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概述
劳动法
第一章劳动法概述一、名词解释1、劳动法:就我国而言,广义上的劳动法,包括宪法规定的基本劳动制度及劳动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劳动基本法以及其实施相配套的一系列子法、行政法规、规章及司法解释等,狭义上的劳动法,是指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颁布的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综合性法律,即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个次会议于1994年7月5日通过,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也称为劳动基本法。
2、劳动法的调整,亦称劳动法的形式,是指劳动法律规范的具体表现形式。
3、劳动法中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4、劳动行政关系,即行政机关和经授权具有行政职能的有关机构与用人单位及其团体,劳动者及其团体和劳动服务主体之间,由于执行劳动行政职能而发生的社会关系。
5、劳动团体关系,即劳动者团体(工会)与用人单位团体之间,劳动者团体(工会)与其成员或用人单位之间,用人单位团体与其成员或劳动者之间,由于协调劳动关系和维护劳动关系当事人利益而发生的社会关系。
6、三方性原则主要是指在涉及劳动问题上,劳工代表,雇主代表与政府代表处于平等地位,共同协商作出决定,以协调劳动关系。
第二章劳动法律关系二、名词解释1、劳动权利能力是指劳动者依法享受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资格,它是劳动者参与劳动法律关系成为主体的前提条件。
2、劳动行为能力是指劳动者能以自己的行为参与劳动法律关系,实际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它是劳动者作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基本条件。
3、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是指劳动法主体之间为实现一定的劳动过程,依照劳动法规,通过劳动合同而设立的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关系。
4、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劳动法主体间已经形成的劳动法律关系,由于一定的客观情况的出现而引起法律关系中某些要素的变化。
5、劳动法律关系的消灭是指劳动法主体间的劳动法律关系依法解除或终止,亦即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的消灭。
关于法律规定的劳动法(3篇)
第1篇一、劳动法概述1. 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及其相关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以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为调整对象,旨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2. 劳动法的特点(1)强制性:劳动法具有强制性,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必须遵守,违反劳动法将承担法律责任。
(2)普遍性:劳动法适用于所有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不分地域、行业、性质。
(3)平等性:劳动法强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平等地位,保障双方合法权益。
(4)综合性:劳动法涉及劳动关系、劳动保护、劳动争议处理等多个方面。
二、劳动法的主要内容1. 劳动合同(1)劳动合同的订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2)劳动合同的效力: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3)劳动合同的解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1)工作时间: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
(2)休息休假: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病假、事假等假期,均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3. 工资(1)工资支付: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
(2)工资水平:工资水平应当与劳动者的劳动贡献相适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4. 劳动保护(1)劳动安全卫生: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设施。
(2)职业培训: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提高其职业技能。
(3)劳动保护措施: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劳动者在工作中发生事故,减少职业病危害。
5. 劳动争议处理(1)劳动争议调解: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可以先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2)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劳动法释义全文
劳动法释义全文摘要:一、劳动法概述二、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三、劳动关系的建立与终止四、劳动报酬与工时五、劳动保障与安全六、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七、劳动争议处理八、法律责任与行政执法九、我国劳动法的特点与意义正文:一、劳动法概述劳动法是一部关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权益保障、权益平衡的法律规范。
我国劳动法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全文共分为九章,内容包括劳动关系的建立、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劳动报酬、工时、劳动保障、安全、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劳动争议处理以及法律责任与行政执法等。
二、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劳动法明确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包括平等就业、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职业培训、劳动安全、参加工会等。
