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黑白瓶法的探究性试题分析

合集下载

专练11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物质变化规律 (教师版含解析)

专练11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物质变化规律 (教师版含解析)

专练11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物质变化规律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就从该瓶中分别取适量溶液于A、B两支试管,进行实验探究.①向A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根据实验现象,有同学认为原NaOH溶液没有变质;②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根据实验现象,有同学认为原NaOH溶液已经变质.实验分析:(1)根据同学们的实验结论,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A试管,B试管.(2)写出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定发生的反应;可能发生的反应.(3)显然,他们的实验结论是矛盾的.实验中,根据试管(填A或B)的现象作出的结论肯定是错误的,原因是.(4)你能设计一个新的实验方案证明原试液确已变质,请你在下面写出步骤、现象及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1)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有气泡产生(2)Na2CO3+2HCl=2NaCl+CO2↑+H2O;NaOH+HCl=NaCl+H2O(3)A;Na2CO3溶液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4)取1~2mL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适量C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定产生;Na2CO3+CaCl2=CaCO3↓+2NaCl(或其他合理答案)【解析】(1)A酚酞试液与碱性溶液反应会变红,所以的现象应该是无色酚酞试液变红;B、加入盐酸溶液变质是因为生成了碳酸钠,所以加入盐酸会有二氧化碳生成;(2)因为溶液变质生成了碳酸钠,所以一定发生的反应是Na2CO3+2HCl=2NaCl+CO2↑+H2O,由于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未知,所以可能发生的反应是NaOH+HCl=NaCl+H2O;(3)实验中由于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均呈碱性,均能使无色的酚酞变红,所以A实验结论错误;(4)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即是证明溶液中存在碳酸钠,所以可采用能与碳酸根离子结合成沉淀的盐反应完成,氯化钙、氯化钡等均可完成鉴定;2.春节期间,部分同学对用酒精[化学式为C2H5OH]、硬脂酸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火锅燃料“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

黑白瓶法的原理和方法

黑白瓶法的原理和方法

黑白瓶法的原理和方法黑白瓶法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在科学研究和教学中被广泛应用。

它通过在一组相同形状、大小的瓶子中放入黑色和白色小球,观察小球的分布情况,以揭示物质的基本性质和规律。

本文将介绍黑白瓶法的原理和实验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实验方法。

我们来了解一下黑白瓶法的原理。

黑白瓶法基于概率统计的原理,通过模拟随机事件,研究物质分布的规律。

在黑白瓶法中,黑色和白色小球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物质或状态,比如黑色小球可以代表粒子,白色小球可以代表空隙。

通过观察小球在瓶子中的分布情况,可以推断物质的性质和行为。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黑白瓶法的具体实验方法。

首先,准备一组相同形状、大小的瓶子,如透明玻璃瓶或塑料瓶。

然后,在每个瓶子中放入一定数量的黑色和白色小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调整小球的数量。

为了保证实验的可靠性,应该重复进行多次实验,取得多组数据。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观察小球的分布情况。

一种简单的方法是将瓶子轻轻摇晃,使小球充分混合,然后观察小球在瓶子中的分布情况。

另一种方法是用手轻轻晃动瓶子,以模拟物质在外力作用下的行为。

还可以通过倾斜瓶子,使小球沿着瓶口方向运动,观察小球在不同位置的分布情况。

在观察小球的分布情况时,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如果黑色和白色小球均匀混合在一起,并且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那么可以认为物质是均匀分布的。

如果黑色小球聚集在一起,白色小球也聚集在一起,形成分层现象,那么可以认为物质是不均匀分布的。

通过观察小球的分布情况,我们可以推断物质的性质,比如粒子的聚集程度、空隙的分布情况等。

除了观察小球的分布情况,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更多的结论。

比如,可以计算黑色和白色小球的比例,从而推断物质中黑色和白色成分的含量。

还可以通过统计学方法,比如计算平均值、方差等,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揭示物质分布的规律。

黑白瓶法是一种基于概率统计原理的实验方法,通过观察小球在瓶子中的分布情况,揭示物质的基本性质和规律。

科学探究题的类型与评析含答案

科学探究题的类型与评析含答案

科学探究题的类型与评析近年来,中考科学中考查学生探究能力的试题逐年增加,占有较大的比重。

这类试题涉及面大、能力要求高、综合性强、难度大,能够对学生各方面能力进行全面考查。

试题可以根据科学探究所具有的“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环节进行设计。

根据考查所侧重的探究环节来分类,主要有如下六种类型。

1.提出问题例题:(05广东汕头)图1是杂技演员演出时的简图。

根据图中的情境,从力学角度出发提出两个问题,并选其中一个问题进行解答。

示例:男演员跳下弹起女演员时跳板会发生什么形变?问题1:问题2:解答问题( )。

分析:在解答这类题型时,首先要通过读图,结合文字说明,理解这是一个演员的弹跳过程,其涉及的主要知识为力学知识,有力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效果,也可延伸至惯性知识、势能和动能、杠杆知识等都可以,解答问题部分只要与所提的问题相对应即可,答案是不固定的。

因此也可称之为开放式的探究题。

问题可为:女孩的重力势能怎样变化?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该类探究题侧重于考查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解题时需要注意的方面有:回答“问题”时,应该用一个问句来表达而不能用一个陈述句;所提的问题应该与题目设置的情境有关。

2.建立猜想和假设图1例题:为了了解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科学家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假如宇宙飞船能将火星土壤带回地球,我们可将火星土壤放入一个密闭的箱子内,然后向箱内通入混合气体(彻底除去微生物)并添加无机盐和有机营养物质。

接着我们可以通过测定气体的成分比例是否发生变化来得出判断。

这一实验是基于什么假设进行的()A. 具有生命的物体都能进行繁殖B. 具有生命的物体都能进行新陈代谢C. 火星上的生命一定是植物D. 火星上的生命一定是单细胞的生物分析:这是一道综合了宇宙科学和生命科学的探究题,探究的问题是: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判断依据是:密闭箱子内气体的成分比例是否发生变化。

黑白瓶法测光合作用原理

黑白瓶法测光合作用原理

黑白瓶法测光合作用原理
黑白瓶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方法,其原理基于光合作用的两个主要过程:光反应和暗反应。

在黑白瓶法中,实验者将植物置于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使叶片中的叶绿素降解,以避免光反应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然后将植物置于光照条件下,同时将植物置于两个不同的容器中:一个黑色容器和一个透明容器。

黑色容器可以阻止光线进入,而透明容器可以让光线进入。

在光照条件下,植物通过光反应吸收光能,产生ATP和NADPH等能量物质,并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

在黑色容器中,由于没有光线进入,植物无法进行光反应,只能通过暗反应中的固定CO2和释放O2来产生能量和有机物质。

而在透明容器中,植物可以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从而产生更多的能量和有机物质。

在实验结束后,可以通过测量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CO2吸收速率和O2释放速率来评估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

由于在黑暗条件下,植物只能进行暗反应,因此在黑色容器中测量到的CO2吸收速率和O2释放速率可以用来计算植物的暗反应速率。

而在透明容器中测量到的CO2吸收速率和O2释放速率可以用来计算植物的光反应速率和总光合作用速率。

总的来说,黑白瓶法通过控制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环境,
可以准确测量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从而为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机制和提高植物的生产力提供重要的实验数据。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2.专题二 科学思维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2.专题二  科学思维

