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
小儿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
科左中旗中医医院小儿感冒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14岁以下儿童,西医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 小儿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小儿感冒(T C D 编码: 。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 编码: 。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诸福棠实用儿科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l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风寒感冒 2、风热感冒 3、虚证感冒 4、兼证:(1)挟惊 ;(2)挟滞;(3)挟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l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2.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7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为小儿感冒(TCD 编码: ) 2.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3.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C 反应蛋白(CRP)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患儿的病情需要而定,必要时胸部X线片、血生化检测、心电图检查。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煮散剂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荆防败毒散加减。
风热感冒: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银翘散加减。
虚证感冒:调和营卫。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呼吸科疾病临床路径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 (ICD-10:J06.903) (二)诊断依据。
根据《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中国医师协会 呼吸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2012 年版), 普通感冒一般急性起病,以鼻部卡他症状为主,可伴有喷嚏、 鼻塞、咽部不适等症状,在排除流行性感冒、急性细菌性鼻 窦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的前提下确诊。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 病原学检查(必要时)
□ 对症处理
□ 有创性检查(必要时)
护理 工作
病情 变异 记录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 入院护理评估,护理计划 □ 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 静脉取血,用药指导 □ 进行戒烟、戒酒、接种疫苗的建议和教育 □ 协助患者完成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 □无 □有,原因:
□ 解热镇痛药
重 □ 镇咳药
点
□ 祛痰药(必要时) 临时医嘱:
医
嘱 □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 鼻/咽拭子病原学快速检测
□ 镇咳药 □ 祛痰药(必要时) 临时医嘱:
□ 对症处理 □ 鼻/咽拭子快速检测
□ 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C 反应蛋白 □ 胸片检查(必要时)
(CRP);
□ 异常指标复查
□ 胸正侧位片、心电图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心理与生活护理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医师 签名
时间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重 点 医 嘱
主要 护理 工作
病情 变异 记录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临床诊疗路径-第十章呼吸系统疾病-实用
第十章呼吸系统疾病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J00-J06)J00急性鼻咽炎(感冒)感冒(鼻卡他)(急性〕鼻炎:.急性.感染性J01急性鼻窦炎包括:脓肿积脓感染炎症化脓J01. 0 急性上颌窦炎J01. 1 急性额窦炎J01. 2 急性筛窦炎J01. 3 急性蝶窦炎J20 急性全鼻窦炎J02急性咽炎包括:急性咽喉痛J020 链球菌性咽炎链球菌性咽喉痛J03急性扁桃体炎不包括:扁桃体周脓肿J03.9 未特指的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炎(急性〕NOS^滤泡性.坏疽性.感染性.溃瘍性J04 急性喉咽和气管炎J04. 0 急性喉炎J04. 4 急性气管炎J04.2 急性喉气管炎J05急性梗阻性喉炎J06.0 急性咽喉炎2、流行性感冒和肺炎(J09-J18)J10.0流行性感冒伴有肺炎,其他病毒被标明J11流行性感冒,病毒未标明J12病毒性肺炎J13链球菌性肺炎肺炎链球菌引起的支气管肺炎J15 细菌性肺炎包括: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以外细菌引起的支气管肺炎J15.7 肺炎支原体肺炎J16.0 衣原体肺炎3、其他急性下呼吸道感染(J20-J22)J20急性支气管炎J20.0 肺炎支原体急性支气管炎J21急性细支气管炎3、上呼吸道的其他疾病(J30-J39)J31.0 慢性鼻炎J31.1 慢性鼻咽炎慢性咽喉痛J32慢性鼻窦炎J32.0 慢性上颌窦炎J32.1 慢性额窦炎J32.2 慢性筛窦炎J32.3 慢性蝶窦炎J33鼻息肉J35.0 慢性扁桃体炎J36扁桃体周脓肿J37慢性喉炎和气管炎J37. 0 慢性喉炎J37.1 慢性喉气管炎J38.4喉水肿J38.5 喉痉挛4、慢性下呼吸道疾病J40 支气管炎,未特指的急性或慢性支气管炎气管支气管炎J41. 0 单纯性慢性支气管炎J 41. 1粘液脓性慢性支气管炎J43肺气肿J43.0全叶肺气肿全腺泡性肺气肿J44其他慢性阻塞性肺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性(阻塞性).气肿性J44. 0 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急性下呼吸道感染J44. 1 未特指的慢性阻塞性肺病伴有急性加重J44.9 未特指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阻塞性.气道疾病.肺病J45哮喘J45.0 主要为变应性哮喘变应性:.支气管炎NOS.鼻炎伴有哮喘J45.9 哮喘性支气管炎J46哮喘持续状态急性严重的哮喘J47支气管扩张(症)细支气管扩张5、其他J69. 0 食物和呕吐物引起的肺炎吸入性肺炎J69. 8 其他固体和液体引起的肺炎误吸入血引起的肺炎6、主要影响间质的其他呼吸性疾病(J80-J84) J80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J81肺水肿急性肺水肿J84.1 普通间质性肺炎7、下呼吸道化脓性和坏死性情况J85.1 肺脓肿伴肺炎J85.2 肺脓肿不伴肺炎肺脓肿NOSJ86脓胸不可:脓气胸J86.0 脓胸伴有瘘J86.9 脓胸不伴有瘘J90 胸腔积液,不可归类在他处者渗出性胸膜炎.结核性(A15-A16)J93 气胸不包括:气胸.创伤性(S27.0).结核性六(A15-A16) .脓气胸(J86-)J93.0自发性张力性气胸J93.1其他的自发性气胸J93.9 未特指的气胸J94.2 血胸血气胸9、呼吸系统的其他疾病J96.0 急性呼吸衰竭J96.1 慢性呼吸衰竭J98. 1 肺萎陷肺不张J98. 2 间质性肺气肿J98. 3 代偿性肺气肿。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流程(2019年版)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 –10:J18.0)。