这些权益为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三、劳动关系的建立与终止劳动法规定了劳动关系的建立和终止的条件、程序,明确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在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基础上建立劳动关系。
同时,规定了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事项。
四、劳动报酬与工时劳动法对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工资、津贴、奖金、福利待遇等。
此外,还对工时制度进行了规定,包括标准工时制、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制等,以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益。
五、劳动保障与安全劳动法明确了国家对劳动者劳动保障的责任,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同时,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六、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劳动法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进行了规定,包括禁止从事有毒、有害、危险和对妇女生理机能有害的高强度劳动等,以确保她们在劳动过程中的特殊权益得到保障。
七、劳动争议处理劳动法规定了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包括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这些程序为劳动者在权益受损时提供了法律途径。
八、法律责任与行政执法劳动法明确了违反劳动法律的责任,包括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赔偿责任等。
第十六章-劳动法-PPT课件
劳动合同订立的程序
劳动合同订立的程序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遵循 一定的手续和步骤。
(1)提出签订 劳动合同的建议。
(2)双方协商。
(3)双方签约。
14
(三)劳动合同的效力
(三)劳动合同的效力
劳动合同的效力,就是指劳动合同赋予 劳动合同的相关人士的法律约束力。
15
(1)劳动合同的生效
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6)•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其他情形。
31
第三节 集体合同
一、集体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集体合同,又称团体协约、集体协议等, 是指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或其团体就 各项具体劳动标准协商一致而达成的以全体 劳动者的共同利益为中心内容的书面协议。
32
集体合同作为一种劳动合同,不仅具有一般 合同的共同特征,同时具有其自身的特征:
第十六章 劳动法
教学目的:
1 劳动法概念及调整对象 2 劳动法 3 劳动法的基本特征和法律地位 4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5 劳动法的渊源和体系
1
第一节 劳动法概述
一、劳动法的概念
劳动法
广义
包括全国人大、国务院制定的有 关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及国务 院各部门和地方国家机关制定的 劳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
26
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1)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2)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①过错性 辞退。
②非过错 性辞退。
③经济性 裁员。
④得解 除劳动合 同的情形。
27
(3)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①一般性辞职; ②特殊性辞职;
28
(二)劳动合同的终止
劳动合同的终止,是指劳动合同的法 律效力依法被消灭,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 间的劳动关系终结。劳动合同的终止不同于 劳动合同的解除,解除表现为劳动合同的法 律效力提前消灭,而终止是基于一定的法律 事实导致劳动合同效力的自然消灭。
劳动法重点知识总结
劳动法重点知识总结
一、劳动法的概述
1.1 劳动法的定义
1.2 劳动法的目的和意义
1.3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二、劳动合同
2.1 劳动合同的定义和要素
2.2 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变更
2.3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2.4 劳动合同的违约和补偿
三、劳动报酬
3.1 劳动报酬的确定和支付
3.2 加班工资和绩效工资
3.3 工资支付的时间和方式
四、劳动时间和休假
4.1 劳动时间的安排和调整
4.2 法定休假和带薪休假
4.3 法定节假日和加班调休
五、劳动保护
5.1 劳动者的权益保护
5.2 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
5.3 特殊劳动保护和女职工保护
六、劳动争议解决
6.1 劳动争议的种类和解决途径6.2 劳动争议仲裁和劳动争议诉讼
6.3 劳动争议的调解和裁决
七、劳动监督和法律责任
7.1 劳动监督的机构和职责
7.2 劳动法律责任的种类和承担方式
7.3 劳动违法行为的处罚和赔偿
八、劳动法的最新动态
8.1 劳动法的修订和更新
8.2 劳动法的适用和解释
8.3 劳动法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以上是对劳动法重点知识的总结和概述,从劳动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开始,逐步深入探讨了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劳动时间和休假、劳动保护、劳动争议解决、劳动监督和法律责任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劳动法作为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对于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劳动关系的变化,劳动法也在不断修订和完善,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
了解劳动法的重点知识,对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劳动法概述
团体自治以公民结社自由的基本权利为前提,包 括两方面内容: 其一,工会团体的人格独立:排除国家非正当的 干涉;独立于雇主。
其二,工会团体的行动自治。 (3)劳动基准法领域:禁止强迫劳动
三、倾斜保护原则
(1)劳动合同法:解雇保护
