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卷
(考试时间:100 分钟试卷满分:120 分)A.较.量 (jiào) 羞怯. (què) 缥缈. (miǎo) 惊慌失措. (cuò)B.庇.护 (pì) 绵延. (yán) 称.职 (chèn) 参.差不齐 (cēn)C.澄.澈 (chéng) 掺.和 (chān) 头衔. (xián) 混.为一谈 (hùn)随声附和. (hè)化妆大相径庭棋盘山位于沈阳市东北部,一年四季的极大变化让这里风景,也因为举办了国际女子世界象棋冠军争夺赛而国内外。
棋盘山有自然山水景色,在人文景观方面也有不少历史遗迹、典故和传传说。
另外,棋盘山物种资源,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动植物资料。
A.独树一帜著名不仅丰厚B.独占鳌头著名即使丰厚C.独树一帜闻名不仅丰富D.独占鳌头闻名即使丰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高尚的境界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在这种实践锤炼过程中养成的。
一个人追求真理.......、向往..进步,并把这种..追求和向往化为行动,精神境界就能够不断得到提升。
有意义的人生,就是不断追求高境界的人生。
只有在不断提升精神境界......中,才能领略..人生的无限风光。
A.“高尚”“产生”“追求”“向往”“领略”都是动词。
B.“一个”是数量词,“人”是名词,“这种”是代词。
C.“真理”“人生”“提升”“精神境界”是名词。
B.《雨的四季》作者刘湛秋通过描绘美好的天上世界,寄托了自己对光明、对理想的憧憬。
C.明代蒲松龄笔下的《狼》一文节选自他的长篇小说《聊斋志异》。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它与《大学》《中庸》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B.《西游记》中师徒行至白虎岭,白骨精欲害三藏,初变少女,次变老妇,三变公公,均被行者识破,除之。
C.《西游记》中师徒一行经过千难万险修得正果,唐僧被如来佛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封为斗战圣佛、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僧被封为金身罗汉。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kù()热的下午,体弱______的少年亨特曾跟随小伙伴攀登悬崖,进退两难,哭泣______。
在父亲的鼓励安慰下,不再畏惧,不再惊慌失措.(),______地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最终得以脱险。
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______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地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kù( )热惊慌失措.( )(2)依次填入选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胆怯哽咽谨小慎微还要B.胆小啜泣如履薄冰无论C.懦弱呜咽一丝不苟只有D.怯懦抽噎小心翼翼只要二、选择题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B.《满庭芳·国色》以舞为语、以曲为韵,形成寻色、舞色、唱色等三个段落。
C.到底叫不叫它呢?那一刻真叫我为难啊?如果我叫了,它竟然理也不理地飞走了,我怎么向旁边的人解释。
D.“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应是故纸堆里的回忆,而更应成为一眼深邃的泉。
3.结合下面选文,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在这.个世界上,父母是唯一尽心付出..的人,也是最不愿意给我们添麻烦..却不求回报的人。
①子欲养而亲尚待,绝对是上天给予我们..不是只在口头上说..的最大恩赐..。
②陪伴一说,而是要多拿出些实际行动..,趁父母还健在,多陪..去做、去实现。
③趁父母还年轻陪他们吧。
④都说,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其实做儿女..又何尝不是?A.“陪伴”、“年轻”、“父母”、“儿女”都是名词。
B.“这”、“我们”都是代词,“付出”、“行动”都是形容词。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怅然(chàng)称职(chèng)抽噎(yē)神采栾栾(yì)B.惩戒(chěng)羞怯(qiè)陛下(bì)惊慌失错(cuò)C.狡猾(xiǎo)寂寞(mò)余晖(huī)粘轻怕重(niān)D.缥缈(piāo)晕眩(xuàn)热忱(chén)随声附和(hè)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戏曲是我国传统艺术瑰宝,表演载歌载舞,有文有武,且说且唱,集“唱、念、作、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中。
戏台上道具简约,往往以少见多,以简代繁,有时一根马鞭即是一匹良驹,一桌二椅场景千变万化,深得中华传统美学。
戏曲声情并茂,气韵生动,手眼身步,各有门道,器乐多样,切末讲究,实将多种艺术熔于一炉,文化内涵。
A.模式独当一面精致浓厚B.形式独树一帜精髓深厚C.模式独树一帜精致深厚D.形式独当一面精髓浓厚3.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清晨的一切,都散发着生命力。
②如果你早起过,就会明白,即使是在同一天,十点和七点感受到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
