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雨巷》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一必修《雨巷》教学设计 3篇
高一必修《雨巷》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1、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是语文学科的任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为诗歌单元,收录了中国现当代的一些优秀诗篇。
《雨巷》排在本单元的第二课,作为一首象征派朦脓诗的经典之作,特将它列为精讲课文。
鉴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品味语言,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
2、从课文本身看,《雨巷》是一首带有浓郁古典气息的现代诗歌,它的意象具有典型的象征意义,抓住这点可以让学生拓展深化,掌握诗歌最重要的鉴赏方法——通过意象解读诗人的情感。
学情分析高一的新生正处在学习角色的转变期,从初中的学习内容转变到高中的学习内容上,对许多诗歌艺术手法和鉴赏技巧还处于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状态中,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和点拨,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分析鉴赏方法。
课标要求1、培养阅读诗歌的兴趣,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2、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的艺术特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感悟诗歌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知识与能力(1)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审美情趣。
(2)感知诗歌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1)本诗教学以“丁香姑娘”为线索,从导入→走近雨巷,整体感知(雨巷里的丁香姑娘)→小组讨论:诗人到底有没有遇到丁香姑娘?→小组探究:诗人为什么用丁香来形容姑娘呢?→小组展示:诗人遇到或想象中的丁香姑娘是怎样的呢?→走出雨巷拓展延伸”:以《雨巷》为例,创作一首意象诗。
的过程进行。
(2)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研究诗歌形式的音乐美、意境的朦胧美、情感的含蓄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1、分析和理解诗歌的意象和象征意味,了解诗歌借象征抒情的方法。
2、能有感情的诵读此诗。
通过朗读品鉴,从作品中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忧郁惆怅的情怀。
3、学以致用,掌握诗歌借意象抒情、用语言传情的写法。
课前准备: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习惯,布置预习内容,完成前置性作业,包括生字词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等,再进行自主质疑。
人教版高中语文雨巷教案(5篇)
高中语文雨巷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雨巷教案(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中语文雨巷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教版高中语文雨巷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有选择地品读诗中意象和象征意味;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诗内走向诗外,或展读或创作。
过程与方法:美读法、比较法、探究法、体验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内涵美,培养审美力。
【教学重难点】品味本诗的情感与意象。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导语导语一:戴望舒的《雨巷》,是中国现代诗歌中最美的一首,作者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我初见《雨巷》,便被其诗意诗境诗情惊艳,爱不释手,时时读之背之思之写之,深入骨髓再也忘不了。
这节课,我将带领你们走进《雨巷》,开启一段唯美的诗歌之旅(板书课题)导语二:要了解古代诗歌,我们不能不读唐诗宋词;而要了解现代诗歌,我们不能不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戴望舒的《雨巷》,去一探究竟。
(板书课题)导语三:随机应变,应景导入。
(板书课题)一、美读走进雨巷1.教师范读,营造氛围;学生静静聆听,静静感受。
2.你听出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明确感情基调:凄美、感伤)可以用这样的句子表达:“我听出了雨巷的-------之美”3.学生试读:挑你最喜欢的一节来朗读一下。
(个读,生评,师评)(注意节拍押韵,注意语调高低、语速快慢、语气轻重)4.配乐朗读。
小结:化我入境,通过声音读出字的质感、句的情感、篇的美感,做到“声情并茂” (板书)。
二、品读感悟雨巷1.请你找一找:这首诗中作者描绘了哪两个主要意象? (雨巷丁香或丁香一样的姑娘)2.请你换一换:在描写丁香般的姑娘这一意象时,能不能用别的替代丁香?△可不可用莲花替代?(没有愁怨)△可不可用芭蕉替代?(没有高洁)插入:丁香在古诗中的含义(美丽、高洁、忧愁)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雨巷》(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雨巷》(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雨巷》(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1《雨巷》(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雨巷》这首现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2. 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初读《雨巷》(1) 欣赏歌曲《雨巷》,为学生带来诗歌的读音以及意境。
(2) 分析歌曲中的情感色彩,与学生探讨。
(3) 分析文学著作《雨巷》中表现出的情感色彩。
2. 了解《雨巷》的背景(1) 讲解诗人戴望舒及其创作背景,介绍《雨巷》的历史、作者等相关知识。
(2) 分析语言和文学特点,如何表达情感和意境。
(3) 让学生分组发表自己的感受,学生表达的同时体会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
3. 《雨巷》的文学鉴赏(1) 继续对《雨巷》的语言、文学特点进行深入分析。
(2) 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指引,分组完成诗歌的分析和鉴赏。
(3) 教师分组点评,鼓励学生提出各自的见解和看法,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
4. 自由写作(1) 学生可以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任选一种文学形式,写下自己的作品。
(2) 学生可以以叙事形式、抒情形式、描写形式等写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3) 教师在所需时间内点评并反馈,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创作。
三、教学方法1. 演绎法通过对《雨巷》的欣赏、解读和分析,引导学生体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理念。
