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饲料原料的质量变异及控制_王卫国
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与评价-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与评价1. 引言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是养殖业中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饲料原料质量可以保证动物获得充足的营养,促进健康生长和生产。
正确评价和控制饲料原料的质量对于提高养殖业的效益至关重要。
2. 饲料原料的质量评价指标饲料原料的质量评价可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评价指标:2.1 营养成分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根据不同动物的需求和生长阶段,饲料原料需要具备一定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对饲料原料中这些营养成分的含量进行分析和评价,可以了解其适用性和营养价值。
2.2 放射性物质一些饲料原料受到环境的影响,可能含有一定程度的放射性物质。
放射性物质对动物的健康有潜在的危害。
饲料原料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需要进行测试和评估,确保其不会对养殖动物造成安全隐患。
2.3 外观和气味饲料原料的外观和气味可以直观地反映其质量。
健康的饲料原料应该具有良好的颜色、形状和气味。
任何异常的外观或气味都可能意味着存在质量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检测和评估。
3. 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方法为了确保饲料原料的质量,养殖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3.1 供应商评估养殖业可以通过对饲料原料供应商的评估来确保质量。
评估供应商的背景和信誉可以有效地筛选出质量可靠的供应商,并与之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3.2 严格把关养殖业需要建立严格的把关机制,对进货的饲料原料进行严格的检验。
通过对营养成分、放射性物质、外观和气味等指标进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质量问题。
3.3 质量追溯对于每一批进货的饲料原料,养殖业都应建立相应的质量追溯体系。
通过追溯,可以追踪到每一批原料的来源和生产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4.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是养殖业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通过科学地评价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放射性物质和外观气味等指标,可以确保动物获得充足的营养,并减少潜在的质量问题。
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与评价-精简版范文

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一、质量控制
1. 定量分析和检测方法
使用标准化的分析方法,如质量标准、化学检验等进行定量分析和检测。
确保分析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控制
对饲料原料的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确保符合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3. 质量问题的处理和追溯
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追溯,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饲料原料的质量问题应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和责任人,以便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
二、质量评价
1. 外观评价
对饲料原料的外观进行评价,包括颜色、形状、气味等。
外观评价可以初步判断原料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2. 理化指标评价
根据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对饲料原料的理化指标进行评价。
理化指标包括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灰分等。
3. 营养评价
根据饲料原料的成分和营养价值,进行营养评价。
营养评价可以确定原料的适用性和营养水平。
4. 微生物评价
对饲料原料进行微生物评价,包括常见的细菌、霉菌、酵母菌等。
微生物评价可以判断原料的卫生质量和安全性。
结论
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与评价对于保证饲料质量和动物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质量控制,可以确保饲料原料符合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通过质量评价,可以对饲料原料的质量进行客观评价,为饲
料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饲料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饲料原料质量的监控和管理,提高饲料生产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无删减范文

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与评价-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与评价1. 引言饲料质量是影响畜禽养殖效益和动物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饲料原料作为饲料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饲料的营养成分、可消化性以及安全性等重要指标。
因此,对于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2. 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2.1 原料采购与检验首先,对于饲料原料的采购需要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并在采购前进行供应商的资质审查。
