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2017
2017年新发布临床路径清单(1-202)
![2017年新发布临床路径清单(1-202)](https://img.taocdn.com/s3/m/fa4bdf7d3b3567ec102d8a27.png)
202个临床路径清单序号专科病种备注1通用版耳鼻咽喉科鼓膜炎2通用版耳鼻咽喉科慢性鼻炎3通用版耳鼻咽喉科外耳带状疱疹4通用版耳鼻咽喉科急性坏死性中耳炎5通用版耳鼻咽喉科隐蔽性乳突炎6通用版耳鼻咽喉科粘连性中耳炎7通用版耳鼻咽喉科鼓室硬化8通用版耳鼻咽喉科慢性鼻窦炎9通用版耳鼻咽喉科鼻咽部血管瘤10通用版耳鼻咽喉科急性扁桃体炎11通用版耳鼻咽喉科扁桃体周围脓肿12通用版耳鼻咽喉科咽旁脓肿13通用版风湿免疫科系统性硬化症14通用版风湿免疫科风湿热15通用版败血症(成人非粒细胞缺乏患者)感染科16通用版布鲁菌病感染科17通用版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科18通用版伤寒感染科19通用版神经梅毒感染科20通用版戊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科21通用版细菌性痢疾感染科22感染科梅毒县医院适用版23感染科疱疹性咽峡炎县医院适用版24通用版骨科骨样骨瘤25通用版骨科血管肉瘤26通用版骨科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27通用版骨科尤因肉瘤28通用版骨科骨巨细胞瘤29通用版骨科脊柱滑脱症30骨科类风湿性关节炎县医院适用版31骨科膝关节骨关节炎县医院适用版32骨科腰椎骨折县医院适用版33骨科桡骨骨折县医院适用版34通用版呼吸内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5通用版呼吸内科医院获得性肺炎36呼吸内科肺癌县医院适用版37呼吸内科肺脓肿县医院适用版38呼吸内科急性扁桃体炎县医院适用版39呼吸内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县医院适用版40呼吸内科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县医院适用版41呼吸内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县医院适用版42呼吸内科流行性感冒县医院适用版43呼吸内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县医院适用版44呼吸内科慢性支气管炎县医院适用版45呼吸内科睡眠呼吸障碍县医院适用版46呼吸内科支气管哮喘(非危重)县医院适用版47呼吸内科胸膜炎县医院适用版48呼吸内科医院获得性肺炎县医院适用版49呼吸内科支气管肺炎县医院适用版50呼吸内科自发性气胸县医院适用版51通用版康复科腰椎滑脱症康复序号专科病种备注52通用版康复科腰椎关节突综合征康复53通用版康复科截肢后康复54通用版康复科肩关节不稳康复55通用版康复科肱二头肌肌腱损伤和断裂康复56通用版康复科肘关节损伤康复57通用版康复科跟腱断裂术后康复58通用版康复科踝部韧带损伤康复59通用版康复科原发性脊柱侧弯康复60通用版口腔科深龋(后牙面)61通用版口腔科牙周脓肿行急症处理62通用版口腔科菌斑性龈炎行牙周基础治疗63口腔科慢性牙髓炎(恒磨牙)县医院适用版64口腔科菌斑性龈炎行牙周基础治疗县医院适用版65口腔科牙周脓肿行急症处理县医院适用版66通用版泌尿外科急性睾丸炎67通用版泌尿外科肾素瘤68通用版泌尿外科阴茎癌69通用版内分泌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70通用版内分泌科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71通用版内分泌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72通用版内分泌科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73通用版内分泌科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74通用版内分泌科皮质醇增多症75通用版内分泌科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76通用版内分泌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77通用版内分泌科下丘脑综合征78通用版内分泌科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79通用版内分泌科胰岛素瘤80通用版内分泌科异位激素分泌综合征81通用版内分泌科肢端肥大症82通用版普通外科甲状舌管囊肿83通用版普通外科下肢动脉栓塞84通用版普通外科胃穿孔85通用版普通外科胃肉瘤86通用版普通外科十二指肠恶性肿瘤87通用版普通外科急性出血性肠炎88通用版普通外科小肠憩室疾病89通用版普通外科结肠憩室病90通用版普通外科阑尾类癌91通用版普通外科胆囊癌92通用版普通外科胆道出血93通用版普通外科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日间手术94通用版普通外科大隐静脉曲张日间手术95通用版神经内科遗传性共济失调96通用版神经内科亨廷顿病97通用版神经外科颅底肿瘤98通用版神经外科脑干占位病变99通用版神经外科脊索瘤100通用版神经外科烟雾病101通用版神经外科蛛网膜囊肿102神经外科头皮裂伤县医院适用版103通用版妇产科羊水过多104通用版妇产科羊水过少序号专科病种备注105通用版妇产科多胎妊娠106妇产科早产(顺产)县医院适用版107妇产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县医院适用版108通用版消化内科胆汁淤积性黄疸109通用版消化内科食管贲门失弛缓症110通用版消化内科慢性胰腺炎111通用版消化内科酒精性肝炎112消化内科营养不良县医院适用版113消化内科急性胃炎县医院适用版114消化内科糜烂性胃炎县医院适用版115消化内科急性胃肠炎(非感染性)县医院适用版116消化内科急性肠炎县医院适用版117消化内科肠梗阻县医院适用版118消化内科便秘县医院适用版119消化内科肛瘘县医院适用版120消化内科肛周脓肿县医院适用版121消化内科脂肪肝县医院适用版122消化内科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县医院适用版123消化内科消化道出血县医院适用版124通用版小儿内科新生儿感染性肺炎125通用版小儿内科新生儿颅内出血126通用版小儿内科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127通用版小儿内科肾小管酸中毒128通用版小儿内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129通用版小儿内科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130通用版小儿内科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131小儿内科新生儿肺炎县医院适用版132小儿内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县医院适用版133通用版小儿外科十二指肠闭锁和狭窄134通用版小儿外科肠重复畸形135通用版小儿外科肠梗阻136通用版小儿外科梨状窝瘘137通用版小儿外科小儿急性穿孔性阑尾炎138通用版小儿外科卵巢扭转139通用版小儿外科儿童股骨头缺血坏死140通用版小儿外科三尖瓣下移141通用版小儿外科右心室双出口142通用版小儿外科主动脉缩窄143通用版小儿外科先天性食管狭窄144通用版心血管内科原发性高血压145通用版心血管内科继发性高血压146通用版心血管内科急性心包炎147通用版心血管内科缩窄性心包炎148通用版心血管内科冠心病合并瓣膜病(内科治疗)149通用版心血管内科冠状动脉瘘(内科治疗)150心血管内科原发性高血压县医院适用版151心血管内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县医院适用版152心血管内科缺血性心肌病县医院适用版153心血管内科慢性缺血性心脏病县医院适用版154心血管内科无症状心肌缺血县医院适用版155心血管内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县医院适用版156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房性心动过速县医院适用版157心血管内科充血性心力衰竭县医院适用版序号专科病种备注158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县医院适用版159心血管内科心肌炎县医院适用版160心血管内科低血压县医院适用版161心血管内科心动过缓县医院适用版162心血管内科