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tloader和串口烧写

合集下载

单片机串口烧写原理

单片机串口烧写原理

单片机串口烧写原理单片机串口烧写原理单片机串口烧写是一种常见的单片机编程方式。

通过串口烧写,可以将编写好的程序上传到单片机中,从而实现单片机的控制、操作以及数据处理等功能。

下面,我们将介绍单片机串口烧写的原理和基本步骤。

1. 原理单片机串口烧写的原理基于串口通信的原理。

串口通信是使用串行通信协议在计算机和外部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一种方式。

在单片机串口烧写过程中,计算机通过串口发送程序数据,单片机接收并保存,最终实现程序上传。

2. 步骤单片机串口烧写的基本步骤如下:步骤一:准备单片机开发板和USB转TTL模块首先,需要准备一块单片机开发板和一块USB转TTL模块。

单片机开发板可选择通用的51单片机或STM32等单片机模块,USB转TTL模块则用于将计算机的USB端口转换为串口通信,从而实现与单片机的通信。

步骤二:将USB转TTL模块连接到计算机将USB转TTL模块与计算机连接,将计算机的USB端口转换为串口通信的通道。

此时,需要注意串口转换模块的正确连接方式和波特率设置。

步骤三:将USB转TTL模块连接至单片机开发板将USB转TTL模块的TXD信号线与单片机开发板的RXD信号线相连接,将USB转TTL模块的RXD信号线与单片机开发板的TXD信号线相连接。

步骤四:下载并打开串口烧写工具软件根据单片机型号下载适配的串口烧写工具软件,将其安装并打开。

此时需要设置正确的串口号,波特率等通信参数。

步骤五:选择要烧写的程序在串口烧写工具软件中选择要烧写的程序,通常为.hex或.bin格式的文件。

步骤六:开始烧写程序点击串口烧写工具软件上的“开始”按钮,开始烧写程序。

此时,串口烧写工具软件将发送程序数据到单片机开发板,一旦单片机接收完全,烧写过程即完成。

总结:单片机串口烧写是一种常见的单片机编程方式,基于串口通信原理。

其步骤包括准备单片机开发板和USB转TTL模块、将USB转TTL模块连接到计算机、将USB转TTL模块连接至单片机开发板、下载并打开串口烧写工具软件、选择要烧写的程序、开始烧写程序。

FastBoot的使用方法-如何使用Fastboot方式烧写-华清远见

FastBoot的使用方法-如何使用Fastboot方式烧写-华清远见

FastBoot的使用方法如何使用Fastboot方式烧写Fastboot,快速启动。

在安卓手机中fastboot是一种比recovery更底层的刷机模式(俗称引导模式)。

就是使用USB数据线连接手机的一种刷机模式。

相对于某些系统(如ios)卡刷来说,线刷更可靠,安全。

上面简单介绍了一下Fastboot,接下来就来教大家如何使用Fastboot方式烧写在安卓手机中Fastboot是一种比Recovery更底层的刷机模式。

Fastboot是一种线刷,就是使用USB 数据线连接手机的一种刷机模式。

相对于某些系统卡刷来说,线刷更可靠,安全。

Fastboot工具在光盘的“工具软件\Windows\Fastboot\Fastboot”下,为了方便把他解压到D盘。

1. 安装Fastboot驱动第一次使用Fastboot需要安装驱动,驱动位置在“工具软件\Windows\Fastboot\Fastboot驱动”下。

按下图连接开发板串口和USB口。

图1 连接开发板终端输入“fastboot”,如下图所示,可知一共有4个分区,第一个是“bootloader”,第二个是“recovery”,第三个是内核,第四个是文件系统。

此时,如果系统安装了驱动,在设备管理器中应该如下显示:如没有安装驱动,选择更新驱动,手动安装。

注:XP下也是如此操作,只不过某些地方名称不一样!第五步如果确定按钮是灰色的话,选择到X86里面的usbwin就行了,如果是64位XP就选择X64的。

WIIN8下要关闭强制驱动签名才能安装上驱动。

2. 烧写U-Boot终端输入“fastboot”,如下图所示,可知一共有4个分区,第一个是“bootloader”,第二个是“recovery”,第三个是内核,第四个是文件系统。

图2 Fastboot显示为了方便,拷贝“烧写镜像\Android4.0”到Fastboot目录下,打开windows下的CMD,输入下面命令,即可向NAND Flash烧写u-boot。

ardupilot bootloader协议

ardupilot bootloader协议

ardupilot bootloader协议
ArduPilot bootloader协议是用于在ArduPilot飞控硬件上烧写
固件的一种协议。

它允许开发者通过串口或其他通信方式将固件文件传输到飞控硬件上,并将其烧写到相应的存储芯片中。

ArduPilot bootloader协议的基本流程如下:
1. 飞控硬件上电或重启后,进入引导模式,等待烧写命令。

2. 开发者通过串口或其他通信方式向飞控硬件发送烧写命令。

3. 飞控硬件接收到烧写命令后,进入烧写模式,并等待接收固件文件。

4. 开发者将固件文件通过串口或其他通信方式发送到飞控硬件。

5. 飞控硬件接收到固件文件后,对其进行验证和解析,确保文件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6. 如果固件文件验证通过,飞控硬件将固件写入存储芯片中。

