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管理-生产组织过程概述

合集下载

生产运作与管理 第2章 过程组织

生产运作与管理 第2章 过程组织

在对象专业化生产流程中,原材料(顾客) 在对象专业化生产流程中,原材料(顾客)通常按 照固定的工序从一个工作站依次转移到下一个工作 站直到所有的工序都完成。 站直到所有的工序都完成。
原材料 或顾客 工作站1 工作站2
…… 工作站n
完成
对象专业化的生产流程
(2)按照加工路线进行的生产流程(工艺专 )按照加工路线进行的生产流程( 业化的生产流程) 业化的生产流程)
生产过程是动态的 劳动过程(Laboring Process) 劳动过程 自然过程(Natural Process) 自然过程
(ii).生产过程的构成:
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产品设计
辅助生产过 辅助品,如饮料瓶 程
生产过程
售后服务
基本生产过程
生产加工
附属生产过程
附属品生产如遥控板
生产服务过程
生产类型 二、生产运作组织方式—生产类型 生产运作组织方式 生产
i=1
工作中心
由相互关联的若干个工作地组成,具有特定生产能 由相互关联的若干个工作地组成, 完成一定产品或者半成品的生产单位。 力,完成一定产品或者半成品的生产单位。 工作中心的形式可以是作业组、生产线、加工中心、 工作中心的形式可以是作业组、生产线、加工中心、 流水线等 工作中心的构成:工作地和连接各工作地的设施, 工作中心的构成:工作地和连接各工作地的设施, 如运输装置等
工作地 由设备、生产场所等要素组成,具有特定的生产能力, 由设备、生产场所等要素组成,具有特定的生产能力, 能承担一定任务的生产单位。 能承担一定任务的生产单位。 工作地是生产过程中最基本的工作单元, 工作地是生产过程中最基本的工作单元,根据企业的 任务即活动内容的不同, 任务即活动内容的不同,工作地的设置和承担的任务 也不同 利用率(设备利用率) 利用率(设备利用率) n 指实际使用时间与可供使用时间的比值 η = ∑Ti /T0

生产过程组织概述

生产过程组织概述
选址的重要意义 影响选址的步骤和因素 设施布置策略
一、选址的重要意义
人类祖先对居住的洞穴的选择问题以及始 于中国古代的风水问题的研究,其本质都是选址 问题。到了20世纪80和90年代,特别是随着经济 全球化的发展,全球化范围的选址问题受到了人 们的重视 。
•投资 资金、税率、周期、基础设施
•成本
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
归纳:
生产类型 制造性产品
服务
单件小批生产 模具,电站,锅炉, 计算机软件
大型船舶,三峡工程 咨询报告
理发、特快专递邮件
大量大批生产 汽车,轴承,紧固件,
电视机,电冰箱 公共交通,快餐
服务,批发,体检
思考:
不同生产类型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三、生产的组织
•对象专业化 •工艺专业化 •成组技术(单元式制造)
第二步:选择地点——在最聚客的地 方开店
商圈的成熟度和稳定度也非常重 要。例如规划局说某条路要开,在什 么地方设立地址,将来这里有可能成 为成熟商圈,但肯得基一定要等到商 圈成熟稳定后才进入。肯德基开店的 原则是:努力争取在最聚客的地方和 其附近开店。
过去古语说“一步差三市”,开店地址差一步
就有可能差三成的买卖。这跟人流动线(人流活动的 线路) 有关,可能有人走到这,该拐弯,则这个地 方就是客人到不了的地方,差不了一个小胡同,但 生意差很多,这些在选址时都要考虑进去。人流动 线是怎么样的,在这个区域里,人从地铁出来后是 往哪个方向走等等,这些都派人去掐表,去测量, 有一套完整的数据之后才能据此确定地址。选址时 一定要考虑人流的主要动线会不会被竞争对手截住 。人流是有一个主要动线的,如果竞争对手的聚客 点比肯得基选址更好的情况下那就有影响,如果是 两个一样,那就无所谓。

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

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

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概念与定义生产与运作管理(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简称POM)是指企业为了实现业务目标而对生产和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的过程。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涉及到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企业的生产与运作活动,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重要性生产与运作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生产与运作活动是企业实现其业务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基础。

通过合理组织和管理生产与运作活动,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其次,生产与运作管理对提升企业竞争力至关重要。

通过优化生产与运作活动,企业可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赢得市场份额。

最后,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企业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

通过不断优化生产与运作活动,企业可以不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品质,并实现持续增长。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主要内容生产与运作管理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计划与控制是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主要包括生产计划的制定、生产任务的分解、生产进度的控制等。

