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

合集下载

基坑监测与信息化施工在合肥某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基坑监测与信息化施工在合肥某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下车 库 。 1 工程 地 质条 件 . 2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场地 内土层上部为拆迁建 筑垃圾 , ~ ② ④层为第 四纪新近沉积土 , 主要 为黄河泛滥
钢支撑 的部位地表沉降值较小 ,累计值远小 于设计控制 值, 场地南 、 北两侧 采用悬臂桩 + 内暗墩的部位地表沉 坑 降值较大 , 地表局部 出现裂缝北侧 D ~ 5 2 D 号点累计值 已 接近设 计控制值 ,南侧 D ~ 1 号点 累计值超过了设计 8D 0 控制值 ,南侧地表沉降过大的原 因主要是止水帷幕效果 较差 ,因受场地条件 限制该部位仅施工 了单排水泥土搅 拌桩 , 由于多处出现坑外水的渗漏情况造成 的 , 后经排查 渗漏点 , 统一采取注浆封堵后稍有缓解 。 地表道路沉降在 前期土方开挖速度不快 的条件下 , 沉降速率不大 , 累计沉 降量缓慢增长 ,待土体开挖深度大于 5 至接近基坑底 m 部时 , 、 南 北两侧 的沉 降速率迅速增长 , 主要 原因是土方 开挖速度过快 , 外侧 土体的主动土压力迅速增大 , 悬臂排 桩 围护结构 的抵抗 变形能力较差 ,排桩侧向变形 的随之
最后施工 , 并加快地板浇筑速度 , 以上措施实施后经监测 ①南侧及北侧分 别采用桩径 1 0 m 0 m、 缓解了沉降和水平位移变化 , 0m @l 0m 0 2 排除了险情 。 桩径 l 0 m 0 / 0m @l 0/ 2 4 l m悬臂式钻孔灌注桩进行支 护 , 1 . 支撑轴力监测结果 .2 5 本工程钢支撑共有 3 处监测点 , 根据监测结果 , 支撑 0k 。 5 支撑 作者简介 : 进 (9 8 ) 男 , 徽合 肥 人 , 徐 17 - , 安 中级职 称 , 主要 从 事施 受力值最大为 1 0 N 随着基坑开挖深度 的增加 , 轴力逐渐增加 ,直至开挖至基坑底部 ,轴力接近其最大 工技 术 的应 用与 管理 工作 。

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实例

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实例
都 科技 大学 出版 社 ,9 4 19 . 庆 交通 学 院 学报 ,0 3 2 ( ) 1—2 2 0 ,2 3 :82 . 危 害性 研 究 [ . 庆 : 庆 大学 出版 社 ,9 5 M] 重 重 19 .
[ ] 吴文雪, 3 刘
耕. 三峡 库区危岩稳 定性分析 [] 重庆 交通 学 [ ] 哈秋龄 , J. 5 张永兴 . 岩石边坡 工程—— 长江三峡链 子崖危岩体
设置 2 4个 观测 点 , 号 为 ( 1 G 4 。从 表 1 以 看 出 , 2 编 3 ~ 2) 0 可 G1 ~
G 4在 F 2( G段 内) 累计 沉降 变化量较 大 , 均小 于设计 累计沉 降 但
2 信息 化施工
2 1 施 工 监 测 .
变 形 值 1 5mm。通 过 监 测 单 位 认 真 、 细 的收 集 此 段 施 工 监 测 数 仔
摘 要 : 以南 京 某 基 坑 工 程 为 例 , 述 了基 坑 工 程 信 息 化 施 工 过 程 中 的设 计 调 整情 况 , 而提 高深 基 坑 工 程 概 况
本 工 程 的深 基 坑 施 工 受 到 了项 目各 层 的 高 度 重 视 , 为 深 基 因
NI in z o g XI U Ja -h n ONG i h Ka・ i z Ab t a t s r c :Th a e n lz s t esa i t f h a g r u o k / n tr e an i a g o o fW uo g c u t h n qn e p p ra ay e h t b l y o ed n e o s rc , ea i rd r n Xin k u t wn o ln o n y i C o g ig.c l — i t o v n ac u lt h tb l y o h e p c l a g r u o k y a o t g t - i n in l t aa c h o y p i t U h a g d l o h a g r ae t es a it ft r et ia d n eo sr sb d p i wo d me s i ln et e r s i y c n o mi b o n so t ed ma emo es f ed n e — t t