7. 烧写完成后,飞控硬件退出烧写模式并重启,加载新的固件。

通过ArduPilot bootloader协议,开发者可以方便地更新固件,添加新的功能和修复bug,从而提升飞控硬件的性能和稳定性。

uboot中烧录方法

uboot中烧录方法

uboot中烧录方法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U-Boot是一个常用的引导加载程序,用
于引导嵌入式设备的操作系统。

烧录U-Boot到嵌入式设备通常涉及
以下几种方法:
1. 串口烧录,通过串口连接嵌入式设备和主机,使用串口通信
工具(如minicom、putty等)将U-Boot固件通过串口传输到设备
的存储器中。

这种方法需要设备具备串口接口,并且需要主机具备
串口通信工具和相应的串口线缆。

2. TFTP烧录,使用TFTP(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通过网络将U-Boot固件传输到嵌入式设备的存储器中。

在设备启动时,U-Boot会尝试从网络上的TFTP服务器下载固件。

这种方法需
要设备处于能够访问网络的环境中,并且需要在网络中设置好TFTP
服务器。

3. SD卡烧录,将U-Boot固件写入SD卡,然后将SD卡插入嵌
入式设备,设备在启动时会读取SD卡中的U-Boot固件。

这种方法
需要主机具备SD卡写入工具,如dd命令或Win32 Disk Imager等。

4. JTAG烧录,使用JTAG(Joint Test Action Group)接口连接嵌入式设备和主机,通过专用的JTAG调试器将U-Boot固件烧录到设备的存储器中。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专门的硬件设备和相应的调试软件。

在选择烧录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嵌入式设备和开发环境来决定,确保选择的方法能够有效、安全地将U-Boot固件烧录到设备中,并且需要注意备份设备中原有的U-Boot固件以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在U-Boot中的烧录方法。

Bootloader编写简明教程

Bootloader编写简明教程

Bootloader编写简明教程第⼀部分:基本功能流程CPU上电后会从IO空间的某地址取第⼀条指令。

但此时:PLL没有启动,CPU⼯作频率为外部输⼊晶振频率,⾮常低;CPU⼯作模式、中断设置等不确定;存储空间的各个BANK(包括内存)都没有驱动,内存不能使⽤。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在第⼀条指令处做⼀些初始化⼯作,这段初始化程序与操作系统独⽴分开,称之为bootloader。

实际上,很少有必要⾃⼰写⼀个Bootloader,因为U-Boot已经强⼤到能够满⾜各种需要。

但是强⼤必然复杂,⼀个初学者想要分析U-Boot的源代码,还是有些难度的。

出于学习的⽬的,我写了这个史上最简单的启动加载器,它只包含最基本的功能,却囊括了⼀个嵌⼊式Bootloader应该有的核⼼和精华。

我把这个启动加载器命名为S-Boot,是Simple Bootloader的缩写,亦可进⼀步简称为SB。

使⽤的实验环境为OK2440开发板,板上处理器为S3C2440A,有64M内存,Nand存储器为K9F1208,64M。

⽹⼝芯⽚为CS8900A。

我们要实现的功能是:从串⼝下载Linux内核映像到RAM;从⽹⼝下载Linux内核映像到RAM;从RAM启动内核挂载NFS根⽂件系统。

1. 第⼀阶段的汇编代码:start.S⼀个嵌⼊式Bootloader最初始部分的代码⼏乎必须是⽤汇编语⾔写成的,因为开发板刚上电后没有准备好C程序运⾏环境,⽐如堆栈指针SP没有指到正确的位置。

汇编代码应该完成最原始的硬件设备初始化,并准备好C运⾏环境,这样后⾯的功能就可以⽤C语⾔来写了。

对我们的S-Boot来说,上电后的起始运⾏代码是 start/start.S。

.text.global _start_start:b Reset ; 0x00: 发⽣复位异常时从地址零处开始运⾏b HandleUndef ; 0x04: 未定义指令中⽌模式的向量地址b HandleSWI ; 0x08: 管理模式的向量地址,通过SWI指令进⼊此模式b HandlePrefetchAbort ; 0x0C: 指令预取终⽌导致的异常的向量地址b HandleDataAbort ; 0x10: 数据访问终⽌导致的异常的向量地址b HandleNotUsed ; 0x14: 保留b HandleIRQ ; 0x18: 中断模式的向量地址b HandleFIQ ; 0x1C: 快中断模式的向量地址这⾥,汇编指⽰符.text表明以下内容属于代码段,.global _start指明_start是全局可访问的符号。

STM32的几种烧写方法

STM32的几种烧写方法

STM32的几种烧写方法STM32是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推出的一系列32位ARM Cortex-M微控制器。

在开发STM32项目时,常常需要通过烧写程序将代码加载到芯片中。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STM32烧写方法。

