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并细菌性肺炎临床路径
26个学科临床路径目录(1010个)
26个学科分册临床路径病种目录1《临床路径释义》主编工作会议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1病种的学科分类按国家卫计委1010个病种目录中的出现顺序整理。
▲标注的病种都是2016年发布的对已有病种的修订版。
目录1.心血管病分册(共计25个,其中2016年发布10个) (4)2.呼吸病分册(共计26个,其中2016年发布9个) (5)3.消化病分册(共计51个,其中2016年发布27个) (6)4.血液病分册(共计42个,其中2016年发布34个) (7)5.肾脏病分册(共计31个,其中2016年发布21个) (8)6.内分泌病与代谢病分册(共计23个,其中2016年发布12个) (9)7.风湿病与自体免疫病分册(共计19个,其中2016年发布19个) (10)8.感染性疾病分册(共计23个,其中2016年发布17个) (11)9.神经内科分册(共计40个,其中2016年发布20个) (12)10.普通外科分册(共计86个,其中2016年发布39个) (13)11.神经外科分册(共计35个,其中2016年发布12个) (15)12.胸外科分册(共计35个,其中2016年发布15个) (16)13.心血管外科分册(共计20个,其中2016年发布5个) (17)14.泌尿外科分册(共计54个,其中2016年发布37个) (18)15.骨外科分册(共计109个,其中2016年发布72个) (19)16.妇产科分册(共计63个,其中2016年发布48个) (21)17.小儿内科分册(共计48个,其中2016年发布18个) (22)18.小儿外科分册(共计54个,其中2016年发布33个) (23)19.眼科分册(共计51个,其中2016年发布34个) (24)20.耳鼻咽喉科分册(共计29个,其中2016年发布10个) (25)21.口腔科分册(共计47个,其中2016年发布22个) (26)22.皮肤病及性病分册(共计23个,其中2016年发布18个) (27)23.精神病分册(共计7个,其中2016年发布2个) (28)24.肿瘤疾病分册(共计47个,其中2016年发布19个) (29)25.康复科分册(共计11个,其中2016年发布11个) (30)26.职业病分册(共计11个,其中2016年发布11个) (31)1.心血管病分册(共计25个,其中2016年发布10个)新增修订版次病种名称版次病种名称2016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010 房性心动过速2016 稳定型冠心病2010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2016 扩张型心肌病(CRTCRT-D) 2010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2016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2010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内科)2016 心力衰竭2010 主动脉夹层2016 ▲急性心肌梗死2010 肾血管性高血压治疗2016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2010 心房颤动介入治疗2016 房室传导阻滞2010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2016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2009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2016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2009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2009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2009 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2009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2009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009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新增修订版次病种名称版次病种名称2016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2012 耐多药肺结核2016 间质性肺病2012 初治菌阳肺结核2016 孤立肺部结节2012 复治肺结核2016 ▲社区获得性肺炎2011 肺脓肿2016 ▲支气管哮喘201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0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2011 结核性胸膜炎2016 肺动脉高压201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016 ▲肺血栓栓塞症2011 慢性支气管炎2011 特发性肺纤维化县医院适用2011 胸膜间皮瘤2016 社区获得性肺炎2011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2009 肺血栓栓塞2009 社区获得性肺炎200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09 支气管扩张症2009 支气管哮喘2009 自发性气胸新增修订版次病种名称版次病种名称2016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2013 晚期血吸虫病腹水型临床路径2016 食管狭窄2013 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临床路径2016 食道异物取出日间手术2011 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气囊扩张术2016 缺血性肠病2011 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2016 急性胰腺炎(水肿型,胆源性)2011 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2016 功能性肠病2011 经内镜胆管支架置入术2016 感染性腹泻2011 溃疡性结肠炎(中度)201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2011 上消化道出血2016 急性胃炎2011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2016 溃疡性结肠炎2011 胃溃疡合并出血(药物治疗)2016 慢性胃炎2011 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2016 克罗恩病2009 肝硬化腹水2016 下消化道出血2009 轻症急性胰腺炎2016 ▲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内科治疗)2009 胆总管结石2016 ESD/EMR术2009 胃十二指肠溃疡2016 肠息肉切除术后2009 大肠息肉2016 胃石2009 反流食管炎2016 ▲胃食管反流病2016 ▲消化性溃疡县医院适用2016 药物性肝损伤2012 上消化道出血2016 失代偿肝硬化2012 十二指肠溃疡出血2012 胃溃疡合并出血县医院适用2012 胃十二指肠溃疡2016 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2012 轻症急性胰腺炎2016 溃疡性结肠炎(中度)2012 反流食管炎2016 下消化道出血2012 肝硬化腹水2016 药物性肝病2016 大肠息肉2016 内镜下胃息肉切除术新增修订版次病种名称版次病种名称2016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011 骨髓增多异常综合征2016 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2011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2016 再生障碍性贫血(AA)2011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16 外周T细胞淋巴瘤2011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016 缺铁性贫血2011 血友病A2016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2011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016 滤泡性淋巴瘤(初诊)2009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016 巨幼细胞性贫血2009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016 霍奇金淋巴瘤2016 多发性骨髓瘤2016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初治)2016 急性髓系白血病2016 急性髓系白血病伴完全缓解2016 骨髓增殖性肿瘤2016 伯基特淋巴瘤临床路径2016 成人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16 成人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2016 再生障碍性贫血(AA)2016 地中海贫血2016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2016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2016 成人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16 ▲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016 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县医院适用2016 