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税收基础理论

合集下载

《税收基础理论》课件

《税收基础理论》课件
《税收基础理论 》ppt课件
目 录
• 税收概述 • 税收原则 • 税收负担 • 税收效应 • 税收征管 • 税收筹划与避税
01
CATALOGUE
税收概述
税收的定义与特点
税收定义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 治权力,依法参与单位和个人的财富 分配,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 种形式。
税收特点
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的 特点,这些特点保证了税收征收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使得国家能够有效地 进行宏观调控和提供公共产品。
税收的起源与发展
税收起源
税收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当时社会剩余产品出现并形成私 有制,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实现其职能,开始向单位和 个人征收税款。
税收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变迁,税收制度也在不断 地发展和完善。现代税收制度主要包括所得税、流转税、财 产税等,各国根据自身国情和发展需要制定适合自己的税收 政策。
税收的种类与结构
税收种类
根据征税对象的不同,税收可以分为所得税、流转税、财产税等。其中,所得 税是对单位和个人的所得征税,流转税是对商品和劳务的增值额征税,财产税 则是对财产价值或收益征税。
税收结构
税收结构是指各种税收所占的比例和相互关系。不同国家根据其经济发展水平 和政策目标的不同,税收结构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发达国家以所得税为主 ,发展中国家则以流转税为主。
02
CATALOGUE
税收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是指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 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 并使各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

税收公平原则的具体内容有:横向公平 和纵向公平。横向公平要求经济条件或 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负担相同的税;纵 向公平要求经济条件或纳税能力不同的

一章税收基础理论

一章税收基础理论
主要包括: ㈠调节资源配置的职能 ㈡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 ㈢调节经济总量的职能
第三节 税收的原则
一、税收原则概论 二、税收总量方面的原则:适度原则 三、税收负担分配方面的原则:公平原则 四、税收效应方面的原则:效率原则 五、税收管理方面的原则:确定、简便与
成本最小原则
一、税收原则概论
税收原则是政府在运用税收取得收入和调 节经济时,为正确处理政府需要与经济发 展、社会进步的关系所必须遵循的准则。 它是制定税收制度的指导思想,也是判断 税收制度是否完善的标准
在税收学说史上,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 都曾对税收原则发表过重要的论述,其中, 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是亚当·斯密、 阿道夫·瓦格纳和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等人 所提出的税收原则
适度原则的标准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⒈规范分析标准 ⒉实证分析标准
三、税收负担分配方面的原则:公 平原则
从税收负担分配角度说,税收的公平原则 包括两个方面:
㈠税收负担分配的公平 ㈡国民收入分配的公平
四、税收效应方面的原则:效率原 则
税收的效率原则包括两个方面: ㈠降低税收的额外负担 ㈡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⒉收入手段职能与调节手段职能并存时期
二、税收的收入手段职能
税收的收入手段职能是税收所具有的取得 财政收入、满足政府执行职能物质需要的 能动性
与其他收入形式相比,税收的相对优越性 第一,来源的广泛性 第二,数额的确定性 第三,占有的长久性
三、税收的调节手段职能
税收的调节手段职能是税收所具有的调节 经济活动与社会生活、实现经济发展与社 会进步的能动性
⒊税收的目的与依据 ⑴税收的目的
是向经济活动主体取得一部分收入,满足 政府间接占有经济资源的物质需要

第一章 税收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 税收的基本理论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税收这种分配是以国家的政治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税收这种分配是以国家的政治
权力为依托的, 权力为依托的,具体表现为国家以颁布税收法令 和制度等法律形式来规范、制约、 和制度等法律形式来规范、制约、保护和巩固这 种分配关系。 种分配关系。
●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对什么征税和征多少税是通过 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对什么征税和征多少税是通过
22
管理学院
税制要素
纳税人 课税对象 基本要素
税率
纳税环节
纳税期限
减税免税
违章处理
23
管理学院
一、纳税人
——即纳税义务人, ——即纳税义务人,是 即纳税义务人 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 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解决“向谁征”的问题。 解决“向谁征”的问题。
从法律角度划分,纳税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 从法律角度划分,纳税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 法人是指按照法律程序建立, 法人是指按照法律程序建立,具备必要的生产经营条 件,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并能独立承担经济责任和行使经济 权利的单位。在我国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 权利的单位。在我国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等。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等。 自然人是指在法律上可以独立地享受民事权利并承担 民事义务的公民个人, 民事义务的公民个人,如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的个人以及 有应税收入和有应税财产的个人。 有应税收入和有应税财产的个人。
19
管理学院
(五)按税收与价格的组成关系划分
以计算税款的基数是否包含税款作为区分标准。 计算税款的基数是否包含税款作为区分标准。 作为区分标准
价内税 价格+ 计税依据 N =价格+税款 税款= 税款=N×r 计税依据 N =价格 税款= 税款=N×r

