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天涯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三亚市崖城镇总体规划(2012-2020)公示稿
三亚市崖城镇总体规划(2012-2020)公示稿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背景1.2011 年,《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已经通过海南省人民政府审查,并上报国务院审批。
新版三亚总规给崖城镇的发展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2.2012年,结合新时期三亚发展的需要,三亚市委、市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在崖城镇建设三亚西部新城的总体构想。
3.2008 年6 月18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推进海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农垦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的三大原则,崖城镇域范围内的南滨农场将纳入崖城镇统一规划和管理。
4.现行03版《三亚市崖城镇总体规划》已经到期,不能够满足新时期崖城镇的发展需求,应当进行规划修编。
第2条规划期限近期2012-2015年远期2016-2020年第3条规划范围本次总体规划划分为镇域、镇区两个层次。
1.镇域:崖城镇行政辖区范围,包含镇域内的南滨农场辖区,总面积384平方公里。
2.镇区:镇区东起南山、西至盐灶河、北至西线铁路、南至滨海;包含崖城老镇区、创意新城片区、中心渔港片区和南滨场部,规划范围面积约46.3平方公里。
第二章城市性质与职能第4条城市性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三亚西部区域性特色型新城。
1性质解释:三亚西部能够辐射和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和城乡统筹发展,以海洋旅游、新兴产业、热带现代农业和南海服务为特色的特色型新城:具有崖州文化特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第5条城市职能1. 服务国家南海开发和南海旅游的特色基地,联动南海的区域性港口与铁路物资集散的区域枢纽。
2.三亚发展新兴产业、海洋旅游、热带农业和海洋服务的产业聚集地。
3.展示三亚崖州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名镇。
第三章发展目标与策略第6条城镇发展目标1.以新兴产业为支撑的“产业新城镇”;2.以海洋旅游为主题的“旅游名城镇”;3.以崖州文化为特色的“文化名城镇”;4.以绿色崛起为理念的“绿色新城镇”;5.以海洋服务为特色的“海洋新城镇”。
三亚红塘湾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三亚红塘湾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三亚红塘湾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简介一、规划规模该项目位于天涯镇区西侧,用地北临225国道,南至海边,西到红塘湾高尔夫球场界,东至天涯镇区,规划区用地总面积214公顷。
总建筑规模约为125万平方米,容积率为0.58,绿地率为40%。
二、规划定位规划红塘湾旅游度假区为面向国际国内中高端市场,融酒店、商业、娱乐、社区为一体,集滨海小镇风情和滨海风光于一身的综合型旅游度假区。
三、规划用地布局规划用地主要功能包括公共海滨区、宾馆酒店区、综合商业休闲区,公共服务区、运动休闲区、度假社区、防护绿带。
形成“一滩一河七轴,双核两带六片”的用地布局结构。
“一滩”:即度假区南部的公共海滨,从最高潮位向北后退100米,作为永久保留的公共活动区和滨海绿带;“一河”:即度假区西侧的担油河,以两条支流自北向南穿越度假区汇集入海,沿河布置连续的公共绿带和公共活动区;“双核”:即分布在度假区东西两部的两个公共中心;西部担油河河口一带为内港区,在港区周边集中布置公共商业活动区及水上运动中心等,构成西部的公共中心;在东部则以山海镇的镇中心为核心,发展公共商业休闲带,形成东部的公共活动中心。
“两带”:即从海滨到国道之间应用分层开发原理,平行设置的两条主要功能带。
紧邻海滨的一线地,是纵深100-300米不等的酒店带,布置不同类型的酒店群;酒店带北侧则为不同类型的度假社区。
“六片”:即规划范围内的六个度假片区,由纵向生态轴分隔两条功能带而成,分别是位于西部担油河河滩地的度假社区(A区和B区)、中部大型度假酒店区(C区),邻接酒店区的度假公寓区(D区),在北侧山地和海滨之间形成的低密度度假社区(E区),以及最东部与天涯镇接壤的综合度假社区(F区)。
三亚市规划建设局2022年2月25日。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特色产业小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特色产业小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三亚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02.27•【字号】三府〔2018〕53号•【施行日期】2018.0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特色产业小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三府〔2018〕53号各区人民政府,各管委会,市政府直属各单位:《三亚市特色产业小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已经七届市政府第2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三亚市人民政府2018年2月27日三亚市特色产业小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建设世界级滨海旅游城市行动方案的通知》(三发〔2017〕15号)和市政府党组会议纪要第七期等工作部署,根据《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特色产业小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琼府〔2017〕56号)和《三亚市特色产业小镇发展建设实施意见》(三府办〔2017〕276号),结合三亚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国家关于推进特色产业小镇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及省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紧扣三亚建设世界级滨海旅游城市的战略定位,坚持“宜居、宜业、宜游”目标,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着力打造一批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美丽特色产业小镇,促进产业、人口、资源的集聚。