③一个人未来的样子,藏在他对清晨的态度。
④目睹日出那一刻,人们会发生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
⑤一大早起来,拉开窗帘,当阳光照进屋内,看看远处的绿植,深吸几口新鲜的空气,顿时会让人心旷神怡,身体也逐渐清醒过来。
A.选段中的“你”是代词,“十点”是数量词,“新鲜”是形容词。
B.选段中的“振奋人心”“心旷神怡”充满赞誉与肯定的情感,是褒义词。
C.划线句子有语病,应该为“产生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
D.这段话的正确语序是③②①⑤④。
4.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白求恩是著名的国际主义战士,率领医疗队来到中国支援抗日战争,后在手术时被细菌感染而牺牲,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写过文章纪念他。
辽宁省沈阳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愚.蠢(yú)禁锢.(gù)狭隘.(ài)哄.堂大笑(hōng)B.气慨(gài)匍匐(pú)纯粹.(chuì)光彩熠.熠(cǎi)C.锦延.(mián)滑稽.(jì)帐篷.(péng)见异.思迁(yì)D.掺.和(chān)软.差(qīn)惩.罚(chěng)怪诞不经.(jīng)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学习了a纪念白求恩a,有一段让我感触很深的话是这样说的b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
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c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dA.选文中的名词有∶白求恩、我、这样、大家、精神。
B.选文中的形容词有∶没有、悲痛、深、高尚、脱离。
C.选文中的数量词有∶一段、一面、许多、一封、一个。
D.选文各处对应的标点是∶a处为《》b处为∶"c处为,d处为。
"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纪念白求恩》的作者毛,字润之,湖南湘潭人。
B.《狼》的作者蒲松龄,明代文学家。
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
C《皇帝的新装》的作者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D.《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
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4.完成以下名著题。
(1)填空。
悟空认出那是妖怪变的,叫师父少管闲事。
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15分)1.(3分)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A.黄晕(yùn)胆怯(què)憔悴(cùi)随声附和(hè)B.惩戒(chéng)坍塌(tān)静谧(mì)杞人忧天(qǐ)C.觅食(mì)____________决别(jué)蜷伏(quán)沾轻怕重(niān)D.狭隘(ài)____________ 分岐(qí)炫耀(xuàn)畏罪潜逃(qiǎn)2.(3分)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班级辩论会上,正方主辩滔滔不绝、言语犀利,咄咄逼人,让人感觉不太舒服。
B.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C.世界杯决赛将是下周日,我已经空出时间,届时一定莅临比赛现场支持法国队。
D.我们受到他的怂恿,向班主任隐瞒了这件事的事实。
3.指出表述有误的一项()A.《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遥远的清平湾》,散文《我与地坛》等。
B.《世说新语》是南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主要记载东晋至唐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分别出自《言语》和《方正》篇。
C.《天上的街市》作者郭沫若,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等。
D.曹操,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龟虽寿》等。
4.(3分)下面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其中《五猖会》《无常》都反映了鲁迅家乡赛会的风俗。
B.在《朝花夕拾》中,鲁迅提到了三本在他人生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书:一本是长妈妈为他买的《山海经》;一本是想去看五猖会,父亲偏要他背的《鉴略》;一本是在矿路学堂如饥似渴阅读的《天演论》。
沈阳市皇姑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A.《狼》的作者是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他的代表作还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以及杂文集《坟》《且介亭杂文》等。
C.《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后,玉皇大帝派十万天兵天将捉拿他,都没有成功,后来派如来佛祖制服了他,将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悔过自新。