第一部分税收基础理论

第一部分税收基础理论

§
前言:
§ (一)税收的起源:
§ 税收的雏形阶段:
§ “贡”、 “助” 、“彻”
第一部分税收基础理论
§ (二)税收的发展: § 税收产生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税收也经历了一个 由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形式到现代形式的漫长 历史发展过程。
Ø奴隶社会税收: Ø封建社会税收 Ø资本主义税收
第一部分税收基础理论
§税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作用。
§ 1、组织财政收入,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资金 需要。
§ 2、鼓励市场的公平竞争 § 3、贯彻产业政策,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 4、调节个人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共同富裕。 § 5、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维护国家权益。
第一部分税收基础理论
第二节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一、税收制度的概述 二、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三、我国税收制度的形式
第一部分税收基础理论
❖ 3、减免税的基本形式
§(1)税基式减免: §(2)税率式减免: §(3)税额式减免:
第一部分税收基础理论
❖ 4、减免税的分类(三类)
§ (一)政府是公共品的主要提供者: §私人物品: 由市场供给用来满足个别人需要的
商品和服务称之为“私人物品”。 §公共物品: 由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机构即公共
部门供给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 之为“公共物品”。 § (二)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标准: § (三)为什么政府要提供公共物品? § (四)税收是对公共品成本价值的补偿:
(1)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 (2)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 (3)零税率与负税率
第一部分税收基础理论
❖(四)减税、免税
Ø 1、定义
•——根据国家政策对某些纳税人 和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 种特殊规定。

税收基础理论ppt课件

税收基础理论ppt课件
我国现行税制的纳税期限有三种形式。 (1)按期纳税。(2)按次纳税。(3)按年计征, 分期预缴或缴纳。
六、纳税地点
纳税地点是指根据各个税种纳税对象的纳税环 节和有利于对税款的源泉控制而规定的纳税人(包 括代征、代扣、代缴义务人)的具体纳税地点。
我国税法规定的纳税地点主要是机构所在地、 经济业务发生地、财产所在地、报关地等。
税目分为列举税目和概括税目两类。
三、税率
(一)税率的含义
税率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 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代表课税的深度,也是 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税率是税 收制度的中心要素(核心要素)。
(二)税率的形式
税率的形式有基本形式、其他形式、特殊形式。
税率的基本形式: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 税率(也称固定税额)。
3、中央地方共享税:属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 府的共同收入,目前的增值税就属于中央地方共 享税,由国家税务机关征收管理。
三、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划分
1、价内税:就是商品税金包含在商品价格 中,商品价格由“成本+利润+税金”构成。
2、价外税:是指商品价格中不含商品税金, 商品价格仅由“成本”和“利润”构成,商品税 金只作为商品价格之外的一个附加额。
(3)税额式减免。 就是通过直接减少应纳税额的方式来实现 税收减免。具体包括全部免征、减半征收、核 定减免率以及另定减征额等。
(二)减免税的分类
1、法定减免,凡是由各种税的基本法规定的减 税、免税都称为法定减免。
2、临时减免,又称“困难减免”,是指除法定 减免和特定减免以外的其他临时性减税、免税。
税率的其他形式: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边际 税率与平均税率。
税率的特殊形式:附加与加成、综合负担率。

税收基础理论

税收基础理论

第一章税收概述本章要点:税收的涵义、特征、分类、本质一、税收的产生和发展(一)税收产生的前提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出现是税收产生的两个必备条件。

2.国家的产生和公共责任的存在是税收产生的两个关键前提。

(二)税收的发展二、税收的含义(一)含义:税收是①以国家为主体,②为了实现国家职能,③凭借政治权利,④按照法律规定,⑤强制的、无偿的取得财政收入所进行的一种特殊分配活动。

