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生部队任职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_黄月胜
国防生工作调研报告
![国防生工作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a63932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4.png)
国防生工作调研报告本文是一份关于国防生工作调研报告的文档。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国防生当前的工作状态、职业规划和培训需求,以帮助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安全和军事建设的需要。
一、背景和调研对象国防生是由中国政府招募的优秀高中生,他们将接受4年的大学教育和2年的军事训练,最终成为中国军队的军官。
如今,国防生的比例与规模已经不断扩大,成为了中国军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本次调研的对象为国防生,旨在了解其现在的工作状态和职业需求,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安全和军事建设的需要。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在线问卷的方式,发放给全国各地的国防生,采用无记名的方式进行收集,保证了回答者的隐私和数据的真实性。
问卷中既有定量,也有定性的问题,以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国防生的情况。
三、调研结果1.工作状态根据问卷结果,大多数国防生目前正在军队中从事各种职业,如参谋、指挥员、后勤、技术等。
其中,技术类职业是最受欢迎的选择,占比超过40%。
另外,调研结果还显示,近5年来,国防生的就业率不断攀升,目前超过90%。
这表明国防生的职业前途非常光明,他们可以在军队内外都有很好的就业机会。
2.职业规划在职业规划方面,超过50%的国防生表示自己希望在军队内工作,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服务于祖国的军事建设。
而另有近30%的人则希望进入政府机构或企业,担任相关职务。
此外,10%的国防生还表示想要创业。
3.培训需求针对培训需求,近60%的国防生表示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培训专业技能,以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
此外,还有约20%的人希望得到更多的领导力和管理技能的培训,以更好地管理团队和服务于军事建设的需要。
四、结论综上所述,国防生作为中国军队中的一员,其职业前途非常光明,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需求。
在未来,应该加强对国防生的培养和教育,满足他们的学习和职业需求,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安全和军事建设的需要。
同时,也应该关注国防生的职业规划和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继续发挥他们在国防建设、科技创新、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的重要作用。
部队代职调研报告
![部队代职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893b3fa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0.png)
部队代职调研报告部队代职调研报告摘要: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部队代职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以促进部队代职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收集了相关数据,并分析了调查结果。
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包括加强宣传、提高培训质量和加强监督等。
1. 引言部队代职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提高军事训练水平和战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在部队代职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宣传不到位、培训质量不高、监督不严格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部队代职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我们在多个军事单位中发放了调查问卷,回收了一定数量的有效问卷。
同时,我们还采访了一些部队代职人员,了解他们的观点和经验。
3. 调研结果3.1 宣传不到位根据调查结果,大部分受访者认为目前的宣传工作不够到位。
他们表示对部队代职的了解不深,对部队代职的理解和支持也不够。
这可能与宣传手段和宣传内容不够丰富、不够精准有关。
3.2 培训质量不高调查结果还显示,有些受访者对现有的培训质量不满意。
他们认为培训内容有限,培训方法单一,难以满足复杂多样的工作需求。
此外,培训时间不足以使他们掌握代职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3.3 监督不严格部队代职工作涉及到军事训练和战备工作,因此监督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调查结果显示,有一部分受访者认为目前的监督措施不够严格,存在工作责任不落实、执行情况不彻底等问题。
这可能会导致一些安全隐患和工作失误。
4. 改进建议4.1 加强宣传为了提高部队代职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建议加强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向军队干部和士兵宣传部队代职的重要性和意义。
同时,宣传内容应更加生动、具体,让大家能够深入了解部队代职的实际工作。
4.2 提高培训质量为了提高代职人员的工作水平,我们建议加大对部队代职的培训力度。
培训内容应更加全面,涵盖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技能等方面。
海军国防生培养工作调查分析与创新途径
![海军国防生培养工作调查分析与创新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11b7638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ac.png)
海军国防生培养工作调查分析与创新途径汇报人:2023-12-24•引言•海军国防生培养现状分析•国内外高校国防生培养工作比较研究目录•海军国防生培养工作创新途径•海军国防生培养工作保障措施•结论与展望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海军在国防安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对海军国防生的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防生培养工作的现状与问题当前国防生培养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如培养模式单一、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等,需要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创新途径。
通过对海军国防生培养工作的调查分析,了解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创新途径,为提高海军国防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分析海军国防生培养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创新途径,并进行实践验证。
