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税 节税 逃税问题的研究
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取得的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及财产租赁等所得征税的一种税收。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税收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人所得税避税问题一直是我国税收领域的一个难题。
1. 高净值个人利用海外避税公司避税在我国,高净值个人往往会利用海外的避税公司来避开个人所得税的征收。
他们通过设立离岸公司,将自己的所得以股票、债券等形式转移至海外,利用税收天堂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使得自己所得的利息、股息等所得在海外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从而实现了对个人所得税的避税。
2. 高收入人群利用个体工商户减免税率避税在我国,个体工商户的税率比较低,高收入人群往往会通过设立个体工商户来将自己的高额收入转变成企业经营所得,从而享受个体工商户的减免税率,避开个人所得税的高税率征收。
3. 高收入人群隐瞒所得避税一些高收入人群将自己的收入实情隐瞒,不申报或者少申报所得,通过这种方式来避开个人所得税的征收。
对策研究1. 健全全球税收制度,加强国际合作要解决个人所得税避税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健全全球税收制度。
各国应该加强信息共享合作,建立起完善的税收信息交换平台,加大对于海外避税行为的打击力度,减少高净值个人利用跨国避税公司进行避税的现象。
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促进全球范围内的税收信息共享,共同打击跨国避税行为。
2. 完善税收法律法规,加大违法惩罚力度针对高净值个人利用海外避税公司、高收入人群利用个体工商户减免税率等避税行为,需要完善我国的税收法律法规,加大违法惩罚力度。
加大对于税收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于海外避税公司和个体工商户的税收行为,实行全面的监管,对于违法者予以重罚。
3. 完善税收信息定期申报制度对于高收入人群隐瞒所得的行为,应该加强税收信息定期申报制度,推动个人所得税的自动信息对接和实时监测。
逃税避税问题的合理解决方案探究
中图分类号 :F 8 1 2 .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3 - 2 2 1 9( 2 0 1 3 )0 7 — 0 1 1 6 — 0 2
一
些不法商贩为 了 自己的商 品更加 具有性价 比和市场竞争
行为主体具有 的特殊性 , 我 国现有法律法规 的多形性和复杂 性 ,以及其调整对象 的广泛性 ,因此调整对对逃税避税 问题 的合理解决方案 的制定 ,需要各 方面的力量 , 政府 、法律法 规、 企业 自身、社会组织、公众、舆论媒体等形成联动机 制 ,
逃税 避税行 为 不利于社 会主义 经济 秩序 的公正 公平 ,
“ 有 国有家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 。逃税
避税 的行为影响 了我 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建设 , 更影 响了
度, 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 保护公 民的合法收入 , 创造条件
让 更多企业和个人拥有 自己的财产性收入和补贴 。 政府要加 大监管力度 , 避免导致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严重失衡 , 促进 我国经 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 的和谐稳定 。
收 稿 日期 :2 0 1 3 —0 4 —1 7
( 二 )出台相应政策 法规 ,完善税收法制建设
作者简介 :梁丽萍 ( 1 9 6 6 -) ,女 ,山东莱州人 ,武夷
学 院商学院 副教授 ,研究方 向为财政、税收与财 务管理 。
l 1 6
目前我 国国家权力机 关以及其所 授权 的行政机 关 已经
第3 4 卷 第7 期 2 0 1 3 年7 月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我国偷税逃税现状及思考【精编版】
我国偷税逃税现状及思考近年来,我国偷税、逃税等危害税收征管的违法行为日益猖獗,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从大腕明星到富翁富婆(“某冰冰事件典型”),从商贩个户到企业集团,偷税逃税频频发生,性质越来越恶劣。
据保守测算,我国每年税收流失逾千亿元。
如此严重的税收流失不仅加剧了政府财政收入的失控,危害了税收的社会公平,还扰乱着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
一、纵观我国整体的税收状况,偷税逃税主要有以下各特点01、偷税逃税现象普遍据中国经济景气检测中心会同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七百余位居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2%的受访居民宣称自己完全缴纳了个人所得税,与此同时,有将近24%的受访居民承认只缴纳了部分或完全未缴纳个人所得税,是完全缴纳者的两倍。
不仅是个人,企事业也普遍存在偷税逃税的现象,甚至大部分应税主体认为偷税逃税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02、偷税逃税程度严重我国目前有大大小小的税种二十几种,而几乎每一种都存在偷税逃税现象,并且涉税金额还相当大。
据统计2001年我国全社会逃税总额4320.56亿元,实现税收收入15301.38亿元,逃税率高达28%,由此可见巨大的税收流失已经变成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
03、偷税逃税手段多样虽然近年来随着偷税逃税犯罪行为的增多,政府打击的力度也不断加大,但是偷税逃税的各种手段也变得多样化、隐蔽化了。
很多企业单位利用先进设施、会计化手段、人情因素来躲避税务部门的检查,这使得相关整治工作更加困难。
二、我国偷税逃税如此严重,原因众多,有利益因素、文化因素、制度因素。
01、利益驱动是纳税人产生偷税逃税的根本原因现代社会是讲究成本与收益的社会,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以利益最大化作为高于一切的目标。
税收所具有的强制无偿性会导致纳税人可支配收入的直接减少,这与他们追求的经济目标不一致,而每一个纳税人都是理性人,纳税人对于这种非自愿的支出必然会有抵制的冲动。
如果再加上高额的税收和薄弱的税制,各种税收违法行为就难免不四处滋生。
《2024年影视行业从业人员偷逃税问题研究——以F女星为例》范文
《影视行业从业人员偷逃税问题研究——以F女星为例》篇一一、引言影视行业作为文化娱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快速发展催生了一大批影视明星和从业人员。
然而,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偷逃税问题尤为突出。
本文以F女星为例,深入探讨影视行业从业人员偷逃税的现状、原因及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F女星偷逃税案例概述F女星作为国内知名影视演员,其高收入和影响力使得其成为税务部门的重点监管对象。
然而,近年来有媒体爆料称F女星存在偷逃税行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经过税务部门的调查,F 女星确实存在偷逃税款的行为,涉及金额巨大。
三、影视行业从业人员偷逃税的现状(一)偷逃税现象普遍由于影视行业的高收入和复杂收入结构,一些从业人员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往往采取各种手段偷逃税款。
这些手段包括虚构合同、隐瞒收入、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等。
(二)偷逃税动机多样影视行业从业人员的偷逃税动机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避税、追求更高收益、避免麻烦等。
