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7高考天津卷古诗词鉴赏部分考题
2017年语文真题及解析_天津语文高考试题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语文答案一、(12分,每小题3分)1.C2.D3.D4.B二、(9分,每小题3分)5.A6.C7.D三、(15分,每小题3分)8.A 9.C 10.A 11.C 12.B四、(21分)13.(8分)(1)正好赶上社会动乱,(他的祖父)担心被仇人抓住。
(2)他的论说初听似乎与大家的看法相违背,但听到最后,大家就会认为他的观点是对的。
(3)沉迷于阅读古文,乐于听闻不同的言论。
14.(8分)(1)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2)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
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
(3)①虚写。
“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
②以景结情。
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
③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任选一种)15.(5分)(1)羁鸟恋旧林(2)樯橹灰飞烟灭(3)内无应门五尺之僮(4)不霁何虹(5)申之以孝悌之义五、(21分)16.(4分)B E17.(3分)合乎题旨。
竹子虽外形扭曲,但仍具挺拔之质,象征着艰苦环境下顽强奋进的人生,深化了主旨。
18.(5分)①想象山野里竹子生机勃发,与城市里竹子的优雅纤细形成对比。
②赞美了竹子争先向上的顽强生命力,给读者更深广的思考空间。
③照应前文,以景收束全篇,增强了抒情性。
(从语言角度赏析也可得分)19.(9分)(1)坚韧忍耐、从容优雅、孤高兀傲、风骨高洁、清简、争先向上等。
(2)内容表达六、(12分)20.(9分)(1)例:2006年游人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关注度较高,侧重景观欣赏;2016年游人对城市文化和民俗特色的关注度较高,侧重文化体验。
2017年天津语文高考试题(真题答案详细解析)
2017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天津卷)语文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 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
第Ⅰ卷 1 至6页,第Ⅱ卷7至11页。
答卷前,考生务势必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地点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势必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变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余答案标号。
2.本卷共 12 小题,每题 3 分,共 36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切合题目要求的。
一、( 12 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追忆(sù)隽( j ùn)永忙不迭( di é)返璞( pú)归真....B.信笺( qi ān)洗刷( shù)一溜(li ù)烟恪( kè)守不渝....C.收敛( li ǎn)蕴藉( ji )è一刹( chà)那搪塞塞( sè)责....D.整饬( chì)框( kuàng)架肇( zhào)事者心无旁鹜( wù)....2.挨次填入下边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适合的一组是大部分人的中,真与美其实不是一回事,特别是文艺中兴此后,美成为人文修养中的主要,真与美就了。
这其实不是说真与美是对峙的,而是把美的价值提升,达到与真的程度。
A.看法内含劳燕分飞同日而言B.看法涵义天南地北均分秋景C.理念修养背道而驰相提并论D.心目内涵分道扬镳不相上下3.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创造整齐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
B.跟着厂商陆续推出新车型,花费者又再次将眼光聚焦到新能源车上,许多新能源车的增加在 15%到 30%左右C.河流综合治理工程达成后,将为尽早实现京津冀北运河全线通航打好基础,并将成为北运河的一个重要旅行节点。
2017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含答案)
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一、【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8题。
晓行巴峡王维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1】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1】树杪:树梢。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书树颠。
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16)“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3分)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
(王昌龄《古意》)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晁补之《吴松道中》)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
(张耒《感春》)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
(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17)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水经注》)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杜甫《秋兴八首》)〖答案〗(15) C(16) B(17) 意象:本诗选取浣女、鸡鸣、舟市、山桥、万井、莺啼等富有生活气息的意象,而另两首诗歌选取的猿鸣、枫树林等意象多为自然景物。
抒情:本诗作者陶醉于山水之趣,宽解了诗人的离愁别绪。
另两首诗歌都有沉郁惆怅凄凉之感,离家远去思乡之意。
二、【江苏卷】秋兴陆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10.根据中间两联,概况作者“愁”的原因。
(6分)11.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5分)10.壮志难酬,怀抱未展;中年多病,时光日迫;国土沦丧,战事未宁。
2017年天津高考语文试题及详解(2)
2017年天津高考语文试题及详解(2)(二)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21-22题。
(7分)鹊踏枝(五代)冯延巳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①?穿帘海燕②又飞去。
满眼游丝③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注]①细钿:用金翠宝石装饰的筝;玉柱:筝上定弦用的玉制码子。
②海燕:传说燕子来自海上,故称“海燕”。
③游丝:指在空中飞扬的虫丝。
21.上阕中“六曲阑干偎碧树”的“偎”字富有特色,请作赏析。
(2分)22.结合“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两句,分析词中主人公的形象。
(5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
(5分)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其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致乎其极。
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大学》章句)23. 这段话中“格物”“致知”的含义分别是什么?(2分)24. 根据这段话,分析“格物”与“致知”的关系。
(3分)(四)古诗文默写。
(6分)2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①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__,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② 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③ 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④ 有如此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趋于亡。
