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员培训讲义

合集下载

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分析1ppt课件

食物中毒流行病学调查分析1ppt课件
2、要以客观临床体征和实验室检验指标为主, 但要考虑实际情况。
2019/11/29
16
㈡调查步骤及内容——病例定义
和病例搜索3
例:XX年发生在某市一次会议期间的一起近百人的食物中 毒事故。
1、本次中毒最初病例定义:
参加本次会议且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
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和体征,腹泻≥3次/24小时,且大便性 状发生改变者。
例定义与搜索、正式调查) 3、采样检验 4、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的分析 5、调查报告(流行病学调查部分)
2019/11/29
3
一、准备工作
2019/11/29
4
一、准备工作
1、召集应急处置队伍:
根据食物中毒的具体情况,食物中毒应 急处置队的人员应由流行病调查、检验、消 杀、健康教育、后勤保障等人员组成。
在进食史调查时,也应注意了解饮水史、旅游或户 外活动史以及其它暴露史如动物接触史等,以排除 或确定其他可能的传播途径或传播方式。
2019/11/29
14
㈡调查步骤及内容——病例定义 和病例搜索1
确定病例定义是国际通用的食物中毒基本调查步骤
根据分析现场核实的有关发病情况和进食情况,提 出中毒病例的共同特征,并以此为标准,对已发现 或报告的可疑中毒病例进行鉴别;对尚未报告或就 诊的符合病例确定标准的病人应进一步登记调查。
2019/11/29
11
㈡调查步骤及内容-初步调查1
1、向医疗机构了解情况 调查人员要到病人就诊医院对接诊的医生进
行询问,以了解病人的临床表现、病情变化 过程,治疗效果。 查阅病历记录,了解病人的各种临床检验结 果。
2019/11/29
12
㈡调查步骤及内容-初步调查2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规范ppt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规范ppt

明确了制定目的(第一条) 明确了适用范围,并对调查机构和事故的 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条) 明确了流行病学调查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第三条)。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规范

内容解读——总则部分(第一章)


第一条 为规范食品安全事故的流行病学调 查工作,制定本规范。(明确了制定目的) 解读:为何要、如何规范?---- 程序、过程和结 果 1-23条规定均落到实处。 切实做到及时性、有效性、科学性的统一 达到“一锤定音”效果。 需要态度(认识)、能力的保证。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规范


内容解读--调查机构管理(第二章)
3、关于调查机构与卫生行政及其他监管部门关系 规范第四条规定调查机构开展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应当 在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组织下进行,明确了各级卫生行政 部门对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职责。 按照规范的要求,调查机构在接到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后, 应当主动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在接到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的通知后方可开展事故调查,避免了调查机构同时接受多 个部门组织和指挥的情况。 此外,规范第十条中还作出了监管部门及相应机构应当 为调查提供便利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的规定。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规范
内容解读--调查机构管理(第二章) 解读: 1、关于调查机构,虽然依据食品安全 法规定应当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但地方 政府确定的其他承担事故流行病学调查的 机构也可以承担调查任务,调查工作的依 据仍然应当是本规范的规定。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规范
内容解读--调查机构管理(第二章) 2、关于调查机构与卫生行政及其他监管部门关 系 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包括现场应急处置、事 故原因调查、事故责任调查、责任追究等内容,各 项工作由卫生行政部门或具有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 责的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具体实施。 流行病学调查是事故调查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事故调查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调查机构只是 其中之一,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又要与有关监管部门 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同步进行、相互配合,这就需要 在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组织下进行。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讲课课件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讲课课件
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受害 者进行医学检查和追踪观察。
结论与建议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农药残留监测体 系,提高农民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同时,加 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 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05 食品安全事故预 防与控制
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建设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鼓励公众参与监督
鼓励公众积极举报食品安全问题,加强社会监督,共同维护食品安全。
THANKS
感谢观看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 工作讲课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 录
• 食品安全事故概述 • 流行病学调查在食品安全事故中的作用 •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的实践操作 •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的案例分析 • 食品安全事故预防与控制
01 食品安全事故概 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食品安全事故是指在食品生产、 加工、流通和消费过程中,由于 各种原因导致的食品污染、食物 中毒等影响人体健康的事件。
加强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监管,提高食 品企业和餐饮业的卫生标准,加强食品检 验和监测。
案例二:某品牌奶粉致婴儿肾结石事件
事件概述
某品牌奶粉被怀疑导致婴儿肾 结石事件,涉及多个国家和地
区,引起广泛关注。
调查过程
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开展流行 病学调查,对受害婴儿进行医 学检查和追踪观察。
结果分析
调查发现,受害婴儿食用的某 品牌奶粉中含有高浓度的三聚 氰胺,这是一种有毒化学物质 。
04 食品安全事故流 行病学调查的案 例分析
案例一:某地食物中毒事件