2. 互动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的互动,即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和分组活动,互相交流意见和感受,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3. 创造性写作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课堂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就《雨巷》这首现代诗歌的鉴赏、欣赏和写作进行了探究和讨论,目的是通过对文学著作的理解和探讨,提高学生的理解诗歌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能力和表达诗歌的能力。
该教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充分体会和理解《雨巷》这首现代诗歌中所表现出的情感和意境,促进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和鉴赏《雨巷》这首现代诗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高一必修语文《雨巷》教学设计
高一必修语文《雨巷》教学设计高一必修语文《雨巷》教学设计《雨巷》是高一必修语文课文,下面是高一必修语文《雨巷》教学设计,为大家提供参考。
一、指导诵读1、要给学生示范,无论如何教师自己首先要敢于张开嘴,无论能否做到最好,但自己一定要“躬亲”,偶尔的使用名家录音是有必要的,但大多数时间要自己来,和学生一起成长。
我要求自己90%以上的课文由自己范读。
2、要给学生时间,特别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因为是高一,再加上大多数同学来自农村,我在课堂上要花去二十分钟的时间给诵读,我称之为铺垫,上来就让他们谈感受,分析意象,有点空中楼阁的感觉。
3、方法要灵活多样,要给予指导。
在朗诵《雨巷》前,要让学生先理解它的感情基调,我采用了比较的方法。
江涛有一首改编自戴望舒诗歌的歌曲《雨巷》,我找来放给学生听,他们一下子全明白了,歌曲比较欢快,而原诗是忧伤而低沉的。
二、内容赏析:在问题设计上,我采用一竿子到底的方法,让学生直接触及诗歌最本质的问题。
1、作者所要传达的他自己的心愿就是作品中的一句诗:――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2、作者为何希望――逢着一个姑娘?也就是说诗人的希望为什么与“姑娘”意象组合?明确:从《诗经》开始,相思、求索主题就与“伊人”意象联系在一起了。
“在河之洲”的“窈窕淑女”, “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都是用来表现爱而生思,思而不得的思想情绪和精神状态的。
一般的诗人,在理想和抱负都破灭的情况下,总要追问一些原因,向社会,向祖先,向苍天。
追问不到答案时,最后向女性求索。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蒹葭》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
――《离骚》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人教版必修一《雨巷》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雨巷》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必修一语文教材,主要涉及现代诗歌单元中的《雨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诗人戴望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掌握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品味诗歌中的意象美、音韵美和情感美,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诗人戴望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掌握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学会从意象、音韵和情感等方面鉴赏诗歌。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诗歌、品味诗歌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激发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诗歌的意象美、音韵美和情感美,学会鉴赏现代诗歌。
难点:分析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和隐喻,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播放一首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想象自己走在一条幽静的小巷,感受诗中的意境。
2. 新课导入:介绍诗人戴望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雨巷》的写作背景。
3.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音韵和情感美,分享自己的感悟。
5. 讲解分析: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6. 随堂练习:请学生举例说明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和隐喻,并进行解释。
六、板书设计《雨巷》戴望舒意象美音韵美情感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雨巷》读后感2. 作业要求:不少于300字,要求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作业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让学生初步掌握了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但在象征手法和隐喻的分析上,部分学生仍有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辅导,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人教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一 《雨巷》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高中语文高一必修一《雨巷》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雨巷》诗歌鉴赏科目:语文提供者:教学对象:高一学生单位:一、教学内容分析雨巷》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的第二篇课文,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
这首诗是中国新诗领域的一座丰碑,它的音韵、意境、情感和内涵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课时:1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2.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知诗歌的意境及特征,并尝试新诗的写作。
过程与方法:1.本诗教学按“初步感知——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扩展升华”的过程进行。
2.学生自主研究,自主质疑、解疑及自我感悟。
情感目标:通过朗读,体会诗人忧郁惆怅的情怀,理解中国20世纪20年代进步知识分子的可贵之处,树立对作家的尊重和对作品的喜爱的态度,进而激发学生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注自我发展的意识和情感。
三、研究者特征分析高一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基础,拥有初步感知能力,十六七岁正是情感丰富、充满幻想的年龄。
学生有一定文科基础和诵读能力。
教师授课过程中要做好诗歌鉴赏的指导和点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我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中心,在音乐般的节奏中,在优美徜徉的语言中,在回环往复的结构中,在朦胧如雨的诗意中,引导学生去欣赏美,探索美。