采购人员应该相互合作,分享信息,了解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并确保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标准。
其次,在采购原料后,需要进行原料的检验。
检验的重点通常是检测原料中的营养成分、污染物和有害微生物等指标。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化学分析、物理测试和微生物检测等。
通过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原料中的问题,以确保饲料的质量。
2.2 原料存储和防潮为了确保饲料原料的质量,需要进行适当的原料存储和防潮处理。
首先,原料应该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避免日光直射,防止原料受潮变质。
其次,应该定期检查储存环境,确保环境干燥,防止霉菌和有害微生物的滋生。
2.3 原料粉碎和混合在饲料生产过程中,原料需要经过粉碎和混合过程。
在粉碎过程中,应该控制粉碎的颗粒大小和均匀性,以确保饲料的可消化性和利用率。
在混合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混合的比例和混合时间,以确保饲料中各种原料的均匀分布。
3. 饲料原料的质量评价3.1 营养成分饲料原料的质量评价关注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营养成分。
常见的营养成分包括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粗灰分、钙和磷等。
通过对每个原料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原料的营养价值,以便进行合理配方和饲喂管理。
3.2 污染物和有害微生物另一个重要的质量评价指标是饲料原料中的污染物和有害微生物。
常见的污染物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和霉菌产毒素等。
通过对原料的抽检和检测,可以确保饲料中的污染物含量在安全范围内,以保证动物的健康和生产安全。
3.3 饲料经济性评价除了营养成分和安全性外,饲料原料的经济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
常见大宗饲料原料的质量识别与控制(二)

常见大宗饲料原料的质量识别与控制(二)引言:饲料是动物养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饲料原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因此,对于常见的大宗饲料原料进行质量识别与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常见大宗饲料原料的质量识别与控制进行详细讨论。
大点1:玉米的质量识别与控制小点1.1:外观特征的判断小点1.2:含水率的检测方法小点1.3:油脂含量的分析小点1.4: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测定小点1.5:玉米霉菌毒素检测和控制大点2:豆粕的质量识别与控制小点2.1: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小点2.2:粗纤维含量的分析小点2.3:抗营养因子的检测和控制小点2.4:豆粕中有害菌的监测小点2.5:豆粕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检测大点3:鱼粉的质量识别与控制小点3.1:鱼粉的蛋白质含量检测小点3.2: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测定小点3.3:鱼粉的酸价和过氧化值的测定小点3.4:鱼粉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小点3.5:鱼粉中霉菌毒素的识别与控制大点4:麸皮的质量识别与控制小点4.1:麸皮的粗蛋白含量测定小点4.2:麸皮中的粗纤维含量检测小点4.3:麸皮中的矿物质含量分析小点4.4:麸皮中的抗营养因子检测与控制小点4.5:麸皮中的榖胱肽的检测大点5:棉籽饼的质量识别与控制小点5.1:棉籽饼中的蛋白质含量测定小点5.2:棉籽饼的纤维含量检测小点5.3:棉籽饼中棉酚的测定方法小点5.4:棉籽饼中棉酚的控制措施小点5.5:棉籽饼中酸价和过氧化值的检测总结:通过对常见大宗饲料原料的质量识别与控制的讨论,我们可以发现,对于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确保饲料原料的质量安全,从而为动物的健康提供优质的饲料保障。
饲料企业和养殖户应该加强对于饲料原料质量的关注,并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检测和控制,以提高养殖效益和动物健康水平。
对饲料安全概念的思考_王卫国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06,No.2 专 论1 收稿日期:2005-11-28作者简介:王卫国(1956-),教授,中国粮油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饲料加工新技术、饲料资源与添加剂开发、饲料安全。
对饲料安全概念的思考王卫国(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0052)摘 要:叙述了保证饲料安全的关键环节———安全控制,指出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食用动物产品的不安全;阐述了饲料安全的概念、安全饲料的分类;介绍了当前对饲料安全理解中的几个误区。
关键词:饲料;安全;控制;分类;误区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202(2006)02-0001-021 饲料的安全控制是食用动物产品安全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当前,我国畜牧、水产养殖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肉蛋奶的供应量也不断提高。
但是与此同时,动物产品安全的问题也非常突出。
主要表现在动物疫病病原体的污染以及抗生素残留、激素残留、微生物毒素残留、化学污染物残留等。
我国的动物产品难于走出国门,主要是国内动物产品卫生抽检中屡屡出现不合格甚至严重不合格,并引发人的安全事件。
这些问题既直接威胁着消费者的健康和产品的国内外贸易,也影响我国畜牧水产养殖业、饲料工业的国际形象。
重视并科学地解决这些问题是我国畜牧水产养殖业、饲料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食用动物产品安全的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动物源、饲养场的养殖过程与环境、疾病、饲料原料与产品生产、动物运输、屠宰、冷藏、加工、流通过程的完整食品生产链的安全控制。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食用动物产品的不安全,如商品鸡、猪本身有疾病传染,动物屠宰点使用病死的动物做原料,动物尸体注水,在某些饲养厂中饲养者在饲料中私自添加、滥用各种抗生素、激素、镇静剂等,饲料厂中原料质量控制不当,使用了微生物毒素超标的原料,或生产中发生药物添加剂的交叉污染;养鱼户为防治鱼病,违规超量使用抗生素或禁用药物等,都会引发不安全事件。