(二)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常见病原体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Coxsackie 及ECHO 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RSV 、腺病毒、PPLO ),少数是细菌。
其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异。
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良好。
但由于发病率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仅影响生产劳动力,有时还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本病全年皆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高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散发,但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
由于病毒的类型较多,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1个人1年内可有多次发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90%由病毒引起。
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A 组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罹患。
(三)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A. 临床表现 1. 普通感冒(common cold) 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
常见病原体为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还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
起病较急,初期症状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鼻涕变稠。
可伴咽痛,有时由于咽鼓管炎使听力减退。
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临床路径及疗效观察
5 0・
山西 中 医 2 0 1 6年 1 0月第 3 2卷第 1 0期
S HA N X I J O F T C M O c t . 2 0 1 6 V o 1 . 3 2 N o . 1 0
急性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中 医临床 路 径 及 疗 效观 察
余 嗣崇
治疗 效果 , 2 0 1 5年 1月至 2 0 1 6年 1 月, 笔者在我院采用 随
机对 照的方法治疗 急性上呼 吸道感染患 者 , 观察两 组患者
寒, 宣肺止 嗽 ; 对 风燥 伤肺 证患 者行 疏风 清肺 , 润燥 止 咳 ;
痰热郁肺证患者行清热肃 肺 , 豁痰止 咳 ; 根据患者 的病情 ,
摘要 : 目的: 观察 中医临床路 径治疗急性上呼 吸道 感染的 临床 治疗效果。方法 : 选取 在我 院治疗的急性上呼吸道 感染患 者8 O例 , 采取随机数 字袁法将其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 每组 4 0例 , 对照组常规 内科治疗 , 对症处理 、 休息、 戒烟 , 多喝 水, 防止 继
发 细菌感染为主 , 观察组采 用中医临床路径 治疗 , 根 据患者的病情辨证选择 口服 中药汤剂或 中成 药, 治疗周期为 3个月 , 观 察
中图分类号 : R 5 6 2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0— 7 1 5 6 ( 2 0 1 6 ) 1 0— 0 0 5 0— 0 2
急性 上呼 吸道感 染是 指鼻 腔、 咽喉 急性 炎症 的总 称 , 是病 毒性 咽炎 、 咽结膜热及 喉炎 的总称 J 。急性上 呼吸道 感染 临床 发病 率较 高 , 诱 因较多 , 主要是 由于病 毒引起 , 临 床上治疗 尚不存 在特 效药 物 。中医 临床 路径 治 疗在 治疗 急性 上呼吸道 感染 方面具有 明显的优势 和特 色 , 治 疗效果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I)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
本病以病毒感染为主,常见有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
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本病起病较急,常有喷嚏、鼻塞、流涕、咽部充血等症状,但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
本病具有一定的自限性,若症状较轻,可自行痊愈。
但若症状较重,则需进行相应的治疗。
(1)病史采集:询问患者是否有发热、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症状,是否有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史。
(2)体格检查:检查患者体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观察咽部充血情况。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和分类,以初步判断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
(4)病原学检查:进行病毒分离或抗原检测,以确定病原体。
(1)对症治疗:针对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如发热可采用物理降温,咳嗽可给予止咳药等。
(2)抗感染治疗: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如病毒感染可使用抗病毒药物,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等。
(3)并发症处理:如出现喉炎、中耳炎等并发症,需进行相应的处理。
如喉炎可进行雾化吸入等治疗。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者。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拥挤、潮湿的环境。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包括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
患儿常出现发热、咳嗽、流涕、鼻塞等症状,严重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中成药在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受到了广泛的。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类型多样,常见的包括病毒和细菌。
其中,病毒感染多为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细菌感染则以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为主。
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季节为高发期,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易受感染。
中医临床路径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中医临床路径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摘要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对中医临床路径治疗在医院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研究价值进行研究与讨论。
