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报告.pdf
中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研究
1 3 1 4 1 5 Leabharlann 1 6 《 急救护理学》
《 急救护理学》 《 健康评估》
《 社区护理学》 《 传染病护理学》
1 7
1 8 1 9
《 心理学》
《 心理腱康教育》
《 中医学》
就业反馈信息表》 。
《 语文( 校本) 》
《 语文( 校本) 》
一
、
医疗护理专业根据 以上开发过程,形成的课程体系适应 “ 理实一体化” 的人才培养模式 , 课程体 系构建主要体现在“ 三 点” 上面, 即教室 、 实训室 、 医疗单位 , 新 的课程体 系围绕“ 三 点” 进行构建。且按照社会对护理岗位 能力的要求 , 构建 出适 应中职护士技能培养要求 的课程体系。新旧课程体系对 比见
中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研究
重庆 市合 川职业教 育 中心 何 雪梅
【 摘
洗 胃、 吸痰 、 导尿 、 灌肠等 5 0项护理常规操作 , 并能规 范地 要】 中职学校专业建设是教 学 内涵建设 的核心 , 是 氧 、
处理各项操作过程 中遇到的突发状况; 6规范地换药 , 针对不 同的伤 1 2 1 进行清创; 7 . 熟悉各科 室的常见疾病并掌握各类疾病 相应 的护理措施; 8 制 定健康宣教计划 , 做好健康宣教。 护理专 业全体教师根据典型工作及职业能力分析的成果 ,不断的加 工完善 , 最后形成了《 护理专业岗位能力调研报告》 。 3 . 开 展课 程 体 系 建构 研 讨会 。根 据 护 理 专 业典 型工 作 任 务及职业能力分析成果 ,护理专业全体专业课教师按任务对 课 程体 系进行建构 , 得 出课程体 系初稿 , 然后邀请 学院教授 、 行业专家 、临床护理人员共 同商讨最后建构出护理专业课程 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研究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护理专业是一项重要的职业教育领域,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护理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护理专业的培养体系需要与社会需求保持紧密联系,不断优化和完善。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高职和中职之间的衔接并不够顺畅,导致学生在升学和就业方面存在困难。
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设计。
通过分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高职护理课程体系的构建情况,本研究旨在提出中高职衔接课程的设计方案,以促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顺利就业。
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分析和探讨,进一步总结中高职衔接课程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为护理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设计,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关建议和解决方案,进一步完善护理专业的培养体系。
通过研究中高职衔接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情况,探讨如何更好地实现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和转换,使学生在升学或就业时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医疗护理行业的需求,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效果。
通过案例分析和探讨,总结中高职衔接课程在护理专业中的实践经验和启示,为相关教育机构和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参考,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最终旨在推动护理专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促进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1.3 研究意义护理专业是一门与人类生命健康密切相关的学科,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护理专业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而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护理专业的培养与发展亦备受关注。
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其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研究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可以促进职业教育和实践教育的融合,实现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实践研究
的意义 。在完成考核工作 后 , 应 对考 核结果 善加 利用 , 才能 真正实现考核的 目的 , 增加教 师对考 核工作 的重视 程度 , 绩
效考核的结果 。
3 讨 论
4 李军. 高等学校教师 工资绩 效管 理体系 的构建 [ J ] . 高等教育研
究, 2 0 0 7 ( 1 )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2— 2 8
科 学的绩效 考核结果应兼 顾高校 的发展 和教 师利益 要
基 于 工作 过 程导 向 的 中职 护 理 专业《 护 理 学基 础 》 课 程 实践 研 究
鲁俊华 关红军
