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往来[1]
中国与非洲贸易不断发展
国与非洲国家和人民之间不断加强政治互信和 经济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 中国与非洲外交关系开启50周年之际,有一 个中非关系史上具有历史丰碑意义的合作工程 值得大书特书,那就是举世闻名的坦赞展 贸 易
李 文 锋
20 0 6年适 逢 新 中国 与 非 洲 国家开启外交关系 50 周年,中 非贸易也走过了 5 0 年光辉历 程。半个世纪以来,中非贸易 往来日益频繁,规模逐渐增 大,质量不断提高,内涵日益 丰富,关系愈加密切,成为中 国与非洲国家全面友好合作关 系发展的明证。
1950 年,中非贸易额仅为 1200 万美元,1955 年上升为 3474 万美元,1965 年达到2. 5 亿 美元 ,这是 2 0 世纪 6 0 年 代 中 非 贸易 最 好 成绩 。上 世 纪 80 年 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中 国十分重视同非洲国家的友好 合作,中非贸易额取得年均增 长3. 6% 的好成绩。90 年代,中 非进出口总额一直保持增长势 头。其中不少年度的增幅在 40% 以上。2000 年中非贸易额 首次超过 100 亿美元,2005 年 则达到 397. 4 亿美元,是 50 年
中非贸易的发展的另一特 点体现在质的根本改观上。首 先是商品结构不断优化。上世 纪 50 年代,主要以棉花、农矿 产品等初级产品为主;60 年代 至 70 年代则以轻纺产品为主, 工业制成品和半制品的出口逐 步增长;90 年代中国对非洲出
柳工装载机首次大批量出口非洲
5
当地工人在南非纽卡斯 尔市一家由华商投资兴 建的服装厂里加工服装
总额的 50% 以上。
非贸易的发展,到 2005年中国
中非贸易的第三个特点是 对非洲出口超 1 亿美元的国家
贸易方式日趋多样。中非贸易 已达 26个,中国从非洲进口超
中国和非洲的商贸关系有哪些特点?
中国和非洲的商贸关系有哪些特点?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非之间的商贸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
正是因为这些关系,中非之间的合作变得越来越紧密。
那么什么是中国和非洲的商贸关系呢?下面将具体介绍一下。
1.合作共赢的精神中国和非洲的商贸关系基于合作共赢的精神,这是其独特的特点之一。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经表示:“中非合作是一个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使中非两边人民受益的过程。
” 这种“共赢”的合作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利益,而且还带来了更深层次的人民之间的交流和理解,这是双方都十分重视的。
2.互利共赢的贸易模式中非之间的贸易也是互利共赢的模式。
中国向非洲出口的产品中,有很多是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如高铁技术、通信技术等;同时,非洲对中国来说则是一个潜在的庞大市场,在这个市场上,中国可以出售大量的手机、电视、汽车等日常消费品。
这种互利互惠的贸易模式,不仅使得中非之间的经贸关系更加接近,而且也为两者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和潜力。
3.政府间的支持和协调在中国和非洲之间的商贸互动过程中,政府的支持和协调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和非洲的政府高层之间进行的多次交流和磋商,使得两者之间的策略协调、政策指导和团队合作得以得到极大提升。
中国将自己的资源、经验和技术与非洲分享,帮助非洲实现经济腾飞,同时,中国也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政治、战略和燃料等多方面的支持。
4.文化交流和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除了商贸关系之外,在文化交流和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方面,中国和非洲之间的深厚关系也日益增加。
在近年来举办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中,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之间的了解和认识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此外,在中国援助非洲方面,人民之间的支持和合作也得到了充分发挥,最终为中非双边之间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总之,中非之间的商贸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和互惠互利的关系。
在这个双方互动的过程中,除了政府之间的支持和政策指导之外,文化和人民之间的交流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关系
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关系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关系长期以来得到了双方的普遍认可和持续推动。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之一和充满潜力的非洲大陆,两者之间的经贸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将就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关系进行探讨,并分析其中的合作重点和互利共赢的机遇。
1. 合作重点的多元化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能源资源、农业合作等。
在基础设施方面,中国积极参与非洲的道路、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非洲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贸易投资方面,中国持续增加对非洲的投资规模,同时也鼓励非洲各国增加对中国的出口。
能源资源是双方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中国通过与非洲国家的合作,获得了稳定的能源供应,而非洲国家则得到了必要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另外,中国与非洲的农业合作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通过技术、培训和投资的方式,中国帮助非洲国家提高了农业产能,并增加了农产品的出口。
2. 互利共赢的机遇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是基于互利共赢的原则。
一方面,非洲国家通过与中国的合作,得到了技术、资金和市场等方面的支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
另一方面,中国通过与非洲国家的合作,丰富了自身的资源和市场,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中国的投资和援助项目在非洲国家带动了就业和经济增长,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此外,中国还积极促进了非洲国家间的合作,帮助非洲加强了区域一体化进程,并为促进非洲大陆的和平与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3. 持续挑战与应对之策虽然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关系取得了诸多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一些非洲国家的负债问题。
其次,存在一些不负责任的争议性资金借贷行为,加剧了非洲国家的债务风险。
此外,一些非洲国家的政治风险和内部治理问题,也对经贸合作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和非洲各国需要加强沟通与合作,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并加强监管和风险评估体系的建设。
双方还可以进一步深化合作,加强技术和人才交流,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合作与发展
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合作与发展近年来,中国与非洲之间的贸易合作不断深化,为双方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中国积极参与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同时非洲国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市场,为中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文将就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合作与发展进行探讨。
一、背景介绍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关系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但直到21世纪初,双方贸易额才开始快速增长。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充分意识到非洲作为一个有潜力的市场,并积极扩大与非洲国家的贸易往来。
