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翻转式攀爬机器人

合集下载

管道攀爬机器人结构设计及行走动力特性分析

管道攀爬机器人结构设计及行走动力特性分析

管道攀爬机器人结构设计及行走动力特性分析一、结构设计:1.机器人主体结构:管道攀爬机器人的主体结构一般由多个可伸缩的模块组成,每个模块包括一个电机、行走轮和一个伸缩杆。

2.伸缩机构:机器人通过伸缩杆来适应不同管道尺寸。

伸缩杆一般采用多节设计,每个节段之间通过齿轮或链条进行连接,以实现伸缩功能。

3.行走轮和传动机构:机器人采用行走轮来实现在管道内的行走。

行走轮通常由橡胶材料制成,提供良好的摩擦力。

传动机构一般为电机与行走轮的传动装置,通常采用齿轮传动或链条传动。

4.控制系统: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

传感器可以感知机器人的位置、姿态和环境条件等信息,以便进行自主导航和任务执行。

执行器包括电机和伸缩杆等组件,用于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和伸缩。

控制器负责接收传感器信息,并根据预设的算法控制机器人的运动。

二、行走动力特性分析:1.爬行速度:管道攀爬机器人的爬行速度取决于行走轮的直径、电机的转速和传动机构的设计等因素。

一般来说,机器人爬行速度应该足够快,以提高任务完成效率。

2.负载能力:机器人承载工具和传感器进行任务执行,因此需要具有较大的负载能力。

负载能力的大小与机器人的结构强度和设计参数有关。

3.自稳定性:机器人在管道内行走时需要具备较好的自稳定性,以应对管道内的复杂环境。

自稳定性主要通过控制系统实现,通过传感器检测机器人的姿态和环境条件,并及时做出调整。

4.能耗与动力供应:管道攀爬机器人通常采用电池供电,因此需要考虑能耗和续航时间。

一般通过优化结构设计和控制算法,减小阻力和能耗,延长电池寿命。

5.适应性:管道攀爬机器人需要适应多种管道的尺寸和形状。

因此,其结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能够根据管道的不同尺寸进行伸缩和调整。

综上所述,管道攀爬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和行走动力特性是保证机器人能够在管道内进行任务执行的关键要素。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动力调节,可以使机器人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适应不同尺寸和形状的管道。

2024年爬墙机器人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爬墙机器人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爬墙机器人市场需求分析1. 简介爬墙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在垂直墙面上行走的机器人,常用于建筑外墙的清洁和维护。

本文将对爬墙机器人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驱动因素、市场竞争等方面。

2. 市场规模爬墙机器人市场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爬墙机器人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X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Y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Z%。

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3. 市场驱动因素3.1 建筑维护需求增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高层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加,对建筑维护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传统的建筑维护方式存在高风险和低效率的问题,而爬墙机器人能够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解决方案,因此受到了市场的追捧。

3.2 劳动力成本上升传统的高空作业需要大量人力投入,人工成本较高。

而爬墙机器人的出现,可以减少人力投入,降低劳动力成本。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企业对于自动化设备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3.3 技术进步推动爬墙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受益于科技的不断进步。

随着传感器技术、移动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爬墙机器人在感知、控制和导航能力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进一步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增长。

4. 市场竞争爬墙机器人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分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在国内市场,一些知名的机器人企业已经推出了自己的爬墙机器人产品,并建立起了完善的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

这些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在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

国际市场上,爬墙机器人产品主要来自于欧美发达国家和亚洲新兴国家。

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方面表现出色,通过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未来,爬墙机器人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企业需要通过不断创新和提升产品性能,不断拓宽市场渠道和销售网络,以赢得市场份额。

5. 总结爬墙机器人市场需求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主要受到建筑维护需求增加、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技术进步推动等因素的驱动。

爬墙机器人原理

爬墙机器人原理

爬墙机器人原理
爬墙机器人的原理基本上是模仿壁虎的爬墙能力。

壁虎是一种能够在垂直平滑表面上行走的爬行动物,它们通过脚部的微小毛发和分子力实现了“吸附”的效果。

爬墙机器人则是通过模仿这种原理来实现类似的功能。

爬墙机器人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结构和材料:爬墙机器人一般采用轻量且具有足够强度的材料来构建主体结构。