(2)劳动基准法:基准法定,意在设定当事人 意思自治的界限 (3)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劳动者的救济保 障,如举证责任倒置
厂做工,即强迫劳动者同资本家建立雇佣劳动关系。
英国亨利八世时期曾明文规定,对流浪者给予鞭打;如再
度流浪,则被捕,除了鞭打,还要割去半只耳朵;三度流 浪就要当作重犯罪人或社会敌人处死。
2、规定最低工时和最高工资,强化雇佣剥削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颁布的《学徒法》规定,在 法定限额以上支付工资的要受到处罚,其中取得工资这 笔支付工资者要受处罚更为严厉,对前者判处监禁22日, 而对后者判处监禁10日。
劳工法规的本质
强制建立劳动关系——“乞食证”
反劳工法规,不认为是劳动法的起源。
公法
(二)民法阶段(资本主义自由竞争)
背景:资本原始积累结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 始稳定。
经济政策:古典自由主义
立法:强调私法自治,主张劳动关系由雇佣契约 调整。 1804年《法国民法典》将雇佣关系称为“劳动力 租赁” ,该法典第1710条称“劳动力租赁者, 谓当事人约定,一方为他方完成一定的工作,他 方约定支付报酬的契约”。 回到私法的轨道。
英国1802年的《学徒
健康和道德法》,规
定纺织工厂童工的工
作时间每天不得超过
劳动法全文解析
劳动法全文解析摘要:一、劳动法概述1.劳动法的定义2.劳动法的作用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1.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原则2.用人单位的自主权原则3.平等就业原则4.劳动报酬公平原则三、劳动者的权益保障1.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2.工资待遇与福利3.社会保险与福利待遇4.劳动安全与卫生5.职业培训与发展四、用人单位的义务与责任1.合法用工2.劳动合同的订立与履行3.劳动者的权益保障与维护4.社会保险的缴纳与劳动争议的处理五、劳动法的实施与监管1.劳动行政部门的职责2.劳动监察机构的设置与职责3.劳动争议的处理与仲裁4.法律责任的追究与补偿正文:劳动法全文解析一、劳动法概述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权益,规范用人单位行为的一部法律。
它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1.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原则: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和保障,用人单位有义务尊重和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2.用人单位的自主权原则:用人单位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享有劳动用工自主权。
3.平等就业原则: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用人单位不得因性别、年龄、民族、宗教、残疾等因素歧视劳动者。
4.劳动报酬公平原则:劳动者享有公平的劳动报酬,用人单位不得无故扣减或者无故延迟支付劳动报酬。
三、劳动者的权益保障1.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劳动者享有法定的工作时间,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
2.工资待遇与福利:劳动者享有法定的工资待遇,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福利待遇。
3.社会保险与福利待遇:劳动者享有法定的社会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4.劳动安全与卫生: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安全的劳动环境,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5.职业培训与发展: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职业培训机会,帮助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实现职业发展。
四、用人单位的义务与责任1.合法用工:用人单位应当遵守劳动法规定,合法招用劳动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2.劳动合同的订立与履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劳动法全文解析
劳动法全文解析摘要:一、劳动法的概述二、劳动法的主要内容三、劳动法的作用与意义四、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五、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六、劳动法的主要条款七、劳动法的实施与监督八、劳动法的修订历史正文:一、劳动法的概述劳动法是我国一部关于劳动关系和劳动力资源的基本法律,是调整和规范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
劳动法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力市场的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劳动法的主要内容劳动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者权益保障、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争议处理等。
三、劳动法的作用与意义劳动法对于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企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它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企业提供了合法用工的依据,为政府部门提供了监管的法律依据。
四、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劳动法适用于我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单位。
同时,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也适用劳动法。
五、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公平公正、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保护劳动者权益等。
六、劳动法的主要条款劳动法的主要条款包括:劳动者权益保障、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福利、劳动争议处理等。
七、劳动法的实施与监督劳动法的实施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负责。
劳动行政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劳动法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
