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部编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全解读
新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各单位教材解读精品课件PPT
教师首先要注意把握本课的教学要求,其次要了解学生认数、读数的情况。 第三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建立课堂常规。
问题一:请大家仔细看看 ,图里都有些什么呢?先 和同伴交流一下。 问题二:有几面国旗?几 位老师?引导学生逐一数 出数量是1一10的人和物 。 问题三:数数量多的实物 时,让学生说说“你是怎 样知道的”“你是怎样数 的”,以对学生进行数数 方法的指导。 问题四:你能数数身边的 事物吗?
数数的资源丰富,而且鉴于学前教育水平的提 高,给出的人物数量为20,以便教师全面地了 解学生的数数情况。
教学难点
在比较物品多少的活动中,了解 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等 含义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比较物体多 少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 生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精心制作好教具、学具,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建立有序观察的意 识,进行数数方法的指导
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 按照自己的兴趣数图中的 人物、物品的数量。在此 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按 照一定的顺序数,如先数 数目比较小的,再数数目 比较大的;也可以从左往 右或从上往下数等。如果 是在书上数,教师可以引 导学生用笔点着数,或用 笔做记号以保证不重不漏。
情境图下的文字分别示范了如何表达物体的上 下或前后位置关系,左边的第三句话提出了一 个开放性的问题,还让学生“再看图说一说”, 给学生的表述和交流留出了空间。
“做一做”让学生把课桌上的文具按要求的上 下位置关系摆放,加深对上下位置关系的认识。 同时整理好桌面,使之整洁有序,也能使学生 感受确定的位置关系能够带来“秩序”。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全章节教学讲解课件
3+ 1 = 4
3. 先用 摆一摆,再填得数。
1+1= 2 2+1= 3 2+3= 5
三、达标检测 1. 看算式,先画 ,再写出得数。
1 + 2 =( 3 ) 2 + 1 =( 3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 + 1 =( 4 ) ______________
4 13
4
4
22
31
把 有不4 同分的成分了法几吗和?几?
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4 13
4 22
4 31
在记的时候,你有什么好办法?
5 个 放在两个
里,有几种放法?
5 14
5 23
5 32
5 41
有把不5 同分的成分了法几吗和?几?
5 14
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5 23
5 32
5 41
在记的时候,你有什么好办法?
二、探究新知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章节教学讲解课件 图中事物的数量可以用几来表示?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章节教学讲解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章节教学讲解课件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章节教学讲解课件
图中哪些事物的数量可 以用“认4”识来这表是示几?吗?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章节教学讲解课件
第5课时 加法
R·一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 通过实践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 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 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 通过实践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 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 流意识。
学习重点 知道加法的含义。
一、复习导入
2019年秋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版,107页)
第一单元数一数单元内容:数10以内的数,学习数数的方法,找一找身边的数字,培养儿童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目标:1、数10以内的数。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数学的意识。
单元重难点:1、指导学生数数时手口一致,熟练数数。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从具体的实体数数到具有一定抽象性质的点子数之间的思维转换。
单元课时安排:1课时总第 1 课时课题:数一数2019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数10以内的数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渗透应用意识。
过程与方法老师通过正确指导、少讲多练、个别辅导等教学手段启发式地进行教学。
学生采用自主式与研究式方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习惯,树立积极的学习、生活心态。
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接触1~10各数,认识按顺序数数得方法。
难点让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
教学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小朋友们,在我们的这一节数学课里,由智慧仙子带你们到王国里的儿童乐园玩一玩,好吗?二、整体观察引导学生观察课本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儿童乐园里有些什么?分别在哪里吗?”(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
)三、部分观察,从表层到细微1、引导学生观察小图1、2、3。
刚才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
不过,你们知道吗?你们说得这些物体的个数都可以用数量来表示!那么可以用数量几来表示呢?这节课我们学习数一数。
引导学生观察(1)小图1:请大家看到课本左下角的第一幅小图,画的是什么?有几个?(一个滑梯)请你在大图中找到它,并指给老师看一看。
对,在数学里,我们说一个滑梯的数量是1,可以用一个圆点表示它。