类似壁虎脚部的吸盘结构通常使用弹性材料,例如硅胶,以提供足够的“吸附力”。

2. 接触力传感器:为了模拟壁虎爬墙时的“吸附力”,爬墙机器人通常配备了接触力传感器。

这些传感器能够感知机器人脚部与墙面之间的接触情况,以便机器人能够调整吸附力并保持稳定的附着。

3. 运动控制系统:爬墙机器人需要一个精确的运动控制系统来实现在垂直表面上的行走。

这个系统通常由多个电机和传动机构组成,以提供适当的力和运动。

4. 算法和控制器:爬墙机器人的控制器使用算法来计算和控制各个部分的运动和吸附力。

这些算法通常基于壁虎的行为研究和运动特征,以实现相似的爬墙能力。

通过将这些部分组合在一起,爬墙机器人可以模仿壁虎的爬墙能力,实现在垂直表面上的行走。

这种机器人具有潜在的应用
价值,例如在建筑施工、救援任务或工业领域中进行高空作业或其他需要垂直行走的任务。

爬墙机器人原理

爬墙机器人原理

爬墙机器人原理
爬墙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在垂直墙壁上运动的机器人,它可以在各种环境中执行
特定的任务,比如进行建筑物外墙的检查和维护,执行紧急救援任务等。

爬墙机器人的原理主要包括机械结构、运动控制和附着力原理。

首先,机械结构是爬墙机器人的基础,它需要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和机动性。

通常,爬墙机器人会采用轮式或者履带式的结构,通过电机驱动来实现在墙壁上的移动。

在设计机械结构时,需要考虑机器人的重量、尺寸和外形,以及与墙壁之间的接触方式,确保机器人能够牢固地附着在墙壁上,并且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其次,运动控制是爬墙机器人实现在墙壁上移动的关键。

通过控制电机的转动
和速度,可以实现爬墙机器人的前进、后退、转向等运动。

同时,还需要配合传感器来实时感知机器人和墙壁之间的距离和角度,以便及时调整运动轨迹,确保机器人能够稳定地在墙壁上运动。

最后,附着力原理是爬墙机器人能够在墙壁上停留和移动的关键。

一般来说,
爬墙机器人会利用吸盘、吸附器或者其他专门设计的附着装置,通过产生负压或者其他方式来实现对墙壁的附着。

在设计附着装置时,需要考虑墙壁的材质、表面状态和倾斜角度等因素,以确保机器人能够在各种墙壁表面上都能够牢固地附着。

综上所述,爬墙机器人的原理包括机械结构、运动控制和附着力原理。

通过合
理设计和控制,爬墙机器人可以在各种环境中稳定地执行任务,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对爬墙机器人的原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爬楼梯机器人设计

爬楼梯机器人设计

爬楼梯机器人设计摘要机器人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机械、电子、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多个方面的科学。

步行者机器人是一台在四连杆机构的基础上而设计出来的爬楼梯机器人。

它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始终保持自身重心,实现爬上楼梯的目的,动作稳定,优美。

虽然该作品结构较为简单,但是其中采用了模块化设计,使其可以随时更新、升级(这是现今机电一体化工程中鲜有的设计方法);使机器不仅能适应不同的楼梯,更可以在不同情况的路面上发挥其作用。

其中利用的仿生学原理使该机器人即使在路况不是很好的情况下也可以稳定的进行工作。

1、进行了较完善和全面的方案设计而后分析论证。

重点分析讨论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方案。

并从中选取一个作为设计方案。

2、对于机器人运动方式,系统设计及其驱动要求进行了认真仔细的分析,对比和计算校核。

3、针对已定方案的设计计算,进行了实际制作从而验证了机构的可行性。

关键词:机器人爬行台阶目 录前 言 (1)第一章机械的功能原理设计1.1 实现功能 (2)1.2 原理设计 (2)第二章运动方案设计分析2.1 方案设计 (3)2.1.1 方案一 (3)2.1.2 方案二 (3)2.1.3 方案三 (3)2.2 方案的对比和分析 (4)第三章零件的选定与基本计算3.1 材料选取与电机选取 (4)3.2 驱动系统技术参数的计算 (5)3.2.1 功率的计算 (5)3.2.2 死点位置的计算与处理 (6)第四章 制作与改进4.1 制作过程遇到的问题及改进方案 (7)4.2 调试及改进结果 (7)4.3机械运动方案图 (9)第五章总结5.1总结和设计制作感受 (10)参考文献及相关网址 (11)前言在一个学期的《机械原理》课程学习中,我们学到了有关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老师授课深入浅出,很适合我们学习专业课的认识规律,便于我们理解和掌握,在整个课程的学习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成绩。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有了基本的机构分析方面的能力,包括机构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力分析和动力学分析。

爬墙机器人原理

爬墙机器人原理

爬墙机器人原理
爬墙机器人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机器人,它可以在垂直墙壁上行走,甚至可
以在天花板上移动。