二、工作目标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10个特色产业小镇建设任务。
完成亚龙湾玫瑰风情小镇、海棠水稻公园小镇、青田中医康养·金融小镇、天涯小鱼温泉小镇、天涯兰花风情小镇、林旺旅游服务小镇、龙江手工创艺小镇、龙海创客小镇等8个省级特色产业小镇建设,同时创建三亚半岭温泉养生小镇,马岭风情小镇等一批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
产业发展。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天涯镇黑土村277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天涯镇黑土村277.6亩土地纳入储备用地土地调查有关事项的通知
【法规类别】土地权属与登记统计
【发文字号】三府办[2013]158号
【发布部门】三亚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3.06.03
【实施日期】2013.06.0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天涯镇黑土村277.6亩土地纳入储备用地土地调查有关事项
的通知
(三府办〔2013〕158号)
天涯镇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关单位:
根据三亚市城市规划和建设需要,经市政府同意,拟征收天涯镇黑土村委会部分集体土作为市政府储备用地。
为了做好该项土地调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拟储备黑土村277.6亩用地位于天涯镇辖区内,用地四至范围:东至居民区;南至225国道;西至天涯中学用地;北至村庄、天涯文化中心。
具体的征地范围四至及坐标详见用地勘测定界图。
用地面积约185070.84平方米(合约277.61亩)。
二、为做好该用地拟征收土地的调查工作,由天涯镇负责组织实施该项目用地上的清
点青苗、丈量地上附着物、丈量土地面积等土地补偿审核以及土地补偿工作;市国土环境资源局负责对拟征收土地范围进行土地权属确认及业务指导工作。
在调查工作中,。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三亚市天涯区妙林村委会综合服务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土地调查有关事项的通知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三亚市天涯区妙林村委会综合服务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土地调查有关事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7.11•【字号】•【施行日期】2022.07.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三亚市天涯区妙林村委会综合服务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土地调查有关事项的通知天涯区政府,市政府各有关单位:根据三亚市总体规划和公共事业项目建设需要,经市政府同意,对天涯区妙林村委会综合服务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进行用地调查。
为做好该项土地调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该用地位于天涯区内,用地调查面积约6908平方米(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具体的土地调查范围四至及坐标详见天涯区妙林村委会综合服务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用地界址图。
土地权属均为妙林村委会;土地利用现状为农用地约1754平方米(其中旱地约1520平方米、农村道路约234平方米),建设用地约3771平方米(城镇村道路用地约153平方米、公路用地约92平方米、交通服务场站用地约3405平方米、农村宅基地约121平方米),其他草地约1384平方米;该项目用地在《三亚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省政府同意入库版)中均规划为城镇建设用地。
上述用地涉及的耕地在办理农用地转用时,从我市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中统筹安排。
待完成占补平衡任务后,由天涯区政府按要求提供用地报批材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其列入当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并办理农转用、未利用地转用及征收报批手续。
二、为做好该项土地调查工作,由天涯区政府负责开展拟征收土地现状调查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组织实施该项目用地上的清点青苗、丈量地上附着物、丈量土地面积等土地补偿审核以及土地补偿工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对集体土地范围内的调查工作进行指导。