研究目的与任务任务目的02海军国防生培养现状分析1 2 3海军国防生培养工作由全军统一规划,集中管理,确保培养标准的一致性和培养质量的可靠性。
全军统筹、集中管理海军国防生培养工作依托地方高校优质教育资源,与军队院校合作,实现军地联合培养。
院校合作、军地联合海军国防生培养工作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和训练,提高国防生的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
强化实践、注重能力培养模式与特点培养成效与问题培养成效通过系统的培养,海军国防生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综合素质,为海军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存在问题在培养过程中,存在课程设置不够灵活、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培养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案例二某军队院校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加强了实践环节的教学和管理,提高了海军国防生的实践能力。
案例一某地方高校与军队院校合作,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实现了军地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了海军国防生的培养质量。
经验总结成功的案例表明,军地合作、实践教学是提高海军国防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应进一步深化军地合作,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培养质量。
成功案例与经验03国内外高校国防生培养工作比较研究美国通过设立联邦军事学院和海军学院等机构,为年轻学子提供军事教育和训练。
国防生基层部队工作调研报告
![国防生基层部队工作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877d672cf84b9d528ea7aad.png)
国防生基层部队工作调研报告加强国防生专业知识技能,进一步提高与基层部队开展工作的效果,已是摆在我们04级国防生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需要我们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为加强和提高国防生适应基层第一任职的需要,结合15天在基层部队的当兵实习过程,对武警森林部队基层的一日生活制度、训练工作的开展、并结合自身所学专业进行了深入地调查,本文就针对国防生所学专业与基层部队工作结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作一尝试性的探讨。
一、国防生所学专业与基层部队工作结合在的主要问题国防生是指根据军队建设需要,由部队选培办从签约高校在校低年级学生中选拔的培养对象,以及依托普通高校从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和保送生中招收培养的青年学生。
虽然在大学四年里进行的是准军事化管理,但是国防生对部队的认识特别是基层部队的认识还只是局限在听闻,真正地深入基层、了解基层,达到将自身专业与基层部队的工作开展相结合的目标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虽然我们对国防生所学专业与基层部队工作结合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基本能做到为了适应第一任职而进行针对性的能力培养,锻炼国防生的综合素质。
但是,从实习的反映和对第一任职的要求标准来看,还存在如下问题:(一)、对基层部队的实质了解不充分国防生虽然经历了四年的准军事管理,但是对基层部队的认识只局限与听闻和书本,没有亲身在基层部队生活和工作过,通过这次15天的实习,我第一次深入基层,真正地了解了基层部队的生活和工作,对基层部队的一日生活制度、军事训练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森林部队担负的主要任务及主要灭火技术装备的种类和用途有了初步的了解。
1、森林部队主要担负东北、内蒙古、云南森林的防火灭火任务以及维护林区治安、保护森林资源的任务,而我所学的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是培养具备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旅游管理、旅游规划及森林资源保护方面从事管理、开发、经营和规划,将专业知识,特别是对林火生态管理方面与部队的灭火作战相结合,熟练掌握gps、卫星遥感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完成任务。
我军军事人员胜任特征研究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我军军事人员胜任特征研究的现状及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fa5f442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39.png)
我军军事人员胜任特征研究的现状及发展方向随着现代化战争日益复杂和高技术化,军队的战斗力水平也不断地提高,其中军事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优秀的军事人员胜任特征的军队,才能在战争中获得胜利。
因此,我军军事人员的胜任特征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现状及发展方向对我军军事人员的胜任特征进行探讨。
一、现状分析目前,我国的军事素质和能力培养工作日益成熟,以“新时代军事训练,新型军事人才”为目标,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素质建设。
然而,由于各军兵种的特殊性和岗位职责的不同,军事人员应该具备的胜任特征也有所不同,导致在胜任特征研究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缺乏统一的胜任特征标准由于我国不同军兵种和岗位职责的差异,现阶段我军军事人员的胜任特征标准缺乏统一的规范,无法全面准确地指导各军兵种的胜任特征培养工作。
2.重实践操作轻理论学习由于现代化战争的特点,军事人员在实践操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技能比理论知识更加重要。
因此,应该重视军事人员实践操作的能力和技能,加强现实场景模拟演练和实践培训。
3.缺乏前瞻性的胜任特征研究军事人员应该具备强大的适应性和创新能力,能够在战斗中迅速适应环境变化和创新战术。
然而,现阶段我军对于未来战争形态和需求的胜任特征研究缺乏前瞻性的思考和规划。
二、发展方向在解决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加强我军军事人员胜任特征研究的前瞻性和科学性,为军队现代化战争能力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我军军事人员胜任特征的统一标准,不仅有利于指导各个岗位的人才培养工作,同时也能够提高精英人才选拔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2.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培养3.关注未来战争需求,加强前瞻性研究随着现代化战争形式的不断变化,未来战争对军事人员的胜任特征也会有更高的要求。
因此,需要加强前瞻性研究,了解未来战争形态和需求,以对军事人员胜任特征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和提升。
总之,加强我军军事人员的胜任特征研究,对提高军队现代化战争能力和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国防生党建工作方法与途径研究
![国防生党建工作方法与途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245cd1a7c1cfad6185fa79f.png)
国防生党建工作方法与途径研究[提要] 依托培养高校国防生党建工作是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推动军事人才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有其特殊性、差异性和针对性。