( 1 . 牡丹江市卫生学校教务科 黑龙 江 牡丹 江 1 5 7 0 0 0 ; 2 . 牡丹江 医学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 5 7 0 1 1 )
【 摘
要】 目的 : 为培养 实用型 高技 能护理人 才, 积极探索符合职 业教 育理 念的 中职 护理专业《 护理 学基础 》 课程 , 提 高 中职
护生学 习效果 。方法 : 通过在牡 丹江市卫生局 所隶属 的各大 医院进 行 了周密细致 的临床调研 , 确定基 于 临床护理 工作i £ 程的 《 护理 学基础》 教 学项 目, 然后通过任务驱动 、 项 目导向教 学模 式改革教学方法。结果 : 实施教 学改革后 , 两组 学生成绩之 间差 异有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0 3 ) , 学生对该 门课程 改革满意度 ( P=0 . 0 1 9 ) 、 学 习项 目的认 同度 ( P=0 . 0 1 8 ) 均 明显 高于对 照组 。
结论 : 护 生学习积极性 高涨, 学 习效果明显提 高。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 任务驱 动、 项 目导 向式教 学模 式适 宜于 中职护 生 学 习《 护理学基础》 课程 , 该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
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第2 2卷第 1 期
邹 玉 莲 高职 护 理 专 业 课程 体 系 改革 的研 究 与实 践
2 1
高职 护理专业课程体 系改革 的研究与实践
邹 玉 莲
( 阳职业 技术学 院护 理学 院 ,湖南 岳 岳阳 440 ) 10 0
摘 要 :高职护 理 专业 的课 程体 系改 革应 围绕 以护理 为主 导 , 以培 养技 能 为主 线 , 出应 用性 和针 对 突 『 生的培 养 目标 , 建新 的课 程模 块 , 置不 同专 业 方向课 程 ; 整相 关时 间安排 , 构 设 调 重组模 块 课 时 比例 ; 强 加 实践性 教 学 , 重视 职 业能 力培 养 。 关键 词 :高职护理 ; 课程 体 系; 业能 力 职 中图分类 号 : 4 — R 74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6 2 7 8 2 0 ) 10 2 — 3 1 7 — 3 X( 0 7 0 — 0 1 0
() 3 中医 护理 方 向 : 设 中医基 本 理论 、 灸推 拿 、 增 针 中医护 理等课 程 。
二 、调整 课程设 置结构 。 重设 模块课 时 比例
培 养学 生 的 职业 能力 , 使学 生学 会 “ 事 ” 护 理社 做 :
会 人 文 课 模 块 着 重 培 养学 生 的 就业 适 应 能 力 : 选
维普资讯
, , ,,
岳 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U N LO U Y N O A IN LT C NC LC L G O R A F Y E A G V C TO A E H IA OLE E 20 0 7年 1月
实 习
表 2 重 组前后 课程模 块课 时 比例
两年 制高 职护理 实行 平行式 课 程结 构 , : 、 即 一
中职护生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研究
论 为依据嘲 , 设 计专 业技能课程教学方法 , 教学 内容参 照教 学大
纲并 紧扣临床护理工作具体要求 。以“ 基于工作过程” 的项 目教 学法 、 任务 驱动教 学法为 主要 教学方法 , 在 实施过程 中融入模 拟教学法 、 角 色扮演教学法等 。 行动导 向教学强调“ 做 中学” , 就
到 。在失 败中 , 护生不仅掌握 了输液 的基本技巧 , 而且提高 了挫 折承受能力 。
教 学 法 的 差 曩 { 『 L 导 向 教 学 法 与 传 统 教 学 法 的 差 异
3 . 1 . 2 任务驱动教学法 围绕本教学时段的学习内 容, 设计任务 目 标、 呈 方式 , 分析方法和任务 实现手段 , 归纳总结 知识 。将知 识和技 能在 实际中的运用作为 教学的终极 目 标, 而不是 片段 的
位思考 , 不顾 及他 人的感受 。中职护理教育既要使学生对文 化 基础 知识进行筛选 、 整合和巩固 , 还要使其将所学 护理 知识 、 技
能运用 于临床实践 , 同时对其思 想品德 、 护理 伦理 、 独立生存 和 自我发展等能力进行塑造 。因此 , 应根据护生形象思维活跃 的
是从实践 和经 验 中学 习 , 使所 学和所用结 合起来 , 使课程 的学 习方 式和环境发 生根本转变 , 改变教师 中心 、 教材中心 、 课 堂中
心模 式。 3 . 1“ 基于 工作 过程” 的行动 导向囊 学的 主要教 学方 法
3 . 1 . 1 项 目教学法 具有职业工作 的典 型性和基 础性 的优点 :
对 教学 内容 的学习 , 具有 清晰的任务说 明 ; 学 生有独立进行 计 划 工作 的机会 , 在 一定时 间范围 内可 以 自行组织 、 安排 自己的 学习行 为 ; 有 明确 而具体 的成果展示 ; 评价项 目工作是否 达到 预定 目标 , 在检查 的基础 上进行评价 , 师生 一起找 出产生 工作
新形式下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学习。 并针对具体病例让学生讨论 , 列出诊 断、 鉴别诊断和处理 措施等 , 强化学生的临床思维意识 。最后教师可根据讨论 中反 馈 的信息进行分析、 综合、 归类等精讲评 价 , 并根据不 同情况给 予及时引导 、 启发、 点拨 、 质疑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引导学生 进行科学的临床 思维训练 。 3 体 会 临床见习是 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 , 也是临床课教学 的重要 环节 。但是 ,目前在很 多医学 院校临床见习都存在着很多矛盾 和局限性 ,由于受社会经济效益的影响 ,许多教学 医院都不太 欢迎临床见习学生 。而采取病案 、 模拟演练 的教学方法 , 实施得 当可深化理论教学 , 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理论趣味化 ,从而提 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 ,而且使 学生巩 固和加强 了基础理论知识 , 有利于提高学生 的临床实践
表性 ,病例的内容要突 出某一疾病 的特点 ,包括发病情况 、症
表现和诊断方法 , 这样才能模拟成功。在模拟过程 中学 生第 一