(2)小图2、3:操作与步骤(1)相同。
2、小组合作学习小图4、5、6。
让小组内每人互相说一说每幅图画的是什么?各有几个?并用圆片分别摆出它们的数量。
【人教版】2019年秋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电子教案设计64
第8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第9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二十三第2、3、4、7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力目标
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的实际问题,体验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
3.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掌握“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
方法来解决”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7+5 4+8 10-3 4+7
5+6 9-5 3+9 7+6
二、指导练习
1.练习二十三第2、4、7题。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看谁算的又快又对。
2.完成练习二十三第3题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小结】:。
【人教版】2019年秋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配套教案全集(82页,Word版)
人教版一年级上期数学教案教材分析一、内容变动1.加强了准备性(主要体现在第一、二单元)(1)把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为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单元“准备课”包括数一数、比多少两部分内容。
是由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而成的。
数一数是原来的第一单元,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和经验。
比多少是原来第二单元“比一比”的内容,而原来第二单元的“比高矮”“比长短”与数学学习的关系不是很大,被删去了。
(2)将“位置”由一年级下册提前到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位置,主要是认识“上下、前后、左右”。
是从一下移过来的,而原来“位置”中“左右的相对性”以及“用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则删去了。
2.降低了难度(1)平面、立体图形的认识分散编排。
认识图形原来包括: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主要是加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但在实验过程中老师们反映:学生一下子接触的图形太多,认识辨别难度较大,不易掌握。
因此现在本册先认识立体图形,一年级下册再认识平面图形。
(2)只认识整时。
“认识钟表”原来包括:认识整时和半时,但实验过程中教师普通反映:半时的认识比较困难,我们把“半时”的认识移到了二年级上册。
本册只认识“整时”。
二、编排特点1. 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这也是全套教材的一个特点。
这册教材共九个单元,从内容上来看,可以分为准备性知识(第一、二单元)、数与代数(第三、五、六、八单元)、图形与几何(第四单元)、综合与实践等内容。
这些内容穿插安排,互相搭配。
如数与代数一共有四个单元,都相隔一单元,使同一领域的内容从总体上有所变化,这样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不觉枯燥。
并且每册第一单元尽可能安排内容比较少、活动性强的单元,给一定过渡时间,让玩了一个假期的学生慢慢地恢复学习状态。
2.加强了对知识的整理。
•大的单元(多个知识点)后面都安排了一个“整理和复习”(1-5增加了)。
•具体编排上,给出整理的线索,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解读上精品PPT课件
我的意见和想法是否能被ta接受? ta对于我的idea又是一种怎样的想法? 如果彼此都不满意,我们求同存异这样真的会好吗?
这种存在差异性的想法,换个角度稍加思索一番,就可以发现: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几乎是不可能的。
任何尝试都可能是徒劳的,甚至很有可能因为说的太多,考虑的太过于全面而伤害到对方。 所以,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与同事/合作伙伴保持距离,即使我们是主动领导者,也不要靠的太近,更不要动辄强加于人自己的观念。
数学模型是用数学语言概括 地或近似地描述现实世界事物的 特征、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 种数学结构。
模型思想的具体应用
•数与代数:数的表示;数的运算; 运算定律;方程;数量关系。
•图形与几何:用字母表示周长、面 积、体积的计算公式;用图表表示 空间和平面结构。
•统计与概率:统计图和统计表;可 能性。
请问,你怎么选择?真实情况是,好多人嘴上会说选A,但最终大都会选B。因为人们都认为自己是聪明人,当然选B,只有傻子才会选A。
谁愿意等那么长的时间?世界变化如此之快,到头来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这是大多数人内心的真实想法。似乎快速获取、及时行乐是人们的天性,人们的很多心理状态是由几万年基因的进化决定的。
一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人教版·数学)
关 键 词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职业使命视角 辩证
数学 教师
两种教 学形态
• 数学知识的教学 •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现象
问题
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 两年可能就忘了,唯有深深铭记 在头脑中的是数学的精神、数学 的思想、研究方法等,这些都随 时随地发挥作用,使他们终身受 益。
最重要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4 认识图形(一)》全章节教学讲解课件
练习课
R·一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掌握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的特征,并能加 以辨别和区分。
2.通过拼搭活动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的显著特征,建 立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
掌握立体图形的显著特征,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知识点1:认识物体。 1.