劳动法概述(ppt30张)
不以当事人主观意志为 转移的,能引起法律后 果的客观现象:破产、 战争、伤残等
第二章小结
本章劳动法讲了两大内容: 一.劳动法的体系; 二.劳动法律关系 其中,第一节的劳动法基本原则和劳动法体系 为重点内容;
第二节的劳动法律关系及特征和劳动法律关系的构 成要素为重点内容。
1、( A )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 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 权利与义务关系。 P39 (A)劳动法律关系 (B)劳动合同关系 (C)劳动行政关系 (D)劳动雇佣关系
• • • • •
5、( B )是劳动权的核心。 (A)择业权和劳动报酬权 (B)就业权和择业权 (C)休息休假权和劳动保护权 (D)劳动保护权和职业培训权
6、( B )不具有法律效力。 (A)立法解释 (B)任意解释 (C)司法解释 (D)行政解释
A 7、以下不属于劳动标准法的是( )。 ( A )劳动争议处理法 ( B )工资法 ( C )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法 ( D )工作时间 法
内容:
P30
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 劳动关系民主化的原则 物质帮助权原则
劳动权
劳动就业权 自由择业权
劳 动 法 的 基 本 原 则
保护劳动者劳动权原则 —首要原则
劳动保护权
劳动报酬权
休息休假权 劳动保护权 职业培训权
︵ 基 本 权 益 ︶
基 本 保 护
︵ 权 益 权 能 ︶
全 面 保 护
︵ 弱 势 群 体 ︶
(B)促进就业法律制度
(D)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摘自2012年11月份真题
12
87、职业培训制度规定了政府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在
发展培训事业和开发劳动者职业技能方面的(
劳动法律基本知识大全
劳动法律基本知识大全一、劳动法概述劳动法是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
它是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规范用人单位行为为核心目标的法律体系。
劳动法的制定与实施,旨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同时也为用人单位提供合法合规的劳动行为准则。
二、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法律关系的基本形式,是雇主与劳动者之间明确权利义务的书面协议。
劳动合同应包含以下内容:1. 合同主体:明确雇主与劳动者的身份信息;2. 工作内容与条件:详细描述劳动者的岗位职责、工作时间、工资、福利、休假等;3. 劳动报酬:明确工资构成,工资支付方式以及支付周期;4. 劳动保护与安全:规定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条件、劳动保护措施;5. 违约责任:规定一方违约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三、劳动合同的签订与解除1. 劳动合同的签订:雇主与劳动者应当通过书面形式签订劳动合同,并在劳动关系开始前15日内予以办理。
2. 劳动合同的解除:可以采取协商一致、提前通知、补偿等方式解除合同。
a. 协商一致:雇主与劳动者达成一致意见,可以协商解除合同。
b. 提前通知:一方解除合同时,应提前30日通知对方,如未提前通知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c. 异议解除:当劳动者或雇主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重大违约行为时,对方有权解除合同。
四、工时与休假1. 工时:根据国家法律,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一般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
加班工作应当按照法定的工资比例支付加班费。
2. 休假:劳动者享有带薪休假的权利,具体休假天数和付款比例根据劳动者工作年限来确定。
五、劳动关系纠纷解决1. 调解与仲裁:劳动争议一般通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无法调解的可申请劳动仲裁。
2. 诉讼:当劳动合同纠纷无法通过调解和仲裁解决时,双方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六、劳动安全与职业危害防护1. 劳动安全:用人单位应提供安全的劳动条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确保劳动者的人身安全。
人民大2024劳动法(第二版) 教学课件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第三节 劳动法的法律地位
四、劳动法与经济法的关系
经济法诞生于19世纪末,以反垄断法的出现为标志,是一个产生较晚的法律部门。劳动法 诞生于19世纪初的“工厂立法”。与民法、刑法等历史悠久的法律部门相比,劳动法诞生、成 长的历史也比较晚,若与经济法相比,劳动法的诞生则早了将近一个世纪。劳动法的产生源于职 业劳动关系的普遍化;经济法的出现则源于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的常态化。劳动法与经济 法的关系,就联系(相同点)而言,都是具有现代性的独立的法律部门,在功能和机理上都具有弥补 民商立法对新型社会关系调整功能不足的特点。就区别而言,经济法调整的是政府与市场主体 之间围绕生产和经营所产生的规制与调控关系,这是一种外部关系,其调整目标是实现宏观经济 秩序化,实现经济生活在自由和秩序协调基础上的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作为劳动法主要调整对象 的职业劳动关系,是一种单位内部关系,是组织体与其成员之间的劳动给付关系,调整的目标是实 现劳动与资本的结合(联姻)、协调、共进和劳动者利益之维护。
总则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第三节 劳动法的法律地位 第四节 劳动法的体系 第五节 劳动法与劳动伦理
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和分类
一、劳动法的概念
劳动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亿万劳动者切身利益 和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法律部门。 (一)国外关于劳动法概念的见解 通过考察国外关于劳动法的各种认识和见解,可得出以下结论: (1)劳动法诞生于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时期并以雇佣劳动关系为其规制对象。 (2)劳动法起源于工厂法,脱胎于市民法(民法)并超越和发展了市民法。 (3)劳动法以保护劳动者为使命,以确保劳动者生存利益不受侵犯为理念。 (二)我国学界对劳动法概念的认识 (1)所谓劳动,是指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针对特定对象所从事的肉体或精神的活动 。 (2)劳动法的定义中涵盖了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但对于反映劳动法部门法精神(部门 法品格)的法理念并未加以明示 (3)“法律规范的总和”这种属概念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可以包含诸如民法、行政法, 甚至是刑法之中的有关劳动问题的立法规范。