在调查工作中,土地调查范围内的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进行阻挠。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征收三亚湾海坡二线(第六期)40.0608公顷集体土地的通告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征收三亚湾海坡二线(第六期)40.0608公顷集体土地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三亚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6.04•【字号】三府〔2016〕153号•【施行日期】2016.06.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其他规定正文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征收三亚湾海坡二线(第六期)40.0608公顷集体土地的通告三府〔2016〕153号经海南省人民政府同意,海南省国土资源厅(原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以“琼土环资函〔2006〕925 号”文件批准同意征收天涯区(原凤凰镇)桶井村委会凤凰一、二、三等村民小组 40.0608公顷集体土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5条和《海南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以及《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市县征地信息公开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琼土环资耕字〔2014〕14号),现将经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内容和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被征收土地规划项目:三亚湾新城区开发建设用地。
二、被征收土地四至范围:位于三亚湾海坡二线(第六期)部分地块内(具体以勘测定界图为准)。
三、被征收土地权属单位及面积:天涯区(原凤凰镇)桶井村委会凤凰一、二、三等村民小组集体用地,面积40.0608公顷。
四、征收补偿标准:按照《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关于三亚湾海坡二线(第六期)土地征收及农用地转用手续的复函》(琼土环资函〔2006〕925号)批准的补偿标准对天涯区(原凤凰镇)桶井村委会凤凰一、二、三等村民小组40.0608公顷集体土地进行补偿。
(二)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和青苗补偿标准:按《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管理规定〉的通知》(三府〔2011〕181号)规定的补偿标准执行。
五、农业人员安置:(一)根据三亚市人民政府有关征地补偿标准规定,一次性拨付土地安置补助费。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征收三亚市SY2020-086号用地2.9090公顷集体土地的通告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征收三亚市SY2020-086号用地
2.9090公顷集体土地的通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三亚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1.08.16
•【字号】
•【施行日期】2021.08.1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土地资源
正文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征收三亚市SY2020-086号用地2.9090
公顷集体土地的通告
经海南省人民政府委托三亚市人民政府以“琼府委托(02)〔2021〕11号”文件批准同意征收三亚市天涯区海坡村委会2.9090公顷集体所有土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5条和《海南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将经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内容和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三亚市天涯区村(居)行政区划界线
三亚市天涯区村(居)行政区划界线一、抱龙村与立新村行政区划界线抱龙村与立新村行政区划界线总体走向自北向南,起于加跃桥向西474米宁远河中间;止于827县道与新兴队水泥路交岔口向东南方向0.56公里处221.3米高地。
界线全长5.83公里,界线名称为:抱龙-立新,经双方实地踏勘,共设立界桩1个,其中花岗岩双面界桩1个,该界线走向说明如下:自加跃桥向西474米宁远河中间起,沿宁远河向西南方向2.28公里至宁远河支流,转向南偏西南方向沿河流1.57公里至827县道上小桥中间(此处天涯-02号花岗岩双面界桩位于小桥东侧,距界线12.7米)。
自河流与827县道交叉处小桥中间起,沿河流向南偏东南方向478米后转向南480米至水泥路,沿水泥路向西160米后转向南偏东南方向沿水田边367米再转向南偏西南方向492米至827县道与新兴队水泥路交岔口向东南方向0.56公里处221.3米高地。
二、抱龙村与南岛居行政区划界线抱龙村与南岛居行政区划界线总体走向自西向东,起于采沙场向西0.95公里处441.5米高地;止于827县道与新兴队水泥路交岔口向东南方向0.56公里处221.3米高地。
界线全长10.73公里,界线名称为:抱龙-南岛,经双方实地踏勘,共设立界桩2个,其中花岗岩双面界桩2个,该界线走向说明如下:自采沙场向西0.95公里处441.5米高地起,向东0.95公里至采沙场前小路,沿小路向东偏东南方向1.25公里至小桥,沿河流向南758米后转向西南方向561米再转向南偏东南方向130米至小路,沿小路向东偏东北方向77米后转向南偏东南方向272米,再转向东486米后转向南270米至211.3米高地,转向东1.25公里经221.5米高地至827县道,沿827县道向北1.28公里至红新村路口天涯-04号花岗岩双面界桩。
自天涯-04号花岗岩双面界桩起,向北967米后转向西偏西北方向492米再转向北432米至新兴队居民地西侧,转向东偏东南方向256米至水泥路,沿水泥路向南偏西南方向263米后转向东偏东北方向142米,再沿水泥路转向北偏西北方向78米后转向东249米至827县道与新兴队水泥路交岔口天涯-03号花岗岩双面界桩。
三亚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2023 年修订)