方法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为我院2018年10月~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共80例,对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人数均为40人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中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常规内科治疗+中医临床路径治疗的方法对实验组患者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治疗后的疾病症状表现情况、实际病症治疗效果和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期疾病症状表现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显效和有效总人数为38,组内占比95%,对照组患者的组内显效和有效人数占比仅为80%,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中,非常满意患者人数27人,10例患者基本满意,只有3例患者不满意,患者满意度高达92.5%;对照组患者中,非常满意患者人数13人,基本满意患者16例,11例患者对护理表示不满意,组内满意度仅为72.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较低(P<0.05)。
结论中医临床路径治疗在医院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中应用效果良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意义,可以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中医临床路径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研究价值;满意度引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患者还有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常见的并发症有:肺内感染、中耳炎、心肌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中医治疗路径可以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不适症状减轻,满足患者的个性化治疗需求[1-2]。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对中医临床路径治疗在医院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研究价值进行研究与讨论,选取我院于2018年10月~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以下为全部研究内容。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18年10月~2020年9月入院8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对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人数均为40人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32例,患者年龄处于57岁~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33±5.41)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33例,患者年龄处于54岁~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17±5.12)岁。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最全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最全版)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ICD-10:J06.903)(二)诊断依据。
根据《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2012年版),普通感冒一般急性起病,以鼻部卡他症状为主,可伴有喷嚏、鼻塞、咽部不适等症状,在排除流行性感冒、急性细菌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的前提下确诊。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由于感冒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故以对症治疗、缓解感冒症状为主,同时注意休息、适当补充水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继发细菌感染。
(四)标准住院日为3-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06.903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3天。
1.必需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鼻/咽拭子病原学快速检测;(3)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C反应蛋白(CRP);(4)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血气分析、胸部CT、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培养等。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适当休息。
2.使用减充血剂、抗组胺药、镇咳药、祛痰药等支持、对症治疗。
3.如发热、全身症状重可使用解热镇痛药。
(八)出院标准。
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伴有影响本病治疗效果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2.病原学确诊流行性感冒,转入相应路径。
3.病情较重,上呼吸道感染累及肺部,按照肺炎诊疗常规转入相应路径。
4.常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表单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ICD-10:J06.903)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3-5天。
儿科5种单病种临床路径表单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18.0). (二)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常见病原体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Coxsackie及ECHO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RSV、腺病毒、PPLO),少数是细菌。
其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异。
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良好。
但由于发病率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仅影响生产劳动力,有时还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本病全年皆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高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散发,但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
由于病毒的类型较多,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1个人1年内可有多次发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90%由病毒引起。
