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2)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优质教案_2

(部编)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优质教案_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把美留在笔端【学习目标】1、学会从多种角度、使用多种感观抓住景物特点;2、学会使用多种修辞手法,让景物描写生动形象;3、融情入景,使用景物表达情感。

【学情分析】少对景物的细致观察和体会;二是缺乏相关的写作练习。

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观察及描写景物的方法,协助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描写景物。

【学习重点】学会从多种角度、使用多种感观抓住景物特点;学会使用多种修辞手法,让景物描写生动形象。

【学习难点】学会将情感融入于景物描写中的方法并实行相对应的写作实践。

【学习用时】1学时【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多功能教学仪、实物展示仪【学习方法】讨论法、合作写作法、互评法【学习过程】一、新课导入欣赏一组风景图。

美景无处不在。

名山大川是美,涓涓细流也是美;春花秋实是美,冬雪枯荷也是美;大自然的雄奇壮丽、秀美多姿总是能在不经意间让人心旷神怡,陶醉其中。

如果我们能细致地描写,把那些美好的景象留在我们的笔下,让它们永远定格,那应该也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吧!二、写景初探1、写作训练一:展示荷塘风景图,请大家观察景物并用自己的话将它写下来。

2、写景方法初探屏显:展示朱自清《荷塘月色》片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师生共同探讨:朱自清先生写景有什么诀窍?明确:1、抓住了景物的特点(1)多角度:形状、颜色、质地、声音、气味、动态(2)多感官:视觉、嗅觉、听觉2、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通感板书:抓住特点、使用修辞小结:由此可见,朱自清先生使用修辞手法,是在深入地、全身心地体会了景物的美之后,抓住景物与众不同的特点,并且用十分准确、精妙并且富有美感的语言来形容景物的美。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景物描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景物描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为题,
把这些观察角度和观察效果写下来。
2.透过哪个窗户能看到美丽或独特的景物?学校教室里的、家里的,还是其他地方的?请细致观察所看到的景 物,拍下来并做好记录,以“窗外”为题写一篇作文。至少500字。
六.例文引路
校园的桂花
在飘飘忽忽的秋雨中,校园的那株桂花开了!(首句点题)它亭亭玉立于花坛之上,宛若披着轻柔薄纱的新娘 。(从远处写桂花树静止的形态)走近一瞧,银灰色的树干托起一团绿云般的树冠,密密肥实的叶片中点缀着一簇 簇星星点点的米黄色的小花,好像秋天田野沉甸甸的稻穗,又似节日之夜金灿灿的焰火,煞是好看!(从近处写树 干、树冠、叶片、花朵的形状、色彩)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景物描写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景物描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写作:学习景物描写》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探究、归纳、实践景物描写的方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归纳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运用。 4.文化传承与理解: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景物、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景物描写的方法和运用。 教学难点: 景物描写在记叙文中的运用。 三、教学设想 我们在实施课堂教学前,做了一个前测,让学生观看一段教师自拍的风景视频,并描写视频中的景物。经过梳 理,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上课前请大家看一张照片,有谁看出这张照片拍的是哪里的景?这张照片是温老师4月10号清晨经过上水南大桥 的时候拍的-南浦溪的景,你们看看拍了哪些景物?树、河流、阳光、房子、美吧?真美!好,如果给这张照片,配 上一段优美的写景文字,真可谓是锦上添花了,怎么写呢?怎样写才能再现南浦溪的美呢?不急,我们先来学习景 物描写的方法,再来试试。