第二部分山西中考专题研究专题二科学思维(10年6考)一、模型构建(10年3考)1.(2019舟山)如图,保持矿泉水瓶与白纸的位置不变,当向空瓶中倒入水后,可观察到“黑白颠倒”的现象,这是由于倒入水后的矿泉水瓶相当于形成了一块________镜.此时,若要将“黑白颠倒”的现象重新颠倒回来,白纸应________矿泉水瓶(选填“靠近”或“远离”).第1题图2.“杯弓蛇影”是大家所熟知的一个成语,学习了物理知识后,我们在研究酒杯中弓的成像原理时,突出其主要因素是杯中酒的表面________,而弓在酒表面形成的像的大小应该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际弓.3. 在条形磁铁的周围放置一些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排列情况如图所示.把小磁针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用疏密不同的带箭头的曲线画出来,可以方便、形象的描述磁场,这样就建立了磁感线模型,此过程中突出的主要因素是磁场的________和________.第3题图4.(2019山西逆袭卷)台风来临时会吹倒一些树木,这说明力可以______________,园林工人在扶正被风吹倒的树木后,为了防止台风再次损坏树木,而且使树能承受更大的风力,采用绳索牵拉固定(绳的一端绑在木桩上)的办法,如图所示,则选择在树上垫上木板,再系上绳,把绳的另一端系在________(选填“A点”或“B点”)省力,此分析过程构建了_________模型.第4题图5. 如图所示茶壶的壶身与壶嘴做成一样高,并且壶盖上留一小孔,如此的设计用到两个物理知识,请顺次写出这些知识的关键词________、________.第5题图6.(2019烟台)把清洗消毒好的筷子,按头尾分拣理顺是餐馆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之一.工作强度虽不大,但太浪费时间.聪明的小明为工作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分拣操作步骤,工作效率特别高.这个方案应用到的物理知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6题图7.(2019株洲)采用如图所示站姿锻炼手臂力量,双脚并拢,脚尖O触地,脚后跟踮起,手臂水平,手掌支撑在竖直墙壁上的A点,B为人体重心所在位置.锻炼时,躯体伸直,手臂弯曲和伸直动作交替进行.现要估测手掌对墙壁的压力F.(g为已知常量)第7题图(1)用体重计称量出人体的体重(质量)m;用卷尺分别测量出________两点间的竖直距离l1和________两点间的水平距离l2;(均选填“A、O”或“B、O”)(2)手掌对墙壁的压力F=________(用已知和测得的物理量表示);(3)锻炼时,脚尖离开墙壁越远,手掌对墙壁的压力就越________.8.(2019金华、丽水)小丽在商场里买到了一个有趣的玩具——“喝水鸟”(如图甲):只要往头部滴一次水,且鸟身前面放一杯水,就能实现“低头‘喝’水——抬头——又低头‘喝’水——又抬头……”反复运动(如图乙).仔细观察发现,“喝水鸟”由玻璃制成,鸟身由一支点承托,头部、玻璃管和底部连通并充满乙醚(易挥发,易液化),且整体密封.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喝水鸟”能反复运动的原因.第8题图二、质疑创新(10年2考)1.(2019山西定心卷)下面是关于电影《流浪地球》的一段描述:在太阳内部,发生核裂变产生光和热,有着氦核和氢核外壳的恒星在引力作用下收缩坍塌,使其密度急剧减小、压强和温度都急剧升高,太阳即将毁灭.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一处科学性的错误及判断依据,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第2题图2.(2019山西黑白卷)“圆梦”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利用一根玻璃管和一个带塞子的玻璃瓶自制了一个气压计,如图所示.当他们带着自制气压计上楼的过程中,小伟认为细管中的水柱会下降,你认为小伟的判断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支持你的观点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19山西黑白卷)小明同学是一个科学迷,他在看了“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的新闻后兴奋得不得了,日夜想着长大后当一名宇航员,一天晚上他做梦梦到自己乘坐宇宙飞船登上月球,将五星红旗插到月球上,四周一片明亮,国旗迎风飘扬……请指出小明梦中所见的一处科学性错误: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4. 某科普杂志报道“火车为何频频出轨”的一篇文章中叙述:“高速行驶是近半年火车出轨的主要原因,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实施火车提速的计划,火车速度越大,惯性也就越大.火车提速后,必将面临类似出轨的安全问题……”.请你指出该段叙述中的一处科学性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一个场景: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前去营救的途中,突然听到了遇难飞船的巨大爆炸声,然后看到了爆炸的火光.请你指出这一场景中的一处科学性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6.(2019太原一模)一个寒冷的大雪天,一个人跌跌撞撞地跑进警察局报案.他说:“我和朋友正在屋子里围着火炉喝茶聊天,一个戴眼镜的持枪男子破门而入,迅速瞄准我的朋友开枪并转身逃跑了.由于事发突然,而且作案人还戴着眼镜,我没掌握作案人的任何信息”.警察冷冷一笑,回答:“你一定在报假案!”,警察这样推理是因为他判断出此人陈述中的不合理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如图所示,化学老师在做“稀释浓硫酸”的演示实验时,发现用于搅拌的玻璃棒“折断”了.小梦利用物理知识给化学老师讲解,这一现象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小亮却指出她画的图有误,小亮的物理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第7题图8. 在学校组织的一次大型阅读活动中,小曾看到我国古代启蒙读本之一的《千字文》中说“云腾致雨,露结为霜”,注解是:“露结为霜”中的“结”表示凝结,在这里是凝固的意思.你认为注解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小明观看电影《流浪地球》后,在日记中写道: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实施地球逃脱计划,在地球的一侧安装上一万二千台巨大的地球发动机,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转动,然后全功率开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加速飞出太阳系,前往新家园.当地球发动机给地球加速时,发动机喷射“火焰”的方向与地球前进方向相反,飞出太阳系后,将所有的发动机全部关闭,地球将静止悬浮在外太空中.另外,地球在广漠的外太空孤独流浪时,地球表面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逐渐变为固体.你认为小明的说法中不科学的地方是____________,你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如图是从某交通宣传栏和某冷饮厂广告宣传片中选取的.请从物理学角度解释广告是否合理,并说明支持你观点的证据.第10题图11.某天小明看到这样一道物理题:有一个量筒和一个由玻璃制成的小试管,用这只小试管、量筒和水,请设计一个小实验,测量这只小试管玻璃的密度.要求:(1)简述实验步骤;(2)写出试管玻璃密度的表达式.此题提供的参考答案为:实验步骤:①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达到的刻度V 1;②将小试管管口朝上轻轻放入量筒中,使其浮于量筒中的水面上,静止后记下水面达到的刻度V 2;③将小试管没入水中,使其灌满水后沉入筒底,记下水面达到的刻度V 3;表达式:ρ=(V 2-V 1)ρ水V 3-V 1. (1)小明看完之后觉得实验步骤中存在不足之处,请分析是________.(选填字母)A .步骤②中,空的小试管管口朝上不能在水中竖直漂浮B .步骤②中,小试管管口不能朝上放入C .步骤③中,表达式推导错误(2)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科学推理(2019.39)1. 将闹钟放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图所示.当听到闹钟响的时候,可以看到闹钟在振动.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闹钟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题图A. 该实验不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B. 看到闹钟在振动,说明光的传播一定要借助于介质C. 真空不能传声,利用的是实验加推理的方法D. 听到铃声又看到闹钟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空气的振动产生的2.(2019太原二模)在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有这样—个场景:当“千年隼”号飞船的飞行速度接近光速时,时间就会变得缓慢;当飞行速度等于光速的一瞬间,时间就会停止,爱思考的小明想象:如果飞行速度超过光速,时间就会________,请你想象这种情况下可能出现的一个生活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19河南)如图所示,一轻杆左端挂一矩形塑料框A,右端挂一外形相同的金属框B,以O为支点在水平位置静止.现使此装置竖直匀速下降,其下方有一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磁场区域(用“×”表示磁感线),当A、B框下端一同刚进入磁场时,发现杆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请你分析并推测此现象产生的原因:第3题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磁场方向改为垂直纸面向外,重复上述操作,杆将沿___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4. 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把可靠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可以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例如为了研究轻重不同的物体在真空中下落的快慢,科学家曾做过下面的理想实验:将形状和体积都相同的金、铅、木三个实心小球,分别同时放入三种密度不同的介质中(ρ介质1>ρ介质2>ρ介质3),观察比较三个小球下落的快慢,如图所示.第4题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下落的快慢”可以通过比较三个实心小球在同种介质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下落到相同位置时所需的______________得出.(2)在上述实验中,三个小球下落快慢的差异由大到小的介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进一步推理可得,当三个小球在真空中由静止同时释放时,它们下落快慢的差异将____________.(4)在我们学过的实验中,请举出一个利用理想实验法探究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人类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探索过程.(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根据生活经验和事物表象得出的错误观点被人们沿用了近2 000年.(2)十七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正确地得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如图所示,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有如下步骤:第5题图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小球沿一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它变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以恒定的速度持续运动下去.