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β溶血性链球菌A组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罹患.(三)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A。
临床表现1.普通感冒(common cold)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
常见病原体为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还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
起病较急,初期症状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鼻涕变稠。
可伴咽痛,有时由于咽鼓管炎使听力减退。
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
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检查可见的体征有低热、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本诊疗路径(试行)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本诊疗路径(试行)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本诊疗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06.9)(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诊断:根据病史、流行情况、鼻咽部发炎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胸部X线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
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学检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血凝抑制试验等,可确定病因诊断。
本病需与下列疾病鉴别:1.过敏性鼻炎临床上很象“伤风”,所不同者起病急骤、鼻腔发痒、频繁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发作与环境或气温突变有关,有时对异常气味亦可发作,经过数分钟至1-2h痊愈。
检查:鼻粘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粒细胞增多。
2.流行性感冒常有明显的流行。
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炎症状明显,但鼻咽部症状较轻。
取患者鼻洗液中粘膜上皮细胞的涂片标本,用荧光标记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臵荧光显微镜下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或病毒分离或血清学诊断可供鉴别。
3.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等在患病初常有上呼吸道症状,在这些病的流行季节或流行区应密切观察,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资区别。
(三)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15.90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治疗原则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目前无特殊抗病毒药物。
1.对症处理;2.注意休息、忌烟、多饮水;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4.防治继发细菌感染。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009年版基层部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09年版基层部分)等1.支持、对症治疗(1)发热、头痛、肌肉酸痛明显者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哮喘、消化道出血患者禁用)吲哚美辛直肠给药50mg~100mg/日,50mg/次,孕妇、精神病患者、14岁以下儿童禁用。
儿科5种单病种临床路径表单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18.0)。
(二)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常见病原体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Coxsackie及ECHO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RSV、腺病毒、PPLO),少数是细菌。
其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异。
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良好。
但由于发病率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仅影响生产劳动力,有时还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本病全年皆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高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散发,但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
由于病毒的类型较多,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1个人1年内可有多次发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90%由病毒引起。
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β溶血性链球菌A组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罹患。
(三)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A.临床表现1.普通感冒(common cold)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
常见病原体为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还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
起病较急,初期症状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鼻涕变稠。
可伴咽痛,有时由于咽鼓管炎使听力减退。
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
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
临床路径在社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
川 N SF ( M M ¨N { ) T 0 0 r 0 T(
临 床 路 径 在 社 区 急 性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患 者 中 的 应 用
行性 。培养医师 、 士 、 护 医技 人 员 的 队
刘冬 许 西 琳
质 量 的 同 时 , 高 了 队 协 作 , 加 了 患 提 增 者 本 人 的介 入 , 医疗 护 理 更 加 合 理 化 、 使 人 性化 , C 而 P是 发 达 旧 家 不 可缺 少 的 医
关 键 词 临床 路 径 社 区 急 性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d i 1 . 9 9 j i n 0 7 —6 4 . 0 2 o : 0 3 6 / . s .10 s 1x 2 1 .