(苏洵《六国论》)⑤ 青山隔送行,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实甫《长亭送别》)四.作文(60分)2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09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分析及复习策略
下 几 个 特 点 值得 关 注 。 第 一 , 材 的范 嗣进 一 步 扩 大 一 选 从 表 1 以 看 } , 年 的 诗 歌 鉴 赏 题 不 仅 涉 及 可 f今 J 了 以往 常 见 的 唐 诗 、 词 , m现 了较 为 少 见 的 元 宋 还 代 的 词 , 至 j清 代 的 词 、 甚 曲。 前者 如 浙 江卷 、 徽 安 卷 、 南 卷 , 者 如重 庆 卷 考生 比较 熟 悉 的作 家 及 湖 后 作 品 进 一 步 减 少 ,8套 试 题 巾 只 有 1 l 0份 试 卷 考 查 从 表 1 以看 出 , 年 的高 考 语 文 古 诗 词 鉴 赏 可 今
二 )中表 现 出 的亡 国之 恨 以 及 收 复 失 地 的 决 心 ; 》 江
海卷 白居易的诗歌所表达 的理趣 ,与宋 诗相似 , 也
是 学 生 不 熟 悉 的 。这 样 选 材 , 开 拓 了考 试试 题 的 既
内容 覆 盖 的 领 域 , 避 开 了猜 题 的 视 线 。 又
苏卷岳飞在《 满江红 ・ 黄鹤楼有 感》 登 中表现 出的岳 飞抗金收复失地的决心等。
、 / 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对春逝 的态度 游子思y 的心情 5 - 无人理解 的孤寂 思 乡怀归的感情 悲喜交加之情 厌倦 漂泊、 乡 思 冷寂落寞之情
7 秦观 元好 问 8 8 7 6 6 6 杜牧 舒蛹 杜甫 司空曙 严羽 孔 尚任
J
七律 宋 词 元 七绝 宋
宋词 宋词 七律 唐
I 1 6 8
1 0 1 1 8
欧阳修 王旭 陆游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修辞与技巧手法”练习(附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修辞与技巧手法”练习(附答案解析)【典例解析】1、【2017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8分)太湖恬亭【宋】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
(3分)(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3分)【答案】(1)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2)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
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
(3)虚写。
“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
以景结情。
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任选一种)【解析】该题可以形成三个步骤:一、找出描绘性句子,判断哪是叙述,哪是写景,从诗中找出描写景物的句子。
二、细读,从哪些修饰语看出它是在描绘,如形容词、修辞手法。
三、再看哪些地方可以进行补充。
题干要求描绘第二联的画面,“日落断桥人独立”为叙述,“水涵幽树鸟相依”为写景,答题时应用概括性词语总述,从“幽”“人独立”“鸟相依”可以判断为“宁静”,其次再联系诗句,运用联想和想象具体描绘画面。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分析作者“清游”“静处”的情绪状态即可。
分析心境,即分析思想情感,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
古诗鉴赏题命题角度与技法点拨
古诗鉴赏题命题角度与技法点拨射箭要瞄准靶心,解题要熟悉题型。
古诗鉴赏,动乎心,发于情,培养诗的感觉与悟性是根本,当然弄清题目是怎么出的?命题者喜欢从哪个角度考学生,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也肯定可以为考生的答题锦上添花。
磨刀不误砍柴功,下面笔者就结合近两年的高考试题来谈诲命题者的主要出题角度。
命题角度一:理解、赏析关键字词。
[解题指导]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
鉴赏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
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
其次。
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性、词义的方法,并特别注意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情况。
另外,古人评诗有“诗眼”一说,所谓诗眼就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词。
抓住了诗眼分析,我们就能看清这首诗的情感世界。
如何判断诗眼之所在呢?一般说来,诗眼都是在全诗的前两句,因为诗人通常都是先写景后抒情,什么样的景就含有什么样的情。
另外,诗眼以表现力强的动词和形容词居多。
【典型例题】(2009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寄远杜牧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
谁家红袖凭江楼?试题:(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解析:“悠悠”,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
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从容。
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独,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打下了铺垫,命题角度二:分析、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解题指导】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时要尽量使用规范的、专业的名词术语。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指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抒情方式主要指: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托物言志等。
表现手法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
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这两种修辞手法为诗人常用,考生应当最先予以考虑)、借代、对比、衬托、反问等。
当然鉴赏表达技巧绝不是仅仅列出一两个名词。
高三语文六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华汇编:诗词鉴赏之诗
诗词鉴赏之诗第一部分六年高考题荟萃2009年高考题1.(09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晚泊岳阳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1)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
答:(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答:答案(1)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因;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
意思答对即可。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处景而生的思乡之情。
是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境寓情来表现的。
句句写景,景景关情。
2.(09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寄远杜牧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答:(2)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答:答案(1)“悠悠”,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
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独。