bA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讲课文档

bA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讲课文档
第十四页,共60页。
2 制定病例定义
❖ 病例定义可分为疑似病例、可能病例和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定义指有多数病例具有的非特异性症状 和体征;
可能病例定义指有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或疑似 病例的临床辅助检查结果阳性,或疑似病例采用 特异性药物治疗有效;
确诊病例定义指符合疑似病例或可能病例定义, 且具有致病因子检验阳性结果。
等距; 3)在流行曲线上标注某些特殊事件或环境因素
,如启动调查、采取控制措施等。
第二十六页,共60页。
图1 某起食品安全事故的流行曲线
第二十七页,共60页。
5 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 (3)地区分布
通过绘制标点地图或面积地图描述事故发病的地区 分布。
第二十八页,共60页。
5 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 1)标点地图可清晰显示病例的聚集性以及相关因素 对疾病分布的影响,适用于病例数较少的事故。
第三十三页,共60页。
表2 某起食品安全事故病例的年龄分布
年龄组(岁)
05102030405060-75 合计
第三十四页,共60页。
病例数
33 15 10 18 6 13 14 9 118
总人数 74 36 31 91 33 76 101 108 550
罹患率(%)
45 42 32 20 18 17 14 8.3 21
bA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
第一页,共60页。
一、事件的接报、报告和队伍集结
❖ 接报和报告
值班(或相关工作)人员接到“食品安全事故 ”报告后,应初步(电话)核实,并做出初步判断 。同时告知报告者,除及时抢救患者外,要保护好 现场,保留剩余食物、吐泻物等。值班人员应完整 记录报告信息,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和领导。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员培训讲义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员培训讲义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员培训讲义一、概念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食物中毒:指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狭义指由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广义指与摄食有关的一切疾病(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包括传统的食物中毒还包括肠道传染病、食源性寄生虫病、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人畜共患传染病、食物中某些污染物引起的慢性损害为主的疾病(包括致畸、致癌、致突变)和食物营养不平衡所造成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营养不良等)食品污染事故:指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受到生物性、化学性、放射性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从而导致食品的食用安全性问题,有可能引发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或食源性疾病流行。

二、分类分级广义食源性疾病分类:按病原物性质1、生物性(动植物、微生物、真菌)2、化学性3、物理性按发病机制1、食源性感染2、食源性中毒食品安全事故分级:1、特别重大(Ⅰ级)2、重大(Ⅱ级)3、较大(Ⅲ级)4、(Ⅳ级)三、食源性疾病特点1、食物传播所有的食物中毒都是以食物和水源为载体使致病因子进入机体引起的疾病。

2、暴发性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少则几人,多则成百上千人。

在发病形式上,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多为集体暴发,潜伏期较长(6~39 小时);非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为散发或暴发,潜伏期较短(数分钟至数小时)。

3、散发性化学性食物中毒和某些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多以散发病例出现,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上无明显联系,如毒蕈中毒、河豚鱼中毒、有机磷中毒等。

4、地区性指某些食源性疾病常发生于某一地区或某一人群。

例如,肉毒杆菌中毒在中国以新疆地区多见;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霉变甘蔗中毒多发生在北方地区;牛带绦虫病主要发生于有生食或半生食牛肉习俗的地区。