其原理主要基于机械结构和物理原理的应用。

首先,爬墙机器人的结构设计非常重要。

它通常采用轮式或者履带式的结构,
配备有吸盘或者吸附材料。

这些吸盘或吸附材料可以产生足够的吸附力,使机器人能够在墙面或天花板上牢固地附着。

同时,机器人的重心设计也非常关键,要确保其在行走时能够保持稳定,不至于发生倾覆或者滑落的情况。

其次,爬墙机器人利用物理原理来实现在墙面上行走。

在机器人的运动过程中,通过控制吸盘或吸附材料的吸附和释放,可以实现机器人在墙面上的移动。

例如,当吸盘吸附在墙面上时,机器人可以利用电机或液压系统来产生推力,从而实现向上或向下的运动。

同时,机器人还可以利用自身重心的调节,来实现在墙面上的平稳行走。

此外,爬墙机器人还可以利用传感器和控制系统来实现对墙面的感知和自主导航。

通过激光雷达、红外线传感器等设备,机器人可以实时感知墙面的形状和距离,从而调整自身的运动轨迹。

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息,实时调节机器人的运动状态,使其能够在墙面上自如地行走。

总的来说,爬墙机器人的原理是基于结构设计、物理原理和智能控制系统的综
合应用。

通过合理设计的结构、物理原理的运用和智能控制系统的支持,爬墙机器人可以实现在垂直墙面和天花板上的自由行走。

这种机器人不仅具有很高的科研和技术价值,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在建筑施工、救援任务和工业检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爬墙机器人的原理和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应用。

爬墙机器人原理

爬墙机器人原理

爬墙机器人原理
爬墙机器人是一种可以在垂直墙面上爬行的智能机器人,它通常被用于特殊环境下的搜救、检测和维护工作。

爬墙机器人的原理主要包括机械结构、运动控制和附着力三个方面。

首先,爬墙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设计非常重要。

它通常采用轮式或者履带式的结构,配合多关节的机械臂和传感器,以便在垂直墙面上实现稳定的移动和操作。

机械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重量、强度和灵活性的平衡,以及对墙面的适应能力。

其次,爬墙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是实现其爬墙功能的关键。

通过精确的电机控制和传感器反馈,爬墙机器人可以实现对自身姿态的调整和对墙面的粘附力控制。

这需要复杂的算法和实时的数据处理能力,以确保机器人在爬行过程中保持稳定和安全。

最后,爬墙机器人的附着力是其能够在墙面上爬行的基础。

通常,爬墙机器人会采用吸盘、气压或者粘附材料等方式来实现对墙面的附着。

这些附着装置需要具有足够的抓地力和对墙面的适应性,以确保机器人可以在各种环境下实现稳定的爬行和操作。

综上所述,爬墙机器人的原理是基于其机械结构、运动控制和附着力三个方面的技术实现。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精密的控制,爬墙机器人可以在垂直墙面上实现高效的移动和操作,为特殊环境下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爬墙机器人在未来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电力铁塔攀爬机器人