一些从业人员认为通过偷逃税款可以获得更多收益,而一些则是因为对税收政策不了解或抱有侥幸心理。
四、F女星偷逃税案例分析(一)偷逃税手段分析F女星偷逃税的手段主要包括虚构合同、隐瞒收入等。
通过与相关公司签订虚假合同,将部分收入转移到其他渠道,从而逃避纳税。
此外,F女星还通过其他手段隐瞒部分收入,以达到偷逃税款的目的。
(二)对F女星的影响F女星偷逃税行为被曝光后,对其个人形象和事业造成了严重影响。
不仅受到税务部门的处罚,还面临社会舆论的谴责。
此外,F女星的粉丝和合作伙伴也可能因此产生信任危机。
五、影视行业从业人员偷逃税的原因分析(一)税收政策不完善当前,我国税收政策在针对影视行业从业人员的征收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缺陷,使得一些从业人员有机会通过钻政策空子进行偷逃税。
(二)法律法规执行不力虽然我国税收法律法规相对完善,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
一些地区和部门对影视行业从业人员的税收监管不够严格,导致一些从业人员敢于冒险进行偷逃税。
《2024年个人所得税征收法律监管漏洞问题研究》范文
《个人所得税征收法律监管漏洞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个人所得税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征收管理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的稳定与社会的公平正义。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个人所得税征收法律监管存在诸多漏洞,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税款的应收尽收,也滋生了偷逃税等违法行为。
本文将就个人所得税征收法律监管的漏洞问题展开研究,分析其成因及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个人所得税征收法律监管的现状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法律体系相对完善,包括《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
然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由于法律条文的模糊性、执法力量的不足、社会环境的复杂性等因素,导致个人所得税征收法律监管存在以下问题:1. 税收征管效率低下:部分地区税务机关人力、物力投入不足,征管手段落后,难以实现对个人所得税的全面有效征收。
2. 法律法规的滞后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税率等不断调整,但相关法律法规的更新滞后,导致法律条文与实际征收工作脱节。
3. 监管漏洞:部分纳税人利用法律监管的漏洞,通过转移收入、隐瞒收入等方式逃避纳税义务。
三、个人所得税征收法律监管的漏洞分析(一)税收征管制度的漏洞当前,税收征管制度在税源监控、税收申报等方面存在制度性缺陷。
如:税务部门对纳税人收入的监控不够全面和精准,使得部分收入来源无法被准确计入计税依据;同时,税收申报制度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洞,如申报表格设计不够科学、申报流程繁琐等,影响了纳税人的申报积极性。
(二)法律法规的模糊性个人所得税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中存在一些模糊性条款,导致税务机关在执法过程中难以准确把握尺度。
例如,对于“合理避税”与“偷逃税”的界定不够明确,使得部分纳税人利用法律漏洞进行避税行为。
(三)执法力量的不足税务机关执法力量不足是造成税收监管漏洞的重要原因之一。
部分地区税务机关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税收征管工作;同时,税务机关的执法手段也相对落后,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
国际避税与逃税的防范措施研究
国际避税与逃税的防范措施研究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国际贸易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商务往来日益频繁,针对这一情况,各国制定了关于国际税务方面的相关条例,目的在于保障国家及人民的利益,同时也给商务贸易带来一定的保障。
然而,对于不法商家来说,为了降低进货渠道的成本,或者是为了扩大销路等各种目的,他们开始尝试国际避税与逃税的操作,而这会严重损害各国人民的利益。
本文采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更多资料http://www.mm8.pub/ 关键词国际商务国际避税国际逃税一、引言作为一个税务控管严格的国家,我国无论对什么方面的税务都应该严加控制,但是由于不法商家对于国际避税与逃税的手段多种多样并且十分高明,有关部门有时候很难及时发现,消费者的利益或者是其他商家的利益也由此受损。
国家需要对税务进行严格把关,避免出现国际避税与逃税的问题。
而本文就针对国际避税与逃税的各个方面提出相关的改善方案,希望能够为之后我国税务控管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国际避税与逃税的防范特点国际税务清算对于各个国家而言都是一个难题,因为不同国家的税务要求不同,并且会随着不同情况发生一定的变化,而不法商家正是利用了国际税务之间的这种特点来进行国际避税与逃税的操作。
而在如何防范国际避税与逃税这个问题上,有关部门和相关合作单位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国际避税与逃税违法行为的运作特点,然后针对不同方面采取最好的防范措施。
(1)熟练掌握基本的社会规则。
如果不法商家试图进行国际避税与逃税,那么为了能够逃脱法律的制裁,他们一定会对社会中存在的社会规则进行足够的了解,除了法律之外还有一些不同的社会常识。
这样一来,他们才能够在逃脱法律的情况之下进行国际避税与逃税。
但是,如果相关的执法部门能够同样做到熟练了解各方面的社会规则,分清不同国家的法律具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内容,税务条款有哪些等等,这样就能够在检验商家是否缴纳了足够的国际税务条款时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能够更好地明确纳税种类是否有遗漏等等。
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我国个人所得税的不断完善和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个人所得税问题,并积极主动地缴纳个税,但是在个人所得税的缴纳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反避税问题。
反避税行为是指为了规避或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缴纳而采取的各种行为,是一种不符合税法精神和社会公义的行为,对税收秩序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就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1、由于个人所得税税率较高,为了减少个人所得税缴纳,一些雇员会采用非法手段规避缴纳税款。
比如,有的雇员会将一定的劳动报酬以奖金、福利的形式发放给员工,避免缴纳个人所得税。
有的雇员则会通过虚报工资、隐瞒收入等手段来逃避个人所得税的缴纳。
2、有些雇员会通过将劳动报酬转入家庭成员或其他关联公司的账户中,或以其名义开设企业或合作社等,以获得税收优惠或减免,从而降低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税法,还会扰乱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不公平竞争。
3、一些雇员会采用虚假借款、虚假费用报销、虚开发票等手段来避免个人所得税的缴纳。
这种行为不仅存在税收风险,还会滋生贪污腐败,损害税收秩序和公众利益。
1、加强税收监管。
税务机关应加强对个人所得税的监管力度,实行一档一策的税务政策,遏制雇员规避个人所得税的行为。
2、加强对税收违法行为的严惩。
对于存在违法行为的个人和企业,要进行严厉的处罚,形成对违法行为的强烈震慑,同时加大对税收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形成税收部门打击一体化的态势。
3、加强税收宣传。