劳动法ppt课件
非全日制用工——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单位一般 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 24小时的用工形式。
例题14.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企业进行经济性裁员
时,应当优先留用的人有(2011.10.多)
A.与本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就业人员,并有需要扶养的老人的
B.家庭无其他
C.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D.本单位 中层以上管理人员
E.本单位先进工作者
第二节 劳动合同
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合同终止(简答、多选):
三、仲裁原则与仲裁时效
仲裁公开进行,当事人协议不公开或涉及国家秘密、 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除外。
申请仲裁时效为1年。
第三节 劳动仲裁
四、仲裁时限与先予执行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 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45日内结束。案情复 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 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 15日。预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 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 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即时辞职 3.用人单位单方解除 (1)即时解雇 (2)预告解雇 (3)经济性裁员
第二节 劳动合同
即时辞职——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可解除合同:
1.未按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的;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单位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5.因本法第26条第1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单位以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手段强迫劳动,或违
法律基本知识劳动法概述
法律基本知识劳动法概述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旨在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稳定和社会和谐。
本文将概述劳动法的基本知识,包括劳动法的定义、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以及重要的劳动法原则和机构等。
一、劳动法的定义与历史背景劳动法是指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而制定的法律规范。
它的出现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关系的变迁以及工人阶级的崛起密切相关。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工业化进程加速,工人们面临着劳动强度大、工时长、报酬低等不公平待遇,劳动保护问题逐渐凸显。
为解决劳动问题,各国纷纷立法,劳动法也随之产生。
二、劳动法的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劳动法涉及多个方面的规范,主要包括劳动合同、工资和福利、劳动时间和休假、社会保险和劳动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一般包括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关系和劳动争议解决。
1. 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重要形式,是劳动法中的核心概念。
劳动合同应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休假、劳动条件等主要内容,同时注重合同的订立、履行和解除等机制。
2. 工资和福利:劳动法要求雇主支付合理的工资,并明确工资的支付时间和方式。
另外,劳动者还享有福利待遇,如带薪休假、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
3. 劳动时间和休假:劳动法规定了劳动时间的上限和休假制度。
一般来说,劳动者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法定标准,且休息日享有休假权利。
此外,还包括年假、病假和婚假等。
4. 社会保险和劳动保护:劳动法要求雇主提供社会保险,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
此外,劳动法还规定了劳动者的安全保护和劳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三、劳动法的原则和机构劳动法有一些重要的原则,如平等原则、保护原则、自愿原则和协商原则。
1. 平等原则:劳动法倡导劳动关系双方在权利和义务上的平等,不应存在任何形式的歧视。
2. 保护原则:劳动法追求保护劳动者的权益,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劳动争议和保障劳动安全。
3. 自愿原则:劳动法鼓励劳动关系双方自主订立劳动合同,并且合同内容应符合法律规定,保护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
劳动法规概述
劳动法规概述劳动法是一系列针对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定。
其主要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确保公平的劳动条件,提供法律保障和指导用人单位的管理行为。
劳动法规的适用范围广泛,涉及劳动合同、工资、工时、休假、劳动保护等诸多方面。
本文将对劳动法规进行概述,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和应对劳动关系中的相关问题。
一、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基础性文件,约定双方权利和义务。
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包含双方的基本信息、工作内容、工资待遇、工作时间、休假权利、劳动保护、劳动争议解决等内容。
