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教案

合集下载

人美版美术鉴赏-第1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含教案)

人美版美术鉴赏-第1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含教案)

康定斯基是现代抽象派画风的创始 人。这幅《即兴31 号》是画家抽象主义 风格探索阶段的作品,也是一幅很迷人 的作品。
画面中只能看到各种颜色和线条的 组合。但是,画中充斥着一种迷人的内 在的和谐以及律动的旋律,使人看上去 赏心悦目。粉红色、橘红色、深红色、 黄色、紫色、黑色、翡翠色交织在一起, 仿佛都是跳动的音符,在各自的琴键上 发出急缓、粗细、高低不同的乐调,那 些粗细不同的线条好像乐谱上的重音、 停顿、休止符一样。
我们对天安门广场的感受,就是我们对天安门的审美认知,也就是 对事物的最直观的感知,而这种感知过程就是初步的鉴赏行为,由此可 见,鉴赏并不神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面我们从具体作品入手,介绍一下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弄清什么是美术鉴赏及其对象、过程、目的和本质特征。

《捣练图》 张萱(唐) (中国画,宋代摹本,绢本设色,37厘米×147厘米,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
《捣练图》是盛唐时期的作品,张萱擅长仕女画,此画是以欣赏妇 女劳动之美展现捣练过程为目的的风俗画。《拾穗》是19世纪法国画家 米勒所画,当时法国正处在贫富差距加大、阶级矛盾尖锐的时期,米勒 居于农村,深知农民的贫穷与艰辛,这幅画是站在同情的立场上来画 的,背景是农场主小山般的麦垛,从而暗示出阶级的对立。
大家对美术作品的这些疑问或者观点,都涉及到了美术鉴赏的问题。那么什么是美术 鉴赏,美术作品是怎样分类的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理 由: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在看画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而然的引出美术鉴赏的 概念,比单纯由老师来讲述要直观和具有乐趣。)
2、什么是美术鉴赏?
所有这一切都是以写实的手法 画出来的,具有逼真的效果。这 显然不是现实的世界,而是像人 做噩梦时所呈现的离奇而又恐怖 的情景。

高中美术欣赏《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表格式教案设计

高中美术欣赏《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表格式教案设计
1.引入新课
本学期同学们将进行美术欣赏课的学习,请问:为什么要学习美术欣赏?
(附图一)
由上图不难看出,要想学会如何欣赏美术作品,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而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是能够培养的.
学生回答:
记录:
心理:了解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能够培养.
问题引如新课,宏观的向学生阐述学习的意义和必要性.
让学生树立信心
学生回答:
4.问题与讨论
(1)在书上及老师提供的作品,试分析?
(2)分组进行讨论。
4人一组
5.课堂小结:下面请各组所选的内容当众表演,看哪一组同学表演的最好。
这节课,我们为培养一双审美的眼睛奠定基础;另外,还请同学们注意,要欣赏千奇百怪的现代艺术,还必须树立全新的艺术观念,在次基础上,平时多看看多分析,定会使审美的能力得到提高。
2.讲授新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板)
(1)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正确方法,
下面我们将一些图片进行分类(帕特农神庙、清明上河图、斜卧像、彩色玻璃瓶、流水别墅、金色的秋天、瑞士军刀、米洛特的啊芙罗蒂特.)
我们面对形形色色的美术作品,难免带有个人爱好的主观倾向性,人的爱好不能强制.但是审美情趣又确实有健康与不健康之分、高尚与低俗之别.
“诗人和美术家的眼睛是点石成金的,他们把现实生活中的美挖掘描绘出来,使人从他们的作品中领略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发现的东西,使人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人生.
马克思说过:”如果愿意欣赏艺术,您必须是一个有修养的人.”审美能力因人而异、千差万别.
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通过现实美的欣赏、艺术美的熏陶,使人们能够超越日常生活的实用眼光去看待美的艺术,从容地欣赏艺术,深刻地理解艺术,并过艺术鉴赏加深人们对各类艺术的表现技巧及艺术符号、艺术语言表现意蕴的理解---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进行大量的审美实践,体会、揣摩、品味,才能达到.

