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理变化是怎样的

合集下载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疾病。

其特征性的症状为对称性周围性多个关节慢性炎性病变,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过程。

主要病理改变为:滑膜炎、滑膜细胞增殖、炎性细胞浸润以及血管翳形成。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Θ类风湿关节炎几乎见于所有的种族和民族Θ在多数人群中,类风湿关节炎的患病率为患病率为0.3-1.5%,0.3-1.5%,0.3-1.5%,我国的发病率我国的发病率为0.32-0.36%Θ RA RA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发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发病高峰在高峰在35-5035-5035-50岁岁Θ女性与男性患本病的比例为女性与男性患本病的比例为2-3:12-3:1遗传倾向目前认为RA的遗传基础与HLA-DR4相关。

因为感染因子的致病抗原与H LA-DR4某些亚型的B链第三高变区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相同,即有共同表位(共同抗原决定簇)类风湿关节炎是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

感染因子内分泌因素:类风湿关节炎在女性发病率高于男3.3.内分泌因素:类风湿关节炎在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妊娠期病情减轻,而产后又加重,这提示各种性激素对其病情有影响。

免疫学异常。

4.4.免疫学异常。

发病机制抗原(感染因子)抗原(感染因子)抗原(感染因子) T T 淋巴细胞的识别和活化识别和活化 免疫反应免疫反应免疫反应产生抗体产生抗体 关节炎症反应和破坏关节炎症反应和破坏 病理改变�关节滑膜炎(synovitissynovitis)):急性期:渗出性和血管浸润性,滑膜下小血管充血,内皮细胞肿胀,细胞间隙增大,间质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慢性期:滑膜增生肥厚形成绒毛状突起,突向关节腔内或侵入到软骨和软骨下的骨质,形成血管翳样肉芽组织,类似肿瘤的浸润性生长,造成关节破坏、畸形及功能障碍。

病理关节病变�1、滑膜炎:�a.渗出;b.炎性细胞浸润;c.肉芽形成;d.滑膜增殖。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一引言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常见的一种以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侵犯关节滑膜,同时心、肺、肾、动脉、神经及眼等脏器也可能受到影响。

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免疫调节和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

目前对免疫因素研究较多,发现抗原激活T淋巴细胞,进而刺激巨噬细胞产生一系列细胞因子,如IL-1TNF-阿IL-6GM-CSF。

IL-1是一种最重要的破坏关节、软骨的细胞因子之一,可促进滑膜纤维母细胞合成释放前列腺素E2和胶原酶,后者再引发滑膜炎症和软骨基质的崩解。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有不同亚型,其病程、轻重、预后有所差异,如不给予适当治疗,病情会逐渐加重甚至导致患者残疾。

目前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能是由于现在尚未知的某种抗原对具有敏感性的某些遗传背景的人产生刺激后,发生免疫反应所引起。

通常认为与T细胞免疫反应和B细胞产生自身抗体均有关,但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发现细胞因子,白细胞分化抗原(CD),黏附分子,Th1/Th2平衡、性激素、基因等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均起着重要作用"。

RA属中医学“痹证”、“顽痹”、“骨痹”范畴,。

痹病是一类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累及骨、关节、肌肉、皮肤、血管等组织的疾病的总称,是一新兴的学科。

其包括范围甚广,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风湿性肌炎、痛风、皮肌炎、动脉炎、干燥综合征、红斑狼疮、骨质增生以及软组织损伤等疾病;在现代医学中归类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由代谢紊乱、感染或退化性病变等引起。

二临床表现主要表现有关节疼痛、肌肉酸重、麻木、灼热、屈伸不利或关节肿大变形、甚内舍脏腑为主要症状。

1.主症行痹:疼痛呈游走性;痛痹:痛有定处,遇寒加重;着痹:关节酸痛、重着、漫肿者;热痹:关节焮红,灼热疼痛。

痰瘀痹阻证:关节漫肿日久、按之稍硬,或有痰核、硬结出现,或肢体顽麻重着,肢体关节肌肉刺痛、固定不移、昼轻夜重。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相关试题(一)及答案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相关试题(一)及答案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相关试题(一)及答案1.类风湿关节炎最可能的诱因为A.感染B.雌激素过多C.紫外线D.精神刺激E.药物解析:类风湿关节炎病因不明确,一般认为是某些可疑病原体(细菌、病毒、支原体等)感染人体,在某些诱因(潮湿、寒冷、创伤等)作用下,侵及滑膜和淋巴细胞,引发自身免疫反应,产生一种自身抗体称类风湿因子(RF)。

答案:A2.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理改变是A.滑膜炎B.血管炎C.骨质增生D.软骨增生E.免疫复合物沉积解析: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