电力铁塔攀爬机器人

电力铁塔攀爬机器人哎呀,说起电力铁塔攀爬机器人,这可真是个有趣又厉害的玩意儿!我记得有一次,我去郊外游玩。

那天阳光特别好,微风轻轻吹着,让人心情格外舒畅。

我走着走着,就看到了远处的电力铁塔。

那铁塔高耸入云,特别壮观。

就在这时,我心里突然就想到了电力铁塔攀爬机器人。

你想啊,电力工人要爬到那么高的铁塔上去检修线路,多危险多辛苦啊。

要是有了这攀爬机器人,那可就不一样了。

这机器人得有灵活的手脚,就像猴子一样,能稳稳地抓住铁塔上的那些架子。

它的身体还得小巧轻便,不能给铁塔增加太多负担。

而且它得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够快速准确地发现铁塔上的各种问题。

比如说线路有没有磨损啊,零件有没有松动啊。

它发现问题后,还得能及时通知工作人员。

这机器人的身上还可以装一些小工具,像扳手、螺丝刀啥的,遇到小问题自己就能动手解决。

这机器人的动力也很重要。

太阳能?风能?或者是电池?不管是哪种,都得保证它能有足够的能量在铁塔上爬上爬下。

它还得聪明,能根据铁塔的结构和线路的布局,规划出最佳的攀爬路线。

遇到恶劣天气,比如说刮大风下大雨,它得知道赶紧停下来,找个安全的地方躲一躲。

我想象中的这个电力铁塔攀爬机器人,还得能和地面的控制中心保持良好的通讯。

这样工作人员就能实时了解它的工作情况,给它下达新的指令。

要是它在攀爬过程中不小心“迷路”了或者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也能及时求助。

对了,它的外表也不能太丑,最好设计得有点可爱,这样大家看到它工作的时候,心情也会好一些。

也许可以给它涂上一些醒目的颜色,像橙色或者黄色,这样在阳光下一眼就能看到它。

要是真有了这么厉害的电力铁塔攀爬机器人,电力工人的工作就能轻松不少,我们的用电也能更有保障啦。

说不定以后我们在路边看到电力铁塔,就能看到这些小家伙们在上面忙碌的身影呢!。

攀登者机器人说明书

攀登者机器人说明书

攀登者机器人说明书一、产品概述攀登者机器人是一款专门设计用于攀登高空或陡峭山峰的机器人。

它的主要功能是帮助人类攀登那些难以到达的地方,以便进行任务执行或探索。

二、产品特点1. 强大的爬升能力:攀登者机器人配备了强大的爬升系统,能够在陡峭的山壁或高楼大厦上自由攀爬,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攀登体验。

2. 精准的定位系统:机器人采用先进的定位技术,能够准确判断自身位置,并根据用户指令进行移动和导航。

3. 多功能机械臂:攀登者机器人配备了多功能机械臂,可以完成一系列复杂的动作,如抓取、拖拽等,以满足用户在攀登过程中的各种需求。

4. 高强度材料:攀登者机器人采用高强度材料制造,能够承受极端环境下的恶劣气候和复杂地形的挑战,确保用户的安全。

5. 智能避障系统:机器人配备了智能避障系统,能够识别前方障碍物并自动避让,确保攀登过程中的安全。

三、使用方法1. 准备工作:在使用攀登者机器人之前,需要确保机器人已经充电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同时,用户需要佩戴好安全装备,以防万一。

2. 设置目的地:用户可以通过控制台或手机应用程序设置机器人的目的地,并根据需要设定攀登的速度和高度限制。

3. 开始攀登:一切准备就绪后,用户可以启动机器人,它会自动开始攀登。

在攀登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控制台或手机应用程序对机器人进行远程控制。

4. 完成任务:一旦机器人到达目的地,用户可以通过机械臂完成任务,如搜集数据、拍摄照片等。

完成任务后,用户可以选择继续攀登或返回起点。

四、注意事项1. 在使用攀登者机器人时,用户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避免发生意外。

2. 严禁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使用机器人,如大风、暴雨等。

3. 用户在攀登过程中要合理安排体力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4. 在攀登过程中,用户要注意保护机器人,避免碰撞或损坏。

5. 请勿将攀登者机器人用于非法活动或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以免触犯法律。

五、维护保养1. 定期检查机器人的电池和电源线是否正常工作,如有损坏或老化应及时更换。

一种爬楼梯机器人的创新设计

一种爬楼梯机器人的创新设计

doi:10.16576/ki.1007-4414.2019.06.022一种爬楼梯机器人的创新设计周梓达,纪浩钦,叶日鸿,李金泉,汪朋飞(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兜,广东深圳518060)摘要:针对现有爬楼梯机器人效率低、结构较复杂等缺点,设计了一款新型爬楼梯机器人。

该机器人的爬楼梯装置由两套前后支脚具有高度差的支撑装置交错布置构成,在导轨式升降机构带动下做直线升降运动。

通过两套支撑装置交替升降和驱动,使机器人支撑在楼梯上完成爬楼梯运动。

主控芯片选用STM32,通过串口通讯实现遥控控制。

该爬梯机器人能够平稳、快速和高效地实现爬梯功能,通过改装可转化成适用于不同领域的爬梯机器人。

关键词:爬梯机器人;结构设计;升降机构;STM32;串口中图分类号:TH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4414(2019)06-0075-04The Innovative Design of a Stair Climbing RobotZHOU Zi-da,JI Hao-qin,YE Ri-hong,LI Jin-quan,WANG Peng-fei (College of Mechatronics and Control Engineering,Shenzhen University,Shenzhen Guangdong518060,China) Abstract:A new type of stair climbing robot is designed to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stair climbing robots, such as low efficiency and complicated structure.The climbing stair device of the robot is composed of two sets of supporting devices with heigh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ront and rear legs,and is linearly moved by a rail lifting mechanism.Two sets of supporting devices are alternately lifted and driven,and therefore the robot is supported on the stairs to finish the climb move­ment.The STM32control chip is selected and the remote control is realized by using serial port communication.The stair climbing robot can realize the stair climbing function smoothly,quickly and efficiently;and it could be converted into stair climbing robot suitable for various fields by modification.Key words:stair climbing robot;structural design;lifting mechanism;STM32;serial port0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及人工智能等迅猛发展,机器人从传统的工业制造领域迅速向社会不同领域发展,如医疗服务、家庭服务、教育娱乐、勘探勘测、生物工程、救灾救援、智能交通等⑴。