心悸县医院适用版163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县医院适用版164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心房颤动介入治疗县医院适用版165心血管内科心力衰竭县医院适用版166通用版心血管外科缩窄性心包炎167通用版心血管外科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168通用版心血管外科冠心病合并瓣膜病169通用版心血管外科胸主动脉瘤170通用版心血管外科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171通用版心血管外科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172通用版心血管外科先天性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173通用版心血管外科先天性主动脉缩窄174通用版心血管外科冠状动脉瘘175通用版胸外科脓胸176通用版胸外科乳糜胸177通用版胸外科胸骨骨折178通用版胸外科张力性气胸179胸外科胸腔积液县医院适用版180通用版血液内科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181通用版血液内科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182通用版血液内科毛细胞白血病183通用版血液内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184通用版血液内科急性粒细胞缺乏症185通用版血液内科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86通用版血液内科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87通用版血液内科儿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188通用版血液内科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189血液内科初治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县医院适用版190血液内科慢性失血性贫血县医院适用版191通用版眼科结膜肿物192眼科真菌性角膜溃疡县医院适用版193通用版肿瘤科扁桃体癌放射治疗194通用版肿瘤科阴道癌195通用版肿瘤科不适合局部治疗的复发或转移性扁桃体癌化疗196肿瘤科脂肪瘤县医院适用版197通用版精神科器质性精神障碍(非痴呆)198通用版精神科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类型痴呆199通用版精神科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200通用版精神科急性应激反应201通用版精神科创伤后应激障碍202精神科非器质性失眠症县医院适用版。
小儿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
![小儿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a104b3ebfe4733687e21aaba.png)
科左中旗中医医院小儿感冒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14岁以下儿童,西医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 小儿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小儿感冒(T C D 编码: 。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 编码: 。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诸福棠实用儿科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l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风寒感冒 2、风热感冒 3、虚证感冒 4、兼证:(1)挟惊 ;(2)挟滞;(3)挟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l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2.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为小儿感冒(TCD 编码: ) 2.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3.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C 反应蛋白(CRP)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患儿的病情需要而定,必要时胸部X线片、血生化检测、心电图检查。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煮散剂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荆防败毒散加减。
风热感冒: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银翘散加减。
虚证感冒:调和营卫。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表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表](https://img.taocdn.com/s3/m/d4adb06af705cc1754270914.png)
4.中药治疗
饮食
清淡饮食
清淡饮食
清淡饮食
活动
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
卫教及出院计划
1.病房环境介绍及住院制度宣教
2.给予照顾指南
3.入院护理检查说明及指导
4.服药指导
1.给予照顾指南
2.护理检查说明及指导
3.服药指导
服药指导
变异记录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表2
姓名:
性别:年龄:
用药
1.病毒:利巴韦林、干扰素、更昔洛韦
2.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
3.对症治疗:退热、镇静
4.中药治疗
1.病毒:利巴韦林、干扰素、更昔洛韦
2.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
3.对症治疗:退热、镇静
4.中药治疗
1.病毒:利巴韦林、干扰素、更昔洛韦
2.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
1.病毒:利巴韦林、干扰素、更昔洛韦
2.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
3.对症治疗:退热、镇静
4.中药治疗
1.病毒:利巴韦林、干扰素、更昔洛韦
2.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
3.对症治疗:退热、镇静
4.中药治疗
1.病毒:利巴韦林、干扰素、更昔洛韦
2.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
测T、R、HR
测T、R、HR
测T、R、HR
检查
用药
1.病毒:利巴韦林、干扰素、更昔洛韦
2.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抗生素
3.对症治疗:退热、镇静
4.中药治疗
1.病毒:利巴韦林、干扰素、更昔洛韦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2017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2017](https://img.taocdn.com/s3/m/e25bce8b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d.png)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2017
,每日
□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观察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需要进行血气分析、胸部CT、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培养等检查