针对国防生的特点,通过完善组织、狠抓教育、激发功能等方式加强国防生党建工作,从而适应未来国防事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p ] 国防生;党建工作;研究途径[作者简介]黄月胜(1962—),男,南昌航空大学海军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学校国防教育教学与理论研究;马明辉(1978—),男,南昌航空大学海军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国防教育理论。
(江西南昌 330063)本文系2021年海军政治部干部部课题“海军国防生高校教育与部队人才需求衔接的目标体系研究”;教育部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项目“南昌航空大学国防生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研究成果。
国防生培养工作是国家依托普通高等教育资支持国防建设的重大举措,是新时期军队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加强军队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实际步骤。
国防生作为军队稳定可靠的干部来?熏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生力军,其思想政治素质高低不仅直接反映依托培养工作的质量,而且还会影响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影响我军履行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
[1]随着依托培养高校国防生党员数量的迅速增长?熏国防生的党建工作已成为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国防生是一支特殊的学生群体,虽然只是后备军官,但党性培养不能“后备”,相反,对国防生的共产信仰要有更高、更严的要求。
国防生党建工作的效果将直接关系到国防生工作的成效和国防生的培养素质高低。
只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国防生党建工作,使国防生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才能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立场坚定、政治可靠、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道路的新型军事人才。
一、完善组织,在机构的设置上突出重要性完整、科学的组织架构是职能作用发挥的基础,是管理教育的有力支撑。
在依托培养高校中,国防生党建的组织架构面对的形势复杂、层面多样、类别多元,只有不断突出和强调党建的重要性,建立科学、完整的组织架构,打牢根基,才能牢固树立其中心地位。
普通高校国防生领导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普通高校国防生领导力现状调查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45e5c787fd5360cbb1adb0c.png)
第33卷第9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3 No.9 2012年9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ep.2012普通高校国防生领导力现状调查与分析肖碧军(中南大学 军事教研室,湖南 长沙 410083)摘 要:高校国防生是高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加强高校国防生领导力研究,对于提高国防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利用自设计问卷,对中南大学国防生领导力现状进行了调查,共发出问卷214份,收到有效问卷212份。
对调查结果分析得出:国防生普遍认为自身具备一定领导力,模拟营连排骨干经历对领导力培养有促进作用,国防生领导力主要与责任心、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社交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自信心等特质有关。
采用多元逐步回归算法,得出责任心强的国防生领导力较高之结论。
关键词:国防生;领导力;调查中图分类号:G4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09-0087-03一调查对象的选取本次调查主要以中南大学在校国防生为研究对象展开。
调查对象涵盖理工类、经济管理类和医学三个专业,包括各个年级段学生(医学大五学生和研究生纳入大四年级段计算)。
各年级段人数见表1。
表1.调查对象情况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大四调查人数10234 33 43二问卷选择与设计笔者经过与在校国防生多次交流讨论,并征求指导老师的意见,从国防生个人基本情况、入学动机、对焦点信息的关注程度、骨干经历、领导力模型分析、领导力评价和领导力培养7个方面,设计问卷试题64道,基本构成对国防生领导力现状调查较为全面的理论构想。
问卷生成后,在另一所高校的部分在校国防生中进行了实验。
经分析,问卷重复可信度为0.8031,结果良好,调查结果基本可信。
调查采取集中填答问卷方式进行,并当场回收。
三调查结果分析(一)入伍动机复杂在设置的选项中,选择“向往部队,立志从军报国”的有58.1%,选择“军人职业受人尊重,工资相对高”的有10.8%,选择“国防奖学金可缓解经济负担”的有9.5%,选择“父母朋友的期望”的有12.2%,选择“可以上一个重点大学”的有5.4%,选择“积累个人政治资本”的有4%。
国防生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国防生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be04934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2.png)
国防生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国防生军事基础教育训练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内容摘要:国防生的产生是为了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满足中国军队建设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在当前人民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地方高校选拔和培训国防生是加快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
依托普通高等教育教学资源优势,为军队现代化培养高素质人才,也是新时期高等教育赋予地方高校的历史使命。
在国防生的管理上,一定要抓住其特点,认清军事化管理和大学校园生活对立统一的关系。
根据大学校园的实际情况,通过准军事化管理发挥大学生的优势,纠正其不足使其长处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国防生、管理、大学。
一、国防生的基本含义及发展现状国防生是指根据部队建设需要,由军队有关单位依托普通高校从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培养的青年学生。
符合条件的保送生也可申请成为国防生。
国防生与军队有关单位签订协议后,在校期间享受国防奖学金。
国防生完成规定的学业,参加统一组织的军政训练,达到培养目标,取得毕业资格和相应学位后,按协议办理入伍手续并任命为军队干部。
其实西方国家早就有这依托国民教育为军队培养人才的优良传统了,如美军利用地方大学培养军官的思想和实践早在十九世纪初即已产生。
美军认为,要提高军官的培养质量,单靠军队自办的院校是远远不够的,必然依靠地方高等教育,借助地方名牌院校的实力,采取军地共育的办法,从而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传授给军官学员,把国家范围内最强阵容的教学科研力量用于培训军官,达到培养出一流军事人才的目的。