通过合理制定生产计划,并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确保生产活动按计划进行,有效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2. 生产质量管理生产质量管理是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它主要包括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质量检测等活动。

通过全面管理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可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3.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整合和优化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等所有环节的过程。

通过有效管理供应链,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从而提供更快、更准确的交付服务。

4. 运输与物流管理运输与物流管理是确保产品和服务顺利交付的重要环节。

生产与运营管理 生产过程组织综述

生产与运营管理 生产过程组织综述

柔性与弹性
• 生产系统的可替代性
– 通用公司多种车型公用平台,即不同品牌的车使用同样的 底盘、发动机或变速箱 – 德国大众的“B平台”应用的车型
• 斯柯达 • 高尔夫 • 甲壳虫 • 奥迪
平台技术(PLATFORM)
所谓的平台就是把诸如底盘横梁、悬架等汽车中不变的总成、模块、 零部件整合为一个平台,再匹配上其它不同型号的总成、模块和零部 件,如车身外壳等,实现在一个基本型上组合成多种不同款式、功能各 异的车型。是指同一套整车开发技术应用于不同车型,德国大众最早 使用了平台技术概念。 一汽大众生产车型捷达使用的是PQ32平台,宝来和高尔夫使用的 是PQ34平台,大众的PQ35平台以生产A级车,即小型车为主,也可以 生产大一点的B级轿车,既能生产新POLO,也能生产帕萨特B6。一汽 大众的首款B级车型迈腾采用了德国大众B级车最新、技术最先进的 PQ46平台。 上海大众目前最高端的车型是B级车新帕萨特,而在中国市场, 公务用车和商务用车都对C级轿车有巨大需求。一汽大众的奥迪A6L去 年的销量达113232万辆,丰田皇冠的销量30453辆,因此上海大众也 迫切需要一款C级轿车来占领这块市场。
1.按生产方法划分 合成型 机械厂、纺织厂、水泥厂 分解型 炼油厂、焦化厂 调制型 炼钢厂、橡胶厂 提取型 煤矿、油田
2.2 生产类型 2.2.2生产类型的划分
2.按接收生产任务的方式划分 订货生产方式(一般面向企业或大件产品)
这类生产的生产任务是企业根据顾客订单确定的。产品和服 务按用户的特殊要求设计,有明确的交货期。如火车、大型轮船、 飞机等。产品一般是非标准化的,在市场无共同的需求。 特点:先订货后生产,无需大量储存成品,没有销售风险; 生产效率较低。 管理重点:缩短生产周期,保证交货期。

第一章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

第一章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

第一章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第一章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概述生产与运作管理(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简称POM) 是一个涵盖生产过程和运作决策的管理学科,它关注如何优化资源使用,以实现组织目标。

本章将介绍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概念、目标和重要性,以及其在组织中的职能和作用。

一、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概念生产与运作管理是管理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制造业和服务业中与生产和运作过程相关的决策和活动。

具体而言,它包括产品开发、物料管理、生产过程控制、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旨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或服务质量。

二、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目标生产与运作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实现高效率和高质量的生产和运作过程,以满足组织的需求。

通过优化资源利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客户满意度等手段,生产与运作管理旨在为组织创造价值,并提高其竞争力。

三、生产与运作管理的重要性生产与运作管理对组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增加组织的利润。

其次,通过优化产品或服务质量,生产与运作管理可以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组织的竞争力。

再次,它还可以通过有效管理物料和资源,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因此,生产与运作管理是组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生产与运作管理在组织中的职能和作用生产与运作管理在组织中发挥着重要的职能和作用。

首先,它负责制定生产计划和调度,确保生产按时交付,并满足客户需求。

其次,它负责物料管理,包括采购、库存控制和供应链管理。

再次,它负责生产过程的控制和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生产与运作管理还负责质量管理,包括品质控制、问题解决和持续改进。

通过这些职能和作用,生产与运作管理确保了组织的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

五、结语生产与运作管理是组织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它关注如何优化资源利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章概述了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概念、目标和重要性,以及其在组织中的职能和作用。

生产与运作管理生产过程组织

生产与运作管理生产过程组织

第五章生产过程组织任何一种产品,从原材料投入到成品出产都要经过一定的加工制造过程,生产过程是生产管理的主要对象,它在生产管理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本章主要介绍生产过程的概念与组成,生产过程时间组织,流水生产和自动线组织及成组技术。