税务机关应当加强对纳税人的宣传教育,提高纳税人的税收知识水平,同时加大对税法的解读和普及力度,为纳税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的重要税收来源,因此,每个公民都应该积极配合个人所得税的管理和征缴工作,合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形成健康的经济和税收秩序。
同时,税务机关也应当增加对规避个人所得税的行为的监管和打击,通过加强对税收违法行为的严惩、加强税收宣传等措施来规范税收秩序,维护税收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地发展,个人所得税在国家税收中的所占比例逐渐增大,与此同时,我国在反避税行为方面受到的困扰越来越多。
本文针对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个人所得税反避税的现状,其次分两个方面对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促进我国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发展的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我国税收管理及发展提供帮助。
标签: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存在问题;对策近年来,我国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工作受到了国家及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多次修订了个人所得税法,以此来规范纳税人行为。
现阶段,我国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工作已取得了较多成绩,但面对形形色色的反避税行为,不免存在一些漏洞,使我国征税工作受到了一定程度地阻碍。
因此,为解决我国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围绕反避税存在的问题及策略进行探讨。
一、个人所得税反避税现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便开始针对反避税问题颁布了相关法律,通过纳税人收入进行监管。
与此同时,日本设立了《所得税法》规范纳税行为,从而达到了反避税的目的。
而我国真正开始意识到反避税问题是在建国初期,经济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为落后,加之新中国正处于百废待兴的局面,导致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才被提上日程。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反避税问题逐渐受到政府及广大群众的重视,2004年,我国推出了第一个反避税信息管理系统,并在深圳完成试用,这无疑是我国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工作迈出的第一步。
至2011年,我国反避税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我国富豪榜中前50名在纳税排行榜中占据的比例逐渐加大,但总的来说,反避税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仍然需要不断改革和发展。
二、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存在的问题(一)个人所得税立法存在缺陷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在立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个人所得税体系还不健全,尽管我国个人所得税相关法律经过了多次补充和修正,但我国个人所得税体系仍然存在缺陷,专业税务人员无法避免反避税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其次,我国法律明文规定了个人所得税法,并且经过多年的修订已相对成熟,但反避税至今却没有专门的法律条文出台,导致反避税行为无法依法解决,这不仅使我国反避税工作失去了法律支撑,还导致反避税工作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烦;最后,我国对个人所得税反避税的重视程度依然不高,税务总局仅仅通过特别纳税途径完善企业反避税法规,但反避税始终缺乏专门的法律作为支撑,由此可见我国对反避税的重视程度。
国内逃税和避税现象分析
国内逃税和避税现象分析【摘要】逃税是指纳税人用非法的手段逃避税收负担,避税是指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利用税法的偏差以合法方式降低或递延纳税义务,减少税收负担的行为。
目前,我国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存在较重的逃税和避税现象,给国家造成了比较大的损失。
【关键词】逃税;合理避税;所得税;税种逃税是指纳税人用非法的手段逃避税收负担,属于税收欺诈行为,在我国税法中则使用“偷税”来描述。
避税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取得节税的经济利益。
一般来说是在遵守税法的前提下,利用税法的偏差以合法方式降低或递延纳税义务,减少税收负担的行为。
避税的理论基础来自于西方法律广泛采用的“法无明文规定者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者不罚”等罪刑法定原则。
事实上逃税是一个历史性和世界性现象,不只是现在才有,也不只是中国独有,这是由经济人的自利特性决定的。
在中国古代就有为逃避赋税而躲藏于深山并发出“苛政猛于虎也”感叹的故事,英美国家也很早就有“只有死亡和纳税是任何人都逃脱不了的”之类的名言,这说明在英美国家纳税非常正常和普遍,逃税是很多人想实现又不能完全实现的意愿。
在中国,“富人与纳税”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某某明星偷税逃税,某某明星主动纳税等等新闻引起了老百姓对税收问题的关注和了解。
可以说,关于明星们的税收话题,启蒙了中国老百姓的税收知识和纳税意识,2002 年刘晓庆税案再一次使“富人逃税”现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富人逃税”话题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有两份排行榜名单:一份是“中国内地私营企业纳税百强”名单,另一份是《福布斯》公布的“2011年中国富豪排行榜”。
京城某报记者偶然间将其两相对照,却有了惊人发现:前50名“富豪”中,进入纳税前50 名的仅有4人。
这不由得让人产生疑问:富人是否缴足了税?是“中国纳税百强”漏掉了“福布斯富豪”们还是“富豪”们在纳税方面有什么“闪失”和“疏忽” ?无论哪种结果,听起来似乎都像“国际玩笑”!虽说税收反映的是当年的经营情况,而财产反映的是多年累积的情况,纳税多少与财富多少是不完全一样的,但是一般情况下,富人的收入较高,纳税能力也较强。
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个人所得税反避税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不仅损害了国家税收利益,也扭曲了税收公平原则。
本文通过分析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从国际经验中汲取教训,探讨监管措施的有效性。
在对文章进行总结,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本文旨在为完善个人所得税征收制度,加强税收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反避税,问题,影响因素,对策建议,国际经验,监管措施,结论总结,展望未来,政策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重要的税收项目之一,对于平衡财政收支、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和税收法律的不完善,个人所得税反避税问题日益凸显。
个人所得税反避税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税收的正当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在现实生活中,个人所得税反避税问题既有个体纳税人逃避个税的行为,也有企业借助避税手段转嫁税负的行为。