基于信息化控制的深基坑围护施工探讨

基于信息化控制的深基坑围护施工探讨

3 . 2围护 方案 选择 本基坑形状基本为长方形,地下室周长约4 3 0 m。基坑场地平均绝对高程为 本 工程 周 围环 境 条件 尚可 , 基坑 东 、 南、 北三 面 场 地条 件 比较 开 阔 , 其 用 3 . O 0 0 m, 建筑物 , 4 - O . 0 0 0 为3 . 2 0 0 m, 地 下 室 一层 楼 板 面标 高 为 一4 . 4 5 m, 地 下 室 O m 开外 , 该 三 侧具 备 全深 度 采 用 土钉 墙 围 底板底 标高( 含1 5 0 m m厚垫层 , 余 同) 为一9 . O 0 0 m和 一9 . 7 0 0 m, 地 梁底标 高 地 红线 与 本工 程 的最 近 距离 均 在 l 为 一9 . O 0 0 m和 一9 . 7 0 0 m, 承 台底 标高 为 一9 . 4 0 0 m 和一1 0 . 1 O O m。计算 车库 开挖 护 结构 的条 件 。 由于本 基 坑 开挖 深 度 大 ,基 坑 东侧 与 众 多 道路 管 线诸 如 燃 气 管距 离 较 深度( 综合考虑地梁底和承台底标高 ) 为8 . 8 0 m、 9 . 5 0 m( 局部) 和1 0 . 8 m( 局部 ) ; 近, 采用 土 钉墙 围护结 构 需一 定 放 坡空 间 , 同 时 基坑 东 南侧 软 土 层 较深 厚 和 坑 中坑最 大高 差 为2 . 6 0 0 m。
内撑式 围 护结构 可 通过 支撑 对 围护 结构 提 供 支点 , 具有 围 护结 构 受力 合 理, 可靠 性好 , 变形 易控 制 、 对 周 围环境 影 响小 等优 点 , 同 时 占用 的场 地较 小 。 因此 基坑 东侧 , 南 北两 侧 局 部采 用 土钉 墙 结 合 内撑 式 排 桩墙 围护 结 构 : 围护 结构上部采用土钉墙 , 以降低工程造价。 本基坑工程成功的关键在于降水。 根 据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地下水位埋藏较浅 , 大部分开挖深度 内上部为填

深基坑工程施工中技术要点分析

深基坑工程施工中技术要点分析

深基坑工程施工中技术要点分析摘要:近年来城市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城市建筑用地也随之紧张起来,为了解决土地资源紧缺的困境,高层、超高层建筑在城市建设中主要的建筑结构形式,这也使得深基坑工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建筑工程在建设施工中基坑工程尤其是深基坑工程的支护结构稳定性控制是施工管理中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操作中为了保障基坑支护、土方施工的安全,可以采用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管理措施,合理计划施工流程,以保证基坑开挖的安全顺利。

本文简要论述基坑工程的实际含义,重点阐述了深基坑工程施工中需要把握的若干技术要点。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城市建设一、前言现阶段建筑工程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技术的发展速度比较快,对于土方开挖深度超过20米的深基坑工程而言,在软土地区进行基坑开挖可以通过采取措施将变形量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深基坑支护结构是控制基坑变形量的一种有效的结构形式,支护结构常见的体系主要桩(墙)撑支护体系、水泥土重力式挡土墙支护体系、土钉墙支护体系、全喷锚支护体系等。

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众多支护体系通过有效融合集成,已经发展成了全新组合式的基坑支护体系,更加有利于保障基坑整体的稳定性。

而对于基坑土方开挖而言,具体的开挖方式随着技术的进步也在不断发展着,形成了诸如墩式、挖土机下坑分层、限时开挖等方法。

基坑开挖达到一定深度后,会涉及到地下水控制的问题,采取各种降水技术、封堵水技术以及排水技术也是深基坑工程施工中一个管理重点。

由于深基坑工程施工的复杂性,施工人员要严格做好各项工作,加强对基坑施工过程中基坑变形量的监控,采取安全防护技术措施保障整个施工的安全顺利。

二、基坑工程简述基坑工程指的是建筑物或构筑物在进行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开挖基坑,而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对基坑进行支护围挡及降水,以保证安全施工的一种综合性工程。

由于基坑工程涉及到地下建筑施工,其施工环境的复杂性进一步增加,也使得基坑工程成为了建筑工程建设中一项危险性较高的工程。

深基坑施工过程中信息化施工的重要性研究

深基坑施工过程中信息化施工的重要性研究

深基坑施工过程中信息化施工的重要性研究作者:杨光志张欣董俊里潘恒邓娥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5期【摘要】武汉某工程一办公楼为330m高的超高层,基坑最大开挖深度达18m,边坡采用一级放坡+土钉+喷锚+支护桩的支护方式;靠近汉江,地下水较丰富,降水较难;在东侧深基坑边10m左右是市内主干道,东侧深基坑边40m处是座大桥,深基坑内及其边坡的稳定性决定着主干道及大桥的安全。

本文以武汉某工程深基坑现场及周边构建物监测为例,阐述深基坑施工过程中信息化施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本工程信息化施工的实践将为今后类似工程,尤其城区紧邻周边构建物的地带施工提供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深基坑,稳定性,信息化施工,安全中图分类号: U231 文献标识码: A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建造施工技术的逐步提高,以及人类对建筑功能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超高层建筑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地下空间利用需求大增,随之而来的结果是深基坑越来越多,且越来越深;至今,国内有一部分项目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均对周边构建物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发生不少质量事故和安全隐患;因基坑工程的因素比较复杂,不确定因素很多,包括地下水、地质条件、荷载条件、设计条件、施工条件及外界其他因素等等一些,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采用信息化施工的方式逐步得到重视。

利用信息化施工,通过对基坑及周边因素进行监测,并通过监测数据预测发展趋势,及早发现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或安全隐患,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确保基坑及周边构建物安全。