2022~2023学年度(上)教学质量监测
七年级语文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卷面的文字书写要规范、工整、清楚,标点要正确。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称职(chèng)蓑笠(suō)余辉(huī)咄咄逼人(duō)
B.澄清(chéng)恃弄(shì)狭隘(ài)混为一谈(hǔn)
C.坍塌(tān)栅栏(zhà)热忱(chén)拈轻怕重(niān)
D.殉职(xùn)安祥(xiáng)滑稽(jí)人声鼎沸(dǐng)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语言之一。在世界语言中,汉语具有______的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特征。同样表达一个意思,如果英语要60秒,汉语5秒就够了。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汉语在全球快速______,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不断升温的“汉语热”______强化了人们对汉语的认同,旺盛的需求也为汉语“走出去”增添了信心。据英国语言学家格雷多尔研究预测,到2050年,汉语将上升到国际语言分类金字塔的最高一层。因此,我们更应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做一个根基______的中国人。
【注释】①踵:到,走到。②缪:“谬”,错误,荒谬。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上)七年期末学情诊断语文学科(本试卷共22题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35分钟)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一、积累与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凯歌(kǎi)羞怯(què)蹒跚(pán)大相径廷(tíng)B.藏匿(nì)静谧(bì)轻捷(jié)竭然不同(jié)C.絮叨(xǜ)收敛(liǎn)留转(liú)神通广大(tōng)D.干涩(sè)化妆(zhuāng)拼凑(còu)恍然大悟(huǎng)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说不尽的故事、写不完的旋律。
针对莫高窟这一艺术瑰宝,我们在2018年成功____________了民族交响歌剧《莫高窟》,以丝绸之路为背景,以敦煌壁画为题材,通过小人物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表现宏大的时代主题——只有国家安定,才有人民的幸福。
这部作品既____________西方歌剧的表现形式,又____________交响乐和民族音乐要素。
我们希望以这样兼容并蓄的音乐风格让观众身临历史之境,感受文化精神的____________。
A.推进模仿融合传送B.推进借鉴容和传播C.推出借鉴融合传承D.推出模仿容和传递3.下列各项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作为纪实文学作品,真实是必须坚守的原则。
作者认为:“非虚构写作,要求创作者即使在细节上也不能虚构,一切都是从档案、史料、采访、勘查中推演出来。
”为此,他搜集了大量资料,采访了许多红军老战士。
还进行了实地调查。
《长征》的饱满、厚重、震撼人心,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这种严谨认真的写作方式。
A.原则(名词)推演(动词)饱满(形容词)B.作品(名词)出来(动词)这种(代词)C.将画线的句子中“采访了许多红军老战士”后面的“。
辽宁省沈阳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辽宁省沈阳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1. (7分)(2012·宁波) 古诗文名句默写。
(1)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2)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3)《出师表》中体现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4)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战争场面的句子。
(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 , ________。
(5)请写出古诗词中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句子。
(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 , ________。
二、名著阅读 (共1题;共8分)2. (8分)从下面四部名著中任选一部,仿照示例另写一段话,写出你阅读该名著的收获。
①《水浒传》②《骆驼祥子》③《安徒生童话》④《名人传》示例:吴承恩的《西游记》滋养了我:从孙悟空身上我看到了爱憎分明,从沙和尚身上我看到了吃苦耐劳,从猪八戒身上我体悟到了憨厚的可爱。
三、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3. (5分)(2011·杭州)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填写内容。
要求运用修辞方法,语言生动形象。
生活是一面镜子。
你冲它哭,它便冲着你哭;你冲它笑,它便冲着你笑。