(二)体现的特点①②——社会公共需求③④⑤——税收的来源三、税收的形式特征(一)强制性(强制义务性)(二)固定性(法定规范性)(三)无偿性(税收的非直接偿还性)四、税收分类(一)以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分:直接税、间接税(二)、以税收的管辖权为标准分: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三)、以计税依据为标准分:从量税、从价税(四)、以税收和价格的关系划分:价内税、价外税(五)、以课税对象为标准分: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资源税五、税收的本质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形式。

第二章税收负担和税负的转嫁本章要点:税负及其转嫁的方式和条件一、税收负担的含义和分类1.含义: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实力和经济实体所承受的税收额度。

(由于国家征税而给纳税人带来的利益损失或者是经济利益的转移)2.分类:宏观税负名义税负表象负担微观税负实质税负实际负担二、税负的转嫁和归宿1.含义:(1)税收转嫁实质就是税负转移,即在市场经济前提下,法定纳税人通过经济交易或活动将其承担的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过程。

(2)税收负担经过若干次的转嫁后必定要找到一个不能再转移的最终税收负担者——税收归宿。

2.税负转嫁的方式(1)前转(2)后转(3)税收资本化(4)混转(5)消转3.税负转嫁的条件(1)商品价格能否变动是税收转嫁变动的条件;(2)商品供求弹性是税负转嫁程度的约束条件;(3)商品性质是税收转嫁存在的基础;(4)税负转嫁同成本变动有关;(5)受课税范围和课税对象的影响。

2015.04.07第一章税收基础理论(教学版)

2015.04.07第一章税收基础理论(教学版)
27
• (二)税法构成要素P64 • 1、纳税人
• 概念: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
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 注意与负税人区别 • 相关概念: • A、代扣代缴义务人 • B、代收代缴义务人
28
• 2、征税对象 • 概念:征税的客体,即对什么征税。 • 基础要素,一个税种区别于另一个税种的主要标
37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38
谢谢观赏
36
例题
• (单选)减免税作为税收优惠政策的核心内容, 体现了税法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下列 关于税收减免税表述,正确的是( )。
• A.增值税即征即退是税基式减免税的一种形式 • B.增值税的减免税由全国人大规定 • C.免征额是税额式减免税的一种形式 • D.零税率是税率式减免税的一种形式 •D
32
例题
• 税率的基本形式包括( ) • A、定额税率 B、比例税率 • C、累进税率 D、边际税率 • ABC
33
例题
• (多选)按照税收实体法要素的规定,下列表 述正确的有( )。
• A.纳税人是税法中规定的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 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 B.计税依据是课税对象量的体现 • C.在累进税率条件下,名义税率等于实际税率 • D.零税率表明纳税人仍负有纳税义务,但不需
2
(一)执法考试命题原则
• 大部分为税务人员执法应知应会的 知识,不考偏、难、怪、冷僻业务 知识,试题难度介于入门级与水平 级之间,简单题占60%左右,中等 难度题占30%左右,较有难度题占 10%左右。
3
(二)试卷考核业务知识构成
• 税收知识占60%左右(55-60分) • 法律基础知识占40%左右(40-45