第一节生产过程及其组成一、生产过程的概念企业的生产过程是社会财富的生产过程,也是工业企业最基本的活动过程。

从总体来看,其包括劳动过程和自然过程。

劳动过程是人们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而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

劳动过程是生产过程的主体,是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手段)结合的过程;也就是劳动者利用劳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同时又是创造具有新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物质财富的过程。

自然过程是指劳动对象借助自然界的力量产生某种性质变化的过程。

生产过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生产过程是指从生产准备开始到产品制造出来为止的全部过程;狭义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投入开始到产品制造出来为止的全部过程。

二、生产过程的组成1、基本生产过程基本生产过程是指对构成产品实体的劳动对象直接进行工业加工的过程。

如机械制造企业的铸造、机械加工和装配等,基本生产过程是企业的主要生产活动。

2、辅助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是指为保证基本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而从事的各种辅助生产活动的过程。

如为基本生产提供动力、工具和维修工作等。

3、生产技术准备过程生产技术准备过程是企业正式生产前所进行的一系列生产技术上的准备工作过程,包括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等4、生产服务过程生产服务过程是指为保证生产活动顺利进行而提供的各种服务性工作。

如供应工作、运输工作和技术检验工作等。

企业的基本生产过程和辅助生产过程是企业主要生产过程,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工艺阶段组成,而每个工艺阶段又是由若干个工序组成。

工艺阶段是按照使用的生产手段的不同和工艺加工性质的差异而划分的局部生产过程。

工序是指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工作地上对同一劳动对象进行连续加工的生产环节。

三、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生产与运作管理 第四章 生产与运作过程的组织

生产与运作管理 第四章 生产与运作过程的组织

4.2.1 产品的生产过程
运输、等待过程:发生在车间之间与工序之间。 运输、 等待过程: 发生在车间之间与工序之间。 据统计, 在机械加工生产过程中, 据统计 , 在机械加工生产过程中 , 运输等待 时间占生产过程时间的60%----80%。因此 , 时间占生产过程时间的 。因此, 科学的工厂平面布置和车间内部的设备布置, 科学的工厂平面布置和车间内部的设备布置 , 合理组织运输, 对缩短生产过程有重要意义。 合理组织运输 , 对缩短生产过程有重要意义 。
保持生产过程的平行性可以大大缩 短产品生产周期。 短产品生产周期。
生产过程的组织
3)生产过程的比例性 ) 指生产过程各环节的生产能力要保持 适合产品制造的比例关系, 适合产品制造的比例关系 , 比例关系 遭到破坏将使生产过程出现“ 瓶颈” 遭到破坏将使生产过程出现 “ 瓶颈 ” , 使连续性遭到破坏。 使连续性遭到破坏。
4.2.1 产品的生产过程
存储过程:包括厂内原材料、半成品的存储, 存储过程:包括厂内原材料、半成品的存储,车 间在制品的存储。在制品: 间在制品的存储 。 在制品 : 从原材料投入到产 品产出的过程中,处于加工、停放状态的制品, 品产出的过程中 , 处于加工 、 停放状态的制品 , 包括毛坯、半成品、车间在制品。 包括毛坯 、 半成品 、 车间在制品 。 应当尽量减 少存储数量,减少存储时间。 少存储数量,减少存储时间。
均衡性的时间段一般取月、 均衡性的时间段一般取月、旬、日; 节奏性取小时、 用于大量大批生产) 节奏性取小时、分(用于大量大批生产)
生产过程的组织
保持生产过程的均衡性有利于建立 正常的生产秩序, 正常的生产秩序 , 有利于提高产品 质量, 可使设备、 人力负荷均衡, 质量 , 可使设备 、 人力负荷均衡 , 有利于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 有利于加速流动资金的周转 , 降低 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

第一章 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

第一章 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

第一章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主要内容:社会组织的作用和生存条件;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生产的概念;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目标和内容;生产运作的分类;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效率的途径。

补充生产过程组织。

重点难点:生产与运作的分类课时:4第一节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生产运作管理一、基本概念1、生产与运作管理(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是指对生产与运作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

2、生产与运作活动:是指“投入——变换——产出”的过程,即投入一定的资源,经过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变换,使其价值增值,最后以某种形式产出供给给社会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组织通过获取和利用各种资源向社会提供有用产品的过程。

其中投入包括:人力、设备、物料、信息、技术、能源、土地等劳动资源要素。

产出包括两大类: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

中间的变换过程,也就是劳动过程、价值增值过程,即运作过程。

二、生产运作管理的地位企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企业管理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是有许多子系统组成的。