成人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16 成人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16 成人再生障碍性贫血2016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2016 地中海贫血2016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016 营养性贫血2016 成人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016 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016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新增修订版次病种名称版次病种名称2016 肾动脉狭窄2011 Ⅰ型新月体肾炎血浆置换治疗2016 尿路感染2011 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2011 急性肾盂肾炎2016 腹膜透析行腹膜平衡试验(PET)及透析充分性评估(KT/V)2016 慢性肾炎综合征2011 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2016 腹膜透析管置入术2011 终末期肾脏病常规血液透析治疗2016 ▲急性肾盂肾炎2011 慢性肾脏病贫血2016 慢性肾衰竭(CKD 5期)2009 终末期肾脏病2016 慢性肾脏病肾性骨病维生素D使用2009 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2016 慢性肾衰竭拟行血液净化治疗2009 急性肾损伤2016 蛋白尿、血尿待查行肾穿刺活检2009 IgA肾病行肾穿刺活检2016 静脉使用环磷酰胺2016 ▲慢性肾脏病贫血2016 ▲急性药物过敏性间质性肾炎2016 ▲终末期肾脏病(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成型术)2016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2016 ▲狼疮性肾炎行肾穿刺活检2016 急慢性肾炎综合征行肾穿刺活检2016 新月体肾炎县医院适用2016 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通路2016 急性肾盂肾炎2016 慢性肾衰竭常规首次血液透析治疗6.内分泌病与代谢病分册(共计23个,其中2016年发布12个)新增修订版次病种名称版次病种名称2016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011 垂体催乳素瘤2016 ▲2型糖尿病(伴高危因素)201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2016 2型糖尿病伴多并发症2011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016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2011 尿崩症2016 亚急性甲状腺炎2011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2016 糖尿病足病2010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016 低血糖症2009 1型糖尿病2016 肥胖症2009 2型糖尿病2016 ▲Graves病(格雷夫斯病) 2009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2009 库欣综合征县医院适用2009 Graves病2016 1型糖尿病2016 2型糖尿病2016 结节性甲状腺肿7.风湿病与自体免疫病分册(共计19个,其中2016年发布19个)新增版次病种名称2016 系统性红斑狼疮(无内脏及器官受累)2016 强直性脊柱炎2016 类风湿性关节炎伴肺间质纤维化2016 类风湿性关节炎2016 抗磷脂综合症2016 干燥综合征伴肺间质纤维化2016 干燥综合征2016 成人Still病2016 白塞病(贝赫切特病)2016 自身免疫性肝炎2016 骨关节炎2016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2016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2016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2016 ▲炎性肌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2016 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肾炎2016 大动脉炎2016 严重类风湿2016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8.感染性疾病分册(共计23个,其中2016年发布17个)新增修订版次病种名称版次病种名称2016 ▲耐多药肺结核2012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2016 ▲初治菌阳肺结核2012 艾滋病合并活动性结核病2016 ▲复治肺结核2012 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2016 初治菌阴肺结核2012 艾滋病合并马尼菲青霉菌病2016 儿童肺结核2012 艾滋病合并细菌性肺炎2016 流行性腮腺炎2012 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脑膜炎2016 流行性感冒2016 急性乙型肝炎2016 甲型肝炎2016 急性丙型肝炎2016 慢性丙型肝炎2016 化脓性脑膜炎2016 败血症2016 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2016 慢性乙型肝炎2016 手足口病县医院适用2016 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9.神经内科分册(共计40个,其中2016年发布20个)新增修订版次病种名称版次病种名称2016 蛛网膜下腔出血2010 病毒性脑炎2016 ▲重症肌无力2010 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2016 ▲颈动脉狭窄2010 肌萎缩侧索硬化2016 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2010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2016 ▲肌萎缩侧索硬化综合征2010 颈动脉狭窄2016 ▲病毒性脑炎2010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2016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010 视神经脊髓炎2016 多发性肌炎2010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2016 ▲多发性硬化2009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016 多系统萎缩2009 脑出血2016 横贯性脊髓炎2009 吉兰-巴雷综合征2016 ▲吉兰巴雷综合征2009 多发性硬化2016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2009 癫痫2016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2009 重症肌无力2016 ▲脑出血2016 ▲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县医院适用2016 亚急性联合变性201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016 脑梗死2012 脑出血2016 阿尔茨海默病2012 脑梗死2016 重症帕金森病2012 病毒性脑炎2012 成人全面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2011 高血压脑出血10.普通外科分册(共计86个,其中2016年发布39个)新增修订版次病种名称版次病种名称2016 肢体血管瘤2011 乳腺良性肿瘤2016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011 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2016 下肢浅表脉管静脉炎和血栓静脉炎2011 甲状腺良性肿瘤2016 下肢淋巴性水肿2011 甲状腺癌2016 下肢静脉机能不全2011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2016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011 慢性胆囊炎2016 髂股静脉血栓形成(非手术治疗)2011 胆管结石(无胆管炎或胆囊炎)2016 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2011 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炎2016 肝动脉栓塞术2011 原发性肝细胞癌2016 乳房肿物微创旋切术2011 肝门胆管癌2016 乳房肿物开放性手术2011 细菌性肝脓肿2016 肛瘘2011 胃癌2016 ▲腹股沟疝2011 脾破裂2016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011 胰腺癌2016 原发性肝癌临床路径(肝癌切除术)2011 胰腺假性囊肿2016 ▲乳腺癌2011 肠梗阻2016 小耳畸形行Brent法耳廓再造术1期2011 小肠间质瘤2016 小耳畸形行Brent法耳廓再造术2期2011 克罗恩病2016 小耳畸形行Brent法耳廓再造术3期2011 肠外瘘2016 小耳畸形扩张皮瓣法耳廓再造术1期2011 肛裂2016 小耳畸形扩张皮瓣法耳廓再造术2期2011 肛周脓肿2016 小耳畸形扩张皮瓣法耳廓再造术3期2009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016 多指(趾)畸形2009 结节性甲状腺肿2016 瘢痕切除术2009 乳腺癌2016 瘢痕挛缩2009 胃十二指肠溃疡2016 四肢瘢痕挛缩畸形2009 急性乳腺炎2016 体表色素痣切除缝合手术2009 直肠息肉2016 腕掌侧瘢痕切除植皮手术2009 门静脉高压症2016 肘部线性瘢痕挛缩松解改形手术2009 腹股沟疝2016 轻度热力烧伤2009 下肢静脉曲张2016 面部浅二度烧伤2009 血栓性外痔2016 先天性乳房发育不良2009 甲状腺癌2016 驼峰鼻2009 结肠癌2016 男性乳房肥大症2009 胃癌2016 先天性肌性斜颈2016 腹部脂肪堆积2016 颏后缩畸形2016 颧骨突出续上表新增修订版次病种名称版次病种名称2016 体表巨大良性肿物县医院适用2012 甲状腺良性肿瘤2012 急性乳腺炎2012 慢性胆囊炎2012 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炎2012 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2012 肛裂2012 血栓性外痔2012 门静脉高压症2012 脾破裂2011 腹股沟疝2011 急性阑尾炎2011 下肢静脉曲张2011 胆总管结石11.