食物中毒事故的现场调查与应急处理培训讲义(ppt 70页)

食物中毒事故的现场调查与应急处理培训讲义(ppt 70页)

2019/11/26
AHCDC
报告时限和程序
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 和接受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病人的医 疗卫生人员,初步核实后2小时内向所在 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接报后,应在初步核实 后2小时内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 政部门报告,同时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 和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报
食物中毒事故的现场调查 与应急处理
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支艳红
什么是食物中毒
属食源性疾病的范畴,指食用了被 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 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 的食品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 亚急性的食源性疾病
2019/11/26
AHCDC
危害
食物中毒是一类经常发生的、对人民健康 和生命造成严重损害的中毒性疾病,多年 来其中毒发生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 一直居高不下,给病人、家庭、社会造成 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 不容忽视的影响,是我国现阶段最为突出 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2)对症治疗:控制惊厥、抢救呼吸衰竭、抗 休克、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及保护重要器官功能、 预防和治疗继民感染等;
(3)特殊治疗:包括血液净化疗法、拮抗剂和 特效解毒剂使用等。
2019/11/26
AHCDC
现场调查
到达现场,首先应掌握基本情况,根据要 调查的内容进行必要的人员分组和分工, 各方面调查应尽可能同时进行。必要时组 成现场领导小组,分别就患者抢救、现场 调查、后勤保障等方面进行协调指挥。
AHCDC
食物中毒的分类
动物性食物中毒:地区性、季节性不明显 植物性食物中毒:地区性、季节性比较,
发病率较高 化学性食物中毒:地区性、季节性不明显,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PPT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PPT

ABCD
撰写报告正文
按照提纲要求,撰写报告正文,包括事故概述、 调查方法、数据分析、结论与建议等内容。
发布报告
将调查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或机构,以便采取相 应的措施。
04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 查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地区食物中毒事件
01
02
03
事件概述
某地区发生一起食物中毒 事件,多名居民因食用某 种食物后出现呕吐、腹泻 等症状。
感谢观看
THANKS
收集数据
收集现场资料
收集事故现场的有关资料,包 括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
输等环节的相关记录。
开展访谈
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了解事 故发生的过程、涉及的食品种 类等信息。
收集病例数据
收集事故涉及病例的基本信息 、症状、治疗情况等数据。
采集样本
采集相关食品、环境等样本, 进行检测分析。
分析数据
数据整理
调查结果
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中毒原因是食物中农药残 留超标。
处理措施
相关部门立即采取措施, 控制事态发展,对涉事食 品进行召回和销毁,并对 生产商进行处罚。
案例二:某品牌奶粉致婴儿营养不良事件
事件概述
某品牌奶粉被曝出导致婴儿营养不良,出现发育迟缓、体重下降 等问题。
调查结果
调查发现,该品牌奶粉营养成分不达标,未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所 需。
背景
随着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的日益复杂化,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公众 健康。因此,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于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流行病学调查的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
流行病学调查是一种研究方法,通过对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传播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揭 示其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食物中毒事故的现场调查与应急处理培训讲义(ppt 70页)