本文以武汉硚口金三角项目为例,解析其在深基坑施工过程如何采用信息化及分析信息化施工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供同类型工程借鉴。

1.工程概况武汉硚口金三角项目位于武汉市硚口区金三角片区,项目总建筑面积为63.5万㎡,占地面积为94577㎡,由8栋住宅楼,2个商业购物中心,2个办公楼,1个幼儿园和1个整体地下室构成。

地下室二层,其中建筑层数为68层,建筑高度为330m的超高层办公楼地下室部分为三层,地下室高度为12.4m;超高层结构形式为带加强层的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

某地铁站深基坑信息化施工监测体系设计研究

某地铁站深基坑信息化施工监测体系设计研究

围护桩项水平 高精度全站仪、 了解在基坑 开挖、 结构施工 中围护桩顶 的沉降 和 垂 直 位 移 高精 度 电子 和 水 平 位 移 , 围 护 桩 体 测 斜 控 制 孔 口位 移提 为 水准仪 供 改 正 参 数
桩 体 侧 向 变 形 测 斜 仪 掌 握 随 基 坑 开 挖 深 度 的 增力 情 况
围护桩 钢筋计 + 筋的受力状 况( 力 变化 ) 进 而判 断在基 坑开 轴 , 主 钢 筋 轴 力 振 弦 式压 力计 挖 过 程 中围 护 结 构 及 其 支 护 体 系的 稳 定 性 坑 外水位 地表 沉降 地 下管线沉 降 钢尺水位计 掌握基坑开挖 过程 中坑外水位 变化情况 高精度 掌握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变化情况 , 而掌握周 围 进 电 子 水 准 仪 环 境 随 基 坑 开 挖 的 变形 情 况 高精度 掌握 重要地下管线随基坑深度开挖的变形情况 电 子 水 准 仪

坑 内钢
支撑 轴 力
支撑轴力计 掌握开挖过 枉中随深度 的变化 , 基坑 内钢 支撑
道 , 围管线密布 。车站为 地下 2层 岛式车 站 , 周 主体 围护结 构采 用 100钻孔 咬 合桩 , 邻 两桩 咬合 量 为 2 0 m 0 相 5 m。车 站 总长
14 6 宽 l. 埋 深 为 2 8 7 .5m, 87m, .5m。车 站 包 括 2个 风 道 及 3个 出
测 , 警 并 防 范 过 大 位 移 、 形 与 工 程 事 故 的 发 生 , 过 对 测 量 2 3 1 桩 顶 水 平 和垂 直 位 移 预 变 通 . .
围 护 桩 土 压 力 盒 + 通 过 监 测 围 护 结 构 所 受 的 土 压 力 可 以获 得 围护 承 受 土 压 力 振 弦 式压 力计 结 构 的 受 力 状 况 结合 对 应位 置 的 围护 桩 的主 钢

西安地铁二号线市图书馆站地铁车站深基坑信息化施工与分析

西安地铁二号线市图书馆站地铁车站深基坑信息化施工与分析

西安地铁二号线市图书馆站地铁车站深基坑信息化施工与分析摘要:在基坑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工程地质条件及选择的支护型式、周围建筑物的安全等级,对支护结构和基坑周围土体的变形进行监测,同时采取相应的施工对策严格控制支护结构和基坑周围土体变形,建立监测控制标准和险情预报机制,对监测成果及时进行评价分析,反馈施工决策。

本文结合西安地铁二号线市图书馆站深基坑施工,通过全面应用监控量测技术,对地铁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围护结构进行监测,掌握支护结构和周围环境的动态,使整个深基坑过程都处于安全可靠控制范围之内。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基坑施工监测成果进行深入分析,其结果表明信息化施工技术在地铁二号线得到广泛应用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地铁车站信息化施工监测一、工程概况市图书馆站是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二号线的一个中间站,位于西安市经开区未央路与凤城二路十字路口地面下,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YCK6十902.800,车站长208m,标准宽度为18.5m。

车站总共设置有4个人行通道出入口,设置2个风亭。

车站的主体结构为双层双跨及双层三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本车站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

附属主体结构均采用单层矩形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顶板覆盖厚度3.0m,底板埋深16.17m左右。

车站主体结构采用防水钢筋混凝土,采用外包全封闭防水形式。

车站主体结构、出入口通道及机电设备集中部位防水标准为一级;地下车站非机电设备集中部位的风道、风井、联络通道及区间隧道防水等级为二级。

二、基坑设计1. 地质条件西安市位于关中平原的中部渭河南岸,地形平缓开阔。

市图书馆站位于西安市北郊未央大道与凤城二路十字路口,地貌单元处渭河南岸二级阶地,地势平坦,场地无断裂分布,地面标高介于390.56~391.20m。

场地地基土的组成自上而下为:人工填土、第四纪晚更新世风积黄土、残积古土壤、晚更新世及中更新世冲积粉质粘土及砂类土等。

市图书馆车站浅部主要地层为第四系晚更新统风积黄土及残积古土壤,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12.60~12.80m,地下水稳定水位标高为378.24~378.78m。