□定期查房,评估病情
□给予对症治疗,包括减充血剂、抗组胺药、镇咳药、祛痰药等
□注意营养和水分补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住院期间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转入相应路径:
□伴有影响本病治疗效果的合并症
□病原学确诊为流行性感冒
□病情较重,上呼吸道感染累及肺部
□常规治疗无效或加重
出院前
□评估病情,确认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
□完成出院准备工作,包括开具出院证明、安排随访等
□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如避免劳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饮食清淡等
□完成出院记录,交代后续治疗计划
□上级医师查房,审核出院记录
以上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的标准住院流程。
根据《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的诊断依据,普通感冒一般以鼻部卡他症状为主,排除其他疾病后可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方案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注意休息、补充水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
住院期间,需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观察,调整治疗方案。
出院前,需评估病情,确认症状好转或消失,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若出现特殊情况,需及时转入相应路径。
2017年新发布临床路径清单(1-202)
![2017年新发布临床路径清单(1-202)](https://img.taocdn.com/s3/m/2ade6a6131b765ce050814e2.png)
专科 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科 风湿免疫科 风湿免疫科
备注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备注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通用版 通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县医院适用版 通用版
病种 腰椎关节突综合征康复 截肢后康复 肩关节不稳康复 肱二头肌肌腱损伤和断裂康复 肘关节损伤康复 跟腱断裂术后康复 踝部韧带损伤康复 原发性脊柱侧弯康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表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表](https://img.taocdn.com/s3/m/69edba1ede80d4d8d15a4fdc.png)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06.900)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7天
时间
住院第1-3天
住院第3-5天
出院前1-3天
住院第7天(出院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进行病情初步评估
□上级医师查房
□评估特定病原体的危险因素,进行初始经验抗感染治疗
□开化验单,完成病历书写
□上级医师查房
□核查辅助检查的结果是否有异常
□病情评估,维持原有治疗或调整抗菌药物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住院医师书写病程记录
□上级医师查房
□评估治疗效果
□确定出院后治疗方案
□完成查房记录
□完成出院小结
□向患者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
长期医嘱: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
□一~三级护理常规(根据病情)
□吸氧(必要时)
□抗菌、抗病毒药物(必要时)
□止咳、祛痰剂
□对症治疗
□临时医嘱:
□对症处理
□胸片胸部CT检查(必要时)
□异常指标复查
□病原学检查(必要时)
□有创性检查(必要时)
长期医嘱:
□呼吸内科护理常规
□二~三级护理常规(根据病情)
□吸氧(必要时)
□注意痰液变化
□观察治疗效果及药物反应
□疾病相关健康教育
□观察患者一般情况
□观察疗效、各种药物作用和副作用
□恢复期生活和心理护理
□出院准备指导
□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指导
病情变异记录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fb367c04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8.png)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I)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本病以病毒感染为主,常见有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
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本病起病较急,常有喷嚏、鼻塞、流涕、咽部充血等症状,但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
本病具有一定的自限性,若症状较轻,可自行痊愈。
但若症状较重,则需进行相应的治疗。
(1)病史采集:询问患者是否有发热、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症状,是否有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史。
(2)体格检查:检查患者体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观察咽部充血情况。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和分类,以初步判断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
(4)病原学检查:进行病毒分离或抗原检测,以确定病原体。
(1)对症治疗:针对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如发热可采用物理降温,咳嗽可给予止咳药等。
(2)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如病毒感染可使用抗病毒药物,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等。
(3)并发症处理:如出现喉炎、中耳炎等并发症,需进行相应的处理。
如喉炎可进行雾化吸入等治疗。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者。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拥挤、潮湿的环境。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包括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
患儿常出现发热、咳嗽、流涕、鼻塞等症状,严重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中成药在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受到了广泛的。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类型多样,常见的包括病毒和细菌。
其中,病毒感染多为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细菌感染则以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为主。