八年级语文上册《学习描写景物》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上册《学习描写景物》教案、教学设计
2.教学内容:分析经典作品中运用修辞手法的例子,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教学语言:作家们在描绘景物时,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具艺术性。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些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的应用。
3.教学内容:讲解文章结构,分析优秀作品中描写景物的文章结构。
教学语言:一篇优秀的作文,除了要有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修辞,还需要有合理的文章结构。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安排描写景物的文章结构。
3.学生在文章结构安排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佳作欣赏和写作实践,帮助他们掌握文章的组织架构,使作文更加连贯、精彩。
4.学生在合作交流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积极性,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组织课堂讨论和互评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5.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教师应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观察到的景物特点,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3.佳作欣赏法:选取经典描写景物的文章,引导学生从词汇、句式、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学习优秀作者的写作技巧。
4.实践写作法:布置相关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章节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敬畏之心,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2.通过学习描写景物,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提高他们对文学艺术的兴趣。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使他们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美、表达美。
4.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培养他们用心观察、用心体会的习惯,从而丰富内心世界,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语言:课后,请大家留心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生活中的美。同时,不要忘记多阅读优秀作品,汲取他人的写作经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第三单元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

八上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观察,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

2.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实现景物描写的生动性、形象性,抒发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实现景物描写的生动性、形象性。

教学难点:通过描写景物,抒发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情有独钟,在你的心中,家乡最美的风景是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加入探索家乡之美、发现家乡之美的小分队,在此基础上,给家乡美景制作一份宣传手册,让更多的人了解你的家乡、喜爱你的家乡。

二、寻找家乡最美的风景俗话说:美不美,家乡水。

亲不亲,故乡人。

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在我们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请同学们找出家乡最美的风景。

1、生思考。

2、师提问并归纳总结小山小溪日出日落晨雾炊烟广袤田野一草一木一砖一三、为家乡美景贴上标签1、把美景罗列出来,还不足以引起别人的关注。

要想让家乡的美景呈现出来,我们还要把凸显家乡美景的特征。

如下图:2、请参考名家名作,试着从形状、色彩、声音等角度,写出家乡美景的特点。

3、学生练习。

4、学生展示,教师总结四、为家乡美景制作视频脚本1、如果把家乡美景制作成视频,我们就要让家乡的美景动起来。

这时,我们就要选取不同的视角来观察家乡的美景,可以仰视、俯视、近观、远望,可以写静景,更需要写动景,还可以写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色。

如:(1)仰观:高峰入云(《答谢中书书》)(2)俯视:清流见底(《答谢中书书》)(3)动静结合: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与朱元思书》)(4)一天中不同时刻之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答谢中书书》)2、请同学们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让家乡美景动起来。

3、生写作。

4、生展示,师总结。

(1)仰观:瞧,这是银杏树。

风来了,它抖抖身子,继续傲视苍穹。

雪来了,它晃晃枝头,让雪片无处安身。

几片残叶高高地挂在枝Y上,叶片时不时地抱抱雪花,与雪花共跳一曲曲摇摆舞。

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慧眼观美景,妙笔蕴真情——八上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课标分析】1. 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2.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力求有创意。

3.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4.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5.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

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

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教材分析】本次写作指导来自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然山水,或清幽,或雄奇,或秀丽,均显造化之妙。

深入其中,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的情思。

阅读这类作品,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描写景物,便是水到渠成之事。

同时,本课是在七年级分散学习景物描写基础上的一次集中探究,是抓牢“写景抒情”这一主线的拓展延伸,提炼无论是现代文还是古文优美写景文章的共性,即:抓住景物特点,努力用语言文字营造立体感、画面感,同时在山水美景中寄托作者的情怀,从而达到更深层次的审美效果。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但对写作的一些基本的技法还不能完全掌握;有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但受到知识量、词汇量和表达方式的限制,不能清楚、明确、精彩的把自己想说的、要说的和该说的表达出来。

分析原因在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畏难情绪,大多偏向于喜好易于掌握的文体和技巧。

而对于景物描写,囿于观察角度的单一,描摹语言的苍白,则不是很擅长。

《学习描写景物》核心素养教案2(第1课时)

《学习描写景物》核心素养教案2(第1课时)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学重点1.学习从多个方面观察景物的方法,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的特征。

