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形成过程详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抗凝血酶III,肝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分泌; 9、 von Willebrand因子:介导血小板与内皮下胶原黏附; 10、PAIs: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的抑制因子,抑制纤维蛋
白溶解。
8
凝血因子
► 国际命名的凝血因子
► 因子Ⅰ 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
► 因子Ⅱ 凝血酶原
prothrombin
7
血管内皮细胞的合成及分泌功能
6、 t-PA: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促进纤维蛋白溶 解;
7、TFPI: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糖蛋白,K1,K2,K3串联,分 两步(1)K2与FXa结合,直接抑制FXa的催化活性,同时 TFPI变构,(2)Ca2+,TFPI变构,FVIIa-TF结合,形成FXaTFPI- FVIIa-TF,灭活FVIIa-TF复合物。
-颗粒排出: PF4(血小板因子IV)、血小板源 性生长因子、凝血酶敏感蛋白
溶酶体:酸性蛋白水解酶、组织水解酶
12
血小板的聚集
►主要有ADP、纤维蛋白原、ATP、Ca2+、 TXA2、凝血酶、5-HT、GPII b等参与。
外源性ADP——可逆——第一时相 内源性ADP——不可逆——第二时相 ►血小板聚集机制:凡能降低血小板内cAMP浓
10
血小板的黏附
黏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时出现;主要由血小 板膜上的糖蛋白(GP)受体,主要是 GP 1b, 内皮下成分(主要为胶原纤维)及血浆von Willebrand因子(vWF)参与。
黏附后血小板被激活,出现释放反应
11
血小板的释放
血小板受刺激后,主动外排生物活性 物质的现象。
致密颗粒:5-HT、ADP ATP、钙离子、肾上腺 素
血小板脱颗粒释放内源性ADP
► 胶原
►
氯吡格雷选择性抑制ADP与血小板结合
恶心、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
► 凝血酶与凝血酶受体结合
14
血小板聚集
► PGH2内皮细胞合成的PG合成酶PGI2
血小板内cAMP增多,
游离Ca2+减少 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舒张血管
► 血小板内的PG合成酶对阿司匹林的敏感性远较血管 中PG合成酶高
血栓形成过程
一、血小板、血管、凝血因子 二、血栓形成过程
1、血小板的黏附 2、血小板的释放 3、血小板的聚集 4、内、外源凝血系统
1
血小板
1、从骨髓成熟的 巨核细胞胞质 裂解脱落下来
2、平均寿命7-14天 3、无细胞核,有完
整的细胞膜
2
血小板
颗粒区:1、a-颗粒:PF4(血小板因子IV)——对抗肝素的抗凝血 作用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刺激内皮细胞增殖及血管修复 凝血酶敏感蛋白——促进血小板聚集
外膜:疏松结缔组织
5
中动脉
又名肌性动脉,除大动脉 外,解剖学中有名称的动 脉大多属中动脉。 特点: 1、内膜:内皮下层薄,内弹性膜明
显。 2、中膜:10~40层环行平滑肌及肌
间一些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 3、外膜:可见外弹性膜
6
血管内皮细胞的合成及分泌功能
1、前列环素PGI2和NO:抗血小板粘集作用; 2、 ADP酶:把ADP转变为抗血小板粘集作用的腺嘌呤核苷
酸; 3、凝血酶调节蛋白:内皮细胞表面的凝血酶受体,与血液
中凝血酶结合,激活蛋白C(肝脏合成的一种血浆蛋白), 后者再与内皮细胞合成的蛋白S协同,灭活凝血因子Va和 VIIIa; 4、膜相关肝素样分子:在内皮细胞表面,与抗凝血酶III结 合,灭活凝血酶、凝血因子X、IX等; 5、蛋白S:与蛋白C协同作用;
凝血因子:血浆或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 主要特点:1、除组织因子外,其余均在血液中,且多为肝脏