次尝试 这种 自主 的学习方式 , 兴趣很 浓 , 而且对模拟 问诊 、 查体 中感到不熟练 、 记忆模糊的一些知识 , 课后会查 阅有关资料 , 并
进行积极讨论 ,大大激发了学生 的学 习热情 ,强化了学生的临
文化课、 专业理论课、 专业实践课等传统的课程设置。 我们在教 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实行模块结构即公共文化课、 护理社会人
文课 、 护理专业基础课 、 护理专业技术课 、 选修课 、 专业方 向 课
两年制高职护理实行平行式课程结构, 一、 即: 二年级都开
设公共文化课、 护理专业基础课 、 社会人文课 、 选修课 ( 2 。 见表 )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研究与实践
航 空 航 天 医 学 杂 志
21年9 02 月
14 19
放 思 想 、 胆 创 新 的 医 院 氛 围 。 要 逐 步 完 善 创 新 体 制 制 度 大 并 实 施 一 系 列 有 利 于 创 新 的 方 针 政 策 , 成 推 广 创 新 成 形
创新能力 。同时 , 立完善 的人 才 吸引 、 养 、 建 培 使用 等用人 机 制 。创 新 教 育 培 训 制 度 , 建 学 习 型 组 织 , 医 院 的 发 创 为 展壮大储备 “ 取之不尽 , 用之不竭” 的人才 资源 。
程, 而不是医 院工作 过程 简单 重复 。具 体过 程是 , 临 床 对 的工作任务对应 的岗位 ( 进行筛 选和归纳 , 群) 确定本专 业
所 面 对 的典 型 岗位 ( ) 再 对 典 型 岗位 ( ) 工 作 任 务 进 群 , 群 的
职业实践 为主线 、 以项 目课程为 主体 的模块化 的专业 课程 体系 。为 了紧跟职业教育改 革 的时代步伐 , 适应 现代 护理 模式 的需求 , 我院在“ 十二五 ” 国家 示范性 高等 职业 院校 “ 建设计划 ” 理专业 建设 方案 中 , 护 结合 2 1 年 国家护 士执 01
通过构建“ 渐进式 ”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 模式 , 深化课程 体系 和教学 内容改革 , 构建了以健康 评估 一一整体 护理为 主线
的课程体系。
1 课 程 体 系重 构 的原 则
业定位 , 加《 增 危重症监护技术》、呼 吸治疗学》 《 等课 程。 13 坚持工学结合 . 我院护 理专业实施 基础专 业课渐 次 推进 , 实验 实训逐步融人 的“ 渐进式 ”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 式, 实行 “ 年 四 阶 ” 学 组 织 模 式 , 心 课 程 一 直 坚 持 三 教 核
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围绕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展开研究。
在文章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首先探讨了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然后进行了现行课程体系的分析,论述了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改革的路径和实施策略。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性,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旨在为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支持,为课程体系改革提出具体建议,为护理专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路径、实施策略、关键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中职护理专业作为培养护理人才的重要途径,承担着培养具备基本护理技能和医疗服务能力的中级护理人才的使命。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医疗技术的更新换代,传统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医疗需求和护理人才的素质要求。
当前,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一些问题,如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护理相关知识与技能脱节、课程设置滞后等。
为了适应医疗行业的发展需要和护理专业人才的新要求,探讨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为提高中职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推动护理教育的发展,服务于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贡献力量。
1.2 研究意义抱歉,我无法提供长达2000字的内容。
以下是研究意义的简要内容:中职护理专业是培养护理人才的重要途径,而人才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直接影响着护理人才的质量和水平。
对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服务需求提供更加有效的人才储备。
对现行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进一步改革提供基础。
中职学校护理专业调研报告
中职学校护理专业调研报告中职学校护理专业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中职学校护理专业的培养模式、教学质量、学生就业等方面的情况,为学校的招生、教学改革以及专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内容1. 培养模式通过对多所中职学校护理专业的调研,发现大多数学校采用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学历教育主要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职业教育则侧重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校期间会进行实训,并参与临床实践,提高诊疗能力。
