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票据融资业务现状与思考
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分析
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分析作者:韩占青来源:《时代金融》2012年第15期一、前言商业汇票是一种由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在经济活动里,它可以在企业进行融资的时候,有效的对其融资渠道进行拓展,还能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从而让商品更好的流通,并且在央行实施宏观调控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而作为商业汇票结算方式之一的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它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很有必要对其的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
二、商业承兑汇票发展现状分析(一)商业承兑汇票并不是主要的结算方式针对于商业承兑汇票这项业务来看,它的整体发展还是相对比较缓慢的,要是把它和其他类型的支付结算工具的发展进行比较,就不难看出它确实是明显落后的,并且在使用中的普及率也相对较低。
其实道理很简单,任何客户在对资金进行结算的时候,通常都是选用自己比较熟悉的,并且是安全可靠、信誉度高的结算方式,而把相对比较陌生的商业承兑汇票当成是最后的一种选择方式。
那么这样循环下去的结果,必然会让原本使用率就不高的商业承兑汇票这项业务,在客户的视野中显得更加陌生。
(二)商业承兑汇票在使用上很受限制首先从地域上来说,异地企业如果对签发出商业承兑汇票企业的真实情况,在不是充分了解清楚了的情况下,是不愿意轻易对商业承兑汇票进行接受的,即便是有时候勉强接收了,也不容易被让出去,所以通常情况下,大多都采取直接在签发当地的银行去办理贴现,以这种方法来取得现金;其次是从企业的性质上来看,商业承兑汇票目前主要是在国有的大型企业,以及有着较高信誉度的大中型企业,还有就是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中使用,相对来讲使用面就窄了很多。
(三)各方对商业承兑汇票的使用比较谨慎当前商业银行的各种系统都已经逐渐完善起来,基本能够保证资金的安全性、清算的准确性以及汇划的快捷性,而采用商业承兑汇票这样的结算工具,还是会存在一些票据风险的,所以基于对商业承兑汇票存在的种种顾虑,客户一般都不会首先考虑商业承兑汇票这种结算方式的。
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风险和监管
唐 迎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摘要:票据市场是各类票据发行、流通和转让的市场。
在我国目前的票据市场统计中,主要有商业汇票的承兑市场、贴现市场、再贴现市场和独具特色的中央银行票据市场,票据市场在货币市场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票据是连接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的重要纽带,因此它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高效活跃的票据市场是企业短期融资和理财、规避资金周转风险的场所,是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管理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央银行运用再贴现政策实施货币政策的基本场所。
本文将分成三个部分,分别从票据市场的发展现状、当前存在的市场风险及如何对票据市场进行监管来展开论述。
关键词:票据市场;现状;风险;监管中图分类号:F832.5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1-000304-02一、票据市场的发展现状我国票据市场至今发展已有30多年,从刚刚起步到到改革开放后的大力发展再到现阶段发展的新时期,我国票据市场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
金融行业发展加上对票据这一市场的探索研究,总的来说票据市场在交易规模、交易品种、交易机制、市场管理等方面已经取得较大的进步,虽然与西方发达金融市场仍有差距,但我国票据市场处于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并且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种发展状态:1.票据利率市场化,交易活跃,交易规模不断增大。
一级市场上商业汇票承兑额逐年递增,二级市场上票据贴现、转贴现速度明显加快。
票据承兑在规模上占据全年GDP比重持续增长,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约占比大,使得小微企的进一步的生产发展得到充足的融资支持。
2.市场交易主体多元化。
在改革开放以前及其初期,我国票据市场主要参与者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少数企业集团,票据交易成员主要是个大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同时中小金融机构和中型企业,保险公司、投资银行等资产管理公司以及互联网金融公司也开始扩大票据交易,民间票据市场进一步发展并且经营模式处于转型升级中。
3.票据品种不断创新,成为重要融资工具。