这些行为不仅使税制失去公平性和效益性,还加大了政府的调控难度,使得税收体系的稳健性受到威胁。
加强个人所得税反避税研究,解决个人所得税征管中存在的问题,推动税收制度改革,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通过深入研究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可以为税收征管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促进税收制度的健康发展,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1.2 研究意义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的税收体系中,个人所得税反避税问题日益突出,造成了税收漏洞,严重影响了税收征管的效率和公平性。
深入研究个人所得税反避税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对策建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个人所得税反避税问题能够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税收征收效率,确保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性,进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研究个人所得税反避税问题可以促进税收制度的完善和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推动我国税收制度向着更加规范和透明的方向发展。
2024年个人所得税合理避税途径归纳总结范文(3篇)
2024年个人所得税合理避税途径归纳总结范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税收政策的变化, 个人所得税已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在合理遵守税法的前提下, 通过合理的税收规划和避税措施, 个人可以有效地减少交纳的个人所得税, 合理安排财务, 提高个人销售额。
个人所得税的合理避税途径和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选择纳税方式。
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纳税方式。
例如, 个体工商户可以选择按照实际利润率计算纳税, 利用成本费用合理调整利润, 减少应缴个人所得税的金额;个人可以选择工资、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不同的收入类型, 通过合理安排收入结构, 降低个人所得税的税负。
2.合理安排收入结构。
个人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收入结构, 将高税率的收入转化为低税率的收入, 降低个人所得税的税负。
例如, 个人可以选择将部分工资收入转化为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等, 这些收入的税率相对较低, 可以有效减少个人所得税支出。
3.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 个人可以合理利用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来降低个人所得税的税负。
例如, 个人可以购买符合条件的住房, 享受住房租金免征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个人可以开展符合条件的科技研发活动, 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
4.合理选择税务处理方式。
个人可以选择合理的税务处理方式,将合法合规的利益最大化并减少个人所得税负。
例如,如果个人有多个来源的收入,可以选择将损失较大的收入与盈利较多的收入相抵扣,减少纳税金额。
5.合理利用税收递延性政策。
个人可以选择合适的税收递延性政策,推迟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时间。
例如,个人可以选择购买符合条件的商业养老保险、教育培训险等,享受个人所得税的税前扣除,减少个人所得税支出;个人可以参加符合条件的公益事业捐赠,享受个人所得税的减免或抵扣,降低个人所得税负。
总的来说, 合理避税是个人合法合规的行为, 并不是为了规避纳税责任, 而是通过合理规划和合理利用税收政策, 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税负, 增加个人财富积累。
有关税收筹划及合理避税节税问题论文
有关税收筹划及合理避税节税问题的研究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11-000-01摘要我国经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化经济的发展过程,这样就让企业有多个纳税方案可以选择。
为了使企业的纳税额度低的同时,又符合国家有关部门的税收政策导向,最终达到企业和国家双赢的局面,于是税收筹划就这样诞生了。
而在不违法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的合理避税,对纳税方案进行优化处理,使纳税人实现利益最大化,这就是所谓的合法节税。
关键词税收筹划合理避税目前,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这样使得企业面临各种各样的机遇与挑战,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国内与国际竞争,企业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应对挑战,这是每一个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由于我国对税收筹划的研究还不成熟,因此作为本国的企业如何能够正确地应用税收筹划,避免出现税收风险和税收滥用,就成为大家所关注的问题。
一、税收筹划的定义及意义税收筹划,又叫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主体为了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依据所涉及的现行法规,遵循税收国际惯例,在遵守税法、尊重税法的前提下,以企业整体税负最小化和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筹资等活动所进行的旨在减轻税负,有利于财务目标实现的非违法的谋划与对策。
作为一个企业,来进行纳税筹划是非常有意义的,它的意义在于:它不仅可以减少纳税人的纳税额,而且也可以降低税收的负担率,特别是可以延缓交税的时间,这样就可以为企业增加更多的流动资金,从而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很多企业采用了不同形式的纳税筹划,从而使企业纳税更加合理。
随着我国产权制度的明晰,依法治税的深化,以及政府对纳税人从道德要求向法律要求的过渡,必将极大促进税收筹划的发展。
二、树立税收筹划的意识客观地讲,从纳税人角度看,减轻纳税负担,获得节税收益通常是所有纳税人所期望的,甚至有很多纳税人不惜冒着巨大风险去偷税、骗税、以减低企业的纳税负担。
企业合理避税的分析
企业合理避税的分析【摘要】企业合理避税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影响企业合理避税的因素、合理避税的方法、合法避税与非法逃税的区别、合理避税的风险及实施策略等方面展开分析。
通过对不同因素的综合考量,企业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合理避税方法,并了解合法避税与非法逃税的区别,从而降低风险。
文章强调了企业合理避税的重要性,指出合理避税的未来发展方向,并对整篇内容进行了总结。
企业应当重视合理避税,扎实推进相关政策措施,以保障企业经营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关键词】企业合理避税, 分析, 影响因素, 方法, 合法与非法, 风险, 实施策略, 重要性, 未来发展方向, 总结1. 引言1.1 企业合理避税的分析企业合理避税是企业在合法的范围内通过合理的税收规划和税务筹划减少税负的行为。