1. ST-Link/V2烧写器ST-Link/V2是STM32系列芯片的官方烧写器。

它是通过USB接口与开发主机连接,并通过调试线与目标芯片连接。

ST-Link/V2支持多种烧写方式,如JTAG、SWD和SWIM。

它可以与STM32编程工具(如ST-Link Utility和STM32CubeProg)结合使用,实现快速、可靠的编程。

2.UART烧写一些STM32系列芯片(如STM32F10x系列)集成了UART引导加载程序(Bootloader),可以通过串口通信进行烧写。

首先,需要将芯片的BOOT0引脚设置为高电平,然后通过串口线将开发主机与芯片连接。

最后,在开发主机上运行特定的烧写工具(如ST Flash Loader Demonstrator),上传并烧写程序到芯片中。

BDFU烧写USB Device Firmware Upgrade(DFU)是一种用于通过USB接口更新固件的标准协议。

STM32系列芯片中的USB DFU引导加载程序可以使设备进入DFU模式,并使用特定的DFU烧写工具(如DfuSe、dfu-util)通过USB接口加载新的固件。

4. IAP烧写(In-Application Programming)IAP是一种在应用程序运行时更新固件的方法。

通过使用IAP库函数,应用程序可以擦除、编程和读取闪存中的数据。

具体实现方式是将新的固件数据传输到目标芯片的特定存储区域,然后由应用程序将固件写入闪存。

5.SD卡烧写一些STM32系列芯片(如STM32F7系列)支持通过SD卡加载程序。

在SD卡上存储已编译的二进制文件,然后将SD卡插入与芯片相连的卡槽,在芯片上电时,引导加载程序将自动读取SD卡上的固件并烧写到存储器中。

HD-A60II产品操作手册

HD-A60II产品操作手册

一.准备工作1、网络连接使用交叉网线连接PC机和ARM板的网络接口。

或用直连网线通过HUB将PC机和ARM板相连。

设定PC机IP地址为192.168.1.18。

打开tftp服务器。

configure设置文件夹C:\tftpboot,然后tftp start。

2、串口连接注:ARM板的凤凰端子上,靠近网络口处为8。

超级终端波特率115200,无校验1停止位,无硬件流控3、将atloader.bin, u-boot.bin, boot.bin, uImage、rootfs.img、u-boot.bin、jffs2.img复制到C:\tftpboot下;若该目录下已经有这些文件,不用复制。

4、输入printenv命令,看到serverip,如果是192.168.1.18,直接执行下一步。

否则运行命令setenv serverip 192.168.1.18(PC机的ip地址)。

然后运行命令saveenv保存。

5、ARM板重新上电,出现uboot提示后,按任意键使之不能自动起动。

二.BOOTLOADER烧写1、若是首次烧写,将SW1的1号开关(BMS)置ON,2号开关设为OFF。

上电,在超级终端上应该可以看到有CCC出现。

2、下载atloader.bin在超级终端的菜单栏上,传送->发送文件,在弹出对话框中,文件名选择C:\tftpboot\atloader.bin, 协议选择XMODEM,按发送按钮。

在超级终端上,看到loader 1.0 (Aug 8 2003 - 12:01:07)XMODEM: Download U-BOOTCCC表示atloader.bin已经成功下载到sram中了。

3、下载u-boot.bin在超级终端的菜单栏上,传送->发送文件,在弹出对话框中,文件名选择C:\tftpboot\u-boot.bin, 协议选择XMODEM,按发送按钮。

在超级终端上,看到U-Boot 1.1.6 (Jan 24 2008 - 14:45:22)DRAM: 64 MBFlash: 8 MB*** Warning - bad CRC, using default environmentplease input 6 numbers for serial num:u-boot.bin此时,从0-9,a-f中输入其中6个的组合,可以看到MACADDR IS 52:56:ab:xx:xx:xxUn-Protected 1 sectorsErasing Flash...Erasing sector 2 ... doneErased 1 sectorsWriting to Flash...\doneProtected 1 sectorsIn: serialOut: serialErr: serial4. 烧写boot.bin若不是是首次烧写,要先擦除原来的内容, 执行以下两条命令:protect off allerase 1:0超级终端上运行命令t 21000000 boot.bin可以看到TFTP from server 192.168.1.18; our IP address is 192.168.1.10Filename 'boot.bin'.Load address: 0x21000000Loading: T T T T T T T T T checksum badchecksum badT ###doneBytes transferred = 10584 (2958 hex)超级终端上运行命令cp.b 21000000 10000000 size注:size是接收的文件大小, 这里是2958,即括号中的数字,下面类似情况,不再一一说明。

1、简述Bootloader的功能和工作原理。答Bootloader的功能是硬件

1、简述Bootloader的功能和工作原理。答Bootloader的功能是硬件

1、简述Bootloader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答:Bootloader的功能是硬件初始化,如CPU、SDRAM、Flash、串行口;引导操作系统;下载程序(串口、网口、USB);烧写flash;工作原理:Bootloader相当于PC机中的BIOS,只是BIOS引导的是硬盘启动分区MBR 指向的XP、WIN7、Adroid-X86、Snow leopard、LILO,而Bootloader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内核映像从闪存MDT读到RAM中,然后跳转到内核的入口点去运行,也即引导嵌入式操作系统。