深基坑信息化施工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深基坑信息化施工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便 施 工 的 基 坑 支 护 与 帷 幕 止 水 设 计 方 案 础 ,这 显 然是 不 可 能 的 。
至关重要。
表 1中方案 4,钢筋 混凝 土灌 注 排桩
加椭 圆环 梁 内外 支撑 体 系 。椭 圆环 梁 为钢
14 1 8 2.基 坑支 护 与帷 幕止 水设 计方 案 筋混凝 土结构 ,长轴 8 .m ,短 轴 7 m ,
张 红霞 山西省 政 f 工程 建设
事 务 管理 5
摘 要 本 文 从 一个 工 程 的实 践 , 通 过 方 案 比选 、 精 心 施 工 ,提 出 了进 行 深基 坑 信 息化施工的几点做法及体会 确 保 深 基 坑 的 施工 安全 和 工 程 进 度 。


Th o r ugha gi e ig pr t e,h ch m ecom p r on, l ort onsr c i , hsari ( nen ne r aci t es e n c ai s eab a ec tu t on t i t cl
t a s e h n tu t ae yan on tu to r gr s. ht en urst eco s r c i s ft d c sr c in p o es on
A £ 1 W
U ^ U
关键 词 :方案 优 化 ,信息 化 施 工 ,体 会
s e eop i iai if r a ia i o ch m t z t m on, o m t t c n ̄r c i e er n n z on ut on,xp i ce e
本工 程基 坑深 、面 积 大 ,不仅位 于 太 锚杆 用 由3 预应 力钢 筋 ,长度 为 2 m,间 0 5 原 的繁 华 闹 市 区 ,而 且 四 周 邻 近 建 筑 物 距 1 5m ,单 根 锚 杆 抗 拨 力 设 计 值 为 和 交 通 要 道 ,地 质 条 件 差 ,地 下 水 位 浅 ,

基坑工程的信息化施工(三篇)

基坑工程的信息化施工(三篇)

基坑工程的信息化施工一、监测和预报的作用从许多起基坑工程事故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任何一起基坑工程事故无一例外的与监测不力或险情预报不准确相关。

换言之,如果基坑的环境监测与险情预报准确而及时,就可以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

或者说,可以将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小。

基坑工程的环境监测既是检验设计正确性的重要手段,又是及时指导正确施工、避免事故发生的必要措施。

基坑工程的监测技术是指基坑在开挖施工过程中,用科学仪器、设备和手段对支护结构、周边环境(如土体、建筑物、道路、地下设施等)的位移、倾斜、沉降、应力、开裂、基底隆起以及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土层孔隙水压力变化等进行综合监测。

然后,根据前一段开挖期间监测到的岩土变位等各种行为表现,及时捕捉大量的岩土信息,及时比较勘察、设计所预期的性状与监测结构的差别,对原设计成果进行评价并判断事故方案的合理性。

通过反分析方法计算和修正岩土力学参数,预测下一段工程实践可能出现的新行为、新动态,为施工期间进行设计优化和合理组织施工提供可靠的信息,对后续的开挖方案与开挖步骤提出建议,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险情进行及时的预报,当有异常情况时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将问题抑制在萌芽状态,以确保工程安全。

二.监测系统设计原则施工监测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监测工作的成败与监测方法的选取及测点的布设有关。

监测系统的设计原则,可归纳为以下5条:1.可靠性原则可靠性原则是监测系统设计中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原则。

为了确保其可靠,必须做到:第一,系统需要采用可靠的仪器。

一般而言,机测式的可靠性高于电测式仪器,所以如果使用电测式仪器,则通常要求具有目标系统或与其他机测式仪器互相校核;第二,应在监测期间内保护好测点。

2.多层次监测原则多层次监测原则的具体含义有4点:A.在监测对象上以位移为主,但也考虑其他物理量监测。

B.在监测方法上以仪器监测为主,并辅以巡检的方法。

C.在监测仪器选型上以机测式仪器为主,辅以电测式仪器;为了保证监测的可靠性,监测系统还应采用多种原理不同的方法和仪器。

刍议深基坑边坡支护信息化施工

刍议深基坑边坡支护信息化施工

刍议深基坑边坡支护信息化施工摘要:本文结合某深基坑支护工程,对深基坑边坡支护信息化施工技术作一探讨,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基坑支护;斜支撑;土体;位移abstract: combining with a deep foundation pit bracing projects, and the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slop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for your reference.keywords: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sway brace; soil; displacement中图分类号:tv5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前言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地面道路纵横交织、建筑密度和高度不断加大,地下空间(或洞室)星罗棋布、管线密如蛛网,随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深基坑工程。

深基坑的开挖容易引起周边土体变形,影响基坑围护结构和地下施工环境,严重时将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甚至导致结构本身或周边环境发生破坏,进而造成基坑施工安全事故。

深基坑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工程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另外,由于深基坑工程本身的复杂性和当前设计理论的不成熟导致无法准确预测基坑开挖引起周围土体、建筑物和埋设物的变形。

因此,作为一种新的施工管理技术——信息化监测不仅可以利用深基坑开挖前期监测成果指导后续施工,而且成为深基坑开挖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