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与评价1. 引言饲料是动物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动物的生长发育、免疫能力、繁殖能力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饲料的质量则直接关系到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对饲料原料的质量进行控制和评价,对于保障动物生产的安全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饲料原料的常见质量问题和控制措施2.1. 饲料原料污染饲料原料常常受到化学物质、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的污染。
化学物质污染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超标等;微生物污染包括霉菌、酵母菌等;其他污染物包括杂质、异物等。
为了控制饲料原料的污染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选择可靠的供应商,确保原料的质量;严格执行农药使用标准,避免农药残留;定期进行微生物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问题;做好饲料原料的接收、存储和使用过程的卫生管理。
2.2. 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不均衡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不均衡会直接影响到动物的生产性能。
常见的问题包括粗蛋白质过多或不足、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选择适合动物需要的饲料原料;根据动物的生长发育阶段和生产性能需求,合理配制饲料;采用现代化的饲料配方技术,确保饲料的营养均衡。
2.3. 饲料原料质量的变异性不同批次的饲料原料可能存在质量上的差异,这对饲料的生产和使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对每批次的饲料原料进行检测和评估;制定合理的质量标准,确保饲料原料的质量稳定;调整饲料配方,以适应不同批次饲料原料的质量变异性。
3. 饲料原料的评价指标和方法3.1. 饲料原料的理化指标包括: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水分等;3.2. 饲料原料的矿物质含量,包括钙、磷、铁、锌等;3.3. 饲料原料的维生素含量,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3.4. 饲料原料的抗营养因子含量,包括抗营养因子、抗生物活性物质等。
评价饲料原料的方法包括:化学分析、生物测定、饲料试验等。
4. 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措施4.1. 选用优质饲料原料,确保饲料的质量;4.2. 建立健全的供应商管理体系,确保原料的质量;4.3. 加强饲料原料的全程追溯,确保饲料的安全;4.4. 建立完善的检测和评估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4.5. 定期开展质量管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质量意识。
饲料原料控制与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饲料原料控制与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饲料原料控制与生产过程质量控制⒈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饲料生产过程中的原料控制和质量控制,以确保生产的饲料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保证动物的健康和产量的稳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饲料原料的采购、入库检验、储存和使用,以及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⒉饲料原料的采购⑴供应商审查在选择供应商时,要对潜在供应商进行审查,包括其生产设施、品质管理体系等。
只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的供应商。
⑵原料品质要求明确各类饲料原料的标准,并向供应商明确要求。
要求主要包括原料的营养成分、纯度、添加物限量等。
⑶原料样品留样从每批次饲料原料中留取样品进行保存,以备后续的质量验证和投诉处理。
⒊饲料原料的入库检验⑴检验项目对每批次到货的饲料原料进行检验,包括外观、气味、湿度、杂质、微生物等指标。
⑵检验设备使用符合质量要求的检验设备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⑶检验记录将检验结果记录下来,包括样品编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信息。
对不合格的原料要进行记录,并进行后续处理。
⒋饲料原料的储存和使用⑴原料储存条件确保饲料原料在储存过程中不受潮、霉变等情况影响,要求储存环境的温度、湿度和通风符合相关要求。
⑵原料使用流程明确原料的使用流程,包括按照先进先出原则使用、避免交叉污染等。
⑶储存和使用记录对原料的储存和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包括储存时间、使用数量、使用目的等信息。
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⑴生产设备的维护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避免设备故障对生产质量的影响。
⑵生产工艺控制严格按照设定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并对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和记录。
⑶产品抽检对生产出来的饲料产品进行定期抽检,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⒍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供应商审查表格、原料入库检验记录表、原料留样记录表等附件。
⒎法律名词及注释⑴饲料:用于动物食用的粮食、添加剂和其他物质的混合物。
⑵营养成分:指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
【王卫国】发酵饲料相关法规标准概述

8 9
教授
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 委员 农业部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料生产许可证审核专家 全国饲料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委员 中国粮油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粮油学会饲料专业分会副会长 中国粮油学报、粮食与饲料工业、 饲料工业杂志编委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分会理事