答案:A3.女性,45岁。

患类风湿关节炎12年。

3天前再次出现双手腕肿痛。

下列检查中,提示病人病情活动的指标是A.关节腔检查示关节端骨质疏松B.血常规示轻度贫血C.C-反应蛋白增高D.血沉偏低E.关节腔滑液增多解析:C-反应蛋白是炎症过程中出现的急性期蛋白,它的增高说明RA的活动性。

此外,类风湿因子(RF)在本病80%的病人中呈阳性,其滴度与本病活动性和严重性成正比。

答案:C(4~5题共用备选答案)A.抗Sm抗体B.抗双链DNA抗体C.抗核抗体D.抗“0”抗体E.CH50(总补体)4.与SLE活动有关的抗体是5.SLE的标志性抗体是解析:①抗双链DNA抗体是诊断SLE的标记抗体之一,多出现在SLE的活动期,抗体的滴度与疾病活动性密切相关。

②抗Sm抗体是SLE的标志性抗体。

答案:B;A6.处于活动期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其辅助检查可能出现A.免疫球蛋白降低B.血清补体C3增多C.皮肤狼疮带试验阳性侧D.血沉降低生E.抗核抗体定量降低解析:在急性期和活动期,SLE病人血沉加快、免疫复合物增多、C3降低、抗核抗体升高,皮肤狼疮带试验可阳性。

答案:C7.下列食物中对SLE有诱发作用的是A.西红柿B.豆芽C.青菜D.土豆E.首蓿解析:香菇、芹菜、苜蓿、紫云英、香菜等能引起光敏感、面部红斑、皮疹,所以SLE病人不宜食用。

答案:E8.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A.寒冷B.食物C.疲劳D.阳光照射E.营养缺乏。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病理及治疗良方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病理及治疗良方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病理及治疗良方【概述】类风湿性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主要侵犯关节滑膜,其次为浆膜、心、肺、动脉、神经、眼等缔结组织;除关节炎外,还可引起心包炎、心肌炎、胸膜炎、间质性肺炎、肾淀粉样变、眼部疾患(如巩膜炎、虹膜炎),并发血管炎以及周围神经损害等等,是一种广泛的结缔组织病,因此又称之为类风湿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常侵犯多个关节,从手足、腕等小关节起病,呈对称性,具有慢性、反复发作、致残率高的特点。

本病首发症状常在关节,表现为关节晨僵、肿痛,以近端指间关节尤其中指指间关节最为多见,上肢比下肢常见,多呈对称性,持续数周,可有间歇性、游走性表现,常伴低热、疲乏、无力、周身不适,食欲不振和体重下降等。

其病理变化特点为关节滑膜慢性炎症,滑膜增生,炎症细胞浸润,血管翳(肉芽肿)形成,软骨及骨组织侵蚀,最后关节结构破坏,关节功能丧失。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是由多种因素诱发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而致病,如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包括病毒、细菌)等。

女性发病多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3.5。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祖国医学痹证的范畴。

《素问·痹论》对痹证的病因、病机、分类做了经典的论述。

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阐明了痹证是由于风寒湿侵犯人体,留滞肌肉经络,导致气血闭阻,从而引起关节疼痛、麻木、酸楚、屈伸不利等症状的一类疾病。

同时又指出“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说明古人也把本病看作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病、痛风等,而这些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预后相差很大。

类风湿性关节炎应与一般的痹证相区别,应属于痹证之“顽痹”、“白虎历节”、“骨痹”、“历节风”等病范畴。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个世界范围性疾病,分布于各种族和各民族。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病理详述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病理详述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病理详述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风湿类疾病,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多见。

很多朋友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不是很清楚。

类风湿关节炎它属于自身免疫炎性疾病,关节炎只是他其症状之一,起病原因是因为在骨骼之间缺少起着轴承作用的润滑油(骨水)而产生磨损的结果。

是由于新鲜血液的供应不足(骨水的制造也是以血液为原料的),那么供血不足骨水就无法制造,缺少骨水关节磨损就快,原因是风寒引起血瘀和气滞堵塞了毛细血管。

人体的免疫功能主要是靠白细胞,寒湿侵袭是造成血瘀和气滞的直接原因,由于瘀血堵塞毛细血管,人体自身白血球无法接近病灶去修复和杀菌,细菌隐藏的部位就成为炎症的发源地。

关节炎是说明在关节部位隐藏着的病原菌并在不断地繁殖,局部瘀血量更加增多,堵塞了血管,血液无法正常循环,关节的骨关节液(骨水)就造不出来,没有骨水,关节的磨损加快,细菌就容易侵入关节进行繁殖,就这样成为一个恶性循环。