合成。组织因子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存在于大多数组织细胞, 生理情况下不表达。 TF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属辅助 因子,与 Ⅶ结合并使Ⅶa催化效力增加千倍; 2、除因子Ⅳ是Ca2+外,其余均为蛋白质; 3、因子Ⅱ,Ⅶ,Ⅸ,Ⅹ,Ⅺ,Ⅻ,ⅩⅢ和前激肽释放酶是蛋白内切 酶,以酶原形式存在,需激活才有活性; 4、因子Ca2+,Ⅲ,Ⅴ,Ⅷ和高分子激肽原在凝血反应中起辅因子 (非酶促)作用; 5、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需维生素K,为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 因子。 6、Ⅴ, Ⅷ是最不稳定的因子。
2、致密颗粒:5-HT——促进血管收缩 ADP——血小板聚集,第二时相 ATP、钙离子、肾上腺素
3、20%有溶酶体——酸性蛋白水解酶、组织水解酶 透明区:含微管和微丝,参与血小板形状的维持及变形
血小板两个系统:开放小管系统——摄取血浆物质、释放颗粒内物 质
致密小管系统——收集钙离子、合成前列腺素
血小板内重要的酶:磷脂酶A2,血栓素合成酶、前列腺素合成酶
血小板细胞膜:磷脂——存在花生四烯酸
糖蛋白——主要有GPIb GPIIb
3
大动脉
又称弹性动脉,包括 主动脉、无名动脉、 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动脉、锁骨下动 脉、髂总动脉
4
大动脉
内膜:内皮——单层扁平上皮W-P小体vWF 同时 和胶原纤维及血小板结合 内皮下层——疏松结缔组织:胶原纤维和少量 平滑肌细胞
中膜:平滑肌纤维:病理情况下,可迁入内膜,产生 结缔组织成分,使内膜增厚,动脉硬化重要环节 弹性膜:40—70层 少量胶原纤维 基质主要是硫酸软骨素
► 因子Ⅹ Stuart-Prower factor
► 因子Ⅺ 血浆凝血活酶前质 PTA
► 因子Ⅻ 接触因子
contact factor 内源性
► 因子ⅩⅢ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fibrin-stabilizing
► 此外:此外有前激肽释放酶(PK)和高分子激肽原(HK)来自血小板的磷脂。。
9
凝血因子
度,提高游离Ca2+浓度的因素,均可促进血 小板凝聚,反之,抑制凝聚。
13
血小板聚集
► 血小板内重要的反应:血小板质膜中有花生四烯酸磷脂酶A2花 生四烯酸脱落环加氧酶PGG2和PGH2(很不稳定) PGE2和
PGF2a
► PGG2和PGH2血小板内血栓素合成酶TXA2 血小板内cAMP减少,
游离Ca2+增多
► 因子Ⅲ 组织因子
tissue thromboplastin 外源性 非存在于血液
► 因子Ⅳ 钙离子
Ca2+
► 因子Ⅴ 前加速素
proaccelerin
► 因子Ⅶ 前转变素
proconvertin
► 因子Ⅷ 抗血友病因子 antihemophilic factor.AHF
► 因子Ⅸ 血浆凝血活酶成分 PTC
白溶解。
8
凝血因子
► 国际命名的凝血因子
► 因子Ⅰ 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
► 因子Ⅱ 凝血酶原
prothrombin
7
血管内皮细胞的合成及分泌功能
6、 t-PA: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物,促进纤维蛋白溶 解;
7、TFPI: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糖蛋白,K1,K2,K3串联,分 两步(1)K2与FXa结合,直接抑制FXa的催化活性,同时 TFPI变构,(2)Ca2+,TFPI变构,FVIIa-TF结合,形成FXaTFPI- FVIIa-TF,灭活FVIIa-TF复合物。
-颗粒排出: PF4(血小板因子IV)、血小板源 性生长因子、凝血酶敏感蛋白
溶酶体:酸性蛋白水解酶、组织水解酶
12
血小板的聚集
►主要有ADP、纤维蛋白原、ATP、Ca2+、 TXA2、凝血酶、5-HT、GPII b等参与。
外源性ADP——可逆——第一时相 内源性ADP——不可逆——第二时相 ►血小板聚集机制:凡能降低血小板内cAMP浓
10
血小板的黏附
黏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时出现;主要由血小 板膜上的糖蛋白(GP)受体,主要是 GP 1b, 内皮下成分(主要为胶原纤维)及血浆von Willebrand因子(vWF)参与。
黏附后血小板被激活,出现释放反应
11
血小板的释放
血小板受刺激后,主动外排生物活性 物质的现象。
致密颗粒:5-HT、ADP ATP、钙离子、肾上腺 素
血小板脱颗粒释放内源性ADP
► 胶原
►
氯吡格雷选择性抑制ADP与血小板结合
恶心、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
► 凝血酶与凝血酶受体结合
14
血小板聚集
► PGH2内皮细胞合成的PG合成酶PGI2
血小板内cAMP增多,
游离Ca2+减少 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舒张血管