0 3 6. 96
Hale Waihona Puke 上呼吸道感染患者 10例 , 0 采用按常规 医
嘱进 行 治 疗 , 好 基 础 护 理 , 做 观察 病 情 等 。 观察 运 用 临 床 路 径 后 患 者 留 观 天 数 、 医疗 费用 及 患 者 满 意 度 。 将 两 组 资 料 进 行 比 较 , 得数据 录入电脑 , 立 数据库 , 行 所 建 进 统计 分 析 。 评 价 指标 : 观察 记 录 患 者 的 平 均 留观 天数 、 观费用 、 意率 。 留 满 满 意 度 的 评 判 标 准 : 院 前 患 者 及 家 出
上 呼 吸 道 感 染 患 者 应 用 的 效 果 , 范社 区 规
斜, 医疗模 式 的罔际化 , 来会 有 更 多的 将
患 者 首 先 选 择 就 诊 社 卫 生 服 务 站 , 么 那 将 各 种 疾 病 的 临 床 路 径 结 合 本 地 区 实 际 情 况 应 用 于 社 区卫 生 服 务 站 , 疑 将 给 患 无
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科)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县级医疗机构版)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18.0)。
(二)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常见病原体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Coxsackie及ECHO 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RSV、腺病毒、PPLO),少数是细菌。
其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差异。
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良好。
但由于发病率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仅影响生产劳动力,有时还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
本病全年皆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高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散发,但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
由于病毒的类型较多,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1个人1年内可有多次发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90%由病毒引起。
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A组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罹患。
(三)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A.临床表现1.普通感冒(common cold)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
常见病原体为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还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
起病较急,初期症状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鼻涕变稠。
可伴咽痛,有时由于咽鼓管炎使听力减退。
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
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临床路径研究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临床路径研究摘要:目的: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临床上的中医治疗路径进行研究与探讨。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被分为80例,让对照组患者口服美扑伪麻片;在治疗组患者中,风寒感冒型患者服用中药免煎剂—麻黄荆防合剂,风热感冒型患者服用中药免煎剂-桑菊银翘合剂,寒湿感冒型患者服用中成药—藿香正气水,湿热感冒型患者服用中药中成药—清热化湿口服液,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产生的总有效率达到95.0%,对照组产生的总有效率仅为75.0%,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体温恢复方面,治疗3天后,两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情况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并非必用药物,使用中成药或中药免煎颗粒的治疗方案,效果更好。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治疗,临床研究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也称感冒,是呼吸道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它是咽、喉部或鼻腔急性感染性炎症的概称。
常见病因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其中病因为病毒感染的更为常见,临床症状为发热、流涕、咳嗽、鼻塞、头痛、头晕、喷嚏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咽部不适、扁桃体肿大,有的患者甚至有不同程度的恶寒发热、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咽喉部充血等症状[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风疫病毒、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麻疫病毒、副流感病毒等。
它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当环境或气候条件快速剧烈改变时,会流行性的爆发。
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被分为80例,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临床上的中医治疗路径进行研究与探讨,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被分为80例,在治疗组患者中,有风寒感冒型患者20例,风热感冒型患者20例,寒湿感冒型患者20例,湿热感冒型患者20例,年龄范围为21岁~69岁,平均年龄为37.3岁;对照组患者80例,年龄范围为22岁~74岁,平均年龄为36.6岁,经过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性别、体重、排除标准、临床症状、就诊时间及血常规检查结果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即两组实验资料具有可比性。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门诊基本诊疗路径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门诊基本诊疗路径(试行)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本诊疗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06.9)。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
1.诊断根据病史、流行情况、鼻咽部发炎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胸部X 线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
2.鉴别诊断(1)过敏性鼻炎起病急骤、鼻腔发痒、频繁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发作与环境或气温突变有关,有时由异常气味诱发,经数分钟至1- 2 小时痊愈。
检查可见鼻粘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粒细胞增多。
(2)流行性感冒常有明显的流行。
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炎症状明显,但鼻咽部症状较轻。
( 3)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等在患病初常有上呼吸道症状,在这些病的流行季节或流行区应密切观察。
(三)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 疾病编码:J06.9)。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治疗原则1.对症处理;2.注意休息、忌烟、多饮水;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4.防治继发细菌感染。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009 年版基层部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 2009 年版基层部分)、《内科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1.对症支持治疗(1)发热、头痛、肌肉酸痛明显者可选用药物复方对乙酰氨基酚★(哮喘、消化道出血患者禁用)每天1 次,每次 1 片;或复方阿司匹林★(哮喘、消化道出血患者禁用)每天 3 次,每次1~ 2 片;或吲哚美辛★直肠给药50mg ~ 100mg/ 日, 50mg/ 次,孕妇、精神病患者、 14 岁以下儿童禁用。