2.尝试运用多种手法,结合多种感官的感受,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

3.尝试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人情感,使景物鲜活起来。

教学准备透过哪个窗户能看到美丽或独特的景物?学校教室里的、家里的,还是其他地方的?请细致观察所看到的景物,拍下来并做好记录,以“窗外”为题写一个片段,至少300字。

提示:(1)选取所见窗外的景色的一个局部进行细致、具体的描写。

(2)除了描写景物外,还可以写一写人在其中的活动,突出场景的特点。

(3)写作时按一定顺序写,例如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等。

设计意图描写景物,关键是要能抓住景物的特征。

如何才能抓住景物的特征呢?靠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练就的观察力。

只有走进具体的情境,细心观察,才能抓住。

《窗外》观察记录单(样例)设计意图写作前让学生填写观察记录单,旨在引导学生走进具体情境,学会细致观察:先确立好观察点;然后在一个固定的观察点上,抓取景物的特点;接着调动各种感官,从不同角度观察景物;最后尝试把所采集的素材应用到写作中。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导人话题1.导入:亲爱的同学们,“最美窗外——手机摄影大赛”评选活动就要举行了!摄影作品要求附上具体的文案。

希望大家能积极参与,活动将因为你的参与而更精彩。

2.学生展示观察记录单内容,同学之间进行评价,并提出修改建议。

观察记录单评价量表二、读写结合,提供支架三、例文修改,互动评价1.例文修改(预设)(1)展示供修改的原稿。

窗外祖屋的窗外,没有繁华的商业区,没有林立的高楼大厦,没有熙熙攘攘的行人,也没有在夜空闪烁的霓虹灯,有的只是一条窄小的、破旧的巷子,很少人经过,所以很安静。

路,是由一块块青石铺成的,连阳光也只能浮在小巷的一线天空之上,泛出白色的泡沫。

(点评:小作者想写祖屋窗外巷子的“破旧”和“寂静”,但是笔法单调,描写的角度单一,不够具体,不够生动形象。

《学习描写景物》核心素养教案2(第2课时)

《学习描写景物》核心素养教案2(第2课时)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第2课时一、丰富资源,借鉴经验1.学生课前阅读名家作品,做批注,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并小结写法。

最后学生在借鉴名家例文和学生范文的基础上,修改和丰富原先写的短文,完成600字左右作文。

(1)梁衡的《夏感》借鉴点预设:①善于抓住特征写景。

作品以“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开篇,独句成段,突出了夏天的总特征,同时提挈下文。