2. 教师队伍与教学质量中职学校护理专业的教师队伍以专科学历为主,部分教师具备硕士学历或以上学位,学历结构相对较为合理。
但在实践教学方面,一些学校的教师缺乏临床经验,导致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较差。
此外,部分学校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
3. 学生就业护理行业作为社会需求量较大的行业之一,中职学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较好。
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就业率高于80%。
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医院、养老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
三、建议与改进1. 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中职学校护理专业应该积极与当地医疗机构合作,共同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临床实践的机会,增强其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与临床医生的对接,邀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来校授课,提高教学水平。
2. 完善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发展中职学校护理专业应与相关高校合作,推动教师的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提升,并组织教师参加在职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此外,学校还应加大对教师的激励力度,提高他们的薪酬待遇,以留住优秀的教师。
3. 更新教学设备为了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学校应加大对教学设备的投入,更新实验室设备和模拟训练器材,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学校还应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的资金支持,提升教学硬件设施水平。
四、结论通过对中职学校护理专业的调研发现,该专业的培养模式较为合理,但在教学质量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通过调查护理岗位需求、人才培养目标、岗位工作任务、素质与职业能力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课程体系构架思路进行分析和总结。
进一步优化护理专业“院校融合、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二元三段式”、“1.7+1+0.3”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岗定学、学以致用,以能力为本位、以应用为主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整合相关学科课程内容,将职业道德教育、人文教育和素质养成贯穿于教育教学始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标签: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调研分析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化,护理工作的重点从“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变,充分体现了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深入到护理职业教育中。
护理专业作为我校示范校项目建设的重点专业,为使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与就业岗位需求紧密结合,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体系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依据。
1研究目的深入了解毕节市护理人才队伍现状、人才需求状况、岗位分布、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岗位所必需的专业素质、知识、技能,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突出中等职业教育实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专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研究内容国家、省、市护理人才现状及需求规划;岗位工作任务;就业岗位及岗位群;岗位对专业的人文素质、专业知识及技能要求;岗位拓展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的要求;行业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3调查单位及对象市县卫生局、三级医院、二级医院、民营医院、乡镇医院及村卫生室的领导、护理部主任、护士长、护理一线专业骨干进行调研。
4调查方式个别面谈式、问卷式、座谈会讨论式,会谈中使用适当语言和不添加评判态度。
5调查结果截止2010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609所,病床15124张,千人口拥有床位数1.81张,低于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且全省最末位。
中职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研究