神经外科分册(共计35个,其中2016年发布12个)新增修订版次病种名称版次病种名称2016 前交通动脉瘤开颅夹闭术2010 颅骨凹陷性骨折2016 脑转移瘤2010 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2016 垂体腺瘤经鼻蝶窦入路切除2010 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2016 锁骨下动脉及椎动脉起始端狭窄支架血管成形术2010 颅骨良性肿瘤2016 颈部动脉狭窄2010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2016 头皮肿瘤2010 内动脉动脉瘤2016 ▲椎管内肿瘤2010 高血压脑出血2016 脊髓脊膜膨出2010 大脑半球胶质瘤2016 ▲慢性硬膜下血肿置管引流2010 大脑凸面脑膜瘤2016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2010 三叉神经良性肿瘤2010 椎管内神经纤维瘤县医院适用2009 颅前窝底脑膜瘤2016 慢性硬膜下血肿2009 颅后窝脑膜瘤2016 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2009 垂体腺瘤2009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2009 三叉神经痛2009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县医院适用2012 脑挫裂伤2012 创伤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2012 创伤性闭合性硬膜外血肿2012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2012 颅骨良性肿瘤2012 颅前窝底脑膜瘤12.胸外科分册(共计35个,其中2016年发布15个)新增修订版次病种名称版次病种名称2016 贲门癌(食管-胃交界部癌)外科治疗2010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2016 创伤性膈疝(无穿孔或绞榨)2010 漏斗胸2016 肺隔离症外科治疗2010 非侵袭性胸腺瘤2016 胸壁良性肿瘤外科治疗2010 肺良性肿瘤2016 手汗症外科治疗2010 纵膈良性肿瘤2016 支气管肺癌介入治疗2010 食管裂孔疝2016 肺大疱外科治疗2010 支气管扩张症2010 气管恶性肿瘤县医院适用2010 食管平滑肌瘤2016 食管癌外科治疗2010 纵膈恶性畸胎瘤2016 胸壁良性肿瘤2009 自发性气胸2016 支气管肺癌2009 食管癌2016 支气管扩张症外科治疗2009 贲门失弛缓症2016 纵隔良性肿瘤外科治疗2009 支气管肺癌2016 贲门癌外科治疗2016 贲门失弛缓症外科治疗县医院适用2016 创伤性膈疝(无穿孔或绞榨)2012 非侵袭性胸腺瘤2012 食管平滑肌瘤2012 食管裂孔疝2012 肺良性肿瘤2012 自发性气胸2012 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新增修订版次病种名称版次病种名称2016 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2011 动脉导管未闭2016 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2011 房间隔缺损2016 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011 肺动脉瓣狭窄2016 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2011 二尖瓣病变2016 二尖瓣关闭不全成形修复术2011 主动脉瓣病变人工机械瓣置换术2011 主动脉瓣病变人工生物瓣置换术2011 升主动脉瘤2011 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010 主动脉瓣病变2010 升主动脉瘤2009 房间隔缺损2009 室间隔缺损2009 动脉导管未闭2009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009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新增修订版次病种名称版次病种名称2016 无精子症手术2010 肾癌2016 体外冲击波碎石日间手术2010 肾盂癌2016 阴茎部尿道下裂2010 输尿管癌2016 输尿管内支架2010 前列腺癌2016 输尿管支架管(D-J管)留置2010 肾上腺无功能腺瘤2016 肾盂积水伴输尿管狭窄/特指肾盂积水2010 睾丸鞘膜积液2016 尿失禁(经阴道闭孔尿道中段悬吊延长术) 手术2010 精索鞘膜积液2016 膀胱肿瘤日间手术2010 精索静脉曲张2016 膀胱癌2009 肾癌2016 膀胱造瘘日间手术2009 膀胱肿瘤2016 膀胱结石2009 良性前列腺增生2016 尿潴留日间手术2009 肾结石2016 输精管结扎术2009 输尿管结石2016 ▲精索静脉曲张2016 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术县医院适用2016 机器人辅助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2012 睾丸鞘膜积液2016 附睾肿物日间手术2012 精索静脉曲张2016 附睾结节日间手术2011 良性前列腺增生2016 ▲睾丸鞘膜积液(成人)2011 肾结石2016 包皮过长手术2016 包茎或包皮过长日间手术2016 包茎2016 取除输尿管支架2016 睾丸肿瘤2016 肾结核2016 肾盂肿瘤2016 肾肿瘤2016 前列腺穿刺活检2016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2016 腺性膀胱炎日间手术2016 ▲精索鞘膜积液2016 ▲输尿管结石县医院适用2016 精索静脉曲张2016 良性前列腺增生2016 肾结石2016 输尿管癌2016 睾丸鞘膜积液新增修订版次病种名称版次病种名称2016 闭合伸肌腱损伤(1区)2012 肱骨干骨折2016 闭合性跟骨骨折2011 肱骨髁骨折2016 闭合性跟腱断裂2011 尺骨鹰嘴骨折2016 臂丛神经鞘瘤2011 尺桡骨干骨折2016 成人髋关节先天性发育不良2011 股骨髁骨折2016 尺骨骨折2011 髌骨骨折2016 尺骨撞击综合征2011 胫腓骨干骨折2016 单侧掌腱膜挛缩症2011 股骨下端骨肉瘤2016 单发掌骨骨折2011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2016 单发跖骨骨折2011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2016 单指狭窄性腱鞘炎2011 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2016 第一腕掌关节炎2011 胸椎管狭窄症2016 多发掌骨骨折2011 股骨头坏死2016 多发跖骨骨折2011 髋关节发育不良2016 恶性肿瘤骨转移2011 髋关节骨关节炎2016 腓总神经卡压2011 膝内翻2016 腓总神经损伤2011 膝关节骨关节炎2016 跟骨骨折2011 股骨干骨折2016 股骨粗隆间骨折2009 腰椎间盘突出症2016 骨关节炎2009 颈椎病2016 骨肉瘤化疗2009 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2016 骨折术后内固定取出2009 股骨颈骨折2016 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2009 胫骨平台骨折2016 踝关节软骨损伤2009 踝关节骨折2016 踝关节置换县医院适用2016 寰枢关节脱位20122016 脊柱结核2012 颈椎病2016 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2012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2016 肩袖损伤2012 锁骨骨折2016 腱鞘囊肿2012 肱骨干骨折2016 腱鞘炎2012 肱骨髁骨折2016 颈椎管狭窄症2012 尺骨鹰嘴骨折2016 颈椎间盘突出症2012 股骨髁骨折2016 髋关节滑膜炎2012 胫骨平台骨折2016 髋关节镜手术2012 髌骨骨折2016 拇指狭窄性腱鞘炎2011 踝关节骨折2016 内生性软骨瘤2011 股骨干骨折2016 全髋关节置换2011 腰椎间盘突出症续上表新增版次病种名称2016 桡骨骨折2016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2016 桡骨远端骨折2016 桡神经损伤2016 伸肌腱自发断裂2016 锁骨骨折2016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2016 腕尺管综合征2016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2016 膝关节髌骨脱位2016 膝关节骨关节病关节镜下病灶清理2016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2016 膝关节交叉韧带内固定异物反应2016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2016 膝关节置换2016 膝滑膜炎2016 新鲜稳定型舟骨骨折2016 胸腰椎骨折手术2016 胸腰椎骨折术后内固定取出术2016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016 血管瘤2016 腰椎滑脱症2016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不稳症2016 ▲腰椎间盘突出症2016 肢体骨肉瘤2016 肢体骨肉瘤保肢术2016 舟骨骨折2016 肘关节镜2016 肘管综合症2016 椎管内良性肿瘤2016 Morton趾2016 多部位骨折2016 进行性结构性脊柱侧凸2016 急性骨髓炎16.