作品的主体部分,就是围绕这三个特征来具体地描述夏季的自然风光和夏季里农民劳作的景象的。

②巧用对比手法。

③语言极富表现力,如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增强其形象性和感染力。

(2)刘湛秋的《雨的四季》借鉴点预设:①围绕大自然的雨在四季中的不同形象、形态来写,中心明确,层次清晰。

这篇文章是按照“总—分一总”的结构来写的,基本上一段一个中心意思(结尾除外)。

中间四段是文章的主体,写得最充分。

②有很多生动、细致的描写。

这些描写要么动静结合,要么调动多种感官,要么运用特写镜头。

③本文抒情性很强,充满诗意。

如“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就是饱含着感情写成的语句,在写景中显出深情。

尤其是最后两段,作者似乎不能自已,一下子激情高涨,直接地表达出对四季雨的赞美、喜爱。

(3)展示优秀学生作文。

(预设)窗外最喜欢坐在窗前,读书,写字。

休息时,一抬眼就能看到阳台上愉悦人眼的草绿与花红。

其中有我极喜爱的蔷薇,静默无声,充满了整个窗外。

正对窗户的是黄蔷薇。

灰绿色的枝干上的小花苞,尖顶嫩黄。

重叠的花瓣像少女繁复的新裙,丝绸般的质感流连于指间。

清晨总有露珠在它裙上徘徊,在阳光下闪烁着浅浅的金光,像羞涩的姑娘戴着首饰,浅浅地笑着。

它是不怕苦的。

即使是那样柔美,却在难耐的倒春寒中,倾尽全力只为汲取层云中漏下的几缕阳光,用它们织成金线,绣在花瓣上,日子越是往后,黄的就更明艳。

艳丽火热的红蔷薇总是在不经意时绽放。

野蔷薇的粉太普遍也太淡了,更为我喜欢的,是这艳丽的红蔷薇。

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改进措施和建议:
1. 在教学方法上,我将继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在教学策略上,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3. 在教学管理上,我将更多地关注那些在课堂上参与度不高的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写作是一项重要的语文技能,他们对于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通常持有积极的态度。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分析和创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对景物的描写。在学习风格上,学生们通常喜欢通过互动和讨论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
1. 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特别是对景物描写的能力。通过学习描写景物的技巧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对自然景色、人文景观的描绘,并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身边的景物,运用想象力进行创作,从而提高对景物描写的质量和深度。
- 引导学生进行景物描写练习,鼓励他们将自己的作品与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差距,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 鼓励学生参加写作比赛或发表自己的作品,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七、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讲授法、案例研究法和互动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描写景物的技巧。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描写景物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如何观察和描述细节的问题,以及如何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此外,一些学生可能会对创作感到无从下手,缺乏灵感。针对这些困难,教师需要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方法,帮助学生克服挑战,提高写作水平。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作文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作文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作文教案三篇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作文教案一学情分析:农村学生,尤其是七年级学生,作文基础较差,知识积淀不够,语感不强,书面表达欠缺,作文平铺直叙。

七年级第一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是写景的经典美文,本单元的写作活动为“走进四季,我心中的美景”,据此我决定从景物描写入手布置一次作文:家乡的秋天。

我知道,初学写景作文,学生会觉得无话可说,无物可写,或是心中有景却无法表达。

农村学生少有机会游览名山大川,但却置身于绿色的自然环境中,山水树木是他们最熟悉不过的了。

如果指导得法,一定会比平时有所超越。

设计说明:《课程标准》指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新意的表达。

”本课题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感观,让他们耳听、手动、心想。

结合季节环境,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汲取相关的语文知识和艺术营养,学会借鉴、模仿、创新,学以至用。

学会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景物,表达感情。

以读促写是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用心感受,一定能触发他们的灵感和激情。

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写景的方法,能运用多种感观和修辞手法描写景物。

2、通过写景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抓住景物特征和多种修辞方法写景。

课前准备:观察校园秋景和家乡秋景。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学习氛围,体会古人对不同景物的描绘,学习和积累古诗写景的名句)1、多媒体出示下列几句古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孤舟衰笠翁,独钓寒江雪。

提问:以上几句古诗各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2、导入:在作家眼里,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热情,秋有秋的魅力,冬有冬的神奇。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面对名山大川,四时美景,挥笔写下了精美的篇章,他们的创意、笔法都值得我们玩味揣摩、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观察和描写景物。

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教案)

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教案)

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教案)研究描写景物【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观察,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2.能力目标:研究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热爱自然,体验自然,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观察,能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当你看到千变万化的自然景物时,你一定很想把见到的美景记录下来,和别人一起分享,因此学会自然景物描写的方法是十分有用的。

二、方法指导(一)景物描写的含义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

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二)描述景物的技法1.写景物,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征。

(1)景物的特征,常常表现在形状、色彩、声音、气味等方面。

如《春》中对雨的描述:“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作者奇妙地运用比方,将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突出了春雨既细且密、闪闪发亮的特点。

(2)描写景物的特征,既可以描述人的视觉感受,还可以描述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受。