Bootloader依赖于硬件,带有BSP,并根据BSP中指定的信息初始化目标板硬件系统,包括硬件I/O配置寄存器、存储器、操作系统所需的参数配置等。

2、简述Linux虚拟内存管理的特点。

答:Linux系统采用了虚拟内存技术,存在着两个内存空间:虚拟内存空间和物理内存空间;处理器运算器和应用程序设计人员看到的只是虚拟内存空间。

采用了虚拟存储技术之后,一个应用程序被执行时要进行两次映射:第一次是映射到虚拟内存空间,即用虚拟地址为程序编址;第二次是映射到物理内存空间,即把要运行的程序段复制到物理内存,确定程序的物理地址。

为了提高速度,第二次映射的这两项工作是由硬件和软件共同来完成的。

承担这个任务的硬件为MMU,而软件就是操作系统。

第二次映射时要建立一张软件映射表,把已复制到物理内存的程序段的虚拟地址与物理地址的对应关系用这个表格记录下来,作为存储管理单元MMU访问的依据。

使用虚拟内存,处理可以运行一个大于实际物理内存的应用程序,程序段在两个内存中换入和换出,处理器似乎拥有了一个大于实际物理内存的内存空间。

虚拟内存空间的大小是由程序计数器的寻址能力来决定的,如ARM的虚拟内存空间就为4GB。

3、简述Linux虚拟文件系统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答:为了能使用各种不同的文件系统,Linux构建了一种“虚拟文件系统”VFS(Vitual File System),来隐藏不同文件系统的差异和实现细节,使用户可用统一的方法对处理不同文件系统中的文件。

FT232 为Arduino 烧写 Bootloader 教程

FT232 为Arduino 烧写 Bootloader 教程

FT232为Arduino烧写Bootloader教程目录1.硬件连接 (2)2.设置avrdude-GUI (2)3.配置UNO PLUS的熔丝位 (4)4.烧写Bootloader (4)1.硬件连接按照下图对UNO PLUS进行连接:图 1. UNO PLUS硬件连接2.设置avrdude-GUI1)解压Software目录下的FT232RL AVRDUDE,打开avrdude-GUI(位于avrdude-GUI-1.0.5文件夹),界面如下图所示:图 2. avrdude-GUI界面2)Avrdude.exe File处填入avrdude.exe所在路径,用户也可以点击地址栏3)Programmer下拉列表选择FT232R Synchronous BitBang (diecimila)。

4)Device下拉列表选择相应的CPU型号。

UNO PLUS板载ATmega328P-AU芯片,因此这里选择为ATmega328P(m328p)。

5)Command line Option处填入接口信息:-P ft0图 3. 设置avrdude-GUI3.配置UNO PLUS的熔丝位1)点击Fuse和Lock Bit图 4. 读取熔丝位2)上一步骤中,读取出的熔丝位并不一定是用户所需要的。

Arduino官方推荐配置如下:●high_fuses=0xde●low_fuses=0xff●extended_fuses=0x05●lock_bits=0x0F●unlock_bits=0x3F注意:Arduino各个版本的熔丝位配置可在Arduino安装文件夹hardware\arduino下的boards.txt文件中找到,用户根据需要进行配置。

如果读出的值与Arduino板子官方推荐的不一样的话,则需要通过把官方推荐的熔丝位配置写入CPU。

填写推荐的熔丝位之后,点击入。

4.烧写Bootloader1)Flash处填入optiboot_atmega328-Mini.hex所在路径,用户也可以点击地Arduino官方提供了各个版本相应的Bootloader,它们存放在安装文件下的hardware\arduino\bootloaders文件夹中。

bootloader简介

bootloader简介

bootloader 简介1.1 Bootloader移植的必要性Bootloader是与系统硬件环境高度相关的初始化软件,它担负着初始化硬件和引导操作系统的双重责任。

一些ARM平台可以共用同一种Bootloader,但是总的说来,每一个特定系统的Bootloader都会有所不同。

Bootloader广泛用于有操作系统的手持终端设备、智能家电及机顶盒等嵌入式设备上,它负责完成硬件初始化、操作系统引导和系统配制等。

Bootloader 移植是在特定硬件平台上操作系统移植至关重要的一步。

1.2 BootLoader所支持的CPU和嵌入式系统板每种不同的CPU体系结构都有不同的BootLoader。

有些BootLoader也支持多种体系结构的CPU,比如U-BOOT就同时支持ARM、MIPS、POWERPC等体系结构。

除了依赖于CPU 的体系结构外,BootLoader实际上也依赖于具体的嵌入式板级设备的配置。

也就是说,对于两块不同的嵌入式板而言,即使它们是基于同一种CPU而构建的,要想让运行在一块板子上的BootLoader程序也能运行在另一块板子上,通常也都需要修改BootLoader的源程序。