这恰如:悲观的人,把挫折视为烂泥潭,一点点陷入人生的困境;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3分)4. (13分) (2018九上·云安期中)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
《辞海》认为: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统称“散文”。
后又泛指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黄晕.(yùn)莅.临(wèi)挑拣.(jiǎn)骸.人听闻(hài)B.掺.和(cān)愚.蠢(yú)安祥.(xiáng)刨.根问底(páo)C.狭隘.(yì)搓.捻(cuō)企.盼(qì)美不盛.收(shèng)D.羞怯.(qiè)凫.水(fú)鄙薄.(bó)恍.然大悟(huǎng)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憧憬满足是人的,懂得满足才是人的。
,我们要能怀一颗平常善良之心,,对他人宽容,对生活不挑剔,不苛求,不怨恨。
寒不改绿叶,暖不争花红,富不行无义,贪不起负心,这何尝不是一种满足的境界!A.本能境界因此淡泊名利B.本性境界因为无欲无求C.本能境地因为淡泊名利D.本性境地因此无欲无求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生活就是不断取悦自己的过程。
②做喜欢做的事,把身体照顾好,把灵魂安顿好.,美好的光阴,是自己给予的在乎..都在..的真味,日常的欢喜..。
③草木光阴,一书一茶,一粥一饭,都是生活这些..点滴细微处。
④一缕芬芳,是来自心底的气息,一份欢喜,是喜悦的散发。
⑤粗茶淡饭也是一份安稳,不必攀比,学会在平淡中供养诗意的灵魂。
A.“生活”和“欢喜”都是名词,“好”和“在乎”都是形容词。
B.句③中的“这些”指代的内容是“草木光阴”。
C.句④是病句,修改方法是把“一份欢喜”和“一缕芬芳”互换位置。
D.将选文各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为①③④⑤②。
4.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春》选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是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1. 选出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A.热忱.(chén)羞怯.(qiè)爱暮.(mù)畏罪潜.逃(qiǎn)B.废墟.(xū)称.职(chèng)恂.职(xùn)骇.人听闻(hài)C.晕眩.(xuán)滑稽.(jī)帐篷.(péng)神采熠.熠(yì)D.怂恿.(yǒng)绵延.(yán)虐.待(nǜe)随声附和.(hè)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生活中,总会有一些跌跌撞撞,也总会有一些沟沟坎坎。
这些困难和坎坷,正是在和打磨一个人的心性。
越是遇到棘手事,越要下来、理清思路、及时止损;越是遇到难题,越要耐心地一步一步想办法去解决。
拥有强大内心的人,在何种境遇里,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姿态。
A.锻炼安静不管都B.锻造静止只要就C.锻炼冷静无论都D.锻造静默只有才3.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我们都知道只有经常思考,才能明白努力的方向,及时调整策略。
②只有勤于动脑,才能看清脚下的路,悟出适合自己的道理。
③因为那些道理,是别人的道理。
④可是,为什么有的人“道理都懂,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A.“我们”“自己”“那些”都是代词,“思考”“方向”“道理”是名词。
B.“明白”“悟出”都是动词,“及时”“依旧”都是副词。
C.以上语句排序不当,正确的顺序应该是①②④③D.在尊称对方亲属时,多用“令”字冠首,如对方的父亲称“令尊”;谦称自己的亲属,比自己大的用“家”字冠首,如称自己的父亲为“家父”“家慈”或“家严”。
4.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
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B.《范爱农》一文中,作者与范爱农相识于日本,在“是否发电报痛斥伪满政府的惨无人道”一事中与他意见不同,便觉得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炫.耀(xuàn)庇.护(pì)祈祷.(dǎo)怪诞不惊.(jīng)B.帐蓬.(peng)搓捻.(niǎn)掺.和(chān)畏罪潜.逃(qiǎn)C.微薄.(bó)怂恿.(sǒng)头衔.(xián)骇.人听闻(hài)D.抽咽.(yē)头绪.(xù)蓬.勃(péng)杞.人忧天(qí)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九十载,时光流逝,人们再次提起红色娘子军,无不为这批在琼崖革命中流血牺牲的巾帼英雄感叹。
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她们转战五个县,了“伏击沙帽岭”“火烧文市炮楼”“拔除阳江据点”“文魁岭保卫战”等战绩:在琼崖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红色娘子军精神是时光里驱逐黑暗的,是大海里指引方向的灯塔,是沙漠里带来希望的绿洲,着我们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海南自贸港建设中。