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打下了铺垫。
(2)诗人的情感由孤迥孤寂而变得精神振奋。
正当旅人触物兴感、心境孤迥的时候,忽见岸边的江楼上有红袖女子正在凭栏眺望。
三、四两句所描绘的这幅图景,色彩鲜明,饶有画意,不妨当作江南水乡风情画来欣赏。
在客心孤迥之时,意绪本来有些索寞无聊,流目江上,忽然望见这样一幅美妙的图景,精神振奋,羁旅的孤寂在一时间似乎冲淡了不少。
这是从“正是”、“谁家”这样开合相应、摇曳生姿的语调中可以感觉出来的。
3.(09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月杜甫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近3年(2017,2018,2019)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以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语文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1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追溯.(sù)隽.(jùn)永忙不迭.(dié)返璞.(pú)归真B.信笺.(qiān)洗漱.(shù)一溜.(liù)烟恪.(kè)守不渝C.收敛.(liǎn)蕴藉.(jiè)一刹.(chà)那敷衍塞.(sè)责D.整饬.(chì)框.(kuàng)架肇.(zhào)事者心无旁鹜.(wù)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大多数人的______中,真与美并不是一回事,尤其是文艺复兴以后,美成为人文素养中的主要______,真与美就______了。
这并不是说真与美是对立的,而是把美的价值提高,达到与真______的程度。
A.观点内含劳燕分飞同日而语B.观念涵义天南海北平分秋色C.理念涵养南辕北辙相提并论D.心目内涵分道扬镳分庭抗礼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
B.随着厂商陆续推出新车型,消费者又再次将目光聚焦到新能源车上,不少新能源车的增长在15%到30%左右C.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后,将为尽早实现京津冀北运河全线通航打好基础,并将成为北运河的一个重要旅游节点。
古诗文结句鉴赏
情?(4分)
4、江苏卷:张籍《寄和州刘使君》: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
(三)2017年:
1、江苏卷:陆游《秋兴》: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
2、天津卷:王安石《太湖恬亭》: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3分)
(四)2016年:
全国1卷:李白《金陵望汉江》: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1、重视阅读、背诵、摘抄,加强整理、总结,增强人文底
蕴,提升诗歌鉴赏理解能力。
2、熟悉考点,研究习题和答案,优化思维,规范语言,提
升诗歌答题能力。
七、对点训练:
古典文学
(一) 含意类:2019年全国1卷:
题许道宁画 ①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以景结情
古典文学
高考真题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2018年全国I卷 李贺《野歌》)
以景结情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2018年全国III卷 王建《精卫词》)
直抒胸臆作结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2017年全国I卷 李白《金陵望汉江》)
用典作结
五、实战训练:
古 典 文古 学典 文 学
价。(6分)
(二)2018年:
1、全国1卷:李贺《野歌》: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2、全国3卷:王建《精卫词》: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
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6分)
3、天津卷: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长吟掩柴扉,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感
2017年高考天津卷语文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 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
第Ⅰ卷 1 至 6 页,第Ⅱ卷 7至11页。
答卷前,考生务势必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地点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势必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变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余答案标号。
2.本卷共 12 小题,每题 3 分,共 36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切合题目要求的。
一、( 12 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追忆(sù)隽(j ùn)永..B .信笺( qi ān)洗刷( shù)..C.收敛( li ǎn)蕴藉( ji )è..D.整饬(chì)框( kuàng)架..【答案】 C忙不迭( di é).一溜( li ù)烟.一刹( chà)那.肇( zhào)事者.返璞( pú)归真.恪( kè)守不渝.搪塞塞( sè)责.心无旁鹜( wù).【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一般话常用字的字音。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 A 。
【名师点睛】字音需要联合词义、词性、运用处合等记忆。
字形主要考察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成语是考察重点。
汉字是音形义的联合体,辨析字形自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
主要的方法是:①形辨法。
形近字固然字形邻近,但却有细微的差异,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重点。
②音辨法。
有些形近但读音不一样的字,能够经过读音的不一样加以辨析。
③义辨法。
即联合详细语境,依据字的意思辩析正误。
如骛:追求。
2.挨次填入下边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适合的一组是大部分人的中,真与美其实不是一回事,特别是文艺中兴此后,美成为人文修养中的主要,真与美就了。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类题】专练卷附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之表现手法类题】专练卷一、考题示例【2017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太湖恬亭[宋]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问题】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参考答案】(1)写。
“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
(2)以景结情。
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
(3)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任选一种)【附】1、一般答题步骤和要领:(1)首先必须准确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其次才是对相关技巧的具体的鉴赏。
(2)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3)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
(4)再次解释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了怎样的旨趣,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在鉴赏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的流畅优美的赏析。