上述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科学推论,将这些事实和推论进行分类排序,以下正确的是()A. 事实②→事实①→推论③→推论④B. 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③→推论④C. 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④→推论③D. 事实②→推论③→推论①→推论④(3)伽利略得出: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将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伽利略由此开创了实验和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四、科学论证1. 物体的质量和它的速度都能影响物体的动能.请你研究如下表格中的小资料“一些物体的动能”中所提供的数据,解释质量与速度相比,哪个因素对物体的动能影响更大?2.(2017北京)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为F,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为V,小明认为:任何情况下,F都与V成正比.请自选器材,设计实验证明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3.(2014丽水)体育课上,小衢和小科进行爬楼梯比赛,从楼底开始爬上9米高的四楼,质量为70千克的小衢用了10秒,质量为60千克的小科用了9秒,小衢说:“我们都从底楼跑到四楼,我的体重比你大,我克服重力做的功比你多”;小科说:“我跑得比你快,我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比你大”,请通过分析计算说明他们的说法是否正确.参考答案及解析专题二 科学思维一、模型建构1. 凸透 靠近 【解析】“黑白颠倒”其实是凸透镜成倒立实像,此时物体处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之外,当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虚像,即“黑白颠倒”现象重新颠倒回来,所以应将白纸靠近矿泉水瓶.2. 平整光滑 等于3. 方向 强弱4. 使物体发生形变A 点5. 连通器 大气压 【解析】壶嘴与壶身构成连通器,由连通器原理可知,在壶内水不流动时,壶嘴与壶身中的水面相平,故壶嘴与壶身做成一样高;壶盖上有孔,使得壶内的气压始终与外界大气压相等,茶水在重力作用下能方便倒出;故两个物理知识为连通器和大气压.6.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杠杆的平衡条件 【解析】由操作步骤二知,用一只筷子将平放的筷子往前推,这些筷子会跟着一起运动,这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因为筷子一头粗一头细(一头重一头轻),由操作步骤三知,粗端在前的筷子会下沉,其细端会翘起,这里应用到了杠杆的平衡条件.7. (1)A 、O B 、O (2)mgl 2l 1(3)大 【解析】(1)采用如解图所示站姿锻炼手臂力量:双脚并拢,脚尖O 触地,脚后跟踮起,手臂水平,手掌支撑在竖直墙壁上的A 点,B 为人体重心所在位置.锻炼时,躯体伸直,手臂弯曲和伸直动作交替进行.现要估测手掌对墙壁的压力F ;用体重计称量出人体的体重(质量)m ,由解图可知,以脚尖O 为支点,支持力F 的力臂为A 、O 两点间的竖直距离,重力G 的力臂为B 、O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用卷尺分别测量出A 、O 两点间的竖直距离l 1和B 、O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l 2;第7题解图(2)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 支l 1=mgl 2,所以墙壁对手掌的支持力F 支=mgl 2l 1;支持力与手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F =F 支=mgl 2l 1;(3)锻炼时,脚尖离开墙壁越远,l 1越小,l 2越大,质量不变,由F =mgl 2l 1可知,手掌对墙壁的压力就越大. 8. 答案一.答:水蒸发吸热,头部乙醚蒸汽发生液化,气压下降,液柱上升;若把喝水鸟转动看成杠杆,随着液态乙醚上升,动力逐渐变大,动力臂也增大,阻力逐渐变小,阻力臂也变小,使鸟身绕支点顺时针转动,即低头喝水;随着前倾角度变大,底部乙醚越来越少,当玻璃管下端管口部分露出液面后,底部气体沿管壁上升,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回流,使鸟身逆时针转动,实现抬头.答案二.答:水蒸发吸热,头部气体温度下降,气压下降,液柱上升;底部的液态乙醚沿着玻璃管逐渐上升,重心逐渐向前移动,鸟身逐渐前倾,即低头喝水;随着前倾角度变大,底部乙醚越来越少,当玻璃管下端管口部分露出液面后,底面气体沿管壁上升,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回流.使鸟身逆时针转动,实现抬头.二、质疑创新1. 在太阳内部,发生核裂变产生的光和热 太阳内部发生的是核聚变(密度急剧减小 太阳收缩坍塌,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急剧升高)(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2. 错误 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大而减小3. 国旗迎风飘扬 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月球上没有空气,不会形成风,国旗不会迎风飘扬4. 火车速度越大,惯性也就越大 物体的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5. 听到了遇难飞船的巨大爆炸声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在太空是听不到声音的6. 迅速瞄准我的朋友开枪 室内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放热液化为小水珠阻挡视线7. 折射 光从水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8. 不正确 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小冰晶,并不是水蒸气先液化成露,露再凝固形成霜9. 地球将静止悬浮在外太空中 原来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填“牛顿第一定律”)10. 答:不合理.a 图应是紧急刹车时出现的情景,汽车行驶时,汽车和人具有向前的速度,刹车后人的下身随车减速,而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容易撞伤头部造成人体伤害;b 图“白气”应该向下降.从冰箱拿出的冰棒温度很低,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这就是“白气”,又由于水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因此 “白气”应向下降.11. A 将量筒中的水倒入适量于试中,将小试管管口朝上,轻轻放入量筒中,使其浮于量筒中的水面上,静止后记下水面达到的刻度V 2.三、科学推理1. C 【解析】该装置无法将玻璃罩中抽成真空,需要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得出,C 正确,A 错误;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少,仍看见闹钟在振动,说明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B 错误;听到的铃声是闹钟振动发出的,D 错误.故选C.2. 倒流 我们的世界出现来自未来的人(或我们回到了过去等)(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得分)3. 金属框B 由于切割磁感线会产生感应电流,而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与原磁场相互排斥,金属框B 受到竖直向上的磁场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逆时针【解析】金属框B 下端刚进入磁场时,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通电金属框B 在磁场中受到竖直向上的磁场力,使得杠杆右端受力减小,而塑料框A 是绝缘体,不会产生感应电流,也不会受到磁场力,因此杠杆将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若将磁场方向改为垂直纸面向外,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改变,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都改变时,金属框B 受到的磁场力方向不变,仍为竖直向上,故杆将沿逆时针方向转动.4. (1)时间 (2)介质1、介质2、介质3 (3)为零 (4)探究真空不能传声(或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实验)【解析】(1)由v =s t可知,实验中可通过让小球下落相同的高度,比较所需的时间来比较下落的快慢;(2)由图可知,介质1的密度最大,三个小球下落相差的高度最大,即速度差异最大,介质3的密度最小,三个小球下落快慢的差异最小;(3)推理可知,若三个小球在真空中由静止同时释放时,下落快慢的差异将为零(或消失);(4)利用理想法实验探究的例子:探究真空不能传声或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5. (1)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D (3)永远匀速直线运动下去【解析】(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这是依据思维程序排序的问题,伽利略的观点是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经过推理概括得出结论,第一步是实验事实,即②;小球滚到右侧斜面的高度与小球自由放手位置的高度接近,摩擦越小越接近,得出推理,如果无摩擦,小球上升的高度与自由放手位置的高度相同,即第二步是③;继续推理,在无摩擦的情况下如果改变右侧斜面的倾斜程度,减小倾角,仍能使小球上升的高度与自由放手位置的高度相同,即第三步是①;继续大胆推理,在无摩擦的情况下,右侧斜面继续减小倾角直至为零,即水平,则小球永远运动下去,即第四步是④,按照这样的思维程序排列顺序;(3)这是在实验基础上,再推理得出的结论,实验无法直接验证,运动物体不受力将永远匀速直线运动下去.四、科学论证1. 答:以行走的牛和飞行的步枪子弹为例,行走的牛尽管质量很大,约是子弹的105倍,但速度较小,动能并不大;飞行的子弹尽管质量不大,但速度很大,约是行走牛的103倍,动能是行走牛的几十倍.可见速度对动能的影响比质量对动能的影响大.2. 将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的铝块,浸没在A 容器的酒精中,铝块排开酒精的体积即为铝块的体积V 1,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 1;将铝块从酒精中取出后擦干,再缓慢浸入B 容器的水中,当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F 1时,发现铝块排开水的体积V 2小于V 1.这个实验说明铝块受到的浮力与铝块排开液体的体积不成正比,所以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3. 解:小科的重力为G 小科=m 小科g =60 kg×10 N/kg =600 N小科克服重力做的功为W 小科=G 小科h =600 N×9 m =5 400 J 小衢的重力为G 小衢=m 小衢g =70 kg×10 N/kg =700 N 小衢克服重力做的功为W 小衢=G 小衢h =700 N×9 m =6 300 J 因为W 小衢>W 小科,所以小衢的说法正确;小衢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为P 小衢=W 小衢t 小衢=6 300 J 10 s =630 W 小科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为P 小科=W 小科t 小科=5 400 J 9 s =600 W 因为P 小衢>P 小科,所以小科的说法错误.。