三亚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23年修订)三亚市生态环境局二O二三年十一月前言声环境功能区是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强化噪声源监督管理和环境执法、改善声环境质量的重要依据和手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土空间规划以及用地现状,划定本行政区域各类声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区域。
本划分方案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等文件要求,在原划分方案的基础上调整了部分区域的环境噪声标准适用类别。
本划分方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原《三亚市城市规划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12-2020年)》同时废止。
本划分方案编制单位:海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划分方案由三亚市生态环境局负责解释。
三亚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23年修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和《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等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三亚市行政区域的声环境管理。
二、划分原则(一)以城市规划为指导,按区域规划用地的主导功能、用地现状进行科学划定。
(二)主要以城市规划功能结构和城镇集中建设区为单元划分声环境功能区。
(三)单块的声环境功能区面积,原则上不小于0.5平方千米。
(四)便于城市环境噪声管理和促进噪声治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五)根据城市规模和用地变化情况,噪声区划可适时调整,原则上不超过5年调整一次。
三、划分方法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5类声环境功能区进行划分。
(一)0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根据相关规划文件,本划分方案无符合划分为0类功能区条件的区域。
(二)1类声环境功能区:城市用地现状已形成一定规模或近期规划已明确主要功能的区域,其用地性质符合“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保持安静的区域”规定的区域;Ⅰ类用地占地率大于70%(含70%)的混合用地区域。
三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4 年 6 月
三亚市2024年城镇开发边界局部优化方案三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4年6月目 录一、工作原则及依据 (1)(一)工作依据 (1)(二)工作原则 (1)(三)数据来源 (1)二、优化情形 (2)三、城镇开发边界局部优化方案 (2)(一)城镇开发边界优化总体情况 (3)(二)城镇开发边界调入地块基本情况 (3)(三)城镇开发边界调出地块基本情况 (14)四、局部优化方案合理性分析 (16)(一)拓展倍数符合性分析 (16)(二)划定规则符合性分析 (16)(三)优化方案影响分析 (17)一、工作原则及依据(一)工作依据1、《自然资源部关于做好城镇开发边界管理的通知(试行)》(自然资发〔2023〕193号);2、《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关于规范城镇开发边界管理的通知(试行)》(琼自然资函〔2024〕432号);3、《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4、《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5、《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6、《三亚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二)工作原则1、严格落实耕地保护优先序,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统筹做好开发与保护;2、坚持局部优化和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3、严格落实省下达的规划控制指标,确保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和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不突破;(三)数据来源1.三亚市“三区三线”成果(部下发版)2.2024年三亚市核实处置后部备案永久基本农田数据3.三亚市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4.三亚市2022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5.三亚市域范围内自然资源部备案批准建设用地数据二、优化情形根据自然资源部和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要求,在确保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和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不突破的前提下,可对以下几种情形的城镇开发边界进行局部优化。
(1)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实施、重大政策调整、重大项目(含省预备重大项目)建设,以及行政区划调整涉及城镇布局调整的;(2)因灾害预防、抢险避灾、灾后恢复重建等防灾减灾确需调整城镇布局的;(3)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核实处置过程中确需统筹优化城镇开发边界的;(4)已依法依规批准且完成备案的建设用地,或已办理划拨或出让手续的建设用地,或已核发建设用地使用权权属证书,或已报自然资源部备案通过的历史围填海处理方案范围内的用海,确需纳入城镇开发边界的;(5)已批准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确需优化调整城镇开发边界的;(6)规划深化实施中因用地勘界、比例尺衔接等需要局部优化城镇开发边界的(项目范围界线与城镇开发边界100平方米以内的误差,视为符合城镇开发边界,无需开展局部优化)。