2、解题格式和模板: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二、巩固练习(一)湖北省黄冈市2019届高三(9月)质量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陆游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注】武均州:即武巨。
当时武巨任果州团练使,知均州,兼管内安抚使,节度忠义军。
西京:指洛阳。
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
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收复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祭扫。
1、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 首联写得知捷报后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歌颂白发将军武巨收复西京的壮举,感佩武将军老当益壮,雄心犹存。
2017年高考天津卷语文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1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追溯.(sù)隽.(jùn)永忙不迭.(dié)返璞.(pú)归真B.信笺.(qiān)洗漱.(shù)一溜.(liù)烟恪.(kè)守不渝C.收敛.(liǎn)蕴藉.(jiè)一刹.(chà)那敷衍塞.(sè)责D.整饬.(chì)框.(kuàng)架肇.(zhào)事者心无旁鹜.(wù)【答案】C【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字音需要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
字形主要考查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成语是考查重点。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
主要的方法是:①形辨法。
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
②音辨法。
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
③义辨法。
即结合具体语境,根据字的意思辨析正误。
如骛:追求。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大多数人的中,真与美并不是一回事,尤其是文艺复兴以后,美成为人文素养中的主要,真与美就了。
2017年高考真题语文天津卷Word版含解析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1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追溯.(sù)隽.(jùn)永忙不迭.(dié)返璞.(pú)归真B.信笺.(qiān)洗漱.(shù)一溜.(liù)烟恪.(kè)守不渝C.收敛.(liǎn)蕴藉.(jiè)一刹.(chà)那敷衍塞.(sè)责D.整饬.(chì)框.(kuàng)架肇.(zhào)事者心无旁鹜.(wù)【答案】C【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大多数人的中,真与美并不是一回事,尤其是文艺复兴以后,美成为人文素养中的主要,真与美就了。
这并不是说真与美是对立的,而是把美的价值提高,达到与真的程度。
A.观点内含劳燕分飞同日而语B.观念涵义天南海北平分秋色C.理念涵养南辕北辙相提并论D.心目内涵分道扬镳分庭抗礼【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和成语的正确运用。
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选项。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
2017年高考真题——语文(天津卷)解析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1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追溯.(sù)隽.(jùn)永忙不迭.(dié)返璞.(pú)归真B.信笺.(qiān)洗漱.(shù)一溜.(liù)烟恪.(kè)守不渝C.收敛.(liǎn)蕴藉.(jiè)一刹.(chà)那敷衍塞.(sè)责D.整饬.(chì)框.(kuàng)架肇.(zhào)事者心无旁鹜.(wù)【答案】C【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大多数人的中,真与美并不是一回事,尤其是文艺复兴以后,美成为人文素养中的主要,真与美就了。
这并不是说真与美是对立的,而是把美的价值提高,达到与真的程度。
A.观点内含劳燕分飞同日而语B.观念涵义天南海北平分秋色C.理念涵养南辕北辙相提并论D.心目内涵分道扬镳分庭抗礼【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和成语的正确运用。
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选项。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
2020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修辞与技巧手法”练习(附答案解析)
就是落下一根针也仿佛可以听见。夸
36、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年不闻丝竹声
借代
37、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 《钗头凤》 叠字
38、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用典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 。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
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
15.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想象的写作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
【答案】 14.BD
15. ( 1)首联“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洁白画绢
之上,突然腾起风霜气,原来纸上苍鹰,凶猛不同一般,“风霜起”是诗人看画时的
想象。( 2 )颔联“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由画面上鹰“耸身”的情态想象到
鹰想搏击狡兔时的心理状态;由画面上鹰“侧目”联想到鹰搏击前像发怒的猢狲的眼
2020年最新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修辞与技巧手法”练习
(附答案解析)
【典例解析】
1、【 2017 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8 分)
太湖恬亭【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更待夜深同徙倚
【 注 】 ,秋风斜月钓舟归。
14.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诗歌首联用惊讶的口气,一起笔就有力地刻画出画鹰的气势,吸引着读者,极赞绘 画的特殊技巧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B. 颈联描写画鹰身边的物件,正面描写画中的鹰形态逼真,而“可”、“堪”两字又 紧扣“画”字之题。 C. 全诗共八句,可分三层意思:一、二两句为第一层,点明题目,中间四句为第二层, 描写画面上苍鹰的神态,是正面文章,最后两句进到第三层,承上收结,直把画鹰当 成真鹰,寄托着作者的思想。 D. 作者借鹰言志,通过描绘画中雄鹰的威猛姿态和飞动的神情,以及搏击的激情,从 而表现了作者希望像雄鹰一样勇猛,表达他渴望建功立业却不得重用的悲愤心情。 E. 作为一首“题画诗”,本诗既描绘了诗人眼中所见之鹰,又写到了诗人心中所想之 鹰,这样的写法使鹰的形象更加生动、丰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湖恬亭
【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船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
(3分)
(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3分)
参考答案
1.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2)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
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