歌是情感的艺术,诵读有助于学生很好地把握内容,理解作者情思,从而获得自我情感体验。
诗歌的语言是独特、精练、优美的,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本诗教学以体验性研究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教师只作必要的引导提示,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与感悟,并力求激发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学生对诗歌并不陌生,但是本首诗在特定的背景之下主要意象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在诵读和对意象的把握中体味出诗歌内涵的多义性并力求个性化理解就成为重难点。
所以我把重难点定为:重点:把握诗歌整体内容,体味丁香姑娘、雨巷、油纸伞的象征意义。
高一上册语文教学设计:雨巷6篇
高一上册语文教学设计:雨巷高一上册语文教学设计:雨巷精选6篇(一)教学目标:1. 掌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意境和主题。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课文中的意境和主题。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的意境和主题。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课文中的意境和主题。
教学方法:1. 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在课前读一遍课文,并写下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 教师讲解:分析课文的意境和主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讨论和解读。
3. 集体朗读:分角色进行集体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4. 小组讨论:分小组讨论课文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
5. 个人写作:让学生选取课文中的一段进行个人写作,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6. 课堂展示: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写作作品,并互相评论和交流。
教学过程:1. 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在课前读一遍课文,并写下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 教师讲解:分析课文的意境和主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讨论和解读。
3. 集体朗读:分角色进行集体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4. 小组讨论:分小组讨论课文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
5. 个人写作:让学生选取课文中的一段进行个人写作,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6. 课堂展示: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写作作品,并互相评论和交流。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前预习和个人写作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考试评价:设立相关的阅读和写作题目,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拓展延伸:1. 选取其他诗歌或散文作为延伸阅读,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对比和分析,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必修一《雨巷》教学设计5篇
必修一《雨巷》教学设计5篇必修一《雨巷》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2、了解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家作品教学重难点:分析“雨巷”、“我”、“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象征意义。
教学设想:《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在此境地中,描写了抒情主人公“我”对“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具有时代特点的心路历程。
这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更深刻地融入诗歌的意境。
教学中,打破“先介绍作者、背景,再了解作品”的传统方式,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先引导学生赏析诗中的三个重要意象,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再结合诗人经历、时代背景,理解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至于本诗的语言特点,将作为背诵的要求留待下节课品味。
教学准备:多媒体,朗诵片段,雨巷、丁香花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投影几首新诗《偶然》、《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爱这土地》、《雨巷》)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是中国的新诗,提起新诗,我们不能不提这样的一些作者,徐志摩、海子、艾青、戴望舒,当然还有很多诗人,这些诗人就像明星一样的璀璨夺目,他们的诗作到今天读来都让我们觉得意韵悠长。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戴望舒的《雨巷》。
说起戴望舒,人们就会把他和雨巷联系在一起,的确,因为写了《雨巷》,当时年仅22岁的戴望舒就被冠以“雨巷诗人”的美誉。
二、朗读诗歌1、学生集体朗读,初步感知诗歌的情感基调[思考]读完全诗,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参考答案]忧愁的、哀伤的(意思相近即可)[分析]诗中没有大江东去似的慷慨豪迈,也没有涓涓细流似的轻快明丽,而是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哀伤。
因此,我们应读得低沉一点,感伤一点。
[思考]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参考答案]低沉的,感伤的2、指定一学生再次朗读[诵读指导]感情基调把握准确,要知道忧伤并不等于无力,不能让人觉得软绵绵的,要从内心体会。
高一语文上册《雨巷》教学设计优秀8篇
高一语文上册《雨巷》教学设计优秀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汇报、述职报告、发言致辞、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job reports, speeche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一语文上册《雨巷》教学设计优秀8篇本文是本店铺整理的高一语文上册《雨巷》教学设计优秀8篇,供大家参考。
《雨巷》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归纳小结