类风湿关节炎有哪些病理变化?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理变化,从发病一开始即为滑膜炎,其显著特点是滑膜的血管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后者进一步导致滑膜、软骨乃至软骨下骨组织的破坏。

滑膜细胞分为A型、B型及C型。

A型在形态上类似巨噬细胞,由骨髓迁移而来。

B型细胞构成正常滑膜的绝大部分,富含粗面内质网,形似成纤维细胞。

C型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介于A和B型之间。

该病最早期的滑膜病变为滑膜水肿和纤维蛋白沉积,随之是滑膜细胞的增生和肥大。

正常滑膜仅有1~2层滑膜细胞,而在类风湿关节炎可增厚达3~7层。

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的另一种变化是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和向柱状细胞的化生。

正常滑膜组织中仅有少量细胞成分。

在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等,在细胞粘附因子及化学趋化因子作用下,穿过血管内皮细胞间隙进入滑膜间质。

类风湿关节炎另一重要病理改变是血管翳。

该病早期即有血管增生,随着病变进展可形成血管翳。

血管翳是一种以血管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的肉芽组织。

1类风湿关节炎

1类风湿关节炎

第二节类风湿关节炎【概述】一、定义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侵犯手足小关节,除关节外,肺、心、神经系统等其他器官或组织亦可受累。

二、临床特征其特征性的症状为对称性、多个周围性关节的慢性增生性滑膜炎,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的过程。

主要病理变化为关节滑膜细胞浸润,滑膜翳形成,软骨及骨组织的侵蚀。

滑膜反复炎症,最终导致关节结构的破坏、畸形和功能丧失。

本病是造成人类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流行病学1.地域性:本病呈全球性分布,类风湿关节炎几乎见于所有的种族和民族。

2.发病率:国内的流行病学资料尚不完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患病率为0.32%-0.36%,低于欧美白人的1%。

3.年龄:RA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更多见于30岁以后。

4.性别:女性易患本病,与男性比例为3:1。

【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病因类风关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

目前认为本病为多种因素诱发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而致病。

一般认为其发病与遗传、自身免疫及环境因素有关。

一、遗传因素------“共同位点学说”通过家系调查发现,类风关的发病有家族聚集趋向。

同卵双生子皆患病率为12%~30%,高于异卵双生子(4%),说明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某些亚型的β链第通过分子生物检测法发现其遗传基因之表现于HLA-DR4三高变区的氨基酸排列有相同的片段,称之为共同表位,它出现在RA患者的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因此被认为是RA易感基因。

共同表位的量又与病情严重性呈正比。

除HLA-DR外,DQ以及HLA以外的基因如T细胞受体基因、TNF基因、性别基因、球蛋白基因亦被证明与RA的发病、发展有很大关系,总的来说RA 是一个多基因的疾病。

二、感染因子倾向尚无被证实有导致本病的直接感染因子,但一些病毒、支原体、细菌都可能通过某些途径影响RA的发病和病情进展。

例如:细菌感染可引起无菌性关节炎,可能是由于通过分子模拟机制与关节软骨的多糖、胶原及内源性热休克蛋白起交叉反应引起关节炎症;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对EB病毒核抗原、早期抗原、壳膜抗原的抗体比正常人明显增高,可能与携带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HLAⅡ类等位基因的病人,在对EB 病毒的免疫反应的同时,由于交叉反应,造成了对机体自身的免疫损伤有关。

类风湿关节炎讲稿

类风湿关节炎讲稿

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常见的以关节慢性炎症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RA主要侵犯外周关节,肺、心、神经系统、血液、眼等其他器官或组织亦可受累。

主要病理变化为滑膜细胞增生,炎症细胞浸润,血管翳形成并侵蚀入软骨及骨组织,滑膜持续炎症导致关节结构的破坏、畸形和功能丧失。

【流行病学】RA几乎见于全世界所有的地区和各个种族,各地成人年发病率为(2~4)/10000,患病人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

在某些人群中如北美印第安披玛族人可高达5.0%,在我国为0.32%~0.36%。

RA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更多见于30岁以后,女性高发年龄为45~54岁,男性随年龄增加而发病上升。

女性易患本病,女性与男性罹患本病的比例为3∶1。

【病因】(一)遗传因素RA一级亲属家族年发病率为10%,患病OR为4.4。

同卵双生子皆患病的概率为21%~32%,高于异卵双生子(9%),提示遗传因素在RA发病中的作用。

与RA易感性相关的DR4亚型有DRBl*0401、DRB1*0404、DRB1*0405、DRB1*0408和DRB1*0410。

不同种族HLA-DRB1亚型存在差异。

我国学者报道,汉族人RA患者HLA-DR4阳性率为43%~54%,HLA-DR4阳性者患RA的相对危险性是阴性者的5~7倍。

目前认为与RA相关的DR4亚型β链第三高变区70~74位点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的保守型,称之为“易感基因”或“共同表位”,参与致病抗原肽的递呈,且DR4阳性者关节破坏发生早,关节外表现多,预后较差。