1.3. Boot Loader的烧录和存储系统加电或复位后,所有的CPU通常都从某个由CPU制造商预先安排的地址上取指令。

比如,at91rm9200的CPU在复位时通常都从地址0x00000000取它的第一条指令。

这个地址依据特定的CPU而定。

通常片外启动时,基于CPU构建的嵌入式系统通常都有某种类型的固态存储设备(EEPROM或FLASH等,at91rm9200是0x10000000)被映射到这个预先安排的地址上。

因此在系统加电后,CPU将首先执行Boot Loader程序。

bootloader烧写到flash中,对于一个裸板有两种方式:(1)通过片内固化的loader加载bootloader:通常某些CPU内部ROM中固化了一段程序可以用于最初的程序下载,如A T91RM9200。

keil的程序烧写方式

keil的程序烧写方式

Keil是一个常用的嵌入式开发环境,用于编写、编译和调试嵌入式系统的程序。

在Keil中,可以使用多种方式来烧写程序到目标设备上,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烧写方式:
通过串口烧写:这是最基本的一种烧写方式,需要将目标设备的串口与电脑连接起来,然后在Keil中选择通过串口烧写程序。

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于调试阶段和烧写小型程序。

通过JTAG接口烧写:JTAG接口是一种标准的调试接口,可以用于烧写程序到目标设备上。

需要在目标设备上连接一个JTAG适配器,然后在Keil中选择通过JTAG接口烧写程序。

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于烧写大型程序和生产环境。

通过ISP接口烧写:ISP接口是一种通用的编程接口,可以通过它来烧写程序到目标设备上。

需要在目标设备上连接一个ISP适配器,然后在Keil中选择通过ISP接口烧写程序。

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于烧写程序到Flash存储器中。

通过SD卡烧写:如果目标设备支持SD卡,可以将程序烧写到SD卡中,然后将SD卡插入到目标设备中即可。

需要在Keil中选择通过SD卡烧写程序,并确保SD卡的格式化和文件系统正确。

总之,Keil提供了多种方式来烧写程序到目标设备上,具体选择哪种方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AVR的bootloader的设置步骤教程及注意事项

AVR的bootloader的设置步骤教程及注意事项

AVR 的bootloader 的设置步骤教程及注意事项一些注意事项:
1.熔丝位的烧写:BOOTRST 要进行编程,这样单片机在复位后自动跳转
到bootloader 区执行bootloader 的代码,然后要根据自己bootloader 的大小设置boot 区的的熔丝位:具体设置如下图,这里我选择的是1024 大小(注意
1 代表为编程,0 代表已编程):
2.设置引导区锁定位:为了保护bootloader 不被应用程序修改或者擦除,
所以要对其进行保护,Atmega 提供了熔丝位的保护方式,具体设置如下图(我设置的为BLB0 为11,BLB1 为00):
3.Flash 页的设定:因flash 的擦除和写入是按照页来操作的,看手册上说是1 页有128 个字节,但实际调试时候发现需要一次写入256 个字节才有效的,如果按照128 来写入,会将第二个128 的内容覆盖掉第一个128 字节的
内容,那就按照实际为准了。

4.Xmodem 协议的注意事项:具体的xmodem 不在本文叙述了,只说一下要注意的地方,校验和是可以选择的,我使用的是checksum(就是单纯的累加),也可以选择16 为的CRC,这个是根据单片机第一次返回的响应字节来。

常见BootLoader介绍

常见BootLoader介绍

4.2 常见BootLoader介绍首先区分一下BootLoader和Monitor的概念。

严格来说,BootLoader只是引导设备并且执行主程序的固件;而Monitor还提供了更多的命令行接口,可以进行调试、读写内存、烧写Flash、配置环境变量等。

Monitor在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中可以提供很好的调试功能,开发完成以后,就完全设置成了一个BootLoader。

所以,习惯上大家把它们统称为BootLoader。

目前,嵌入式系统中广泛应用的BootLoader有U-Boot、vivi、blob、armboot等。

嵌入式系统中硬件的种类繁多,差距较大,而BootLoader是严重依赖于硬件而实现的。

不同的CPU 体系需要不同的BootLoader,即便是同一种体系结构,由于其它硬件设备配置的不同,如板卡硬件地址的分配、RAM芯片的型号等,也需要对BootLoader作一定的修改才能使用。

因此,开发人员需针对不同的处理器和开发板,对BootLoader进行定制,来实现不同的功能。

Linux的开放源码引导程序及其支持的体系结构见表4.1。

表4.1 开放源码的Linux引导程序下面,对嵌入式世界里几种常见的BootLoader做一简单介绍。

4.2.1 U-Boot介绍U-Boot(Universal BootLoader)是遵循GPL条款的开放源码项目,是在PPCBoot以及ARMBoot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演化而来,现在U-Boot已经能够支持PowerPC、ARM、X86、MIPS等体系结构的上百种开发板,已经成为功能最多、灵活性最强,并且开发最积极的开放源码的BootLoader。

U-Boot提供大量外设驱动,支持多个文件系统,附带调试、脚本、引导等工具,特别支持Linux,为板级移植做了大量的工作。

U-Boot源码目录、编译形式与Linux内核很相似,事实上,不少U-Boot源码就是相应的Linux内核源程序的简化,尤其是一些设备的驱动程序,这从U-Boot源码的注释中能体现这一点。

cortex-m0+的烧写

cortex-m0+的烧写

cortex-m0+的烧写Cortex-M0+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的32位微控制器内核,常用于嵌入式系统中。