畜牧学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
一. 我国发酵饲料的相关法规
我国发酵饲料的相关法规
1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11年第609号) 要点:
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应当如实记录采购的饲料原料、单一饲料、 饲料添加剂、药物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和用于饲料添加剂生产的 原料的名称、产地、数量、保质期、许可证明文件编号、质量检验信息、生 产企业名称或者供货者名称及其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记录保存期限不得 少于2年。 第十八条 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应当按照产品质量标准以及国 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饲料、饲料添加剂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和饲料添 加剂安全使用规范组织生产,对生产过程实施有效控制并实行生产记录和产 品留样观察制度。 第十九条 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应当对生产的饲料、饲料添加剂 进行产品质量检验;检验合格的,应当附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未经产品 质量检验、检验不合格或者未附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的,不得出厂销售。 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应当如实记录出厂销售的饲料、饲料添加剂 的名称、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次、质量检验信息、购货者名称及其联系 方式、销售日期等。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我国发酵饲料的相关标准 我国发酵饲料的相关法规
4 GB 10国发酵饲料的相关法规
4 GB 10648-2013 饲料标签
我国发酵饲料的相关标准
我国发酵饲料的相关标准
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与评价-[1]简版
![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与评价-[1]简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b8e251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4.png)
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与评价-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与评价1. 引言在畜禽养殖行业中,饲料质量直接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因此,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是确保饲料安全和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方法,以及其对动物生产的影响。
2. 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包括原料采购、入库检验和质量监控等环节。
以下是饲料原料质量控制的具体内容:2.1 原料采购在采购饲料原料时,应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采购人员应检查供应商的生产和质量管理体系,并要求供应商提供质量证明文件。
2.2 入库检验饲料原料进入饲料厂后,需要进行入库检验。
入库检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原料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防止低质量原料进入生产环节。
入库检验内容包括外观检查、湿度检测、霉菌毒素检测等。
对于重要的饲料原料,还应进行常规的营养成分分析。
2.3 质量监控饲料原料的质量监控是确保饲料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
在生产过程中,应定期对原料进行质量抽检。
质量监控内容包括外观检查、水分含量检测、营养成分分析、微生物检测等。
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问题原料进入生产环节。
3. 饲料原料的评价方法饲料原料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外观评价、理化指标测定和营养成分分析等。
以下是饲料原料评价的具体方法:3.1 外观评价饲料原料的外观评价是判断原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外观评价应包括颜色、气味、形状等方面的考察。
例如,好的饲料原料应具有统一的颜色、无异味和明显的切口。
3.2 理化指标测定饲料原料的理化指标测定是评价原料质量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指标包括水分含量、灰分含量、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等。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或仪器分析得出。
3.3 营养成分分析对于饲料原料来说,营养成分分析是评价其质量和适用性的重要依据。
营养成分分析包括粗蛋白含量、能量值、灭菌价、氨基酸含量等。
这些分析结果可以帮助养殖企业选择适合的饲料原料,并调整配方,以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
饲料成品质量探讨与控制

饲料成品质量变异,企业如何应对?轶 文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信息中心)最近一段时间,有部分饲料企业反映饲料的料肉比偏高,成品水分高等问题。
经过认真的全面调查分析,我们发现,从饲料配方本身看,产品营养设定值并没有改动,问题主要出现在饲料原料的质量变异上。
1 饲料原料质量变异的因素影响饲料原料质量变异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1 下半年玉米水分含量普遍偏高,高的超过了20%,大部分在17%左右,但按照实际玉米水分含量设计配方的企业很少,多数饲料企业仍是按照15%或16%的标准制作配方,这样就产生了原料质量变异;1.2 由于近期原料价格始终居于高位,面对日益严峻的成本压力,不少饲料企业的品管部报给配方师的原料检测数据就高不就低,有些偏高。