生产管理作为一个子系统,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处于什么地位,主要从它和其它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上来考察。

1、生产管理与其它子系统的关系(1)生产管理与经营决策的关系经营决策—决策性地位、处于企业的上层、确定企业的目标、方针、战略、计划。

生产管理—执行性地位、处于企业的中层、根据经营决策下达的具体任务、组织生产活动并保证实现。

它们之间是决策和执行的关系(2)生产管理与技术开发管理技术开发—为生产管理提供设计图纸、先进生产技术、先进制造材料等。

技术开发管理是生产管理的技术保证和后盾。

生产管理—为技术开发管理进行的科学实验提供信息和设备。

它们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同处于执行性地位,保持着密切的协作关系。

(3)生产管理与销售管理的关系生产管理为销售部门提供满足市场消费、适销对路的产品和零部件,搞好生产管理对开展销售管理工作、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增加企业活力有重要的意义。

生产运作管理与过程组织

生产运作管理与过程组织

大量大批——根据企业预测制定生产运作计划, 控制库存应付市场需求的波动 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优良的产品质量,低 廉的价格,备件供应充分,维修服务方便 生产运作管理的重点:
保证原材料、动力不间断地连续供应 加强设备维修,保证不出故障 集中制定计划,大量应用经过优化的标准计划 实现对生产运作过程的实时监控,保证均衡地按节 拍进行生产运作,保持产品质量的特定性 不断降低消耗,降低产品成本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 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影响生产过程构成的因素 企业产品的特点 企业的规模 企业生产采用的设备和工艺方法 企业对外协作关系
二、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
连续性: 连续性:生产过程时间上紧密衔接连续 平行性:生产过程中的平行交叉作业 平行性: 协调性(比例性 比例性): 协调性 比例性 :生产能力保持比例合理 均衡性(节奏性 生产任务上均衡、 节奏性): 均衡性 节奏性 :生产任务上均衡、有节奏 适应性(柔性 灵活性、可变性、 柔性): 适应性 柔性 :灵活性、可变性、可调节性
跨企业集成 管理— 管理—供应 链管理
任务2 任务2 企业是如何组织生产运作的 讨 论
谈谈你了解到的企业是如何组织生产运作的
企业组织生产过程的目的 企业组织生产过程的目的 有哪些部门 具体是怎么做的
一、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是指从投料开始, 生产过程:是指从投料开始,经过一系列的 加工,直至成品生产出来的全部过程。 加工,直至成品生产出来的全部过程。 工艺过程 劳动过程 生产过程 自然过程 检验过程 运输过程 冷却、干燥、 冷却、干燥、发酵
•对象专业化的优缺点 对象专业化的优缺点 对象专业化的优缺
优点: 优点: 可利用高效专用设备,劳动生产率高; 可利用高效专用设备,劳动生产率高; 在制品库存量小; 在制品库存量小; 运输次数少、运输路线短,加工周期短。 运输次数少、运输路线短,加工周期短。 局限性: 局限性: 对产品品种变换的适应性较差; 对产品品种变换的适应性较差; 当产品产量小时,设备利用率低; 当产品产量小时,设备利用率低; 工艺及设备管理复杂。 工艺及设备管理复杂。

生产与运作管理-生产组织过程概述(119页){修}PPT共46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生产组织过程概述(119页){修}PPT共46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生产组织过程概述 (119页){修}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后名Leabharlann ,于我若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第三章-生产与运作管理(2)-生产过程组织(ppt文档可编辑修改)

第三章-生产与运作管理(2)-生产过程组织(ppt文档可编辑修改)

17
(三)生产运作系统空间组织的 影响因素
企业的产品方向、结构和工艺特点 企业的专业化与协作化水平 企业的生产规模
2019/12/3
18
二、设置生产单位的专业化原则
设置生产单位的专业化原则,是劳动生 产率水平高低的基础。
它决定着:
企业内部的分工与协作关系, 工艺过程以物流的流向 厂内运输路线和运输量等等。
不同层次生产运作系统空间组织个性的一面
内容不同。 影响要素不同。 所面临和需要处理的问题也不同。
2019/12/3
16
(二)工厂平面布局的基本原则
设置生产单位的基本原则 专业化原则 适应性原则
布置空间场所的原则
有利生产 方便运输 节约用地 美化环境
2019/12/3
这里主要介绍两种最基本的专业化原则:
3
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物料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且流程尽可
能短。 空间上的连续性 时间上的连续性
物料在生产过程的各个环 节的运动,处于连续状态, 没有或很少有不必要的停
歇与等待现象
2019/12/3
生产过程各个环节在空间布 置上合理紧凑,物料流程尽 可能短,没有迂回往复现4 象。
11
生产类型
生产过程组织,往往因为生产批量大小的 不同而有比较大的差异。
成批生产
特点:品种较多,批量较大,工作内 容不稳定,专业化程度较低,专用+ 通用设备共存。
缺点:生产条件不稳定、更换产品频 繁、作业计划复杂,管理难度大。
2019/12/3
12
生产类型
生产过程组织,往往因为生产批量大小的 不同而有比较大的差异。