海南省三亚市天涯镇总体规划(2012-2020)
镇区强调对历史文化的保护,积极对接周边景区和红塘湾旅游度假区,完 善和强化作为镇域中心和三亚西部旅游服务基地的职能,并挖掘天涯文化特 质,塑造风情小镇特色。
镇域整合自然、人文资源,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提升旅游 价值。
第10条 发展目标体系
天涯镇发展目标体系详见附表一。
4
海南省三亚市天涯镇总体规划(2012-2020)
第13条 重点产业发展策略
1.热带农业与休闲旅游业 滨海休闲旅游业:依托天涯海角和南山景区、红塘湾和三美湾等旅游度假 区,开发“天涯文化”主题观光、休闲、体验性项目。 山地生态旅游业:依托天涯湖、布山水库、云梦山等山地、湖泊资源,打 造以山林旅游、休闲运动、健康养生为主的休闲度假地。 缓丘海景休闲旅游业:依托镇域西、北缓丘地带的南天门生态园、兰花世 界、文门村等休闲农业基地,发展以热带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生态文化体验、 有机农产品生产研发、农业科技展示等为主的旅游业,打造热带田园休闲旅游 地。
6
海南省三亚市天涯镇总体规划(2012-2020)
文本
第二节 镇域城乡统筹规划
第15条 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近期 2015 年天涯镇域常住人口为 5.0 万人,城镇化率为 46%;
远期 2020 年天涯镇域常住人口为 5.2 万人,城镇化率为 50%。
第16条 城乡居民点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规划建立“镇区(市级旅游度假区)——中心村——一般村”的三级城乡 居民等级结构。
文本
第三章 镇域城乡统筹规划
第11条 镇域城乡规划原则
1.推进城乡统筹策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走以旅促 农、城乡共融、协调发展的发展道路。
2.强调集聚,引导人口和经济向镇区和中心村集中,形成等级规模有 序、空间布局合理、职能分工明确的村镇体系。
全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试点综合开发项目三亚天涯镇力村综
《全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试点综合开发项目三亚天涯镇力村综合示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规划区功能及规模 (2)第三章土地利用 (2)第四章道路交通规划 (3)第五章公共设施规划 (4)第六章绿地和水系规划管理 (4)第七章空间景观规划 (5)第八章市政工程规划 (5)第九章综合防灾规划 (7)第十章建筑规划管理 (8)第十一章控制线要求 (9)第十二章规划实施建议 (10)第十三章附则 (1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控制和引导规划区的建设活动,提升规划区环境品位,为居民和度假者创造优质的人居环境,特制定《全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试点综合开发项目三亚天涯镇力村综合示范区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文本》)。
第二条本《文本》规划区范围是:在现状力村建设用地的基础上,向东、西、北三个方向进行适当扩展,规划区范围总面积约59.59公顷,总建设用地24.25公顷(合363.76亩)。
第三条本规划区范围内的各地块和各类用地的土地使用及全部开发建设活动必须执行本《文本》规定。
第四条本《文本》与图则同时使用,共同作为规划控制管理的依据。
第五条本《文本》涉及的控制指标和技术规范是按照国家现行的规范规定,未涉及的指标应符合国家、海南省和三亚市的有关法规、技术标准的规定。
第六条本规划的主要依据及参考资料1、国家部委、海南省、三亚市、天涯镇政府文件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批准实施广东省东莞市和海南省三亚市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建设试点方案的复函》国土资厅函【2009】1031号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同意开展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和促进土地同意登记试点工作的复函》国土资厅函【2012】347号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试点地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等三个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建设试点办法的通知》(三府2【2011】9号)三亚市天涯镇力村经济社全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试点建设和城边村改造《合作开发合同书》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海南省2012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琼发改重点【2012】163号海南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2012年重点项目责任分工的通知》(琼农办【2012】42号)三亚市国土局《关于力村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项目拟用地意见的函》〔2012〕60号三亚市国土环境资源局三土环资规【2012】336号三亚发改委《全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建设试点——三亚天涯镇力村综合示范区投资备案表》三发改备【2012】19号2、国家、部委、省现行的设计规范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办法》《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旅游局《关于促进农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三亚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三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2011修改版)《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3、业主单位提供的地形图等资料第七条规划原则1、整体协调原则根据三亚市总体规划以及《全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试点综合开发项目(三亚天涯镇力村综合示范区)项目建议书》、《三亚天涯镇力村综合示范项目概念性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功能与规模定位,配置相应的设施和空间,并根据发展的实际,作出必要的深化和调整。