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需要通过合理避税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企业合理避税并非合法逃税,而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税收优化行为。
企业合理避税的分析涉及到影响企业合理避税的因素、合理避税的方法、合法逃税和非法逃税的区别、合理避税的风险以及实施策略等方面。
只有通过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企业才能有效地进行合理避税,避免不必要的税收风险,实现税收优化和合规经营。
企业合理避税不仅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税收支出,提高盈利能力,还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未来,随着税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不断调整和完善,企业合理避税的重要性将不断凸显,合理避税的发展方向也将更加多样化和专业化。
企业应当充分重视合理避税,制定科学的税收规划策略,在合法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减轻税收负担,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影响企业合理避税的因素企业合理避税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政策法规、经济环境、公司规模和行业特性等方面。
政策法规是影响企业合理避税的主要因素之一。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税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有所不同,对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各有侧重。
企业需要根据当地的税收政策来选择合适的税收规划方案。
逃税的研究的论文[5篇模版]
逃税的研究的论文[5篇模版]第一篇:逃税的研究的论文江南时报借一份“节税方案”,一名财务工作者竟然会被一家企业以百万年薪重金聘任为税务顾问。
该消息引起了税务部门的高度注意,经过调查了解,所谓的“节税方案”竟然又是一个利用“关联企业”做桥梁,借助国家出台的新办企业、民政福利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军队转业干部自主择业等税收优惠政策做工具,进行不公平的交易,名正言顺地逃避应尽纳税义务的案例。
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税务部门将“关联企业”的“高招”逐一解读,其偷逃税款的方式也是花样百出。
花样之一:“移花接木”孪生并存正常纳税企业,同时专门创办一个能够享受“先征后返、即征即返”减免税政策的关联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几块牌子、一套“人马”,同一处办公,同一个贸易对象,生产同样的产品,但是又往往不是一个税务部门进行税收管理,表面上是分别核算,实际上“料、工、费、利”根本无法划分,造成了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税负低、利润多,而正常纳税的企业恰恰相反。
正常纳税企业往往能够长久地留存,努力树立企业形象,创建企业品牌,培植企业的客户群,并悄悄享受其所创办的“关联企业”的减免税税收优惠政策,而一旦“关联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期结束,便被马上注销或干脆成了查找不到的“跑逃”户,或换个地方继续注册,重新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花样之二:“肥水外流”转移利润关联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易采取抬高定价的手段,正常纳税企业将商品或产品低价销售给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关联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关联企业再高价出货,以转移利润,实现逃税。
税务部门在今年的一次房地产业的专项检查中发现某房地产开发企业将自己开发建设的大型高价楼盘以接近亏本的低价委托给其所关联的享受税收优惠减免税的房产销售代理企业高价出售,将房地产开发所获得的利润全部转移到关联的销售代理企业去享受减免税的优惠,这样既减轻甚至减掉了增值额,又可以降低所得税税负,一箭双雕,转移收入,调节利润,实现逃税,以追求税收负担最小化,受到了税务部门的严厉处罚。
境内税收洼地引发的避税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选择在我国境内设立企业或投资项目。
然而,一些地区对外资企业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税收政策,导致一些企业利用这些税收洼地进行避税操作,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税收秩序和税源稳定。
本文将从该问题的现状和影响入手,分析其根本原因,提出一些解决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我国税收管理提供参考。
二、现状和影响1. 外资企业利用税收洼地进行避税在我国部分地区,为了吸引外资企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对外资企业提供了较为宽松的税收政策,比如税收减免、补贴等优惠政策。
然而,一些企业却将这些政策视作“避税天堂”,利用各种手段将利润转移至税收优惠地区,以减少纳税额。
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税收利益,导致了税收的丧失。
2. 影响国家税收秩序和税源稳定外资企业依托税收洼地进行避税操作,使得一些地区的税收实际缴纳金额远低于应缴纳的水平,导致国家税收秩序受到严重冲击。
这些行为也对各级地方财政的税收收入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影响了地方财政的健康发展。
三、根本原因1. 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资企业所提供的优惠政策过于宽松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资企业,往往会过分倾向于采取宽松的税收政策,对外资企业提供过多的税收优惠。
这种过于宽松的政策使得一些企业有机可乘,利用其漏洞进行避税操作。
2. 缺乏完善的税收监管体系和措施我国在对外资企业和涉税企业的监管体系和措施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些地方在基础设施和人员配备方面存在不足,难以有效监督和管理外资企业的财务运作,容易造成税收避免的局面。
四、对策建议1. 完善税收政策,避免过于宽松地方政府在吸引外资企业时,应该合理制定税收政策,避免过于宽松,对外资企业提供过多的税收优惠。
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贡献和创造的税收进行相对的优惠政策,而不是一刀切地对所有外资企业采取同样的优惠政策。
2. 加强税收监管体系建设加强对外资企业的税收监管,建立完善的税收监管体系,提高对外资企业财务运作的监督和管理水平,加大对税收征管的力度,严厉打击各种逃税行为,净化税收环境,保护税收利益。
网络主播个税避税与反避税研究
网络主播个税避税与反避税研究摘要:互联网的兴起带动了直播行业的发展,主播的收入水平也随着直播行业的兴旺发达而一路水涨船高,各种有关个人所得税的税务征管方面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近年来,头部主播偷漏税现象屡见不鲜,规范主播行业个税缴纳问题已刻不容缓。
本文以主播的收入类型作为研究切入点,分析了主播偷漏税行为的主要手段,阐述了主播进行偷漏税行为的原因,列举主播在进行个税避税活动中产生的风险,最后提出了增强主播个税监管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网络主播;个人所得税;避税;反避税一、前言自1994年互联网正式引入中国以来,人们的生活就变得愈发与“网络”二字密不可分。