美军一般选择与军种专业对口并有权授予学位的工程技术或文理科院校设置后备军官训练团,主要任务是使青年学生志愿者在完成学业的同时,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新军官的任命要求。
参加后备军官训练团的学生,与其他学生一样完成正常大学的课程,另外每周要进行数小时军事训练,每年夏季还要参加军事演习,经过2-4年时间学习,毕业后陆军和空军学员授预备役少尉军衔;海军学员授正规军官少尉军衔。
海军国防生培养工作调查分析与创新途径
![海军国防生培养工作调查分析与创新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ff92357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80.png)
建立专门负责国防生培养工作的 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 任务,确保各项工作得到有效推
进。
加强与高校、军队等部门的沟通 协调,建立定期联席会议机制, 共同解决培养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
加强对基层教学单位和师生的考 核评估,将国防生培养工作纳入 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确保培养工
作的顺利实施。
提供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
3
[3] 王五. "海军国防生培养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海军院校教育》 2018(5):34-40.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海军国防生培养工作创新 途径探索
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
总结词
优化课程设置,强化特色教学内容
详细描述
在课程设置方面,应注重整体优化,结合海军国防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增加 实践课程和军事理论课程的比例,同时强化特色教学内容,如海洋权益、海军 战略等,以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国防生。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培训
力培养。
对我国国防生培养的启示
完善选拔机制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国内国防生选拔机制,注重选拔具有领导潜 质、专业素质优秀的人才。
优化培养目标
根据军队需求和时代变化,优化国防生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具有创 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加强联合培养
加强军事院校和地方高校的联合培养,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和课程设 置,提高国防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要点二
创新途径总结
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和途径,包括优 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环节、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等, 以期提高海军国防生培养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不足
虽然本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 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仍存在一些不 足之处,如调查范围不够广泛、分析深 度有待提高等。
海军国防生培养工作调查分析与创新途径
![海军国防生培养工作调查分析与创新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8e8c4c29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d.png)
海军国防生的定义与角色
定义
海军国防生是指通过特殊选拔, 接受海军专业训练和军事教育, 未来将成为海军军官的学生。
角色
海军国防生是海军未来的精英力 量,承担着保卫国家海洋权益、 维护海上安全等重要任务。
培养工作的目标和意义
目标
培养具备高尚品德、卓越智能、强健 体魄和良好军事素质的海军军官,满 足海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优秀的教师是培养优秀海军国防生的关键,未来应加大对师资队伍的投入和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 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和指导。同时,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为海军国防生培 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对未来培养工作的期待与建议
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鼓励和支持海军国防生积极参与科研创新活动,提升他们的 科研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科研项目、学术竞赛 等途径,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为未来海军 建设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进一步发展与创新的方向
探索新的培养模式
加强实践教学
构建全面评价体系
针对未来战争形态和海军建设 需求,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如 联合培养、军民融合培养等, 以培养具备全面素质和创新能 力的海军国防生。
实践教学是培养海军国防生的 重要环节,未来应进一步加强 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 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加强与实 战部队的合作,确保培养的人 才符合部队实际需求。
海军国防生培养工作需要一支既有军事素养,又有教育经验的师资队伍,但目前来看,师 资力量尚显不足。
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
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培养单位对海军国防生的 培养目标认识不够深入,导致在培养过程中出现 偏离。
制度机制不健全:目前关于海军国防生培养工作 的制度机制还不够完善,无法为培养工作提供有 力的制度保障。
在校国防生群体状况及职业心态
![在校国防生群体状况及职业心态](https://img.taocdn.com/s3/m/9fe8c75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76.png)
在校国防生群体状况及职业心态汇报人:2023-12-28•在校国防生群体基本状况•在校国防生职业心态分析•在校国防生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目录•提升在校国防生职业心态的对策建议•结论与展望01在校国防生群体基本状况国防生招生规模与分布近年来,国防生的招生规模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根据相关数据,国防生招生人数逐年增加,覆盖了全国各大高校,为军队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
国防生分布情况国防生主要分布在理工科高校和具有军事背景的高校,这些学校在培养国防生方面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