票据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票据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商业汇票是重要的资金融通工具,不仅能满足供求双方的资金需求,而且能有效缓解货币供应的结构性矛盾,促进货币市场规范发展。
关键词:票据业务问题及对策0 引言商业汇票是重要的资金融通工具,不仅能满足供求双方的资金需求,而且能有效缓解货币供应的结构性矛盾,促进货币市场规范发展。
2003年以来,基层票据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背景下,经历了超常发展、业务萎缩到理性复苏的过程。
1 当前票据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1 票据业务市场创新不足,过分依赖于银行承兑汇票。
由于受企业信用状况的制约,金融机构出于规避业务风险的目的更加愿意办理银行承兑业务,商业承兑业务基本上不予办理,签票、用票环境的信息不对称,致使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缓慢。
人民银行再贴现窗口指导作用减弱,再贴现政策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1.2 票据职能异化严重,扭曲了票据的本质内涵。
一是“以票引存”情况突出。
即在企业存入一定比例保证金,有的甚至是100%保证金的前提下银行为企业开出承兑汇票,金融机构获得了保证金存款,而且保证金存款的比例占整个存款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二是连环套开票据。
企业取得票据后,又将持有的汇票在其他金融机构贴现取得资金,再以存款的形式转入承兑银行再开出票据,这种方式影响了存款统计数据的真实性,造成了社会信用虚增。
三是“多头”开票。
一些企业为了取得资金,同时在多家银行申请承兑汇票业务,由于银行之间缺少沟通,导致企业多头开票,风险高度集中。
一些关联企业采取相互背书的方式,在各关系企业之间来回“倒票”,套取银行资金。
四是成为降低不良贷款比例的工具。
由于目前金融统计口径将贴现纳入贷款指标统计,加之与贷款相比,贴现业务风险低、审批手续简便,部分银行通过大量办理贴现,以达到扩大贷款基数、降低不良资产占比的目的。
1.3 票据市场的转贴现业务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风险点。
转贴现业务票据买卖双方都是金融机构,风险要大大低于票据直贴,但是仍存在着风险点。
票据市场发展新变化新趋势和新思考
票据市场发展新变化新趋势和新思考1. 引言1.1 票据市场发展背景票据市场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扩大社会融资渠道、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率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及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票据市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票据市场的发展背景是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作为金融工具的票据市场逐渐成为资金的重要来源和流通媒介。
随着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创新,票据市场逐渐引入更多的市场化元素和制度机制,推动了票据市场各项业务的发展和创新,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加丰富和多样的选择,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票据市场作为具有低风险、高流动性等特点的金融工具,融资主体广泛,并在企业融资结构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票据市场的发展背景是中国经济金融体系不断完善、金融市场不断扩大,为票据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票据市场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为促进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和企业的融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1.2 票据市场发展重要性票据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票据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提供了融资和投资的重要渠道,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票据市场有助于完善金融体系,提高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增强金融风险管理能力。
票据市场是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调节货币供应和需求,维护货币市场的稳定。
票据市场还有助于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
票据市场的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改善金融环境,提高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票据市场的监管和规范,促进票据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票据市场发展新变化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票据市场也不断出现新变化。