2深基坑工程安全影响因素分析1)基坑所在位置土体强度及地质条件勘察资料的精确性和全面性。

2)基坑边坡及支护结构的选择和设计。

这主要取决于基坑开挖深度、土体的土质条件及力学性质、水文地质条件、周围环境、支护结构受力特征、设计控制变形要求、工期和造价等因素的影响。

3)基坑开挖工艺流程设计、开挖进度控制以及围护和支撑结构的建造质量。

信息化监测技术在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

信息化监测技术在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

信息化监测技术在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摘要:信息化监测技术是以数字化监测为基础,在数字化监测的基础上向信息服务进行技术拓展。

如何建立适应深基坑的工程监测系统,指导深基坑施工,并减少施工风险,已成为时下深基坑施工的发展趋势。

结合工程实例对深基坑信息化监测技术指导深基坑施工的监测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深基坑;信息化;监测;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推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进而促进建筑行业不断的发展,建筑行业对于基础工程建设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基坑的深度也不断增加,更加重视深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

但是一些建筑施工单位为了缩减建筑成本,通常忽视深基坑施工中的监测工作。

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需要提高建筑单位对深基坑监测技术的重视。

基坑监测是深基坑观测的主要手段,主要是对位移、沉降等方面进行观测,目的在于提高深基坑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1.新形势下基坑监测技术的重要意义建筑基坑是建筑施工的基础,起着承载建筑的重要作用。

新形势下,建筑行业在发掘土地资源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基坑的深度,使得建筑基坑的建设施工难度加大,同时也对建筑周边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确保建筑本身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保护周边环境,基坑监测技术由此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基坑监测技术的主要工作是检查和监控建筑基坑和周边环境,保证基坑的建设施工进度和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

该技术对于基坑施工的监测从施工前就已开始,通过详细了解建筑工程所在位置范围的地质条件,基坑监测技术以真实的施工规划数据承担起了为基坑施工提供指导的任务。

相关数据中包括施工区域地质土体的分析数据和负荷数据等,这为基坑的施工排除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得后期施工的开展具有更明确的施工方向。

在施工的过程中,基坑监测技术通过对施工具体情况的实时监测,收集、分析基坑施工的各项数据,从而得到基坑强度的相关结果,为工程施工进行成本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在施工的过程中,基坑监测技术还可为相关技术、施工人员提供基坑的具体情况,如地下管道和线路的分布等,为避免基坑施工破坏地下设施提供重要参考。

深基坑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管理

深基坑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管理


基坑角部采用钢筋砼支撑以增强整体稳定性, 并控 制 其 变形 , 了避免 仰 角 的应 力 集 中 , 角 处 角撑 还 增 为 仰 加 一部 分斜锚 索 。角部 支 撑 系统 采 用钢 筋 砼梁 加 钢 立
* 收 稿 日期 :0 l1—6 修 回 日期 :0 ll —6 2 1一 12 2 1—20
3 动态设 计与信 息化施 工管理 3 1 施 工信息 反馈 .
着周 边建筑 物 、 境 和地 层 复 杂等 原 因 存在 很 多风 险 , 环
要确保 基坑 安全 除 了要有 合 理 的设 计 方 案 和有 经验 的
施工 队伍外 , 更重 要 的是工程 施工 中 的动态 化设计 和信 息化施 工 管理 的实施 。下 面 以工程 实例加 以 阐述 。
10 5 mm, 索 长 度 为 2 ~ 4 m, 计 抗 拔 力 5 0~ 锚 8 2 设 0
6 0 N。 0k
()地层变化信息反馈与设计 调整 。 1 在基坑局部 施 工至第 四 一五 层锚索 时 , 近扬 名 广场 ( 建筑 物 ) 靠 6层 侧 砂层较 厚 , 泥较薄 , 淤 地下水 压 力太大 , 成孔锚 索施 工 时 , 止水桩破 除后 , 在 大量水 和砂 从孔 内涌 出 , 套管 都 无 法成孔 , 再加 之涌砂 太 多 会对 建 筑 物 构成 威 胁 , 即 立 停止施工 , 将这 一信 息反 馈 到设 计 方 , 设 计 到现 场 分 经 析后, 重新更改设计 , 调整锚索施工方法及锚索设计长 度和锚拉 力 , 改 为两排 自进 式锚 索 , 度 比成 孔 锚 索 更 长 减少 , 拉力采 取两 根锚索 分摊承 担 。变更后施 工 只出 锚 现 了部 分水 流 出, 用砂 涌 出 , 保证 了锚 索 张拉 力 又 没 既 避免 了涌水 、 涌砂 , 确保 了基坑 安全 。 ()建 筑物 桩基 础 条 件发 生 变 化 信 息反 馈 与 设 计 2 调整 。 在靠 近 明珠 酒 店 ( 建 筑 物 ) 侧 基 坑 开 挖 到 8层 一 90 . m施 工 锚索 时 , 发现该 建 筑物 从 一 1.m 以下 就 10 没有 桩基 础 , 即停止施 工 , 立 将这 一信 息反馈 到设计 方 , 经设 计 和业主继续 对 该建 筑 物 的基 础 资 料进 行 查证 该 建 筑物基 础桩 确 实 只有 1m 深 , l 然后 经 设 计 对基 坑 该 区域 的荷 载重新 计算 , 重新 调整锚索 长度 和锚索 竖 向间 距 以及锁 定力 , 并按珠 海 建设 局 审 图中 心 审查 , 区 域 该 按 调 整 后 的 设 计 方 案 进 行 施 工 , 坑 开 挖 到 底 基