合同签署应当是自愿的,在合同期限内,劳动者享有与其劳动合同所约定的权益,用人单位应按时足额支付工资,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
二、工时与休假劳动法规定了正常工作时间和超时工作的规范。
一般情况下,正常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每天,每周不超过四十四小时。
对于超时工作,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加班费或者安排弥补休假。
此外,劳动者还享有年假、婚假、产假、病假等合法补偿休假权利。
三、劳动报酬劳动报酬是指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的工作付给其的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加班费等。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并与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工资支付条例。
四、劳动安全与保护劳动安全与保护是用人单位应当重视和履行的义务。
用人单位应提供符合安全、卫生和劳动保护要求的工作场所和设备,并组织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
劳动者因工作环境引起的职业病或者工伤,有权获得相应的医疗和经济补偿。
五、劳动争议解决劳动争议解决是劳动关系中常见的问题。
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一般通过协商、调解和仲裁等方式解决。
劳动者可以选择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
六、劳动法的进一步研究劳动法作为一个复杂而庞大的法律体系,需要不断深化和完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劳动关系中的问题也不断涌现。
因此,我们需要继续关注劳动法的相关动态和司法解释,随时更新对劳动法的理解和应用。
第四章 劳动法概述
第四章劳动法概述第一节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一、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1、狭义劳动法:我国现行劳动法是1994年7月5日公布,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广义劳动法3、劳动法学或劳动法课程二、劳动法中劳动的概念劳动法中的劳动,属于劳动力所有者将其劳动力有偿地提供他人使用的劳动。
内涵:1、以职工或雇工身份所从事的劳动。
2、作为一种谋生手段的职业劳动3、履行劳动法律义务的劳动4、用人单位的集体劳动三、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一)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力所有者(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用人单位)之间,为实现劳动过程而发生的一方有偿提供劳动力由另一方用于同其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关系。
1、特征(1)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为用人单位或雇主;(2)以劳动力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核心;(3)是一种人身关系属性和财产关系相结合的社会关系;(4)是一种平等性质与不平等性质兼有的社会关系;(5)是对抗性质与非对抗性质兼有的社会关系。
2、类型(1)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标准(2)以劳动者特定身份为标准(3)以劳动关系所在产业为标准(4)以劳动岗位地点为标准(5)以劳动关系确立方式为标准3、范围(1)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2)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3)部分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间的劳动合同关系。
(《劳动合同法》第96条)(4)非典型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第五章)讨论案例:A公司主要从事床上用品的生产、销售,生产季节性较强,每年7月至9月是生产旺季。
朱某自2001年以来,每逢生产旺季,自带其本人的小货车至该公司从事运输等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业促进法相关规定》
第二十七条 国家保障妇女享 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除国家 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 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 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 用标准。 用人单位录用女职工,不得 在劳动合同中规定限制女职工 结婚、生育的内容。
《就业促进法相关规定》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招用 人员,不得以是传染病病原 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但是 ,经医学鉴定传染病病原携 带者在治愈前或者排除传染 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 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 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传染 病扩散的工作。
《就业促进法相关规定》
第三十一条 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享有与城 镇劳动者平等的劳动权利,不得对农村劳动 者进城就业设置歧视性限制。
⑵ 、劳动报酬权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 须按月向劳动者本人支付劳 动报酬,不得克扣或无故拖 欠。 这种报酬权,主要有三个 方面组成: 第一、劳动者按月取酬; 第二、劳动者的工资不得 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 资标准; 第三、劳动者被要求加班, 应当获得加班工资。
⑶ 、休息休假权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的工作 时间为每天8小时,每周不 超过40小时。
案例评析
参考答案 第一、拖欠工资侵害了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第二、平均日工作时间达13小时侵害了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权 利。 第三、未向工人提供必要的卫生保护措施侵害了劳动者获得 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保护的权利。 第四、未按照合同上的承诺为工人缴纳社会保险费侵害了劳 动者获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第五、威胁殴打提起申诉的工人代表侵害了劳动者提请劳动 争议处理的权利。