电子票据的兴起将大大提高票据的流动性和市场透明度。
传统纸质票据需要邮寄和存放,容易造成延误和丢失,而电子票据可以实现即时交易和全程追踪,极大地简化了交易流程。
关于银行票据业务的会计核算思考
务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指导。
而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来说,从事票据承兑、贴现、转贴现等业务时,由于在不同环境下,交易主体承担的风险性质不同,其会计核算如何能够体现业务实质,也是一个难点。
目前实务中,银行财务报表上对票据业务的体现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在表外披露未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的票据的承兑敞口(即表外风险敞口);二是在表内确认贴现贷款(包括直贴贴入和转贴现贴入)和相关金融负债;三是对贴现贷款和表外风险敞口计提预期信用损失。
对于票据业务,银行以承兑行、贴现行、转贴现行等不同的身份作为参与主体时,应该如何按照业务实质和风险敞口性质进行区分、如何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判断相关资产是否应该上表以及何时应该出表等,也是值得重新审视的会计核算问题。
一、银行票据承兑业务核算票据承兑,是银行最传统的“表外业务”之一,票据业务核算,一直是金融工具核算的一个难点。
对企业来说,持有票据应收款,进行票据贴现等,对参与主体的信用风险评估,都影响相关资产确认、终止确认的评估判断。
对此,在会计准则的原则性规定下,证监会等机构通过案例解析的方式,对实关于银行票据业务的会计核算思考文 李燕 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摘 要 银行票据业务核算是金融工具核算的一个难点,目前实务操作中的一些沿袭处理方法,与会计准则的原则要求并不完全一致。
本文从会计准则的角度,讨论银行票据承兑、贴现、转贴现的各个环节涉及的会计处理问题,探讨形成当前操作惯例的成因及改进建议。
关键词票据承兑 票据贴现 核算2021年第3期·总第328《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对资产负债表上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抵销进行了规定。
该准则第二十八条规定,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应当在资产负债表内分别列示,不得相互抵销。
但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相互抵销后的净额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1、企业具有抵销已确认金额的法定权利,且该种法定权利是当前可执行的;2、企业计划以净额结算,或同时变现该金融资产和清偿该金融负债。
基于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的创新与思考
存 款 准 备 金 融宏 观 形 式 下 ,各 金 融 机 构 在 流 动性
不 足 的情 况 下会 采 取转 贴 现 等 形 式 融 通 资 金 ,来 满 足 增 长 的 票 据 承 兑 与 贴 现 的 需 求 。可 见 票 据 市 场 规模 成倍 增 长 的 同时 ,其 在融 通 企业 短期 资金 、 降 低 融 资 成本 ,配 置 商 业 银 行 资 金 、增 加 盈 利 等
长 量 慢 于 累计 贴 现 额 的增 长 。承 兑 余 额 与 贴 现 承
商 业 汇 票 作 为 一 种 结 算 金 融 工 具 ,在 我 国改
革 开放 后 正 式 进入 我 国,经 过 3 0多 年 的 发 展 , 从
兑 余 额 总 体 呈 持 续 上 升 趋 势 , 但 贴 现 承 兑 余 额 在
1 9 年 2 0 年 2 0 年 2 0 年 2 0 年 2 0 年 2 0 年 2 0 年 2 0 年 2 0 年 2 0 年 2 1 年 2 1 年 99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00 01
—l 累计 承兑
—一 累计 贴现
图 1 19 9 9年 一 0 年我 国票据市场 交易情况 21 1
基于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的创新与思考
郭 洋 方 华 ( 上海理工 大学 管理 学院 ,上海
摘要
如 ∞ ∞
∞ ∞
2 09 ) 0 03
在 经历 过 8年 代 的起 步发 育 到9 年 代 的规 范、发 展 ,我 国票 据 市场 近年 来呈现 持 续 快速 的发 0 0
展 趋 势 ,票 据 融 资功 能在 金 融市 场 中 的地位 日益 重要 ,票 据 市场 成 为 了货 币市场 重要 的 组成 部 分 。本 文 将 对我 国近 十 年 票据 市 场情 况进 行 系统 分析 ,尝 试找 出我 国票据 市场 发展 进 程 中存 在 的 主要 问题 ,进 而
对发展贵州票据市场的思考
容忽视。在商业汇票承兑贴现及再贴现
业务中出现少量台法不合规、质量不高 的票据 ,特别是一些没有真实商品交易 基础的融资性商业票据注入股市 、房地 产市场,扰乱 了银企之问的信用关系。 二是 票据市场缺少统一严 明便 于操作 的市场规则 .各家商业银行不得不比照
完善的票据市场必须同时拥有票据
现市场化 。
二 对现状的原因分析 务健康发展。 人民银行 2 0 年 7月发布《 0t 关于切 实加强商业 汇票承 兑贴现和再贴现业 务管理的通知》 ,从 20 年 9月份开始 01 贴现 、 转贴现、 再贴现业务不再计^商
易的大多数是银行 满足不 了其票据需
要的企业及个体工商户 、私营业主。由 于票据黑市具有点 多面广 、 手续简便 、 交
承兑汇票 1 亿元, 46 再贴现 24亿元 = .