妇产科分册(共计63个,其中2016年发布48个)新增修订版次病种名称版次病种名称2016 子痫前期2010 过期妊娠2016 急诊剖宫产2010 完全性前置胎盘2016 胎儿生长受限2010 阴道分娩因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2016 妊娠剧吐2010 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2016 引产阴道分娩2010 产褥感染2016 糖尿病合并妊娠2010 阴道产钳助产2016 妊娠相关性血栓性微血管病2010 医疗性引产2016 中期妊娠引产2009 子宫平滑肌瘤2016 阴道胎头吸引术助产2009 计划性剖宫产2016 ▲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2009 子宫腺肌病2016 异位妊娠甲氨蝶呤药物保守治疗2009 卵巢良性肿瘤2016 无痛人流术日间手术2009 宫颈癌2016 无痛刮宫术日间手术2009 输卵管妊娠2016 无痛宫腔镜检查日间手术2009 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2016 宫颈癌姑息化疗2009 自然临产阴道分娩2016 宫颈癌放射治疗2016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016 子宫脱垂2016 稽留流产县医院适用2016 葡萄胎版次病种名称2016 ▲子宫平滑肌瘤子宫切除手术2016 产褥感染2016 ▲宫颈癌手术治疗2016 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2016 卵巢因素不孕宫腹腔镜手术治疗2016 过期妊娠2016 子宫内膜恶性肿瘤手术治疗2016 计划性剖宫产2016 初治的上皮性卵巢癌手术治疗2016 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2016 宫腔因素不孕宫腹腔镜手术治疗2016 完全性前置胎盘2016 输卵管因素不孕手术治疗2016 足月胎膜早破引产阴道顺产2016 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宫腔镜手术2016 阴道产钳助产2016 ▲卵巢良性肿瘤2016 阴道分娩因胎盘因素产后出血2016 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2016 自然临产阴道分娩2016 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2016 中期妊娠引产2016 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2016 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宫腔镜手术2016 子宫平滑肌瘤2016 子宫腺肌病2016 卵巢良性肿瘤手术治疗2016 宫颈癌手术治疗新增修订版次病种名称版次病种名称2016 性早熟2010 矮小症2016 新生儿窒息2010 病毒性心肌炎2016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2010 川崎病2016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010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016 新生儿低血糖症2010 癫痫2016 ▲儿童过敏性紫癜2010 1型糖尿病2016 ▲毛细支气管炎2010 急性肾小球肾炎2016 儿童支气管哮喘2010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016 ▲儿童肾病综合征2010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2016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010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016 儿童病毒性脑炎2010 过敏性紫癜2016 ▲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2010 毛细支气管炎2016 婴儿腹泻2010 热性惊厥2016 急性支气管炎2010 胃食管反流病2016 苯丙酮尿症2010 消化性溃疡2016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010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016 新生儿败血症2010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2016 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2010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010 支气管肺炎2010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10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009 轮状病毒肠炎2009 支原体肺炎2009 麻疹合并肺炎2009 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县医院适用2013 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2013 毛细支气管炎2013 轮状病毒肠炎2013 支原体肺炎2013 手足口病新增修订版次病种名称版次病种名称2016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2010 法洛四联症2016 ▲发育性髋脱位(2岁以上)2010 儿童房间隔缺损2016 婴儿型先天性膈疝或膈膨升2010 儿童室间隔缺损2016 先天性漏斗胸2010 儿童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2016 先天性脐膨出2010 儿童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2016 小儿隐匿性阴茎2010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2016 小儿鞘膜积液2010 甲状舌管囊肿或鳃源性囊肿2016 小儿腹股沟斜疝2010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2016 肾母细胞瘤术后化疗2010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016 儿童颅骨凹陷性骨折2010 发育性髋脱位(2岁以上)2016 ▲儿童房间膈缺损2010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2016 ▲儿童室间膈缺损2010 梅克尔憩室2016 ▲单侧隐睾(腹股沟型)2010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2016 先天性脑积水2010 肾母细胞瘤(Ⅰ-Ⅱ期)2016 肠闭锁2010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中低位)2016 胆道闭锁2010 先天性肌性斜颈2016 食管闭锁2010 隐睾(睾丸可触及)2016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2009 先天性巨结肠2016 ▲肾母细胞瘤(Ⅰ-Ⅱ期)2009 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2016 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Ⅰ-Ⅱ期)2009 尿道下裂2016 神经源性膀胱2009 急性肠套叠2016 后尿道瓣膜2016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2016 ▲儿童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2016 ▲儿童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2016 ▲法洛四联症县医院适用2016 腹股沟斜疝2016 扳机指2016 包茎或包皮过长2016 化脓性阑尾炎2016 皮脂囊肿2016 脐茸2016 单侧隐睾(腹股沟型)19.眼科分册(共计51个,其中2016年发布34个)新增修订版次病种名称版次病种名称2016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011 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2016 ▲翼状胬肉手术2011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2016 眼眶肿瘤2011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2016 眼睑肿物切除术2011 角膜白斑穿透性角膜移植术2016 小儿睑板腺囊肿(霰粒肿)手术2011 角膜裂伤2016 先天性白内障2011 难治性青光眼睫状体冷冻术2016 下睑眼袋矫正术2011 经巩膜二级管激光睫状体光凝术2016 细菌性角膜炎2011 翼状胬肉切除手术2016 特发性黄斑裂孔2009 老年性白内障2016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2009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016 视神经挫伤2009 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016 上斜视2009 共同性斜视2016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2009 上睑下垂2016 麻痹性斜视2016 老年性黄斑变性县医院适用2016 角膜穿通伤术后拆线2012 角膜裂伤2016 黄斑水肿2012 上睑下垂2016 单纯硅油填充取出2012 共同性斜视2016 ▲共同性内斜视2012 翼状胬肉2016 倒睫手术2016 黄斑前膜2016 垂直分离性偏斜2016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2016 并发性白内障2016 爆裂性眼眶骨折2016 外斜V征2016 无晶状体眼2016 ▲共同性外斜视2016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2016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016 ▲单纯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016 ▲角膜白斑穿透性角膜移植术2016 眼眶爆裂性骨折县医院适用2016 老年性白内障。