非洲国家则希望吸引更多中国投资,以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贸易合作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合作得益于双方的互补性。
中国在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强大的实力,而非洲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新兴市场。
中国通过进口非洲的石油、铜、铁矿石等资源,满足了国内市场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
同时,中国向非洲出口了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纺织品等制成品,满足了非洲国家对工业品的需求。
在贸易合作中,中国还致力于推动非洲国家的出口多样化。
中国为非洲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市场准入机会,帮助非洲加工制造业和农业发展。
中国还鼓励企业投资非洲,并积极开展产能合作,通过建设工业园区和推动本地产业发展,促进非洲国家的经济结构升级。
三、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与非洲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
非洲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大陆,迫切需要改善自己的基础设施,以支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并提供了大量的贷款和援助。
中国与非洲国家合作建设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基础设施项目,如铁路、公路、港口和机场等。
例如,中非合作铁路项目(例如肯尼亚蒙内铁路)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非洲国家的交通运输能力。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非洲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促进了区域贸易和合作。
四、可持续发展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合作还致力于可持续发展。
中国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与非洲国家一道寻找绿色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途径。
中国与非洲间的贸易关系
中国与非洲间的贸易关系中国与非洲之间的贸易关系日益紧密,双方在经济、贸易、投资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为非洲国家提供了机遇和发展动力,同时也在改善中国的能源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历史回顾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历史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
早在古代,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就曾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非洲。
现代中国与非洲间的贸易关系则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当时中国开始向非洲出口机械、电子产品和纺织品,进口非洲的原材料。
然而,在那个时候,贸易规模有限,而且主要是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之间。
二、中国的对非洲投资近年来,中国对非洲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企业纷纷涌入非洲,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采、农业、制造业等领域。
中国的资金和技术帮助非洲国家加快了经济发展,改善了基础设施,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生活水平。
中国的投资对非洲来说是一种机遇,同时也为中国提供了更多的市场和资源。
三、非洲对中国的贸易中国是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
非洲国家出口石油、矿产、木材、农产品等资源产品给中国,同时进口中国的机械、电子产品、纺织品等制成品。
中国的消费市场对非洲的出口产生了重要影响,为非洲创造了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同时,中国对非洲产品的需求也帮助非洲国家多样化其出口产品,提高了对外贸易的稳定性。
四、贸易合作的影响中国和非洲通过贸易合作共同受益。
中国的投资和贸易帮助非洲国家加速了经济发展,改善了基础设施,提高了生活水平。
中国市场的需求也为非洲国家提供了巨大机会,帮助其实现经济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对于中国来说,非洲是一个重要的能源供应来源,合作也提高了中国的能源安全。
然而,中国与非洲之间的贸易关系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贸易不平衡和资源开采所带来的环境问题需要得到解决。
此外,在一些非洲国家,缺乏透明度和腐败问题也给合作带来了一定困扰。
因此,双方应加强合作,解决这些问题,推动贸易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中非合作的重要意义
中非合作的重要意义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中非合作关系日益紧密。
近年来,中非合作论坛、一带一路倡议等合作平台为中非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文将阐述中非合作的重要意义,分析中非合作的案例,并探讨中非合作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二、中非合作的重要意义1.促进非洲经济发展:中非合作有力地推动了非洲国家的经济增长。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近年来,非洲经济增速在全球各大洲中位居前列。
中国对非洲的投资和援助,为非洲国家提供了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支持,助力非洲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
2.提升中非贸易往来:中非贸易规模逐年扩大,中国已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
双边贸易的快速发展,为非洲国家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提高了当地人民生活水平。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非合作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成果丰硕。
中国企业在非洲参与了众多基础设施项目,如铁路、公路、港口、电力等,为非洲国家改善基础设施条件,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对外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4.提高教育、卫生水平:中非合作在教育、卫生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中国为非洲国家援建了大量学校、医院,提供教育培训和医疗援助,提高了当地教育、卫生水平。
5.深化文化交流:中非合作促进了文化交流与互动,增进了双方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友谊。
双方在文化、艺术、体育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展示了中非文化的独特魅力。
6.增进政治互信:中非合作强化了双方政治互信,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
双方在联合国等国际舞台上相互支持,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三、中非合作案例分析1.非洲基础设施建设案例:以埃塞俄比亚为例,中国企业在埃塞俄比亚承建了亚的斯亚贝巴至吉布提铁路,结束了埃塞俄比亚没有现代化铁路的历史。
这条铁路成为非洲大陆第一条跨国电气化铁路,极大地提高了埃塞俄比亚的物流效率。
2.中非贸易合作案例:以尼日利亚为例,中国是尼日利亚最大的石油进口国。
双方在石油领域开展了深入合作,促进了尼日利亚石油产业的发展,为双边贸易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全文)
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2010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目录前言一、促进贸易平衡发展二、拓展相互投资领域三、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四、加强发展能力建设五、帮助提升民生水准六、拓宽中非合作领域七、发挥中非合作论坛引领作用结束语附录前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国和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以上。