DQ等位基因某些亚型增加了RA危险,且独立于DR;另一方面,与DR连锁增强RA易感性。

国内研究提示RA的易感性DR4/DQA1*0301、DR4/DQB1*0401基因型是汉族人易感基因。

(二)感染因素支原体、EB病毒、细小病毒B19、风疹病毒、结核杆菌、逆转录病毒等病原体都被认为可能是RA的病因,但是迄今未能在滑膜组织或关节积液中获得单一的或甚至没有发现微生物。

类风湿关节炎基本病理

类风湿关节炎基本病理

类风湿关节炎基本病理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自身
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关节,并伴有全身多器官的炎症反应。

其基
本病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免疫系统异常,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
系统出现异常,导致免疫细胞攻击自身组织。

研究表明,T细胞、B
细胞、单核细胞等免疫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
作用。

2. 慢性炎症,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过程中,炎症反应是一个重
要的特征。

免疫细胞和炎症介质在关节内膜和滑膜组织中不断释放,导致关节组织的慢性炎症反应,最终引起关节破坏和功能障碍。

3. 类风湿因子,约70-8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可检测
到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它是一种自身抗体,与免疫系统异常密切相关。

类风湿因子的产生与关节炎症反应和滑膜
增生密切相关。

4. 关节破坏,在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过程中,慢性炎症和滑膜
增生会导致关节软骨和骨质的破坏。

关节破坏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关节功能受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总之,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理包括免疫系统异常、慢性炎症、类风湿因子的产生以及关节破坏等多个方面。

深入了解其病理机制
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能够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帮助患者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免疫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免疫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免疫疾病。

其确切的病因至今尚不清楚。

好发于中年女性,儿童和老年人也有发病。

RA基本的病理改变为滑膜炎。

由于关节滑膜炎症和增生,形成绒毛状突入关节腔,对关节软骨、软骨下、轫带、肌腱等组织侵蚀,造成关节软骨、骨和滑囊破坏,最终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严重影响劳动力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RA是最为常见的风湿性疾病。

我科每年风湿专科门诊量中约一半为RA患者。

初步调查我国患病率千分之四左右,推测我国至少有500万RA患者。

未经及时诊治的患者,二年后致残率为50%。

三年后有70%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

与同龄人相比,RA患者的平均寿命缩短10-15年。

目前RA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

而其临床表现又有个体差异。

从轻微、短暂的少关节炎、到急剧进展的多关节炎,甚至可出现肺、心、肾、肝、神经系统等内脏损害。

典型的RA以双手近端及掌指关节、腕、膝、足关节受累最常见,且有明显的晨缰、关节肿胀和压痛。

典型的关节畸形是掌指关节的半脱位和手指尺侧偏斜,并由于近端指间关节过伸,使远端指间关节屈曲,呈"天鹅颈"样畸形。

严重者出现关节纤维化、融合或骨性强直,从而关节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

实验室检查中,虽然活动期RA常有血沉、C反应蛋白(CRP)增高,但不具有诊断特异性。

因为在感染性疾病这些炎症也可升高。

关节液的检查对RA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也无特异性。

众所周知,类风湿因子(RF)与RA相关,但其阳性率为70-80%,即并非每个RA患者RF阳性。

另一方面,RF阳性的患者,也不一定患RA。

大量的临床实践表现,正常人,尤其老年人约5%RF阳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等其他结缔组织病,感染性疾病:传染性肝炎、细菌性心内膜炎、结核、麻疯、血吸虫病以及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结节病,巨球蛋白血症等患者中均可RF阳性。

已肯定,RF滴度越高,对RA的诊断特异性越高。

类风湿的病理特点有哪些

类风湿的病理特点有哪些

核心提示: 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很急,而且症状表现不是很明显,所以我们要对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的病理特征和特点有所了解了,平时应该细心的注意身体的变换,能够及早的发现疾病,及时的治疗疾病,就能够减轻病人的痛苦。

成都风湿病医院便宜吗类风湿性关节炎会严重影响关节的活动,在生活中,许多人都受到疾病的困扰。

因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并不明显,所以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这常常使人们忽视它。

如果发现它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已经到了严重的时候,并且不容易治疗。

关于这个问题的医生总结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和特征。

当您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特征时,您将不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率更高,关节病变多发且迁移。