教学内容: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理解诗歌主题和情感 教学步骤:引导学生朗读诗歌,分析意象,探讨诗歌主题和情感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朗读等多种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意象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朗读法: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和意境美 讲解法:教师讲解诗歌的背景、主题和艺术手法 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诗歌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使用 PPT、视频等多媒 体手段辅助教学
小组合作:组织学 生进行小组讨论, 共同探究问题
朗读教学:通过朗 读感受诗歌的韵律 和意境
情境模拟:模拟诗 歌中的情境,让学 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内容
课堂表现评价
学生对诗歌的理 解和掌握情况
学生的朗读和表 达能力
学生的课堂参与 度和积极性
学生的小组合作 和探究能力
作业完成率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
作业提交时间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作业质量
添加题
添加标题
作业互评情况
教学反馈与改进
学生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评估他们的理解程度 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改进措施:根据教学效果和反馈,制定改进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持续发展:将教学反馈与改进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常态化环节,促进教学的持续发展
整体感知
理解《雨巷》的情感与意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掌握《雨巷》的意象与象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感受《雨巷》的美感与艺术价值
深入研读
深入理解诗歌主题和情感 探讨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感和意境
人教版必修一《雨巷》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雨巷》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必修一《语文》第二单元《雨巷》。
教学内容包括:诗歌《雨巷》的全文阅读与赏析,重点分析诗歌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雨巷》的全文内容,了解作者戴望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分析《雨巷》的意象,感受诗歌的情感,领会诗歌的艺术特色。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雨巷》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色。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雨巷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
2. 作者介绍:简要介绍戴望舒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 诗歌朗读:全班同学齐读《雨巷》,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4. 诗歌解析:a. 分析诗歌的意象:让学生找出诗中的关键词,如“雨巷”、“丁香”等,分析这些意象的作用。
b. 情感分析: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雨巷中的孤独、期待和失落。
c. 艺术特色分析:从诗歌的结构、韵律、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讲解。
5.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雨巷》的鉴赏题,讲解答题技巧。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例题,进行类似的诗歌鉴赏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诗歌《雨巷》2. 诗人:戴望舒3. 意象:雨巷、丁香、油纸伞等4. 情感:孤独、期待、失落5. 艺术特色:结构、韵律、表现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要概括《雨巷》的意境。
b. 请分析《雨巷》中的意象,并说明其作用。
c. 请从艺术特色角度评价《雨巷》。
2. 答案:a. 《雨巷》描绘了一个孤独、悠长的雨巷,诗人在其中徘徊,寻找心中的理想。
b. 意象有雨巷、丁香、油纸伞等,它们分别象征着人生的困境、希望和庇护。
c. 《雨巷》具有独特的结构、韵律和表现手法,展现了现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雨巷》教学教案(精选12篇)
《雨巷》教学教案(精选12篇)《雨巷》教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朗读品味,咀嚼诗歌语言,深入意境,把握意象的象征意义。
2、激活学生感知、想象、体验、认识等潜在能力。
[教学方法]:1、朗读感悟法。
2、问题法。
3、演绎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
我们昨天就已经学习了的《沁园春长沙》,大家可以感受到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催人奋进,有一种博大雄浑的美感。
文学作品中的美所显现出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只是让人愉悦的东西才美,那哀婉、凄美、感伤,能够深深打动人心的东西同样具有美的力量。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雨巷》,从中体会诗歌给我们带来的美感。
二、诵读、整体感知。
1、集体朗读,初步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
①相信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那就请大家一起带着感情地朗读一下这首诗。
②读完全诗,你最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什么?(忧愁的,哀伤的)③是的,诗中没有大江东去似的慷慨豪迈,也没有涓涓细流似的轻快明丽,而是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
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低沉的,感伤的)④对,咱们把它概括为低沉幽怨,行吗?(生表示赞同),那就让我们读出这种感觉来。
2、请一位学生单独朗读。
①那么谁愿意来给我们大家朗读一下呢?②表扬一下。
节奏把握得较好,能体现感伤忧愁的感情基调。
3、这首诗中,诗人用了哪些词语着意表现诗歌的这种凄美、感伤的基调?①诗人在描写我时,用了彷徨彳亍冷漠凄清惆怅等词语来表现诗人的孤寂、迷惘的心情。
②在描写姑娘时,用了哀怨又彷徨结着愁怨凄婉迷茫表现了姑娘像我一样的迷惘、彷徨。
③在描写雨巷时,用了颓坦寂寥两个词,描绘了一幅寂寞、凄清的雨巷图三、简介创作背景,作者生平1、大家读了一遍,便有了这么多的感觉。
的确,我们感觉到这首诗很低沉、伤感,充满着愁绪和无奈。
我为什么会这样哀怨?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失落、惆怅的情感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
明确: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现代诗人。
主要有诗集《我的记忆》(包括《旧锦囊》、《雨巷》、《我的记忆》三辑,与1929年出版)、《望舒草》等。
《雨巷》教案(通用
《雨巷》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具体章节为《雨巷》。
课文内容详细描绘了一幅江南雨巷的景象,以及主人公在雨巷中的所思所感,表达了一种朦胧美的追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想象和联想,创作富有意境的现代诗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领悟诗歌的意境美。