食物中毒事故的现场调查与应急处理培训讲义(ppt 70页)
2020/8/22
事件报告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 :一次中毒人 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 及以上死亡病例;
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 :一次中毒人 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
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 :一次中毒人 数30-100人,无死亡病例
2020/8/22
1.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理专用车辆:配备救护顶灯、车载电话、储物小冰 箱、打印传真机等。
2.采样用物品 (食品、现场涂抹样品、便样、患者呕吐物、血样等) 3.音像取证工具:录音机(笔)、照相机、摄像机各1部。 4.现场快速检验、测量设备:食物中毒快速检样箱,食品温度测试计、消
毒剂浓度检测试纸等。 5. 有关文书:食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登记表、现场检查笔录、调查笔录、
动物性食物中毒:地区性、季节性不明显 植物性食物中毒:地区性、季节性比较,
发病率较高 化学性食物中毒:地区性、季节性不明显,
发病率、病死率一般都比较高
2020/8/22
流行病学特点
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 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发病
潜伏期短,发病急骤,短时间内有多人发 病
所有中毒病人临床表现相似,病程短 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 人与人之间无传染性 有一定的季节性
2020/8/22
食物中毒应急处理组织与职责
食物中毒应急处理涉及 卫生行政部门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食品卫生监督机构 医疗救治机构 其他有关部门
2020/8/22
卫生行政部门:
1.组织制定实施预案 2.统一组织、协调、指挥调查处理 3.指定调查处理的专业技术机构 4.采取临时控制措施 5.组织医疗救治 6.发布信息 7.建立队伍,组织专家评定 8.协调有关部门、物质准备

4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pptx

4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pptx
12
核实诊断
• 查阅临床资料
– 病历记录 – 查阅血常规、便常规检测报告
• 访谈部分病例收集相关信息 • 采集临床标本和食品标本
13
访谈病例了解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
• 人口学资料 • 发病信息
– 发病时间、首发症状及其严重程度 – 就诊及治疗情况 – 检测情况
• 暴露信息
– 发病前是否接触过类似病例? – 发病前饮食史 – 你认为自己得病的原因是什么? – 你认识的人中是否也有人得了相同或类似的疾病? – 你与他们有无进食相同餐次或进食相同食物? – 进食可疑餐次/可疑食物的时间
Initial trawling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date
9/10
9/27
10/3 night
10/4 afternoon
1
“trawling” questionnaire
2
3
PP
4
Exposure
added
Consumed Brand X PP
10/4 morning
调查目的
• 控制当前暴发蔓延,防止将来类似暴发
– 查明受污染食物/致病因子 销毁、召回被污染或变质食品
– 调查病原体污染存活、生长、繁殖等影响因素 – 开展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风险评估
强化食品安全策略 (安全标准、生产规范) 识别与宿主、致病因子、环境相关的特异性的危险因素
某地肉毒中毒暴发
6
开始调查
• 提出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
– 封存、停止销售剩余可疑食物 – 禁止患病的食品从业人员继续上岗工作 – 告知公众避免食用可疑食物并及时就医
• 是否继续调查?
20
何种情形需要继续深入调查

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威海培训讲义

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威海培训讲义

辖原那么承担事故
流行病学调查任务。
32
第二章 调查机构管理〔续〕
物资储藏 第五条 〔第二款〕 物资更新
调查机构应当做好 事故流行病学调查 的物资储藏,并及 时更新,保障调查 工作的正常进展。
33
第二章 调查机构管理〔续〕
第六条 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实行调查员 制度。各级调查机构应当根据工作需要 配备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员。 〔第一款〕
后期处置
总结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有关部门 及时对食品平安事故和应急处置工作进 展总结,分析事故原因和影响因素,评 估应急处置工作开展情况和效果,提出 对类似事故的防范和处置建议,完成总 结报告。
五、食品平安事故流行病学调 查工作标准
食品平安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标准
该?标准?共五章23条。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那么, 共3条〔1-3〕 第二章 调查机构管理,共4条〔4-7〕 第三章 调查程序和内容,共条〔8-17〕 第四章 调查结论和报告,共条〔18-20〕 第五章 附那么,共条〔21-23〕
流调程序的启动 ------同级卫生行政
部门通知
38
第三章 调查程序和内容〔续〕
第九条 事故流行病学 调查由调查机构成立 的事故流行病学调查 组〔以下简称调查组〕 具体实施。调查组应 当由3名以上调查员组 成,并指定1名负责人。
调查员与所调查事故 有利害关系的,应当 回避。
调查组应当由3名以 上调查员组成,并 指定1名负责人
按食品平安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 及范围,将重大食品平安事故分为:
特别重大食品平安事故〔Ⅰ级〕 重大食品平安事故〔Ⅱ级〕 较大食品平安事故〔Ⅲ级〕 一般食品平安事故〔Ⅳ级〕四级。
食品平安事故分级、响应标准