中职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研究中职护理教育是我国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培养的数以百万计的人才,为我国卫生事业的做出了重大贡献.随着的,人们对护理服务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有赖于护理人员素质、专业能力的提高。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中职护理教育课程设置将直接影响护理人才结构的和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
因而课程设置是护理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笔者将对国内中职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ﻭ1中职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中职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现状2007年版教学计划和大纲课程设置由5个模块组成: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和毕业实习模块。
选修课程模块由拓展模块1(基础课程)、拓展模块2(社科人文课程)、拓展模块3(专业相关课程)3种类型课程组成;学时分配:总学时为3596学时,其中基础课程模块为900学时、专业课程模块为学时、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为108学时、选修课程模块为270学时、毕业实习模块为1400学时。
1。
2中职护理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ﻭ1.2。
1课程体系庞大,特色不足张军荣研究发现我国的2007版中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公共基础课学时偏多,设置科目仍偏离职业教育特色,特色专科护理开设过少。
谭耀华认为现行中职护理课程体系异常庞大,秉承了传统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3段式课程设置方式,学生不仅要继续补偿初中数、理、化、计算机的不足,还要在语文、英语、治、人文修养、法律、礼仪与人际沟通方面有所提升,而且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只是大专、本科的缩略版,内容多而不精,体现不出中职的优势和特色,学习难度较大,再加上学生基础薄弱,容易对学习感到失望,造成厌学,甚至流失。
1.2.2课程的实用性不强,与岗位需求脱节陈芬研究显示课程设置方面缺乏中职护理专业特点,医学基础知识偏深、偏难,实用性不强,过于强调学科的重要性;医学临床知识偏重于医疗,护理和护理人文课程涉猎较少,使护生缺乏以人为本的职业素养、就业适应能力及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另外,课程门类也过多,超出了“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李劲峰等认为当前的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有:强调学科的性、完整性,理论知识偏难,学生学得困难,教师教得困难;课程多、学时有限,学生技能和职业素养达不到岗位要求,专业定位不切合实际。
三年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专业课程仍 按临床 分科进行划 分 , 以医学为主线 , 课程体 系 以学科为中心 , 纵向排列 , 缺乏横 向联系 , 整体 的人分割开 将
维普资讯
医学信息 20 0 8年 6月第 2 卷第 6期 Meia If mai . u . 0 8 V 12 . o l dcl no t n J n 2 0 . o. 1 N . r o 6
校 国 际 学 院 临床 医学 班 采 用 全 英 语 授 课 , 院 内各 班 则 开 展 对
生理 学在医学课程 中有 其明显的学科 特色 , 适宜开展素质 与 创新 教育 。为了更好地满 足医学 教育 国际化的要求 , 培养适 应 于社会 发展 需要 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我们将 继续探索 、 集
维普资讯
医 学信息2 8 月第2 卷第6 M daIo a nJn20.o 2. o 0 年6 0 1 期 ec fmt .u.08V1 1N. ilnr i o . 6
} 隧
7开 展 英 语教 学 。 养 国 际化 的 医学 人 才 培
学效果 。我们 在生理学教学 中开展双语 和全英语教学的 目的
学 教 育 ,0 7 ( )2 — 5 2 0 ,9 :4 2 .
[] 3杨秀荣, 李坤, 龚顺开 . 在生理学教学 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J. 四川
生理 科 学 杂 志 ,0 72 () 4 — 4 . 2 0 ,93: 0 1 1 1
编 辑/ 延南 樊
多媒体课件 , 帮助学生直观地对教学 内容进行理解, 以提高教
重 理 论 而 轻视 实践 : 质教 育和 能 力培 养 不 能得 到很 好 地 体 现 和 落 实等 等 。 对 此 , 校 在 充 分 借 鉴 国 内外先 进 经 验 的基 础 上 , 素 我 开 始探 索 高 职护 理 专 业 课 程 体 系和教 学 方 法 改革 工 作 。 其 成 果初 步提 出了新 的护 理 专 业 课 程教 学计 划 并进 行 了初 步 的 实施 。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研究
关 键 词 :高职 ; 理 专业 ; 护 工作过 程 ; 目课 程 开发 ; 目教 学 项 项
中图分 类号 : 7 4 R4 —
文献 标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6 2 7 8 2 0 0 — 0 1 0 17 — 3 X( 0 8)5 0 2 — 3