此外,国防生专业涵盖了工程、理学、医学、文学、法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国防生选拔标准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思想品德、年龄、身心健康、成绩等方面的要求。
在选拔过程中,学校和军队相关部门会对申请者进行严格的考察和考核,确保选拔出的人才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发展潜力。
选拔标准国防生的培养机制包括军政理论教育、军事训练、专业课程学习等多个方面。
学校和军队相关部门会根据培养目标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并在培养过程中进行全程跟踪和考核,以确保培养质量。
培养机制国防生的选拔与培养机制国防生的学习与生活状况学习状况国防生在学习方面表现出色,学习成绩普遍较好。
他们不仅要完成普通大学生的课程学习任务,还要接受军事理论和军事训练等特殊课程的学习。
为了更好地适应学习和训练的需要,国防生通常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生活状况国防生的生活状况相对较为特殊,他们需要遵守军队的纪律和规定,如按时作息、统一着装等。
此外,国防生还需要参加各种军政活动和军事训练,这些活动对于培养他们的组织纪律观念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02在校国防生职业心态分析职业认同感总结词在校国防生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较强,认为国防事业是神圣而光荣的使命。
详细描述在校国防生通常受到家庭和社会的积极影响,对国家和军队有着深厚的感情。
他们认为从事国防事业是一种荣誉,对自己的职业感到自豪和自信。
国防生干部综合素质状况调查与分析
![国防生干部综合素质状况调查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e464547852458fb770b5699.png)
Qu l iso t n l fn eS u e t d e ai e fNa i a e s t d n r s t o De Ca
QI AN iz i, M A —h n W ANG n Ha—h Fu s e g , Yo g
国防生干部成长经历的调查与思考的调研报告
![国防生干部成长经历的调查与思考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514a792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8.png)
引入先进培训理念和技术
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培训理念和技术,将其应用到 国防生干部的培训中,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重视国防生干部的人才队伍建设,为其提供良好 的发展平台和职业规划,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 国家和人民服务。
06
研究结论与不足之处
研究结论
国防生干部培养模式有其独特 的特点,能够为军队建设输送 高质量的人才。
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发展路径不清晰
国防生干部对未来的发展路径不够清晰,缺乏明 确的职业规划和目标。
晋升机制不完善
国防生干部晋升机制存在不合理和不公平现象, 影响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和士气。
培训机制不健全
国防生干部培训机制不够健全,缺乏针对性和系 统性,难以满足干部队伍的素质提升需求。
05
对策建议与展望
对策建议
考核选拔
国防生干部在培养期间需通过各类 考核,包括军事、文化、心理等, 确保其具备担任初级指挥军官或基 层部队干部的素质。
国防生干部的成长路径
01
02
03
初级指挥军官
经过培养后,国防生干部 一般会担任初级指挥军官 ,负责带领士兵完成作战 、训练等任务。
基层部队干部
部分国防生干部会选择担 任基层部队干部,负责组 织管理基层部队的日常工 作和训练。
继续深造
部分国防生干部在担任一 定职务后,会选择继续深 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和管理能力。
04
国防生干部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培养过程中的问题
培养方案不完善
国防生干部培养方案缺乏 系统性和针对性,未能充 分考虑个体差异和岗位需 求。
课程设置不合理
部分课程设置过于理论化 ,缺乏实践性和应用性, 难以满足国防生干部的实 际需求。
对国防生军官思想状况新特点的分析和思考
![对国防生军官思想状况新特点的分析和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5393147e45c3b3567ec8b61.png)
现“ 强军梦” 有重 大意 义。本文从 当前 国防生 军官思想状 况新特点入手 ,通过分析其形成原 因,提 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 。
关键词 :国防生;思想状况;新特点
D 0l :1 o . 3 9 6 9 / j .i s s r 1 . 1 6 7 1 — 6 3 9 6 . 2 0 1 3 . 1 1 . 0 3 9
2 新特 点 形成 的影 响 因素分 析
2 . 1社会转型期 间价值体系整合 的影响
社 会 转 型 期 使 社 会 结 构 和 社 会 体 系 发 生 了很 大 的变 化 , 加 剧 了各 种 文 化 、意 识 形 态 之 间 的相 互 碰 撞 、 排 斥 和 融 合 , 使 得 多元 化 在 同一 环 境 中共 存 成 为 可 能 。 文 化 的 多 元 化 必 然 会 带 来 价 值 体 系 的 多样 性 。 我 国 在 经 济 体 制 改 革 的 过 程 中 出 现 了经 济 成 分 的多 样 化 、 利 益 关 系 的 多 样 化 和 分 配 方 式 的 多
分国防生军官对“ 强军梦” 、“ 强军 目标” 也不能从政治高度理解 其蕴含的精神 内涵,在认知上呈现多样性和分散化的特 点。
2 . 2 家庭 、 院 校 、 部 队环 境 培养 的 影 响 独 生 子 女 家庭 依然 是 “ 9 0 后 ”青年 学子 所 在 的家 庭 结构 的 主 要 形 式 。这类 家 庭 往 往 趋 向 于对 孩 子 的过 分 呵 护 ,导致 其存 在 以 自我 为 中心 、合 作 意 识 淡 薄 等 不 良现 象 。然 而 ,随 着 新 世 纪 以 来 ,对 独 生 子 女 问题 的 大 范 围 反 思 在 社 会 的 开 展 ,父 母 更加 注 重 培 养 子 女 在 心 理 和 精 神 上 的独 立 自信 ,因
国防生干部成长经历的调查与思考
![国防生干部成长经历的调查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0c64a5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1.png)
2023-10-29
目 录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国防生干部培养现状 • 国防生干部成长经历的调查 • 国防生干部成长经历的思考和建议 • 结论和参考文献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研究背景
国防生干部培养的现状
随着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国防生干部培养得到了越 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当前国防生干部培养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方式单一、培养质量不高等。
目的
了解国防生干部的成长经历、培养过程、能力素质等方面的现状,为优化国防生 干部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文献资料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国防生干部进行全面深入的 调查。
调查结果概述
• 结果: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国防生干部在思想政治 素质、军事素质、专业素质、领导能力等方面表现出色,但 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培养方案不够完善、实践经验相对较少 等。