第一章 税收基础理论 《中国税收》PPT课件

第一章  税收基础理论   《中国税收》PPT课件
• 为降低税收成本,应当提高商品税的比重,降低所 得税的比重。
第一,来源的广泛性。 第二,数额的确定性。 第三,占有的长久性。
第二节 税收的职能
• 二、税收的调节手段职能
(一)调节资源配置的职能 (二)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 (三)调节经济总量的职能 • 1.调节总供给的职能 • 2.调节总需求的职能
第三节 税收的原则
• 一、税收总量方面的原则:适度原则
• 1.规范分析标准 • 2.实证分析标准
• 三、税收的目的与依据
➢ 1.税收的目的
向经济活动主体取得一部分收入,满足政府 间接占有经济资源的物质需要。
➢2.税收的依据
政府执行职能是为所有经济活动主体带来的 一般利益。
第一节 税收的本质
• 四、税收的特征 • 1.一般报偿性 • 2.确定性 • 3.强制性
第二节 税收的职能
• 一、税收的收入手段职能
(一)确定原则
• 1.税额确定 • 2.税收收入确定 • 3.税收负担确定 • 4.逃税确定
第三节 税收的原则
(二)简便原则
• 第一,在政策目标方面,应当尽可能地少赋予税收取得 收入以外的任务。
• 第二,在制度设计方面,应当尽可能地建立宽税基、低 税率的税收制度,尽量减少免税和扣除项目,保持税基 的完整性。
第一章 税收基础理论
第一节 税收的本质
• 一、税收的基本属性
➢税收是一种财富转移。 ➢税收是一种强制征收而不是收入或负担
,更符合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一节 税收的本质
• 二、税收的主体与客体 ➢1.税收的课征主体——政府 ➢2.税收的缴纳主体——经济活动主体 ➢3.税收的客体——国民收入
第一节 税收的本质
• 第三,在法律结构方面,应当尽可能地根据等级结构原 理设计税收制度的章、节、条、款、项、目,使税收的 规定条理化。

《税收基本理论》PPT课件

《税收基本理论》PPT课件

h
24
判断题
1.纳税人和负税人都是由税法直接规定的。
2.征税对象是区分不同税种的最基本界限。
3.流转税主要对生产经营者的利润和个人的纯收入发挥 调节作用。
4.起征点规定征税对象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 到起征点的按全额征税。
5.税目设置的目的就是方便确定差别税率。
价格=成本+利润+税金
h
13
第四节 税制构成要素
h
14
一、纳税人(纳税主体)
对“谁”征税? 直接负有纳税义务
的单位和个人
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与税务 机关的中介
负税人 税款的实际承担者
自然人 法人 机关\事业\企业\社团
本国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
二、征税对象(纳税客体)
对“什么”征税问题
税目
征税对象的细 分,以列举法 或概括法表示
白酒 消费税
30%
应纳税额= 价值量×比例税率
0.5元/斤 +20%
应纳税额= 实物量×单位税额+ 价值量×比例税率
h
从量税
从价税 复合税
11
四、按税收管理与使用权限分类
税收 管理权
税收 使用权
中央
中央税
地方
地方税
h
共享
共享税
12
五、按税收与价格关系分类
商品税金是否包含价格?

价外税

价内税
价格=成本+利润
区别不同税种 的主要标志
有2个目的
计税依据
征税对象的数量依据, 有3种
三、税率
3种基本形式
税征 收“ 制多 度少 的” 核问 心题
比例税率

第1章 税收基本理论

第1章 税收基本理论
#
第四节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 税收负担:纳税人引履行纳税义务而承 受的一种经济负担,可以通过绝对额和 相对额来衡量。
• 税收负担率=应纳税额/计税依据
#
衡量税收负担的指标体系
• 宏观税负指标:GDP税负率、NI税负率 • 微观税负指标:纯收入直接税负担率、
总产值税负率、增加值税负率、净产值 税负率
5305.85 6205.80 7335.97 8624.83 9553.48 10820.31 13042.74 15833.16 17682.69 21201.13 26355.07 31649.01
95.57 96.26 96.11 95.37 95.18 95.33 97.11 95.78 96.12 96.53 97.58 97.53
第一章 税收基本理论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与特征
• 税收概念:国家为了满足公共职能的需要, 凭借社会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 准和程序,参与单位与个人的财富分配, 强制地、无偿地、定量地取得财政收入的 一种形式,它体现国家与纳税人之间以法 律为准绳结成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
#
税收特征
• 税收三性: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
税收与利润、规费的关系
• 税收与利润、规费等国家财政收入的其 他形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
我国税收收入、财政收入情况 (单位:亿元)
年度
1994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00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税收收入总额 增长比例(%) 财政收入总额 税收占财政收入比例(%)
与需求的相对弹性
#
#
#
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