培养审美的眼睛教案

培养审美的眼睛教案

培养审美的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审美的概念和作用,掌握一些培养审美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评价事物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和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的敏感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审美的概念与作用2. 培养审美的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收集一些富有审美特色的图片、影片或艺术品,展示给学生观看,引起学生对美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与讨论(10分钟)介绍审美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明白审美是一种观察、分析和评价事物美感的能力,它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3. 培养审美的方法(30分钟)(1)观察细节:提醒学生多注意周围环境中的美的元素,比如自然景观、建筑物、艺术品等,帮助他们培养发现美的眼睛。

(2)用心欣赏: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事物的美感细节,提醒他们运用感知、联想、想象等思维方式,提升观察能力。

(3)多角度思考: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美的价值和意义,培养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评价美。

(4)欣赏艺术作品:带领学生欣赏一些经典的艺术作品,引导他们学习欣赏、评价艺术品,培养艺术鉴赏能力。

4. 演示与实践(20分钟)(1)通过展示一些现代艺术品或摄影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其中的美感细节。

(2)让学生分成小组,自由选择一幅艺术作品进行观察和讨论,并在小组中展示他们的观察和分析结果。

5. 总结与反思(10分钟)请学生回顾和总结学习到的培养审美的方法,并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机会可以进行观察和欣赏美的练习。

四、作业请学生在家中或学校周围找一幅画或一件艺术品,按照教学过程中学习到的方法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写一份观察心得和感受。

五、板书设计培养审美的眼睛- 观察细节- 用心欣赏- 多角度思考- 欣赏艺术作品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审美的概念和作用,并学习了一些培养审美的方法。

通过观察细节、用心欣赏、多角度思考和欣赏艺术作品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评价事物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鉴赏能力。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过程与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充分展现自我,体现自我现有发展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审美的眼睛,使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的价值与意义。

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与学习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法国雕塑家罗丹的一句话“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引出本节课课题——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二、学习新知1、师生共同探究美术鉴赏的概念⑴从“美术鉴赏”的字面意思进行分析:“美术”:视觉艺术,可视形象,平面空间,以供欣赏;“鉴赏”:“鉴”鉴别、鉴定,“赏”欣赏、观看。

“美术鉴赏”即鉴赏视觉艺术。

⑵规范的概念:运用我们的视觉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它是一个综合的审美活动。

(美术鉴赏教材中P4,第2、3段)2、小组合作学习,鉴赏两幅作品,总结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与方法⑴合作学习时间为10分钟左右。

学习提示:观看两幅作品《捣练图》和《拾穗》(哪种美术?画的是?他们在做?构图?色彩……);对比两幅作品,体会感受(通过对比,带给你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成果展示。

⑶总结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在美术鉴赏中,“鉴”是手段、是基础,“赏”才是目的,“鉴”是为“赏”服务的。

3、看图说话,归纳出美术作品的分类⑴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分别指出有哪些大的分类:依据其艺术门类划分为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摄影等六大类;按照形式语言分为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

美术高中一年级人教版上册 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美术高中一年级人教版上册 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高一美术鉴赏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重点: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三)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

(理由: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

)(四)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学习美术鉴赏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说明什么是美术鉴赏,第三部分为美术作品的分门别类,第四部分是美术鉴赏的意义。

二、教法: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采用演示法。

三、学法:记录、观察、理解、记忆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当我们面对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如何来辨别作品的好坏,如何认识和理解艺术家的表现方法,作品的意义,对作品的价值的判断以及会从内心产生喜欢或厌恶等的情绪反应。

所有这些疑问的产生,都涉及到了美术的鉴赏问题。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张萱的《捣练图》米勒的《拾穗》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康定斯基的《即兴之31》提出问题:A、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为什么?B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为什么?C你能说说其中有关作品的表现有哪些独到之处吗?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大家对美术作品的这些疑问或者观点,都涉及到了美术鉴赏的问题。

培养审美的眼睛教案

培养审美的眼睛教案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案
一、课程名称: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意义
二、课时: 1课时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美术鉴赏的意义。