例如一些饲料企业,其品管部化验出来的豆粕粗蛋白含量明明在43%~44%之间,但报给配方师的数据却是44%,这样就形成了原料质量变异;1.3 原料掺假现象严重,或谓之为某些成分超标。
表现为灰分超标(菜籽粕、棉粕、花生粕、次粉)、粗纤维超标(次粉、棉粕等)等,但由于化验室建设不配套,不少饲料企业缺少对灰分和粗纤维等项目检测的能力,不能及时发现原料的掺假,这也会导致原料质量变异情况的发生;1.4 缺乏对原料的认知程度。
例如,玉米副产品DDGS是一个很好的蛋白质补充原料,由于其中含有12%的脂肪,因此能量也较高,这也是其具有利用价值的关键所在。
但由于工艺的不同,有的厂家是先把胚芽剥离再提取玉米油,副产品中可溶物回喷数量也不多,这样出来的产品脂肪含量只有3%左右,相差9%,实际上是DDG。
而部分饲料企业仍然用DDGS的指标制作配方,显然是高估了其营养水平;1.5 霉菌毒素污染而致的原料质量变异也是今秋饲料饲养效果差的原因之一。
饲料原料质量变异的应对策略企业不能因原料价格高,成本上升而放松对优质原料的要求,以次充优去蒙骗用户,往远处看,这实际上是在蒙骗自己。
严格规范替代原料的使用。
饲料行业的质量控制目标与实施方法

饲料行业的质量控制目标与实施方法饲料行业作为动物养殖业的重要支撑,对于确保动物健康和提高养殖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质量控制是饲料行业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将探讨饲料行业的质量控制目标与实施方法。
一、质量控制目标1.确保饲料的安全性饲料的安全性是质量控制的首要目标。
饲料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对动物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具有直接的负面影响。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选择和储存,确保饲料中无有害物质残留,以及进行必要的杀菌处理,保障饲料的微生物质量。
2.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饲料是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来源。
质量控制的目标之一是确保饲料中的营养成分能够满足不同种类动物的生长发育需要。
通过科学的配方设计和原料的选择,合理搭配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含量和比例,以提供均衡的饲料,满足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3.优化饲料的利用效率质量控制的目标还包括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
合理的饲料配方和生产工艺可以帮助降低饲料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通过细化操作工艺、提高原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浪费,实现饲料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对提高养殖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质量控制实施方法1.严格原料管理原料管理是饲料质量控制的基础。
饲料行业应建立起完善的原料供应体系和评估体系,加强对原料的采购、储存和使用环节的监控,确保原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对每批次原料进行必要的检测和分析,并建立相关档案记录,以便后期的追溯和质量分析。
2.营养配方设计饲料的配方设计是确保饲料质量的重要环节。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动物需求和生产目标,通过科学的配方设计,确保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满足需求,并合理控制不同成分的含量和比例。
在配方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原料的可获得性和成本因素,以确保饲料的经济性和可操作性。
3.生产工艺控制质量控制的实施还需要注重生产工艺的控制。
通过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标准化生产流程,保证饲料生产中每个环节的质量和效率。
特别是在破碎、混合、造粒等工艺环节,要控制好时间、温度、湿度等因素,确保饲料的制造过程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大宗饲料原料品质控制

原料是饲料工业的物质基础,对饲料原料进行品质控制是保证饲料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国原料紧缺,饲料工业发展迅速,饲料需求量大且紧迫,加之法律不健全、标准不完备、部分中心企业检测手段不齐、技术落后、相关部门监督不够,造成原料市场混乱,原料掺假比较严重。
饲料原料的质量对配合饲料的质量安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1大宗原料采购的供方评定1.1候选供方的评定:原料采购应依据饲料原料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内部制定的技术标准及生产需要,通知供货方提供所供原料的说明书及相关资料,对供方进行质量能力的初步评定,同时考虑价格、供货期等,并对之进行比较,择优选择,大宗饲料原料品质控制陈文1,莫娟1,杨文平1,赵学英5(10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河南郑州;96665’50重庆市铜梁县侣俸镇人民政府,重庆铜梁;65966)摘要:随着政府对饲料安全监管力度的加强,各饲料生产厂家对原料的品质控制也逐渐严格并走向程序化。
笔者以大宗原料的采购控制流程来说明饲料厂家对于饲料原料的品质控制情况。
关键词:饲料原料’品质控制’采购控制’供方评定中图分类号:<=12039文献标识码:>文章顺序编号:1285-91?6(5662)63-66;=-63收稿日期:5669-15-68改回日期:5662-63-63作者简介:陈文#1?2=$%,男,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得分"30"40"15610等级789:质量保证能力评价能力足够,效果良好能力尚好,有一定效果能力一般,效果尚可能力不足,效果差合作或采购前景优先合作带条件的合作整改后合作暂不采购表;评定结论暂定为候选供方。
对于同一种原料应同时选择几家合格的供方。
1.2合格供方的评定:生产企业应要求候选供方填写《供货厂商调查表》,并根据该表填写《供方评定记录表》,此表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体系认证证书(占;0分)、供方的产品质量状况(占50分)、设备生产能力(占;0分)、价格及交货能力(占/0分)、供方的投资状况及服务和支持能力(占;0分)。
饲料加工对产品质量的影响1.王卫国