轮腿式爬楼梯机器人的机械系统设计

轮腿式爬楼梯机器人的机械系统设计

轮腿式爬楼梯机器人的机械系统设计摘要:移动机器人在很多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物品运输,危险或城市环境下作业,担负救援任务和军事用途等,而楼梯是移动机器人在人造环境中最常见、最难跨越的障碍之一,本文综合轮式爬楼梯移动机器人和腿式爬楼梯移动机器人的优点,设计了一款新型的轮腿式爬楼梯移动机器人,可以为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移动机器人;爬楼梯;机械系统中途分类号:TP2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复杂环境中运动的移动机器人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兴趣,在服务机器人领域成为一个研究热点[1]。

楼梯在城市环境中随处可见,它们被设计成需要跨越的垂直距离,对于机器人和车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例如,在城市搜救、楼宇建筑内运送货物、楼宇建筑内运送老幼病残弱、楼宇建筑内的清洁、楼宇建筑内消防灭火等。

因此爬楼梯机器人的应用对人身安全、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有很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学者对爬楼梯机器人进行了很多研究,美国发明家Dean Kamen研发了一款叫 IBOT300的智能轮椅 [2],它能够实现爬楼梯功能,如图1所示,该轮椅有三种运动模式:平坦路面上6轮行驶;崎岖路面上4个后轮行走;遇到阶梯障碍时两对后轮交替攀爬。

波士顿动力公司的M. Buehler等人研制的Big Dog机器人[3],如图2所示,能够跳过1米沟渠,爬上45度的斜坡,以5米/秒的速度运行,并携带超过50公斤的有效载荷。

日本长崎大学机械工程系研发了一种爬楼梯装置,如图3所示,上下楼梯动作的实现是通过四组行星轮的翻转和四条伸缩“腿”的移动上下楼梯[4]。

我国上海交通大学发明了一款被动行星轮爬楼梯机器人[5],如图3所示,它的机械系统是由机器人底盘、四组一样的行星轮系、机器人驱动等构成。

该移动机器人能够攀爬30°的楼梯,可以很好的适应非平坦的地形。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纪军红团队研制一种具备前后各两个摆臂的履带式移动机器人,该机器人能够适应较复杂地面,具有很强的多地形自适应越障能力[6]。

仿生爬杆机器人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

仿生爬杆机器人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

0引言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为接轨“十四五”规划要求,政府逐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由此电线杆、指示牌等杆类数量激增。

传统杆类设施的维护主要依靠人力劳作解决。

在传统的登高作业中,施工工人通常以“脚扣”为辅助工具,攀爬到作业点。

一般情况下,“脚扣”是较为便利的,但对施工工人控制平衡的能力要求较高,工人在作业时要是不够专注,出现晕眩,就会有坠落的风险。

将仿生爬杆机器人应用于高空作业中,减少工人登高过程中消耗的体力和精力,避免事故发生,提高施工工人高空作业安全系数。

因此,研究仿生自动爬杆机器人用来改善施工工人的劳动环境或替代人类进行高空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安全性,为需高空作业的行业带来一次革命很有必要。

1仿生爬杆机器人分类仿生爬杆机器人属于第三代机器人———智能机器人中的一种,是通过模仿自然界中部分生物的形状结构、运动特征和行为方式等,从而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代替人类工作的爬杆机器人。

从仿生学角度出发,可将爬杆机器人分为仿尺蠖式、仿蛇形、仿熊式等。

1.1仿尺蠖式爬杆机器人这类机器人设计原理为仿生蠕动原理,通常由几个模块组成,机器人两端手爪与杆件直接接触,使机器人能牢固地附着于物体表面;两端手爪间一般为曲柄摇杆机构连接,实现蠕动的攀爬步态。

这类机器人能够适应不同直径或变径的杆类物体,并且可顺利通过法兰盘等障碍物,有较好的越障能力;但是对其运动的控制比较复杂,需要进行运动学分析,计算出运动方程,才能达到精准控制机器人的步态[1]。

1.2仿蛇形爬杆机器人仿蛇形爬杆机器人一般采用多个机构环抱杆件来维持其附着在杆件上,参考仿蛇运动六步态,通过缠绕软体执行器与杆件之间的摩擦力作为驱动力,实现机器人爬杆的功能。