(二)能力问题: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操。

四、课程类型:新授课
五、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到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和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二)教学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
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件、各类艺术图片
八、教学过程。

《培养审美的眼睛》教学设计

《培养审美的眼睛》教学设计

《培养审美的眼睛》教学设计《培养审美的眼睛》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培养审美的眼睛》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一)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美术鉴赏,了解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区分美术门类,学会运用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分析鉴赏美术作品。

3.情感与价值:明确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产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罗丹语”导入,从现代人的全面发展出发,指出培养审美的眼睛是现代人全面发展的需要,而美术鉴赏则是培养审美的眼睛的必要途径。

第二部分:“什么是美术鉴赏”,先从对身处天安门广场的感受和对天安门的认知中,说明美术鉴赏并不神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由此引出美术鉴赏的问题。

第三部分“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简单介绍了美术的基本分类方法,这里仅列举了两个常见的艺术分类方法,学生了解即可。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生活及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2.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鉴赏的概念、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及美术作品的常见分类。

(四)讲授新课导入:“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罗丹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培养审美的眼睛——两个途径:一是欣赏大自然。

(自然景观)——黄山日出二是赏第二自然——由人创造的艺术品。

(人文景观)——天安门广场一、什么是美术鉴赏?从天安门广场的感受和认知中能让我们感觉到美术鉴赏并不神秘,它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第1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

第1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一:教学内容:1、什么是美术鉴赏 2、美术作品的分类
3、美术鉴赏的方法和步骤
4、美术鉴赏的意义
二: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2、情感态度目标:启发学生对美术现象的关注,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去深入感觉人类生活中美术的作用与人类创造美的精神。

使学生明确美术鉴赏的学习目的以及重要意义,从而树立学好美术鉴赏课程的兴趣与决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四:教学方法:引导法、讨论法
五:教具准备:本课教学幻灯片及相关画册
六:教学过程:
七: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作品的分类、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我们“审美的眼睛”。

从而让我们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培养审美的眼睛》教学设计

《培养审美的眼睛》教学设计

人美版高一美术鉴赏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教材分析:本课作为美术鉴赏教学的第一课,对后面的教学指导意义重大。

学情分析:我经过询问调查,发现很多同学以前很少去博物馆、美术馆参观,对名家名画也缺乏深入的了解,接受高端美术教育的机会很少。

但同学们仍然对《美术鉴赏》这本书很感兴趣,会仔细地欣赏课本中的图片。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懂得什么是美术鉴赏,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美术鉴赏的意义。

(二)方法与过程:能够正确区分美术门类并运用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去分析美术作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鉴赏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操。

三、教学重点:“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培养审美的眼睛,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深刻体会到美术鉴赏对于其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难点:依托图例讲清美术鉴赏的概念、美术作品如何分类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五、教学方法:启发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讲述自己大学以前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如此有名,后来在大学课堂上了解到卢浮宫博物馆官网,于是便去搜索相关资料,明白之后,也对美术鉴赏深深热爱起来。

教师活动:1、打开卢浮宫博物馆官网链接,展示《蒙娜丽莎》作品图片,并简单讲解。

(1)、新颖的表现手法在《蒙娜丽莎》之前的绘画作品中没有一幅作品将整个人物的半身如此充分地展现于画面中,以纯粹自然的姿势完整地表现了胳膊和双手。

看至腰身部位,可以发现蒙娜丽莎坐在一张椅子上,左胳膊搭在扶手上;在她的身后我们可以看到一道栏杆,以及分列画面两侧的两根小圆柱的一部分;这些细节说明蒙娜丽莎坐在凉廊(意大利建筑中的一种带檐露台)下。

人物呈四分之三角度侧坐、以风景为背景、以建筑部件为框、双手在近景处交叉,这种布局方式在十五世纪下半叶的佛兰德绘画中就已经出现了,但《蒙娜丽莎》将这种技艺发挥到了无与伦比的完美境界。

培养审美的眼睛教案

培养审美的眼睛教案

培养审美的眼睛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审美的概念和重要性;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眼光;3.学习审美思维和方法。