第一课 劳动者应该了 解的法律—劳动法
教学目的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的 1、 了解劳动法概念、立法目的等基本知识; 2、 明确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3、掌握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重点难点 重点: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难点:劳动关系的界定。
一、什么是劳动法
一、什么是劳动法
1、广义劳动法 广义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 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 总称。
练一练
一、以下说法对吗? ( )1、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是劳动者的首要权利。 ( )2、劳动者的首要义务是应当完成劳动任务。 ( )3、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二、请做出正确选择 1、下列权利中属于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权包括( ) A、接受职业培训的权利 B、结社权 C、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D、集体协商权 2、劳动者的基本义务包括( ) A、完成劳动任务 B、提高职业技能 C、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D、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 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 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 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 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 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 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 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 超过36小时。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 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案例链接
林某在一家酒店做服务员,该酒店规定服务员 每天工作5.5小时,没有休息日。林某有段时间因母 亲住院,要求每周安排一天休息,去医院陪护母亲 。酒店未予批准,理由是服务员每天工作时间仅5.5 小时,即使不安排休息日,每周也不足40小时,没 有违反国家有关劳动法律法规。 酒店的说法合法吗?这家酒店侵犯了林某什么 权利?
《劳动法》第十二条 劳动者就业,不因民 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第十三条 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 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 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 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就业促进法相关规定》
第二十六条 用人单 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 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 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 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 ,不得实施就业歧视。
没签劳动合同,如何证明 劳动关系?
劳动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 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 的记录;(提供工资条)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 份的证件;(提供有盖人事行政章或公章 工卡、厂牌 )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 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2、狭义劳动法
狭义劳动法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 动法》,简称劳动法。它是劳动法律体 系的母法,是制定其他劳动法律法规的 依据。于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
二、劳动法的立法目的
请同学们想一想, 劳动关系的双方— —用人单位和劳动 者,谁是弱者呢?
立法目的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 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 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 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1条
⑺、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
我国《劳动法》第77条规定:“用人单位和 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 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⑻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参加企业民主管理 参加工会组织 参加技能竞赛
2、劳动者的基本义务
完成劳动任务;(首要义务) 提高职业技能; 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二十八条 各民族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劳动 权利。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依法对少数民族 劳动者给予适当照顾。
《就业促进法相关规定》
第二十九条 国家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残疾人就业统筹规划,为 残疾人创造就业条件。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歧视残疾人。
《就业促进法相关规定》
谢谢大家!