2.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的艺术特色,培养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原文、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与雨巷相关的歌曲,让学生感受雨巷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 讲解课文:(1)分析诗歌的结构,讲解诗人在雨巷中的所见所感。
(2)分析诗歌的意象,如“丁香一样的姑娘”、“油纸伞”等,引导学生领悟诗歌的意境美。
4. 例题讲解:(1)分析诗句“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中的修辞手法。
(2)让学生结合诗句,展开想象,描述自己心中的“丁香姑娘”。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模仿课文,创作一首以雨巷为背景的现代诗歌。
(2)学生互相交流、展示作品,教师点评、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课文《雨巷》2. 课文结构:雨巷→ 丁香姑娘→ 愁怨→ 希望3. 诗歌意象:油纸伞、丁香、雨巷、姑娘4.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课文中的意象,写一篇关于《雨巷》意境美的鉴赏文章。
(2)以“雨巷”为背景,创作一首现代诗歌。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1)推荐阅读其他现代诗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组织诗歌朗诵比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雨巷》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雨巷》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雨巷》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篇一」一、导入在江南水乡之中,有一条悠长而寂寥的小巷,在这条小巷里,一把孤寂的油纸伞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年诗人在特定时代的心声。
他的心声到底是什么,今天就让我们共撑一把心灵之伞走近这位青年的诗人,与他一道去领略那江南小巷的风景,去追寻那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二、整体感知,确立诗歌感情基调师:请同学们一起欣赏这首诗歌的朗读音频,初步感知这首诗歌,看看这首诗歌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划出这首诗歌的节奏)(播放《雨巷》的朗读音频)师:欣赏了这首诗歌的朗读音频,有谁能来谈谈你对这首诗歌的感受?它是欢欣喜悦的呢?还是忧愁哀怨的呢?生:忧愁哀怨。
师:没错,这首歌从头到尾都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所以说这首诗歌的情感基调为忧伤、哀怨。
既然这首诗歌的情感基调是忧伤哀怨的,那么我们在朗读的时候也应该读出这种情感。
下面就请同学们集体朗读这首诗歌,注意读出忧伤哀怨的感觉。
雨巷师:同学们很有朝气,但缺乏点忧怨的感觉。
我们再来一遍,希望大家在这次朗读的过程中把语速放慢一点,语调低沉一点,读出诗中忧愁忧怨的感觉。
师:好。
大家这遍朗读得特别好。
由此呢,我们也可归纳出一条规律:就是我们在朗读一些表达忧愁哀怨情感的诗歌时,应该语速放慢,语调低沉。
事实上,在诗歌朗读中,我们除了要注意语速语调之外,还应该注意一些节奏与停顿。
在一些你觉得需要重点突出的地方,就应该适当地加以停顿或者是读重音,这样就会使得这首诗歌更加地有韵味,比如第一节中的两个“悠长”就可以拖长一点,更体现时间延续;第二节中三个丁香,第一个丁香是表姑娘的外表美,可以读得轻快一点,第二个丁香是表姑娘的芬芳和高洁,所以我们可以把声音拖长一点,让声音在空中回荡,读出那种心驰神往的感觉,第三个丁香既是表姑娘的忧愁,则要把声音压得低沉,表现心中的愁绪;在第五节中有两个“远了”,第一个应读重一点,而第二个则应读轻一点,读出姑娘虚无缥缈地走远的感觉。
《雨巷》语文教案(精选4篇)
《雨巷》语文教案(精选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雨巷》语文教案【精选4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雨巷》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3、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重难点: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2、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鉴赏诗歌的方法:一、知人论世。
二,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抓住意象意象:诗歌中蕴涵着诗人思想情感的景象或物象。
意境:由意象营造出的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感相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或氛围。
(幻灯) 在诗歌中,由一个或几个意象所形成的氛围,这个氛围有一个特定的名称:意境。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营造了一个宁静,幽深,略带感伤的意境。
二、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
中国现代有名诗人。
1925年入上海复旦大学学习发文,开始受法国象征派影响。
1928年开始创作现代派诗歌。
著有诗集:《我的记忆》(《雨巷》收入其中)《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影响,意象朦胧、含蓄。
代表就是《雨巷》。
后期(抗战爆发后)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情感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积极、明朗。
代表作是《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短暂的一生,很不平静。
小时候一场天花,在他脸上留下疤痕,生理上这种缺陷,常常使他变成别人奚落的把柄,即使后来在诗歌上取得一些成就,但还是常常受到来自同行的嘲笑。
文学上刚有点成就时,他喜欢上好友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平,但并没有得到回应。
戴望舒以跳楼相要挟,较后勉强答应和他订婚,但要结婚条件是:要他出国留学,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迫于无奈,1932年他去法国,当时生活很困难,靠翻译生活。
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教案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一《雨巷》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背诵《雨巷》全文。
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领悟诗歌的象征意义和审美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
培养学生的朗读、分析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中的美,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关注人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领悟诗歌的象征意义和审美价值。
2.教学难点: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