深基坑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治理1(修改)

深基坑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治理1(修改)

深基坑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治理湖北地建华南分公司潘希军摘要:全文以工程实例,论述了深基坑的施工及施工监测,同步准确的监测数据信息反馈设计,及时跟进调整设计方案,确保基坑施工平安。

关键词:深基坑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和城市空间的缩小,愈来愈多的建筑市场均把目标投向了建筑地下空间的进展,必将深基坑开挖的工程也就随之而增,深基坑的开挖均面临着周边建筑物、环境和地层复杂等缘故存在很多风险,要确保基坑平安除要有合理的设计方案和有体会的施工队伍外,更重要的是工程施工中的动态化设计和信息化施工治理的实施。

下面以工程实例加以论述。

一、工程概况珠海市丽景湾花园二期B区综合楼基坑支护工程,位于珠海市凤凰南路和海燕交汇处东北角,基坑开挖深度为~米深,基坑东侧北段为7~8层住宅楼,基础型式为管桩和天然地基,东侧南段为在建的高层建筑,东侧距离海边约100米;南侧为海燕路;西侧为凤凰路,西南侧为9层明珠酒店,天然地基;北侧6米处为扬名广场;建筑物离基坑边距离约为5~7米。

场地有双侧从上至下地层为回填砂、砾砂和淤泥,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相当复杂。

二、基坑设计方案基坑支护无放坡空间,只能采纳垂直开挖支护。

支护结构为桩锚加局部角支撑支护,即钻孔灌注桩加预应力锚索,其中钻孔桩桩径为米,桩间距为米,预应力锚索分为两种,上部砂层采纳自进式预应力锚索,锚索长度一样为24m,每根锚(两索)设计抗拔力280KN;下部粘性土层中采纳成孔预应力锚索,成孔直径为150mm,锚索长度为28~42米,设计抗拔力500~600KN。

基坑角部采纳钢筋砼支撑以增强整体稳固性,并操纵其变形,为了幸免仰角的应力集中,仰角处角撑还增加一部份斜锚索。

角部支撑系统采纳钢筋砼梁加钢立柱支护,其中钢筋砼围檩截面为1200mm*700mm,支撑梁截面为800mm*700mm,立柱桩直径为米。

桩间止水采纳桩间旋喷桩止水,选用双管高压旋喷桩和钻孔桩一同形成持续封锁的截水帷幕。

上海某深基坑的信息化施工

上海某深基坑的信息化施工

维普资讯

…………

GEOTE HNI L ENG I C CA NEERI G OR N W LD
… … … … … … … … … … … … …
… …
V L9 O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N 1 O 2









开挖速度较快 , 支撑轴力上升较大, 这也与深层土体 位 移观测 结果 相 对 应 。另 外 , 由于 土 方 开挖 的 不对
体位移 ;) 2 支撑体系轴力监测 ;) 3 水位监测; ) 4 临近 建( ) 构 筑物及市政管线的沉降监测 ;) 5 支护结构顶 部沉降;) 6 支撑杆件和钢立柱垂直位移。 () 3监测标准: 监测控制标准如下 :) 1建筑物沉降
值为 3r 2 深层土体侧向最大水平位移为 5r 位 0 m;) a 0 m, a 移变 化 速 率 为 4 m ・d 3 第 一 道 支 撑 轴 力 为 m 一; )
进行 监 测 , 并通过 监测 , 指导 施 工 , 实现 整 个 基 坑 工
程 的信 息 化施工 。 ( ) 测 内容 : 息 化 施工 。根 据监 测 数 据 , 2监 信 及 时通报 施 工 中出现 的 问题 , 以便采 取 相应 的措 施 。
[ 收稿 E期] 2 0 0 0 t 0 6— 9— 6
r—一
1 工 程 概 况
本项 目规 划 建 设 用 地 2 10 基 坑东 侧 为 一 5 m , 1

890 .
: —— 一
大型超市并紧邻重型 车通道 , 南侧 为高层居 民楼 。 四周 管线 密布 。基 坑开 挖深 度 在 84~89 之 间 , . .m

深基坑工程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管理

深基坑工程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管理

深基坑工程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管理深基坑工程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管理吉林东煤建筑基础工程公司徐志超摘要:全文以工程实例,阐述了深基坑的施工及基坑监测,及时准确的将监测数据信息反馈给设计,及时跟进调整设计方案,确保基坑施工安全。

关键词:深基坑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前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空间迅速缩小,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使得越来越多的建筑物把目标投向了建筑地下空间的发展,深基坑开挖的工程也必然随之而大增,深基坑的开挖均面临着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管线、环境和地层复杂等原因存在很多风险,由于影响因素众多,现有计算理论尚不能全面反映工程的各种复杂变化,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时虽然进行了尽可能详尽的计算,但设计与施工的脱节扔不可避免。