开始时,关节主要存在于下半身,膝关节最常见。

部分关节会出现红色、发热、肿胀、疼痛发炎。

上半身最常见的是肘部和肩部,发生的炎症现象通常持续很长时间并且会自行消退。

在急性期,可能出现身体发热,喉咙痛和心悸等症状,并且该疾病的一般复发很少见。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征:1、当关节疼痛时,也会伴有关节发红和肿胀。

2、疼痛是短时间内,主要是基于关节疼痛,迁移性疼痛,即一个关节好后,另一个关节开始疼痛。

3、当关节疼痛时,皮肤表面会出现环状红斑,或皮肤下有结节。

4、是对侧疼痛,当病变时,双侧肢体关节会出现红肿、发热、肿胀等症状。

5、同时会有多个关节疼痛。

除去疼痛后,没有急性和正常的恢复。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率非常迫切,症状不是很明显。

因此,我们应该密切关注身体的变化,及早发现疾病,及时治疗疾病,减轻患者的痛苦。

有许多人会误解这种疾病不会影响身体,也不会治疗它。

然后就会出现严重疾病转化现象,这会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如果是疾病,将及时治疗。

风湿出科考试题及答案

风湿出科考试题及答案

风湿免疫科规培出科考试试卷科室______ 姓名______ 得分______一、A1型题(每题2.0分,共56.0分)1.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主要病理变化是()A.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B.炎性细胞浸润C.滑膜炎形成D.软骨及骨组织的侵蚀E.关节结构的破坏2.痹证属风寒湿偏盛不明显者,治疗宜选用的方剂是()A.防风汤B.羌活胜湿汤C.独活寄生汤D.蠲痹汤E.当归四逆汤3.下列各项,关于痿证与痹证最重要的鉴别点是()A.肌肉是否瘦削枯萎B.关节是否肿大变形C.肢体关节是否屈伸不利D.肌肉筋骨关节有无疼痛E.肢体是否能随意活动4.不属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征的一项是( )A . 近端指间关节肿胀B . 远端指间关节肿胀C . 掌指关节肿胀D . 腕关节肿胀E . 四肢关节对称性肿胀5.类风湿关节炎不包括( )A . 小关节受累B . 大关节受累为主C . 关节强直D . 关节肿痛E . 功能障碍6.下列疾病中哪一种肾脏病变比较少见( )A . SLEB . MCTDC . RAD . SSE . 系统性血管炎7.关于风湿性疾病的临床特点,下列哪项不正确( )A . 病程多呈慢性经过B . 临床表现差异很大C . 反复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D . 免疫学异常表现复杂E . 对治疗反应的个体差异不大8.下列不是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表现是( )A . 晨僵B . 痛与压痛C . 关节肿D . 骨擦音E . 关节畸形9.在常规临床工作中测得的RF类型是( )A . IgGB . IgAC . IgMD . TgDE . IgE10.类风湿关节炎最常见的肺部受累表现为()A. 结节样变B. 肺间质病变C. 胸膜炎D. 肺动脉高压E. 肺栓塞11.红斑狼疮最具特征性的皮疹是()A. 荨麻疹B. 缺血样皮疹C. 盘状红斑D. 皮肤紫癜E. 网状青斑12.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受累的脏器是()A. 肺脏B. 胃肠道C. 心脏D. 肾脏E. 中枢神经系统13.关于Schober试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用来检查腰椎活动度的试验B. 用来检查枕墙距的试验C. 用来检查胸椎活动度的试验D. 用来检查骶髂关节的试验E. 用来检查髋关节活动的试验14.非甾体抗炎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A. 胃肠道反应B. 转氨酶升高C. 肾功能损伤D. 皮疹E. 出血15.以关节活动弹响(骨摩擦音)为特征性体征的风湿病是()A类风湿关节炎B强直性脊柱炎C风湿热关节受累D骨关节炎E痛风性关节炎16.非甾体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作用机制是()A. 控制关节炎进展B. 促进软骨修复C. 降低RF滴度D .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E.预防关节变形17. 以软骨变性破坏为主要病理改变的风湿病是()A. 类风湿关节炎B. 强直性脊柱炎C. 风湿热关节受累D. 骨性关节炎E. 痛风性关节炎18.狼疮性肾炎最终可演变成( )A . 慢性肾盂肾炎B . 慢性肾炎C . 尿路感染D . 肾病综合征E . 尿毒症19.下列鄂项不符合SLE的血液系统改变( )A . 白细胞减少B . 血小板减少C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D . 正常细胞性贫血E . 类白血病样改变20.女,20岁,诊为SLE,其病因可能与下列哪项有关()A . 遗传B . 性激素C . 环境因素:紫外线、食物等D . 感染E . 以上均是21.与习惯性流产有相关性的检查是()A . 抗着丝点抗体B . 抗磷脂抗体C . 抗RNP抗体D . 抗组蛋白抗体E .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22.对AS诊断最有意义的是()A. HLAB27阳性B. 腰背痛C. “4”字征阳性D. 对称骶髂关节炎Ⅱ级以上E. 血沉增高23.既能宣通鼻窍,又能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痛的药物是( )A、独活B、羌活C、防风D、苍耳子E、辛夷24.痹证日久,肝肾亏损,首选方剂是()A、蠲痹汤B、三痹汤C、桃仁饮D、独活寄生汤E、炙甘草汤25.痹证关节疼痛日久,肿胀局限或见皮下结节者为( )A、瘀B、热C、风D、湿E、痰26.痹病常见的发病特点中应除外哪项( )A、青壮年B、体力劳动者C、运动员D、体育爱好者E、女性27.风湿热邪壅滞经脉,气血闭阻不通,形成风湿热痹,选方为( )A、乌头汤B、防风汤C、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D、薏苡仁汤E、补血荣筋丸28.治疗下部痹症之腰腿疼痛,属于寒湿所致者,最宜选用的药物是()A、秦艽B、威灵仙C、羌活D、独活E、防己二、A2型题(每题2.0分,共12.0分)29.患者女性,在某医院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长期低热,手足心热,面色潮红而有黯紫斑片,口干咽痛,渴喜冷饮,目赤齿衄,关节肿痛,烦躁不寐,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中西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第七单元风湿性疾病