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天涯镇镇区控规TYYG-02等地块部分用地土地调查有关事项的通知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天涯镇镇区控规TYYG-02等地块部分用地土地调查有关事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02.15•【字号】三府办〔2019〕21号•【施行日期】2019.02.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天涯镇镇区控规TYYG-02等地块部分用地土地调查有关事项的通知三府办〔2019〕21号天涯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关单位:根据三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项目建设需要,经市政府同意,对天涯镇镇区控规TYYG-02、TYYG-04、TYYG-06及TYYG-07地块部分用地进行调查。
为做好该项土地调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该项目用地位于天涯区辖区内,用地调查面积约135363平方米(海南平面坐标系),具体的土地调查范围四至及坐标详见市科技工业发展委员会出具的三亚市SY2018-078号用地红线图(已在市规划委审核出具的用地红线范围内扣除已下达过土地调查通知的用地)。
土地权属(海南平面坐标系)情况为天涯区黑土村委会集体土地约51436平方米、天涯区布甫村委会集体土地约83927平方米;土地利用现状(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为农用地约120284平方米(其中水田约52019平方米、旱地约57612平方米、可调整有林地约5229平方米、有林地约1049平方米、其他园地约1465平方米、农村道路约2910平方米)、建设用地约15125平方米(其中采矿用地约1869平方米、村庄约13256平方米)、河流水面约54平方米;该项目用地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中规划为园地约127580平方米、采矿用地约1476平方米、公路用地约1606平方米、城镇用地约4801平方米;该项目用地在《三亚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市多规合一,2016年经省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中规划为市县产业园区用地和公路用地。
三亚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
三亚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
调整方案说明
(三亚市农垦省级储备项目610亩)
简本
三亚市人民政府
2022年4月
1.项目概况
本项目用地位于三亚市崖州区东部南滨南起步区范围内,距离崖州站8.09公里,距离崖州湾科技城约5.83公里,距离三亚市中心城区约31公里,项目用地面积共40.6921公顷。
三亚市农垦省级储备项目610亩
位置示意图
2.项目用地情况
三亚市农垦省级储备项目的规划调整情况如下。
项目区调整前规划地类情况图项目区调整后规划地类情况图
计划从亚龙湾红峡谷高尔夫球场核减多规建设用地核减40.6921公顷旅游建设用地,未来实现蓝图建设用地总规模不变。
核减建设用地范围
3.林地补划方案
拟补划IV级保护林地位于北部山区,面积25.5733公顷。
补划IV级保护林地范围。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征收三亚吉阳控制性详细规划A-39地块土地的通告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征收三亚吉阳控制性详细规划A-39地块土地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三亚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3.24•【字号】三府〔2015〕43号•【施行日期】2015.03.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征收三亚吉阳控制性详细规划A-39地块土地的通告三府〔2015〕43号2014年10月31日,三亚市人民政府以三府函〔2014〕690号文件批准同意征收吉阳区(原吉阳镇)干沟村委会岭仔村小组1.9512公顷集体土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5条和《海南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将经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内容和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被征收土地规划性质:住宅用地。
二、被征收土地四至范围:东至岭仔村,南至迎宾路,西至原吉阳镇兆龙路,北至岭仔村(具体以勘测定界图为准)。
三、被征收土地权属单位及面积:吉阳区(原吉阳镇)干沟村委会岭仔村小组集体用地,面积1.9512公顷。