2.(1)在正方体的下面画“√Fra bibliotek。()
( )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章节教学讲解课件
√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章节教学讲解课件
2.三个长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答案:长方体。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章节教学讲解课件
3.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区别? 答案: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章节教学讲解课件
4.搭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几个小 正方体? 答案:8个。
一、新课导入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章节教学讲解课件
交流:你都收集 到哪些物体了,跟 小伙伴说一说。
二、探索新知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章节教学讲解课件
把形状相同 的物品摆放
在一起。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章节教学讲解课件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
球
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与上面这些形状相同。
你能发现什么?
课堂上让学生通过看、摸、搭等具体操作活动,使学生 对长方体、正方体、球和圆柱图形特征有了更深的了解。这 样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 生的空间观念。重视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动手操作正是 《标准》中十分强调的数学教学观念。
第2课时 拼搭
R·一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认识长方体、正方 体、圆柱和球的特征,辨认和区别这几种图形。
2019年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019年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 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 <”,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教学措施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解读上
教材结构与内容
• 该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图形与几何、综合与实践。这些内容覆盖了小学数学 一年级上册的核心知识点,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
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该教材,学生能够掌握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核心知识点,提高数学 素养和思维能力,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习惯。
数的运算
教材初步介绍了加法和减 法的概念,通过实物操作 或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 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图形与空间观念
图形认识
教材通过实物或图片的方 式,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平 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解 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图形分类
教材介绍了图形的分类方 法,让学生了解不同图形 的特点和分类标准。
空间观念
教材通过观察、操作等活 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让学生了解空间位置和 方向的关系。
挖掘教材中的集体主义教育元素
在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可以挖掘出一些与集体主义教育相关的元素,如团队合作 、集体活动等,通过这些元素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教材中的一些活动和游戏,可以让学生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 合作精神。
引导学生关注集体利益
教材中还可能涉及一些与集体利益相关的内容,如班级荣誉、学校活动等,通过这些内容 可以引导学生关注集体的利益和发展,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引导学生关注劳动 成果
教材中还可能涉及一些与劳动 成果相关的内容,如手工制作 的成果、劳动实践的收获等, 通过这些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关 注劳动的成果和价值,培养学 生的劳动意识和实践能力。
06 教学建议与注意事项
教学建议:如何更好地使用本教材进行教学?
2019部编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019部编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1——4页)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5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
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
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数画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数到;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在学生数出以后能给及时正确的评价即可。
单元教学目标:1、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充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
单元教学重、难点:1、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的数感。
2、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3、引导组织好学生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合作学习的快乐及要求。
教具准备:课件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第一课时一、按要求观察。