到 20 年 9 01 月末 , 业务量 占第二位的遵 义辖 区累计办理银行 承兑汇票 7 3 亿 6
营活动中和棉花 、 烟草、 生猪 、 食糖四种
农副产品交易中倡导和推行票据结算 ; 19 年 《 95 贵州省商业 汇票承兑 、 贴现暂 行办法》 正式施行 ; 96 1 1日《 19 年 月 中
易灵活等特 性,大多数个体私营经济主
体都喜欢这种方式, 且出现了职业的“ 票 据掮客” 。据 票据掮客 介绍, 民间贴现
元,累计办理票据贴现 56 亿元, .1 累计
为 2 1%, 6 获利空间大, 加之贴现业务 风险低 , 流动性强, 众多中小金融机构 ,
个基础市场=培育和发展符合我省省情
的票据市场,短期效应是促使票据流动 起来 , 打通市 场动脉 , 多渠道满足企业资
特别是新兴商业银行 在找省票据市场 上盲 目竞争 ,以低于央行规定的贴现率
当前银行票据业务风险情况的调研报告
当前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现状的调研报告近几年,因办理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能够扩大银行信贷投放、改善资产规模、信用度高、即期效益明显,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均把票据贴现业务定位于“低风险”业务。
但是,近期银行票据案件频发,且涉案金额较大,导致银行票据“低风险”业务嬗变成“高风险”,严重损害了银行业机构的信誉。
一、当前银行票据风险案件的特点及原因分析(一)票据风险案件的特点。
从对近年来票据案件的分析看,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案件具有极大的欺骗性。
贴现行在经办承兑汇票贴现业务时,相关业务流程均能按银行内部规定,派双人到出票行对银行承兑汇票进行实地查询,会计柜台在具体办理贴现业务时,又对银行承兑汇票的真实性进行进一步的核实。
但由于对方银行内部人员作案,致使核对的结果具有了极大的欺骗性。
二是票据案件具有很大的隐蔽性。
所发生的票据大案往往是发案行上至行长、副行长,下至业务经办员,属共同联手作案,令人难以置信,因此隐蔽性极强。
(二)票据风险案件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办理票据贴现业务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操作员工风险防范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的问题,导致银行票据“低风险”业务嬗变为“高风险”。
1、调查、审查流于形式。
据调查,有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企业贸易背景审查不严。
贴现资料中个别购销合同与交易产品不对应,如交易产品为豆油,所附合同为工矿产品购销合同;部分增值税发票复印件密码区相同,个别增值税发票复印件发票号码相同,个别增值税发票复印件中税率与交易商品不符。
如交易商品为面粉,税率应为13%,而发票复印件中税率为17%,且多数增值税发票复印件不是第二联发票联的复印件;部分购销合同要素不全。
如购销合同中无合同编号、无交售时间及数量、无合同专用章(有单位公章)、无需方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字等。
另外,有的银行存在对贴现申请企业背景审查不严,存在票据贴现金额与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明显不匹配的问题。
2、未严格执行查询查复规定。
谈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谈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银行承兑汇票为商业汇票的一种,它是根据购销双方合法的商品交易,因承兑申请人的申请,由承兑银行在商业汇票上签字盖章承兑,表示到期无条件付款的一种债权凭证。
银行承兑汇票在我国的发展始于1981年的上海,最初只包括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和贴现,经过20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逐步推广,现己发展成为包括承兑、贴现、再贴现、转贴现。
质押、买卖等综合性的票据业务。
本小组于2013年10月4日来到中国银行广西分行市场部了解了以下情况并就以下情况做出自己的建议。
一、发展状况1981年,为防止企业间赊销,预付行为造成相互拖欠而影响资金止常周转,上海在全国率先推出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
1999年9月,人民银行调整票据业务政策,下发了《关于改进和完善再贴现业务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商业银行重视商业汇票的推广使用,改善再贴现管理,建立区域性票据市场,极大地推动了票据市场和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发展。
2000年一年全国累计签发银行承兑汇票6700亿元,累计办理贴现6300亿元,累计办理再贴现1258亿元,分别比1999年增长44%,138%,40%。
银行承兑汇票以其信用高、风险低、流动性好、赢利能力强的特点赢得了企业和银行的青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1.从整个市场看,存在市场主体少、票据总量小、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市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
(1)市场主体少。
目前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开展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很少;集中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小型企业、民营、个体工商企业对该项业务知之甚少。