烧写(Flash Programming)是将程序代码或数据加载到微控制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如闪存)中的过程。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回答关于Cortex-M0+的烧写的问题。

1. 烧写工具,烧写Cortex-M0+的工具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JTAG/SWD调试器、ISP烧写器、Bootloader等。

JTAG/SWD调试器通常用于连接开发板和主机,通过调试器可以进行单步调试、烧写程序等操作。

ISP烧写器则是一种独立的硬件设备,可以直接连接到目标芯片的烧写接口进行烧写操作。

Bootloader是一种特殊的程序,通常预先烧写到芯片内部,用于接收外部数据(如通过串口)并将其写入闪存。

2. 烧写流程,烧写Cortex-M0+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连接烧写工具和目标芯片、选择烧写算法和目标地址、加载待烧写的程序文件、擦除闪存、将程序数据写入闪存、校验烧写结果。

具体的流程和工具使用方法可能因厂商和开发环境而有所差异。

3. 烧写算法,烧写算法是指将程序数据正确地写入目标芯片闪存的方法。

不同的芯片和烧写工具可能使用不同的烧写算法。

烧写算法通常包括擦除、编程和校验三个步骤。

擦除将闪存中的数据清除,编程将程序数据写入闪存,校验则是验证烧写结果的正确性。

烧写算法的正确性对于确保程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4. 烧写工具的选择,选择合适的烧写工具对于成功烧写Cortex-M0+至关重要。

在选择烧写工具时,需要考虑芯片支持、开发环境兼容性、烧写速度、易用性等因素。

常见的烧写工具包括ST-Link、J-Link、Keil等。

5. 烧写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进行烧写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确保烧写工具和目标芯片之间的连接正确可靠;选择正确的烧写算法和目标地址;备份重要的数据,以防止意外擦除或覆盖;在烧写过程中避免断电或干扰;在烧写完成后进行校验,确保烧写结果正确。

bootloader详细介绍

bootloader详细介绍

bootloader详细介绍Bootloader对于计算机系统来说,从开机上电到操作系统启动需要⼀个引导过程。

嵌⼊式Linux系统同样离不开引导程序,这个引导程序就叫作Bootloader。

6.1.1 Bootloader介绍Bootloader是在操作系统运⾏之前执⾏的⼀段⼩程序。

通过这段⼩程序,我们可以初始化硬件设备、建⽴内存空间的映射表,从⽽建⽴适当的系统软硬件环境,为最终调⽤操作系统内核做好准备。

对于嵌⼊式系统,Bootloader是基于特定硬件平台来实现的。

因此,⼏乎不可能为所有的嵌⼊式系统建⽴⼀个通⽤的Bootloader,不同的处理器架构都有不同的Bootloader。

Bootloader不但依赖于CPU的体系结构,⽽且依赖于嵌⼊式系统板级设备的配置。

对于2块不同的嵌⼊式板⽽⾔,即使它们使⽤同⼀种处理器,要想让运⾏在⼀块板⼦上的Bootloader程序也能运⾏在另⼀块板⼦上,⼀般也都需要修改Bootloader 的源程序。

反过来,⼤部分Bootloader仍然具有很多共性,某些Bootloader也能够⽀持多种体系结构的嵌⼊式系统。

例如,U-Boot就同时⽀持PowerPC、ARM、MIPS和X86等体系结构,⽀持的板⼦有上百种。

通常,它们都能够⾃动从存储介质上启动,都能够引导操作系统启动,并且⼤部分都可以⽀持串⼝和以太⽹接⼝。

本章将对各种Bootloader总结分类,分析它们的共同特点。

以U-Boot为例,详细讨论Bootloader的设计与实现。

6.1.2 Bootloader的启动Linux系统是通过Bootloader引导启动的。

⼀上电,就要执⾏Bootloader来初始化系统。

可以通过第4章的Linux启动过程框图回顾⼀下。

系统加电或复位后,所有CPU都会从某个地址开始执⾏,这是由处理器设计决定的。

⽐如,X86的复位向量在⾼地址端,ARM处理器在复位时从地址0x00000000取第⼀条指令。

F28335BOOTROM引导模式和程序

F28335BOOTROM引导模式和程序

28335使用串口烧写程序串口烧写是一种相对较方便的烧写方式,相对于仿真器或是CAN烧写,相对于仿真器或是USB转CAN的设备,串口是一种非常廉价的烧写方式,而且也不需要安装专业的集成开发环境CCS等,但是不能实现在线调试,因此也只适用于程序基本不用再调整或大批量的场合。

F28335的存储器映射图如下:BOOTROM 是一块8K X 16的只读存储器,位于地址空间0x3FE000~0x3FFFFF,片内BOOTROM在出厂时固化了引导加载程序以及定点和浮点数据表,片上BOOTROM的存储映射如下图所示:1.内BOOT ROM数学表:在BOOT ROM中保留了4K X 16位空间,用以存放浮点和IQ数据公式表,这些数据公式表有助于改善性能和节省SARAM空间。