安全教育培训课件之防范食品中毒与流行病

安全教育培训课件之防范食品中毒与流行病
方法
采用图文、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结合案例分析,使学员更好地理解与掌握。
安全教育培训的频率与周期
频率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培训。
周期
培训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般可安排为2-3天。
安全教育培训的效果评估与改进措施
效果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考试等方式对培训效 果进行评估,了解学员掌握情况及培 训的不足之处。
个人卫生
加工和烹饪食品时,保持良好 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
戴口罩等。
食品中毒的应急处理与预防措施
症状识别
了解常见食物中毒症状,如恶 心、呕吐、腹泻等,及时发现
并就医。
Hale Waihona Puke 及时就医一旦发现食物中毒症状,应立 即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怀 疑和症状。
保留证据
保留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 和相关证据,以便后续调查。
01
02
03
监测系统
建立健全的流行病监测系 统,及时发现和报告疑似 病例,做到早发现、早报 告。
控制措施
采取封控、隔离、限制人 员流动等措施,遏制疫情 扩散,保护易感人群。
宣传教育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 对流行病的认识和防控意 识,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安 全。
04
CHAPTER
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与防范能力
流行病
是指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广泛蔓延的传 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流行广 、发病率高和死亡率高等特点。
食品中毒与流行病的传播途径
食品中毒
通过食物、水源、土壤、空气等 传播,经口摄入后引起中毒症状 。
流行病
通过飞沫、接触、昆虫叮咬等途 径传播,经人体接触后感染。
食品中毒与流行病的危害与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员培训讲义一、概念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食物中毒:指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狭义指由摄食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广义指与摄食有关的一切疾病(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包括传统的食物中毒还包括肠道传染病、食源性寄生虫病、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人畜共患传染病、食物中某些污染物引起的慢性损害为主的疾病(包括致畸、致癌、致突变)和食物营养不平衡所造成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营养不良等)食品污染事故:指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受到生物性、化学性、放射性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从而导致食品的食用安全性问题,有可能引发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或食源性疾病流行。

二、分类分级广义食源性疾病分类:按病原物性质 1、生物性(动植物、微生物、真菌) 2、化学性 3、物理性按发病机制 1、食源性感染 2、食源性中毒食品安全事故分级:1、特别重大(Ⅰ级) 2、重大(Ⅱ级) 3、较大(Ⅲ级) 4、(Ⅳ级)三、食源性疾病特点1、食物传播所有的食物中毒都是以食物和水源为载体使致病因子进入机体引起的疾病。

2、暴发性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少则几人,多则成百上千人。

在发病形式上,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多为集体暴发,潜伏期较长(6~39 小时);非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为散发或暴发,潜伏期较短(数分钟至数小时)。

3、散发性化学性食物中毒和某些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多以散发病例出现,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上无明显联系,如毒蕈中毒、河豚鱼中毒、有机磷中毒等。

4、地区性指某些食源性疾病常发生于某一地区或某一人群。

例如,肉毒杆菌中毒在中国以新疆地区多见;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霉变甘蔗中毒多发生在北方地区;牛带绦虫病主要发生于有生食或半生食牛肉习俗的地区。

5、季节性某些疾病在一定季节发病率升高。

例如,细菌性食物中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发病率最高;有毒蘑菇、鲜黄花菜中毒易发生在春夏生长季节,霉变甘蔗中毒主要发生在2~5月份。

四、事故调查的任务通过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食品卫生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工作,调查事故有关人群的健康损害情况、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调查事故有关的食品及致病因子、污染原因,做出事故调查结论,提出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建议,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或政府确立的承担组织查处事故的部门,以下同)提出事故调查报告,为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判定事故性质和事故发生原因提供科学依据。

五、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步骤一般包括核实诊断、制定病例定义、病例搜索、个案调查、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等容。