发展经济和推动社会进步是中国与非洲共同面临的任务。
多年来,在发展过程中,中国与非洲充分发挥双方资源条件和经济结构等方面的互补性,按照平等相待、讲求实效、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不断加强经贸合作,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实践证明,中非经贸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有助于非洲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促进了中非共同繁荣和进步。
20世纪50年代,中非经贸合作以贸易和对非援助为主。
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内容日益丰富。
特别是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后,双方经贸合作进一步加强和活跃,贸易、投资、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全面推进,金融、旅游等领域的合作逐步拓展,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中非经贸合作是南南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南南合作注入新的活力,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也愿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一道,加强与非洲国家的磋商与协调,共同参与非洲建设,共同推动非洲的和平、发展与进步。
一、促进贸易平衡发展贸易是中非经贸合作最初的形式。
伴随着中非关系的发展和交往的增多,中非贸易规模日益扩大。
1950年,中非双边贸易额仅为1214万美元,1960年达到1亿美元,1980年超过10亿美元。
2000年迈上百亿美元台阶后,中非贸易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2008年突破了10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非洲出口508亿美元,自非洲进口560亿美元。
2000年至2008年,中非贸易年均增长率高达33.5%,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2.2%升至4.2%,占非洲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3.8%升至10.4%。
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
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话题。
为了探究这一话题,本文将分别从合作的历史背景、现状以及未来展望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历史背景中国和非洲的经贸合作可以追溯到1955年的《万隆会议》。
当时,中国的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五项和平共处原则,其中一项就是“互不干涉内政”。
这一原则深受非洲国家的欢迎,被视为保护非洲独立和主权的重要保障。
此后,中非两国的合作不断加强和发展。
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和非洲部分国家的经济起飞,两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更是日益频繁。
与此同时,中国逐渐成为非洲国家的重要援助国和贸易伙伴,开展了许多互利合作项目。
二、现状分析当前,中非经贸合作已经成为了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要板块之一。
中国与非洲各国的经济互补性很高,尤其是在资源、市场和人力资源等方面。
同时,中国也十分看重非洲市场的潜力和发展前景。
因此,中国已经成为了非洲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和第二大投资国。
首先,中国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和资源来满足国内的供给需求。
例如,中国从非洲进口的主要商品包括石油、天然气、铜、煤炭、锰矿、铁矿石等。
这些资源的进口不仅帮助中国满足了国内的原材料需求,而且也促进了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
其次,中国也通过对非洲的援助和投资,帮助非洲国家改善了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20年底,中国已经向非洲提供了2600多亿元人民币的援助,支持了非洲国家的农村发展、医疗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此外,中国对非洲国家也积极投资,支持非洲经济的稳定增长。
2018年,中国对非洲的投资超过了44亿美元,其中60%以上的投资流向了能源、交通和电信等基础设施领域。
三、未来展望未来,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首先,当前国际形势下,全球化逆风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都给中国和非洲的经贸关系带来了挑战,但实际上这也为两国的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非洲是一个人口众多、市场巨大的大陆,中国希望通过进一步拓展经贸往来,以此为契机扩大贸易规模和投资领域,同时也加强两国在国际事务方面的合作。
中国与非洲国家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中国与非洲国家的经济交流与合作近年来,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往来、投资合作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这种合作不仅帮助非洲国家加速发展,也为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机会。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与非洲国家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首先,基础设施建设是双方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中非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
在这一框架下,中国为非洲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铁路、港口、电力等。
这些项目的建设不仅有助于解决非洲国家的基础设施瓶颈,也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中国的建设公司也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其次,贸易往来是促进双方经济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途径。
中国是非洲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双方的贸易总额逐年递增。
中国的商品以其优质和有竞争力的价格深受非洲国家的欢迎,而非洲国家的天然资源和农产品则得以畅销中国市场。
这种互补性的贸易模式为中非合作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动力。
除了贸易往来,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投资合作也持续加大。
中国的企业在非洲投资建厂、设立办事处等,为非洲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同时,中国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也被引进到非洲,促进当地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这种投资合作不仅为中国企业带来了利润,也帮助非洲国家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此外,中国与非洲国家还在人文交流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中非之间的学术交流、文化交流、旅游交流等活动不断增加。
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与非洲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展开紧密合作,推动了教育和科研的发展。
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也在深化,相互了解和互信不断提升。
然而,中非经济交流与合作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争议。
首先是不平衡的贸易结构。
非洲国家向中国出口了大量的原材料,而从中国进口了大量的商品。
这种贸易结构导致了非洲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相对滞后,严重依赖原材料的经济模式没有得到改变。