初中生物实验题(较难) (26)-200713(解析版)

初中生物实验题(较难) (26)-200713(解析版)

初中生物实验题(较难) (26)一、实验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2009年8月以来,整治酒后驾车行为在全国进行.林子的爸爸对此却不以为然,为了说服爸爸,林子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实验操作如图,实验结果如表:饮酒量测定次数A不饮酒B饮一杯啤酒C饮二瓶啤酒第一次24.427.248.7第二次25.529.253.0第三次25.130.051.3测量平均值2528.851注:表中测量值为林子松开直尺后,爸爸尽快用拇指夹住直尺时手指所在的位置的刻度值,单位为厘米(cm).请分析回答:(1)林子和爸爸想要研究的问题是______(2)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人的反应速度越______.(3)实验中只对爸爸一人进行了测量,测量数据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可以通过增加______来改进实验,增强可信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性.2.1864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曲颈瓶”实验,让人们对空气中广泛存在微生物有了初步的认识,肉汤变质是微生物搞的“恶作剧”。

A瓶口是敞开的,B瓶口能竖直接触空气,其实验过程如图:(1)实验前把肉汤煮沸的作用是______。

(2)A和B装置的不同是有无长颈,空气能进入而微生物被阻止的是______瓶;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3)分析从A到C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如果家里没有冰箱或冰柜,夏天可用高温加热并______的方法将剩饭剩菜短时间保存而不会腐败变质。

3.模拟牙齿咀嚼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实验目的说明牙齿在口腔消化中的作用。

材料用具馒头,唾液,试管,试管架,解剖针,烧杯,37C温水,刀片等。

方法步骤(1)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为1号和2号,分别加人唾液2mL。

(2)将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约0.8 cm见方)的两块,一块放入试管1中,另一块切成馒头渣放入试管2中,搅拌。

(3)把两支试管同时放在盛有37℃温水的烧杯中,5分钟后取出,冷却。

高中化学实验专题:探究性实验试题的命题趋势及题型分析

高中化学实验专题:探究性实验试题的命题趋势及题型分析
探究性实验试题的命题趋势及题型分析
一、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思路
1、准确地把握实验目的 2、利用已学知识,分析如何实现这个目的 -实验原理 3、结合实验材料,初步确定设计对策或思路 -实验方案
二、探究性实验的类型
1、未知产物的探究 [例1] 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铁与硫在隔 绝空气的条件下反应所得固体M的成分,设计 了如右图装置。倾斜A使稀硫酸(足量)与固体 M充分反应,待反应停止后,B装置增重,C装 置中溶液无变化,反应后进入量气管气体的 体积为V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由上述实 验事实可知:
②将铁钉加入到烧 瓶中,在向其中滴 未见明显现象 加浓硫酸
③先点燃A再点燃 片刻后烧瓶中溶 G处酒精灯 液有颜色变化, 并有气泡产生
铁遇冷的浓硫酸 发生钝化
铁表面的氧化物被破坏并发 生反应,溶液有Fe3+生成, 并伴随有SO2气体产生。
(四) 问题探究:
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D装置中溶液颜色逐渐变 浅,E装置中溶液颜色未见明显变化,再过一段时间后,G 装置中氧化铜粉末由黑色转变为红色,气球H逐渐鼓起, 此时E装置中溶液颜色仍未明显变化。 ⑴ G装置中氧化铜由黑变红,请结合化学方程式说明原 因是_____________。
⑵ 为证明铁钉与浓硫酸在不加热时是否发生反应,可 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对比实验:
取两根无锈铁钉,一根放置在冷的浓硫酸浸泡一 段时间后,一根不做任何处理;然后将两根铁钉分别 置于等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观察铁钉表面是否有红 色物质析出:若在冷的浓硫酸中浸泡过的铁钉上没有 红色物质析出,则表明在不加热时,铁钉与浓硫酸发 生反应,否则铁钉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
FeS 、 Fe (1)固体M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高三生物生态工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生态工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生态工程试题答案及解析1.图中表示含有大量藻类、底层水草及挺水植物(芦蒿、香莲)的池塘生态系统模式图。

请据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含有食物链的数量是 ____ 。

(2)图中未呈现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 ____ 。

(3)可采用 ____ 法调查芦蒿的种群密度。

若要调查单细胞藻类的种群密度,应当将单细胞藻类培养液滴在上进行计数。

若要描绘出藻类的群体生长的S型曲线,应该将单细胞藻类放在温度适宜浓度的全营养液和 ____ 条件下培养,并每天 ____ 随机取样。

(4)蘑菇可以从猪粪中获得 ____ (物质、能量、物质和能量);水草可通过细菌的分解获得猪粪中的____ (物质、能量、物质和能量)。

【答案】(1)8 (2)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3)样方法血球计数板光照定时(4)物质和能量物质【解析】(1)图中含有食物链的数量是8。