细菌性肺炎(咳嗽)临床路径(2013年)
咳嗽(细菌性肺炎)临床路径(2013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细菌性肺炎的住院患者。
一、咳嗽(细菌性肺炎)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咳嗽(TCD编码:BNF011)。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细菌性肺炎(ICD-10编码:J15.9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周仲英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陆再英、钟南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证候诊断参照《中医内科学》(周仲英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咳嗽(细菌性肺炎)临床常见证候:(1)外感咳嗽风寒袭肺证:咳嗽声重,痰白稀薄,伴有头痛、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无汗,骨节酸痛,喉痒或咳时胸痛,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风热犯肺证:咳嗽气粗,痰稠而黄,咳痰不爽,口渴咽痛,伴发热恶风、头痛鼻流黄涕、汗出,舌苔薄黄,脉浮数。
燥热伤肺证:咳嗽痰少或干咳无痰,痰粘难咯,咳甚则胸痛,鼻燥咽干,或有痰中带血丝。
初期可伴微寒身热、鼻塞头痛等症,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
表寒里热证:咳嗽声重,痰黄白相间,伴有头痛、鼻塞流黄涕,恶寒发热、无汗,骨节酸痛,喉痒或咳时胸痛,舌红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2)内伤咳嗽痰湿蕴肺证:咳嗽痰多,痰白而粘,容易咯出,胸脘满闷,有时呕恶;或神疲纳呆,舌苔白腻,脉濡滑。
痰热郁肺证:咳嗽气促,痰黄粘稠难咯,或面赤口渴喜饮,喘促鼻煽,便秘溲赤,舌红苔黄少津,脉滑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咳嗽(细菌性肺炎)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4-2008)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咳嗽(细菌性肺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上述中医及西医诊断标准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诊治及临床路径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诊治及临床路径一、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标准住院流程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诊断依据1、临床表现:干咳、低热、胸闷及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
2、体格检查:急性病容、低热,重症患者可有气促、心动过速;双肺呼吸音粗,严重缺氧时指末血氧饱和度小于90%。
3、实验室检查:(1)HIV-1/2抗体检测阳性(包括筛查试验和确认试验);(2) 痰、诱导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发现包囊或子孢子;(3)血气分析表现为低氧血症,可为轻度(PO2﹥70mmHg或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35mmHg)、中度(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45mmHg)、重度(PO2﹤70mmHg 或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45mmHg);(4)LDH可升高、可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5)除非合并其他感染,否则血常规一般正常。
4、辅助检查:胸部X线片典型表现为弥漫性、两侧对称性的间质性侵润影,一般为从肺门发散的蝶形影。
薄层CT的典型表现为磨玻璃样影。
也可有一些非典型的表现如结节影、囊肿、上叶局限病灶以及气胸等。
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2011年美国“HIV合并机会性感染预防及治疗指南”(DHHS),首先进行抗PCP治疗,当PCP控制5-7日后开始ARV.。
1、抗PCP治疗:(1)轻度/中度PCP:复方磺胺甲恶唑3片/次,每日3次,疗程21日。
(2)重度PCP:复方磺胺甲恶唑3片/次,每日3次,疗程21日;卡泊芬净静脉滴注(首日70mg,以后50mg/日),疗程5-7日;(3)复方磺胺甲恶唑严重过敏的替代治疗:克林霉素600-900mg, 静脉滴注,每6-8小时一次,或450mg口服,每6小时一次;联合应用伯氨喹15-30mg,口服,每日一次,疗程21日。
2、氧疗(1)轻度/中度PCP:鼻导管面罩吸氧,维持动脉血氧饱和度≥92%。
(2)重度PCP:机械通气。
3、减轻炎症反应,控制肺泡渗出治疗:中重度PCP 泼尼松40mg,每日2次口服5日,再改20mg每日2次口服5日,最后20mg每日1次至抗PCP结束。
肺炎临床路径表
肺炎临床路径表一、患者入院前准备(1)收集病史资料,包括病情起始时间、病因、症状、既往史等;(2)进行体格检查,包括体温、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指标的测量;(3)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气分析、胸部X射线等;(4)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根据肺炎病情是否稳定判断是否需要住院治疗。
二、住院治疗阶段(1)确定治疗方案,包括给予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药物治疗;(2)进行病原学检查,如病毒培养、细菌培养等,以确定病原体;(3)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包括体温、呼吸频率、氧饱和度等指标的监测;(4)给予支持性治疗,包括给予氧气、水分补充等;(5)进行病原治疗,针对病原体的特点进行相应治疗;(6)进行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如肺不张、呼吸衰竭等;(7)监测实验室指标,如血常规、肾功能、肝功能等的监测;(8)进行营养支持,保证患者充分的营养摄入;(9)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加强感染控制措施。
三、出院及随访阶段(1)患者症状改善后,根据医生判断决定是否出院;(2)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确定随访时间和方式;(3)随访期间注意患者的症状变化,如出现复发或加重现象,及时处理;(4)随访期间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评估疾病的恢复情况;(5)在随访过程中向患者传达注意事项,如饮食、锻炼、药物使用等;(6)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随访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四、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用药,不得随意更改;(2)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忌辛辣刺激性食物;(3)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勤通风,避免交叉感染;(4)规律运动,适当增加体力活动,提高自身免疫力;(5)及时就医,遵守医生的治疗计划和建议;(6)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使用免洗洗手液等消毒用品。
总结:肺炎临床路径表是对肺炎患者治疗过程的规范化管理,通过患者入院前准备、住院治疗阶段、出院及随访阶段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能够提供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加强监测和护理,提高患者康复率,降低并发症风险,同时也有助于规范医务人员的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抗菌药物治疗进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 第16卷 第79期77·临床研究·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抗菌药物治疗进展秦滨(江苏省南京市职业病防治院,江苏 南京 210042)摘要: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于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而造成的免疫系统损害和感染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当前艾滋病诊断的标准就是为国际上通常使用的两种,一种为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分类,另一种就是walterReed的分类。