市场主体是指市场的参与者,目前银行承兑汇票的市场主体仅包括上述银行,企业。
而为数众多的中小型企业,中小城市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仍未成为该市场的主体。
市场主体少,不但难以形成有规模的票据市场,而且还影响银行承兑汇票的广泛流通。
易流通是银行承兑汇票的特点,流通不畅则直接制约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管理与防范
我国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管理与防范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票据业务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票据业务已成为重要的短期直接融资方式,并对社会融资总量和融资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和风险。
在当前股市行情转暖的情况下,巨额的融资性票据在贴现后或回流向股市或期市,这对商业银行又将构成极大的风险,有效控制风险是促进我国票据业务健康发展的现实问题。
近年来,我国票据业务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票据业务已成为重要的短期直接融资方式,并对社会融资总量和融资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和风险。
在当前股市行情转暖的情况下,巨额的融资性票据在贴现后或回流向股市或期市,这对商业银行又将构成极大的风险,有效控制风险是促进我国票据业务健康发展的现实问题。
票据业务风险防范商业银行一、票据业务发展现状1、票据业务发展迅速与风险增长共存以来,虽经历了再贴现率的大幅上调和再贴现规模的扩大与收回,但票据业务一直发展迅速,业务总量成倍增长。
票据贴现余额、累计签发量和累计交易量分别为1.28万亿元、5.87万亿元和10.11万亿元,分别是的10.7倍、8.4倍和11.1倍。
至今,虽然票据市场受到金融危机和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较大,但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截至到底,商业汇票承兑余额为3.2万亿元,同比增长30.9%;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1.9万亿元,同比增长50.4%;票据承兑、贴现累计融资量合计超过20万亿元,全年新增票据融资0.65万亿元,新增票据融资占新增贷款的比重高达13.2%。
短期信贷资产票据化现象已经普遍存在,由此说明我国票据业务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
然而,在票据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风险问题接踵而至。
信用膨胀和泡沫时有显现,各种非理性竞争行为屡禁不止,犯罪分子内外勾结从事票据诈骗活动,给银行造成了巨大的风险和损失。
在票据的签发、承兑、贴现、转贴现、托收的全过程中,都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由此而产生形式多样的经营风险,甚至潜伏着系统性的信用危机。
票据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审计方法
票据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审计方法□刘献利商业汇票不仅可作为支付、流通和结算工具,而且实际常常被用作重要的融资工具。
这一便捷的金融工具也常为社会上不法分子所觊觎。
笔者在对基层商业银行近两年来票据业务发展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存在的“十五”大问题,应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
一、存在的问题(一)通过贷款和贴现资金充作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形成“贷款资金作保证金——承兑--贴现——保证金-—再承兑——贴现”的怪圈,并成为银行扩大存贷款和票据业务规模的一条捷径。
在上述方式不断循环的过程中,企业信用不断膨胀,银行的信贷泡沫也由此产生。
(二)利用银行承兑汇票置换资产、滚动签发银行承兑汇票.部分商业银行为了掩盖不良资产,对于无力支付到期票据款项的企业,继续为其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由企业用贴现资金归还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款。
(三)随意放大银行信用,超规定限额签发银行承兑汇票。
为了逃避上级行对其授权限额的规定,有的基层行采取拆分等违规手法,将一笔银行承兑汇票拆成几笔签发。
有的基层行擅自放宽保证金的收取比例或放松抵押担保的条件,为一些资信度不符合规定的企业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四)在目前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抑制部分行业投资过热的政策下,对国家明令禁止的“五小工业”签发银行承兑汇票,逃避宏观调控、变相套取银行信贷资金。
(五)关联企业串通,套取银行信用。
主要表现:集团公司申请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后,由子公司或关联企业持票申请贴现,贴现资金直接或间接回流给出票人。
此类票据业务大都缺乏真实的贸易背景,实际为集团公司融资,套取银行信用。
(六)企业虚构合同,伪造增值税发票,骗开银行承兑汇票和贴现。
这种方式多表现为贴现申请人(收款方)与前手(付款方)之间无真实贸易背景,虚签交易合同,伪造增值税发票,对增值税发票进行挖补、粘贴、复制,达到骗开银行承兑汇票和骗取贴现资金的目的。
(七)部分银行与企业相互勾结,联手“包装”票据。