(2)图中未呈现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可采用样方法调查芦蒿的种群密度。

若要调查单细胞藻类的种群密度,应当将单细胞藻类培养液滴在血球计数板上进行计数。

若要描绘出藻类的群体生长的S型曲线,应该将单细胞藻类放在温度适宜浓度的全营养液和光照条件下培养,并每天定时随机取样。

(4)蘑菇属于分解者,可以从猪粪中获得物质和能量;水草属于生产者,不能直接获取现成的有机物,可通过细菌的分解获得猪粪中的物质。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和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工程要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B.生态工程是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C.建立不同的生态工程时要因地制宜,所依据的原理都相同D.生态工程是一类少耗能、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答案】C【解析】建立不同的生态工程时要因地制宜,所依据的原理不尽相同,C错误。

以浙江中考实验探究题为例分析多功能瓶的作用

以浙江中考实验探究题为例分析多功能瓶的作用

以浙江中考实验探究题为例分析多功能瓶的作用
发表时间:2019-07-26T08:59:36.590Z 来源:《中国教工》2019年第6期作者: 1韩文学 2陈小延
[导读] 分析了近几年浙江金华地区科学中考题化学实验探究题,归纳试题特点:强调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是的考察,对学生信息的获取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

1韩文学 2陈小延
1缙云县壶滨初级中学 2缙云县壶滨初级中学
摘要:分析了近几年浙江金华地区科学中考题化学实验探究题,归纳试题特点:强调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是的考察,对学生信息的获取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

关键词:金华中考;化学探究题;多功能瓶
浙江省金华市的科学中考卷化学部分试卷结构没有大的变化。

化学实验探究题考察的基本点也无明显变化。

以金属和常见的化合物为主要载体,突出核心知识的考察。

考察学生基本的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尤其的对于万用瓶的考察最为常见。

3 总结
通过对两道浙江科学中考探究题的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后,对于复杂装置的连接,尤其是涉及到多功能瓶的各种功能要心中有"术",解题方能有"法"。

希望授课老师在平时授课过程中有意识的进行相关训练。

参考文献:
[1]葛余峰.关于多功能瓶贮气瓶的装置连接的教学法.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付春元陈兰兰.巧破多功能瓶题阵[J]中国校外教育.2017(6):52。

2024届湖南省郴州市高三第二学期4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2024届湖南省郴州市高三第二学期4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2024届湖南省郴州市高三第二学期4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实验实验现象结论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边烧杯中铜表活动性:Al>Fe>CuA面有气泡B 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氧化性:Cl2>Br2>I2C 白色固体先变为淡黄色,后变为黑色溶解性Ag2S>AgBr>AgClD 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非金属性:Cl>C>SiA.A B.B C.C D.D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氯化铁溶液腐蚀铜板:Cu+2Fe3+=Cu2++2Fe2+B.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KI溶液:Ag++I-=AgI↓C.向明矾溶液中滴加硫化钠溶液:2Al3++3S2-=Al2S3↓D.向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Ca(OH)2溶液:Ca2++OH-+HCO3-=CaCO3↓+H2O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在硫酸亚铁溶液中通入氧气:4Fe2++O2+4H+=4Fe3++2H2OB.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2HCO3-+Ba2++2OH-=BaCO3↓+2H2O+CO32-C.氢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OH)2+2H+=Fe2++2H2OD.澄清石灰水与过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OH-+HCO3-=CaCO3↓+H2O4、药物麻黄碱和牛磺酸的结构简式如图。

科学综合题题型分析及解法探讨[下学期]

科学综合题题型分析及解法探讨[下学期]

(一)化学与物理结合 练习1、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
置。燃烧匙中盛放的是__红__磷__,当燃烧停止 后,钟罩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由本实 验推知氮气的物理性质是_不__溶__于_水__,__无_色__气__体_, 化学性质是__不__与_红__磷__反__应__。
某同学想用木炭粗略来完成 这个实验,请你帮他设计一 下方案。
(二)化学与生物结合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CO2、O2含量的变化 例1. 为了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某学生设计 了如下的实验装置。在相同的条件下,你预测数
天后植物生长最茂盛的是( A )
雪碧 饮料
A
氢氧 化钠
B
浓硫酸

C
D
(二)化学与生物结合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CO2、O2含量的变化
例2. 如图是验证水生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图。
(四)多学科结合
例2. 当生物体在缺乏空气的条件下腐烂时,会放出一种气 体,我们把它称为沼气。沼气通常含有60%的甲烷(CH4), 其余的大部分是CO2。沼气是很好的燃料,可用于家庭烹调、 取暖和照明,目前我国农村中建造了大量的沼气池产生沼气。 据测算,平均每立方米大小的沼气池一天产生沼气量是0.2m3。 而每立方米的沼气可以供6口之家三餐的烹调所用,可以使3 吨的卡车运行3km,可以点亮60W电灯工作6h。请问: (1)每立方米的沼气可以产生多少能量? (2)沼气燃烧的主要化学方程是____________。
要点:把水改为NaOH溶液。
(一)化学与物理结合
练习2、如图所示,在装有一定量水的容器底部 有一只装有适量石灰石和盐酸的广口瓶,瓶口 用一只气球密封着。过一会儿视察到气球体积
逐渐增大,在气球的体积逐 渐增大而广口瓶还没有离开 容器底部时。广口瓶所受到 的浮力_增__大____,水对容器 底部的压强_增__大__,容器对 支持面的压强将__不__变___。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一般)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一般)练习题(含答案)

一、实验探究题1.将光亮镁条放入一定量的氯化铵溶液中,发现最终生成灰白色固体[Mgx(OH)yClz]外,还有气体生成.某同学对该现象作如下探究.(一)生成气体可能是H2、HCl、NH3中的一种或几种.【查阅资料】①浓硫酸既可吸收水,也可吸收氨气②NH3+HCl NH4Cl;③2NH3+3CuO △ 3Cu+N2+3H2O④H2+CuO △ Cu + H2O【实验探究】收集气体,将气体通过如右装置:(各步反应均完全)① A装置中出现红色,证明有_________;② A、B实验装置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对调,理由是_________;③ C中玻璃管内观察到_________,证明有H2.【反思与评价】他认为不需要单独检验HCl,就能证明HCl不存在.请你评价这种说法是否合理_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二)过滤、洗涤、一定温度下烘干得灰白色固体.【查阅资料】灰白色固体Mgx(OH)yClz受热会分解,生成MgO和HCl。

【实验探究】取一定量灰白色固体样品,充分加热,得到4g白色固体和3.65g气体.【结论】x∶z =_________,所得碱式氯化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2.氢化钙(CaH2)是一种常用的储氢材料,也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资料在线】Ⅰ.金属钙的活动性很强,遇水立刻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产生一种气体。

Ⅱ.氢化钙要密封保存,一旦接触到水就发生反应,放出氢气。

Ⅲ.用氢气与金属钙加热的方法可制得氢化钙。

Ⅳ.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吸水后会变蓝。

Ⅴ.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碱石灰和无水氯化钙都可以吸收水分。

【探究一:定性分析】(1)对于“金属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有如下猜想:甲:氧气,乙:氢气你支持________________(填“甲”、“乙”)观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CaH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写出Ca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必考实验探究题32陌生物质的性质与制备(原卷版+解析)

必考实验探究题32陌生物质的性质与制备(原卷版+解析)

必考实验探究题32 陌生物质的性质与制备题型分析:本题考查陌生物质的性质与制取。

题中常出现一些在初中科学中不常见的物质例如硫酸亚铁晶体、高铁酸、碳化铁、草酸、草酸钙、硫酸铝钾等物质,考查形式主要是制取和性质检验,制取中考查实验操作方法、装置名称;性质检验中考查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对实验装置及设计方案的评价等内容,需要学习具有比较强的信息提取和应用能力,同时往往最后一问会问未知物质的化学式或是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又对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要求比较高。