我国加工设备制造技术的主要进步(3): ● ● 饲料加工设备技术由模仿向自主创新迈 进。 机械加工制造装备水平大幅提高。 激光切割、加工中心、真空淬火、高精 度动平衡机等 产品研发机构、队伍、经费不断扩大。
5
●
2006饲料品管高级研修班 北京 11月4日
29
饲料加工主要新技术及其影响
挤压膨化新技术
●工艺参数自动检测控 制系统 --包括软件、硬件 ●挤压螺杆、套筒的快 速装配系统 ●通用可改变速箱装置 ●新型螺旋角设计
▲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2006饲料品管高级研修班 北京 11月4日
30
饲料加工主要新技术及其影响
真空喷涂技术
● 立式行星螺旋喷涂机 ● 卧式桨叶喷涂机。
▲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2006饲料品管高级研修班 北京 11月4日
23
饲料加工主要新技术及其影响
制粒机新技术
● 压模快速装配系统 --液压自动拆装 --大大缩短更换压 模的停机时间,降 低人工劳动强度。 --保证安装精度。
▲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压模压辊间隙自动调 整装置 --连续调整 --远距离遥控 --生产稳定,效率高
2006饲料品管高级研修班 北京 11月4日
▲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37
加工参数控制对饲料产品质量的影响
除杂率
● 主要设备 初清筛;磁选机;霉菌脱除机;保 险筛;吸风系统。 ● 大杂、磁性杂质除杂效率应达到99.9%以上 杂质存在会危害动物安全、设备安全。
● 污染有霉菌毒素的谷物可用撞击脱皮机清
除,去毒率可达到70-85%。 结合使用霉菌毒素吸附剂。
27
饲料加工主要新技术及其影响
颗粒熟化稳定新技术
饲料原料质量总结

饲料原料质量总结1. 背景介绍饲料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饲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畜禽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因此,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是饲料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对饲料原料的质量进行总结和分析。
2. 饲料原料质量的评估指标2.1. 检测方法饲料原料质量的评估主要通过化学分析和生理功能测定这两种方法进行。
化学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检测原料中的水分、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灰分等指标来评估其营养价值;生理功能测定方法则通过饲养实验、饲料换算率等指标来评估饲料原料对动物的生长效果。
2.2. 营养成分含量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含量是评估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其中,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和灰分是常用的指标,可通过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测定。
2.3. 饲料能值饲料能值是衡量饲料原料能否满足动物生长需求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饲料能值指标有代谢能(ME)、消化能(DE)和净能(NE)等。
2.4. 抗原成分饲料原料中的抗原成分会对动物的健康和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常见的抗原成分有抗营养因子、抗生物因子、抗消化因子等,可以通过特定的检测方法进行鉴定和测定。
3. 饲料原料质量的影响因素3.1. 种类和来源不同种类、不同来源的饲料原料质量存在差异,因此,制定适合不同动物的饲料配方时,需考虑原料的种类和来源。
3.2. 生长环境饲料原料的生长环境也会影响其质量。
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水质等,这些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饲料原料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和质量。
3.3. 季节和收获时期不同季节和收获时期的饲料原料中,其营养成分含量和质量也存在差异。
因此,在制定饲料配方时,需要根据季节和收获时期的变化来调整原料的比例和用量。
3.4. 运输和存储条件运输和存储条件的不良会导致饲料原料的质量下降。
运输过程中的挤压、震荡等可能会导致原料中的营养成分损失;存储条件不当则可能导致饲料原料发霉、变质等情况的发生。
4. 饲料原料质量的改进措施4.1. 强化质量管理措施加强饲料原料质量管理是保证饲料质量的关键。
饲料原料质量控制技术

批量在5t以下
批量在10t以下
添加剂
所有批次
其它
批量在10t以上
检测值(不合格 |检测值—验收标准|≥1/2|拒收
品)
标准—验收标准|
批量在10t以下
|检测值—验收标准|<1/2| 拒收标准—验收标准|
注:评审时使用“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单”,并按规定的权限进行评审处置。
蛋白质溶解度 70*
真蛋白比率 80*
≥%
85*
蛋白质溶解度 40*
水溶性磷≥% 20*
不合格原料评审处置
超拒收标准的原料原则上拒收,特殊情况(将造成 断档、停产等)应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单》报 品管部评审处置。
卫生指标不合格的原料全部报技术部评审处置。 介于验收与拒收标准之间的原料按下表规定的权限
<14
>8.0
≤1.0
<14
>12
<2
≤1.0
<14
>12
<3*
<13
>14 <4.9 >3.9
<13
>12 <9.0 >13.0*
<10
>26
<8
>10 <2.2
<12
>35.5
<6
>18*
<12
>24
<6
<12
>43 <6.0
<11
>46
<5
<12
>37 <7.3*
<10
>64.5
饲料原料的品质控制

饲料原料的品质控制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是整个饲料质量控制体系的基础,是饲料企业效益的有力保障,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将其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
原料品质的优劣与稳定直接关系到饲料产品的质量,因此加强原料的质量控制,防止原料质量不合格及霉变、污染等。
是保证高质量饲料产品的前提。
一、进货渠道的控制:可靠的渠道来源应该是第一位的,它比具体的检验更加重要。
尤其有很多原料并不能实现全项检验或检验困难。
如:沸石粉的微量元素含量、吸氨值;磷酸氢钙是否掺杂磷酸三钙;因此,一定要十分注意供货渠道的选择,建议技术、采购等多部门协同确定,尤其不能单从价格上考虑。
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原料品种:如花生粕夏季容易孳生黄曲霉,酒精糟的原料往往不太新鲜,玉米蛋白粉、鱼粉、经常有掺杂使假现象,还要考虑原料的保质期和生产使用时间,以及各种原料间的可配伍性。