其次是一些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问题。
中国对非洲的国际贸易合作
中国对非洲的国际贸易合作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与非洲之间的国际贸易合作也愈发紧密。
中国作为非洲的重要合作伙伴,不仅在贸易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也为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从贸易规模、合作方式等方面详细探讨中国与非洲的国际贸易合作。
一、贸易规模中国与非洲之间的贸易规模一直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与非洲的贸易总额达到了2000亿美元,比2018年增长了20%左右。
中国对非洲的出口额约为1000亿美元,进口额约为1000亿美元。
这一规模使得中国成为非洲大陆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之一。
二、合作方式中国与非洲的合作方式多种多样,涵盖了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众多领域。
首先是贸易合作,中国向非洲输出了大量的机电设备、矿产品、纺织品等商品,而非洲则向中国输出了一些特色农产品、原材料等商品。
在投资方面,中国企业纷纷涉足非洲市场,对非洲的制造业、农业、能源等领域进行投资,推动了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
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和贷款,为非洲国家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三、合作成果中国对非洲的国际贸易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首先,双方合作贸易额不断增加,为非洲国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中国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也为非洲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发展资源,帮助其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跨越发展。
其次,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和援助项目带动了当地就业,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此外,中国对非洲的技术转让和人员培训也有力地推动了非洲国家的科技水平和人力资源能力的提升。
四、合作前景中国与非洲的国际贸易合作前景广阔。
随着非洲国家的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其市场潜力日益被重视。
中国将继续加大对非洲的投资力度,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面。
双方可以在农业、制造业、能源资源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实现互利共赢。
总之,中国对非洲的国际贸易合作已经成果丰硕,并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双方的合作不仅惠及中国和非洲两国,也为推进全球经济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关系与前景
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关系与前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非洲国家的快速发展,中国与非洲之间的贸易关系越来越紧密。
这种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已经成为两个地区之间的一项重要合作。
本文将探讨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关系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可能的前景。
1. 中国与非洲贸易的现状近年来,中国与非洲之间的贸易额不断增加。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数据,截至2019年,中国与非洲之间的贸易额已经达到了2000亿美元。
中国已经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之一,非洲也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这种贸易关系的增长主要是受到了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首先,中国的经济增长为非洲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通过向非洲出口商品和服务,中国可以满足其国内消费需求,并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其次,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中国企业扩大生产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中国通过投资和合作,帮助非洲国家开发和利用他们的资源,同时也为中国提供了稳定的资源供应。
2. 影响中国与非洲贸易关系的因素尽管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关系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以下是影响中国与非洲贸易关系的一些主要因素:(1)非洲国家的政府稳定性:政府的政治稳定度对外商投资和贸易合作非常重要。
一些非洲国家面临着政治不稳定、腐败和安全问题,这可能会对贸易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2)基础设施建设: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相对滞后。
这给中国企业在非洲开展业务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中国已经承诺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非洲改善其基础设施建设,这将进一步促进贸易合作。
(3)贸易壁垒:一些非洲国家存在贸易壁垒,如高关税、技术要求和保护主义政策等。
这些壁垒限制了中国企业在非洲市场的发展,需要通过多边和双边协议来减少贸易壁垒。
3. 中非贸易关系的前景尽管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关系面临一些挑战,但其前景依然乐观。
以下是展望中非贸易关系前景的一些因素:(1)更深入的合作:中国和非洲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将进一步深化和扩大。
中国已经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这将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贸易和人文交流。
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合作与互利共赢
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合作与互利共赢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合作关系历史悠久,始终致力于实现互利共赢。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非洲国家的发展,双方的经济关系不断加深,并为两个地区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双方合作模式、共赢机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历史背景自1955年中国政府首次与埃及、苏丹等非洲国家签署外交文件后,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合作关系逐渐发展。
后来,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逐渐成为非洲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近年来,习近平主席的“一带一路”倡议更是为中非贸易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使双方关系越发紧密。
二、双方合作模式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合作主要采取的是互惠互利的方式。
中国以投资、技术转让、基建建设和人才培训等方式助力非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同时,非洲出口了大量的石油、矿产资源和农产品等资源回馈中国市场。
双方形成了多层次、多领域的贸易合作格局。
三、共赢机制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合作形成了一套多元化的合作机制,实现了互利共赢。
首先,双方建立了政府间的合作机制,通过高层互访、政策对接等方式推动双边经济合作。
其次,企业间的合作也得到了积极推动,大量的中国企业赴非洲投资,带动了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