是一类比较有难度但越来越被重视的题目。

因此也成为必考题。

近几年常见于杭州中考的第28题,在全省各地也几乎是必考题。

一、实验探究题1.(2020·湖州)小明在实验室做镁条和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试管中产生大量气体、试管壁发烫。

放置较长时间后,管底部有沉淀生成。

针对这一现象,小明进行了探究:(1)小明最初认为试管底部的沉淀可能是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大量的MgCl2不能完全溶于水所致。

但随后小明通过实验证实了沉淀不是MgCl2。

你认为小明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

(2)小明查阅资料知道镁与水在加热的条件下能生成氢氧化镁(难溶性物质)和氢气。

于是,他进行了实验验证:将去除氧化膜的镁条和水放在试管中加热,发现镁条表面有少量气泡生成。

停止加热后,却始终没有观察到沉淀。

请对“没有观察到沉淀”这一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

________。

(3)镁与水反应没有观察到沉淀,而镁与稀盐酸混合却有沉淀。

小明经过思考,认为沉淀的产生与氯离子有关。

后来查阅资料得知,沉淀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可溶于稀硝酸,并生成氯化镁、硝酸镁和水的碱式氯化镁[Mg(OH)Cl]。

请你设计实验验证沉淀中含有氯元素。

________。

2.(2020·湖州)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它可溶于水,得到黄绿色的氯水。

它易与氢氧化钠反应,不与硫酸反应。

(1)小明对氯气溶于水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提出了两种假设:假设1:氯气溶于水的过程中只有物理变化假设2:氯气溶于水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小明向氯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发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黑白瓶问题doc

黑白瓶问题doc

黑白瓶问题将装有测样点的水和光合植物的黑、白瓶置于不同水层中,测定单位时间内溶解氧含量的变化,借以估计水柱初级生产力的测定海洋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一种传统方法。

取三个玻璃瓶,一个用黑胶布包上,并包以铅箔。

从待测的水体深度取水,保留一瓶(初始量IB)以测定水中原来的溶氧量。

将另一对黑白瓶沉入取水深度,经过24小时或其他时间,将其取出,并进行溶氧量的测定。

根据初始瓶(IB)白瓶(LB)黑瓶(DB)的溶氧量;即可求LB-IB=净初级生产量IB-DB=呼吸量LB-DB=总初级生产量(一)黑白瓶问题1 某研究小组从当地一湖泊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分装于六对黑白瓶中,剩余的水样测得原初溶解氧的含量为10 mg/L,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

将它们分别置于六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24小时后,实测获得六对黑白瓶中溶解氧的含量,记录数据如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BA.当水层光照强度为c时,白瓶中植物产生的氧气量为21mg/L•24 hB.光照强度至少为b时,该水层产氧量才能维持生物正常生活耗氧量所需C.当光照强度为d时,再增加光照强度,瓶中溶解氧的含量也不会增加D. 若将a光照下的白瓶移至d光照下,则瓶中植物细胞内的C3和C5的含量变化分别为减少、增多2 .采用黑—白瓶(不透光—可透光瓶)法测定池塘群落各深度日代谢的平均氧浓度变化,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分析,该池塘一昼夜生产氧气和消耗氧气量各为多少g.m-2 BA.5;7 B、8;7 C.8;11 D.5;113 .某同学为了测定某水层的光合作用总量和呼吸量,取两个无色透明玻璃瓶,其中一个包上黑色胶布,再包以锡箔,另一瓶不包裹,装入等量水样,沉入取水样深度,24h后取出测溶氧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该实验可以测定某水层水样的光合作用总量B.该实验可以测定某水层水样的呼吸量C.该实验某水层水样的光合作用总量和呼吸量都无法测定D.该实验必须再取一瓶水样,测定水中原有的溶氧量才能测出水层水样的光合作用总量4 某同学研究湖泊中x深度处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2024年中考化学三轮冲刺专项训练——科学探究题

2024年中考化学三轮冲刺专项训练——科学探究题

2024年中考化学三轮冲刺专项训练——科学探究题1.下图中,a是纯净气体,b是黑色粉末为氧化铜或炭粉或氧化铜与炭粉的混合物。

已知: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二氧化碳气体,在C处无变化,d的出口有可燃性气体导出,则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b中黑色粉末为氧化铜,实验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C处无变化,则a为,d中的现象为,反应的方程式为。

(3)若C中的白色物质变为蓝色,d中无明显现象,则a为,黑色粉末为。

2.草酸(H2C2O4)和草酸钙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草酸钙(CaC2O4)是尿结石的主要成分,小梦和化学社团同学对草酸钙进行了初步探究,请你积极参与并解答相关问题:【查阅资料】①草酸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①草酸钙受热分解【提出问题】草酸钙受热分解的产物是什么?【提出猜想】除水外,草酸钙分解可能生成氧化钙、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设计实验】在老师指导下,化学社团同学设计装置如下:【实验分析】(1)C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E处酒精灯的作用是。

(2)有同学认为装置D、E间必需再增加B装置,你同意吗?并说明理由:。

【实验与记录】按上图装置进行实验,A处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B处澄清石灰水开始无明显变化,一会之后变浑浊,D处玻璃管中。

待A处玻璃管冷却至室温后,对玻璃管中固体进行下列实验:【交流讨论】分析上述实验结果,给合所学知识,小梦认为草酸钙在受热过程中发生了二个反应。

【定量实验】为进一步确认小梦的观点,化学社团同学称取草酸钙晶体12.8g置于氮气流中加热、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实验结论】草酸钙分解产物与温度有关,写出T1①~T2①时反应的化学方式。

3.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

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黑白瓶法

黑白瓶法

黑白瓶法的应用
1.用某种大小相似的绿色植物轮藻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质量相等,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测其质量变化,立即光照1h(光强度相同),再测其质量变化。

得到如下结果:
组别一二三四
温度/℃27 28 29 30 暗处理后质量变化/mg -1 -2 -3 -1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质量变化/mg +3 +3 +3 +2 据表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四组中该轮藻呼吸作用酶和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均为29℃
B.光照时第一、二、三组轮藻氧气的释放量相等
C.光照时第二、三组轮藻生长一样快
D.光照时第四组轮藻合成葡萄糖总量为3mg
2、一同学研究某湖泊中X深度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时,设计了如下操作:
①取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标号a、b、c,并将a用不透光的黑布包扎起来;
②用a、b、c三个瓶子均从湖中X深度取满水,并测定c瓶中水的溶氧量;
③将a、b两瓶密封后再沉入X深度水体中,24小时后取出;
④测定a、b两瓶中水的溶氧量,三个瓶子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

则24小时内X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w)mol/瓶
B.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v)mol/瓶
C.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为(k—v)mol/瓶
D.有氧砰吸消耗的氧气量为vmol/瓶
1。

“黑白瓶法”测定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速率

“黑白瓶法”测定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速率

“黑白瓶法”测定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速率“黑白瓶法”:用黑瓶(无光照的一组)测得的为呼吸作用强度值, 用白瓶(有光照的一组)测得的为净光合作 用强度值,综合两者即可得到真光合作用强度值。

1. 生物呼吸类型判定实验设计探究某生物材料的细胞呼吸类型(假设生物材料为植物种子,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且不考虑外界条件的影 响),某同学设计实验装置如图,请完善下面的结果预测。

(1) 若甲液滴 __________ ,乙液滴 ___________ ,则只进行有氧呼吸。

(2) 若甲液滴 _________ ,乙液滴 __________ ,则只进行无氧呼吸。

(3) 若甲液滴 _________ ,乙液滴 __________ ,则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特别提醒为使实验结果精确,除减少无关变量的干扰外,还应设置对照装置。