近年来,主播行业的兴起更是为人们的衣食住行带来了诸多便利,也诞生了许多极具影响力的头部主播。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23年6月,中国参与网络直播的人数已达7.65亿人,比去年增长了1474万人,其比重约达总体网民的七成,具体详见图1。
图1 2020.6-2023.6网络直播用户规模及使用率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直播行业的火热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造就了身价千万的“头部主播”,据《网络直播生存现状调查报告》所示,网络主播的月均薪资已高达3万元以上,而主播偷漏税的问题却屡见不鲜,在税务机关加强惩处力度后,仍有无数主播抱着侥幸心理偷税漏税,该现象背后的成因令人深思。
二、网络主播个人收入来源及应税情况分析由于主播行业的特殊性,收入是用以确定各主播应纳税款是否完全的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而网络主播的收入成分繁杂,收入来源的渠道广泛,各类收入的划定界限模糊,常常会涉及直播平台、经纪公司、商家和电商平台等多个利益主体,这就导致税务机关难以准确地判定课税对象,加大了征税的难度。
就我国而言,各类主播的收入主要可以分为工资薪金、打赏收入、签约费、电商收入、广告收入等五大类(一)工资薪金在我国,根据调查报告所示,约有六成的主播与经纪公司、直播平台、工会签订就业协议,经纪公司、直播平台、工会将按月给主播发放工资薪金,除无业绩底薪外,此部分还会包括由业绩判定的提成收入,这也是广大主播最稳定、最基础的收入来源。
《外籍人员的个人所得税避税及反避税研究》
《外籍人员的个人所得税避税及反避税研究》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外籍人员在华工作、投资、经商的人数不断增加。
然而,个人所得税的避税问题也随之浮现,不仅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扰乱了税收秩序。
因此,对外籍人员的个人所得税避税及反避税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避税的方式、原因及影响,以及反避税的策略与措施进行探讨。
二、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避税的方式及原因1. 避税方式(1)利用税收协定:部分外籍人员通过利用国家间的税收协定,以降低税率或免税等方式进行避税。
(2)隐匿收入:部分外籍人员通过隐瞒实际收入、不报税或报低税等方式,达到避税的目的。
(3)转移资产:部分外籍人员将资产转移到低税或免税的国家或地区,以降低应纳税额。
2. 避税原因(1)税收政策差异:不同国家间的税收政策存在差异,导致部分外籍人员为了降低税负而进行避税。
(2)法律意识淡薄:部分外籍人员对税收法律的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认为避税可以逃避法律责任。
(3)监管漏洞:部分国家和地区在税收监管方面存在漏洞,为外籍人员避税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避税的影响1. 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避税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影响国家公共服务的提供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2. 对税收公平性的影响:避税行为破坏了税收的公平性,使得依法纳税的公民承担了更多的税收负担。
3. 对经济秩序的影响:避税行为可能引发税收不公、社会不满等问题,进而影响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四、反避税的策略与措施1. 完善税收政策与法规:制定更加完善、合理的个人所得税政策与法规,减少税收政策差异,降低避税空间。
2. 加强税收宣传与教育:提高外籍人员对税收法律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其依法纳税的意识。
3. 强化税收监管与稽查:加大对个人所得税的监管力度,完善税收稽查制度,对发现的避税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4. 跨部门协作与信息共享:加强税务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作,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准确性。
偷税漏税论点总结汇报
偷税漏税论点总结汇报
偷税漏税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各种手段来逃避纳税义务,以获取非法或不当利益。
针对这一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和总结:
1. 偷税漏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偷税漏税不仅损害了国家税收,还会导致国家财政赤字的增加,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如果企业或个人大规模偷税漏税,将减少国家财政收入,使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投入不足,限制了经济的良性循环。
2. 偷税漏税对社会公平的破坏:偷税漏税会导致税收负担不公平,增加了纳税人的负担,使得那些诚实守法的纳税人受到了不公平待遇。
同时,偷税漏税还加重了社会贫富差距,使社会阶层不公平更加突出,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
3. 偷税漏税对企业竞争环境的扭曲:通过偷税漏税,企业可以减少成本,提高利润率,获得不正当的竞争优势。
这将扭曲市场竞争环境,对那些诚实纳税的企业构成不公平竞争,损害市场经济的公平性和健康发展。
4. 偷税漏税对社会信任的破坏:偷税漏税行为会破坏社会对政府的信任,削弱人们对税收制度的认同感和遵从度。
这将导致公民对政府失去信心,对社会秩序产生消极影响,使社会风气堕落。
5. 偷税漏税对国家治理体系的挑战:偷税漏税不仅仅是个别企
业或个人行为,它涉及的是整个税务管理体系的漏洞和不完善。
加强税收监管,打击偷税漏税,需要政府改进税务管理体制,提高监管水平和能力。
综上所述,偷税漏税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它对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竞争、社会信任以及国家治理体系都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税收监管和信息共享,才能有效解决偷税漏税问题,实现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发展。
《2024年反避税法律规制研究》范文
《反避税法律规制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税收环境的日益复杂化,避税行为已经成为影响国际税收公平和效率的重要问题。
为维护国家税收权益,防止税收流失,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对反避税法律规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施。
本文旨在通过对反避税法律规制的研究,分析当前国际反避税法律的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的反避税法律规制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国际反避税法律规制的现状(一)国际反避税法律体系的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各国间的经贸联系日益紧密,避税问题也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各国纷纷加强了反避税法律规制,形成了以国内法为基础,以国际法和双边协定为主导的反避税法律体系。
(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反避税法律实践在反避税法律实践中,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各有特点。
例如,美国通过设立国内收入局,对跨境交易进行严格监管;欧盟则通过实施《欧盟反避税指令》,对跨国公司的避税行为进行规范;而我国则通过完善税收法律法规,加强税收征管等措施,积极应对避税问题。