生产运作管理 第2章 生产过程组织

生产运作管理 第2章 生产过程组织

第二章 生产与运作过程组织
3。原则: (1)工艺专业化原则 是指按照不同的工艺性质分别建立 工艺专业化的生产单位。 特点:三“同”一“只” 铸造车间、机加工车间、装配 车间。
锻工车间
车工车间
铣工车间
热处理
电镀车间 装配车间
钻镗车间
磨工车间
第二章 生产与运作过程组织
优点:适应力强;
设备利用率高; 生产系统的可靠性较高 便于技术管理和技术交流。 缺点:运输路线长、运输工作量大、运输费用高。 生产周期长,资金占用大;
生产率低
管理工作复杂。
第二章 生产与运作过程组织
(2)对象专业化原则 把加工对象的全部或大部分工艺过程
集中在一个生产单位中,组成以产品或零件、部件、零件组为对 象的专业化生产单位。 特点:三“不”一“全” 。 齿轮车间、标准件车间、发动机 车间。 毛坯车间 箱体车间 标准件车间 轴承连杆 齿轮车间 轴类车间
第二章 生产与运作过程组织
[注意]企业和车间生产类型的划分不是绝对的,一个 企业可能同时存在三种不同的生产类型。例如:
1。大量生产的企业:装配车间是大量流水生产; 机加工车间是大量流水和部分成批生产; 毛坯车间是明显的成批和大批生产; 试制车间是单件成批生产。
2。成批生产的企业:装配车间是成批或大批生产;
• 超市的商品摆放
– 农产品摆在这里,奶制品摆在那里,口香糖 在收银台旁边。每当你去逛一家超市时,你会 发现事情总是如此。如果你认为超市里的商品 是随意摆放的,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 超市里商品的摆放,包括货物的堆砌都是经过 精心设计的,其目的在于让顾客尽可能多地去 购买超市希望他们购买的东西。
(X0,Y0)=(186,273)

生产运营管理第一章 生产过程概述

生产运营管理第一章   生产过程概述
7
(三)单件生产类型的特点
单件生产类型的主要特点是生产的产品品种繁多,每 种产品只生产一件或几件,且很少重复生产,生产条 件很不稳定。
8
表4-1 三种生产类型的主要特点对照表
比较项目
单件生产
成批生产
大量生产
产品品种和产量 产品品种多
同种产品数量少
工作地专业化程度 生产重复性低
工作地生产的
品种经常变换
备有它所需要的各种设备、机床及其它设施。
基本
生产车间一般有:
(1)毛坯车间。
(2)加工车间。
(3)装配车间。
25
2、辅助生产部门
辅助生产部门是为保证基本生产单位的需要而提 供辅助产品和劳务的单位。 辅助生产部门一般有以下单位:
(1)辅助生产车间。包括工具车间、木型车间、机 修车间、电修车间等;
(2)动力部门。如热电站、压缩空气站、煤气站、 锅炉房、变电所等。
设备和工艺装备 通用性强的
设备工装
工人技术和熟练要求 技术水平要求高
熟练程度较低
设备布置
按类型、尺寸
布置或采用机
群式布置
工艺规程形式
简单
过程卡片
产品品种较多 产品数量中等 有一定的重复性 一定的稳定性
部分采用专用设备 和工艺装备 有一定的技术水平 一定的熟练程度 基本上按工件 制造流程进行 布置 比较详细 过程卡片和 工艺卡片
6
(二)成批生产类型的特点
成批生产类型的主要特点是产品品种相对较多, 每种产品有一定的生产量,生产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 重复性。 成批生产根据产品产量的大小,又可分 为大批生产、中批生产和小批生产三种类型。大批生 产与其它成批生产相比,具有产量较大、品种变化较 少、生产稳定性和专业化程度较高等特点,因此接近 大量生产。小批生产则相反,具有产量少,品种多, 生产稳定性和专业化程度均不高的特点,因此接近单 件生产。