对照装置与装置甲相比,不同点 是用“ ”代替“发芽种子”,其余均相同。

有色液滴NaOH—萌发的 小麦种子装置甲 NaOH 前发后死亡的 小麦种子 装置乙实验原理:组织细胞呼吸作用吸收 02,释放CO 2, C02被NaOH 溶液吸收,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刻度管内的液滴 _______ 。

单位时间内液滴左移的体积即表示呼吸速率。

装置乙为对照。

误差的校正① 如果实验材料是绿色植物,整个装置应 _________ 处理,否则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干扰呼吸速率的测定。

② 如果实验材料是种子,为防止微生物呼吸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应对装置及所测种子进行 _______ 处理。

③ 为防止 ______ 、 ______ 等物理膨胀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应设置对照实验,将所测的生物材料灭活(如将种子 _________ ),其他条件均不变。

2.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测定(1) 测定装置(2) 测定方法及解读•①装置烧杯中放入适宜浓度 NaOH 溶液用于吸收CO ?② 玻璃钟罩遮光处理,以排除光合作用干扰 ③ 置于适宜温度环境中•④红色液滴向左移动代表呼吸耗氧量有色液滴 I .测定呼吸强度甲.①装置烧杯中放入适宜浓度的 NaHCO 3溶 液,用于保证容器内 CO ?浓度恒定满足 光合需求n •测定净光合速率1②必需给予较强光照处理,且温度适宜③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距 '离(代表净光合速率)(3)实验设计中的3个关键点① 变量的控制手段,如光照强度的大小可用不同功率的灯泡 (或相同功率的灯泡,但与植物的距离不同 )进行控制,不同温度可用不同恒温装置控制, CO 2浓度的大小可用不同浓度的 CO 2缓冲液调节。

解探究性学习题和开放性试题

解探究性学习题和开放性试题

初三化学专题讲义专题3 如何求解探究性学习题和开放性试题一:探究性试题的解题策略:1:体现探究过程、考查科学探究能力:这类题以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要素创设问题情景,考查学生探究能力和科学意识。

解答这类试题时,要了解科学探究过程,运用科学研究方法,结合已学知识,通过分析、综合、类比等方法,逐一解答问题。

例1:军军同学家里由一块铜片,表面附有部分铜绿。

他想用加热的方法除去铜绿,加热时却发现铜片表面全部变黑。

他与亮亮同学一起进行以下探究。

(1)探究黑色物质的成分:[查阅资料]:①铜绿受热分解会生成黑色的CuO;②酒精在不完全燃烧时会生成炭黑;③炭黑与稀硫酸不反应。

[猜想]:该黑色物质可能是CuO,也可能是CuO和的混合物。

(2)设计实验除去CuO Array军军说我设计的上述方案,也可用于除去CuO。

亮亮说我用如图的装置进行实验除去Cu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你认为(“军军”或“亮亮”)的方案更好,理由是(写两点);2:创设探究情景,渗透课程教育理念探究是新课程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新课程学习的重要内容。

这类试题通常是通过增加探究性、自主性和实践性内容,让学生随着试题的情境经历探究实践、挖掘隐含信息、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融入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解题时,要紧扣化学反应原理展开分析例2:请你参与下面的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问题情景]:将等体积、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K2SO4溶液和BaCl2溶液混合,由白色沉淀生成,充分搅拌、静置。

[猜想与假设]:对反应后的溶液作出了如下假设:①反应后的溶液中K2SO4溶液有剩余;②反应后的溶液中BaCl2溶液有剩余;③反应后的溶液中既无K2SO4 ,又无BaCl2。

3:评价探究方案,提升科学探究水平:制定探究方案是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重要内容。

不同的人对同一探究内容可能采取不同的探究途径,这其中可能会出现正误之别,对多种方案进行评价也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其关键之处在于对原理、条件、目的等方面把握的正确与否,在评价时要围绕题设展开分析,针对要点进行答题。

“黑白瓶法”相关原理及试题分析

“黑白瓶法”相关原理及试题分析

“黑白瓶法”相关原理及试题分析
张卓鹏
【期刊名称】《中国高考》
【年(卷),期】2009(000)002
【摘要】1.“黑白瓶法”生物学原理“黑白瓶法”是生态学中一种常用的技术方法,一般用于测定水生生态系统生产者的初级生产量,即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量,或制造的有机物量,制造的氧气量。

操作方法:首先是从池塘、湖泊或海水的一定深度中采取含有自养生物的水样,然后将水样分装在成对的小样瓶中。

【总页数】2页(P44-45)
【作者】张卓鹏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市二甲中学,江苏通州2263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
【相关文献】
1.水生高等植物马来眼子菜和金鱼藻的初级生产率(黑白瓶法) [J], 章宗涉;张扬东
2.关于黑白瓶法的探究性试题分析 [J], 田卫生;孙淑伟
3.生态瓶设计注意事项及相关试题分析 [J], 张卓鹏
4.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与黑白瓶测氧法 [J], 王骥
5.比重瓶法与密度仪法测定香精密度相关性的回归分析 [J], 李坤健;赵世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黑白瓶法的探究性试题分析 -完整获奖版

关于黑白瓶法的探究性试题分析 -完整获奖版
4例题参考答案
例1:(1)溶解氧浓度;挂回原水层;24h后取出黑、白瓶测溶解氧浓度。(2)黑、白瓶溶氧(mg/L)变化记录表,如下。(3)若WDO—BDO>0,则有自养生物;若WDO—BDO=0,则无自养生物;若WDO≥0,则该水层产氧能维持生物耗氧量所需。
步骤一:取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分别编号为1号、2号。
步骤二:用两个瓶同时从水深3m处取水样(都装满),立即测定2号瓶中的溶氧量,将1号瓶密封瓶口沉入原取水样处。
步骤三:24h后将1号瓶取出,测定瓶中的溶氧量。按以上步骤重复三次,结果1号瓶溶氧量平均值为,2号瓶溶氧量平均值为。
回答下列问题:
(1)24h后,1号瓶中溶氧变化量是,这说明。
怎样才能测得水体生物的呼吸作用耗氧量呢,这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怎样让学生掌握实验设计的原则呢?若总结出实验设计的一般模式,让学生照“菜谱”机械操作,只会约束学生的思维,与科学的灵活性、开放性、试探性背道而驰。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自己的主动参与来体会科学探究的原则。将学生的典型错误进行整理,如有的不是对增加的3号瓶进行不透光处理,而是取样后放于暗室;有的没有增加新瓶,而是直接将2号瓶设置成不透光后置于取样处等。学生不明白用黑、白瓶计算植物有机物合成量的前提就是瓶中生物的呼吸相同,将3号瓶置于暗室中,就无法与1号瓶构成单一变量的对照,也失去了模拟自然水体的意义;而将2号瓶用作黑瓶,不仅违背了2号瓶测定最初溶氧量的目的,并且测定过程对水体的影响也会使实验不严密、不准确。组织学生对方案进行评价,让学生自己去判断和比较,争论和交流,归纳和总结。科学探究是一种协作性活动,交流与评价有助于相互启发,有助于自我反思与修正,让学生能够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质疑,承认不同的观点或解释,并在吸纳中肯意见的基础上修正自己的观点或结论,来深入理解科学概念和认识科学活动的本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黑白瓶法的探究性试题分析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得知识和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法和过程,也是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的核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科学探究为命题核心的探究性试题在高考中出现的比重越来越大。

