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

2010-10-11 10:31:54

据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28日召开会议,讨论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等问题。会议指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放在突出位置。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企业是主体,产业是基础,市场是动力,政府是主导。必须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营造环境,选择重点,找准路径,推动循环经济加速发展,最终实现整个物质流的社会大循环。

(一)在政府管理层面,搞好规划,完善相关制度。按照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和实效性的原则,认真组织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通过规划,确定重点发展领域和优先发展项目,明确配套措施,建立循环经济的支撑体系。设定近期、中期、远期目标,近者,要突出快速、有效;中者,要突出生态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制度建设和基础建设;远者,要建立和健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济体系,布局合理,生态良好,可持续发展。制度与市场的脱节,是众多污染问题不能有效遏制和根治的重要原因。为此,要建立和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明确政府、企业、公众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权利和义务;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补偿机制)、资源价格机制、标准体系、评价体系和考核体系,制定废弃物回收名录,建立回收利用体系,强力消除陈旧惯性的发展冲动和对环保的漠视,保障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在市场运行层面,要完善市场制度,健全价格机制。首先,要取消资源的无偿使用制度,健全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大力推进生态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使企业和个人对环境保护的外部效益内部化。其次,要充分发挥价格在资源配置中的杠杆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由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结构向低能耗、低污染产业结构转化,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良性互动。

(三)在法制建设层面,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对循环经济加以规范,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要加强对经济过程基本环节(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统一规划,明确决策者、生产者、设计者、销售者、使用者、处理者等方面的相应责任,细化具体规定,增强循环经济法律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从理论上讲,我国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无疑它也如其他国家一样,存在着市场机制的缺陷和有时失灵。特别是发展循环经济又属于公共事务,完全依赖市场经济推行必然出现“市场失灵”,因此,必须将循环纳入国家干预的范畴,将循环经济立法纳入经济法范畴,由政府强力推行。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全面、深入、有效地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又不能将循环经济立法简单地等同于环保立法。目前,理论界有人将循环经济立法定性为环境法范畴。我个人认为,这种认识是没有准确把握循环经济立法的本质所致。循环经济的目的是保护资源、开发资源、节约资源,解决物质能量的循环、反复高效利用和资源的稀缺问题,确保资源供给,实现可持续发展,仅仅是其结果表现出保护了环境。由此可见,循环经济要比环境保护更为宽泛。循环经济的法律与末端治理的法律、环境保护的法律有着本质的不同,循环经济法律比环境保护法律的内容要广得多;更何况我国现行的环保法律法规虽然重在末端治理,但基本体系已经构成,也没有必要再单独对循环经济进行环保立法。否则,强力推行循环经济仍将缺乏有效法的法律保障。完善循环经济法律政策体系。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的循环经济政策与法律

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今后努力的重点,一是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现有政策和法律体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其进行动态调整和补充;二是结合具体实际和区域特点,在循环经济基本法的框架下,出台地方法规和操作细则;三是搞好相关法律的调适工作,通过司法解释等形式,处理循环经济法与其它法律之间的冲突;四是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违法行为实施严厉打击,同时充分运用政策激励工具,鼓励企业的节能减排降耗行为。

(五)在科技支撑层面,要积极建立绿色技术体系。绿色技术体系包括用于生产过程中的清洁生产技术、消除污染物的环境工程技术以及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技术等。清洁生产技术是绿色技术体系的关键,要采用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新技,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对环境污染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外。具体来说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第一、积极探索节约能耗和物耗、污染轻或无污染的工艺,其中最主要的是清洁生产技术。第二、研究污染防治技术,通过建设废弃物净化装置来实现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净化处理。这些技术主要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水污染防治技术、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等。第三、积极探索研究资源再生技术,对产业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处理,例如废电脑、废电池等特殊物质的再生技术,废纸加工再生产技术、废玻璃加工再生产技术、废塑料转化为汽油和柴油技术、有机垃圾制复合肥料技术等等。循环经济发展离不开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离不开创新人才队伍。因此,必须以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为突破口,加紧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循环经济绿色创新体系,并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充分调动企业和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同时,鼓励广大科技人员以自带成果和以成果作价入股等方式,积极投身创业活动,壮大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成果与人才智力支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