(课本2、3两页的主题图)1.看第2页的图;这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
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谁能告诉大家;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2.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图上到底有哪些东西。
汇报的时候要说清楚;个数是1的是什么;个数是2的是什么;个数是10的是什么?3.学生独立观察。
汇报:生按1、2、3……的顺序汇报;师板书1、2、3……个数是1的有……红旗、教学大楼、老师、操场、风向标、气温箱、足球个数是2的有……双杠、跳绳、门柱个数是3的有……石凳、帽子个数是4的有……垃圾箱、国旗护栏问:你是怎么知道有4个垃圾箱的?个数是5的有……高楼、个数是6的有……花、大树、个数是7的有……小鸟、个数是8的有……小树个数是9的有……女同学个数是10的有……男同学(允许学生说10以上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分析一年级新生大部分都有参加幼儿园的培养学习,对一年级教材的内容大部分都有所掌握,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
我们要深入、全面地学习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分散难点、突破疑点,从而得心应手地驾驭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实际情况(明确哪些内容要详细讲,哪些内容可以略讲或者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进行重组教材,以达到最高的教学效率。
我想,今天的教材分析让我们共同探讨并明确地把握每个知识点教学的尺度;并向各位老师分享一些知识点的教学方法,而不是听我在读教师用书上已有的内容。
因此等一下我不再对每单元的教学目标进行详细的说明,对于教师用书已经有的教材分析我也不再重复罗嗦,以免浪费大家的时间。
我只是在教师用书的基础上再作一些补充说明。
但是强调的是:上课之前必须要认真钻研教材以及教师用书,特别是教师用书,接下来我们就进入正题。
(展示目录)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九个单元: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数学活动:数学乐园。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课件出示)接下来我就按照教材的顺序分单元进行具体的分析。
第一单元准备课这个单元分为数一数和比一比两个部分,我们先来看数一数的教学目标是:(课件出示,不读,只看)1.通过数数活动,了解学生数数的水平以及对数数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计数物体个数的基本方法。
2.在比较物品多少的活动中,了解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等含义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了解学生语言表达情况、倾听能力以及常规习惯,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做好准备。
4.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并使学生逐步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数一数只有一个课时,主要让学生有一个数数的概念:如:我们常会数一数家里有多少人,妈妈买了多少个苹果等等,这就是数数;数物体的个数时,要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时是几,就是物体的个数。
同时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老师们可以看一下教科书2—3页(课件主题图),是这部分内容的主题图:美丽的校园。
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可以说他们的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有了质的飞跃,作为开学第一课,作为学习数学的第一课,教材为他们呈现了一幅校园情境图,向他们介绍校园里的情况,教会他们与老师与同学之间交往,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情操,这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学生观察图描述图的时候,老师就可以掌握学生数数的情况,而且可以了解学生数数的方法,为正式的教学做准备。
接着在教材的第4页第5页(课件4、5页)给出了1—10个数,了解学生认数的情况,并且配合出现了相应数量的人物和事物的集合圈,可以使学生很好的感觉到知识前后的联系,也将数数和认数的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在这一教学当中有以下几点请老师们注意一下。
(课件:教学建议)第一: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兴趣。
由于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观察能力比较有限,有意注意的时间可以说是非常短的,当你出现主题图的时候,孩子们可能马上被图画以及人物所吸引了。
这时,老师不一定要急于让学生数一数,可以充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让他们先观察图中的情境,说一说,然后带着任务去数一数。
在数的时候,引导学生数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说老师可以按照图中事物数量的多少,由少到多引导学生进行数。
先数一数图里国旗有几面,楼房有几幢等等。
也可以按照方位让学生数,可以按照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的数,可以先数天空中的小鸟有几只,或者说远处的楼房有几幢等等。
其实老师们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很多的经验,有的老师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件当中逐一出现人和事物,还有老师把学校的背景画在黑板上,然后用卡纸上绘好的人和事物在黑板上移动,吸引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来数数,学生和老师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充分的数,完成数数的任务,掌握数数的方法。
第二: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
比如主题当中数量是1的事物,除了国旗以外还有教学楼、教师,数量是2的事物除了单杠、农舍、跳绳的学生,充分利用资源掌握数数的方法。
我们有的老师除了让学生充分的数主题图当中的事物,还让学生数身边的事物,比如数一数教室里的桌椅、门窗、灯管等等。
甚至我们还可以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充分的数数。