调查结果分析
优势
国防生干部在多个方面表现出色,如思想 政治素质较高、具有较好的军事素质和专 业素质、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 能力等。这些优势为国防生干部的培养和 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VS
不足
调查发现,国防生干部培养方案存在一些 不足,如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实践经验相 对较少等。同时,部分国防生干部在心理 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提 升空间。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国防生干部培养方案,加强实践锻炼和心 理辅导等方面的培训。
04
国防生干部成长经历的思 考和建议
针对调查结果思考
国防生干部队伍发展迅速 国防生干部培养周期较长,需要加强早期培养
国防生干部年轻化趋势明显 国防生干部培养中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
国防生在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防生在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fd6e66c0b1c59eef9c7b40f.png)
国防生在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国防生是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其素质的好坏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安危。
文章从国防生情况的概述入手,列举目前国防生在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体制、军政训练等方面问题,提出了以训练基地建设、充实师资力量及课程研究开发为主要内容的国防生在校教育管理新思路。
【关键词】国防生存在问题对策一、有关国防生情况的概述国防生是指军队依托地方普通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后定向分配到军队工作的大学生,他们在完成相关专业学习的同时,还接受必要的军政训练。
自199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在清华、北大试点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事人才以来,全国已有117所地方高等院校与四总部、海军、空军、二炮、各大军区以及武警部队签订了依托培养协议,签约院校主要以理工类院校为主,既有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院校,也有省重点和非重点院校,这种模式已成为我军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事人才的主渠道。
现将目前国防生在校教育管理的状况陈述如下:1.管理形式多样。
在组织关系上,有的直接挂靠总部,有的挂靠省军区,有的挂靠军队科研机构、军事院校、作战部队,还有的挂靠军分区;在机构设置上,主要采用“一办一校”、“一办多校”、“一校多办”等方式;在管理机制上,有的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学院领导和专职辅导员均由学校派人担任,专门负责国防生的学习、训练和教育管理,有的成立协调管理机构,由学校和选培办共同管理,以选培办管理为主,有的并没有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而是学校指派专职辅导员负责国防生的日常教育管理。
2.居住方式各异。
目前,国防生的居住方式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完全分散,国防生按自然班编制同普通生混合居住;二是相对集中,以院、系为单位,国防生在几个寝室相对集中居住;三是完全集中。
由学校新建专门的宿舍或单独划定学生宿舍给国防生集中居住。
二、国防生在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2000年9月开始招收第二炮兵国防生以来,我校(合肥工业大学)在教育管理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受到上级部门的一致好评。
国防生军事素质现状调查及分析
![国防生军事素质现状调查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0f1259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9.png)
国防生军事素质现状调查及分析
胡旭东;龚佑兴;严波;宋殿义
【期刊名称】《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年(卷),期】2011(034)001
【摘要】本文通过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湖南省几所高校国防生进行了军事素质的问卷调查,深入分析了目前国防生的军事知识素质、军人作风养成、军事技能素质等方面现状.调查表明:多数国防生军事理论基础较好,但军事指挥能力较弱;具有较强的服从意识和顽强的战斗精神,但日常养成意识薄弱、军人仪容重视不够;心理素质较过硬,但军事体能和组训能力还需加强.
【总页数】4页(P14-17)
【作者】胡旭东;龚佑兴;严波;宋殿义
【作者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湖南长沙410072;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湖南长沙410072;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湖南长沙410072;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湖南长沙41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251.3
【相关文献】
1.国防生从军动机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以西安邮电大学为例 [J], 张亚辉
2.普通高校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以东华理工大学为例 [J],
宋建勇;汤天伟;李翠珍
3.国防生部队任职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 [J], 黄月胜;马明辉
4.普通高校国防生早餐现状调查分析——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 [J], 金鹏
5.普通高校国防生领导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J], 肖碧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加强高校国防生军政素质培养的思考和建议——西安科技大学国防生总后青藏兵站部任职情况的调研报告分析
![关于加强高校国防生军政素质培养的思考和建议——西安科技大学国防生总后青藏兵站部任职情况的调研报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d45dbe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96.png)
关于加强高校国防生军政素质培养的思考和建议——西安科技大学国防生总后青藏兵站部任职情况的调研报告分析
刘德安;樊建武;周斌;宋超;王贵荣;赵晓强
【期刊名称】《技术与创新管理》
【年(卷),期】2014(035)003
【摘要】高校国防生是现代化军队建设的重要人才支撑,加强国防生军政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调研组成员走访了西安科技大学国防生任职单位,对学校国防生军政素质培养情况进行了现状分析,总结出了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从高校国防生培养的特殊性出发,以西安科技大学国防生培养为视角,提出从育人机制、教育平台、培养模式和队伍形象等方面加强国防生军政素质培养的对策.