此外,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也是中非贸易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学术界的交流合作不断推进。
四、未来发展方向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合作还有巨大的潜力和空间。
双方可以进一步加强农业合作,共同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同时,双方可以扩大经贸投资规模,进一步提升互利共赢的水平。
此外,创新科技合作也是未来的发展重点,中非双方可加强科技创新和合作,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转让。
总之,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合作关系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且前景广阔。
中非双方在贸易合作中致力于实现互利共赢,共同追求经济发展和繁荣。
未来的中非贸易合作将会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为中非两个地区带来更多机遇与发展。
中非贸易经贸关系
中国与非洲贸易经贸关系1.中非经贸关系的发展中国与非洲虽然相隔万里,但是中国和非洲友谊源远流长,基础坚实。
中非有着相似的历史遭遇,在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始终相互同情、相互支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新中国成立和非洲国家独立开创了中非关系新纪元。
半个多世纪以来,双方政治关系密切,高层互访不断,人员往来频繁,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协调日益加强。
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非洲国家也给予中国诸多有力的支持。
良好的政治互信基础和深厚的友谊,为中非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与非洲经贸合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双方经贸合作互补性很强。
中国在非洲的主要贸易伙伴是南非、埃及、尼日利亚、安哥拉、摩洛哥、加蓬、多哥、苏丹、肯尼亚、利比亚等国。
半个世纪以来,中非经贸合作规模逐步扩大,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1956年中国与埃及建立外交关系时,中国与整个非洲贸易只有1200万美元。
到2000年,中非贸易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尤其是从2001年以来,中非贸易额每年以接近40%的速度递增。
2005年中非贸易额达到397.4亿美元。
在2008年,中非贸易额更是106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在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2009年中国同非洲贸易额910.7亿美元,同比下降15.7%;我对非出口477.7亿美元,同比下降6.8%,比全国出口降幅低9。
2个百分点;我从非进口433.3亿美元,同比下降22.6%,比全国进口幅度高11.4个百分点。
但是,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关系前景依然被看好。
中国与非洲贸易进出口商品结构趋于多样化。
非洲的丰富的自然资源适应国内经济发展对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国出口产品物廉价美,比较适应非洲的消费水平。
近年来,中国对非出口商品构成逐步从纺织、服装、箱包等轻工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为主转变。
特别是2000年之后,以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机电产品为主的产品,逐渐占到中国对非出口商品总额的半壁江山。
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合作与发展
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合作与发展中国和非洲是两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大陆,近年来两者之间的贸易合作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本文将从贸易合作的背景、合作机制、双赢效应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揭示中国与非洲贸易合作的重要性和潜力。
一、贸易合作背景中国和非洲都是经济增长最快、潜力巨大的地区,双方之间存在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和非洲国家的寻求经济发展,双边贸易逐渐成为推动两者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合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中国向非洲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和贷款,帮助非洲国家建设基础设施和发展产业。
从此以后,中非贸易不断增长,双方的贸易额也逐年攀升。
如今中国已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贸易额遥遥领先。
而非洲则为中国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市场,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二、合作机制中非贸易合作主要通过政府间合作与企业间合作两种机制进行。
在政府间合作方面,中国和非洲国家通过签署双边合作协议、建立合作机构等方式,推动贸易合作进程。
例如,中国设立了“中国非洲合作论坛”和“中非经贸合作区”,以加强中非贸易合作的机制。
而在企业间合作方面,中国和非洲企业利用市场机制,通过合资、合作、建厂等方式进行贸易往来。
中国的大型企业积极投资非洲,建设工厂和生产基地,为非洲创造了大量的工作机会,并促进了非洲本地产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非洲的资源和原材料也源源不断地输入到中国市场,满足了中国的需求。
三、双赢效应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合作对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双赢效应。
首先,中国的大量投资和援助帮助了非洲国家改善了基础设施,提高了生活水平,促进了经济发展。
其次,中国通过与非洲国家的贸易合作,可以获取到丰富的资源和原材料,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另一方面,非洲国家通过与中国的贸易合作,可以将自己的资源转化为经济收益,增加了外汇储备,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与此同时,中国市场的需求也为非洲国家提供了广阔的出口机会,帮助非洲国家实现了出口多元化。
“一带一路”下中非贸易的现状
“一带一路”下中非贸易的现状一、“一带一路”下中非贸易的现状(一)中非贸易规模保持增长中国和非洲国家在过去20年里的双边贸易总量表明,时不时会出现上升的趋势。
中国对非洲出口的总量表明,中国对非洲国家的出口总量从2002年上升到2020年,其对非洲出口增速在2002年至2008年期间有所放缓。
与前一时期相比,2016年略有下降,出口下降15%,但最早开始在2017年出现回升。
因此,中国对非洲的出口整体增加。
2015年,这一数据达到峰值10.854万美元,而“一带一路”倡议于2013年正式启动。
这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能否促进中国对非洲出口额增长提供了现实依据。
中国对非洲出口过去20年中,这一比例一般均有增长,并在2015年提交了“一带一路”倡议后达到4.8%。
从2002年到2020年,中国对非洲的出口数据显示,中国对非洲的贸易持续维持强有力的趋势,因此,“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后,贸易达到了顶峰。
中国与沿带公路的非洲国家的贸易量在2009年稳步增加。
在2014年达到了峰值210.726亿。
2010年,双边贸易增长率高达38.47%,2014年更低。
首先,2009—2013年期间是金融危机爆发五年后。
金融危机对非洲等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不可忽视,中国也面临着双边贸易困扰。
其次,双边贸易从2014年的最高峰复苏和恢复表明2013年实施的“一带一路”倡议对沿途中国和非洲国家之间的贸易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
另一方面,应在2014年到2020年贸易额持续增长,这也可以从过去五年的增长率回升中看出,但是事实上在2014年峰值后在2015年连续两年已经下降,2016 年更是后五年的谷值为 1422.89 亿。
在2015年的经济增长呈现负19 . 34 %的低点,为10年来的最低增长率。
这是因为2014年后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石油价格下降,非洲国家经济增长也放缓,因此对海外投资需求较小,降低了中非双边贸易增长的速度。
中国和非洲的对外贸易额是否存在巨大的差距?