(2)咳嗽、咳痰者可选用药物怯痰药:溴己新片★每天 3 次,8~16mg/ 次;或氨溴索★(片剂)每天 3 次, 30mg/ 次。
中医临床路径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
中医临床路径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医学临床上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因素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有百分之八十的患者为病毒因素所致,其中有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还有百分之三十的患者为细菌因素感染,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如果人的身体在着凉、雨淋、身体过度劳累后均较易发生病症,会导致身体防御功能削弱,进而促使细菌、病菌迅速的发生、发展,最终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本次主要针对这类病症的临床治疗做详细分析。
方法:本次从科室筛选的主要患者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症,设定观察目标有80例,以计算机软件做分组处理,一部分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将其归为对照组,还有其他患者为常规内科治疗配合中医临床路径干预,纳入观察组,对患者干预后身体恢复情况、治疗满意度、治疗疗效等进行全面调查。
结果:针对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估,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身体明显在好转(P<0.05);治疗前给患者和家属发放问卷表,对本次治疗满意度评估,统计数据显示对照组有部分患者表示对此次治疗不肯定(P<0.05)。
结论:主要针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症的治疗,此次运用常规内科治疗配合中医临床路径干预,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控制病症,短时间内恢复正常。
【关键词】中医临床路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引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于高发病率疾病,稍有不慎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如中耳炎、支气管炎等病症,临床大量治疗实践表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运用中医治疗路径能够迅速的帮助患者减轻身体症状[1],符合患者的治疗期望。
本次针对观察主体运用常规内科治疗配合中医临床路径治疗,详情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主要为了解决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临床治疗问题,筛选观察主体有80例,根据计算机软件将患者分成不同组别,患者开始及结束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一组为对照组,二组为观察组,前一组数据统计表显示男性患者居多,有33例,其他为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均大于50岁,后一组患者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各为20例,患者年龄均低于70岁,对患者基本信息、病症类型、生活环境、工作性质等资料比较,无对比意义(P>0.05)。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本诊疗路径(试行)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本诊疗路径(试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本诊疗路径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本诊疗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适用于首次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ICD-10:J06.9)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XXX,XXX),通过病史、流行情况、鼻咽部发炎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胸部X线检查可以作出临床诊断。
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学检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血凝抑制试验等,可以确定病因诊断。
需要与过敏性鼻炎、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等疾病鉴别。
三)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15.90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治疗原则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目前无特殊抗病毒药物。
治疗原则为对症处理、注意休息、忌烟、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治继发细菌感染。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分册》(XXX,XXX)、《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2009年版基层部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09年版基层部分)等。
1.支持、对症治疗1)发热、头痛、肌肉酸痛明显者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哮喘、消化道出血患者禁用)。
吲哚美辛直肠给药50mg~100mg/日,50mg/次,孕妇、精神病患者、14岁以下儿童禁用。
2)咳嗽、咳痰者可选用药物怯痰药:溴己新片、氨溴索片。
镇咳药:复方甘草片片剂、喷托维林片,痰量多者宜与怯痰药联合应用。
治疗进食不佳的患者可以适当补液,并加入维生素C和氯化钾,但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并不明显。
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常用的药物包括祛痰药、镇咳药和解热镇痛药。
具体剂量和用法见表一。
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药物。
如果有细菌感染依据,可以选用青霉素类药物。
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是常用的口服药物,而青霉素钠和苯唑西林则适用于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
(2017版)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ICD-10:J06.903)
(二)诊断依据。
根据《普通感冒规范诊治的专家共识》(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2012年版),普通感冒一般急性起病,以鼻部卡他症状为主,可伴有喷嚏、鼻塞、咽部不适等症状,在排除流行性感冒、急性细菌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的前提下确诊。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由于感冒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故以对症治疗、缓解感冒症状为主,同时注意休息、适当补充水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继发细菌感染。
(四)标准住院日为3-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06.903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入院后第1-3天。
1.必需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鼻/咽拭子病原学快速检测;
(3)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C反应蛋白(CRP);
(4)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血气分析、胸部CT、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培养等。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适当休息。
2.使用减充血剂、抗组胺药、镇咳药、祛痰药等支持、对症治疗。
3.如发热、全身症状重可使用解热镇痛药。
(八)出院标准。
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伴有影响本病治疗效果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2.病原学确诊流行性感冒,转入相应路径。
3.病情较重,上呼吸道感染累及肺部,按照肺炎诊疗常规转入相应路径。
4.常规治疗无效或加重,转入相应路径。
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 (ICD-10:J06.903)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