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创作背景。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雨巷”为话题,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雨巷的想象和感受。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作者戴望舒,简要介绍其创作背景。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雨巷》,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指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象征手法和情感表达。
3.合作探究诗歌中的“丁香”象征着什么?“我希望逢着”一句在诗歌中的意义是什么?诗歌的情感基调是什么?你是如何感受到的?4.课堂分享对诗歌中的重点词句进行解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5.诗歌鉴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诗歌的感悟。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审美价值,培养其文学素养。
6.课堂小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关注美,关注人生。
7.作业布置背诵并默写《雨巷》。
四、教学反思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有所提高。
3.在课堂小结环节,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关注人生,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作业布置旨在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引导他们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4.在课堂小结环节,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关注人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雨巷》这首诗传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你们能从诗中找到对应的词句来支持你们的观点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很好,‘我希望逢着’这句话,其实反映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高中必修一语文《雨巷》精品教案
高中必修一语文《雨巷》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能理解和感悟诗歌《雨巷》所展现的意境,领悟雨巷之中的情感和生活。
2.能学习和领会诗歌表达情感的技巧和方法,提升自己的感性表达能力。
3.能自主撰写一篇类似于《雨巷》这样的情感类文学作品,展示对生活、世界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教学内容与过程课前准备请学生自行查找有关《雨巷》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杨炼的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等等,加深对该作品的理解。
导入与探究•引导学生围绕《雨巷》展开想象,开启自己的感官,想一想雨巷中可能会发生的场景和情感,尽量详细地描述出来。
•请学生展示自己所想象的雨巷场景,进行合理性讨论和解读,并通过对不同场景的讨论来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课文分析•对《雨巷》进行全文朗诵,引导学生展开听觉感受,用心去感受每个字、每句话中所表达的情感。
•请学生将诗歌分解为不同的语块,对每句话进行意义分析和语言技巧解读,学习其表达情感的方式与技巧。
•请学生组织语言,进行深度解读和分析,包括情感表达、意象感受、修辞手法等等,同步进行诗歌主题的讲解。
诗歌创作•请学生吸取《雨巷》的表达方式和技巧,自行撰写一篇类似于《雨巷》的作品,可以是诗歌、散文或小说等,重点在于表达个人情感、独特见解和感悟。
•进行学生作品交流与分享,互相感受和了解每个人的情感表达和文学风格。
总结与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重点评价每个作品的情感引导、表达形式和思考深度。
•对整堂课进行总结,重点回顾《雨巷》的主题与情感表达,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肯定和表扬。
课堂作业1.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1000字以上的《雨巷》读后感,并在其中体现个人的感悟、思考和自己的生活经验。
2.收集有关其他诗歌作品的信息,进行反思和比较,并将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记录下来,作为课外学习的一部分。
教学评价与建议本节课通过对《雨巷》的深入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同时帮助学生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提升了学生对于诗歌的认识和理解。
2019-2020年高中语文《雨巷》教学简案新人教版必修1
一、导入新课你说你曾一度迷失在无边的诗海,寂寞地被困在冷冷的雨季。
你说,她翩然而至,在这寂寞的雨季唤醒了你沉睡已久的心灵。
只因在雨中相遇的那个撑着油纸伞的女孩,只因伞下那双透明闪亮的双眸,嘴角轻含的淡淡忧郁,呵!结着丁香一样幽怨的女子,竟使你许久不曾开启的心房,如花般静静地绽放。
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纸伞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年诗人在特定时代的哀婉的心曲。
今天就让我们共撑一把心灵之伞走近戴望舒,与诗人一道去领略雨巷的风景,去追寻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芬芳。
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
2、学生初读,感受诗歌的美问:读完以后有什么感受?它美在哪儿?(忧郁、愁怨)析:姑娘、雨巷、雨中的感觉一一雨中人、雨中景、雨中情。
三、理解体验1、雨中景——雨、巷(1)雨:问:大家熟悉的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是怎样描绘春雨的?(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细细的、密密的。
)析:中国古代诗词当中,雨也是一个重要的意象。
雨有四种:“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滋润万物,带来勃勃生机的,这是喜雨;“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是文人特为喜好的雅雨;还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能洗净心灵的禅雨;再有,就是“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惹人闲愁几许的,这是愁雨。
问:那么,诗歌当中是哪种雨呢?(愁雨)它营造出一种怎样的氛围?(朦胧、迷离)析:《雨巷》把文人对雨的喜爱推向了极至:象一幅微微泛黄的旧水墨画,自在飞花、无边丝雨之中,一个长发披肩的女子,从雨巷中袅袅走来,携着一缕丁香花的幽香,载着一怀嫣然极致的心事,有叹息,但不哀伤,有顾盼,但不凄然。
(2)巷:悠长、寂寥中国人对巷的亲近意识异常深厚。
北方人称胡同,南方人称巷。
汪曾琪先生在《胡同文化》里说,北京胡同,“不仅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使人怅望低徊”;南方的里巷也能给人相似的感受。
问:这里的小巷有怎样的特点呢?戴望舒在传统文学的浸染中,具有典型的传统文人特点一一忧郁、苦闷、怀旧。
《雨巷》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雨巷》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雨巷》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1《雨巷》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教材版本】:人教版高一必修【适用班级】:高一【教学目标】:1. 熟悉《雨巷》这首诗的篇目及作者,了解其背景和主题;2. 能初步理解和鉴赏这首诗的诗意结构。