二、教学准备:1.教材:PPT、视频、图片等;2.教具:画册、艺术作品等。

三、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0分钟)1.用视频或图像展示一幅优秀艺术作品,并引导学生讨论其美感和特点。

2.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审美的了解和期望。

Step 2: 审美的概念和重要性(20分钟)1.讲解审美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审美与生活的关系。

2.播放相关视频,展示不同领域的优秀作品,让学生感受艺术的力量和价值。

Step 3: 培养审美能力(30分钟)1.通过观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美感和细节。

2.让学生形容他们看到的美,并引导他们表达出来。

3.展示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如绘画、音乐、舞蹈等,让学生体验不同艺术形式的魅力。

Step 4: 培养审美眼光(30分钟)1.展示一组相似但细微差异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找出不同之处。

2.讨论不同的审美观点和眼光,培养学生辨别美与丑的能力。

3.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分享并讨论他们的观点。

Step 5: 审美思维和方法(30分钟)1.介绍不同的审美思维和方法,如情感审美、理性审美、历史审美等。

2.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和方法,分析和解读艺术作品。

3.给学生分发一本画册,并让他们选择一幅作品进行解读,并用他们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四、课堂总结(10分钟)1.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五、教学延伸:1.组织参观艺术展览,让学生亲身体验艺术之美;2.开展学生艺术作品展,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才华;3.让学生选读相关的艺术与美学书籍,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审美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意识到了审美能力和眼光的培养的重要性。

通过观赏艺术作品和讨论,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高中美术第一册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高中美术第一册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新课标高中美术第一册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精品教案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①美术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的和创造能力的一门学科。

②高中美术在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3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是在初中美术欣赏的基础上整合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凸显“鉴别”与“欣赏” 的有机结合。

同时,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2)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美术的分类和功能是什么?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依据:(3)教学重点: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依据: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针对本课的性质和高中学生的特点,教学中我采用引导法、讲授法、点拨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生活中的美术现象为引导,引起关注——深入讨论——感悟意义——树立信心。

跃课堂气氛,师生互动,让学生自己观察、体会、教师引导。

以学生自己理解总结为基础,运用多媒体等实物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

教具准备:教材,备课本,PPT ,图片等三、教学设计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一.引入新课(PPT 出示图)5分钟 (1)介绍自己学习绘画的经历,使学生首先对我有所了解。

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喜欢的美术作品,喜欢什么样的作品?和学生讨论一些关于漫画,CG 电脑美术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此拉近和学生间的距离。

学生各抒己见:漫画、动画、时装…… 学生和老师自由谈论。

活跃课堂气氛。

这是高中美术的第一课,也是教师和学生第一次见面,第一印象至关重要。

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 教学设计参考

第一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 教学设计参考
(演示《思想者》)罗丹为什么要以这样的动作形象表现《思想者》呢?为什么不用老人、儿童、女人形象?
思考,回答。
成年男人更能体现《思想者》的内在魅力,更具有思想深度。
罗丹借助人体动态、神情这些表象,去表达某种内在的思想、感情,给观者以启迪。
这种形象是深思熟虑的典型形象,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高超的造型能力。
观察、思考问题。
(演示《击鼓说唱俑》、《死与生》、《灵鹫》)请同学们简单地谈谈对几张作品形象的感受。
谈感受。
引导学生分析美术作品,从中品味美术形象的基本含义。
《击鼓说唱俑》以雕塑艺术的形式,表现了一个真实、生动的说唱艺人的形象。他的表情、动态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油画《死与生》用色彩表现了生命的主题,死与生有密切的关系,画面上,它们是一个整体。《灵鹫》表现的是动物形象,用高大的山石村托了灵鹫的姿态。
4.课堂小结
下面,请各组派一名代表将本组的讨论结果公布一下。
这节课,我们为培养一双审美的眼睛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另外,还请同学们注意,要能欣赏千奇百怪的现代艺术,还必须树立全新的艺术观念,在此基础上,平时多看多分析,定会使审美的能力得到提高。
将本组的讨论后的主要观点公布给大家。
交流欣赏经验,促进共同提高。
(2)怎样欣赏美术作品呢?(把刚才学生谈的看法初步汇总一下。)
总的来说一般分为三个步骤:
①从分析形式和形象入手;
②对内容的理解、体验;
③对内蕴的探究和领悟。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这样去欣赏的呢?如果是这样,你就将自己的欣赏水平提升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
做好准备,继续思考,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怎样才能成为欣赏美术作品的内行呢?(学生思考)
运用所学方法,尝试解决具体问题。