一方面由于设计理论所限,其计算工况模型还不能完全切实地反映施工时的具体状况;另一方面设计人员往往只是就常规假设工况进行计算,而工程进行中由于情况的复杂多变,也会使实际施工工况与原设计并不相符。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通过综合的现场监测来判断前一步施工是否符合预期要求,并确定和优化下一步工程的施工参数,实现动态数据与信息化施工。

下面以工程实例加以阐述。

一、工程概况拟建工程为吉林省某医院医疗综合楼,本项目为医疗综合楼一期,地上17层,地下3层,框剪结构;基坑周长约355米,拟建工程±0.00=231.92m,3层地下室净高16.20m,开挖深度约17.40m,开挖深度内岩土层分别为杂填土、粉质粘土、粘土。

本工程周围有市区道路、相邻楼房(地上16层、地下1层)、地下管线,周围情况非常复杂,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

二、基坑设计方案由于拟建基坑工程边界附近需要施工场地,并且场地狭小,基坑需要垂直开挖,采用排桩加锚杆支护结构对边坡进行支护。

本工程的工作量统计为:排桩Φ800钻孔灌注桩:326根,桩长19-27.7m;锚索Φ150mm,1206根,长度为:17米-26米 ,总量为20000多延米;土方量十万方左右。

深基坑信息化施工实例

深基坑信息化施工实例

( G u i y a n g 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 D e s i g n a n d S u r v e y i n g P r o s p e c t i n g C O . , L t d , G u i y a n g, G u i z h o u 5 5 0 0 0 3 , C h i n a ; S c h o o l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 G u i z h o u U n w e n i t y , G u n n g, G u i z h o u 5 5 o o o 3 , C h i n a 、 )
度, 为今后降低工程成本指标提供设计依据。通过 基坑信 息化施 工 , 还 可及 时 了解 施工 环境 一 开挖 面 及其 以下 土层 、 地 下埋深 的管线及 设施 、 周边建 筑在 施工过程中所受的影响及影响程度。主要是能及时
发现 和预报 险情 的发 生 及 险情 的发展 程 度 , 为及 时
1 前 言
基 坑工程 是 建 筑 工 程 技术 的 一个 重 要 组 成 部
就应找 到对策 , 加强基坑 监测 , 真正 在基坑 施工 中实 现信息 化 。
对基 坑进 行信 息化施 工可 以了解基坑 的设计 强
分, 基 坑工程 的成 败 事关 全 局 。一方 面 随 着城 市 建 设 以及 高铁 隧道工 程 高速 发 展 , 近些 年 来 工程 中涉 及到 的深基坑 急剧增 加 , 基 坑 的开挖不 断加深 , 技 术 要求也 不 断复杂化 ; 另 一 方 面对 于 复 杂 的大 中型 工 程或环 境要求 严格 的项 目, 往 往 难 从 以往 的 经验 中

深基坑降水信息化施工控制施工工法(2)

深基坑降水信息化施工控制施工工法(2)

深基坑降水信息化施工控制施工工法深基坑降水信息化施工控制施工工法一、前言近年来,城市发展需要越来越深的基坑,但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降水问题一直是一个难题。

传统的施工方法和控制手段往往无法满足要求,因此深基坑降水信息化施工控制施工工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以帮助读者了解该工法并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二、工法特点深基坑降水信息化施工控制施工工法的特点主要包括:1.信息化控制: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和控制基坑降水情况,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2.规范施工:基于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采用标准施工程序和流程,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3.灵活可调:根据基坑降水情况的变化,随时调整施工工艺和控制措施,保证施工进展顺利。

4.经济节能:优化施工工艺和控制措施,提高降水效果的同时降低能耗和成本。

5.环保可持续:采用绿色施工材料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三、适应范围深基坑降水信息化施工控制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深基坑工程,特别是那些地下水位高、土层含水量大的情况。

无论是城市建设、地铁隧道、水利工程还是矿山开采等领域,该工法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四、工艺原理深基坑降水信息化施工控制施工工法基于先进科学理论和实践经验,通过对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解释,实现了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

工艺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下水位控制:通过降低地下水位,控制基坑水位在安全范围内。

2.土层渗透控制:通过加固土层,降低其渗透性,减少水通过土层进入基坑的量。

3.降水排水控制:通过合理设置降水控制设备和排水系统,快速、高效地排除基坑内的水。

4.信息化监控:通过实时监测降水情况,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控制,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五、施工工艺深基坑降水信息化施工控制施工工法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地下准备:对地下水位、土层渗透性、地下障碍物等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

信息化施工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信息化施工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2 基坑支 护体 系的监测 内容
() 1 支护桩桩顶帽 梁水平位移观测 : 在桩 顶帽梁共 设置 1 6 个水平位移监测点 , 图 l 如 所示 , 间距< 0 按二等精度进行水 2 m,
1 6 广 科 01 第 1期 9 东 技21 7 4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 ’ ‘ 。 ’
莱中 学教学横
5 ’ 1 PI 1 8源自住宅 楼 6 I F
‘。。。’‘‘。。 ‘‘。。 ‘ 。。 ‘ 一 ‘。。。‘‘。。 。 ‘ 。 ‘。。’ ‘ 。‘