该类机器人拥有较快的爬行速度,其中的仿蛇缠绕软体爬杆机器人制作简单,控制简易,能适应不同摩擦度表面的各类杆件,但受材料限制,负载较小,在攀爬过程中只能携带有效载荷,无法跨越法兰盘等障碍物[2]。

2024年爬墙机器人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爬墙机器人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爬墙机器人市场分析现状引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爬墙机器人近年来逐渐成为了市场上备受关注的产品。

爬墙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在垂直墙面上自由行走的机器人,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建筑施工、清洁服务、安全检查等。

本文将对爬墙机器人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爬墙机器人市场目前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2019年全球爬墙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亿美元。

这一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多种因素的推动。

首先,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对爬墙机器人市场的增长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传统的建筑施工工作往往依靠人力完成,存在安全隐患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爬墙机器人的出现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建筑施工工作的安全性和效率,因此受到了建筑行业的广泛关注和应用。

其次,清洁服务领域的需求也是爬墙机器人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

传统的清洁工作需要人工搬运和爬高作业,存在安全隐患和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爬墙机器人的出现可以实现全自动的清洁作业,减轻了人工劳动的负担,提高了清洁效率,因此得到了清洁服务行业的广泛应用。

最后,安全检查领域也是爬墙机器人市场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爬墙机器人可以利用高精度传感器和摄像头等设备,对建筑物外墙进行全面巡检,准确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这一能力使得爬墙机器人在安全检查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市场竞争格局爬墙机器人市场竞争激烈,目前有多家公司涉足这一领域。

主要的竞争者包括:1.公司A:公司A是一家领先的爬墙机器人制造商,其产品具有稳定性好、工作效率高等优点,在市场上拥有较大的份额。

2.公司B:公司B是一家刚刚进入爬墙机器人市场的新兴公司,其产品具有创新设计和高性价比的特点,通过价格竞争在市场上争夺份额。

3.公司C:公司C是一家专注于爬墙机器人相关软件开发的公司,其产品具有智能化与人工智能的特点,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操作和管理体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翻转式攀爬机器人公布号:CN101695835A公布日:2010.04.21申请号:200910073108.2申请日:2009.10.29申请人:哈尔滨工程大学地址: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1号楼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处知识产权办公室发明人:史冬岩;石先杰;邓波;陆玉婷;李芳发明名称智能翻转式攀爬机器人摘要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智能翻转式攀爬机器人。

组成包括躯干,安装在躯干上的两个翻转臂,安装在翻转臂上的旋转臂,安装在旋转臂上的夹紧手爪和控制器;所述的躯干包括两平行支撑杆、传动轴、上转动杆和下转动杆,支撑杆和两转动杆垂直设置且通过滚动轴承相连;翻转电机通过支撑架和躯干相连,位于躯干的两支撑杆之间;翻转电机的输出力矩通过传动装置输出带动翻转臂和躯干翻转。

本发明运用翻转式攀爬方式,爬行速度快,能够在弯曲的杆状物和水平的杆状物上爬行,也能够在不同的杆状物之间进行迁移爬行;通过遥控装置和智能控制,爬行方式灵活,智能化程度高;通过压力传感器反馈回夹力使爬行更加可靠。