A.创造辉煌曙光鼓舞B.创造光辉光亮鼓励C.制造光辉曙光激励D.制造辉煌光亮鼓动3.下列各项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在与新冠肺炎的斗争过程中,医务人员义无反顾地冲在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的第一线,展开了一场感天动地的生命大救援。
各地累计派出四万多名优秀的医务人员,同湖北武汉当地的医务工作者一道,争分夺秒地与病魔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斗争。
他们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创造了一个个生命的奇迹,有超过2000多名医务人员确诊感染了新冠肺炎,有多名医生和护士以身殉职。
A.加点的“过程”“生命”“故事”“奇迹”都是名词。
B.加点的“冲”“展开”“斗争”“感染”都是动词。
C.加点的“四万”是数词,“优秀”是形容词,“他们”是代词。
【三套打包】沈阳市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3)
【部编版】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语文试题(答案)七年级语文温馨提示:1.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无效,考试结束后,收回答题卡及试卷。
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8分)1.下列字中部首不同的一组是()(2分)A.亦亳亵亶B.允兒兑贝C.勾匀匈匍D.旮旯旰旱2.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2分)A.圈.定(quān) 掺.和(cān) 莽莽榛榛.(zhēn)B.澄澈.(cè) 缥缈.(miǎo) 骇.人听闻(hài)C.奥.秘(ào) 拼凑.(zòu) 搓捻.(liǎn)D.匿.笑(nì) 憔悴.(cuì) 攲.斜(qī)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篷松佩服慷概废墟B.决别仗义脸颊行影不离C.桔梗祈祷倜傥徘徊D.安祥怂勇叮嘱羞怯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王强小心翼翼....地走过独木桥,然后深深舒了口气。
B.看到生活艰苦的孤儿,想到自己平时的言行举止,我自然而然.....地哭了。
C.他总是认真思考每个问题,很有主见,喜欢随声附和....。
D.聂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上常常吹毛求疵....。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通过这次拔河比赛,使我认识到团结的重要。
C.为了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万圣节前夕,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万圣节活动。
D.我读完《再塑生命的人》这篇课文后,被坚强的海伦・凯勒深深的感动了。
6.选出下列各句中运用修辞方法不同的一句()(2分)A.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
B.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沈阳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2分)1. (2分)(2018·江西)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
(2) ________,风正一帆悬。
(3) ________,长河落日圆。
(4)斯是陋室,________。
(5)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
(6)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
(7) ________,在河之洲。
(8) 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二、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4分)2. (4分) (2018九上·北京开学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北京是六朝古都,历史上的许多风云人物在北京城留下了他们的足迹,留下了可供后人瞻仰的故居。
在故居中,你可以触摸历史,感受情怀。
一代国母宋庆龄、思想巨匠鲁迅、革命先驱李大钊、文学大师茅盾……他们的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心中传承。
北京的名人故居,主要集中在东城、西城两个城区。
鲁迅故居位于阜成门地铁站附近,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四合院。
这座四合院虽然简朴,来参观的人却是络绎不绝。
展览以时间顺序记录了鲁迅的一生,有先生生前的衣物、文房四宝等文物3万余件。
当然我们也会想起老舍,想起他笔下那些活灵活现的北京人【甲】祥子、虎妞、祁老爷子、大赤包、王掌柜、常四爷、程疯子等等【乙】老舍是北京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他的作品和人格魅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至真、至善、至美的大门。
人,应该怎样活着,才不虚度年华【丙】走进老舍的世界吧!老舍故居位于灯市口地铁站西侧,也是座普通的北京四合院。
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座砖砌影bì,中心贴个大红“福”字做装饰。
后面是“丹柿小院”。
每逢深秋时节,院中柿树缀满红柿,令人________(身临其境赏心悦目)。