如碱式氯化铜比五水硫酸铜更有利于维生素的稳定保存,凡此种种,都应注意考虑并积累经验。
三、原料接收标准和各阶段的检验项目的确定:首先,必须有明确的接收、让步接收、拒收的标准,以便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
同时要注意针对不同原料突出重点检验项目,如,鱼粉的感观检验,酸价测定。
由于贮存、生产等各阶段的不同特点,还应确定不同的检验项目。
四、注意原料的贮存条件和贮存过程中的质量变化:首先应注意原料的贮存条件,如:维生素等药品的避光、防潮、通风等。
此外还要把能做预处理从而提高其贮存性的原料进行预处理。
比如,在油脂中加入抗氧化剂,高水分玉米进行通风干燥等等,并经常查看库存原料质量变化情况,如是否有温度升高现象,是否有颜色、气味等感官变化等等。
五、生产前和生产中的检验:原料经过一段时间的贮存,其质量变化情况如何,是否需要采取措施,这些都决定了必须进行生产前的检验;生产中的检验则是指在生产完一个品种或一个批次后,在生产设备流程中剩余一部分原料没有用完,由于转产其他品种等原因停用一段时间后,再次重新使用时,必须对它们进行再次检验,这在夏季更加重要,尤其对粉碎玉米、DDGS等易变质的原料,以免造成质量事故。
饲料原料控制与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范文精简处理

饲料原料控制与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饲料原料控制与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引言饲料原料控制饲料的原料质量直接影响到饲料最终的营养成分和安全性。
对饲料原料的控制是确保饲料质量的基础。
以下是饲料原料控制的几个方面:原料的选择在选择饲料原料时,应综合考虑原料的营养价值、可获得性、价格以及对动物健康的影响等因素。
应选择高营养价值、易获得、价格适中且对动物无害的原料。
原料的采购采购是确保原料质量的重要环节。
应选择有信誉、质量可靠的供应商进行采购,并建立健全的供应商管理体系。
在采购过程中,应对原料进行抽样检测,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原料的储存和保管原料的储存和保管对防止饲料的变质和污染至关重要。
应选择干燥、通风、无害物质污染的库房进行原料的储存,并采取合适的包装方式,防止原料受潮、霉变和虫害。
原料的加工原料的加工过程应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确保原料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不受损害。
加工过程中应注意原料的清洗、烘干和破碎等环节,保证加工的质量和效果。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饲料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多个环节,如原料的配料、混合、造粒、包装等。
对于每个环节,都需要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最终饲料的质量。
以下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几个方面:原料的配料饲料的配料是确保饲料营养成分准确、均衡的重要环节。
应根据动物的需求和饲料配方进行准确的配料,确保每个批次的配料质量一致。
配料的混合混合是将各种原料充分混合均匀的过程。
应使用专用的饲料混合设备,进行充分的混合,确保每个颗粒中的各种原料比例一致、均匀。
饲料的造粒造粒是将混合好的饲料进行成型,提高饲料的稳定性和可储存性。
应控制好造粒的温度、湿度和时间等参数,确保饲料颗粒的质量和成型效果。
饲料的包装和储存饲料的包装和储存是确保饲料质量的一道关口。
应使用适合的包装材料,确保饲料不受潮、霉变和虫害,应将包装好的饲料存放在适宜的环境中,避免光照和高温等因素的影响。
结论饲料原料控制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是确保饲料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原料选择、采购、储存和加工,以及生产过程的配料、混合、造粒、包装和储存等环节的质量控制,能够有效地提高饲料的质量,满足动物的需求,促进畜禽养殖的健康发展。
饲料质量控制新技术

饲料质量控制新技术
王卫国
【期刊名称】《饲料工业》
【年(卷),期】2003(24)8
【总页数】5页(P1-5)
【关键词】中国;饲料质量;质量控制;产品定位;配方设计;原料质量;加工质量;质量检验;质量管理体系
【作者】王卫国
【作者单位】郑州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6.3;S816
【相关文献】
1.《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导读(二)——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控制 [J], 陈舒宁
2.饲料安全的隐患与控制(三)开发饲料安全新技术 [J], 李绍章
3.依靠科技力量提高饲料质量确保饲料安全--农业部总畜牧师贾幼陵在第八届全国饲料添加剂学术暨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上的讲话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宗饲料原料的质量变异及控制摘 要:没有合格的原料就没有合格的产品。
饲料质量控制的目标就是要将饲料产品的质量变异或偏差控制在最低水平,使其能持续满足产品的质量指标要求,保证客户获得稳定的动物生产性能与效益。
而饲料原料质量变异的控制是实现产品质量变异控制的先决条件,因而具有重要意义。
1 饲料原料的质量变异与成因饲料原料质量变异是指饲料原料的某项(或某几项)成分(或有害物)含量对其规定值或统计平均值的偏离。
饲料原料质量变异有多种多样,导致这些变异的成因也有各不相同。
1.1 谷物的质量变异谷物的质量变异表现为物性指标如容重、色泽、子粒大小的变异,营养成分的变异如水分、蛋白质、脂肪、淀粉、粗纤维、灰分、可消化必需氨基酸、可消化粗蛋白、消化能、代谢能等和卫生指标方面的变异如霉菌毒素含量、农药残留等。
谷物的容重、子粒大小、营养成分含量一方面取决于其品种的遗传特性及遗传特性的稳定程度,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受气候、种植土壤特性、田间管理及收获后加工处理的影响。
由于多种因素的变化,导致谷物的质量总是处于变异之中。
容重是谷物质量的重要指标。
子粒饱满、容重大的谷物,皮层比例低,可消化营养成分含量较高,通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同时有利于加工作业。
容重的变异通常从5%~15%。
玉米是最主要的谷物饲料原料。
其容重的变异从5%~15%。
而小麦的容重变异从2%~10%[1]。
谷物的水分含量通常在11%~14%,高水分谷物可达17%~20%,随收获季节气候变化和收获后干燥、储存等条件而变化。
水分的较大变异对饲料的配方设计和加工有很大影响,造成单位重量的物质中营养含量降低和粉碎成本升高,产品保质期缩短。
进而导致饲料成品的质量变异。
谷物的营养成分含量和营养价值的变异是需要深入关注的。
这主要是由于谷物在畜禽饲料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即使营养成分的较小变异也会对饲料成品品质产生较大的影响。