(3)①虚写。
“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
②以景结情。
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
③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任选一种)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2分)
(2)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3分)
(3)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3分)
、
参考答案
1.“望”: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
或“空”:①营造空旷的意境;②流露出超然心态。
2.①动静结合。
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态描写。
②寓情于景。
通过描写秋原的空阔,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
3.一个“闲”字,点出闲景、闲人、闲心,写出了困境之美、闲适之情。
雨过至城西苏家①
(宋)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①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
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1)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2分)
(2)
(2)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分)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参考答案】
(1)尘土涤净紫烟渐散雨过日丽红花沾雨柳色葱翠
(2)①对仗,如“花飞”对“柳拂”,“红香湿”对“绿色匀”。
②比拟,如“柳拂”。
③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运用通感)进行描写,如“衣袖红香湿”
(3)雨后天晴访友喜悦之情。
仕途上的踌躇满志或忙中偷闲的快乐
暮春
[宋]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
[宋]黄公度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1《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2分)
2《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么描写桃花的?(2分)
3两首诗都写出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
【参考答案】
(1)体现在三月花凋谢,柳絮飘飞,东风吹和子规啼叫上。
(2)①侧面描写,桃花落处无人看见,洗手时闻到流水中有桃花的香味。
②动静结合。
(3)《暮春》通过写落花、柳绵、斜阳、子规等暮春意象,表达了伤春之愁、流年之叹;《暮春山间》写作者缓步春山所见,描绘了一幅幽美的暮春景象,表现了作者的闲适之情。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
春蚕食叶响回廊。
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
①秋试:科举时代秋秀举行的考试。
②白苎(zhù):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
③禹门:即龙六,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
(1)“白苎新袍入嫩凉”句中的“嫩”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2分)
(2)“鹏北海,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3分)(3)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3分)
【参考答案】:
(1)轻微、新鲜、清爽等
(2)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3)例:“白苎新袍入凉”“春蚕食叶响回廊”是实写,点明时令和环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是虚写,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
虚实相生,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
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
(3分)
(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
【参考答案]:
(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
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2)示例:从色彩方面赏析,“半山碧”与“一枝黄”色彩互相映衬,半山碧绿更衬托出一枝野菊的清幽高雅。
画面优美,寄意幽远。
(3)采菊东篱下。
率性自然,超凡脱俗
骤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翻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1)第二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2分)
(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
(3分)
(3)有人说,本诗最后一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
“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
(2)“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
“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
(3)示例一:不好。
开篇写暴雨骤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
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写重心,冲淡诗的艺术效果。
示例二:好。
先写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状,衬托出骤雨突至的紧张场面,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视角,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而按照现在的顺序,在表达上略显突兀。
(任选其一,言之有理即可)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雍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时节:暮春。
意象:飞花。
(2)思念故乡之情。
(3)①同意;司诗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雍诗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景写哀情。
②不同意;司诗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雍诗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
箨(tuò),笋壳。
帙,包书的布套。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3)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参考答案】
(1)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2)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
“侵”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
“晚”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
(3)答案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
示例二: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
示例三: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己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