权利要求书1.一种智能翻转式攀爬机器人,其特征是:组成包括躯干,安装在躯干上的两个翻转臂,安装在翻转臂上的旋转臂,安装在旋转臂上的夹紧手爪和控制器;所述的躯干包括两平行支撑杆、传动轴、上转动杆和下转动杆,支撑杆和两转动杆垂直设置且通过滚动轴承相连;翻转电机通过支撑架和躯干相连,位于躯干的两支撑杆之间;翻转电机的输出力矩通过传动装置输出带动翻转臂和躯干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智能翻转式攀爬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电机输出轴齿轮、换向齿轮、下转动杆齿轮、传动轴齿轮、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同步齿形带,翻转电机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输出轴齿轮相连,下转动杆齿轮安装在下转动杆上,换向齿轮通过换向齿轮支承轴安装在支撑杆上,传动轴齿轮安装在传动轴的一端,电机输出轴齿轮与换向齿轮和下转动杆齿轮啮合,换向齿轮与传动轴齿轮啮合,第一带轮安装在传动轴的另一端,第二带轮固定在上转动杆上,两带轮通过同步齿形带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一种智能翻转式攀爬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翻转臂的组成包括翻转支杆、翻转基体、后端盖、旋转电机、推力轴承和止动套;所述旋转臂的组成包括旋转基体、手爪驱动电机、丝杠、限位开关、推杆螺母和手爪转动轴;翻转支杆一端和转动杆固结,翻转支杆另一端与翻转基体固结,止动套位于翻转基体外端、由上下两件套体组成,止动套固定在翻转基体上,旋转电机位于翻转机体内,旋转电机前端有推力轴承,旋转电机输出轴位于推力轴承内,输出轴前端与旋转手臂固结,旋转基体上有导向槽,推杆螺母下端位于导向槽内,推杆螺母上端有螺纹孔与丝杠螺纹连接,限位开关位于丝杠行程末端,手爪驱动电机固定在旋转基体上,电机输出轴与丝杠通过联轴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一种智能翻转式攀爬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夹紧手爪由爪体、压力传感器、橡胶层、光电管组成,压力传感器位于爪体内侧、与爪体粘接,橡胶层粘贴在压力传感器上,爪体后部设有光电管,最后端有导向槽,推杆螺母位于导向槽内,爪体能够绕位于旋转基体上的手爪转动轴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翻转式攀爬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夹紧手爪由爪体、压力传感器、橡胶层、光电管组成,压力传感器位于爪体内侧、与爪体粘接,橡胶层粘贴在压力传感器上,爪体后部设有光电管,最后端有导向槽,推杆螺母位于导向槽内,爪体能够绕位于旋转基体上的手爪转动轴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一种智能翻转式攀爬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模块和遥控模块,遥控模块包括无线发射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控制器粘接在躯干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翻转式攀爬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模块和遥控模块,遥控模块包括无线发射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控制器粘接在躯干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翻转式攀爬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模块和遥控模块,遥控模块包括无线发射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控制器粘接在躯干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翻转式攀爬机器人,其特征是: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模块和遥控模块,遥控模块包括无线发射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控制器粘接在躯干上。

基于TRIZ的攀爬机器人的创新设计机器人是一种典型的机械、电子、控制结合的产物。

它是一种仿人操作、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能在三维空间完成各种作业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生产设备。

在国内外先后出现地面爬行机器人、壁面爬行机器人和球面爬行机器人之后,管道和绳缆爬行机器人也受到了广泛重视,登上了历史舞台。

现代生活中,高空作业不断增加,如路灯杆、悬索桥钢索、杆状城市建筑的清洗、油漆、喷涂料、检查、维修、电力系统架设电缆、瓷瓶清洁以及一些危险管道的检修等。

为了降低工人高处作业的危险程度,提供可靠的作业工具及物资运送方式,进行危险环境的管道检修尤其是在发生火灾、地震、核泄漏等突发性自然灾害和人为不慎引起的突发性灾害后危险管道的检修等实际需要,研制一种可实现各种管道及任意角度杆状物攀爬的攀爬机器人是十分必要的。

它不仅可以辅助工人完成作业任务,还可以通过远程监控,实现环境监测、军事侦察等任务。

爬树、爬杆及爬管道类机器人与一般在地面上移动的机构有着很大的不同,从水平爬行“跃迁”到竖直方向爬行,首先要克服重力的作用,而其与垂直壁面的爬行又有着较大的差别,它不能采用吸附式或粘性物质提供抓紧力,只能依靠柱杆的表面提供升力。

杆状物攀爬机器人一直以来就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焦点,国内外现有的杆状物攀爬机器人主要有电动机械式、电动液压式和气动蠕动式三种。

电动机械式爬行器利用曲柄滑块及连杆结构,采用螺旋线运动轨迹,可以使爬行器作业高速化,加快循环时间,使爬升和夹紧机构能够同步动作,从结构和运动方式上较好地解决了爬行器的自锁问题,然而蜗杆传动在啮合处有相对滑动,当滑动速度很大,工作条件不够好时,会产生较严重的摩擦与磨损,从而引起发热过大,使润滑情况恶化,适用于爬行速度低、负载小、杆件表面变化较小的清况。

电动液压式爬行器采用电机直接驱动,可以在任意倾斜角的杆件上爬行,爬升速度高、运行平稳,压紧调节装置,使爬行器能够适应杆件表面直径的变化,而且爬行器能提供较大的负载能力,适用于负载大、杆件表面变化较大的情况,但要求攀爬对象是由较大摩擦系数的材料制成。

气动蠕动式爬行器采用气压驱动,由上体、下体、移动机构和气动系统组成,气动装置结构简单、轻便、使用安全。

气动蠕动式爬行器对于杆件直径变化较大、表面恶劣的杆件具确较好的适应性;然而由于空气有压缩性,气缸的动作速度易受负载的变化而变化,其低速稳定性较差,其负载能力受到机器人本身体积、重量的限制,适用于中等负载强度的应用。