中国和非洲的对外贸易额是否存在巨大的差距?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非洲各国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
但是,中国和非洲各国之间的对外贸易额是否存在巨大的差距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一、中国与非洲整体贸易额差距显著中国和非洲各国的对外贸易额确实存在较大的差距。
截至2021年上半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达到了32.2万亿人民币,而非洲各国的进出口总额只有了1.3万亿美元。
这一数字差距非常明显。
二、中国与非洲在商品贸易上的差距中国与非洲在商品贸易上的差距也非常显著。
以2020年数据为例,在中国对非洲的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和传统轻工业制品总计占比74.7%。
而在非洲向中国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的占比则非常高,包括矿产品和农产品等。
三、中国与非洲在服务贸易上的差距非洲的经济发展多依赖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中国相比还欠缺更新的技术、设计以及制造方面的服务支撑。
据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向非洲提供的服务主要是劳务,包括中国的建筑师、工程师、医生和技术员等。
而非洲向中国提供的服务主要是旅游业。
四、中国对非洲的投资与援助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投资和援助力度日益加大,这也是两者之间的贸易差距正在缩小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统计,2018年,中国已经成为非洲的第一大投资国。
同时,中国也在积极参与非洲的扶贫和援助工作,提供医疗、教育、农业等方面的帮助。
五、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前景未来,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中国和非洲之间的经济往来和贸易额将会继续增加。
同时,中国也将加大对非洲国家的投资和援助,助推非洲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和非洲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确实存在较大的差距。
但是,随着双方贸易合作的不断加强,这一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和非洲之间的经济合作将会更加紧密和繁荣。
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
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前言当前,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与非洲国家顺应形势变化,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不断深化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大力推动经贸合作,积极探索符合中非实际的共同发展之路。
目前中国已成为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国,非洲成为中国重要的进口来源地、第二大海外工程承包市场和第四大投资目的地。
中非经贸合作的发展,促进了非洲国家民生的改善和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促进南南合作与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通过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中非经贸合作基础更加坚实、机制更加完善,不断涌现新的合作契合点和增长点。
特别是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非洲,宣布一系列支持非洲发展的新举措,为推动中非经贸关系迈上新台阶注入了强大动力。
2010年,中国政府发布了白皮书,介绍了中非经贸合作的有关情况。
这里,就近些年来中非经贸合作取得的进展再作一介绍。
一、推动贸易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非贸易仍然持续了较快发展的态势。
2009年,中国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此后两年多时间里,中非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2012年,中国与非洲贸易总额达到1984.9亿美元,同比增长19.3%。
其中,中国对非洲出口额853.19亿美元,增长16.7%;自非洲进口额1131.71亿美元,增长21.4%。
中非贸易总额、中国对非洲出口总额,以及自非洲进口总额均创历史新高。
图表:图1:2000-2012年中国与非洲贸易情况新华社记者马研编制随着中非贸易额的不断增长,中非贸易占中国和非洲对外贸易的比重有所上升。
2000—2012年,中非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从2.23%增加到5.13%。
其中,中国自非洲进口占比从2.47%增加到6.23%,出口非洲的占比从2.02%增加到4.16%。
从非洲角度看,中非贸易占非洲对外贸易的比重,呈现出更为明显的上升趋势。
中非贸易的现状及发展
中非贸易的现状及发展
中非贸易的现状及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总体情况
中非贸易是指中国与非洲各国之间的商品交流和服务贸易活动。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往来不断加强,成
为中国对外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中非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合作领域不断拓展。
二、贸易规模
中非贸易规模逐年扩大。
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19年中非
贸易额达到2087.8亿美元,同比增长2.2%。
其中,中国对非
洲出口1238.9亿美元,同比增长3.4%;自非洲进口848.9亿
美元,同比增长0.8%。
中国一直是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中非贸易额约占非洲贸易总额的20%左右。
三、贸易结构
中非贸易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在中国对非洲的出口中,机电产品依然占据大头,但汽车、船舶及其他运输设备、机械和电子产品等出口也有较大幅度增长。
在中国从非洲进口的商品中,矿产品、植物油、木材等资源性产品仍占据主要地位,但非洲对中国出口汽车、石油、铜、矿石等大宗商品的比例也在逐步增加。
四、合作领域
中非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展。
除了传统的贸易投资领域,中国还积极与非洲国家开展农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人才培养等各个领域的合作,扶持非洲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减贫、促进可持续发展等。
综上所述,中非贸易趋势正向高质量、高效益、高含金量方向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合作空间。
未来,中非双方应致力于加强政策沟通、加强贸易投资合作、拓展合作领域、加强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共同开创中非合作新局面。
中非贸易的发展历程
中非贸易的发展历程
摘要:中国与非洲国家有着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中非的贸易也是维持关系的重要组成。
自从建国以来,中非的贸易有了一个新的发展,平等互利使得双方的贸易平稳发展,为了更好的加强合作,在21世纪,中非开创了中非合作论坛,成为了重要的战略伙伴。
第一章前言
1、国内外的贸易研究