【总页数】4页(P258-261)
【作者】刘德安;樊建武;周斌;宋超;王贵荣;赵晓强
【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54;西安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54;西安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54;西安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54;西安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54;西安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5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251
【相关文献】
1.着眼岗位任职能力提高国防生军政素质 [J], 胡玲翠
2.真情铺就雪域高原幸福路——总后青藏兵站部支援青藏地区发展建设纪实 [J],
何勇民
3.打造青藏线上坚强流动堡垒——总后青藏兵站部某汽车团加强流动执勤中党组织建设纪事 [J], 何勇民
4.国防生军政素质培养的方法与途径探讨 [J], 张为民;张芳友
5.加强国防生军政素质培养的探索和实践 [J], 赵东方;赵韩强;刘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全程军事化教育的思考
![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全程军事化教育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9044fd3b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3f.png)
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全程军事化教育的思考
黄月胜;熊义发;杨志
【期刊名称】《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12)001
【摘要】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军队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军队人才培养制度的重大创新,国防生已经成为军队干部的重要来源之一.国防生培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亟需研究和探讨.本文着眼于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的培养实践,分析了当前国防生军政素质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对国防生全程军事化教育进行了探讨.
【总页数】5页(P34-37,87)
【作者】黄月胜;熊义发;杨志
【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江西,南昌,330063;南昌陆军学院,江西,南昌,330103;南昌陆军学院,江西,南昌,3301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251
【相关文献】
1.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军事化全过程教育的理论探讨 [J], 黄月胜;连振斌
2.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现状分析 [J], 黄月胜;祖彦
3.海军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与部队人才需求衔接目标体系研究 [J], 傅克刚
4.加强高校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的思考r——以天津科技大学为例 [J],
裘戈
5.国防生高校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有机融合的探索与研究 [J], 黄月胜;马明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6月第13卷第2期学报J o u rn a l o f Na n c h a n g Ha n g k o n g Un ive rs it y 社会科学版··········Social Sciences1国防生部队任职现状调查国防生是军队干部补充的重要来源,国防生干部已成为军队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因此,国防生培养质量问题事关军队人才队伍建设的长远发展。
为加强国防生在校培养的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提高国防生培养质量,探索国防生培养的客观规律和发展趋势,解决国防生培养中“含军量”不高、“兵味”不浓、与部队人才需求不完全适应、与第一任职不完全适应等问题,实现高校培养与部队需求的无缝对接,培养能够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对国防生部队任职(学习)情况分基本结构现状、基国防生部队任职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黄月胜马明辉(南昌航空大学,江西南昌330063)[关键词]国防生;部队任职;现状调查;对策研究[摘要]依托地方高校培养国防生已经走过10余年的历程,如何实现高校培养与部队需求的无缝对接,一直是国防生培养急需突破和解决的瓶颈问题。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国防生部队任职现状,并从基本结构现状、基本素质现状、业务水平现状和职业状态现状进行全面分析表明,影响和制约国防生培养质量提高的因素很多,既有培养计划、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方面的因素,也有国防生自身素养方面的因素。
加强国防生思想道德建设,加强与部队信息的沟通,构建体现军味、系统规范的国防生教学体系等是克服这些制约因素的必然举措。
[中图分类号]E2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1912(2011)02-0026-06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n Job Status of National Defense Students in TroopHUANG Yue-sheng M A M ing-hui(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Nanchang,Jiangxi 330063,China )Key words:national defense students;work in troop;status investigation;analysis of strategyAbstract:Cultivating national defense students by reliance on regula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has ten-year experience.How to integrate the cultivation in college with requirement of troop is a key problem of cultivating national defense students.