第三:注意结合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也是数学教学任务之一,始终贯穿整个小学教育之中的。
在教材当中没有单独的内容进行教学,都是与数学教育相结合进行教育的。
在这一幅主题图中出现了国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向老师敬礼是教育学生要有礼貌,出现垃圾筒用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学生讨论问题的情境可以用来培养合作的意识。
老师们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总之,这部分内容看起来简单但非常重要,对以后进行正式教学是非常有帮助的。
老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数数认数的情况,不仅要知道学生是否能进行口头的数数,而且还要了解每个学生能否正确的数出物体的个数来。
但是准备课就是准备课,虽然在这里教材给出了1—10个数,如果学生不能全部的认识它们,也不能很好的数数时老师也不能拔高要求,因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正式教学这些内容的。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比一比这部分知识,(课件比一比)学生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和具体呈现,使学生直观的看到同样多、多和少的含义,掌握一一对应的比多少的方法。
首先教材设置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引出学习内容。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一个童话的故事情境小猪帮小兔盖房子。
相信很多小朋友对三只小猪盖房子这个故事已经非常熟悉了,教材就接着这个故事设计了生动的情节,吸引孩子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到学习当中来。
教材运用有情节的素材,小兔与搬砖的比较,小猪与所扛木头的比较,使学生直观的看到同样多、多和少的含义,也使学生直观的看到如何用这种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来比多少。
这部分教材还提供充分的教学资源。
(课件石桌)比如一张石桌,两条小鱼,三个苹果,四个葫萝卜,四只矮凳和五朵喇叭花。
教材还给出了一个问题,图中还可以比什么?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充分地比较,让学生感知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
教科书第7页安排了两个“做一做”,(课件第1题)第一题是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直观的进行比较,(课件第2题)第2题也是通过实际操作来比较物体的多少,左边两个学生是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而右边两个学生可能是直接看出来的,也可能是通过数数数出来的。
教材这样呈现是提示老师在比较的时候学生可能有多种方法,老师不必强求一定要用哪种方法来比较,只要是正确的比较就可以了。
教科书第8页的第3题,(课件公鸡鸭)是属于比多少的变式练习,公鸡和鸭子首尾对齐,但只数不同。
学生不能直观地通过一样长来比较数量,要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一只公鸡和一只鸭子用虚线连起来;或者通过“数”的方法,直接数出各种动物的数量来比较,都是可以的。
后面的第4题则可以教会学生利用圈一圈的方式去一一对应,这样很容一判断出谁比较多。
这两题一道是在少的后面画勾,一道是在多的后面画勾,这也是学生因为惯性思维容易出错的点,教师要注意把握。
第二单元位置(课件演示)教材内容“上下”“前后”“左右”。
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课件演示)三对方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所接触,“上下”“前后”的方位儿童基本上已建立起来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6岁能完全正确地辨别“上下”“前后”),所以我们先认识,并且把它们安排在一个例题中,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尽量放手让学生独立辨别,但是对于表达“上、下”“前、后”这些位置关系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的规范。
(课件演示)而左右相对于前两对方位难一些,所以后认识,并且专门安排一个例题进行教学。
儿童辨别“左、右”有自己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有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判断左、右的根据是身体的左、右两半,后来有人证明在左、右分化中起绝对优势作用的不是身体,而是手。
也就是说,儿童建立左、右的过程是:先将左、右同自己的左、右手建立起联系,然后再与自己身体的两边对应起来,最后以自身为标准来进行判断。
教材教学左、右概念时,就是按这样的顺序来编排的。
①让老师背对着学生,学生模仿老师举右手,再让学生想一想左、右两只手的习惯性分工,将左、右与自己的左、右手对应起来,②再通过“做一做”第1题,初步感知身体的左、右。
③再通过练习二的第1题,让学生以自身为中心确定物体的位置,逐步建立左、右的概念。
不涉及左右的相对性。
去掉了,一方面是因为有一定的难度(儿童一般在7岁左右,不仅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而且也能以别人为标准辨别左右)。
另一方面主要是这方面的原因,教学中老是纠缠以谁为标准。
(课件演示)将左右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车辆、行人靠右行、少先队员敬礼用右手等。
加深对左右的认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单元分3部分:1~5各数的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及计算;0的认识。
教学建议:我们先来看第一部分1~5各数的认识。
它的教学主要从:①基数含义;②认、读、写数;③数的顺序;④大小比较;⑤序数含义;⑥组成。
这六个方面进行的。
下面我就各个点进行讲解。
1.1~5各数的基数含义及认、读。
(展示课本图片)教科书第14~15页,主题图的教学有两部分内容:数数和认数。
建议都让学生通过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尤其是3和4的教学,让学生跟着老师用小棒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使学生初步看到三角形有3条边,正方形有4条边。
2.1~5各数的顺序。
(展示课本图片)教科书第16页:主要让学生通过操作直观感知:在前一个数上添上1就得到下一个数。
我觉得每间学校的资源都有所不同,大家也不必限于用计数器和现成的点子图,拨计数器的珠子可换成摆水贴教具等等,没有现成的点子图就徒手画圆也行。
只要将5个数的点子图同时呈现在黑板上,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1~5各数的顺序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