中西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第七单元风湿性疾病

中西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第七单元风湿性疾病[单选题]1.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理改变是A.皮肌炎B.滑膜炎C.心包炎D.血管炎E.心脏炎参考答(江南博哥)案:B参考解析: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理改变为滑膜炎。

掌握“类风湿关节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检查、诊断及治疗”知识点。

[单选题]2.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内在因素是A.湿热痹阻B.阴虚内热C.禀赋不足,劳逸失度D.痰瘀互结,经脉痹阻E.肝肾亏损,邪痹筋骨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正气虚弱是本病发病的内在因素,凡禀赋不足、劳逸失度、情志失调、饮食所伤等均易受外邪侵袭。

掌握“类风湿关节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检查、诊断及治疗”知识点。

[单选题]4.系统性红斑狼疮脏器损害最常见的是A.肝B.心C.脾D.肺E.肾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肾-狼疮肾炎是SLE最常见和严重的临床表现,可为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高血压,甚至肾病综合征、急进性肾炎综合征等,病情可逐渐进展,晚期发生尿毒症,个别患者首诊即为慢性肾衰竭。

肾衰竭是SLE死亡的常见原因。

掌握“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检查、诊断、鉴别及治疗”知识点。

[单选题]5.某女,35岁,两手指间和掌指关节强直不舒2年,近2周病情加重,关节疼痛,肿大变形,伴活动受限。

查血沉45mm/h,类风湿因子(++)。

当诊断为A.痛风B.风湿性关节炎C.类风湿关节炎D.系统性红斑狼疮E.骨性关节炎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结合患者的关节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血沉升高,类风湿因子阳性,考虑该患者为类风湿关节炎。

掌握“类风湿关节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检查、诊断及治疗”知识点。

[单选题]6.李某,女,28岁,两手指关节肿胀变形3年,伴疼痛,屈伸受限,痛处不移,皮肤失去弹性,稍硬,面色黧黑,手臂麻木,舌质暗红,有瘀点,苔薄白,脉弦涩。

查类风湿因子(+),X光片:关节间隙变窄。

当诊断的证型是A.湿热痹阻证B.阴虚内热证C.寒热错杂证D.痰瘀互结,经脉痹阻证E.肝肾亏损,邪痹筋骨证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类风湿性关节炎痰瘀互结,经脉痹阻证证候:关节肿痛且变形,屈伸受限,或肌肉刺痛,痛处不移,皮肤失去弹性,按之稍硬,肌肤紫暗,面色黧黑,或有皮下结节,肢体顽麻,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弦涩。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指南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指南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指南一、疾病概述类风湿性关节炎通常会侵犯双侧对称性的多个关节,尤其是手、足小关节。