20 0 8年 4月至 6月 .护 理 专业 参 与 了湖南 省 职业 教 育 “ 十一 五 ” 省级 重点 建 设项 目精 品专业 、 专 业 带 头人 、 品课 程 3个项 目的建 设 评 审 , 据 国 精 根 家 教育 部 和省教 育厅 职业 教 育课 程 改革 的精 神 。 项 目建设 对 “ 作过 程 导 向课 程 ” 工 开展 了研 究 与探 索 。 作 为参 与项 目建 设 的护 理专 业 教师 , 人认 真 学 习 本 了教 育 部 职业 技 术教 育 中心 研究 所 所 长 助 理 、 中 《 国职 业技 术 教 育 》 主编 姜 大 源教 授 的《 职业 教 育 学 研究 新 论》 和其他 高职教 育 专家 先进 的教育 改革 理
了一 定 的成绩 。但 是 。 统学 科 型课 程模 式依 然 没 传
是 指任 何 职业 劳动 和 职业教 育 , 都是 以职业 的形 式
进行 的。它 意味 着 。 职业 的内涵 既规 范 了职业 劳 动
有根 本改 变 , 教学 过程 的组 织 还是 理 论 与实践 分 开 进行 , 职护理 教 育特 色不 特 。从 我们 收 集 的用 人 高
作者简介: 唐婕妤 ( 9 2 )女 , 1 8 一 , 湖南衡 阳人 , 阳职业技术 学院护理学助教。研 究方 向: 岳 护理教育。
2 2
岳 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第 2 卷 3
中职护理调研报告
中职护理调研报告中职护理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中职护理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为相关机构和个人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1. 文献资料调研:查阅相关教育政策、教学大纲、教材等。
2. 实地访谈:走访当地医院、职业院校和护理培训机构,了解他们的教学情况和人才需求。
3. 问卷调查:针对中职护理生、护士和相关就业单位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他们对护理教育的看法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 教育政策健全:中职护理教育涉及的政策法规较为完善,有助于规范教育培训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2. 教学大纲更新不及时:护理领域发展迅速,但教学大纲更新滞后,导致教材内容与实际不相符,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实践教学不足:传统中职护理教育注重理论教学,而对实践教学的投入不足,造成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薄弱。
4. 医院需求多元化:不同医院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就业单位更看重实践经验和技术能力。
四、调研分析:1. 教学大纲应及时更新:护理教学大纲应更加贴合实际需求,紧跟护理领域的发展动态,加强与医院和企业的合作。
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应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建立更多的实习基地和模拟实验平台。
3. 推动护理职业技能认证:建立护理职业技能认证体系,倡导护理从业人员积极参与技能培训和考核,提高整体素质。
4. 优化护理培训机构:护理培训机构应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教育质量和培训效果。
五、调研建议:1. 制定新的教学大纲:要求相关教育部门制定更为细致、贴近实际的护理教学大纲,加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和频次,提供更多与实际工作情况相符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推动护理职业技能认证:鼓励护理人员参与职业技能考核,提高技术水平和职业素质,增加就业竞争力。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护理培训机构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评价,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浅谈中职卫生学校护理课程体系建设
浅谈中职卫生学校护理课程体系建设一、查找我国与国外的差距中职卫生学校的教师都知道,我国目前采用的课程体系基本还是传统的学科本位的三段式模式,忽视了社会中岗位的实际需求。
而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他们的职业教育特点是“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他们的课程建设以符合社会的岗位实际需求为终极目标。
比如德国实施的是课程和岗位契合度非常高的“双元制”;英国通过“职业资格证书”,推动课程建设与岗位需求的高度结合;在我国也效仿国外推行了“国家护士资格考试制度”,但是几年来的成果显示,取得资格证书的护士,也不完全是符合岗位要求的,这是因为我们在考试的过程中,过度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没有实践技能考评,自然会出现理论和临床脱轨现象。
二、中职卫生学校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中职卫生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有待完善。
我国护理专业的教育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模式亟待改革,目前我们还在运用“三段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导致理论和临床两极分化,在理论学习中知识过于抽象,学生学得枯燥无味,导致厌学,甚至产生恐惧心理,教学效果不理想。
课程设置中理论和临床截然割裂开,出现间隔时间长,导致理论与实践断层,出现了学生枯燥无味的把理论知识学完,然后到实践中不知道理论知识如何落实,无法达到无以致用。
2.中职卫生学校教学体系不完整,实践教学严重匮乏。
护理专业特别需要大量临床经验积累,但是我国中职卫生学校基本没有自己的附属医院,见习和实习不能根据课程设置随时得以实施,导致实践课程中的见习无法开展,而临床见习少,直接影响实习效果。
加之专业课教师和临床医师交流匮乏,自己临床经验不足,导致教学内容无法和临床工作对接,不能与时俱进的调整教学。
3.实训场地缺乏,仪器设备严重短缺。