【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诗歌的形式和内容表达及修辞手法。
2. 难点:把握诗歌的节奏和押韵,进一步领会主题。
【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2. 互动式教学3. 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Step One: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堂学习的内容,探讨什么是诗歌?什么是诗意结构?Step Two:导读用幻灯片呈现诗歌标题《雨巷》三个字,让学生根据诗歌标题构思,发表各自的猜想,并提供必要背景。
Step Three:精读诗歌1. 让学生阅读全文,朗读整首诗歌,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对全诗进行总体评价,感悟一下这首诗创造的意境和气氛。
3. 按照原文,逐一解读各个词句,理解其含义,探讨其修辞手法及主要意思。
Step Four: 小组合作探究1.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段诗句,并请他们在十分钟内完成对自己所分配的诗句的注释,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2. 将小组讨论的结果汇集起来,共同理解这首诗歌的表达和修辞特点。
Step Five:诗歌鉴赏请学生根据之前的学习和自己的理解,对这首诗进行鉴赏,考虑以下几个点:情感:作者表达了什么感受?意境:诗歌创建的主要意境是什么?修辞手法: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达主题?结构:整首诗歌构思运用如何?Step Six:课堂展示请学生根据鉴赏结果,进行展示,分享自己的理解及感受。
Step Seven:作业布置请学生思考并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学论述,针对这首诗展开深入分析,结合作者的背景、时代和文化背景等相关因素,探讨《雨巷》所表达的主题和精神内涵。
【教学反思】:针对本次的教学,我认为可以在未来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在阅读诗歌时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悟,同时能够加强对其文化及历史背景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可以在进一步读懂其他诗歌中,更好地理解其中的记载和蕴含的文化,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通过这次课程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了在诗歌教学中,组合作是一种效果良好的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语文《雨巷》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1(教学目标)1. 理解意象,通过意象来把握意境的营造2. 把握本课思想内容,在课堂上背熟一部分课文3. 体会文中“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教学重点,难点)1.朦胧诗的特点2.把握作者情感3.丁香姑娘的含义4.真正做到课堂背诵(教学方法)1.朗读法:朗读课文,感知本文的意境美,含蓄美2.启发法:通过图画进行引导启发3.探讨法: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交流导入):采用幽默回顾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中导入新课──前些天我们学校有人把一首古诗给改了,这首诗的名字叫“春晓”。
“春晓”被改成:“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大家知道后两句吗?(洒下敌敌畏,不知死多少)《学生笑──调动气氛》上星期又有一位同学把一首现代诗给改了,大家知道是哪一首诗吗?(学生沉默或答错),大家都不知道?恩,这让我感到很高兴,因为这样我就知道这首诗不是我们班上的同学改的,这首诗改的水平实在让人不敢恭维,我给大家念几句,看看你们能不能想到是那首诗被改:你站在**楼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蚊子装饰了你的床帐,你装饰了蚊子的梦。
(**根据自己学校教学楼的名字自行修改)(引导学生回忆起“断章”)断章是一首朦胧诗,朦胧诗是一种追求朦胧意境,注重暗示,注重象征,善于用意向表达意境的立意多元化的诗,而意象是指具有某种意义的实物(板书),大家喜欢“断章”这首诗吗?(……)那大家喜欢朦胧诗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相应的回答)喜欢的同学要注意了,因为今天我给你们讲的课就是一首极为经典的朦胧诗,不喜欢的同学更要注意了,因为我相信你们听完这堂课后就会喜欢上朦胧诗的。
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文,请大声告诉我,今天我们要上的课叫什么?(雨巷,在黑板上写出“雨巷”)(二)朗读请大家跟我一起看黑板(指着“雨巷”)。
大家来说说看在你们心中“雨巷”是什么样的一种景?(……)好,大家都说出了自己心中的“雨巷”,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诗人是怎样表达他心中的“雨巷”,而这种“雨巷”凭什么成为百年经典。
好,下面请**同学为我们朗读一下这首诗,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要注意找出诗中的“意象”,同时注意这几个字词:颓圮,太息,彳亍。
《意象是指具有某种意义的实物(指着板书强调),大家不要找错了。
》(朗读完后进行点评,可从普通话标准,节奏轻重急缓,感情是否丰富等方面进行点评)(三)作家介绍,写作背景大家说“雨巷”这首诗写得美不美?(美)刚才我也说了,这首诗是中国朦胧诗的百年经典。
那么对于这么出名的诗,有谁能够向我们介绍一下它的作者跟写作背景呢?(明确:戴望舒,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1905年出生于杭州。
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
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年出版了《灾难岁月》一生留下了诗篇92首。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
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汇总,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汇总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适当板书)(四)找意象(6个:油纸伞,雨巷,丁香,我,姑娘,篱墙)(五)分析课文,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这首诗的开头给我们的信息是什么?(雨巷)(在黑板画图)雨巷,它是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它给我们的感觉是什么“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谁撑着油纸伞(作者=我),我在干么?(独自彷徨)。
为什么彷徨?(读诗一定要联系写作背景,在作者介绍中我说过因大革命的失败,作者一度迷失自己,他找不到方向,找不到出路,他迷茫,他哭闷,所以他彷徨着,没有目的,没有方向的胡乱走着)这时我的心里又是怎样的?(凄清,迷茫,苦闷,徘徊)这时候的“我”,就只在不断彷徨,苦闷吗?(不是)虽然作者在彷徨,但他的心里并没有放弃追求,“我希望逢着……的姑娘”。