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季节为高发期,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易受感染。
中医临床路径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中医临床路径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f62e405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60.png)
中医临床路径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摘要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对中医临床路径治疗在医院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研究价值进行研究与讨论。
方法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为我院2018年10月~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共80例,对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人数均为40人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中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常规内科治疗+中医临床路径治疗的方法对实验组患者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治疗后的疾病症状表现情况、实际病症治疗效果和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期疾病症状表现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显效和有效总人数为38,组内占比95%,对照组患者的组内显效和有效人数占比仅为80%,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中,非常满意患者人数27人,10例患者基本满意,只有3例患者不满意,患者满意度高达92.5%;对照组患者中,非常满意患者人数13人,基本满意患者16例,11例患者对护理表示不满意,组内满意度仅为72.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较低(P<0.05)。
结论中医临床路径治疗在医院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中应用效果良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意义,可以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中医临床路径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研究价值;满意度引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患者还有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常见的并发症有:肺内感染、中耳炎、心肌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中医治疗路径可以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不适症状减轻,满足患者的个性化治疗需求[1-2]。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对中医临床路径治疗在医院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研究价值进行研究与讨论,选取我院于2018年10月~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以下为全部研究内容。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18年10月~2020年9月入院8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对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人数均为40人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32例,患者年龄处于57岁~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33±5.41)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33例,患者年龄处于54岁~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17±5.12)岁。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门诊基本诊疗路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门诊基本诊疗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a7e2634cfc4ffe473368abd8.png)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门诊基本诊疗路径(试行)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本诊疗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ICD-10:J06.9)。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
1.诊断根据病史、流行情况、鼻咽部发炎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胸部X线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
2.鉴别诊断(1)过敏性鼻炎起病急骤、鼻腔发痒、频繁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发作与环境或气温突变有关,有时由异常气味诱发,经数分钟至1-2小时痊愈。
检查可见鼻粘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粒细胞增多。
(2)流行性感冒常有明显的流行。
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炎症状明显,但鼻咽部症状较轻。
(3)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等在患病初常有上呼吸道症状,在这些病的流行季节或流行区应密切观察。
(三)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疾病编码:J06.9)。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治疗原则1.对症处理;2.注意休息、忌烟、多饮水;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4.防治继发细菌感染。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009年版基层部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09年版基层部分)、《内科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1.对症支持治疗(1)发热、头痛、肌肉酸痛明显者可选用药物复方对乙酰氨基酚★(哮喘、消化道出血患者禁用)每天1次,每次1片;或复方阿司匹林★(哮喘、消化道出血患者禁用)每天3次,每次1~2片;或吲哚美辛★直肠给药50mg~100mg/日,50mg/次,孕妇、精神病患者、14岁以下儿童禁用。