税收基础第一章

税收基础第一章

三、税率 税率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 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也是衡量税负轻 重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税率是税收制度 的核心要素。
(一)比例税率
1
2
3
单一比 例税率
差别比 例税率
幅度比 例税率
(二)累进税率
累进税率是随税基的增加而按其级距提高 的税率,是税率的一种类型。 即按征税对象 数额的大小划分若干等级,由低到高规定相 应的税率,征税对象数额越大,适用的税率 越高,反之则相反。 1.全额累进税率 它是以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按照与之相 适应的级次税率征税。其计算公式为: 全额累进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五、按税负是转嫁划分 (1)直接税是指由纳税人直接负担,不易 转嫁的税种,如所得税、财产税类等。 (2)间接税是指纳税人能将税负转嫁给他 人负担的税种,一般情况下各种商品的课税 均属于间接税。
第四节 我国现行税制体系及税制改革
一、我国现行税制体系的内容 现段段,我国主要有如下税种: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印花税、土地增值 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辆购置 税、车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房地 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关税、船舶吨 税、烟叶税等。
第五节
税务机构设置和税收征管范围的划分
三、中央政府
与地方政府税
收收入的划分
二、税收征管范 围的划分 一、税务机构设 置
一、税务机构设置
为了适应分税制改革的要求,保证中央财政与地 方财政的收入,国家按税种分设了国家税务局和地 方税务局,分别负责中央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和 地方税的征收管理工作,从而形成了国家税务局和
五、按税负是 否转嫁划分
四、按计税依 据划分
一、按征税对象的性质划分 (一)流转税类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 (二)所得税类 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 (三)资源税类 资源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 (四)财产税类 房产税、契税、遗产税 (五)行为税类 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车辆购置税、车船税、

一章税收基础理论-PPT精选文档

一章税收基础理论-PPT精选文档
在税收管理方面,税收的原则包括: ㈠确定原则 ⒈税额确定
⒉税收收入确定
⒊税收负担确定
⒋逃税确定
㈡简便原则 ㈢成本最小原则
复习思考题
一、概念 税收的课征主体
税收的缴纳主体 税收的 客体 税收负担 税收的横向公平 税收的纵 向公平 税收的受益原则 税收的支付能力 原则 税收成本
第三,占有的长久性
三、税收的调节手段职能
税收的调节手段职能是税收所具有的调节
经济活动与社会生活、实现经济发展与社 会进步的能动性 主要包括: ㈠调节资源配置的职能 ㈡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 ㈢调节经济总量的职能
第三节 税收的原则
一、税收原则概论 二、税收总量方面的原则:适度原则 三、税收负担分配方面的原则:公平原则
马斯格雷 能产生收入 夫
公平
额外负担最小
纳税人理解 节省管理和 征收费用
在中国,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政
府的有关法律、法规中,也多次从税收总 量、税收负担分配、税收效应和税收管理 方面对税收原则进行了阐述
二、税收总量方面的原则:适度原 则
税收的适度原则是指税收的总规模既不能
过大,也不能过小,税收占经济总量的比 重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适度原则的标准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⒈规范分析标准 ⒉实证分析标准


二、问题 ⒈税收的目的 ⒉税收的依据 ⒊税收的特征 ⒋税收的收入手段职能 ⒌税收的调节手段职能 ⒍税收的适度原则 ⒎税收的公平原则 ⒏税收的效率原则 ⒐税收的确定原则 ⒑税收的简便原则
第一章 税收基础理论
主要内容
税收的本质 税收的职能
税收的原则
第一节 税收的本质

第一章 税收基础理论

第一章 税收基础理论

立行使法定权利和承担法定义务的企业或社会组织。

法人具备以下几个特征:必须是经国家认可的组
织;能够独立取得和处理财产;能够独立地承担民事
上的财产义务;能以自己的名义参加民事活动和诉讼。
包括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性的公益组织。
2. 负税人 负税人是指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在税 收负担不能转嫁的条件下,纳税人与负税人是 一致的;在税收负担可以转嫁的条件下,纳税 人与负税人是分离的。
数量;法定税基是经济税基减去税法规定的税前减免或扣除项 目后的剩余数量,是据以直接计算应纳税额的基数。(计税依 据)可见,如果没有法定税前减免或扣除项目,经济税基与法
定税基在数量上是相同的。
• 五、税率 • 税率是对课税对象征税的比率。课税对象与税
率的乘积应纳税额。反过来说,应纳税额与课 税对象之比即为税率。税率是税收制度的核心 和中心环节,税率的高低既是决定国家税收收 入多少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纳税人税收负担 轻重的重要因素,因此,它反映了征税的深度, 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
第一章 税收基础理论
主要内容
• 第一节 税收的本质内涵 • 第二节 税收基本术语 • 第三节 税收分类 • 第四节 税收负担分析 • 第五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 第六节 税收原则 • 第七节 税收与依法行政 • 第八节 税收改革热点问题评析
第一节 税收的本质内涵
• 一、税收的产生
• 贡、助、彻 • 夏贡分为两种: • 一是王室对其家属部落及用武力征服的部落所强
“掌谷货”、“少府”,唐朝“尚书省” 到清朝的“度支部”,税收管理机构随着 税收职能增加而不断强化,逐步形成一整 套中央集权制官僚体系。
• 3.嬗变期。 北洋政府时期、国民党时期
• 4.过渡期。新中国成立后至1978。 • 5.成熟期。改革开放之后