案例分析
王某是甲企业的技术员,由于技术好,在当地同 行中有一定的知名度。1998年春节期间,当地乙公 司请其帮助维修机器设备。在劳动过程中,不慎从 梯子上摔下,造成重伤。在治疗过程中,在王某是 否应享受工伤待遇的问题上,王某与乙公司产生了 分歧。 王某认为,自己是为乙公司服务过程中出的事故, 属于工伤,乙公司应按照工伤保险的有关规定,给 予其工伤待遇;而乙公司认为,王某与其公司之间 不存在劳动关系,且造成伤害的原因是本人不谨慎, 应当由其本人承担主要的责任。 请你分析王某和乙公司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如何认定劳动关系的存在?
(1)是否签订了劳动合同
(2)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 之间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签 订劳动合同或签订的是无 效劳动合同,但却存在着 劳动关系,我们就称之为 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关系
事实劳动关系
事实劳动关系成立的条件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 体资格;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 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 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 分。 注意:以上三条必须同时具备,才可断定二者 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⑸、获得劳动保护权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 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 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 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 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 康检查。
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 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 特种作业资格。
⑹接受职业培训的权利
我国劳动者的职业培训权,主要表现 在劳动者在职培训中,但也包括就业 前培训。 劳动者在就业后的职业培训权 内容广泛,主要有: (1)获得参加各种职业培训资格的权利。 (2)在职工培训中,有权获得规定的学习 时间的权利。 (3)在职业培训中,按规定由用人单位负 担的费用,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已经 由劳动者代付的,用人单位必须依法 返还。 (4)进行特殊培训的权利。从事特种作业 的劳动者,要求进行专门培训是职工 培训权的具体内容之一。 (5)获得职业培训证书或资格证书的权利。
案例评析
按照《劳动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 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因此,不管用人单位每天工作几个小时,都必须保证劳
动者在一周内至少要有一个连续一天的休息时间。酒店不安 排服务员每周一天的休息时间,属于违法行为,侵犯了林某 休息休假的权利。
⑷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权
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 生育等情况下应当获得帮助和补偿。为此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 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我国目前法律法规规定的社会保险 主要有5种: 养老保险 失业保险 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 生育保险
三、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劳动关系
1、劳动关系的概念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 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 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 会关系。
一般步骤: 签订劳动合同 ----- 劳动关系成立----- 受 《劳动法》保护 但是,还有一些情况下劳动者未和用人单 位签订劳动合同,那么,他们之间是否存在 劳动关系,劳动者是否能用《劳动法》保护 自身权益?
评析: 对照上述三个条件 (1)不符合; (2)王某与公司的劳动是一次性的,不是稳定的 劳动关系。他也不需遵守乙公司的规章制度; (3)维修机器不是乙公司的业务,属设备保养。 因此,二者不存在劳动关系。
四、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基本权利
基本权利
⑴、平等就业权和自由选择职业权
案例分析
某化工厂在2002年8月招收了一批工人并与之签订了三年的劳动合 同。合同履行开始后,化工厂只在开始的两个月按照合同约定给工人发 了工资,之后一直拖欠工人工资达半年之久。工人多次请求发放工资, 化工厂均以效益不好为由予以搪塞,同时却经常要求工人加班,使得每 位工人的平均日工作时间达到了13小时,如果有工人不愿加班,就以所 拖欠工资不予发放相威胁。 因为从事的是有化工产品的加工生产,化工厂又未向工人提供必要 的卫生保护措施,致使许多工人患上了职业病,工人上医院就诊时发现, 化工厂并未按照合同上的承诺,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 为此,工人们组织起来,推选代表准备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 起申诉,被化工厂得知后,派人对职工代表进行威胁和殴打。 请分析化工厂的上述行为侵害了劳动者的哪些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