(2)咳嗽、咳痰者可选用药物怯痰药:溴己新片★每天3次,8~16mg/次;或氨溴索★(片剂)每天3次,30mg/次。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本诊疗路径(试行)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本诊疗路径(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06bf49156edb6f1aff001f91.png)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本诊疗路径(试行)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本诊疗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06.9)(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诊断:根据病史、流行情况、鼻咽部发炎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胸部X线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
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学检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血凝抑制试验等,可确定病因诊断。
本病需与下列疾病鉴别:1.过敏性鼻炎临床上很象“伤风”,所不同者起病急骤、鼻腔发痒、频繁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发作与环境或气温突变有关,有时对异常气味亦可发作,经过数分钟至1-2h痊愈。
检查:鼻粘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粒细胞增多。
2.流行性感冒常有明显的流行。
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炎症状明显,但鼻咽部症状较轻。
取患者鼻洗液中粘膜上皮细胞的涂片标本,用荧光标记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臵荧光显微镜下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或病毒分离或血清学诊断可供鉴别。
3.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等在患病初常有上呼吸道症状,在这些病的流行季节或流行区应密切观察,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资区别。
(三)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15.90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治疗原则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目前无特殊抗病毒药物。
1.对症处理;2.注意休息、忌烟、多饮水;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4.防治继发细菌感染。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009年版基层部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09年版基层部分)等1.支持、对症治疗(1)发热、头痛、肌肉酸痛明显者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哮喘、消化道出血患者禁用)吲哚美辛直肠给药50mg~100mg/日,50mg/次,孕妇、精神病患者、14岁以下儿童禁用。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本诊疗路径(试行)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本诊疗路径(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06bf49156edb6f1aff001f91.png)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本诊疗路径(试行)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本诊疗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06.9)(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诊断:根据病史、流行情况、鼻咽部发炎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胸部X线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
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学检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血凝抑制试验等,可确定病因诊断。
本病需与下列疾病鉴别:1.过敏性鼻炎临床上很象“伤风”,所不同者起病急骤、鼻腔发痒、频繁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发作与环境或气温突变有关,有时对异常气味亦可发作,经过数分钟至1-2h痊愈。
检查:鼻粘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粒细胞增多。
2.流行性感冒常有明显的流行。
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炎症状明显,但鼻咽部症状较轻。
取患者鼻洗液中粘膜上皮细胞的涂片标本,用荧光标记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臵荧光显微镜下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或病毒分离或血清学诊断可供鉴别。
3.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等在患病初常有上呼吸道症状,在这些病的流行季节或流行区应密切观察,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资区别。
(三)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15.90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治疗原则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目前无特殊抗病毒药物。
1.对症处理;2.注意休息、忌烟、多饮水;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4.防治继发细菌感染。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009年版基层部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09年版基层部分)等1.支持、对症治疗(1)发热、头痛、肌肉酸痛明显者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哮喘、消化道出血患者禁用)吲哚美辛直肠给药50mg~100mg/日,50mg/次,孕妇、精神病患者、14岁以下儿童禁用。
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科)
![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科)](https://img.taocdn.com/s3/m/4dad3325e87101f69f31950e.png)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县级医疗机构版)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18.0)。
(二)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常见病原体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Coxsackie及ECHO 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RSV、腺病毒、PPLO),少数是细菌。
其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异。
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良好。