如《紫藤萝瀑布》对花的描述:“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境一般悄悄地包围着我。

”这里从色采写到气味,又赋予气味以色采,将视觉和嗅觉互通,传神地描绘出紫藤萝花的美丽和茂盛。

(3)为了使景物描述更加丰满、生动,对某一个景物,可以俯视、仰视,近观、了望,可以写静态、动态,还可以写不同时段中的不同形态。

如《三峡》一文,描写了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致,让人感受到三峡多样的美。

其中春冬季节“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景象,俯仰结合,动静相衬,描写灵活生动,读来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2.正面、侧面结合描述景物。

如《三峡》中多处运用直接描述(正面描述)和间接描述(侧面描述)来描述景物。

如用“两岸连山”的正面描述,“略无阙处”的侧面描述来写山的连绵不绝。

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教案

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教案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学目标1.养成观察的习惯,学习从多方面观察景物,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特征。

2.尝试运用多种手法,注意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

3.尝试在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使景物鲜活起来。

教学重难点1.尝试运用多种手法,注意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

2.尝试在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使景物鲜活起来。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自然中,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热情,秋有秋的魅力,冬有冬的神奇。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面对名山大川,四时美景,挥笔写下了精美的篇章,他们的创意、笔法都值得我们玩味揣摩,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观察和描写景物。

二、教学开展1.探究活动一:赏读推敲学写景。

(1)妙用修辞,增添景物魅力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突出景物的个性特征,增添景物感染力。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朱自清《春》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抓住春雨“细”“密”的特点,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抓住景物的特点,是生动细致描绘景物的前提。

(2)学会观察,抓住景物特征通过形状、色彩、声音等,运用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写出景物的个性神韵。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朱自清《春》用视觉写“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又用嗅觉写“花里带着甜味儿”,还用听觉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调动多种感官,描绘出一幅五彩缤纷、立体感很强的画面。

(3)讲究顺序,写出景物层次常用的写作顺序:时间顺序(早—晚,春—夏—秋—冬)、空间顺序(远—近,上—下,中间—四周)、观赏顺序(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仰视,俯视,远观,近看)。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二-学习描写景物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二-学习描写景物教案
c.写作思路的拓展:学生在面对写作题目时,思路往往较为局限,需要教师引导拓展思维。
-创设情境:设计丰富的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他们打开写作思路。
-交流分享: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写作心得,借鉴他人的优秀写作思路。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习作二-学习描写景物》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注意过周围的景物,比如校园的一角、家里的花园?”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用文字描绘生活中的美好景物。
1.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关注他们在景物描写中的薄弱环节,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2.多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提高课堂参与度。
4.注重教学内容的巩固和拓展,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景物描写的兴趣还是挺高的。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了他们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这为后续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然而,我也注意到在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环节,部分学生对运用感官、修辞手法和细节描写这些概念还显得有些吃力。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写作练习的积极性很高,但我发现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在描写景物时,往往只注重视觉的描述,而忽略了听觉、嗅觉等其他感官的运用。在这一点上,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示范。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的环节让我看到了他们的思维碰撞和创意火花。大家在讨论中相互启发,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但在引导讨论的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比较内向,不太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多给予这些学生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景中见性,山水有情——《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

景中见性,山水有情——《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
密密地斜织着……
学生发言,归纳方法
(1)调动多种感官(视觉、触觉、嗅觉、听觉)。(春风图:作者借助多个 感官,如触觉、嗅觉、听觉等,将春风和煦温暖的特点都描绘了出来。)
(2)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拟人、比喻、排比等)。(春雨图: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抓住春雨“细”“密”“亮”的特点,运用比喻、排比等
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2.展示《三峡》中写春冬之景的一段文字“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 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学生朗读,合作探究:这段文字如何将三峡“春冬之时”“良多趣味”
的特点写出来的?
引导归纳方法:
(1)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2)俯视与仰视相结合;
(3)近观与远望相结合。
三、观己心,融情语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
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
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
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
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教学片段标题:景中见性,山水有情——《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获得了自然山水带来的美妙体验,对于自己写景已经跃跃欲试,也具备了抓住景物典型特征的能力,但在如何细致描摹景物、如何融情于景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教学目标:1.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细致地描绘景物的方法;
2.学习观察景物的特性,恰当地融入自己的情感;
展示教师范文节选
“林间,淅淅沥沥的雨声里,藏着丰富的音符。雨点儿落在伞上,脆生生如紧凑的协奏曲;它们落在树木叶梢,洋洋洒洒轻轻浅浅如变奏曲;它们打在青石板上,激起透明的水泡,带着青苔的气息;它们还会掉在花草之间,草尖儿轻轻一吮;有时,还会有雨点调皮地溜进你的脖颈,教你一惊,清凉之余愿意把它捂热 …… 我就这样听着这美妙的雨声,走在了疏疏朗朗的人群中,走在那高高低低的山路上。