在中职卫生学校中普遍存在实训场地不足的现象,一般仅有一些实验室,但远远满足不了实训用,场地不足,设备简陋,缺损严重,实训的时候都运用模拟人,缺乏与患者的真实沟通,严重影响实训效果。
4.师资队伍专业素养亟待提升,急缺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整体教学改革方案研究报告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整体教学改革方案研究报告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整体教学改革方案研究课题组
【期刊名称】《中等医学教育》
【年(卷),期】2001(19)1
【总页数】6页(P6-10)
【作者】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整体教学改革方案研究课题组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42
【相关文献】
1.护理专业教学改革方案及总体思路 [J], 田冬梅;鲁俊华
2.我校护理专业教学计划实施情况及课程改革方案介绍 [J], 苏金林
3.三年制药剂专业整体教学改革方案的研究报告 [J], 王兴武;孟祥珍;王宁;于天贵;葛淑兰
4.《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重点建设专业整体改革方案的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J],
5.现代医学模式视角下高职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教学"123"融合式改革方案的应用研究 [J], 陈秋;沈军;张虹;刘玥;王欣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课证一体岗证结合”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1.1构建思路。
护理人员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才的培养必须与医院紧密合作,才能培养出真正岗位能力需求的人才。
为此,针对专业岗位(群)对人才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以及职业考证内容确立课程体系,培养可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老年护理、母婴保健、儿童护理、计划生育工作岗位,具备临床护理专业、优生优育、计生技术与生殖保健、孕产妇及婴幼儿保健、保育常用技能的护理人才,实现“以岗设课,课证对接,岗证结合”的工学结合职教理念,是本课题构建的总体思路。
1.2涵义设定。
本课题的“课证”指专业课程和职业技能证书。
“课证一体”是指将课程知识与职业考证知识融合一体。
“岗”指的是护理专业岗位群,包括中医护理方向专业岗位群和助产岗位群。
“岗证结合”是指岗位设置要求与之对应的职业技能证书相一致。
“课证一体、岗证结合”是将专业核心课程、岗位设置和职业资格证书紧密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课程学习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力。
河源市卫生学校(以下简称“学校”)护理专业通过实施“课证一体、岗证结合”的课程体系改革,实现“以岗设课,课证对接,岗证结合”的“工学结合”职教理念。
2课程体系构建过程
2.1深入调研岗证结合明确目标。
依据本地区医疗机构的岗位设置,通过对中职护理专业(含临床护理、助产和中医护理方向)的人才需求与岗位能力的调研,最终设立“岗证结合”的课程体系,要求专业每个方向的岗位对应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资格。
如学校培养的护理人才既可从事以临床护理为主的岗位,又可从事以母婴保健、儿童护理、计划生育为主的岗位,其对应的岗位证书含括护士执业资格证书、育婴师职业技能证书等(图1)。
2.2以岗设课课证对接构建体系。
在2011—2013年学校建设国家重点示范建设学校时成立了包括政(卫生行政部门)、行(医院)、校(学校)等三类专家组成的护理专业建设委员会。
通过召开会议、集体讨论、个别征询等方式,专业建设委员会提出了构建“课证一体”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即“课程设置对接岗位,岗位对接执业资格证书”。
课程体系由基础岗位平台及定向岗位平台组成:基础岗位平台由人文课程模块和专业课程模块组成。
人文课程模块包括公共德育课程、文化基础课程和职业人文课程。
专业课程模块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
定向岗位课程平台由岗位方向课程模块和岗位实习模块组成,岗位方向课程模块包括岗位基础课程、岗位核心课程和岗位拓展课程,岗位实习模块是指定向岗位专科实习(图2)。
如学校护理专业助产方向在“课证一体、岗证结合”的课程体系构建下形成“一专两岗,课证一体”的课程设置。
它主要由3模块(人文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专业实践模块)1拓展1技长(特色专业技能)构成(图3)。
2.3推行“学岗互融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
学校根据护理专业“课证一体、岗证结合”课程体系教学的实施要求,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坚持教学内容对接岗位职业标准和考证内容,教学过程对接岗位工作过程,遵循“学习→岗位→再学习→岗位”的基本程序,创建“学堂亦是医院,病房也是课堂”的教学环境,实现“岗为学引,学为岗用”的教学目标,“学岗互融”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渐成雏形。
同时,在由医院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将专业理论课与实训实操课进行有机组合,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紧密结合,不断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场景教学等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做中教,做中学”。
2.4推进“学校-行业-医院”三位一体评价体系。