但由于发病率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仅影响生产劳动力,有时还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本病全年皆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高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散发,但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
由于病毒的类型较多,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1个人1年内可有多次发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90%由病毒引起。
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A组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罹患。
(三)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A.临床表现1.普通感冒(common cold)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
常见病原体为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还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
起病较急,初期症状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鼻涕变稠。
可伴咽痛,有时由于咽鼓管炎使听力减退。
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
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门诊基本诊疗路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门诊基本诊疗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d16a22d23c1ec5da50e270e1.png)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门诊基本诊疗路径(试行)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本诊疗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06.9)。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
1.诊断根据病史、流行情况、鼻咽部发炎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胸部X 线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
2.鉴别诊断(1)过敏性鼻炎起病急骤、鼻腔发痒、频繁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发作与环境或气温突变有关,有时由异常气味诱发,经数分钟至1- 2 小时痊愈。
检查可见鼻粘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粒细胞增多。
(2)流行性感冒常有明显的流行。
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炎症状明显,但鼻咽部症状较轻。
( 3)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等在患病初常有上呼吸道症状,在这些病的流行季节或流行区应密切观察。
(三)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 疾病编码:J06.9)。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治疗原则1.对症处理;2.注意休息、忌烟、多饮水;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4.防治继发细菌感染。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009 年版基层部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2009 年版基层部分)、《内科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1.对症支持治疗(1)发热、头痛、肌肉酸痛明显者可选用药物复方对乙酰氨基酚★(哮喘、消化道出血患者禁用)每天1 次,每次 1 片;或复方阿司匹林★(哮喘、消化道出血患者禁用)每天 3 次,每次1~ 2 片;或吲哚美辛★直肠给药50mg ~ 100mg/ 日, 50mg/ 次,孕妇、精神病患者、 14 岁以下儿童禁用。
(2)咳嗽、咳痰者可选用药物怯痰药:溴己新片★每天 3 次,8~16mg/ 次;或氨溴索★(片剂)每天 3 次, 30mg/ 次。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护理篇)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护理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4b0a2cf111f18582d05a08.png)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出院日
年月日
出院护理记录
出院评估
执行时间
签名
测量生命体征:T: °C P:
次/分
R:
次/分 BP:
mmHg
精神状态:口好 口一般 口差
护理指导
签名
出院时间:
年
月
日 □午
□下午
复诊时间
给予出院用药指导
饮食运动指导
变异: □有 原因: □无
其他护理记录: 名:
护士签名: 护士签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护理篇)
忻州市中心医院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护理篇)
患者姓名: 号:
性别: 住院日第1天 年
年龄: 月日
护理记录
护理处置
早班
中班
准备床单位,建立入院病历、戴 腕带、卫生处置。
测量T、P、R、BP、身高、体重
护理指导
预期目标
早班
中班
介绍病房环境、设
□熟悉
施、及医护团队。 注意安全防范、办 齐证件(医保、新
握
饮食指导
□遵守
遵守饮食治 疗方案
□遵守 □部分遵守 □完全遵守
□部分遵 守 □完全遵
守
能了解疾病
□不了解
配合病友篇临床路 径单,说明诊疗过
的治疗过
□不了解
□部分了
住院
夜班
夜班 □熟悉 □部分熟 悉 □完全不 熟悉 □不了解 □部分了 解 □完全了 解 □不掌握 □部分掌 握 □完全掌 握 □遵守 □部分遵 守 □完全遵 守 □不了解 □部分了
儿 科
熟悉病房环 境、设施
□熟悉 □部分熟悉 □完全不熟
□部分熟 悉 □完全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门诊基本诊疗路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门诊基本诊疗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de34222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03.png)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门诊基本诊疗路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门诊基本诊疗路径(试行)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本诊疗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06.9)。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
1.诊断根据病史、流行情况、鼻咽部发炎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胸部X 线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
2.鉴别诊断(1)过敏性鼻炎起病急骤、鼻腔发痒、频繁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发作与环境或气温突变有关,有时由异常气味诱发,经数分钟至1- 2 小时痊愈。