具体调查步骤和顺序由调查组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1、核实诊断调查组到达现场应核实发病情况、访谈患者、采集患者标本和食物样品等。

(1)核实发病情况。

通过接诊医生了解患者主要临床特征、诊治情况,查阅患者在接诊医疗机构的病历记录和临床实验室检验报告,摘录和复制相关资料。

(2)开展病例访谈。

根据事故情况制定访谈提纲、确定访谈人数并进行病例访谈。

访谈对象首选首例、末例等特殊病例;访谈容主要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发病和就诊情况以及发病前的饮食史等。

访谈提纲可参考《食品安全事故病例访谈提纲》(附表3-1)。

(3)采集样本。

调查员到达现场后应立即采集病例生物标本、食品和加工场所环境样品以及食品从业人员的生物标本。

样本采集、保存和运送方法可参考《食品安全事故标本和样品采集、保存和运送要求》(附录4)和《食品安全事故常见致病因子的临床表现、潜伏期及生物标本采集要求》(附录5)。

如未能采集到相关样本的,应做好记录,并在调查报告中说明相关原因。

2、制定病例定义病例定义应当简洁,具有可操作性,可随调查进展进行调整。

病例定义可包括以下容:(1)时间:限定事故时间围;(2)地区:限定事故地区围;(3)人群:限定事故人群围;(4)症状和体征:通常采用多数病例具有的或事故相关病例特有的症状和体征。

症状如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抽搐等;体征如发热、紫绀、瞳孔缩小、病理反射等。

(5)临床辅助检查阳性结果:包括临床实验室检验、影像学检查、功能学检查等,如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高铁血红蛋白增高等。

(6)特异性药物治疗有效:该药物仅对特定的致病因子效果明显。

如用亚甲蓝治疗有效提示亚硝酸盐中毒,抗肉毒毒素治疗有效提示肉毒毒素中毒等。

(7)致病因子检验阳性结果:病例的生物标本或病例食用过的剩余食物样品检验致病因子有阳性结果。

病例定义可分为疑似病例、可能病例和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定义通常指有多数病例具有的非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可能病例定义通常指有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或疑似病例的临床辅助检查结果阳性,或疑似病例采用特异性药物治疗有效;确诊病例定义通常指符合疑似病例或可能病例定义,且具有致病因子检验阳性结果。

在调查初期,可采用灵敏度高的疑似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并将搜索到的所有病例(包括疑似、可能、确诊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在进行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时,应采用特异性较高的可能病例和确诊病例定义,以分析发病与可疑暴露因素的关联性。

3、开展病例搜索调查组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宜的方法开展病例搜索,可参考以下方法搜索病例:(1)对可疑餐次明确的事故,如因聚餐引起的食物中毒,可通过收集参加聚餐人员的来搜索全部病例;(2)对发生在工厂、学校、托幼机构或其他集体单位的事故,可要求集体单位负责人或校医(厂医)等通过收集缺勤记录、晨检和校医(厂医)记录,收集可能发病的人员;(3)事故涉及围较小或病例居住地相对集中,或有死亡或重症病例发生时,可采用入户搜索的方式;(4)事故涉及围较大,或病例人数较多,应建议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医疗机构查阅门诊就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检验报告登记等,搜索并报告符合病例定义者;(5)事故涉及市场流通食品,且食品销售围较广或流向不确定,或事故影响较大等,应通过疾病监测报告系统收集分析相关病例报告,或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设立咨询热线,通过督促类似患者就诊来搜索病例。