生产运作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

生产运作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

战略
关于“战略”的涵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以不同的表述,这里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1)钱德勒(Alfred.D.Chandler):战略是决定企业的长期基本目标与目的,选择企业达到这些目标所遵循的途径,并为实现目标与途径而对企业重要资源进行分配。 (2)魁因(I.B.Quinn):战略是一种模式或计划,是将一个组织的重要目的、政策与活动,按照一定的顺序结合成为一个紧密的整体。 (3)明茨博格(H.Mintzberg):战略可以从五个不同的方面定义,即计划(Plan)、计谋(Ploy)、模式(Pattern)、定位(Position)、观念(Perspective)。这五个方面的定义是从不同的角度对战略进行了阐述,有助于对战略管理及其过程的深刻理解。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战略作如下解释:战略是组织对其发展目标,达成目标的途径、手段等关乎全局的重大问题的筹划和谋略。
投入 人力 物料 设备 技术 信息 能源 土地 资金
顾客或用户的参与
实施信息反馈
产出 产品 服务
变换过程 ① ③ ⑤ ② ④
生产与运作系统活动过程
二 生产与运作概念的发展过程
二 现代企业的环境特征
市场需求多样化 技术飞速发展 竞争方式与种类越来越多 随着通讯技术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生产和贸易日益国际化、全球化
市场需求多样化
(1)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 (2)产品寿命周期缩短 (3)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
产品销量 投入 成长 成熟 衰退 时间 设计开发 工艺成熟 成本发生 成本补偿 产品寿命周期曲线
产品无形,不可触,不耐久 产出不可储存 顾客与服务系统接触频繁 响应顾客需求周期很短 主要服务于有限区域范围内 设施规模较小 质量不易度量
三 生产与运作管理及其研究对象

生产运作过程组织

生产运作过程组织
22
组织和监测批量生产工艺流程
பைடு நூலகம்
毛坯车间
齿 轮 车 间
轴 类 车 间
箱 体 车 间
丝 杆 车 间
弹 簧 车 间
总装车间
对象专业化生产单位组织形式
23
组织和监测批量生产工艺流程
对象专业化(product focused)特征

按该方式组织的生产单位内部具有:
相同的加工对象; 不同的工艺性质; 不同的加工设备; 不同工种的工人。
组织和监测批量生产工艺流程
组织和监测批量生产工艺流程
1
组织和监测批量生产工艺流程
生产运作过程组织
第一节 生产过程组织
一、生产过程的概念
二、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三、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 四、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第二节 流水线生产方式与成组技术
一、流水线生产方式 二、单一对象流水生产线的组织设计 三、成组技术(GT)
3.工序 各工艺阶段可进一步细分为多道工序
工序 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或一台设备)上,对一个 或同时多个对象连续进行的加工活动。
工作地 是工人进行劳动的场所,由一定的场地、设备、辅助设施所构成。 6
组织和监测批量生产工艺流程
工序是组成生产过程的最小单元。
若干个工序组成工艺阶段。 (1)按照工序的性质,可把工序分为基本工序和辅助工序:
4、企业对外协作关系 社会专业化协作水平越高,企业内部生产过程就趋于简化,其它 属于企业辅助生产过程的产品,就可由其它专业工厂提供。 9
组织和监测批量生产工艺流程
二、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指产品在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工序,在时间上紧密衔接、连续进 行,不发生或很少发生中断现象。

2.《生产运作管理》第二章-生产过程组织

2.《生产运作管理》第二章-生产过程组织

▪ 四、仓库布置
▪ 仓库属于企业的存储部门,涉及到货物的存放和中转,所以从运输距
离最短的角度考虑,应该合理规划仓库内各种货物的摆放位置,使得 总运输距离最短。
存货 区
出入口
通道
存货 区
出入口
物品
1.空调 2.电冰箱 3.微波炉 4.音响 5.电视
搬运次数/周
200 540 520 80 840
▪ (4)5和4之间也有运量(4吨),所以5和4应该挨着。
2 1
3 6
4 5
▪ 三、车间的平面布置
▪ 内部生产组织专业化形式决定了企业内部之间生产分工和协作的关系,
决定了工艺过程的流向及原材料、在制品在厂内的运输路线和运输量, 是生产过程空间组织的一个重要问题。 ▪ 内部生产组织专业化形式:工艺专业化、对象专业化、综合形式
▪ 三、提高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类型的效率和途径
▪ 1.减少零件变化
▪ (1)推行:产品系列化、零部件标准化、通用化 ▪ (2)推行成组技术,对零件进行分类编组 ▪ (3)推行变化减少办法 ▪ 2.提高生产系统柔性
▪ 3.实施JIT
第三节 生产过程空间组织
▪ 一、生产和服务设施选址主要影响因素
▪ (一)经济因素
▪ 1.运输条件与费用 ▪ 2.人力资源费用与可获性 ▪ 3.能源可获性与费用 ▪ 4.厂址条件与费用
▪ (二)其他因素
▪ 1.政治因素
▪ 2.社会因素 ▪ 3.自然因素
▪ 二、厂区布置
▪ (一)生产单位的组成
▪ 1.生产技术准备部门:产品、工艺、装备等 ▪ 2.基本生产部门:准备车间、加工车间、装配车间 ▪ 3.辅助生产部门:辅助、动力 ▪ 4.生产服务部门:运输、仓库、质检