检查可见鼻粘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粒细胞增多。
(2)流行性感冒常有明显的流行。
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炎症状明显,但鼻咽部症状较轻。
( 3)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等在患病初常有上呼吸道症状,在这些病的流行季节或流行区应密切观察。
(三)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 疾病编码:J06.9)。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治疗原则1.对症处理;2.注意休息、忌烟、多饮水;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4.防治继发细菌感染。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009 年版基层部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09 年版基层部分)、《内科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1.对症支持治疗(1)发热、头痛、肌肉酸痛明显者可选用药物复方对乙酰氨基酚★(哮喘、消化道出血患者禁用)每天1 次,每次 1 片;或复方阿司匹林★(哮喘、消化道出血患者禁用)每天3 次,每次1~2 片;或吲哚美辛★直肠给药50mg ~ 100mg/ 日, 50mg/ 次,孕妇、精神病患者、 14 岁以下儿童禁用。
中医临床路径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
![中医临床路径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11ac0d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24.png)
中医临床路径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医学临床上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因素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有百分之八十的患者为病毒因素所致,其中有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还有百分之三十的患者为细菌因素感染,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如果人的身体在着凉、雨淋、身体过度劳累后均较易发生病症,会导致身体防御功能削弱,进而促使细菌、病菌迅速的发生、发展,最终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本次主要针对这类病症的临床治疗做详细分析。
方法:本次从科室筛选的主要患者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症,设定观察目标有80例,以计算机软件做分组处理,一部分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将其归为对照组,还有其他患者为常规内科治疗配合中医临床路径干预,纳入观察组,对患者干预后身体恢复情况、治疗满意度、治疗疗效等进行全面调查。
结果:针对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估,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身体明显在好转(P<0.05);治疗前给患者和家属发放问卷表,对本次治疗满意度评估,统计数据显示对照组有部分患者表示对此次治疗不肯定(P<0.05)。
结论:主要针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症的治疗,此次运用常规内科治疗配合中医临床路径干预,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控制病症,短时间内恢复正常。
【关键词】中医临床路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引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于高发病率疾病,稍有不慎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如中耳炎、支气管炎等病症,临床大量治疗实践表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运用中医治疗路径能够迅速的帮助患者减轻身体症状[1],符合患者的治疗期望。
本次针对观察主体运用常规内科治疗配合中医临床路径治疗,详情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主要为了解决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临床治疗问题,筛选观察主体有80例,根据计算机软件将患者分成不同组别,患者开始及结束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一组为对照组,二组为观察组,前一组数据统计表显示男性患者居多,有33例,其他为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均大于50岁,后一组患者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各为20例,患者年龄均低于70岁,对患者基本信息、病症类型、生活环境、工作性质等资料比较,无对比意义(P>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
(2017版)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ICD-10:J06.903)
(二)诊断依据。
根据《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2012年版),普通感冒一般急性起病,以鼻部卡他症状为主,可伴有喷嚏、鼻塞、咽部不适等症状,在排除流行性感冒、急性细菌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的前提下确诊。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由于感冒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故以对症治疗、缓解感冒症状为主,同时注意休息、适当补充水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继发细菌感染。
(四)标准住院日为3-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06.903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3天。
1.必需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鼻/咽拭子病原学快速检测;
(3)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C反应蛋白(CRP);
(4)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血气分析、胸部CT、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培养等。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适当休息。
2.使用减充血剂、抗组胺药、镇咳药、祛痰药等支持、对症治疗。
3.如发热、全身症状重可使用解热镇痛药。
(八)出院标准。
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伴有影响本病治疗效果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2.病原学确诊流行性感冒,转入相应路径。
3.病情较重,上呼吸道感染累及肺部,按照肺炎诊疗常规转入相应路径。
4.常规治疗无效或加重,转入相应路径。
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 (ICD-10:J06.903)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