税收理论与实务之税收基础知识(ppt 54页)

税收理论与实务之税收基础知识(ppt 54页)
1. 比率税率 2. 累进税率 3. 定额税率
四、税制要素
㈢税率 1.比例税率
比率税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其数 额大小,都使用相同征收比例的税率。 分为:
单一比例税率,一种税只设一个比例税率。 差别比例税率,一种税设两个或以上的比例
税率。
产品差别比率税率,如消费税 行业差别比率税率,如营业税 幅度差别比率税率,如以前娱乐业营业税
四、税制要素
㈢税率 3.定额税率
定额税率:按照征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 位,直接确定征收的金额。 适用范围通常为那些价格稳定、质量和 规格标准比较统一的商品,如啤酒。 有利于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弹性较差。
四、税制要素
㈢税率
比例税率、定额税率一般适用于对 商品的征税,累进税率一般适用于对收 益的征税。
税收管理权限包括税收立法权、税收法律法规 的解释权、税种的开征停征权、税目和税率的调 整权、税收的加征和减免权等。
我国税收管理权限基本属于中央。 税务部门只是税法的执行机构,无管理权限。
四、税制要素
税制要素包括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 税目、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 减免和加征、违章处理。 征税对象、纳税人和税率是最基本的税 制要素。
㈠财政原则 ㈡效率原则 ㈢公平原则 ㈣征纳便利原则
五、税收原则
㈠财政原则
财政原则的含义:
税源充裕,主体税源充裕,收入可靠。 富有弹性,可以保证税收收入随着国民收入
的增长而提高。 保护税本,各种税的课征客体必须是税源,
而不能是税本。 适度合理,税率设计要适度,避免伤害纳税
人的生产积极性。拉弗曲线可以说明此问题。
二、税收的性质与特征
㈡税收的形式特征
无偿性:国家征税后,不直接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 酬或劳务。

国家税收基础理论1章

国家税收基础理论1章

(二)经济职能:指税收调节经济的职能。
1、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 2、贯彻产业政策,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3、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1)税收调节企业利润大体均均衡。 (2)税收调节个人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3)税收调节地区之间收入差距。 4、维护国家权益,促进对外经济交往
第二节 税制构成要素
)。
• 4.在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部分
称为(
)。
A. 免征额
B. 起征点
C. 免予额
D. 减税额
• 5.一个征税对象同时适用几个等级的税率 的税率形式是( )。
A.定额税率
B. 比例税率
C. 超额累进税率 D. 全额累进税率
• 6.(
)的特点是税率不随着征税对
象数额的变动而变动。
A. 比例税率 C. 累进税率
2。2。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返回调用
结束放映
五、 按税收收入的归属权分类
1、中央税: 2、地方税: 3、中央地方共享税:
2。2。3
第四节 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 我国现行税法体系由税收实体法和税收征 收管理法律制度构成。
• 一、税收实体法体系
由19个税收法律、法规组成,它们按 性质作用分五类 :
主 流转税类 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 体 (间接税) 税 所得税类 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2。1。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返回调用
结束放映
三、税 率:
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量之间的比例。
1、比例税率:应征税额与征税对象数量为等 比关系。
2、定额税率:固定税额,按单位征税对象, 直接规定固定税额的一种税率形式。
2。1。3