其病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遗传、环境、感染、内分泌等多种因素有关。

在病理上,主要表现为滑膜炎症、增生,形成血管翳,侵犯关节软骨、骨和肌腱等组织,导致关节破坏和畸形。

二、临床表现1、关节症状疼痛:常为对称性、持续性疼痛,关节活动时疼痛加剧。

肿胀: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可伴有关节积液。

晨僵:晨起时关节僵硬,活动后逐渐减轻,持续时间常超过 1 小时。

畸形:晚期可出现关节畸形,如掌指关节半脱位、手指向尺侧偏斜等。

2、关节外表现类风湿结节:常见于关节伸侧、受压部位或经常摩擦处。

肺部病变:如间质性肺炎、胸膜炎等。

心脏病变:心包炎较为常见。

眼部病变:巩膜炎、角膜炎等。

神经系统病变:周围神经受压引起的感觉和运动障碍。

三、诊断标准目前常用的诊断标准包括:1、关节晨僵至少 1 小时,持续 6 周以上。

2、有 3 个或 3 个以上关节肿胀,持续 6 周以上。

3、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或腕关节肿胀,持续 6 周以上。

4、对称性关节肿胀,持续 6 周以上。

5、皮下类风湿结节。

6、手和腕关节的 X 线片显示有骨侵蚀或骨质疏松。

7、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32)。

符合以上 7 项中的 4 项即可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但应注意排除其他疾病。

四、检查方法1、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RF):约 70% 80%的患者 RF 阳性,但 RF 阳性不一定都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其他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阳性。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 CCP 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红细胞沉降率(ESR)和 C 反应蛋白(CRP):可反映疾病的活动程度。

血常规:可出现贫血、血小板增多等。

2、影像学检查X 线:早期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晚期可见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破坏、关节畸形等。

磁共振成像(MRI):能更早期发现滑膜炎症、骨髓水肿等病变。

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理改变

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理改变

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病理改变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免疫性疾病,其易发病人群以中老年女性为主,偶可发生家族史。

它以慢性、反复性的方式侵犯关节和其他软组织,从而导致关节痛、红肿以及功能损害甚至彻底坏死,造成残废。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改变包括典型的限制性炎症,炎性关节主要有舌齿状锁骨的出现,炎性脂质沉积伴生致密结构的损伤,和软骨关节内出现脂质沉积,关节间水肿以及活动度受限。

关节黏膜呈现增厚的状态,伴有透明的泡沫样脓性胞浆液渗出。

关节骨性结构发育异常,表现为椎体、矢状面、肋软骨形态异常,以及关节间隙变窄,形成骨性骨折和异常融合。

关节内炎症细胞有许多类型,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前体巨噬细胞和浆细胞,尤其是淋巴细胞数量增多,显示RA病情严重。

关节内多种炎症细胞发挥其特有的功能,配合吞噬、增殖、分泌细胞因子,形成“多样性、程序性、基因调控性”的炎症反应链条,妨碍关节健康。

类风湿关节炎细胞发生表型改变,表皮细胞和软骨细胞结构和功能逐渐受损,易出现损伤,而正常细胞在保护作用中有所损失,无力抵抗细菌、病毒侵染,殊不利于疾病的控制。

软骨内的细胞因子表达也发生变化。

促椎间盘蛋白(intervertebral disc protein,IDP)是一种细胞因子,它具有血管引导趋化作用,在RA的炎症反应中,其表达有所增加。

抗胶原纤维致密结构抗原(anti-collageneous fibrous structure antigen,ACFSA)也发挥重要作用,主要是纤维致密抗原ACFSA被激活,形成抗胶原IgG和IgA抗体,加剧关节病变。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复杂的慢性关节病,由免疫机制导致的炎性、损害性变化发展成慢性坏死性病变,使关节功能受损,最终导致残疾。

类风湿性关节炎宣教

类风湿性关节炎宣教

类风湿性关节炎1、疾病简介: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由自身免疫反应(考虑由遗传因素或病毒、细菌感染引起或性激素等水平改变)而致病。

主要表现为慢性进行对称关节炎,可伴有关节外的系统性损害。

多发于30-50岁的女性。

主要病理变化是关节以滑膜炎症、细胞浸润、骨膜翳形成,当累及软骨和骨质不同程度的残废,影响劳动力、生活质量等。

2、心理指导:因大部分隐袭起病,关节疼痛为主要表现,大多数人忙于工作、忙于生计而忽略了及时就诊,经检查确诊后病人会出现忧郁、悲观的情绪。

护士应及时安慰病人,只要及时治疗,护理妥当,坚持服用有关的免疫抑制剂,可逐渐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

3、饮食指导:病情较长的病人应注意适当补充营养,增加优质蛋白和高维生素食物,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