为了逃避监管和套取人民银行再贴现资金,银行与一些企业相互勾结,进行票据“包装”,即由银行将票据背书转让给与其有信贷关系、信用度较好的企业,由这些企业提供与该汇票无关的增值税发票、商品交易合同(复印件),到银行办理贴现后,再将资金转回到真正的贴现企业账户之内。
陕西省票据市场发展的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
( ) 一 完善市场交易规则 , 丰富பைடு நூலகம்易产品。一是继续积极稳步发展银行承兑汇票业务 , 不断扩大票据承
兑、 贴现量 , 解决票据承兑和贴现主体过于集中的问题 ; 二是加强社会信用环境建设, 建立完善社会信用登 记、 咨询和评级制度体系, 规范承兑汇票的签发和承兑行为, 改变票据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 促进承兑票据 的
( ) 三 电子商业汇票推广相对缓慢 , 全国统一 的电子商业汇票市场基础需要加强。尽管电子商业汇票推 广以来得到了金融机构的积极相应 , 充分发挥了即时查询票据、 防止票据假票 、 提高票据业务办理效率的积
极作用 , 但是在西安等重点城市之外的其他地市推广进度相对缓慢。 调查了解到 , 由于对 电子商业汇票缺乏
《 西部金融)o 1 2 a 年第 1 期 2
陕西省票据市场发展 的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
程 璐
7 07 ) 105 ( 中国人 民银行西安分行 , 陕西西安
摘 要 : 国票 据 市 场 经过 近 3 我 0年 的发 展 , 已取 得 了一 定 的 规模 和成 就 。 与 中 、 但 东部发 达地 区相 比 , 西部 欠 发 达地 区 的 票据 市 场发 展 仍 旧 落后 。本 文对 陕西 省 票 据 业 务 发展 的 现 状及 特 点进 行 分 析 , 出票据 市场 存 在 的 问题 , 给 出相 提 并 应 的 建议 , 旨在 推 动 欠 发 达 地 区 票据 市 场 的健 康 发 展 。
关 键 词 : 西 省 : 据 市场 陕 票
中图分类号 : 8 03 F 3 .1
一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 编号 :6 4 0 1 — 0 11 )0 6 - 2 1 7 - 0 7 2 1 (2一 0 7 0
票据业务学习心得
票据业务学习心得通过票据业务学习,我了解到票据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建设和金融发展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票据业务学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票据业务学习心得篇1本人有幸参加了省联社组织的关于票据业务知识的培训班。
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紧张而充实,两天的培训让我收获颇丰,现将本次培训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本次培训时间为2010年9月8日、9日两天,地点在**市。
培训的主要内容是票据业务知识,其中包括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特别是农信社票据业务的现状、特点及操作实务、关于票据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票据的防伪识别等。
培训采用现场授课和互相交流的形式进行并通过考试检验培训效果。
二、培训体会首先,本次培训效率很高。
虽然时间有限,但通过省联社的周密安排和授课老师的辛苦努力,总体效果很好。
票据知识作为商业银行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内容很多,让我们学员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接受最多的知识达到培训的目的是这次培训的最大特点。
两天的培训让我学习到了以前不知道、不清楚的东西,对自己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提高。
整个培训过程非常充实,让我对票据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很好地完成了这次“充电”。
其次,本次培训形式灵活,易于接受。
培训的目的就是让学员接受知识,提高技能,这也是培训的灵魂所在。
所以,在本次培训中授课老师采用了形式灵活的方式,让我们易于接受。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师不只是一味地去讲那些理论知识,而是尽量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形象地把所要培训的东西展现给我们,每讲完一部分还会采用现场交流的方式让学员之间互相探讨,共同提高。
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向老师提出来,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所以,虽然本次培训的时间较短,但我很容易就很好地接受了所学的知识,开成了清晰的知识构架。
再次,本次培训实务性很强,注重操作性。
理论的最终目的是为实践服务的,学习的目的也是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完成工作要求。
这次培训通过大量的案例讲述了在商业银行运作中票据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票据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对票据的防伪识别等实用性知识作了详细讲解。
对票据受益权转让模式理财产品的分析和思考
对票据受益权转让模式理财产品的分析和思考摘要:2011年cpi的持续上涨和央行对信贷投放的紧缩推动了票据市场融资利率的一路走高,促使票据理财产品成为商业银行力推、投资者青睐的理财品种。
但由于传统票据理财产品基本采用的是票据资产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模式,其受银信合作监管政策影响发行低迷,商业银行转而采用票据受益权转让模式开展票据理财业务。