培养审美的眼睛教案

培养审美的眼睛教案

一、教案名称:培养审美的眼睛教案二、课时安排:每课时45分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审美的概念,认识到审美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审美标准去评价和创造美。

四、教学内容:1. 审美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美的感知和欣赏方法3. 审美标准的认识4. 评价和创造美的实践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美丽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美,激发学生对美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讲解审美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审美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美的感知和欣赏方法,如观察事物的色彩、形状、质感等。

介绍审美标准,如和谐、平衡、对比等。

3. 实践:引导学生运用审美标准去评价和创造美。

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音乐等,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美的感受。

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创作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让他们亲身体验美的创造过程。

5. 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美的感受,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创造美。

六、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对审美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美丽的图片、艺术作品、教学PPT等。

八、教学建议: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美,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九、拓展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场所,让他们亲身体验美的氛围,提高审美水平。

十、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审美方法,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审美相关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来理解和掌握审美方法。

3. 采用分组讨论法,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 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展示丰富的审美素材,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七、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审美概念,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评价和创作中。

培养审美的眼睛-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培养审美的眼睛-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案
一、课程名称: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意义
二、课时: 1课时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经过本课学习,使先生了解甚么是美术鉴赏、鉴赏的普经过程和特点、美术鉴赏的意义。

(二)能力成绩: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进步先生美术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培养先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操。

四、课程类型:新授课
五、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使先生掌握美术鉴赏的普通方法,认识到美术鉴赏对于个人将来和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审美应是一种自动地行为,由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只需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自动。


(二)教学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次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普经过程或方法。

(由于先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必然的难度。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
七、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课件、各类艺术图片
八:教学过程:
1、导入:初中美术与高中美术的区别?
2、PPT展现:三只杯子,选一款喜欢的送给朋友,为甚么?
3、简述美术鉴赏的意义
4、展现《捣练图》,并分析
5、对比《捣练图》与《拾穗者》,找出相反与不同的地方
6、(重点)美术作品的分门别类
①绘画②雕塑③建筑④设计⑤书法⑥摄影
用图片展现,并讲解
九、小结
1、美术鉴赏的意义是甚么?(分组讨论)
2、美术鉴赏对我们的生活有甚么影响/好处?。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B。通过学生回答,加深美术鉴赏过程的知识认识,所具有的艺术和社会价值。
2、通过一些美术作品,你可以分别出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作品吗?
〈二〉释疑解难:
美术鉴赏中除课文中所说的美术作品分类之外,其它的分类方法。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三)注意事项:
理清思路。内容较多,注意时间的控制。
三、反思(不少于15分钟)
学法
指津
通过作品分析,结合课文中的材料,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自我总结,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
教与学互动设计
教学环节
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活动
教师活动
一、自学(10---15分钟)
1、默读学习目标
2、默读学习提纲,明确自学要求
教师适当对学习目标作简单说明
(一)学习目标:
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美术作品的分类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
2、根据其他同学的回答即使纠正自己的疑难点。3、对其他同学观点进行初步思考。
1、根据学生回答,了解学生自学存在问题。
2、根据学生自学情况,调整教法,加强教与学的针对性。
(一)探究讨论:
1、对《捣练图》与《拾穗》进行分析比较,它们是如何分类的?
A。对两幅作品的基本的知识要有所了解,作品的分类,背景,创作时间,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分析。
英德市第一中学教学案设计
授课班级周次星期备课老师赵枚辉科组美术
课题
第1课 培养审美的眼睛 --- 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教学
目标
(一)知识目标: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
(二)能力目标:1、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并利用所学的知识对身边的美术作品进行分类。