2.CPU向量表:CPU向量表位于ROM存储器0x3FE000~0x3FFFFF段内,如下图所示。

复位后,当VMAP=1,ENPIE=0(PIE向量表禁止)时,该向量表激活。

在内部BOOT ROM引导区中能够调用的唯一向量就是位于0x3FFFC0的复位向量。

复位向量在出厂时被烧录为直接指向存储在BOOT ROM空间中的InitBoot函数,该函数用于开启引导过程。

然后通过通用I/O引脚上的检验判断,决定具体引导模式。

引导模式与控制引脚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Bootloader特性:Bootloader是位于片上引导ROM中的在复位后执行的程序,用于在上电复位后,将程序代码从外部源转移到内部存储器。

这允许代码暂时存储在掉电不丢失数据的外部存储器内,然后被转移到高速存储器中执行。

引导ROM中的复位向量将程序执行重定向至InitBoot函数。

执行器件初始化之后,bootloader将检查GPIO引脚的状态以确定您需要执行哪种引导模式。

这些选项包括:跳转至闪存、跳转至SARAM、跳转至OTP或调用其中一个片上引导加载例程。

完成选择进程后,如果已完成所需的引导加载,处理器将在所选引导模式确定的应用起点继续执行。

4.Bootloader

4.Bootloader

3. 下载并执行操作系统映像
机器运行指令的原理
寄存器
R0 R1
RAM
CPU
PC
MOV xxx ADD xxx
机器上电的时候的PC状态 机器上电的时候的PC状态
寄存器
R0 R1
RAM 0x00000
CPU
PC = 0
RAM的0地址到底放 的 地址到底放 了什么?? 了什么?? 0xFFFFF
RAM的 RAM的0地址
RedBoot
Redhat开发基于 Redhat开发基于eCos(Embedded Configurable 开发基于eCos( Operating System)的硬件抽象层。 System)的硬件抽象层。 /redboot
Windows CE的Bootloader CE的
引导程序 – OEMDebugInit
用来初始化串行口,作为调试输出 用来初始化串行口, OEMDebugInit初始化完成后 OEMDebugInit初始化完成后, 一个 初始化完成后, Windows CE的标记会出现,表示 这个接 CE的标记会出现 的标记会出现, 口可以使用了. 口可以使用了.
1st 块
映射
0xFFFFF
阅读CPU手册 阅读CPU手册
为什么要初始化外设? 为什么要初始化外设?
boot
Init()
main()

PC机的启动流程 PC机的启动流程
根据 BIOS的 配置引导
机器上电
BIOS自 检
But on Embedded Devices
我们没有BIOS 我们没有BIOS 必须人工完成BIOS的部分工作 必须人工完成BIOS的部分工作 如果不初始化硬件: 如果不初始化硬件:

mcubootutility烧写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mcubootutility烧写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mcubootutility烧写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引言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主题以及整体结构,对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了解。

本文将详细介绍使用mcubootutility进行固件烧写的方法。

mcubootutility是一款用于烧写固件的工具,能够帮助开发人员将固件文件快速烧写到目标设备中。

通过本文,读者将了解到mcubootutility的基本介绍、烧写准备工作以及详细的烧写步骤。

同时,对于初次接触mcubootutility的开发人员,本文也将提供一些操作上的指导,帮助他们快速上手并使用该工具进行固件烧写。

通过深入了解mcubootutility的烧写方法,读者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固件烧写工作,节省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

希望读者在阅读完本文后,能够对mcubootutility的烧写方法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描述了整篇文章的组织架构和内容安排,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文章的主题和重点内容。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 引言部分介绍了文章的背景和引出问题,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 正文部分主要围绕mcubootutility烧写方法展开,包括mcubootutility简介、烧写准备工作和烧写步骤。

- 结论部分总结了mcubootutility烧写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对于该方法的应用及展望,最后以结束语作为整篇文章的收尾。

通过文章结构的安排,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文章的内容脉络,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文章的主旨。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介绍mcubootutility烧写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如何使用mcubootutility工具进行固件烧写。

通过详细的步骤和操作指南,读者可以快速掌握mcubootutility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提高固件烧写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还可以了解到mcubootutility的优势和适用范围,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串口烧写程序

串口烧写程序

串口烧写程序1. 什么是串口烧写程序?串口烧写程序是一种通过串口将程序或固件烧写到目标设备中的工具。

串口是计算机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通信接口,通过串口烧写程序,我们可以将程序或固件加载到目标设备中,实现设备的功能更新或修复。

2. 串口烧写程序的原理串口烧写程序的原理是通过串口与目标设备进行通信,将程序或固件的二进制文件逐步发送到目标设备的存储器中。

串口烧写程序通常会与目标设备的引导程序(Bootloader)配合使用,引导程序负责接收串口传输的数据,并将其写入目标设备的存储器中。

串口烧写程序通常需要与目标设备的硬件和软件进行配合,包括串口通信协议、目标设备的存储器类型和地址等。

在烧写过程中,串口烧写程序会将程序或固件的二进制文件分成多个数据包进行传输,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3. 串口烧写程序的应用场景串口烧写程序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开发、硬件调试和设备维护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3.1 嵌入式系统开发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我们通常需要将开发好的程序或固件烧写到目标设备中进行测试和调试。