由于自身独特的优势,票据受益权转让模式理财产品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票据理财业务的一种新模式;但从商业银行自身经营及监管层面考虑,商业银行开展票据受益权理财产品面临着自身操作风险和政策性风险,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该新模式的规范发展,以帮助商业银行更好地开展票据理财业务。
关键词:商业银行;票据理财;票据受益权转让模式票据受益权转让模式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是银行承兑汇票或者商业承兑汇票,其中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
企业持有银行承兑汇票,对于企业而言是一项资产,企业到银行贴现,即用票据换回了现金;银行为企业贴现,相当于用现金买入了票据。
银行用自有资金贴现则视为一项信贷业务,通过理财产品受让企业票据受益权,则形成一项中间业务。
一、票据理财产品的票据受益权转让模式和产品特征1.票据受益权转让模式理财产品的具体运作票据受益权转让模式理财产品的具体运作结构为,商业银行与投资人签署《委托投资理财协议》,然后作为票据理财产品的受托人,与持票人(企业)签署《票据受益权转让合同》,代表理财产品投资人将产品所募资金用于受让持票人(企业)持有的标的票据受益权,同时,持票人(企业)与商业银行签署《权利质押合同》,将票据质押给商业银行,由商业银行在票据到期时行使质权进行托收,并在扣除理财申购费及管理费等相关费用后向投资人兑付投资收益。
(见下图)。
2.票据受益权转让模式理财产品的一般性设计特征根据银监会发布的《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规定》等要求,银行在发售票据理财产品时均需提供相应的产品说明书进行风险提示。
从可获得的同类产品说明书中可归纳得到票据理财产品的一般性特征(见下表)。
票据业务发展存在六个方面问题
票据业务发展存在六个方面问题一是信用环境欠缺,票据风险不容忽视。
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资产负债率高,难以办理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办理银行承兑汇票又不符合银行要求。
可是有的银行机构受手续费或吸存利益的诱惑仍然办理甚至超过自身能力签发银行承兑汇票,致使到期无款垫付,借故拖延或无理拒付,造成到期承付率下降,银行承兑汇票无条件到期付款加大经营风险。
另外,办理再贴现业务存在潜亏。
按照现行的再贴现制度规定,商业银行向人民银行办理再贴现时,扣除其应缴贴现利息收入营业税后,其贴现利率与再贴现利率可能倒挂,成为潜亏因素。
二是再贴现手续繁杂、票据真伪难辨。
一方面人行办理再贴现,需提供已贴现的商业汇票、商品交易合同或商品发运单据、贴现申请人和前手之间的增值税发票、查询书复印件等。
其中的承兑协议、交易合同、增值税发票,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持票人往往无法一一提供。
另一方面,商业汇票真伪难辨。
目前辨别票据真伪的方法比较原始,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收到票据后采用实地查询或电报查询两种方式。
采用实地查询费用开支过大,商业银行难以承受,采用电报查询方式又难以查明票据的真伪。
基于上述原因,商业银行办理商业汇票业务时进退两难。
三是各商业银行间业务发展不平衡,票源不足矛盾突出。
各商业银行由于对票据业务的认识程度和起步早晚不同,票据业务的各项指标有着明显的差异。
如乌鲁木齐商业银行因起步早市场份额一直名列前茅,工商银行新疆分行营业部、建设银行新疆分行营业部也先后成立了票据中心,票据业务发展势迅猛。
而其他银行则显得势单力薄。
又由于票源不足,更使得业务发展不均衡。
如彩虹股份、渭电等企业的现金流量大、资金宽裕、经营效益好,基本不需要短期融资,而急需融通资金的企业苦于没有足够的票据来获得资金,造成"贫富不均",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情况尤为突出。
此外,受地域影响,部分企业受低贴现利率诱惑,纷纷在异地贴现,造成票据流失,进一步加了票源不足的矛盾。
票据业务新规解读与商业银行的对策建议
票据业务新规解读与商业银行的对策建议2005年前三季度,全国累计签发商业汇票3.21万亿元,同比增长31%;累计贴现4.74万亿元,同比增长41%;贴现余额1.32万亿元,同比增长38%。
票据融资余额相当于贷款余额的比重从2000年末的1.6%上升到了今年9月末的8%,而新增票据融资相当于新增贷款的比重从2000年的7.4%上升到了今年前三季度的20%。
票据融资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一种短期直接融资渠道,也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调整资产结构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央行的重要货币市场工具,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为了促进票据业务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票据业务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本文就《通知》对票据市场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具体分析,并通过搜集有关材料,就本次《通知》中的几个容易引起疑问的内容进行了解读,对商业银行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
《通知》对票据市场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通知》从票据真是交易关系的审查、票据质押的具体操作、银行承兑汇票的查询查复方式、承兑汇票委托收款及银行汇票提示付款等方面对票据业务相关制度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完善。