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the job status of national defense students in troop,and analyses the basic structure status,basic quality status,professional status and career status.The authors find out that there are many factors influencing and limiting the improvement of cultivating national defense students,including training plan,teaching forces and teaching facilities as well as national defence students ’own attainment.This paper offers the countermeasures,including strengthening the building of national defence students ’ideology and ethics,increasing communication with the troop and establishing the teaching system embodying military demeanour and normal system.[修回日期]2011-06-15[基金项目]教育部、财政部2009年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51)[作者简介]黄月胜(1962—),男,江西定南人,南昌航空大学海军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国防教育管理、教育技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Jun.2011Vol.13.NO.2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NANCHANGHANGK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262011年6月第13卷第2期本素质现状、业务水平现状、职业状态现状4大类共26个指标体系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分析,并运用定性数据分析的方法,通过列联表对所调查的定性数据的独立性与相合性进行度量和检验,借鉴相关优秀研究成果,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部分部队院校和基层部队单位的毕业国防生进行了走访调查。
根据毕业国防生分布点多面广的特点,问卷获得数据主要采取了人员访问、电话调查、邮寄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召开座谈会17场,发放问卷570份,收回问卷550份,问卷回收率为96.49%,问卷有效率为97.33%,样本容量满足定性数据分析理论要求。
2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国防生干部部队任职的基本现状是:国防生干部以技术干部为主,占60%,其次是政工干部,军事干部次之;学历以本科为主,硕士比例较小;中共党员比例大,其中大部分党员是在学校期间加入党组织的;近七成被调查对象达到了对计算机和外语能力水平的要求,九成以上在部队参加过培训等方式的继续教育活动;所有国防生干部都能胜任第一任职岗位、适应部队生活,九成以上能发挥自己的工作能力,五成以上在部队(军校)锻炼了自己的组织指挥能力。
近八成国防生干部对现有待遇状况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五成以上国防生干部对现有职业表示喜爱。
但是,国防生干部七成以上在部队还没有获得奖励;他们的工作动力主要是实现理想,影响他们能力发挥的主要因素是自身业务能力。
大部分国防生干部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工作压力主要来自于工作任务新而重、专业知识欠缺等方面。
3形成因素分析从调查与分析的结果来看,影响、制约国防生培养质量提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突出表现在培养计划、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国防生自身素养等方面。
3.1培养计划因素3.1.1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紧盯部队政治素养的特殊要求政治合格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第一标准,尤其对于国防生来说,政治合格更是重中之重。
总的来看,当前在校国防生的思想主流呈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但受社会“多元化”、“多样化”等因素影响,部分国防生仍然缺乏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对一些具有倾向性、深层次的重大理论问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在学习、生活中急功近利思想明显,在价值评判和行为选择上出现双重标准;部分国防生安于现状的思想不同程度存在,缺乏主动作为意识,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艰苦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亟待加强。
统计数据表明,国防生干部工作动力来源依次为实现理想、提高自己、为国奉献和组织信任,其中以实现理想、提高自己为工作动力的国防生干部占到了被调查人员的近八成,也就是说,为自己着想的人占了一大半。
这说明国防生的求知成才愿望强烈,但是理想信念稍欠高远,注重实现自我价值的功利主义倾向较为明显。
因此,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计划与实施方案还不完善,与部队政治素养的特殊要求还不相适应。
3.1.2.军事素质培养没有紧扣部队军事技能的基本标准军事技能训练是国防生军事素质培养和“核心职业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
调查数据显示,有近六成的毕业国防生认为自己在部队的工作能力是“基本能胜任”。
说明国防生的培养没有把注重军事理论教育和军事技能训练与部队基本标准紧密结合,培养高校制定的国防生军事素质培养与部队军事技能基本标准还存在差距。
造成军事素质培养没有紧扣部队军事技能的基本标准的因素主要是:培养高校对国防生军事技能训练的认识不统一,统筹规划不够,导致军事技能训练和高等教育结合不够紧密;国防生军事技能训练考核标准不统一,各军兵种依托高校无章可循。
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国防国防生部队任职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272011年6月第13卷第2期学报J o u rn a l o f Na n c h a n g Ha n g k o n g Un ive rs it y 社会科学版··········Social Sciences生融入部队生活、训练和管理的适应期。
3.1.3专业知识教育没有紧跟部队当前装备的发展趋势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突出地表现为科技竞争、知识竞争和人才竞争。
高校国防生成为部队干部后,将是军队建设的中坚力量,只有将专业教育紧盯部队当前装备的发展趋势,才能在未来激烈的世界军事竞争中占领制高点,取得未来信息化战争的主动权。
目前,在国防生的培养过程中,主要实施的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一般性教育。
国防生在高校学习的课程内容和其他大学生基本一致,与军事专业有关的内容很少,绝大部分军事基础知识和有专业性指向的军事科学基础理论在高校基础教育阶段几乎没有或很少涉及。
调查数据表明,国防生干部进入部队后在发挥自身专业能力上与部队干部的差距在于没有得到系统科学的军事方面的专业知识教育,有五成以上的被调查人员觉得高校培养国防生最需要改进的环节就是学科设置。
国防生能否很好适应第一任职需要,高校的学科设置如何至关重要。
3.1.4身心素质培养没有紧贴部队工作环境的客观条件国防生作为高校的特殊群体,既是大学生,又是准军人,文化知识上有其丰富的一面,但同时思想上也有其过于活跃的一面。
由于地方高校与部队接触不多、了解不够,学校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培养,导致部分国防生的身心素质不够成熟,政治信念容易动摇,价值取向容易发生偏移。
调查显示,虽然所有的国防生干部基本都能适应部队生活,但也有44.1%的国防生干部承受着较大的压力,有48.3%承受着一般的压力,也就是说,国防生的心理都不同程度地承受着一定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