话剧《龙须沟》《茶馆》等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宋庆龄故居坐落在积水潭地铁站以东。
门前碧波微漾,堤岸杨柳轻扬,院内绿树浓荫,廊前湖水环绕。
这真是一处雍容典雅、幽静别致的庭园。
(1)对文中划线字笔顺和划线字注音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波”字的第四笔是撇堤(dī)B . “波”字的第四笔是横钩堤(tí)D . “波”字的第四笔是横钩堤(dī)(2)对文中括号内所填汉字和横线处所选词语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壁身临其境B . 璧身临其境C . 壁赏心悦目D . 璧赏心悦目(3)下面这段文字出自老舍故居的前言部分。
根据语境,在【甲】【乙】【丙】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 . 【甲】省略号【乙】句号【丙】破折号B . 【甲】冒号【乙】省略号【丙】问号C . 【甲】冒号【乙】句号【丙】问号D . 【甲】省略号【乙】省略号【丙】破折号三、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3. (2分) (2017八上·丘北期中) 《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________国的记者________(作者)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________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________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和考察的第一手资料,客观地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________的真实情况。
毛泽东和________两位革命领袖是他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4分)4. (4分)(2017·泉州模拟) 判断题(1)《繁星·春水》是冰心“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三言两语即成诗句,如“言论的花,开得愈大;行为的果子,结得愈小”。
(2)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林冲获罪发配沧州,路经野猪林,鲁智深砍死两个公差,救下林冲,并一路护送林冲安全到达沧州府。
(3)简·爱逃离桑菲尔德后,在芬丁庄园幸运地被表哥圣约翰收留,并一度答应做圣约翰的妻子,一同去东方当一名传教士。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4分)5. (20分)阅读文章,完成小题。
游睿他很会拉琴。
村子里的人都称他琴王。
他的琴声太动听了。
琴弦拉动,一串串嘹亮的音符就接踵而出。
A他的琴声里,有清晨撩人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
听他的琴,让人变得澄清。
很少有人见过他,但都听过他的琴声。
他会在每个傍晚准时拉动他的琴弦。
当夕阳对着山村撒下最后一丝余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扛着满身的疲倦回到家的时候,他的琴声会在村子的东头悠扬地响起。
琴弦一动,人们马上就陶醉在他的琴声里。
白日里所有的疲惫,所有的烦恼和不快,都在他的琴声里渐渐消融,远去。
最后人们带着微笑幸福地睡去,直到第二天精神抖擞地开始新的劳作。
因为他的琴声,村子里的人们感到幸福和充实。
这个傍晚天空被无数道闪电残忍地划破。
汹涌澎湃的洪水如彪悍的巨蟒将村子死死缠住。
老人、小孩,所有人都被逼到村里的一个土包上。
洪水一次又一次拍打着人们的脚脖子,像死神跃跃欲试的手。
村子在自己的眼前渐渐变小,几块瓦片和木板在水里打旋。
有人大声地哭泣,有人唾骂,有人惊叫,有人焦躁地踏着脚步,还有人绝望地准备跳水。
天渐渐黑下来。
完了,似乎一切都完了。
这时,村子的东头,依旧响起了他悠扬的琴声。
B那琴声里,有清晨撩人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
那琴声像在述说,像在安慰,让人陶醉,让人忘我。
人们开始安静下来,认真地听着。
渐渐没有人说话,最后连咳嗽的声音都没有。
人们再一次醉了。
在他的琴声面前,所有的行为都显得粗俗和浮躁。
谁都不敢妄动,生怕打破这份美好。
只有安静,才能维持这份隽永。
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
终于,远处亮起了一点火光,是救生船来了。
所有的人站了起来,但没有人拥挤,也没有人喧哗,因为他的琴声依旧那么悠扬和平静。
当船靠近的时候,人们像是有人指导,都乖乖地站好,然后先是老人和小孩上船,再是妇女和男人,一切都井然有序。
最后,在他悠扬的琴声里,人们都顺利上了船。
这时水越来越大,村子很快就没了。
但直到船顺利启动,他的琴声还在进行,人们还陶醉在他的琴声里。
糟了,还有他!有人忽然回过神来。
是呀,怎么漏了他,快喊。
喊,只有琴声在响。
再喊,还是只有琴声在回答。
他是聋子呀,怎么听得见!对,他就是个聋子。
一个老人突然想起。
人们这才完全回过神。
原来他竟是个聋子!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
(1)读完全文,你认为他被人们称为“琴王”的原因是什么?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汹涌澎湃的洪水如彪悍的巨蟒将村子死死缠住。
(3)这篇小说中,A,B两处的语句完全相同,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联系前后文,请说说“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这句话的含义及作用。