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语文八年级上册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习从多个方面观察景物的方法。

2.尝试运用多种手法,结合多种感官的感受,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

3.在自评和他评过程中,学习评改作文的规范与方法,逐步养成自评自改作文的习惯。

【学习重难点】尝试运用多种手法,结合多种感官的感受,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

在自评和他评过程中,学习评改作文的规范与方法,逐步养成自评自改作文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话题1.出示情境“我眼中最美的秋景——摄影大赛”评选活动就要举行了,摄影作品要求附上具体的文案。

请大家积极参加,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如何描写景物。

2.唤醒体验金风送爽,秋色宜人,在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或是校园中,很多景物都发生了哪些变化?(预设学生回答:路上行人的衣服穿得更多了;菊花开放了;校园中地面上的落叶变多了……)老师最近常常能闻到一阵阵浓郁的香气,你们闻到了吗?桂花是秋天独有的景物,你能用一两句话来形容一下桂花吗?预设学生的描写:(1)金黄米粒一样的桂花,香气扑鼻。

(2)甜甜的桂花有金灿灿的颜色,让人心情愉悦。

请其他学生评析:说一说观察到了桂花哪些方面的特征。

预设学生回答并板书关键词:观察到了颜色、形状和香气特征,用到了视觉、嗅觉、味觉等多感官。

小结:如果我们要去观察身边的景物,可以运用视、听、味、嗅、触等多种感官。

当我要把观察所得用语言进行表述时,可以运用表现色彩、形状、气味等的词语和各种修辞手法。

二、读写结合,提供支架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儿。

红的像大,粉的像霞,白的像雷。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

还眨呀眨的。

(摘自朱自清的《春》)结合多种感官的感受,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描写了花儿的态,色、味、声,还通过联想与想象,使描写富有画面感和动感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色尽而情有余
《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准确抓住景物特征,提炼生动描写景物的方法;
2、引领学生调动真情体悟融情于景,提升发现与感受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提炼方法,生动描写景物特征。

教学难点:调动情感,体悟学习融情于景。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校园景物开展观察活动。

2、教师准备好纸片、树形图和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文激趣,明确景物含义
(微视频)导入:悬空白瀑、雨后彩虹、醉人花香、恋花玉蝶、穿空乱石、嶙峋奇岩、锦绣名城、精巧建筑、彤云密布、四时更替、润物雨水……自然景象、植物动物、古迹名胜、城乡风光、天象气象、时序时节……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

明确:可供观赏的景致和事物统称景物,它可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致。

过渡语:无论何种,惟有写出特色,才能流芳百世。

(图文展示)纵情第三单元的优美篇章中,我们饱览了奇山异水的变幻之趣,领略了鸟鸣鳞跃的蓬勃之气,也沉浸于如水月华的空明之境。

掩卷回味,大千世界,无限风光,似尽收眼底。

而这份真切的感受源于历代文人善于观形察色,悟情品理。

二、校园聚焦,初试描写景物
1、播放景拍,学生试写。

(就课外学生在“发现校园之美”观察活动中表现出的兴趣点——“校园一景”拍摄成小视频,作为课内训练“描写景物”的素材展示。


2、交流评点,曝光问题。

(组内互评:可以结合学生自己的阅读经验评评。


预设:学生“裸写”中可能暴露出“描写不生动、特征不够鲜明”等问题。

过渡语:怎样才能把景物的“特征”描写出来呢?让我们从名家经典中借鉴一些方法吧!
三、经典共析,引导提炼写法
1、析读课外名著片段
出示课外同步阅读的《昆虫记》片段,指名读。