生产与运作管理-生产组织过程概述

生产与运作管理-生产组织过程概述

2. 工艺阶段
生产过程(主要指基本生产过程)按照工艺加 工性质,可划分为若干相互联系的工艺阶段(局 部生产过程)。
机械工厂一般分为三个工艺阶段,即准备阶段、加工阶段、装配阶 段。 铜冶炼厂一般可分为,粗炼、精炼、电解三个工艺阶段。 水泥工厂一般可分为:生料制备、熟料煅烧、水泥粉磨三个工艺阶
(2)基本生产过程
是指直接为完成企业基本产品所进行的生产活动
如机械企业中的铸造、锻造、机械加工和装配等过程; 纺织企业中的纺纱、织布和印染等过程。 电器传动企业的柜体安装和调试过程 冶金企业的采矿、选矿、冶炼和加工过过程等
12
对于大型机械制造企业来说,一般包括: ⑴ 准备车间。如:铸造车间(铸钢车间、铸铁车间)、有


单件小批生产
通用 高 长 高 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杂 低 小
6.3 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48
6.3.1生产周期
生产周期是指从加工对象投产至加工完毕所经历的日历时间。 是成批生产作业计划的一项重要期量标准。
例如,机械加工行业的生产周期构成: 毛坯准备时间 零件加工时间 部件装配时间 成品总装时间 油漆 入库
作用:
也可按照工序的性质,把工序分为基本工序和辅助工序: 1、基本工序,直接使劳动对象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的工序 。
2、辅助工序,为基本工序的生产活动创造条件的工序。
23
24
这是一个人的工序
25
这是二个人的工序
6.1.4 生产过程组织的基本原则
连续性原则 均衡性原则 比例性原则
柔性化原则 平行性原则 准时化原则
如生28产旬均衡率计划为 3:3:4
(3) 比例性原则
生产过程各阶段、各工序在生产能力上要保持 一定的比例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金属铸造车间、锻工车间、水压车间、备料车间等。 ⑵ 加工车间。如:机械加工车间、冲压车间、铆焊车间、
热处理车间、电镀车间等。 ⑶ 装配车间。如:部件(总成)装配车间、成品装配车间
、油漆车间和包装车间等。
13
14
15
(3)辅助生产过程
保证基本生产过程正常进行所必需的各种辅助性生产活动.
如: 工具、模具加工 建筑、设备维修 动力
也可按照工序的性质,把工序分为基本工序和辅助工序: 1、基本工序,直接使劳动对象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的工序 。
2、辅助工序,为基本工序的生产活动创造条件的工序。
23
24
这是一个人的工序
25
这是二个人的工序
6.1.4 生产过程组织的基本原则
连续性原则 均衡性原则 比例性原则
柔性化原则 平行性原则 准时化原则
26
(1)连续性原则
连续性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的各阶段、各工序之间的流动 ,在时间和空间上始终保持其衔接紧密
不要出现停顿、等待和长距离的运输!
好处: 可以减少库存和在制品数量 缩短产品的提前期 加速资金周转,减少生产成本和其他费用
如何实现? 一定的技术条件 提27 升管理水平
(2)均衡性(节奏性)原则
段。
20
3. 工序
若对局部生产过程进行划分,又可分为许多相互联系 的工序。工序是指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 上,对一个劳动对象或一组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完成生 产过程中的一部分。
如:加工工序、检验工序和运输工序 一道工序要求操作者、操作对象和操作工具(包括设 备、工作地)均不变,否则就不是一道工序。
17
企业生产部门的组织构成举例
生产技术准备部门(研究所与试制车间 ) 基本生产部门(钢铁企业中的炼钢车间 ) 辅助生产部门 (机修车间 ) 生产服务部门(运输部门 ) 附属生产与副业生产部门(矿渣水泥厂 )
思考学校的四类生产过程的典型部门:
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基本生产过程 辅助生产过程 生产服务过程
工艺阶段(主要指基本生产过程) 工序:加工、检验、运输
10
1. 四大过程: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基本生产过程、
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过程
(1)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在投入生产前所进行的各种生产技术准备工作