通过串口烧写程序,我们可以方便地将程序加载到目标设备中,进行功能验证和性能测试。

3.2 硬件调试在硬件调试过程中,我们可能需要修改目标设备的固件或驱动程序。

通过串口烧写程序,我们可以将修改后的程序烧写到目标设备中,验证修改的效果,并进行相关的调试工作。

3.3 设备维护在设备维护过程中,我们可能需要修复设备的固件或驱动程序。

通过串口烧写程序,我们可以将修复后的程序烧写到设备中,恢复设备的正常功能。

4. 串口烧写程序的开发流程串口烧写程序的开发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4.1 确定目标设备的硬件和软件信息在开发串口烧写程序之前,我们需要了解目标设备的硬件和软件信息,包括串口接口的类型和参数、目标设备的存储器类型和地址等。

这些信息将决定串口烧写程序的开发方向和实现方式。

4.2 设计串口烧写程序的数据传输协议根据目标设备的硬件和软件信息,我们需要设计串口烧写程序的数据传输协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条件:
STM8用串口烧码是利用了BootLoader的功能,所以要想用串口烧码就必须让STM8运行BootLoader
问题:
目前网上的贴有不完美的地方,一个新片,ROP(就是读保护)是使能的, 而BootLoader是关闭的。

由于新片用户有一次机会用串口烧一次码,于是网上流传一段程序,让用户第一次烧这个码,将BootLoader使能,然后声称今后就可以一直用串口烧了。

但仔细看手册就会知道,STM8今后(不是新片第一次)运行BootLoader的必要条件是一定要把ROP关掉,否则无论你使能BootLoader没有,STM8均不会去运行BootLoader。

修改ROP的方法:
要想关掉ROP,必须将ROP写成0xAA,而写ROP必须用SWIM口写,用串口是修改不了ROP的。

用SWIN口就逃不开买ST-Link或其他遵守SWIM 协议的编程器。

于是问题变成要想用串口烧码就必须用一次ST-Link,请问有了ST-Link何必再用串口烧码?用户希望用串口开发就是希望不买ST-Link吧?
学习:
我将BootLoadr运行机制翻译如下(见手册UM0560的Figure 1):
STM8上电后先查8000H的内容如果8000H的内容是82H或ACH,表示已有程序也就是烧过码了,这时如果BootLoader没使能,程序就跳到8000H,开始运行你的程序,这种情况无法用串口烧码。

如果BootLoader使能了,STM8就去查看ROP,如果ROP是使能的,也跳到8000H,开始运行你的程序,这种情况还是无法用串口烧码。

如果ROP关闭,STM8才跳到BootLoader,你可在一秒钟内用串口进入烧写程序。

另外一种可能是上电查8000H的内容是空的,或者不是82H或ACH,这时UM0560的描述有点矛盾,Figure 1说还是要查ROP,然后决定运不运行BootLoader,而Table 1说是只要内容是空的,或者不是82H或ACH,STM8就会运行BootLoader(我一直怀疑ST的手册都是印度人写的,语法很怪,描述模棱两可的地方很多)。

但我觉得这两种方式,对我们用串口烧玛都没有意义,我们用串口烧码来开发,就是把前面的内容修改为新的内容,怎么可能每次都是空的呢?难道烧前先全片擦除?但全片擦除也要先进入BootLoader啊?所以空片进不进BootLoader对我们开发没有意义。

解决的方法:
实际上,网上流传的那段程序是有缺陷的,烧它无法做到真正的不买ST-Link就可用串口来开发STM8,你必须先用ST-Link将ROP关掉(写入0xAA)。

实际上参考UM0560附录A的说明,在自己的软件最前面加一段跳转到BootLoader的程序就可以了。

使不使能BootLoader关不关闭ROP都没所谓,只要抓住新片可用串口烧一次码的机会,将这样的码烧入就可以了。

建议:
可用一个管脚来控制,上电时STM8先查这个脚的电平,如果为低电平就跳到BootLoader,这不会浪费STM8的脚,因为这个脚只在上电时查看一次,上电后你还是可以拿他做输出(做输入不好),你的系统不可能一个输出脚都没有吧?这种方法上电快,不会造成上电延迟。

实在不想拿出一个脚来做上电[判断,也可用另一个方法:记数,让程序在上电后跳到BootLoader一次或两次,因BootLoader每次会等一秒钟,所以这种方法会造成每次开机都要延迟一段时间,但不需要去将一个什么脚接地,连RESET开关都不需要,这种方法对连续烧码十分方便。

正式出产品时,可将这段码放在最前面,但会不会造成容易被破_解,就需要大家讨论了。

UM0560的建议是希望加个密码什么的验证一下,防止有心人任意进入BootLoader,在你的码里加个木马,读出你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