丁香一样的姑娘是作者所希望出来的虚构的人物,如果我们在画上添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那整幅画给我们的感觉又是怎样?(希望,追求)既然“我”是充满希望,那“我”的希望最终怎样了?实现了吗(没有,希望破灭了成了失望,追求也幻灭了──她默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那“我”最终就是以失望跟幻灭结尾吗(不是的,我依旧是充满希望──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图,经过分析我们不难知道这首诗所表达的是“追求与幻灭,希望与失望的双重情调”,“含蓄的暗示出作者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感”。
(六)分析意象刚才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这首诗,现在我们要对这首诗进行具体分析。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明确与朦胧并存,也就是说它的意境是明确于朦胧并存。
意境是通过意象来表达的,所以要把握意境就得从意象入手,刚才我们已经找出了6个意象,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意象是如何集明确与朦胧于一身的:第一个是油纸伞。
明确:这是件真实的雨具。
朦胧:油纸伞不比自动伞,它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
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
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
第二个是雨巷。
明确:下着雨的江南小巷。
(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
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
)朦胧: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
第三个是我。
明确:“我”就是指诗人自己。
朦胧:指像诗人那样迷失方向,处彷徨苦闷,找不到出路的先进青年。
给大家分析了三个意象,大家现在应该知道如何理解朦胧与明确并存了吧(知道)。
那剩下的三个就当作家庭作业,同学们带回去好好思考,下节课我来提问。
(七)引导背诵请同学们找出上半部分诗中的动词(撑,彷徨,逢,结着,是有……)请大家跟我一起朗读一遍这首诗(……)现在合上课本,看黑板试着回忆:动词(撑,彷徨,希望逢,结着,是有……)撑着什么东西(油纸伞),撑着油纸伞干嘛?(独自彷徨)彷徨在哪?(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诗人仅仅在彷徨吗,不(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姑娘是怎么样的?(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为什么先写颜色,再写芬芳,最后写忧愁?《举个例子:有人在1000米外拿着999朵玫瑰向你走来,因为太远,模糊,你看不清楚到底前方是什么。
这时映入你脑海的先是一团红(颜色),等到看清是玫瑰时,大家就会闻到玫瑰扑鼻的香(味道──芬芳)那时大家会不会想:“这么多玫瑰是送给谁?给我的吗?”(内心──忧愁)》这个姑娘在干吗(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哪(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作业:1.分析剩下的三个意象2.完成课后作业第二课时(一)导入放“雨巷”的朗读带(二)分析意象1. 篱墙。
明确:一堵墙。
朦胧:(这个篱墙是颓圮)让人有种哀怨、凄凉的氛围2. 丁香。
明确: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
朦胧: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
3. 姑娘。
明确:一个女孩子。
朦胧: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
(三)诗歌的押韵《雨巷》共7节,每节6行,每行押“ang”2到3次,如雨巷,悠长,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诗行中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悠长的旋律,这样的音质就同诗人追求的幽深空蒙的意境,凄婉徘徊情调很好地融合起来。
诗中不但使用“ang”的韵尾、用音节的舒缓悠扬来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而且在修辞上也使用了排比的手法来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
(三)课堂练习:解读课后习题。
(四)复习全文(五)作业:把剩下的练习完成。
2.预习下一节课2019-2020年高中语文《雨巷》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教学目的】体会诗歌创造的朦胧迷离,低回动人的意境。
【教学设想】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步骤】一、导入:今年夏天有一个很明显的天气特征,是什么?生答:“多雨!”一到阴雨的天气,天是湿漉漉的,地是湿漉漉的,让我们的心情不由得也有几分湿漉漉的。
雨总是带给我们一些莫名的忧郁、无可名状的哀伤,但这种微妙的情绪又很难准确把握,用语言传神地表达,“雨巷诗人”戴望舒非常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雨巷> >。
二、作者简介“雨巷诗人”的大名我们早已听过,有谁知道作者的基本情况?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戴望舒生于杭州,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又潇洒。
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象学的说法,属于双鱼座。
双鱼座的人浪漫柔情,以爱情为生命的养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现实,优柔寡断。
戴望舒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
三,诗歌赏析:1、有这样温柔多情的笔名,又有这样浪漫柔和的性情,戴望舒笔下流淌出来的诗句也必然是细腻多情的,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雨巷》。
师配乐朗诵。
2、欣赏完了这首诗,我们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雨巷》的魅力,那麽,你们觉得这首诗美在何处?有好几个男生脱口而出”丁香一样的姑娘美!”(生笑)这个姑娘美在何处?她长什麽模样,穿什麽衣服?(生安静)无从知道,那何以见得这姑娘的美?3、从文本中,我们只知道她是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板书:丁香)丁香是什麽样的呢,有同学见过吗(展示丁香图片)?丁香,又名紫丁香。
春季开花,花紫色,密集成圆锥花序。
有淡雅细沉的香气。
因为它的高洁与冷艳,文人墨客把它作为哀婉、愁怨、惆怅的象征反复吟咏,古来已久。
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曰:“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唐中主李璟词曰:“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可见,丁香在古典文学当中是个“愁品”,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征物。
那麽,丁香一样的姑娘会是个什麽样子的姑娘呢?生1:应该是一个纤弱的、优雅的、楚楚动人的、惹人爱怜的小家碧玉。
生2:应该是忧郁的,你只要多看一眼就忍不住被吸引的姑娘。
同学的描述很形象生动,这样一个动人的姑娘,我们忍不住都想看一看她那俏丽的脸庞,看一看她到底长什麽模样呢?我们看不到,就连诗中的我也看不到。
因为,姑娘打着一把油纸伞。
我想请同学们注意这把油纸伞。
(板书:油纸伞)大家最早听说油纸伞是在哪个故事里?生齐答:《白蛇传》。
油纸伞出现在白娘子初遇许仙的旖旎传说里,出现在丹青绘就的江南烟雨中,出现在少女玲珑的舞蹈中,也出现在歌曲动听的旋律中,不知不觉当中,油纸伞已经定格为美的背景、美的点缀。
现在,这把油纸伞出现在丁香姑娘的肩头,我们单只看到伞,已经觉得它很美,那麽它点缀的姑娘呢?生:肯定更美!油纸伞的出现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雨——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