三、当前反避税法律规制面临的问题(一)跨国公司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避税跨国公司利用各国间的税收差异和政策漏洞,通过设立关联交易、转移定价等手段进行避税。
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国际税收公平和效率,也给各国税收征管带来了巨大挑战。
(二)国际税收合作与信息共享的不足当前,国际税收合作与信息共享仍存在诸多不足。
一方面,各国在税收政策和法规上存在差异,导致跨国企业在不同国家的税收待遇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各国在信息共享方面存在障碍,导致税务机关难以获取跨国企业的真实信息和数据。
四、完善反避税法律规制的建议(一)加强国际税收合作与信息共享加强国际税收合作与信息共享是完善反避税法律规制的重要途径。
各国应加强在税收政策和法规上的协调与沟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跨国企业信息的互通互享。
同时,应加强国际税务稽查合作,共同打击跨国企业的避税行为。
(二)完善国内反避税法律体系完善国内反避税法律体系是防范和打击避税行为的关键。
企业避税原因及其防范对策分析
企业避税原因及其防范对策分析摘要本文论述了避税的定义,分析了企业避税的现状和原因,站在征税机构和办税人员角度上考虑分析了企业避税的原因,指出依法纳税是每一个企业和个人应尽的义务,纳税人必须按照税法规定办理纳税申报,及时缴纳税款,接受税务部门的检查。
当纳税申报、代理、稽查三位一体的格局建立后,纳税人的依法纳税意识将会大大增强,偷税、漏税、逃税等违法行为将相应减少。
关键词:企业避税;防范;对策一、避税的定义联合国税收专家小组对避税的解释为:避税相对而言是一个比较不明确的概念,很难用人们所普遍接受的措辞对它作出定义。
一般地说,避税可以认为是纳税人采取利用某种法律上的漏洞或含糊之处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事务,以减少他本应承担的纳税数额,它是一种纳税人的税前安排,是区别子逃税的另一种纳税人对政府征税的行为反应形式。
一般而言,避税行为可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但避税所使用的方式是合法的。
有学者认为,避税是对己有租法不完善及其特有缺陷所作的显示说明,税务当局往往要根据避税情况所显示出来的税法缺陷采取相应措施对现有税法进行修改和纠正。
但也有研究者认为:避税实际存在三种情况,即合法的、非违法的、表面合法实质是违法的。
合法的避税,指纳税人根据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通过经营结构和交易活动的安排,对纳税方案进行优化选择,以减轻纳税负担,取得正当的税收利益。
这在税务上不应反对,只能予以保护。
非违法的避税,这种避税行为往往是由于税法本身存在漏恫,使纳税人能够利用税法不完善之处作出有利于减轻税负的安排,这种避税行为,会使国家税收蒙受损失,但回为于法无据,税务局不可能像对待偷税一样给予法律制裁,只有完善税法,以杜绝漏洞。
表面合法实属违法的避税,是在合法外衣掩盖下,欺诈手段逃税的违法行为。
这种情况在国际税收中相当普遍,一般也是利用税法的差别规定和优惠政策,通过”挂靠”和”虚设机构”,以合法之名行逃税之实,对这类避税行为只有加强检查,一经查明真相,应按逃税论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避税节税逃税问题的研究摘要:避税是对已有税法不完善及其特有缺陷所作的显示说明,转让定价是现代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进行国际避税所借用的重要手段,避税行为使国家本应取得的税收利益落空,该民事行为自始至终就没发生,就不存在该民事行为发生时应导致的后果节税亦称税收节减,节税符合政府的立法意图逃税是指纳税人使用非法手段减轻或逃避自己纳税义务的行为。
关键字:脱法说法律性质优惠政策逃税的危害税收是为实现国家职能服务的,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社会秩序的维护、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主要依靠税收。
所以税收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建设、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而税收中的避税、节税、逃税等问题是长久以来影响税收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国家,更涉及企业,是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
国家如何对待避税,怎样倡导节税,又采取什么措施严厉惩治逃税、杜绝逃税现象和地下经济等等违法现象是解决税收流失的主要问题;而企业如何看待避税,怎样正确节税,如何防止逃税,关系到企业的良性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由于笔者的知识水平和经验有限,以下只对避税、节税、逃税问题结合实习中了解的情况和相关案例进行阐述。
一、避税(一)避税的概念避税相对而言是一个比较不明确的概念,很难用人们所普遍接受的措辞对其做出定义。
它的法律性质也存在争议。
避税与节税或税收筹划都是能导致税负减轻的行为安排,但是,避税是通过异常的、不合理的行为安排,使得国家本应获得的税收利益落空,一般地说,避税可以认为是纳税人采取利用某种法律上的漏洞或含糊之处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事务,以减少他本应承担的纳税数额。
虽然避税行为可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但避税所使用的方式是合法的,而且不具有欺诈性质。
避税是对已有税法不完善及其特有缺陷所作的显示说明,它说明了现有税法的不健全特征。
税务当局往往要根据避税情况所显示出来的税法缺陷采取相应措施对现有税法进行修改和纠正。
所以通过对避税问题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国家税收制度,有助于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二)避税的法律性质避税的法律性质存在三方面观点,即合法说;脱法说;违法说。
1.合法说从税收法定主义原则出发,在法律没有明确界定的情况下,避税应被认为是合法行为。
这种观点将避税与税收筹划相等同,认为避税和税收筹划具有相似的特征,即合法性,避税和税收筹划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正如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一样,避税指向的行为就是税收筹划行为,只不过税收筹划是从纳税人角度进行的界定,侧重点在于减轻税收负担,而避税则是从政府角度定义,侧重点在于回避纳税义务。
2.脱法说该观点认为,避税既非违法行为也非合法行为,而是一种脱法行为。
所谓脱法行为,是指行为虽抵触法律目的,但在法律上却无法加以适用的情形。
或者有学者表述为“即使不承认避税是合法的,是受法律保护的经济行为,但它肯定是不违法的,是不能受法律制裁的经济行为。
”这种避税行为往往是由于税法本身存在漏洞,使纳税人能够利用税法不完善之处作出有利于减轻税负的安排。
只有完善税法,以杜绝漏洞。
3.违法说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及《合同法》中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和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民事行为为无效行为的规定,有学者认为若将避税行为放在私法的天平上去衡量,避税行为首先违反了《民法通则》及《合同法》的“民事行为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规定。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取得的财政收入主要用于提供社会公共产品,税收体现的是社会公共利益,而避税行为却使国家本应取得的税收利益落空,即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因此,避税行为是违反了《合同法》及《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而无效的民事行为。