新课标人美版高中美术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精品教案

新课标人美版高中美术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精品教案

新课标人美版高中美术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精品教案各位老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1、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2、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3、本课的重点:培养学生送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4、本课的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二、教法: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采用演示法。

三、学法:记录、观察、讨论、理解、记忆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活动:展示图片:米勒的《拾穗》达利的《内战的预感》提出几个问题: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在看画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而然的引出美术鉴赏的概念。

2、什么是美术鉴赏?怎样进行美术鉴赏?基本内容:先从对天安门广场的感受和对天安门的审美认知中,说明鉴赏并不神秘,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然后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以张萱的中国画《捣练图》和法国画家米勒的油画《拾穗者》,来介绍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方法,阐明什么是美术鉴赏及其对象、过程、目的和本质特征等。

说明美术鉴赏是被动接受与主动参与的综合的审美活动。

美术作品的直观和相关知识是美术鉴赏的基础,这就要求鉴赏者必须首先具备美术的基本知识,识别美术的基本类型和一般表现方法。

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

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同学的讨论,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主动地对美术作品进行由浅入深的鉴赏活动,从而自然地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一一美术鉴赏及其意义一、授课时间:一课时二、授课题目:培养审美的眼睛一一美术鉴赏及其意义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是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能力问题: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提高学生美术鉴赏的能力。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操。

四、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本课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六、教具准备:幻灯片七、教学过程设计(一)作品分析《天安门广场》提问:《天安门广场》给大家什么样的感受?学生回答:宏伟、壮观等提问:为什么给大家这样的感受?学生回答:设计上采用了对称,历史的遗物等。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都非常好,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人不仅要学习和掌握各种专门的技术以维持自身的生存,更需要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完善美好的人生。

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是完满和有意义的。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培养审美的眼睛。

培养审美的眼睛有两个途径:一是欣赏大自然;二是欣赏第二自然一一由人创造的艺术品。

我们许多同学可能都喜欢旅游,希望到北京去看看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到黄山去观赏烟波浩淼的云海和壮观美丽的日出。

但这是两种不同的美——一种是自然景观,一种是人文景观。

当我们置身自然景观中的时候,我们似乎完全融入自然之中,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而当我们置身天安门广场的时候,我们都会不禁在内心升起一种崇高、庄严和神圣的情感,这种情感不仅来自天安门广场的布局、空间和周围的建筑,更来自我们对天安门的认知、回忆和想象。

表面上看,天安门只是一座古建筑,但从审美角度说,它已成为象征中国历史的一个审美符号。

它经历了古代中国的文明和近代中国的屈辱和奋起,更见证了中国二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可以说,我们对中国历史的认识越深入,从中获得的审美想象就越丰富。

这个过程其实已经蕴涵了美术鉴赏的基本特征。

(二)、欣赏《捣练图》和《拾穗》,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回答(讨论分析)教师总结:张萱(生卒年月不详),是盛唐时期著名的人物画家,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1 )入禁做宫廷画师。

他特别擅长画女性和婴儿,所作人物雍容华贵,形成“丰颊肥体”的人物造型,成为唐代名重一时的人物画大师。

尤其是他突破了汉魏以来中国人物画主要描绘“列女”、“孝子”的传统题材,开始表现现实中的人物形象,在美术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萱一生只留下了《虢国夫人游春图》和这幅由宋人临摹的《捣练图》两件作品。

《捣练图》描绘的是宫中妇女“捣练”的情景。

“练”又称“缣”,是一种古代的丝织品,织成时质地较硬,须煮熟后加漂粉用杵轻捣使之柔软,并经熨平后才能使用。

全画共分三个部分:右边一组描绘的是四个妇女用木杵捣练;中间一组描绘的是两个正在理线的女工;左边一组描绘的是四个妇女在熨练,其中两个拉平白练,另两个在熨练,在白练下面还有一个来回穿梭玩耍的小孩。