四、土地补偿安置标准:(二)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和青苗补偿标准:按《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海南省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海南省征地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的通知》(琼府〔2014〕36号)、《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安置管理规定(2013修订)〉的通知》(三府〔2013〕43号)及《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三亚市征收集体土地青苗补偿费和征地经费包干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三府〔2011〕208号)规定的补偿标准执行。
五、被征收土地所涉及的农业人员安置途径:(一)根据三亚市人民政府有关征地补偿标准规定,一次性拨付土地安置补助费。
(二)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就业保障,按《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办法的通知》(琼府〔2013〕21号)及《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征地安置预留用地管理办法的通知》(琼府办〔2012〕97号)有关规定办理。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征收天涯区海坡片区控规HCP―02―02地块2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征收天涯区海坡片区控规HCP―02―02地块2.6126公顷集体土地的通告
【法规类别】土地征用与有偿使用
【发文字号】三府[2018]120号
【发布部门】三亚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8.06.20
【实施日期】2018.06.2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征收天涯区海坡片区控规HCP-02-02地块2.6126公顷集体土地的通
告
(三府〔2018〕120号)
经海南省人民政府同意,原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以“琼土环资函〔2006〕925号”文件批准同意征收天涯区(原凤凰镇)桶井村委会凤凰一、二、三等村民小组集体所有土地40.0608公顷集体土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4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5条和《海南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及《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市县征地信息公开工作有关
1 / 1。
对老街区保护与改造更新规划的一些探讨
对老街区保护与改造更新规划的一些探讨摘要:本文结合实例分析了旅游风情小镇老街区保护与更新的规划策略,探讨老街区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老街区;更新;保护;改造近几年来,由于房地产浪潮的影响,全国各地的建设项目普遍增多。
2008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给旅游业、房地产业带来了新机遇,房地产项目和民间自由建设量如雨后春笋。
一些城镇的未利用地和可利用的建设用地被短时间用于建设。
城镇土地被过量耗尽,挤占了城镇升级建设的空间。
一些城镇的老街区,由于居民自古以来生产生活方式的原因,保存着原有的独特居住方式和街道。
这些构成其独特的城市机理,它是城市的无形资产。
但是这些老街区由于它单一的结构以及利用用途,居住环境极差,同时在生产用地减少、土地创收微弱的情况下,居民生活收入不能满足现在的生活需求水平。
因此,这些老街区面临要改造,提高居住环境,利用自身优势进行改造,改变经济方式,促进经济发展。
笔者以海南省三亚市天涯镇老镇区的五龙街区为例,谈一谈老街区改造更新的规划策略和发展模式。
一、天涯镇老镇区五龙街区的概况天涯镇是三亚市南部的一个滨海小镇,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112.18平方公里,总人口为3.6万人,主要以黎族为主。
汉族人口集中在老镇区五龙街。
老镇区自古以来是黎汉两个民族文化往来频繁的地区,其毗邻天涯海角风景区,自古有“文门古道”“天涯若比邻”的流传。
老镇区距离三亚中心城区约22公里。
处于天涯镇镇域的南部地区,东、西、北三面环山(东为马岭、西为发财岭,北为布山岭),南部面向南海。
区内整体地势较平坦。
225国道(东西向)从五龙街北侧经过,与省道S314(南北向)正交在黑龙街路口。
镇区的现状建筑主要集中在海榆西线和S314相交位置。
主要有行政办公、教育、卫生所、旅馆等,大部分建筑的功能是底商上住的形式。
五龙街位于老镇区225国道南侧,其用地范围为:海域西线以南至海边进深约200米,宽约250米围合的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亚市天涯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功能定位和规模 (3)
第三章规划结构和用地布局 (3)
第四章土地使用规划控制 (4)
第五章居住用地规划控制 (6)
第六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控制 (7)
第七章地下空间规划控制 (8)
第八章建筑规划控制 (9)
第九章道路与交通设施规划控制 (10)
第十章绿地景观规划控制 (12)
第十一章河流水系规划控制 (13)
第十二章历史文化保护控制 (14)
第十三章城市设计引导控制 (14)
第十四章场地竖向控制 (16)
第十五章市政公用设施控制 (17)
第十六章环保控制 (19)
第十七章防灾控制 (19)
第十八章附则 (20)
附录 (21)
1
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规划目的
为指导海南省三亚市天涯镇镇区的建设,统筹安排规划范围内的土地使用和各项建设,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为天涯镇的开发建设提供立法依据,特编制《三亚市天涯镇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 规划原则 1. 可持续发展原则
随着海南省国际旅游岛战略和大三亚湾发展战略的推进,天涯镇的发展需要具有前瞻性的规划文件进行指导。