章税收基础理论

章税收基础理论

➢ ⒈税收旳基本属性
➢ 直观地看,税收是一种财富转移
➢ 作为强制征收,税收会带来两方面成果: 一方面,对于政府,税收会带来收入,另 一方面,对于经济活动主体,税收会带来 承担。
➢ ⒉税收旳主体与客体 ➢ ⑴税收旳课征主体——政府 ➢ ⑵税收旳缴纳主体——经济活动主体 ➢ ⑶税收旳客体——国民收入
一、税收原则概论
➢ 税收原则是政府在利用税收取得收入和调 整经济时,为正确处理政府需要与经济发 展、社会进步旳关系所必须遵照旳准则。 它是制定税收制度旳指导思想,也是判断 税收制度是否完善旳原则
➢ 在税收学说史上,许多著名旳经济学家, 都曾对税收原则刊登过主要旳论述,其中, 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旳,是亚当·斯密、 阿道夫·瓦格纳和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等人 所提出旳税收原则
➢ 在税收管理方面,税收旳原则涉及: ➢ ㈠拟定原则 ➢ ⒈税额拟定 ➢ ⒉税收收入拟定 ➢ ⒊税收承担拟定 ➢ ⒋逃税拟定
➢ ㈡简便原则 ➢ ㈢成本最小原则
复习思索题
➢ 一、概念 ➢ 税收旳课征主体 税收旳缴纳主体 税收旳
客体 税收承担 税收旳横向公平 税收旳纵 向公平 税收旳受益原则 税收旳支付能力 原则 税收成本
第一章 税收基础理论
主要内容
➢ 税收旳本质 ➢ 税收旳职能 ➢ 税收旳原则
第一节 税收旳本质
➢ 一、税收旳实在性 ➢ 二、有关税收本质旳多种认识 ➢ 三、税收本质分析
一、税收旳实在性
➢ 税收是文明旳代价。任何一种文明社会, 要想存在与发展,都不能没有税收
➢ 原因 : ➢ 人类要生存与发展,首先必须进行生产与
消费。为了进行生产与消费,不但要有生 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而且要有和平旳社会 环境、安定旳社会秩序和便利旳公共设施 等生产与消费旳共同外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0/1
税收基础理论
6
税收的定义及特征
• 案例二:原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真被捕案; – 背景:被称为“河北第一秘”的原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真,32岁就走上了正 厅级领导岗位,并被列为国家税务总局和河北省人民政府的后备干部。 – 案情:国税局长贪污受贿上千万
2003年省1委1办月公1厅3秘日书,和原副河主北任省、委河办北公省国税局副局长和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便利 厅院这这副核个样主准在从为1中份万任,河"他6国,元信、被北人.东共、徒省采政谋5方计人"到国取坛取7租折民"税注上利万赁合币囚局射红益元公人1徒局的极,,司民0"直长方一非共河币万至李式时法计北2元踏真执的索折办9和上经行人取合事6价了最死物、人处7值不高刑,收民办.人归法,就受币公4民他8款3币人1、25人4中71民.兴8.币8电5661子万776公元164司,万. 万和李元6元尼真的5;瓦从住8伙利中房4同斯分1万他有得套元人限美,、,公元共美侵司2计元吞股5折 路。 合人民币270.9874万元。案发后,从李真处追缴赃款美元41.6
税收具有强制性 公司偷税案。尤科斯石油公司前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于2003年10月25
日被捕。有“石油帝国”之称的俄罗斯尤科斯石油公司于2006年8月1 日被宣布破产 。
2020/10/1
税收基础理论
9
税收的定义及特征
• 案例五:美国著名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2001年第一次到 广州演出时,曾因纳税问题发生过一场小风波:在演出前 一天,他要求主办者为他提供足额扣缴个人所得税的完税 凭证,代扣代缴方却打算到演出后才缴税。大卫得知后, 态度强硬地表示如果这样,他拒绝演出。
2020/10/1
税收基础理论
8
税收的定义及特征
• 案例四:尤科斯石油公司倾家荡产 • 2004年4月22日俄罗斯内务部经济和税务犯罪调查人员对位于莫斯
科杜宾尼斯卡亚大街31号的尤科斯石油公司总部进行搜查,掌握了大 量线索和证据,对尤科斯石油公司提出指控。税务部门认定该公司在 1996年至2000年偷逃税款30亿卢布,责令该公司补缴税款、欠税利息 及罚款共计994亿卢布,约合35亿美元。这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一宗
– 问题:税收的强制性不等于税收的强迫性。
– 思考:依法纳税不是道德层次而是法律层次。将必来不须偿加还强税收法制宣
传,提高纳税人的综合素质。
现在不付报酬
• 无偿性:
– 含义:政府征税既不需要偿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 何代价。是政府无偿地转移社会产品所有权的行为。
– 原因:因为财政支出的无偿性。
09307万元。
– 解释:李真作为国家税收征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税收法律,循私舞弊,影 响国家财政收入的实现,因此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
– 结果:河北省唐山市人民法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对原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真 受贿、贪污一案作出的死刑复核裁定和执行死刑命令,2003年11月13日上午 对李真执行死刑。
2020/10/1
税收基础理论
7
税收的定义及特征
案例三:只为一元税款,行政拘留15天
河北省石家庄矿区曾发生过一起个体户暴力 抗税案件。该区个体水果摊主马某为拒缴区区一 元税款而对1名近六旬的街道助征干部大打出手, 被矿区地税局治安室和当地派出所干警共同抓获。 为维护税法尊严,当地派出所已对其作出了补缴 税款并行政拘留15天的处罚决定。
2020/10/1
税收基础理论
3
税收的特征
• 1、研究税收特征的重要性: – 明确了税与非税区别的标准。 – 明确了税收在不同社会形态下的共性。
• 2、含义。 • 3、关系。
2020/10/1
税收基础理论
4
政治权力为依托 法律形式作保障
• 强制性:
– 含义:税收是依据法律的强制性征收。
– 原因:因为税收的无偿性。
• 2002年在深圳、广州、上海、北京4城市的巡演,提出了 “不见完税证明不演出”的条件。在中国共纳税超过300
魔万术元是人虚民的币纳。税是真的
你从中能得到 什么启发?
2020/10/1
税收基础理论
10
税收的定光荣,偷税可耻”还是远远不够的。有些 人法律意识很差,认为纳税是对社会做了贡献,而偷税、逃税只是思想 水平不高。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人们必须明确地认识到,“依法纳税是 义务,偷税漏税属违法”。
– 问题:税收无偿性与税收返还性之间的关系
• 固定性:
事先规定
– 含义:征税对象、征税比例事先通过法律规定,相任对稳何定人无权更改。
– 原因:为了进一步规范税收分配活动。
– 问题:固定性是相对的,不能作出绝对化的认识。
2020/10/1
税收基础理论
5
税收的定义及特征
• 案例一:刘晓庆涉嫌偷税被捕案; – 国家税务总局2002年12月19日公布,刘晓庆及其所办的北京晓庆文 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刘晓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自1996年以来, 采取不列、少列收入,多列支出,虚假申报,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 等手段,偷逃税款1458.3万元。 若干年以前,红极一时的刘晓庆去南方某镇演出时,在当地 百货商店花4.1元买一把改锥,并要求营业员开具了发票——这是 一笔谁也不会注意到的小额交易。回北京后,刘晓庆神不知鬼不觉 地将发票的金额改为41万元,并列入公司成本进行税款抵扣。 – 解释:刘晓庆身为纳税人,违反国家关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的有关规定,不主动进行纳税,因此受到国家的制裁。 – 结果:刘晓庆因涉嫌偷税漏税于2002年7月24日经北京市人民检察 院第二分院批准,被依法逮捕。
• 启发2:要从物质和精神上对逃税者进行威慑。不少西方国家的税法对 逃税者施以重罚,尤其对于偷逃个税的行为,有可能罚得偷逃税者倾家 荡产,名誉扫地,使其不敢再以身试法。大卫“不见完税凭证不演出” 的做法,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偷税对他来说,要付出的代价太大。
重庆工商大学教授——尚可文 2014年4月
内容安排
• 一、税收的概念与特征 • 二、税收的产生与发展 • 三、税收职能与作用 • 四、税收原则理论 • 五、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与内容 • 六、税制构成要素 • 七、税收分类
2020/10/1
税收基础理论
2
一、税收的概念与特征
• 定义: – 税收是以政府为主体,为了满足社会公 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利,强制地、无偿 地、按规定的标准对社会剩余产品价值 进行分配的一种分配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