它一般是将生物学中经典实验或常用技术改编创设成探究环境,让学生在探究中不仅能领悟科学家的思想方法,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更能理解科学的本质,并将这种理解和科学探究的经历内化为自身的科学素养。

现以一组有关黑白瓶的探究性试题为例,谈谈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以及自己在教学中的有关体会。

1 有关黑白瓶法
黑白瓶法是生态学中的一种常用技术方法,一般用于测定水生生态系统初级生产量,即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量或制造的有机物量。

操作方法是首先从池塘、湖泊或海水的一定深度采取含有自养生物的水样,然后将水样分装在成对的小样瓶中。

每对样瓶中有一个白瓶和一个黑瓶,白瓶就是透光瓶,里面可进行光合作用;黑瓶就是不透光瓶,里面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有呼吸活动。

黑瓶和白瓶同时被悬浮在水体中水样所在的深度,放置一定时间后从水体取出,用化学滴定法或电子检测器测定黑瓶和白瓶中的含氧量。

根据白瓶中含氧量的变化可以确定净光合作用量,而黑瓶中所测得的数据可以得知正常的呼吸耗氧量,然后就可以计算出总初级生产量。

2 重视对探究结果的分析,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例1(2006年江苏卷)为了调查太湖是否有自养生物存在,及其产氧量是否维持本层水体生物呼吸耗氧所需,可用黑白瓶法测定该水层生物昼夜平均代谢率来判定。

白瓶为透明玻璃瓶,其水体溶解O
2
的昼夜变化值为水中生物光合作用
产生的 O
2与呼吸消耗的 O
2
的差值(以W
DO
表示);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璃瓶,
瓶中水体溶解 O
2的昼夜变化值为水中生物呼吸消耗的 O
2
(以 B
DO
表示)。

请完
成下列实验。

(1)实验步骤:
①用采用器取该层水样,分别注满 500mL黑、白瓶并密封,剩余水样
测;
②将黑、白瓶;
③。

(2)设计记录所测数据的表格。

(3)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

2006年江苏生物高考卷中的这道题与一般的探究性试题不同,很多探究性试题不重视对结果的分析,而该题中虽涉及到探究程序多个环节的考查,但其瓶颈恰是对结果的分析解释。

对探究结果进行分析对于学生理解科学本质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它需要与已知的知识经验建立联系,需要将严密的逻辑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糅合,得出的结论需要用科学、准确的语言去表达和交流,而未达到预期目的的探究活动更能体现科学的试探性。

题中实验结果是如何揭示结论的,解决了检测指标与反应指标的思维关系,确定了实验的原理,才能站在一定高度审视题目的布局,有的放矢地设计探究方案,这是对题目分析最关键的一环,集中地反映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分析可知,实验的检测指标是密封在黑、白瓶中水体的溶氧变化值,而要得出此值就必须先测得水体最初溶氧量和24小时后瓶中溶氧量,这样就不难设计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表格了。

要探究的问题即反应指标有两个:该水层是否有自养生物,若有自养生物,其产氧量能否满足本层水体生物呼吸作用消耗。

实验数据是怎样揭示结论的呢,数据该如何处理呢?这需要学生进行科学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即先从事物的感性现象中抽取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再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

引导学生分析题干信息,学会绘制图表的方法来逐层寻找数据与探究目标的内在联系,过程如下:
3 重视知识迁移,强化学生评价反思,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
例2 以下实验是对低等植物的水域生态系统进行的测定。

步骤一:取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分别编号为1号、2号。

步骤二:用两个瓶同时从水深3m处取水样(都装满),立即测定2号瓶中的溶氧量,将1号瓶密封瓶口沉入原取水样处。

步骤三:24h后将1号瓶取出,测定瓶中的溶氧量。

按以上步骤重复三次,结果1号瓶溶氧量平均值为6.5mg,2号瓶溶氧量平均值为5.3mg。

回答下列问题:
(1)24h后,1号瓶中溶氧变化量是,这说明。

(2)经过24h后,1号瓶增加的有机物量(假设全为葡萄糖)为。

(3)现欲使实验过程同时还能测出1号瓶24h中实际合成的有机物总量,简述需补充的实验内容(请自行选择实验用具),并解释计算方法。

题中无论补充实验还是计算数据都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驾驭能力。

要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必须先解读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原理。

首先得明白1、2号瓶的设置目的,2号瓶测的是水体最初溶氧量,1号瓶为24小时后水体溶氧量,两瓶对照可得出氧气净增量。

氧气净增量是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与所有生物消耗氧气的差值,可换算成有机物葡萄糖量,即水体中有机物净增量。

要得出实际合成的有机物量,根据光合作用实际葡萄糖生产量=光合作用净生产量+呼吸作用消耗量,还需测定水体生物呼吸耗氧量,这样就确定了补充实验的设计原理。

此分析思路源自于光合作用中数值处理模式,反映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也说明考查基础知识同样是探究性试题命题的出发点。

怎样才能测得水体生物的呼吸作用耗氧量呢,这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怎样让学生掌握实验设计的原则呢?若总结出实验设计的一般模式,让学生照“菜谱”机械操作,只会约束学生的思维,与科学的灵活性、开放性、试探性背道而驰。

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自己的主动参与来体会科学探究的原则。

将学生的典型错误进行整理,如有的不是对增加的3号瓶进行不透光处理,而是取样后放于暗室;有的没有增加新瓶,而是直接将2号瓶设置成不透光后置于取样处等。

学生不明白用黑、白瓶计算植物有机物合成量的前提就是瓶中生物的呼吸相同,将3号瓶置于暗室中,就无法与1号瓶构成单一变量的对照,也失去了模拟自然水体的意义;而将2号瓶用作黑瓶,不仅违背了2号瓶测定最初溶氧量的目的,并且测定过程对水体的影响也会使实验不严密、不准确。

组织学生对方
案进行评价,让学生自己去判断和比较,争论和交流,归纳和总结。

科学探究是一种协作性活动,交流与评价有助于相互启发,有助于自我反思与修正,让学生能够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质疑,承认不同的观点或解释,并在吸纳中肯意见的基础上修正自己的观点或结论,来深入理解科学概念和认识科学活动的本质。

4 例题参考答案
例1:(1)溶解氧浓度;挂回原水层;24h后取出黑、白瓶测溶解氧浓度。

(2)
黑、白瓶溶氧(mg/L)变化记录表,如下表。

(3)若W
DO —B
DO
>0,则有自养生物;
若W
DO —B
DO
=0,则无自养生物;若W D
O≥0,则该水层产氧能维持生物耗氧量所需。

例2:(1)增加1.2mg;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O
2
大于水中生物呼吸消
耗O
2。

(2)1.13mg(3)另取一个和1号、2号相同的瓶,设法使之不透光(如涂上黑漆,包上黑胶布等),设为3号瓶,其他处理和1号瓶相同,即同时从水深3m处取水样,密封后与1号瓶同时放在原取样水层;24h后测定溶氧量,重复3次,取平均值。

设3号瓶溶氧量平均值为a,则3号瓶呼吸耗氧量为(5.3-
a), 1号瓶实际产生O
2
量为净增氧量与呼吸耗氧的和,即(6.5-5.3)+(5.3
-a),根据 C
6H
12
O
6
~6O
2
,实际合成葡萄糖量为15/16×(6.5-a)。

(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2010届高三第二次联考)采用黑白瓶法(黑瓶瓶外包黑胶布和铝箔,以模拟黑暗条件;白瓶为透光瓶。

)测定池塘群落各深度24小时内的平均氧浓度变化,结果如下表:
A. 8 g/m3 B.14 g/m3 C.22 g/m3 D. 32 g/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