(1)这段文字写出了小田螺们的什么特点?
明确:沉静、稳重等。

(2)作者是如何将这些特征写出来的啊?
预设:①作者用“眨巴着眼睛、好奇地展望”等语言赋予小田螺以人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们的可爱和好奇的情态。

②透过“轻轻地、缓缓地、小心翼翼地、慢慢、沉沉的”等词写出它的沉静与稳重。

小结:恰当使用修辞手法,灵活运用修饰语,可以使语言生动起来,也可以使景物的特征更加鲜明。

过渡语:第三单元的山水美文可谓描写景物的“标杆”,让我们大声诵读回味你觉得精彩的描写语句,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提炼描写景物的方法,希望等会儿能一睹
各小组的风采。

2、回味课文精彩描写
①小组合作,提炼技法。

明确记录员(及时记录,字迹工整,写在卡片上等),发言人(口齿清晰,声音响亮,落落大方等),其他人积极参与并发表意见。

②小组发言人代表本组交流并展示成果(实物投影,粘贴叶纸)。

预设:动静结合,如《答谢中书书》中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静景与动景互相辉映,呈现勃勃生机;发挥联想和想象,使表达出彩,使内涵丰富,如《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小结:描写景物,要做到绘形绘声绘色,就要或多或少用到上述归纳出来的方法。

过渡语:有了观察和描写的方法,大家再来观赏石榴树,这次可以在视频内容的基础上拓展迁移,可以结合生活经验如平日对这株石榴树认真观察过的经历,从文章里间接认识到的石榴树形象,然后运用至少一种描写景物的方法来修改此前的句子,努力做到描写更加生动,让石榴树的特征得以鲜明。

四、自主修改,习得融情于景
1、初改,生动描写景物
①运用方法,修改完善。

②毛遂自荐,当堂交流。

过渡语:语言就像树的叶子,生动的语言就像茂盛的树叶。

但是,生动的语言还要靠真挚的感情来支撑。

情,是文章的根。

就像作家碧野说的那样(生齐读)。

描写景物还要注意“融情于景”,怎样才能做到呢?
2、再改,习得融情于景
①再析经典探融情于景
(1)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细细品味《昆虫记》的片段,你能读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喜爱、热爱。

小结:描写景物还要注意“融情于景”。

(2)作者是如何将对小田螺的这份喜爱表达出来的呢?
明确:可从关键词、修辞手法等角度分析。

小结:融情于景,可以是把情感蕴藏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描写方法中,含蓄地流露出来。

还可以透过词、句直接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这种融情更加直接。

过渡语:融情于景,可以是将情感寄寓在生动的描写中,也可以直接透过词语来抒发感情,更多的时候这两种是交织在一起的。

接下来,大家再来修改修改之前的片段,做到“融情于景”。

②学生自主修改后交流。

小结:描写景物,一要抓特征,二要炼语言,三要融真情。

做到这些,也就做到了“物色尽而情有余”,即形貌写尽而情味有余,所谓的文质兼美。

五、放宽视野,记录更多美好
1、课外作业:大家不妨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以“校园里的”为题,写一篇描写景物的作文。

要求:用心观察;抓住特征;丰富语言;融入真情。

2、老师寄语:同学们,当迈出校门,环顾宜昌,放眼世界,我们便置身更为广阔的天地,有机会接触更多五彩缤纷的景物(视频)。

当你为大千世界的一花一草,一沙一石所触动,不放拿起手中的笔记录这份美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