峰值,2004年以后,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并且在2014年与2000年持平,均为10%左右;第三产业变化也较为平稳,但是多年来整体呈高增长率。

图 2-4-2南京历年一二三类产业百分比资料来源:根据《南京市统计年鉴2015》整理南京产业结构自2000年以来,一直呈现“三二一”形式的产业结构。

2000年第三产业占比50%,并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一直到2014年,第三产业将近占比重60%,第二产业下降至40%,第一产业一直处于5%左右。

图 2-4-3苏州历年一二三类产业总理与增长速度资料来源:根据《苏州市统计年鉴2015》整理苏州自2000年以来,一二三类产业总量逐步增加,在增长率方面,第一产业整体维持较低水平,在2003年出现了负增长,以后逐渐平稳。

第二与第三产业整体维持较高增长率,其中第二产业出现较大波动,第三产业相比之下较为平稳,近几年,第三产业一直高于第二产业。

图 2-4-4苏州历年一二三类产业百分比资料来源:根据《苏州市统计年鉴2015》整理苏州产业结构呈现明显的“二三一”结构,第一第二产业占比重逐年下降,第三产业近几年占比重逐年上升,但是苏州的经济支柱——第二产业占比重仍旧超50%,在2004年占比重最大,一度超过60%。

2.4.3南京苏州整体对比在产业总量方面,两个城市第一产业总量接近,第二第三产业方面,近几年苏州均大幅度超过南京,2014年数据中,苏州第二产业产值近7000亿,南京只有3500亿;苏州第三产业产值约6500亿,南京约5000亿。

2000年,苏州南京在第三产业产值几乎等同,在后来的发展中南京被慢慢甩开,第二产业产值苏州一直高于南京,并且优势越来越大。

在产业发展增长率方面,南京与苏州第一第三产业整体增长率变化幅度相似,而且增长率水平也类似。

第二产业增长率南京整体变化幅度较大,而且水平低于苏州。

在产业结构方面,南京与苏州分别为“三二一”与“二三一”结构,特别是苏州,第二产业发展迅速,远超南京。

2.5 投资、进出口、消费的产值以及对于GDP的贡献图 2-5-1苏州与南京历年投资产值与对GDP贡献率资料来源:根据《苏州市统计年鉴2015》和《南京市统计年鉴2015》整理投资的总量来看,南京与苏州呈逐年递增趋势,总体来看,苏州市投资产值高于南京市。

2014年,苏州市投资产值约6000亿元,而南京约为5500亿元。

从对于GDP的贡献率来看,在2000-2003年,南京略高于苏州,2003年以后,两城市逐步拉开差距,2014年南京GDP 总量中投资占比例达到60%,成为拉动南京GDP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苏州GDP总量中投资占比例45%。

图 2-5-2苏州与南京房地产投资产值与占固定投资比重资料来源:根据《苏州市统计年鉴2015》和《南京市统计年鉴2015》整理房地产投资苏州与南京呈逐年上升趋势,2000-2003年,南京房地产投资高于苏州,但是自2003年以来,苏州逐渐赶超南京,并且近年来差距越来越大。

从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的比重来看,苏州以较大幅度逐年上升,2014年占比重达将近30%,南京一直维持较平稳发展,维持在20%左右,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与增长,不再满足于基本的消费,而是对于住房有更高品质的渴求。

图 2-5-3苏州与南京历年社会消费总额与对GDP贡献率资料来源:根据《苏州市统计年鉴2015》和《南京市统计年鉴2015》整理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方面,总体来看苏州与南京呈逐年增长趋势,并且两城市消费总量不分伯仲,从2000年的500亿元一直到2014年的4000亿元。

在GDP贡献率方面,两城市呈较稳定状态,南京社会消费总额占GDP份额约为50%,高于苏州30%的贡献率。

图 2-5-4苏州与南京历年进出口差额与对GDP贡献率资料来源:根据《苏州市统计年鉴2015》和《南京市统计年鉴2015》整理在进出口方面,南京与苏州之间的差距经历了较大的变化,在2000年,南京进出口净产值高于苏州,2004年,苏州进出口净产值为负数,2005年,苏州进出口净产值实现质的飞跃,实现净产值由负转正,一举超越南京,并且在以后几年内继续大幅度增加,2009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出现产值回落现象,但从2009年到2014,苏州继续在进出口方面大幅增加,南京则保持低增长率下的平稳增长,被苏州远远甩开。

苏州进出口占GDP的比率在2008年达到最高点近35%,后来下降,到2014年,贡献率稳定在25%左右,南京进出口比率自2000以来最高达到10%,近几年稳定在5%左右。

总体来看,在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当中,南京苏州在消费这一项并驾齐驱,苏州南京2014年末常住人口分别为650万以及640万,但是南京消费总额却高于苏州,长期来看,南京人均消费能力南京更胜一筹;投资方面苏州略高于南京,但进出口一项,南京与苏州有较大差距,对于苏州来讲,由于与出口相关的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农民工就业较多的部门,因此提高净出口比重会使农村居民总收入有所提高,但由于城镇居民收入基数较大,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幅度远比不上城镇居民增长部分,从而收入比进一步扩大。

从两个城市自身来看,苏州与南京GDP都是主要靠投资带动,尤其是南京占比例达60%,这意味着传统粗放型的扩张经济仍旧占领主导地位,依靠大规模固定资产投入,靠政府吸引外资在本区域投资设厂,建设工业园区,这种发展思路将“地方政府公司化”运用到了极致——政府利用土地资源与外商资本联合推动地方经济增长。

到目前为止,中国内地绝大多数地区的发展还在延续该种思路。

3.苏州与南京财政收入的相关分析图 3-1苏州与南京历年公共财政收入资料来源:根据《苏州市统计年鉴2015》和《南京市统计年鉴2015》整理财政收入来源于 GDP, 是 GDP的一部分。

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被称为国民经济的财政负担率,综合反映政府与微观经济主体之间占有和支配社会资源的关系,体现着政府调控经济运行和影响社会资源配置的程度和地位。

不同的产业部门创造产值的能力不同,对财政收入贡献程度也存在很大差异,不同地区财政收入占 GDP 比重之所以出现较大差距,是因为产业结构起着决定性作用。

因此,动态考察不同地区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生产因素是进行宏观分析的基础,而深层次决定力量还在于经济结构要素 , 即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及其各产业部门的构成。

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规模是衡量地区财政实力的重要指标,从总量上来看,苏州南京总体呈不断增长趋势,其中2000-2004年,南京略高于苏州,从2004年到2014年,苏州公共财政收入超越南京,并且财政收入增长率也高于南京,差距越来越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