产品设计 工艺设计和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制造 设施布置设计 标准化工作 人员调配
一般大中型制造企业都设有研究所、设计科、工艺科 、工11 具科、试制车间等
(2)基本生产过程
是指直接为完成企业基本产品所进行的生产活动
如机械企业中的铸造、锻造、机械加工和装配等过程; 纺织企业中的纺纱、织布和印染等过程。 电器传动企业的柜体安装和调试过程 冶金企业的采矿、选矿、冶炼和加工过过程等
12
对于大型机械制造企业来说,一般包括: ⑴ 准备车间。如:铸造车间(铸钢车间、铸铁车间)、有
大型机械制造企业一般包括有: ⑴ 辅助车间。如:工具车间、木模车间、金属模车间、机修车间、电 修车间和建筑修理车间等。 ⑵ 动力部门。如:热电站、压缩空气站、煤气站、氧气站、锅炉房、 变电所等。
16
(4)生产服务过程
为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服务的各种生产服务活动。
如:采购、运输、库存、检验等
⑴ 运输部门。如:车队、装卸队等。厂外运输可采取外包方式来解决。 ⑵ 仓库。如:材料库、成品库、半成品库、工具库、设备库等。 ⑶ 试验与计量检验部门。如:试验室、计量室、技术检查站等。
2. 工艺阶段
生产过程(主要指基本生产过程)按照工艺加 工性质,可划分为若干相互联系的工艺阶段(局 部生产过程)。
机械工厂一般分为三个工艺阶段,即准备阶段、加工阶段、装配阶 段。 铜冶炼厂一般可分为,粗炼、精炼、电解三个工艺阶段。 水泥工厂一般可分为:生料制备、熟料煅烧、水泥粉磨三个工艺阶
6.1.1 什么叫生产过程 ?
生产过程:围绕产品生产进行的一系列有组织 的生产活动的全部过程。(如何实现生产)
生产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包括生产者、生产工具设备和生产对象 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
目标: 在时间和空间上紧密衔接 提高生产的效率 保证产品的质量、规格、数量、时间等各方面的要求
7
6.1.2 生产过程组织的两方面内容
合理组织生产过程,不仅要把生产过程划分为不同组成 部分、生产阶段、工序,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使各单位在空 间上合理排列,在时间上紧密衔接。
空间上: 布局合理——物流合理
时间上: 衔接紧密——缩短生产周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 生产成本
9
6.1.3 生产过程的组成
四大过程: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基本生产过程、辅 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过程
6.1 生产过程及其组成
5
在一家工厂中: 一方面是原材料、燃料、劳动力、资金等生产 要素的不断输入; 另一方面是工业产品和工业性作业不断地输出 。
输出的产品,有些是能够立即消费的最终产品 (如服装、电视机等);有些是需要继续加工制 造的中间产品(如钢材、棉纱)。
如何加工出来的呢?——人、机、 料、法、环的结合,时间上的配合
{ 生产与运作管理
1
淮海工学院 仪彬 讲师
第6章 生产组织过程
{
2
本章内容
6.1 生产过程及其组成 6.2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和生产类型的划分 6.3 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6.4 流水线的生产组织 6.5 成组技术
3
教学目标:
掌握生产过程的基本概念 理解组织生产的基本原则 了解生产类型的划分 掌握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移动方式和计算 理解流水生产原理、特征、分类; 掌握单一对象流水线组织设计(计算节拍、流水线平衡、计 算机器数和需要的工人数) 了解成组技术
工序是构成生产过程的基本单位。
21
工序举例
1. 一个工人在一台车床上完成车外圆、端 面、空刀槽、螺纹、切断;
2. 一组工人刮研一台机床的导轨; 3. 一组工人对一批零件去毛刺。 4. 生产和检验原材料、零部件、整机的具
体阶段。
22
工序分类
在生产过程中按其性质和特点,可分为:
1、工艺工序(加工),即使劳动对象直接发生物理或化学 变化的加工工序。 2、检验工序,指对原料、材料、毛坯、半成品、在制品、 成品等进行技术质量检查的工序。 3、运输工序,指劳动对象在上述工序之间流动的工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