2、提出本文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中非的合作历程
一、古代中非的贸易往来
二、近代中非的贸易往来
三、当代中非的贸易往来
1、中国对非洲贸易的对策
2、90年代以前中非的贸易合作
3、90年代以后中非的贸易合作
第三章目前中非贸易的情况
一、中非合作论坛的出现
二、中非合作的状况
1、中非贸易的成果
2、中非贸易的良好发展
三、新时期中非贸易合作的特点
1、规模的扩大化
2、能源贸易的比例增加
3、“大经贸”发挥了良好的效应
4、贸易往来的丰富和新平台的建设
第四章中非贸易合作的前景
一、非洲国家的贸易策略
1、初级产品的外向型
2、进口贸易的代替型
3、出口贸易的导向型
二、中非贸易前景的判断
1、中非贸易有着互补的作用
2、中非贸易扩大化的机会
3、中非贸易面临的问题
三、中非贸易扩大的建议
1、政府的建议
2、企业的建议
四、中非贸易有着良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致谢语
原创文章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北斗论文网:
本文链接:/biyelunwen/aopenglunwen/jingjixue/2012/0927/823.ht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非贸易成大多数非洲国家经济发展发动机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德国《青年世界报》1月3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南南贸易兴旺》,副题为《对华贸易关系成为大多数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摘编如下: 中国政府临近年终时发布了首部中非经贸合作白皮书。
中国正在成为非洲大多数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自新千年开始,南南贸易飞速发展,带动它的火车头是印度、巴西,尤其是中国。
中非贸易额在1962年恰巧为1亿美元,20年后达到了10亿美元。
2000年,中非贸易额已经达到100亿美元,此后增速越来越快:2008年,中非贸易额超过了1000亿美元。
中国在非洲国家对外贸易的平均比重在这一时期内从3.8%升至10.4%。
也就是说,中国对非洲来说变得重要得多了。
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中非贸易是平衡的。
在中国与非洲的贸易中,进口额与出口额基本持平。
不过,进出口商品的构成并不相当。
中国出口到非洲的商品越来越多地由电器、机械和汽车,也就是由工业品构成;中国从非洲进口的则主要是铜、钢铁、原油和多种农产品(000061)这类原材料和初级产品。
中国也正发展成葡萄酒、咖啡、可可豆和类似产品的繁荣市场。
事实明,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市场成为了非洲出口商的稳定之锚。
中国对金属、石油和其他原材料持续的高需求也给原材料丰富的国家带来了好处,使其出口产品的价格不断上涨。
无论如何,中国近年来显著改善了许多非洲国家向中国出口商品的条件。
欧盟和美国再三要求非洲国家消除贸易壁垒,与此同时却迟迟不取消本国的农业补贴、进口限制,也不免除非洲产品的关税。
中国则采取不同的策略。
中国在国内为非洲出口商举办交易会,积极推动非洲商品进入中国市场。
不仅如此,中国还为多种非洲商品取消了关税,且正在继续扩大免税商品的名单。
资本输出也早已随商品交流而至。
非洲国家到2009年底在中国对企业的累计投资达90亿欧元。
2009年,中国对非洲投资有22%投入了制造业。
过去几年中,大量中国企业在非洲国家建立起生产纺织品和其他劳动密集型消费品的小型工厂。
另外,建筑业方面投资约占中国对非洲投资的15%。
从建国起,中国人民即致力于与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发展平等互利的经贸关系,经贸关系的发展促进了我国与许多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良好的双边关系。
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以经济关系为主展开的,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成为国家关系的重要特征。
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增进了同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这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
同时,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密切了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关系,逐渐在经济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交融的局面,从而有利于创造国际和平环境,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赢得进一步发展的良好机遇。
四是推动商签和落实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为双方企业创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见的商业环境。
三、2015年中国在非投资将达到500亿美元据南非标准银行预测,至2015年中国在非洲投资将达到500亿美元,与2009年相比增长70%;中非双边贸易总额将达到3000亿美元,较2010年的1500亿美元增长一倍。
同时标准银行预测,到2015年,非洲国内生产总值(GDP)将翻一番,从目前的1.5万亿美元上涨至3万亿美元,而发达国家的GDP增长率预期仅为25%。
由于中非贸易合作则是非洲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十五年,中非贸易额每三年翻一番,2010年中非双边贸易额接近1500亿美元,中国将继续保持着非洲最大贸易合作伙伴的地位。
四、专访:新起点新举措新跨越--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就中非经贸合作答新华社记者问新华社阿克拉2月17日电(记者曹凯)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12日至18日应邀率中国政府经贸代表团访问摩洛哥、赤道几内亚和加纳三国。
在结束访非之际,陈德铭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就访非情况和当前中非经贸合作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陈部长,您连续三年每年年初率中国政府经贸代表团访问非洲,这是出于什么考虑?陈德铭:经贸合作是中非友谊的重要基石。
非洲是中国传统友好朋友和可信赖的经贸合作伙伴,中国是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重要投资来源地和主要援助提供国。
巩固和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友好、务实合作,是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立足点,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开展对外经济交往优先考虑的工作重点。
记者:当前中非经贸合作面临什么新形势?此次出访非洲主要任务是什么?陈德铭:今年是我国“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后第二个十年的开始。
根据温家宝总理2009年11月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宣布的加强对非务实合作新八项举措,我国将继续加强与非洲国家的务实合作,特别是要积极开展农业、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开发等有利于改善当地民生的项目合作。
今年是我国大力推进对外援助新模式、新方式的第一年。
根据去年召开的全国对外援助工作会议精神,我国将进一步增加对外援助资金,优化对外援助结构,创新对外援助方式,提高对外援助的质量和效益。
我们在坚持把对外援助视为发展中国家之间相互帮助的同时,一方面要通过对外援助增强受援国自主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带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实现互利共赢。