艾滋病是一种恶性传染病,不但是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同时还是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一种传播速度非常快,且死亡率非常高,当前是已经发展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十分紧迫的社会问题。
而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作为一种最常见的感染之一,是具有着多样性和混合性以及难治性等的三大特点,这是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带来极大困难的。
本文就是对艾滋病的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点以及抗菌药物治疗诊断进展展开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艾滋病;感染;特点;进展中图分类号:R322.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79.0580 引言艾滋病,亦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引起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
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吸毒、同性恋、双性恋、性行为混乱等社会问题严重,造成病毒传播迅速。
大量人群的感染、发病以及无法治愈,艾滋病引起了全世界的大恐慌。
可以说,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种疾病像艾滋病一样,涉及宗教、文化、历史、经济等多个方面,虽然投入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利用最现代的手段进行如此深入的研究,却仍然对它束手无策,至今尚无可完全治愈的药物和可预防的疫苗,艾滋病的防治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艾滋病的诊断标准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有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分类和Walter Reed的分类。
其最主要的条件是卡波氏肉瘤和机会性感染。
呼吸系统是人体对外开放的系统之一,呼吸系统感染也是艾滋病患者晚期最常见的条件致病性感染,也是艾滋病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治疗临床路径
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治疗临床路径一、艾滋病机会性感染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确诊的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二)标准住院日:7-30天。
(三)进入路径标准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确诊艾滋病病人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四)入院后第『2天:1、必须检查的项目:(1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CRP;(2 ) CD4+T淋巴细胞计数、HIV血浆病毒载量;(3 )肝、肾功能、心肌酶谱、电解质;(4 )血淀粉酶、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5 ) X线胸片、心电图;(6 )乙肝两对半、抗一HCV, TP-Ab;2、根据机会性感染种类可进行的检测:(1 )合并肺部感染:痰涂片及培养、药敏试验、支气管镜及灌洗液检查、血气分析、胸片和(或)胸部CT、肺功能检测。
(2 )合并肺抱子菌肺炎:痰找肺抱子菌、找抗酸杆菌、痰培养与药敏、支气管镜及灌洗液检查、血气分析、胸片和(或)胸部CT、肺功能检测。
(3 )合并真菌感染:真菌病原学检查(体液涂片及培养),合并肺部真菌感染参见合并肺抱子菌肺炎的检查,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的XX脑脊液常规、生化、培养,头颅CT。
(4 )合并结核病:肺结核病:查肺部胸片及CT、痰涂片、痰培养、结核菌种鉴定、结核菌耐药检查、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PCR、PPD 试验、结核抗体;中枢神经结核感染:查脑脊液常规、生化及培养、脑脊液涂片、头颅CT或MRE PCR、PPD试验、ADA、结核抗体。
(5)合并巨细胞病毒视网膜脉络膜炎:病原学检查:病毒抗体及PCR检查;眼底检查及视力检查。
(6 )合并弓形虫脑病:弓形虫抗体及PCR检查、头颅CT或MRIo(五)相关机会性感染的治疗1、合并肺抱子菌肺炎:①对症治疗:卧床休息,给予吸氧、改善通气功能,注意水和电解质平衡。
如病人进行性呼吸困难明显,可人工辅助呼吸。
中重度PCP病人(Pa02V70nimHg或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35nimHg,可用强的松40mg每日2次口服5天,改20mg 每日2次口服5天,20mg每日1次口服至抗PCP结束; 如静脉用甲基强的松龙,用量为上述强的松的75%。
艾滋病病例分析及临床路径分析报告
艾滋病病例分析及临床路径分析报告在临床医学中,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疾病。
艾滋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个人健康和全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对一名艾滋病患者进行病例分析,并对其临床路径进行分析和解读。
病例概述:患者,男性,35岁,自述发现近期出现乏力、低热等症状,前往当地医院就诊。
基于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患者被确诊为艾滋病。
该患者目前身体状况较为虚弱,免疫力低下,面临着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和挑战。
病例分析:1. 病因分析:艾滋病的传播主要通过血液、体液等途径,如性接触、共用注射器、母婴传播等。
对于该患者,可能是通过性接触或血液传播感染了HIV病毒。
2. 临床表现: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较为多样化,通常表现为免疫功能减退、反复感染和恶性肿瘤。
该患者主要症状包括乏力、低热、体重下降等,免疫系统受损导致机体无法有效抵御病原微生物。
3. 医学检查:针对该患者,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医学检查,如HIV抗体检测、病毒载量测定、淋巴细胞计数等,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预测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案。
4. 并发症:艾滋病患者易发生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结核病、神经系统病变等。
对于该患者,目前尚未发现明显的并发症,但需要密切关注相关症状。
临床路径分析:1. 确诊与分期:基于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该患者被诊断为艾滋病。
进一步,根据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不同的分期,以指导治疗和预测预后。
2.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ART是治疗艾滋病的基础,通过抑制HIV病毒复制,减少病毒载量,保护免疫系统。
根据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病情进展和耐药性分析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 并发症预防与治疗:艾滋病患者易发生各种并发症,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临床路径中的重要环节。
对于该患者,建议进行定期的肺部感染筛查、结核病排查和神经系统评估。
艾滋病症合并细菌性肺炎临床路径
艾滋病归并细菌性肺炎临床路径(2012 年版)一、艾滋病归并细菌性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合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细菌性肺炎 (ICD-10 :J15.901) 、第二诊断为艾滋病的患者。
(二)诊断依照。
依据《艾滋病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感得病学分会,2011 年)、《社区获取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及《医院获取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2006 年)等。
1. 出现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 发热。
3. 肺实变体征和 ( 或)闻及湿性啰音。
4. 白细胞数目 >10× 10 9/L 或<4× 109/L ,或许白细胞计数在原基础上显然高升,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
5. 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暗影或间质性改变,可伴有胸腔积液或空洞性溢出。
患者出现第 5 项加第 1-4 项中任何一项,并除外肺部其他疾病后,可明确临床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依据《艾滋病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感得病学分会,2011 年)、《社区获取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及《医院获取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2006 年)等。
1. 支持、对症治疗。
2. 经验性抗菌治疗。
3. 依据病原学检查及治疗反响,调整抗菌治疗用药。