进食鱼油、蜂王浆、人参、苹果醋、蒜、藻类、蜂蜜等,有益于类风湿性关节炎4、作息指导:在急性期应注意休息,减少活动,保持关节于功能位,限制受累关节活动,避免受压,避免寒冷刺激,保持肢体温暖,但在亚急性或缓解期应进行关节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强直,保持关节功能。

5、用药指导:在医生指导下按医嘱服用药物,饭后服用,不能随意增减药物剂量。

用药中出现皮疹、口腔溃疡、血尿常规变化、内分泌紊乱、消化道反应等,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6、特殊指导:有晨僵症状病人,鼓励其起床时进行温水浴或热水浸泡僵硬感觉的关节,活动关节,鼓励参与日常生活。

7、行为指导:症状控制后,鼓励病人及早肢体活动,从被动向主动活动渐进,有计划地增加活动力,防止挛缩。

8、出院指导:(1)坚持服用有关药物。

(2)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免受风寒及各种感染。

(3)若有病情变化时,应及早就医治疗,防止重要器官功能受损。

(4)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锻炼肢体关节功能、防止废用。

病人反映意见:1、有个别护士输液技术不到位,希望护士扎针的时候更耐心一点,一针到位。

2、病房有时候太过吵闹,陪护人员过多。

3病房有家属抽烟,抽完烟不开门窗。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

•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做保健指导时,下列哪一项不妥
• A.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 • B.缓解期适当体育锻炼 • C.注意保暖、避免寒冷 • D.活动期应绝对卧床休息 • E.坚持服药,定期复查
• 类风湿性关节炎控制炎症首选下列哪种药物
• A.雷公藤 • B.阿司匹林 • C.强的松 • D.布洛芬 • E.环磷酰胺
• 3.糖皮质激素 仅限于活动期
护理诊断
1.疼痛 与关节炎性反应有关 2.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 与关节破坏、畸形有关 3.预感性悲哀 与疾病久治不愈、关节功能障碍影响
生活质量有关
护理措施
• 一般护理 – 1.休息、体位、及冷热疗法 • 急性期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关节功能位,为了预 防僵硬和不能移动,不必要绝对卧床休息 • 冷热疗法可减轻僵硬、疼痛和肌肉萎缩 – 避免直接接触皮肤 – 冷:急性炎症期,避免冻伤 – 热:早起温水浴,热水浸泡僵硬关节,而后活动
• 晨僵续时间较长,常大于60分钟
• 晨僵持续的时间与关节炎症程度正相关
• 晨僵是本病活动期指标之一
临床表现
• 2、关节痛与压痛(最早出现) – 受累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和关节错位引起疼痛 – 受累皮肤褐色色素沉着 – 疼痛的关节常伴有压痛 – 性质:对称性,持续性
临床表现
• 3、关节肿:由关节腔积液或关节周围组织炎症及增厚的 滑膜所致
• 类风湿性关节炎控制炎症首选下列哪种药物
• A.雷公藤 • B.阿司匹林 • C.强的松 • D.布洛芬 • E.环磷酰胺
• 关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护理措施,下列错误的是
• A.限制受累关节活动,保持关节功能位 • B.避免肢体受压 • C.关节肿痛时卧床休息 • D.给予舒适卧位 • E.避免关节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理变化是怎样的
导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技术也进步了许多,对于类风湿关节炎这类以前比较难以治疗的病情也了解的非常明了了。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技术也进步了许多,对于类风湿关节炎这类以前比较难以治疗的病情也了解的非常明了了。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发生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大多表现出关节僵硬、疼痛,久而久之病情会累积全身。

那么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理的变化是怎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这个问题聊一聊,方便大家掌握有关的知识,能更好的护理自己,保持自己的健康。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理变化是怎样的?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变化主要在关节滑膜。

滑膜的炎症、增生,释放入关节腔内的炎性物质使关节软骨破坏;同时,增生的滑膜组织侵入关节骨质边缘,阻断软骨和关节液的接触,影响其营养,并产生某些水解酶,造成对关节软骨、软骨下骨、韧带和肌腱中的胶原基质的破坏,使关节面受损,关节周围肌肉萎缩,韧带拉长以至断裂。

在这一系列病理作用下,维持关节结构和功能的关节面、关节周围肌肉和韧带的破坏,导致关节畸形、活动受限。

到类风湿关节炎晚期,两关节面之间纤维性增生甚至骨化,使关节强直,功能丧失。

类风湿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除损伤关节外,还会累及多组织、器官。

而传统的药物治疗并未涉及到再生、修复受损组织的问题。

但近年来随着组织细胞工程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给类风湿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类风湿性关节炎已经不像以前是不治之症,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在成为人们生活的破灭,不过在日常的生活中,朋友们不要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如果自己的关节出现疼痛的时候一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