图 2 基坑 支护桩剖面 图
平位移测量。 () 2 支护桩应 力测试 : 共设置 了 2 0个 , 中支护 桩布 点 8 其 个, 环梁 4个 , 帽梁 4个 , 连梁和拉杆各布 点 2个 。 () 3 周围环境监测包括 :
① 邻近建筑物沉降观测 : 设置 2 观测点 , 共 7个 布点规划成

0 机顼I 辫 水 {穆 观测 点 I } r } ;
V 近建蛸_ {惭 州测 邻 物= | 1 =
图 1 基 坑 平面 位 置
基坑支 护采用钢 筋混凝土 灌注桩加椭 圆环梁 内外 支撑 的 结 构 体 系 , 围护 桩 采 用 + 0 m 钻 孔 灌 注 桩 , 桩 间 采 用 80 m + 0 rm 高 压旋 喷桩 作 为止 水 帷 幕 , 图 2 60 a 如 。
41 支 护桩桩 顶 帽梁水 平位 移 的观测 .
般 情况下随着开挖的进展 ,每挖一层土 后观测一 次, 直 至观测 到地下 二层 施工完 为止 , 当发现有 异常情况 时, 当增 适 加观测次数, 观测点布设见图 1 表 1是各观测点有代表性的几 , 次观测值。 在 测 点 3和 1 处 桩 顶 最 大 位 移 设计 值 为 5 rm, 以我 们 1 6 a 所 把 位 移 报 警 临 界值 确 定 为 6 rm。 表 中可 以看 出 , 完 第 二 步 0 a 从 挖 土的 1 1月 1 5目前,基坑支护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当 1 2月 2 2 日土方工程全 部完 成后 ,1 1#观测 点已达 到 6 r 当即发布警 5 m, a 报, 并组织 有关专家进 行 了论证 分析 , 认为主 要是 由于在 南部 1 点处 留着 1m宽的出土坡道 , 成不均衡挖土 的缘故。在这 1 0 造

特殊条件下深基坑支护的信息化施工

特殊条件下深基坑支护的信息化施工
室施工的顺利进行。
构体系采用框架一剪力墙结构, 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
2 特点与难点分析
( )本工程基坑东南侧紧临城市 主要干道 山西路 , 1 南侧 圆弧处紧临城市 主要干道江苏路 , 西侧 为四卫头路 , 沿场地 周边地下 管网较 多 , 有市政供 水 、 水、 污 雨水 管道及架 空供
析, 一旦 发现有超 出报警值的测点, 系统分析 原因, 采取有效
措施 , 使监测结果小于报警值 , 保证 了基坑施 工的安全。
51 深 层 水 平位 移 .
第3 0卷 第 1 2期
Vol3 No 1 _O .2




B L I GC N T U T0 UI D N 0 S R C 1 N
特 殊 条 件 下 深 基 坑 支护 的信 息 化 施 工
I f m a i ie n or ton z d Con t u ton f e oun ton Pi s r c i orDe p F da i t
施工场地狭小。
4 监 测工作 实施步骤
41 前期准备工作 . 结合 上述 内容 , 确定各监 测点位 , 并根据测试 项 目要求 订购 PC高 精密度 测斜 管、 V 水位 管( 滤水 管 )沉降 ( 平位 、 水 移) 标志点、 钢弦式钢筋应力计以及辅助材料 , 并完成资料率 定工作 : 制作 水平位移及垂直沉 降观测点 的标记和基准测量
定了周密细致的监测方案, 以信息化指导施工, 坚持 一旦发现异 常,及 时妥善 解决 ,最终保证 了二层地下室施工的顺利完成。
【 关键词 】深基坑 支护结构 环境保护 信息化 监 测 【 中图分类号 】U 5. T 73 8 / 文献标识码 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
深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
1、本基坑采用动态施工,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施工情况和变形、对原施工方案及时校核、修改和补充。

本基坑施工采用信息施工方法,应特别注意施工质量。

2、建设单位在施工前,应当邀请市政、供电、供水、供气、通讯、城建档案等有关单位,就设计施工方案征询相关各方意见;对可能受影响的相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作进一步检查;对可能发生争议的部位应拍照或摄像,布设记号,作好原始记录,并经双方确认。

在建设过程中要确保相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的安全及正常使用。

3、配合监测单位实施监测,掌握基坑边坡工程的监测情况。

4、编录施工现场揭示的地层现状与原地质资料对比变化图。

5、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当监测值达到报警值时,应立即向设计、监理、业主汇报,并根据设计处理措施调整施工方案。

6、施工中出现险情时应做好边坡支护结构和边坡环境异常情况收集、整理及汇编等工作,并应查清原因,制定施工抢险方案。

7、当由于基坑内降水,导致坑外水位急剧下降,应查明原因,并确定位置,在基坑外采用钻机引孔,并采用浓浆注浆止渗,浆体材料为:粘土粉、水泥浆,比例为5:1,水灰比为1.5:1,注浆压力在0.5MPa左右;采用分段注浆,直至基本无渗漏为止。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