病例搜索时可采用一览表记录病例发病时间、临床表现等信息。

一览表可参考《食品安全事故调查病例临床信息一览表》(附表3-2)制定。

4、进行个案调查(1)调查方法根据病例的文化水平及配合程度,并结合病例搜索的方法要求,可选择面访调查、调查或自填式问卷调查。

个案调查可与病例搜索相结合,同时开展。

个案调查应使用一览表或个案调查表,采用相同的调查方法进行。

个案调查围应结合事故调查需要和可利用调查资源等确定,避免因完成所有个案调查而延误后续调查的开展。

(2)调查容个案调查应收集的信息主要包括:(a)人口统计学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民族、职业、住址、联系方式等;(b)发病和诊疗情况:开始发病的症状、体征及发生、持续时间,随后的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诊疗情况及疾病预后,已进行的实验室检验项目及结果等;(c)饮食史:进食餐次、各餐次进食食品的品种及进食量、进食时间、进食地点,进食正常餐次之外的所有其他食品,如零食、饮料、水果、饮水等,特殊食品处理和烹调方式等;(d)其他个人高危因素信息:外出史、与类似病例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基础疾病史及过敏史等。

(3)设计个案调查表一览表设计可参考附表3-2和《食品安全事故调查病例食品暴露信息一览表》(附表3-3)。

个案调查表可参考以下不同事故特点设计:(a)病例发病前仅有一个餐次的共同暴露,可参考《聚餐引起的食品安全事故个案调查表》(附表3-4)设计调查表。

(b)病例发病前有多个餐次的共同暴露,可参考《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个案调查表》(附表3-5)设计调查表。

(c)病例之间无明显的流行病学联系,如多个社区居民的腹泻暴发,可参考《社区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个案调查表》(附表3-6)设计调查表。

5、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个案调查结束后,应根据一览表或个案调查表建立数据库,及时录入收集的信息资料,对录入的数据核对后,按照以下容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1)临床特征临床特征分析应统计病例中出现各种症状、体征等的人数和比例,并按比例的高低进行排序,举例见表1。

根据临床分布特征,可参考附录5初步分析致病因子的可能围。

表1 某起食品安全事故的临床特征分析症状/体征人数(n=125)比例(%)腹泻103 82腹痛65 52发热51 41头痛48 38头昏29 23呕吐25 20恶心21 17抽搐 4 3.2(2)时间分布时间分布可采用流行曲线等描述,流行曲线可直观的显示事故发展所处的阶段,并描述疾病的传播方式,推断可能的暴露时间,反映控制措施的效果。

流行曲线的应用可参考《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中流行曲线的应用》(附录6)。

直方图是流行曲线常用形式,绘制直方图的方法如下:(a)以发病时间作为横轴(X轴)、发病人数作为纵轴(Y轴),采用直方图绘制;(b)横轴的时间可选择天、小时或分钟,间隔要等距,一般选择小于1/4疾病平均潜伏期;如潜伏期未知,可试用多种时间间隔绘制,选择其中最适当的流行曲线;(c)首例前、末例后需保留1-2个疾病的平均潜伏期。

如调查时发病尚未停止,末例后不保留时间空白;(d)在流行曲线上标注某些特殊事件或环境因素,如启动调查、采取控制措施等。

举例见图1。

图1 某起食品安全事故的流行曲线(3)地区分布通过绘制标点地图或面积地图描述事故发病的地区分布。

(a)标点地图可清晰显示病例的聚集性以及相关因素对疾病分布的影响,适用于病例数较少的事故。

将病例(或病例所在家庭、班级、学校)的位置,用点或序号等符号标注在手绘草图、平面地图或电子地图上,并分析病例分布的聚集性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如图2所示的鼠药中毒病例家庭主要聚集在A小卖部周围,提示该事件可能与A小卖部销售的食品有关。

图2 某村抗凝血类杀鼠剂中毒的6户家庭分布图(b)面积地图适用于规模较大、跨区域发生的事故。

利用不同区域(省、市、县/区、街道/乡镇、居委会/村)的罹患率,采用EpiInfo或MapInfo等地图软件进行绘制,并分析罹患率较高地区与较低地区或无病例地区饮食、饮水等因素的差异,举例见图3。

图3 2011年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04:H4暴发中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病例的地区分布图(4)人群分布按病例的性别、年龄(学校或托幼机构常用年级代替年龄)、职业等人群特征进行分组,分析各组人群的罹患率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以推断高危人群,并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的各组人群在饮食暴露方面的异同,以寻找病因线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