(5)小说的最后一段“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仅有一句话,你认为可以删去吗?请简述你的理由。
6. (14分) (2019九下·荔湾模拟)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文明理念①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
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在前进的道路上就会少一些在黑暗中的摸索。
②先进的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引领者,是民族前进的灯塔。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许多有价值的理念和精神,值得挖掘和弘扬。
③首先是和而不同的理念。
中华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中国人自古就主张和而不同。
春秋时期的晏子曾说,“和”就像八音的和谐,一定要有高低、长短、徐疾各种不同的声调,才能组成一首完整和谐的乐曲。
孔子也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就是说,君子以“和”为准则,听取各种不同的声音,独立思考,加以判断。
“和”不是争,而是在相互影响中使事物得到发展。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就是“和而不同”的具体体现。
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世界,人与人之间应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同进步,相互尊重,共享和谐生活。
④不可或缺的是勇于担当的精神。
孟子讲“以天下为己任”,“己任”就是责任担当。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强调个人对他人、对国家,甚至对自然所负有的责任。
我们今天讲的担当精神,可以从这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担当中获得不竭的动力。
我们今天讲勇于担当,就是要直面问题、知难而进,逢山开路、遇河架桥,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担负起属于自己的历史责任。
⑤还有经世致用①的胸怀。
中国思想文化史告诉我们,做人和做学问这二者应当统一,而前者比后者更加重要。
将学问用在匡时济世上,首先要有高尚的人品,要有气节和操守,如果做不到,所谓“经世致用”就失去了灵魂。
经世致用也是端正优良的学风。
《论语》第一句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的“习”有两个含义:一是温习,一是践行。
儒家倡导“行胜于言”,强调知来源于行,行高于知。
当然,我们更应该把知识和行动联系起来,就像清初思想家顾炎武主张的,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做到慎思笃行、行以致知、学以致用。
文化引领人们的生活,不断挖掘和弘扬其积淀的文明理念和民族精神,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注】①“经世致用”本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由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提出),后发展为要有远大理想抱负,胸怀天下,并将“学用结合”,脚踏实地,做有成效。
链接一:和谐持中的思想境界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谐,即认为每一个事物都应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自然地发展。
这其中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就会促使社会稳定,家庭和睦;个人身、心间的和谐就能使人做到遇事宠辱不惊,进退有据;人与自然的和谐就能互得其利,持续发展。
儒家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最终目标主要是要达到第一种和谐,而佛教、道家则侧重于后两种和谐。
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思想对我们今天学习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尤有借鉴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还认为,要达到上述的三种和谐,就必须坚持“中庸”之道,即做事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反对走极端。
链接二: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孔子的"诗可心怨"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打上了这种忧患意识的烙印。
从岳飞的"笑谈渴饮匈奴血"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种忧患意识就是一种爱国精神,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
链接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为了与天地斗争,中国人民从来就不肯轻易认输,总是不屈不饶地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