► 血小板内的PG合成酶对阿司匹林的敏感性远较血管 中PG合成酶高
血栓形成过程
一、血小板、血管、凝血因子 二、血栓形成过程
1、血小板的黏附 2、血小板的释放 3、血小板的聚集 4、内、外源凝血系统
1
血小板
1、从骨髓成熟的 巨核细胞胞质 裂解脱落下来
2、平均寿命7-14天 3、无细胞核,有完
整的细胞膜
2
血小板
颗粒区:1、a-颗粒:PF4(血小板因子IV)——对抗肝素的抗凝血 作用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刺激内皮细胞增殖及血管修复 凝血酶敏感蛋白——促进血小板聚集
外膜:疏松结缔组织
5
中动脉
又名肌性动脉,除大动脉 外,解剖学中有名称的动 脉大多属中动脉。 特点: 1、内膜:内皮下层薄,内弹性膜明
显。 2、中膜:10~40层环行平滑肌及肌
间一些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 3、外膜:可见外弹性膜
6
血管内皮细胞的合成及分泌功能
1、前列环素PGI2和NO:抗血小板粘集作用; 2、 ADP酶:把ADP转变为抗血小板粘集作用的腺嘌呤核苷
酸; 3、凝血酶调节蛋白:内皮细胞表面的凝血酶受体,与血液
中凝血酶结合,激活蛋白C(肝脏合成的一种血浆蛋白), 后者再与内皮细胞合成的蛋白S协同,灭活凝血因子Va和 VIIIa; 4、膜相关肝素样分子:在内皮细胞表面,与抗凝血酶III结 合,灭活凝血酶、凝血因子X、IX等; 5、蛋白S:与蛋白C协同作用;
凝血因子:血浆或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 主要特点:1、除组织因子外,其余均在血液中,且多为肝脏
合成。组织因子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存在于大多数组织细胞, 生理情况下不表达。 TF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属辅助 因子,与 Ⅶ结合并使Ⅶa催化效力增加千倍; 2、除因子Ⅳ是Ca2+外,其余均为蛋白质; 3、因子Ⅱ,Ⅶ,Ⅸ,Ⅹ,Ⅺ,Ⅻ,ⅩⅢ和前激肽释放酶是蛋白内切 酶,以酶原形式存在,需激活才有活性; 4、因子Ca2+,Ⅲ,Ⅴ,Ⅷ和高分子激肽原在凝血反应中起辅因子 (非酶促)作用; 5、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需维生素K,为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 因子。 6、Ⅴ, Ⅷ是最不稳定的因子。
2、致密颗粒:5-HT——促进血管收缩 ADP——血小板聚集,第二时相 ATP、钙离子、肾上腺素
3、20%有溶酶体——酸性蛋白水解酶、组织水解酶 透明区:含微管和微丝,参与血小板形状的维持及变形
血小板两个系统:开放小管系统——摄取血浆物质、释放颗粒内物 质
致密小管系统——收集钙离子、合成前列腺素
血小板内重要的酶:磷脂酶A2,血栓素合成酶、前列腺素合成酶
血小板细胞膜:磷脂——存在花生四烯酸
糖蛋白——主要有GPIb GPIIb
3
大动脉
又称弹性动脉,包括 主动脉、无名动脉、 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动脉、锁骨下动 脉、髂总动脉
4
大动脉
内膜:内皮——单层扁平上皮W-P小体vWF 同时 和胶原纤维及血小板结合 内皮下层——疏松结缔组织:胶原纤维和少量 平滑肌细胞
中膜:平滑肌纤维:病理情况下,可迁入内膜,产生 结缔组织成分,使内膜增厚,动脉硬化重要环节 弹性膜:40—70层 少量胶原纤维 基质主要是硫酸软骨素
► 因子Ⅹ Stuart-Prower factor
► 因子Ⅺ 血浆凝血活酶前质 PTA
► 因子Ⅻ 接触因子
contact factor 内源性
► 因子ⅩⅢ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fibrin-stabilizing
► 此外:此外有前激肽释放酶(PK)和高分子激肽原(HK)来自血小板的磷脂。。
9
凝血因子
度,提高游离Ca2+浓度的因素,均可促进血 小板凝聚,反之,抑制凝聚。
13
血小板聚集
► 血小板内重要的反应:血小板质膜中有花生四烯酸磷脂酶A2花 生四烯酸脱落环加氧酶PGG2和PGH2(很不稳定) PGE2和
PGF2a
► PGG2和PGH2血小板内血栓素合成酶TXA2 血小板内cAMP减少,
游离Ca2+增多
► 因子Ⅲ 组织因子
tissue thromboplastin 外源性 非存在于血液
► 因子Ⅳ 钙离子
Ca2+
► 因子Ⅴ 前加速素
proaccelerin
► 因子Ⅶ 前转变素
proconvertin
► 因子Ⅷ 抗血友病因子 antihemophilic factor.AHF
► 因子Ⅸ 血浆凝血活酶成分 P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