国外有代表性的有宾夕法尼亚州大学研制的Rise 系列攀爬机器人该机器人是一款四足机器人,除了能够在地面上奔跑外,还能够爬树.其脚部位置使用了外利手术针作为材料,这样就可以在垂直物体上进行移动国内比较典型的有吉林大学机械学院研究开发的仿尺蟆步态的爬杆机器人。

该机器人主要由头部、尾部与躯干3部分组成。

其中头部和尾部分别为一套单向自锁机构,躯干则为曲柄摇杆机构,作为整个机器人的动力源。

通过各个部分的协调配合来完成爬杆机器人的伸缩,进而实现爬杆机器人的爬杆动作上海交通大学研发了一种新型的、在垂直外攀爬方面有较大优势的攀爬蛇形机器人。

该机器采用一种具有万向节功能的P-R(pitch-roll)模块,使得该蛇形机器人能够轻松和灵活地附着于攀爬对象外壁。

根据对目前国内外所设计各种攀爬机器人分析可知,它们均有一个缺陷:它们在一根杆状物上爬行,迁移性攀爬的功能欠缺,而且任意角度或弯曲的杆状物的适应性也较差。

鉴于攀爬机器人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的广泛性,文中基于创新设计理论TRIZ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攀爬机器人。

该机器人能够很好地克服适应性差的缺点,而且迁移性攀爬功能较为突出。

1.分析问题文中所研究的对象是管道等攀爬机器人,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攀爬方式选择范围较广。

针对各种攀爬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如表1 所示。

移性较差,在相邻杆状物之间不能实现迁移性攀爬。

此外,现有的攀爬机器人对弯曲的杆状物或者T 型、L 型的杆状物的攀爬效果较差。

蠕行式机器人对杆状物的依赖性更大,在分支或者弯曲处,攀爬过程将受阻。

冲突区域:由分析问题及抽象后的结果,依据TRIZ的冲突分析,可以发现攀爬机器人的冲突发生在机器人的适应性及多用性与装置的复杂性,即改善了机器人的适应性及多用性,装置的复杂程度将增大,建立如表2 所示的冲突矩阵。

2.攀爬机器人的矛盾解决创新解根据由冲突矩阵得出的创新原理,拟定攀爬机器人的创新设计方案。

根据创新原理:15 动态化,要使攀爬机器人能够实现迁移性攀爬及越障攀爬,就要使机器人有良好的动态性。

由其中的B :把一个物体划分成具有相互关系的元件,元件之间可以改变相对位置;因此,可以将攀爬机器人分成乒爪和躯干部分,2 个手爪和躯干之间通过一些装置联接起来,在联接部位安装翻转电机,通过翻转电机使手爪和躯干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实现攀爬机器人翻转运动。

该原理能够很好地解决攀爬机器人的迁移性问题。

此外,根据原理15 动态化,还即将机械手分为翻转臂、旋转臂和手爪3 个部分。

通过旋转臂的旋转,可以增强机器人的攀爬适应性,在任意角度的杆状物之间可以实现爬行功能。

29 气动与液压机构,根据此原理可以解决该间题,但是成本会相应上升。

37 热膨胀,经分析与本间题无关,予以剔除。

28 机械系统的替代,经分析,该原理下能很好地解决该问题。

综上所述,创新原理15动态化能够很好地解决攀爬机器人迁移性间题根据该原理,文中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翻转式攀爬机器人,该机器人具有爬行速度高、运动灵活、结构新颖等特点。

3.新型攀爬机器人应用TRIZ理论的动态化原理设计了新型翻转攀爬机器人,其机械系统主要由躯干、安装在躯干上的2 个翻转臂、安装在翻转臂上的旋转臂、安装在旋转臂上的夹紧手爪和控制器组成,图1 所示为新型翻转攀爬机器人的结构,组成包括:该结构的运动由控制器控制5 个电机的正反转来完成。

图1 新攀爬机器人的整体结构翻转运动是由翻转电机输出的力矩,经过传动装置传递后输出带动翻转臂和躯干翻转。

图2 为攀爬机器人采用翻转式攀爬方式完成的一个完整攀爬运动。

图2 新型攀爬机器人的攀爬过程初始状态时,手爪 1 、2 均夹紧在杆状物上,当机器人向上攀爬时,手爪1 仍处于夹紧状态,手爪2 松开,翻转电机旋转使得整个机器人向上翻转.当手爪 2 的传感器信号反馈到控制系统,翻转电机停止转动,手爪2 开始夹紧.当手爪2 夹紧后,机器人的一个完整的上翻动作完成。

这里所设计的新型翻转式攀爬机器人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在相邻的杆状物之间实现迁移性攀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