画面形成一个完整的捣练过程,具有连环画的性质。

这里既让我们看到了唐代人的衣饰、生活等,其人物造型和工细劲健的线条、富丽华贵的用色也明确传达出唐代人的审美观和审美趣味。

2.米勒从35岁起就定居巴比松,之后他一住就是27年,几乎一生没有离开过那里。

他在那里生活、劳动、创作,画出了他一生最重要的作品。

他与巴比松许多画家来往,和他们交流创作思想。

他的作品反映了巴比松农民的生活和那里的自然世界。

但是从米勒作品的意义来看,他又超越了巴比松派,他把人性中质朴、善良、高贵、永恒的一面呈现出来,从而感染了全世界的人。

米勒出生在法国诺曼底半岛距瑟堡和格雷维尔城不远的一个叫格律希的村子里。

他的父亲是一个从事音乐并有较好艺术素养的人。

他不仅指挥着一个乡村合唱队而且还搞些小雕塑什么的。

米勒的母亲出身在一个较富裕的农民家里,其亲属都有着良好的文化修养。

米勒从小就是在农田里长大的,直到20岁他才正式去学画,所以家庭的教养和劳动的经历培养了米勒朴实勤劳的性格,也决定了他以后的审美取向。

不过米勒并不是一开始就发现自己真正的方向的。

米勒17岁那年曾无师自通地画了一幅大画《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画面虽幼稚,却体现了米勒对周围熟悉生活的观察和对艺术的热爱。

以后他进入瑟堡画家朗格鲁画室学画。

1837年在朗格鲁的推荐下,米勒获瑟堡市政府600法郎奖金而进入巴黎一所美术学校深造。

同年又成为当时巴黎著名画家德拉罗什的学生。

他最初的老师无论是米歇尔?朗格鲁,还是德拉罗什,传授他的都是学院派的那一套。

由于米勒是一个质朴而腼腆的人,所以尽管他内心里并不喜欢这些装腔作态的东西但还是接受了。

他听从了德拉罗什的劝告去参加罗马大奖赛,但没有成功。

从德拉罗什的画室出来后,米勒常出入卢浮宫博物馆,向古代大师,尤其是米开朗基罗和普桑学习。

他一面学习,一面和一个朋友租房以卖画为生。

为了生活他不得不去画那些受欢迎的布歇风格的作品,甚至这种风格的《卖牛奶的女人》和《骑术课》还在1848年的沙龙上展出了。

这时的米勒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厌恶他目前的状态,另一方面又不知自己今后的道路该怎么走。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终于清醒了。

1849年的一天,他到一个画商家里办事,画商不在,正巧另两个陌生人也在等画商,只听他们指着墙上米勒的一幅布歇式的女人体说:“这就是米勒的画,他只会画这种低俗的画。

”米勒羞愧难当,他决定离开巴黎,到巴比松去,即使生活再艰苦,也要走自己的路。

在19世纪欧洲美术史上,作为农民画家的米勒是无与伦比的。

他塑造的大量感人的农民形象艺术地展示了当时法国农村的真实状况,因此不少肯定者亦把他说成是革命者,是一个无产阶级的艺术家。

在《拾穗》中,农民的贫穷与地主的丰收形成鲜明的对比,但这种对比不是利用脸部的表情而是略去细节的人物动作与环境,他使人物具有了雕塑的力量,从而歌颂了劳动者质朴、勤劳的美德。

而《播种者》则更确却地只通过一个人的动作就把米勒的思想表达出来了。

难怪有人通过他的画看到了起义者的脚步。

米勒作品的象征意味是十分明显的,因此象征派画家雷东也给他的画以高度评价。

但是米勒艺术的根本特性还在于它的质朴与真诚,它是艺术家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这种质朴与真诚也将是开创20世纪艺术的起点,我们将在十分崇拜米勒艺术的凡高那里看到这一点。

(三)、欣赏《萧景墓石辟邪》(石雕,南朝?梁)学生:回答感受教师总结:在南京和丹阳一带,已发现有南朝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帝王贵族的陵墓石雕31处,其中29处的石雕保存较好。

这些石雕,包括神道两侧的石柱、石兽和石碑等。

石兽相对而立,头上长双角的称“天禄”,长独角的叫“麒麟”,均是传说中的灵异瑞兽,只能用于帝王陵墓。

王公贵族墓前的石兽无角,称“辟邪”。

这些象征权势的镇守、护卫陵墓驱邪的石兽,形象在狮虎之间,更似以狮子为基础的夸张变形,肩有羽翼,多作昂扬张口、挺胸迈步状,形体硕大,粗壮厚重。

其雄强威武的气势,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很高的艺术价值,是南朝时期雕刻的代表。