在援助资金的具体使用上要更加突出重点,无偿援助和无息贷款主要用于援建民事福利性项目、社会公共设施等项目,优惠贷款主要用于有经济效益的生产型项目、资源能源开发项目。
今年也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
中国政府将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并通过积极参与多哈回合谈判,努力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在扩大对非合作方面,我国确定了从2010年开始用三年左右时间减免非洲最不发达国家95%的关税、在国内设立非洲产品展销中心、与多个非洲国家启动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贷款合作等一系列扩大开放的措施。
我们还将进一步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出台更具针对性的扩大对非进口新举措。
总体上看,当前中非经贸合作正处在互利共赢的新起点上,为实现对非经贸务实合作新跨越,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
我希望通过此次访问,向非洲政府和民众传达中国政府发展对非关系的真诚愿望和采取的新举措,了解非洲朋友的真实需求,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化双边务实合作,进一步推动中非经贸关系健康稳步发展。
记者:您这次访问非洲三国,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果?陈德铭:此次访问的三个非洲国家都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且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关系日益密切。
摩洛哥作为地处北非的阿拉伯国家,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经济体,也是非洲通往欧洲和中东地区的重要通道;赤道几内亚是中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和中部非洲关税和经济联盟成员,是中非地区近年来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国家;加纳是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的重要成员,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
访问期间,我拜会了三国领导人,与三国政府相关部门分别举行了对口会谈,重点探讨了如何推动一些新领域的合作,并考察了一些在建项目和当地市场。
虽然此次访问日程紧凑,但内容丰富,成效明显,达到了预期目的。
一是与三国领导人、政府部门和企业界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交流,与非洲朋友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加强双边经贸合作的新途径、新方式,达成了许多新共识。
在摩洛哥,双方就扩大磷肥进口、举办开发区建设高级官员研讨班等议题达成合作意向;在赤道几内亚,双方就人力资源开发、农业渔业合作等议题形成了共识;在加纳,双方同意就基础设施建设、电信合作和融资合作新方式展开合作。
此外,还与三国共同探讨了加强农业领域多层次合作、开展区域项目设计和区域规划等多项议题。
二是更深入地了解了中方务实合作各项举措的实施情况,推动了中非合作论坛第四次部长级会议新举措的落实。
访问期间中国政府相关机构和企业与三国分别签署了多个经贸合作协议,推进了一批双方关注的重点项目。
三是围绕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开展双边务实合作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在建的重大项目、走访不同档次的当地市场以及与中资企业交流,获得了许多切合实际的意见和建议。
四是通过正式会谈会见、接受记者采访、召开媒体座谈会等方式,耐心细致介绍我对非经贸政策和对有关热点问题的立场,增进了非洲国家和国际社会对中国对非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记者:中国和非洲国家同属发展中国家,当前双方共同利益和相互需求明显增多,您对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与非洲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关系有何设想?陈德铭: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调整,中非双方共同利益和相互需求明显增多。
非洲大部分国家处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初期,不仅希望发展对外贸易,还希望在技术转移、减贫、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获得更多的外部支持和帮助。
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政府将继续本着平等相待、讲求实效、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不断深化中非经贸合作,力争使中非经贸合作在互利共赢的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第一,扩大贸易规模,促进平衡发展。
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为双方企业提供更为便利的贸易环境。
中国将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非洲建设物流中心,拓宽中国对非出口的主渠道,促进名优商品的对非出口。
中方还将继续扩大从非洲进口高附加值商品,积极支持非洲提高产品加工和出口能力,促进中非贸易平衡发展。
此外,将探索新途径新方式,推动中非服务贸易发展。
第二,丰富合作方式,提升合作水平。
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扩大对非投资,并引导投资向农业、制造业、金融、商贸、环保等领域拓展。
加快在非各经贸合作区建设步伐,继续在条件成熟的非洲国家建设工业园区,充分利用中非发展基金、非洲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贷款等融资平台,支持非洲经济多元化发展。
加大对非洲国家重大建设项目融资力度,帮助非洲制定区域电力、交通、通讯等项目的规划,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支持非洲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努力。
鼓励企业进行技术转移,提高当地民众就业比例。
第三,突出民生项目,提高发展能力。
中非双方应以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举措为契机,全面提升经贸合作的水平和层次。
中国对非援助将进一步向农业、教育、医疗、卫生、减贫等民生领域倾斜,帮助非洲国家掌握实用技术,改善人民生活。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合作,为非洲培训各类人才,与非洲国家分享发展经验,提高其自主发展能力。
第四,完善公共服务,营造良好环境。
企业是经贸合作的主体,中非双方应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商签和落实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为企业创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见的商业环境。
通过中非企业家大会等机制以及进一步发挥中非双方商会的作用,提供各种经贸促进服务,为中非企业交流与合作搭建更多优质平台。
中国正在成为非洲大多数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自新千年开始,南南贸易飞速发展,带动它的火车头是印度、巴西,尤其是中国。
中非贸易额在1962年恰巧为1亿美元,20年后达到了10亿美元。
2000年,中非贸易额已经达到100亿美元,此后增速越来越快:2008年,中非贸易额超过了10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