其次,避税是通过异常的行为安排使国家税收落空,这些异常的行为安排往往欠缺真实、合理的商业目的,并非从事真正的商业交易,而只是为了获取减少税负的利益,这些行为在民法上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民事行为。
也叫规避法律的民事行为。
即行为人为达到非法目的而实施的徒具合法形式的虚伪民事行为(三)避税的几种方式1.定价转让有些总部设在国外、分部设在国内的加工制造企业,总部有意提高原材料成本价格,增大负债,在售价不变的情况下,使收益减低,甚至出现亏损,在亏损后,还会增加投资,常年如此,税务部门拿这种做法也无可奈何。
这种做法被审计人员叫做“转移定价”。
这种企业“长亏不倒”的做法在很多外企中也很盛行。
转让定价是现代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进行国际避税所借用的重要手段。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许多避税活动,不论是国内避税还是国际避税,都与转让定价有关。
它们往往通过从高税国向低税国或避税地以较低的内部转让定价销售商品和分配费用,或者从低税国或避税地向高税国以较高的内部转让定价销售商品和分配费用,使国际关联企业的整体税收负担减轻。
2.巧立名目,变换会计科目利用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作价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或隐藏在设备价款中的一种手法。
外商利用人们不了解设备和技术的真实价格,从中抬高设备价格和技术转让价格,将企业利润向境外转移。
它们在抬高设备价款的同时,把技术转让价款隐藏在设备价款中,以躲避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应纳的预提税。
劳务收费标准“高进低出”。
关联企业之间相互提供服务或劳务,通常是境外公司收费高,境内公司收费低甚至不收费。
有的还虚列境外公司费用。
3.资产评估提高折旧一家香港公司,每年都要对其房地产进行价值评估,其在华子公司因为要与香港母公司进行合并报表,所以也要同时评估其在华房产。
这也是外资一种避税的有效方法。
如房地产评估增值,每年计提的折旧也会相应的增加,纳税自然也会相应减少。
4.资本弱化利用资本弱化避税,是指跨国公司对其外国子公司的融资主要以提供贷款而非股权投资的方式,子公司支付的利息可在税前作为费用扣除,从而达到避税的目的。
5.国际避税地建公司在避税港注册,在国际避税地建立公司,然后通过避税地的公司与其他地方的公司进行商业、财务运作,把利润转移到避税地,靠避税地的免税收或低税收减少税负。
在长三角地区,一些外资企业的投资方来自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地方,而实际在岛上,它们可能只有一间办公室。
运用避税港进行避税是跨国纳税人减轻税负增加收入的手段之一,而维持税收制度在筹措国家财政资金方面的有效性,又是各国税务当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跨国纳税人不断运用避税港的情况下,国家的税收权益不断遭到损害,税收收入受到影响,税收的公平原则也相应遭到破坏。
因此,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特别注意如何防止跨国投资经营者运用避税港从事避税活动。
(四)避税的案例分析以上是笔者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了解到的知识。
通过上面的分析,笔者认为,对于避税法律性质问题的研究中,合法说、脱法说、违法说三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但笔者更倾向于脱法说的观点。
虽然从税收法定主义原则出发,在法律没有明确界定的情况下,避税应被认为合法行为,但若从实质分析,有些避税手段(如以上的五种案例)的确违反了税收立法意图,有悖于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用避税违法论的观点来看待,更是违反了我国《民法通则》及《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而若以《民法通则》及《合同法》中的“民事行为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规定,认为避税行为使国家本应取得的税收利益落空,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是违法行为,笔者认为也不能一概而论,下面笔者以实习中的实际情况加以说明。
笔者实习所在的A公司是北京市的一家咨询服务公司,A公司所从事的业务主要是为有出国留学意向的学生撰写简历并按学生的要求翻译成英文或其他语言,然后发往各世界级名牌大学,帮助学生实现出国的愿望,而A公司从中收取一定的费用。
此项业务属咨询服务行为,当取得收入时,按北京市现行税收政策应缴纳营业税,税率5%、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为应缴营业税的7%和3%;此外A公司还向学生出售一些与出国相关的学习资料,出售资料按照税收政策相关规定,属增值税的工业行为,获得的收入应按增值税税率6%的比例上缴。
A 公司新任会计受公司领导的委托,按照我国节税政策(节税问题将在避税问题之后说明),将原有的为出国学生撰写简历收取费用的咨询服务行为按照合法程序转变为面对面指导学生如何写简历的培训行为。
此培训行为按规定应缴纳营业税,税率3%,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同上。
同时免费送资料供学生学习、参考。
公司则免去了6%的增值税。
这种避开了6%的增值税的避税做法若按照避税违法论的观点,认为避税行为使国家本应取得的税收利益落空,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违反了《民法通则》及《合同法》中的“民事行为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规定,是违法行为,笔者认为不是特别合适,首先,什么是“使国家本应取得的税收利益落空?”若A公司选择出售资料这种民事行为,但没有上缴6%的增值税,这种情况说A公司的民事行为“使国家本应取得的税收利益落空”是合理的,这种情况是A公司逃税;但A公司没有选择出售资料的民事行为,而是选择免费赠送这种民事行为,就不存在“使国家本应取得的税收利益落空”,只有当某一民事行为发生时,该民事行为没有产生应当产生的结果才能称之为本应产生的结果未产生;如果该民事行为自始至终就没发生,就不存在该民事行为发生时应导致的后果,更不存在后果应产生而未产生的问题。
国家并没有规定企业必须选择哪一种民事行为;其次认为避税是通过异常的行为安排使国家税收落空,这些异常的行为安排往往欠缺真实、合理的商业目的,并非从事真正的商业交易,而只是为了获取减少税负的利益,是徒具合法形式的虚伪民事行为,又从另一方面违反了《民法通则》及《合同法》,笔者认为A公司的避税行为是个例外,首先无法断定A公司的商业目的和商业交易是不真实的,进行培训需要学习资料是很合理的,资料免费也无可厚非,因为资料能和教授学生的知识包括在一起以培训的方式提供给学生,这种培训是真实的商业交易,从会计资料中也不能找出证据断定赠送资料是虚伪的民事行为;如果单单讨论赠送资料这种民事行为是欠缺真实、合理的商业目的、而只是为了获取减少税负的利益,也不是很确切,因为如果A公司这种民事行为是用来吸引更多学生参加培训,从而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的话就不属于欠缺真实、合理的商业目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若要判断避税的法律性质,可以把避税按照是否具有真实、合理的商业目的,是否从事真正的商业交易,是否只是为了获取减少税负的利益划分为正当避税和不正当避税,但这在实际中也难以操作,对于一项避税中是否有不当避税因素,不同的人往往有不同的看法。
笔者认为,无论是正当避税还是不正当避税,它们都造成了国家税收的流失,反映了我国税法上的一些不完善,所以进一步完善税法制度,阻塞税收征管漏洞是解决国家税务流失的首要举措。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对那些明显不正当的避税行为如转让定价等上文提到的避税案例作排他性列举,这样更具针对性,便于与节税相区分。
而对于企业来说避税行为是存在一定风险的,避税行为虽然不会像逃税行为那样受到直接处罚,但可能存在税额调整并补足税款的问题,同时,也不会像节税行为那样受到鼓励;由于避税行为毕竟使国家的税收利益受到损失,国家必定会通过立法等途径,来弥补税法漏洞,从而做到亡羊补牢,避免再为避税者不当利用,而避税者之前不违法的避税行为势必将违法,因此如果通过其他手段也可以达到目的的话,纳税人不应当选择避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