本规划将承载上位规划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将新的发展要求带到天涯镇的实际建设中。
2. 特色精品原则
基于上位规划定位和发挥天涯镇区位条件和资源条件的优越性,认识规划区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优势,弘扬大美天涯文化、打造特色街区、发展综合旅游、塑造城镇特色。
3. 法制科学原则
本规划通过建立完善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体系,解决天涯镇在城市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力图建立科学的、合法的条文法规,严肃而又科学的规划管理体系,以指导今后天涯镇的城市建设。
4. 以人为本原则
本规划立足于天涯镇居民的实际需求,对原规划中与现实需求相矛盾的规划内容、建设项目、空间布局等进行调整,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从而实现规划设计与近期建设、远期目标和城市生活紧密相关。
第三条.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 (3)建设部《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2002) (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5)《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0)
(6)《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 (7)《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 (8)《三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9)《三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10)《海南省三亚市天涯镇总体规划(2012-2020)》
(11)《三亚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暂行版》(2011.3) (12)《海南省小城镇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2011.11) (13)《三亚市现代有轨电车线网方案》(2012.10)
(14)《三亚市中心城区与滨海地区停车专项规划》(2012.10)
(15)国家、海南省、三亚市城乡规划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划和技术规范
第四条. 规划范围
根据《海南省三亚市天涯镇总体规划(2012-2020)》确定的天涯镇镇区范围,规划范围东至天涯海角风景区,南至红塘湾旅游度假区和南海,北至西线铁路,规划总用地规模约238.84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228.59公顷。
第五条. 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2-2020年,与《海南省三亚市天涯镇总体规划(2012-2020)》一致。
第六条. 规划效力
本规划是三亚市天涯镇镇区内土地使用和各类建设的指导性文件,适用于天涯镇镇区规划范围内各类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工作,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做出规划行政许可、实施规划管理的依据。
第七条. 规划强制性内容
本规划强制性内容以下划线(加粗)的形式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进行明确和落实。
3
第二章 功能定位和规模
第八条. 规划定位
综合天涯镇的现状条件及周边环境分析,依据上位规划对天涯镇的规划定位要求,以及天涯镇在各项条件下的功能要素补充,天涯镇区承担着周边风景区、旅游区的旅游公共服务职能;作为天涯镇的公共服务中心,承担着一般的城市公共服务职能;同时,兼具天涯镇自身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所应体现的职能,因此,规划将天涯镇区定位为:
“大天涯”区域的旅游服务基地,以天涯文化、热带滨海、田园、山林风光为特色的风情旅游名镇。
第九条. 功能组成
天涯镇镇区的功能主要包括风情小镇、旅游配套、特色旅游、公共服务、购物餐饮、休闲居住等六大功能。
第十条. 规模控制
规划区总用地面积238.84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228.59公顷。
(附表1) 规划范围内建筑总量控制在168.01万平方米以内。
(附表13) 规划范围内规划人口容量为1.5万人。
第三章 规划结构和用地布局
第十一条. 规划结构
规划在充分研究规划区现状及发展要素、并与周边地区相互协调的基础上,确定规划区未来空间发展和功能布局结构。
规划形成:“一老一新多组团、三横四区环网联;双轴三港内延展、山水海景一线连”的规划结构。
(1)一老一新多组团
新镇区位于红塘湾旅游度假区北侧,西线铁路以南,是天涯镇未来的城镇中心。
老镇区位于红塘湾东侧,由北部老镇区与南部风情小镇组成。
(2)三横四区环网联
规划以西线高速、海榆西线、天涯路作为天涯镇东西向重要骨架,形成沿滨海带型展开的镇区空间;并形成新镇区核心区、西部居住社区、老镇区、风情小镇四个功能区。
(3)双轴三港内延展
规划以火车站广场轴线作为天涯镇未来的山海景观轴线,建设天涯路,串联镇区重要的公共设施群落。
同时,以高速公路出入口与老镇区连接的广场路作为旅游门户轴线。
连接老镇区、风情小镇、高速公路及腹地旅游资源。
规划以西部码头、中部码头和东部码头作为主要的水上活动码头,组织滨海旅游项目。
各码头即为水上活动码头,同时也是滨海各景点水上交通的联系通道。
码头的建设可以纳入三亚滨海游览线路中,开展海上旅游线路。
(4)山水海景一线连
天涯镇滨海区域有丰富的山水海景景观。
东部的天涯海角是世界知名景点,马岭建立了滨海与内陆山地的联系,风情小镇传统街道传达了历史与民俗的印记,红塘湾开阔的沙滩与海面是天涯原生态海岸的代表,塔岭与三美湾与南海观音紧密联系。
天涯镇滨海景观线串联起了诸多著名而富有地方特色和人文精神的景区,成为天涯镇最为美丽和独具代表性的风景线。
第十二条. 用地布局 (1)居住用地
规划范围内居住用地包括二类居住用地25.3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