萧景墓石辟邪,是上述石兽之一。

其形态为挺胸昂首、张口吐舌,似正在发出震天吼声。

它是用整块方形石雕刻而成,在平原之上硕大的体量具有很强的艺术辐射力,仿佛在控制着这一地域。

从各种角度观看,它都给人以气势宏大、雄浑稳定的感觉。

艺术家为了突出给人这一感觉,在造型上强调前挺的胸脯,夸张胸部的圆弧线,缩短腹部,夸大后腿上部肌肉和臀部的圆弧线,加粗四肢,弱化关节,夸张巨爪和大口巨舌,强调壮实和硕大的体量感,突出凶猛有力,又能使四肢非常协调地支撑身躯。

它头部稍小且向后,既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昂首动态,体现灵巧性,又能造成金字塔般的稳定感。

该辟邪厚重而不笨拙,稳定中又有动感,雄浑威猛,似内蕴无穷的力量。

它头颈不分,全身处处运用弧线、圆形,除肢腹之间镂空外,全身无繁琐细节,连尾部也紧贴臀部扎地,羽翼仅用线刻而成,加之变形加粗的四肢和夸大的巨爪与底座紧紧连在一起,都使其不易破损,所以历经千余年至今仍较完好,不能不说与其造型有关。

石辟邪的单纯、完整和矫健的外轮廓,富有很强的表现力,至今仍给人以难以忘怀的印象和美的感受。

(四)教师总结:美术鉴赏的一般程序1.这幅作品给你什么感受?2•作品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形式角度(点、线、面、色)、社会角度(五)、展示三副作品,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1、奔马(中国画,1951年)徐悲鸿学生分析:感受、线条、墨色、创作年代背景教师总结:这幅《奔马》在表现方法上,将西洋画中的解剖与中国传统笔墨相结合,显示出徐悲鸿以中西融合的方法改造传统中国画以使之具有面对现实的能力的思想。

在主题上,他以昂首飞奔的骏马来表达对民族前途的关怀和希望。

徐悲鸿给这幅作品起名《山河百战归民主》,表达了他对新中国成立、人民从此当家做主的喜悦心情和对祖国未来的期望与情感寄托。

2、根扎南国(纸本彩墨,1998年)吴冠中学生分析:感受、形式角度教师总结:吴冠中这幅作品是中西融合和油画民族化的实践,给人一种清新、明快的感觉,注重美术的本体语言一一点、线、面、色相结合的韵律美和形式美的独特风格,具有强烈的艺术个性和时代气息。

在《根扎南国》中,吴冠中以他特有的手法,以点、线、面、色的结合,塑造出南方特有的郁郁葱葱、繁茂似锦的大榕树形象,给人以强烈的形式美享受。

3、太白行吟图梁楷(宋)学生分析:感受、线条、墨色、创作人物特征教师总结:梁楷,是南宋著名的人物画家。

性情豪放,不拘礼法,自号“梁疯子”。

梁楷早期的人物画细密工致,后变为简练粗放、纵笔挥洒,寥寥数笔便能画出人物的精神气质,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后人称他的这种画风为“简笔画”,这是梁楷对我国古代人物画的突出贡献。

现存的《太白行吟图》描写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豪放性格,全画只用寥寥几笔,即把那种桀骜不驯、才思横溢的风度神韵,刻画得活灵活现。

这既得力于画家对李白的性格特征的正确把握,也和他熟练地掌握了中国画的笔法密切相关。

这是我国绘画史上最早具有代表性的“减笔画”之一,可谓之极品。

总结:本节课我们主要通过相关的美术作品,学习了什么是美术鉴赏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学生们要学会利用这些所学知识分析美术作品。

八、归纳总结本节课我们主要通过相关的美术作品,学习了什么是美术鉴赏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学生们要学会利用这些所学知识分析美术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