4. 如已开始抗 HIV 治疗的患者,则持续治疗,但要注意药物之间的互相影响。
(四)标准住院日为 7-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为细菌性肺炎 (ICD-10 :J15.901) 、第二诊断为艾滋病的患者。
2. 当患者归并其余疾病,但住院时期不需要特别办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行时,能够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第 1-3 天。
1. 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惯例、尿惯例、大便惯例;(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沉、 C反响蛋白(CRP)、结核抗体、 PPD试验、 T 细胞亚群;2(3)痰涂片行抗酸染色、痰细菌培育、血培育;(4)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
艾滋病合并细菌性肺炎临床路径表单
□二/三级护理常规(根据病情)
□饮食指导
□吸氧(必要时)
□抗菌药物(根据病情调整)
□祛痰剂(必要时)
□基础用药(如ART药物)
临时医嘱:
□止咳药(必要时)
□复查血常规、胸CT(必要时)
□根据需要,复查有关检查
□对症处理
出院医嘱: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
主要 护理 工作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
□一/二/三级护理常规(根据病情)
□饮食指导
□吸氧(必要时)
□抗菌药物
□祛痰剂(必要时)
□基础用药(如ART药物)
临时医嘱:
□止咳药(必要时)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沉、C反应蛋 白(CRP)、结核抗体、PPD试验、CD4+T细胞
□病原学(肺抱子菌、细菌、结核杆菌)检查 及药敏
□观察疗效、各种药物作用和副作用
□恢复期生活和心理护理
□出院准备指导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指导
□ART依从性教育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口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签名
□监测血常规
□胸部CT检查(必要时)
□异常指标复查
□病原学检查(必要时)
□有创性检查(必要时)
□对症处理
主要 护理 工作
口入院护理评估,护理计划
□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进行AIDS的心理护理
□进行戒烟、戒酒的建议和教育
口协助患者完成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变化
□注意痰液变化
6个艾滋病机会感染病种临床路径表单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临床路径(2012 年版)一、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肺孢子菌肺炎( ICD-10 : B20.651 ),第二诊断为艾滋病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艾滋病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1 年)。
1.隐匿或亚急性起病,干咳,气短和活动后加重,可有发热、紫绀,严重者发生呼吸窘迫。
2.肺部阳性体征少,或可闻及少量散在的干湿啰音。
体征与疾病症状的严重程度往往不成比例。
3.胸部 X 线检查可见双肺自肺门开始的弥漫性网状结节样间质病变,有时呈毛玻璃状阴影。
4.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
严重病例动脉血氧分压( PaO2)明显降低,常在 60 mmHg以下。
5.血乳酸脱氢酶常升高。
6.有条件的病例依靠病原学检查进行确诊,如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 / 肺组织活检等,可发现肺孢子菌的包囊或滋养体等。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艾滋病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1 年)。
1.治疗。
( 1)对症治疗:卧床休息,给予吸氧、改善通气功能,祛痰、止咳,解痉、平喘,注意水和电解质平衡。
(2)病原治疗。
(3)激素治疗。
(4)人工辅助通气:如患者进行性呼吸困难明显,可给予人工辅助通气。
2.并发症治疗:如气胸等。
3.预防:参照《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手册》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四)标准住院日为 21-3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肺孢子菌肺炎(ICD-10 : B20.651 )疾病编码,第二诊断为艾滋病的患者。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当患者在住院期间需要继续服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且不影响肺孢子菌肺炎治疗前提下可继续抗病毒治疗(ART)。
(六)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气分析;血乳酸脱氢酶、心肌酶、 C 反应蛋白( CRP)、 CMV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等)、CD4T 细胞计数。
感染科临床路径汇总
晚期血吸虫病腹水型临床路径一、晚期血吸虫病腹水型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晚期血吸虫病(轻-中度腹水)者内科药物治疗者(二)诊断依据1. 符合晚期血吸虫病的诊断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261-2006 血吸虫病诊断标准;(1)长期或反复的疫水接触史,或有明确的血吸虫病治疗史;(2)临床有门静脉高压症状、体征,或有侏儒、结肠肉芽肿表现;(3)粪检查获虫卵或毛蚴,直肠活检发现血吸虫卵;(4)免疫学检查阳性;(5)诊断标准:疑似病例,具备(1)和(2);确诊病例,(1)、(2)和(3);临床诊断,(1)、(2)和(4);2. 有腹水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腹胀、腹围增大,腹水征阳性;3. 腹部超声或CT检查有腹腔积液;4. 腹腔穿抽出腹水并送检。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血吸虫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分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实用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消化系统疾病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晚期血吸虫病人外科治疗救助项目管理办法》和《晚期血吸虫病人外科治疗救助项目技术方案》(卫办疾控发〔2005〕29 号)。
1. 一般治疗:休息,控制水和钠盐的摄入量;2. 药物治疗:护肝、利尿剂、白蛋白等;3. 防止并发症:控制感染,防止上消化道出血;4. 病原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腹水患者,吡喹酮列为禁忌,只有在腹水完全消失达半年以上且病情稳定才考虑用吡喹酮杀虫。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为晚期血吸虫病(轻-中度腹水)患者;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作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管理。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1. 入院后必须完成的检查:(1)血型、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隐血;(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氨;血吸虫免疫学检查;(3)凝血功能、输血前五项;(4)肿瘤标志物:AFP、CEA;(5)心电图、胸部正侧位片、腹部超声(包括腹部重要脏器、门静脉、肝静脉及下腔静脉)。
艾滋病合并细菌性肺炎病原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 , ,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O u t p a t i e t, n 2 D e p a r t en m t o fC l i n i c a l p h a r ma c y 9 3 D e p a t r en m t o fB l o o d s c r e e n i n g t e s t ,
46 6
艾滋病合并细菌性肺炎病 原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
蒙江明 杜 红 苏汉珍 梁 纲 胡小翠 董文逸
5 3 0 0 2 3 ; 5 3 0 0 2 1 ) ( 广 西艾 滋病 临床 治疗 中心 、 南 宁市第 四人 民医院 门诊 部 ; 临床药 学 ; 。 检 验科 ; 南 宁市 广 西 医科 大 学病 理生 理学 教研 室 , 南 宁市
液、 胸腔 积液 、 肺 穿刺组 织学标 本。A组 1 1 9株病 原菌 中 : 革 兰阴性 ( G一 ) 菌8 8株 , 耐 药株 3 8株 ; 革 兰阳性 ( G ) 茵3 1株 , 耐
药株 1 9株 。B组 1 1 9株 病 原 茵 中: 革 兰阴性 ( G一 ) 杆菌 4 3株 , 耐 药株 1 6株 ; 革 兰 阳性 ( G ) 茵7 6株 , 耐药株 2 0株 。 结论 艾滋病 合并 细 菌性 肺 炎感染病 原 茵主要 以 G一 杆 菌为主 , 且 耐 药现 象明显 。药敏 试验 结果 可 以为 临床 用 药提 供 一 定