在“课证一体、岗证结合”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学校重视教学过程管理、学生学习情况追踪和医疗合作单位对教学的反馈及互反馈,紧紧围绕“学校-行业-医院”三位一体评价体系,从教学课程出发,在“学校、社会、用人单位”三模块,“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四个方面加以检测(图4),认真落实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推进“学校-行业-医院”三位一体评价体系改革。
3中职护理专业“课证一体、岗证结合”课程体系构建的结论和建议
3.1主要创新之处。
本课题以构建中职护理专业“课证一体、岗证结合”课程体系为主,展开中职卫生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研究,将中职卫生教育的专业核心课程、岗位设置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培养学生课程学习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力,实现“以岗设课,课证对接,岗证结合”的工学结合职教理念,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卫生技术人才市场需求实现“无缝对接”,为中职护理专业课程改革工作的开展提供新思路。
其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主题鲜明,角度新颖,视野开阔。
有关中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尚少人做,尽管有研究将“课、证”或“课、岗”相融合,但是缺乏统一性和系统性。
②突出岗位就业和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教育就是岗位教育,课题组坚持学校“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将整个研究贯穿在平时教学教研活动中,动员全体专业教师积极参与。
3.2成效与思考。
3.2.1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成效与思考在课程教学内容上,全面分析助产专业岗位需求和所需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上岗必需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根据未来岗位定位可需获取“育婴师职业资格证书”“保育员职业资格证书”“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
在学生学习护理学基础、内/外/妇/儿科护理学等专业课程中,按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类型,将知识归纳为“专业实务”和“专业实践”两模块,把考试中常考点和多见题型罗列给学生。
对育婴师/保育员/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考试,由学生根据自身职业方向定位,在拓展和特色专业技能课程模块上自由选择,分别在第二、第三、第六学期内进行选修或培训。
如在护士改革上,2016年,学校实施护考改革培训方案,合格率达86.08%,在全省卫校中排名第四,应届生就业率达98.6%。
3.2.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成效与思考课题实施过程中,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注重“理实并行、德能并重”的教学,即突显学生理论与实践
,职业道德与技能操作的能力培养。
在教学方法上推行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
在课堂上应用视频播放、模拟演示、角色扮演、案例查房等教学手段。
在课堂外,组织学生进行岗位见习,让岗位工作上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现场教学。
通过这些改革,使学生感受真实的岗位工作环境,有效地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实现“课岗一体”。
3.2.3教学评价的成效与思考在中职护理专业“课证一体、岗证结合”的课程体系构建的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不再采取单一的成绩考核评价,而是运用多元考核方式,结合岗位能力和职业资格考试要求,理论知识考核主要采取最佳选择题题型,分别在“专业实务”和“专业实践”两模块上进行考核。
实践考核分技能操作、职业素质(护理礼仪、伦理道德)和人际沟通(语言表达、健康指导)三部分。
同时,结合用人单位和社会(家庭)对学生的反馈评价,共同建立“学校-行业-医院”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
总之,学校护理专业通过二年的“课证一体、岗证结合”课程构建,以岗设课,根据护理专业不同岗位群(临床护理岗位群、中医护理岗位群、助产方向岗位群),设置不同课程模块,促进了护理专业岗位需求的实践课程设置,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培养了适合不同岗位的护理人才。
同时,加大护理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的进度,如对内科护理进行了精品课程制作并应用在学校内科护理教学中,课件制作精美,配套习题、案例及视频较多,教师及学生使用后反馈效果好,有利于学生课余时间自主学习。
由于要求课证对接,岗证结合,对教师教学的难度加大了。
教师必需了解相关岗位职业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求,在备课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参阅大量试题练习,同时完成考证和职业能力培养的任务,有效提高了学校护理专业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水平。
作者:庄丽琴 涂秀菊 杨小斌 单位:河源市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