此次《通知》的发布,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票据法》颁布实施以来票据业务操作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有利于改善企业票据融资环境,促进票据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繁荣,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支持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我国票据市场的完善和发展具有里程碑性质的重要意义。
《通知》的发布,对票据市场的发展起到了实际的推动作用,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从企业和银行间两个方向增强了票据的融资功能,有利于票据市场的繁荣。
首先,对企业融资而言,改善了企业的融资环境。
一是《通知》拓宽了票据查询的渠道,允许商业银行通过大额支付系统、“中国票据”网、传真等方式查询,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票据融资速度;二是明确商业汇票真实交易背景的审查由承兑行和贴现行负责,将办理商业汇票据承兑和贴现时提供的增值税发票扩展至普通发票,扩大了企业的票据融资范围;三是有条件地放开了商业汇票的兑付限制,未经背书转让的商业汇票提示付款时,持票人不再限于委托票面记载的开户银行收取票款,可向票面载明银行的系统内任一开户分支机构收取票款,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结算和融资需求。
完善中国票据市场发展的系统思考
安全性高 , 但考虑银行 自身资产安全等因素 , 发行规
模 比较有 限 。且 中国票 据 市 场 局部 性 、 区域 化 特 征
资料来源 : 9 1 9年 一 0 1 9 2 1 年货币执行 报告
十分 明显 , 抑制 了票据 市场 发展 的广度 和深 度 。
E —ma l g o 8 0 @ 1 6. o i: u y 8 2 2 cr n
郭洋等 : 善中国票 据市 场发展 的系统思考 完
必要条 件 。而美 国的票 据 市场工 具还包 括 以融资 为
目 标的商业票据 , 即融资型票据源自, 这在中国是不允许 发行的。由于中国信用体系不健全 , 商业承兑汇票
资料来源 :99年 一 0 1 19 2 1 年货币执行报告
—
20 07年间 , 市 融资额 增 长 较快 对 票 据 市场 有 一 股
图 1 19 99年 一 0 1 中 国 票 据 市 场 交 易 情 况 21 年
定 的 抑 制 作 用 , 长 速 度 分 别 为 17 与 5 % 。 增 9% 2
倍 和 1 0倍 。 0
通企业短期 资金 、 降低 融资成本 , 配置商业银 行资 金、 增加盈利等诸多发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 票据市场存在的主要 问题分析
( ) 据 市场 总体 上发 展 较 快 , 在 近两 年 发 一 票 但 展 速度 放缓 , 且在 一定 程度 上受 到 了抑制 。 并
图 2 票据融资额与股市筹资额的比较
与此 同时 票 据 交 易 与 股 票 的 交 易 规模 较 20 01 年成倍 扩 大 。20 07年 , 票市 场 交 易额 增 长 翻 了二 股 番 , 交易 规 模 远 远 超 过 票 据 市 场 的 交 易 规 模 ( 其 见
对修改和完善我国《票据法》的几点思考
对修改和完善我国《票据法》的几点思考作者:黄寿荣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11年第09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以下简称《票据法》)自1996年1月1日实施以来,在规范票据行为,保障票据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对外开放的力度日益加大,《票据法》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与票据业务和票据市场发展不相匹配的问题,导致法律和票据实践产生冲突,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现实,笔者提出了我国《票据法》存在不足和修改建议。
一、我国《票据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立法宗旨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现行《票据法》是在当时票据业务刚刚起步,社会信用体系还未建立,信用无序扩张,支付结算手段相对落后的背景下出台的,因此将保证票据的安全性、防止信用过度扩张作为《票据法》的首要立法宗旨,这对规范发展票据市场、防范票据市场风险和信用过度扩张、缓解企业流动资金紧张、改善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和流动性状况、促进社会信用发展等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支付结算体系的建立、票据市场的日益完善,《票据法》的立法宗旨不注重促进票据流通和信用功能的发挥,难以适应票据业务长远发展的趋势。
一是没有完全发挥票据的主要功能。
票据的功能包括汇兑功能、支付功能、结算功能、流通功能、融资功能和信用功能,其中影响票据市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流通功能、融资功能和信用功能。
我国的《票据法》于1996年开始实施,由于在90年代初期我国的支付结算工具还不完善,全国性的支付系统还没有建立,票据在经济贸易中的结算和支付功能突出,因此《票据法》为提高票据的结算效率和保证票据的支付责任,重点是防范票据的支付风险。
随着大小额支付系统和各商业银行行内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支付结算体系已基本完善,导致票据的汇兑、支付和结算功能逐步淡化,而融资和信用功能更为突出,如何促进票据的快速流通,实现票据融资和信用功能应是《票据法》立法的首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