D e p a r t en m t o fP a t h o p h y s i o o l g y , G u a n g x i Me d c i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n n i g n 5 3 0 0 2 1 , C h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a n d a n t i m i c r o b i a l r e s i s t a n c e o f p a t h o g e n s i n A I D S p a t i e n t s w i h t b a c t e r i a l
临床护理路径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中的应用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诊疗专家共识(2024年版)
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 1:艾滋病患者符合以下条件可确诊PCP: 1. 免疫功能低下,多数情况下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
个/μL; 2. 亚急性起病的发热、干咳和进行性呼吸困难,而肺部阳
性体征较少,体征与疾病严重程度不相符; 3. 低氧血症; 4. 血清 1,3-β-D 葡聚糖、KL-6 或 LDH 明显增高; 5. 胸片呈间质性浸润影,或胸部 CT发现磨玻璃影。
治疗
6. 1. 1 首选方案 SMX-TMP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药治疗是艾滋病合并 PCP 患者的首选抗
肺孢子菌方案,推荐剂量为 TMP 15~20 mg·kg·d,SMX 75~100 mg·kg·d,分3~4次给药,疗程 21 d 。如患者 诊断明确但临 床好转较缓,可适当延长疗程。
aDO2<45mmHg); ➢ 重度(呼吸室内空气时氧分压<70mmHg 和 A-aDO2≥
45mmHg)(1A)。
治疗
治疗
6. 1 抗肺孢子菌治疗 与普通真菌不同,肺孢子菌细胞膜缺乏麦角固醇 。因此,
以麦角固醇为作用靶点的抗真菌药(如两性霉素B或唑类) 对于肺孢子菌无治疗作用。基于国内外研究、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可及性,推荐以 下药物或方 案用于艾滋病合并 PCP 患者的抗肺孢子菌治疗。
艾滋病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系统干预的效果
艾滋病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系统干预的效果周志慧;陈菊娣;陈仁芳;任勇【期刊名称】《临床与病理杂志》【年(卷),期】2022(42)8【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系统干预的效果。
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系统干预。
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状态及自我管理能力。
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为3级者占50.91%,高于对照组;4级占49.09%,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9.72±5.19)d,短于对照组;住院花费为(16628.49±5901.37)元,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干预后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焦虑、抑郁、敌对、偏执、恐怖及精神病性评分分别为1.26±0.25、1.31±0.37、1.24±0.45、1.28±0.40、1.36±0.42、1.30±0.44、1.31±0.51、1.35±0.46及1.45±0.38,均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干预后症状管理、疾病认知、情绪管理、用药依从性、生活行为方式、获得社会支持及自我管理能力总分分别为21.19±3.07、22.53±2.41、20.38±3.61、21.02±2.96、22.01±2.83、20.96±3.15及127.82±11.39,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艾滋病合并细菌性肺炎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系统干预可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心理状态及自我管理能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花费。
【总页数】7页(P1815-1821)【作者】周志慧;陈菊娣;陈仁芳;任勇【作者单位】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感染科;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护理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相关文献】1.艾滋病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的临床效果2.对合并口腔黏膜念珠菌感染的艾滋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3.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甲亢患者围手术期干预的效果观察4.胃溃疡合并大出血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5.探讨合并基础疾病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在胆囊切除术围术期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干预的效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滋病合并细菌性肺炎临床路径
(2012年版)
一、艾滋病合并细菌性肺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细菌性肺炎(ICD-10:J15.901)、第二诊断为艾滋病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艾滋病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1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及《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等。
1.出现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
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
4.白细胞数量>10×109/L或<4×109/L,或者白细胞计数在原基础上明显升高,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
5.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可伴有胸腔积液或空洞性渗出。
患者出现第5项加第1-4项中任何一项,并除外肺部其
他疾病后,可明确临床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艾滋病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1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及《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年)等。
1.支持、对症治疗。
2.经验性抗菌治疗。
3.根据病原学检查及治疗反应,调整抗菌治疗用药。
4.如已开始抗HIV治疗的患者,则继续治疗,但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为细菌性肺炎(ICD-10:J15.901)、第二诊断为艾滋病的患者。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沉、C反应蛋白(CRP)、结核抗体、PPD试验、T细胞亚群;
(3)痰涂片行抗酸染色、痰细菌培养、血培养;
(4)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血气分析、痰涂片找肺孢子菌、胸部CT、D-二聚体、B超、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CMV、EBV、梅毒等)、有创性检查等。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评估特定病原体的危险因素,考虑肺炎的诊断后尽快(4-8小时内)给予抗菌药物。
2.药物选择: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和《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及《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6),结合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3.初始治疗2-3天后进行临床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抗菌药物。
4.对症支持治疗:退热、止咳化痰、吸氧、营养支持。
(八)出院标准。
1.症状好转,体温正常超过72小时。
2.影像学提示肺部病灶明显吸收。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伴有影响本病治疗效果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2.病情较重,符合重症肺炎标准,转入相应路径。
3.常规治疗无效或加重,转入相应路径。
4.合并其他感染如PCP、TB感染者转入相应路径。
(十)参考费用标准。
约2000-8000元。
二、艾滋病合并细菌性肺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细菌性肺炎(ICD-10:J15.901)、第二诊断为艾滋病的患者。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