玉米作为谷物饲料之王,其营养价值的变异达15%[2]。
Danisco动物营养技术服务部对采集自全球的558个玉米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各成分的变异为:干物质1.8%,淀粉1.6%,蛋白质9.6%,脂肪12.1%,淀粉消化率14.1%,表观代谢能15%(差异达500kcal/kg)。
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变异也较大。
这里蛋白质、脂肪、淀粉消化率和表观代谢能的变异都较大。
其中淀粉中支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的比例不同影响着玉米淀粉的消化率。
直链淀粉的消化率低于支链淀粉的消化率。
淀粉颗粒的大小和抗性淀粉的含量也都会影响淀粉的消化率。
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动物科学与工程系/王卫国对高粱、小麦、大麦等谷物,也有类似上述的情况。
谷物收获后的储存期过长,会导致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利用率下降,直接影响是蛋白质溶解度下降,脂肪会发生氧化。
有害微生物的侵染和繁殖会造成谷物的发霉变质,产生微生物毒素。
其中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赭曲霉毒素等对不同动物有巨大危害,且难以去除,污染严重时会使谷物完全丧失营养价值。
这种质量变异是恶性的,必须给以高度重视。
1.2 谷物加工副产品的质量变异谷物加工副产品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谷物本身的质量变异,但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谷物加工的工艺和程度。
例如生产高等级面粉企业的麦麸的农药残留量取决于小麦在农田所受污染情况和洗麦、打麦工艺,而主要营养质量如淀粉含量、消化能、代谢能量的变异则主要决定于含有面粉的比例。
由于各个加工企业的工艺不同,导致谷物加工副产品的营养价值变异在3%~20%。
1.3 油料饼粕的质量变异油料饼粕的质量变异首先来自油料品种的不同。
不同品种的同一种油料其化学成分和营养价值有很大差别。
例如美国大豆和中国大豆在脂肪、蛋白含量上就有差别。
双低菜籽的芥酸、芥子甙等抗营养因子含量明显低于普通菜籽。
其次是种植的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和管理等。
不同地域种植的油料的化学成分含量也会有明显的差异。
此外,油料的取油工艺对饼粕的质量影响也很大。
例如残油量高会增加饼粕的能量值,而热加工温度、时间等的不同会造成饼粕的蛋白质消化利用率和抗营养因子的含量和活性的不同。
而通过检测蛋白质溶解度、蛋白质分散指数和尿酶活性等可以反映豆粕加工的适宜度。
大豆粕是最主要的饲用饼粕。
主要分为带皮豆粕和去皮豆粕两类。
对60个国产带皮豆粕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水分值为7.96%~15.95%,平均值为11.09%,变异系数为11.44%;粗蛋白含量为42.42%~47.75%,平均为45.17%,变异系数为2.85%;粗纤维含量为2.94%~6.98%,平均值4.69%,变异系数为18.71%;氢氧化钾蛋白质溶解度为65.2%~88.5%,平均值79.2%,变异系数为6.69%;尿酶活性为0.00%~0.76%,平均为0.10%,变异系数达145.48%[3]。
由此可见带皮豆粕的粗纤维含量、蛋白质溶解度和尿酶活性质量变异是很大的。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数据中变异系数是相对于分析值的平均值而言的,但对具体的饲料厂家而言,其所购豆粕的实际质量分析值可能在整个范围内变动,如蛋白质可能是42.42%,也可能是47.75%。
比如:第一次使用的豆粕蛋白含量为42.42%,而此后使用的豆粕蛋白含量可能是47.75%,则对于动物而言,所食入的蛋白含量差异能达到10%以上。
如此大的变异必然对产品的配方设计、生产都会带来很大影响。
市售棉籽粕的质量变异也相当大。
对483个棉籽粕的分析结果表明,水分的范围为6.53%~15.7%, 粗蛋白的范围为43%~53%,粗纤维的范围为6.26%~15.70%,粗灰分的范围为4.67%~10.93%, 粗脂肪的含量为0.27%~2.82%。
而反映热加工是否适度的蛋白质分散指数或溶解度等指标的差异范围也在3%~20%。
棉酚的含量为从73mg/kg~1180mg/kg[4]。
市售菜籽粕的质量也存在较大的变异。
例如对国内112份菜籽粕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水分范围为7.8%~13.4%,平均为10.6%;粗蛋白的范围为32.22%~40.24%,平均值36.5%;粗纤维的范围为7.62%~15.37%,平均11.4%,粗灰分的范围为6.35%~12.92%,平均为7.9%;粗脂肪的含量为0.05%~4.57%,平均1.9%。
而反映热加工是否适度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24.31%~37.17%,平均30.5%。
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通常应在30%,超过此值表明加热过度。
硫苷含量约在19.2μmol/kg~157μmol/kg[5]。
而国标规定一级菜籽粕硫苷含量小于等于40.0μmol/kg,二级菜籽粕的硫苷含量小于等于75.0μmol/kg[6]。
可见硫苷含量的变异显著。
相对于菜籽粕而言,菜籽饼的质量变异更大。
对国内110个菜籽饼样品分析结果表明:水分范围为2.60%~12.23%,粗蛋白的范围为26.52%~40.53%,粗纤维的范围为6.88%~14.31%,粗灰分的范围为5.61%~8.08%,粗脂肪的含量为4.98%~15.53%,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21.68%~50.90%[5]。
1.4 动物性蛋白原料动物性蛋白原料的的种类主要有鱼粉、肉骨粉、肉粉、羽毛粉、蹄角粉、肠粉、血浆蛋白粉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前4种。
鱼粉依然上最好的动物蛋白饲料。
但因鱼粉的鱼类来源不同,生产地域不同、加工储藏方法不同而在质量上有很大的差异。
即使同一个国家、同一地域不同年份生产的鱼粉也有质量变异。
这类变异表现为粗蛋白质水平、氨基酸组成、矿物元素含量的不同。
鱼粉的粗蛋白水平在50%~65%,粗灰分的范围为11.4%~20.8%,粗脂肪的含量为4.0%~10.0%,钙含量在3.81%~5.88%,磷含量在2.83%~3.2%[7]。
市场上销售的劣质鱼粉的质量水平甚至会低于上述分析值。
对鱼粉的质量而言,鱼粉的新鲜度是一项重要指标。
用挥发性盐基氮(VBN)测定方法可以评价动物性饲料中蛋白质的劣变程度,可衡量其新鲜度。
VBN值是指100g 肉中所含挥发性盐基氮物质的毫克数。
优质鱼粉的VBN 值在20mg/100g以下。
新鲜鱼粉的组胺在100mg/kg 以下,酸价在5以下,过氧化值在5以下[8][9]。
市场鱼粉的新鲜度变异在5%~20%以上。
此外,优质新鲜鱼粉的胃蛋白酶消化率在90%以上。
新鲜度低的鱼粉会明显降低动物的生产性能和损坏动物健康。
鱼粉的掺假是导致质量变异的另一重要因素。
掺假物主要有3类,即植物蛋白原料如豆粕、棉籽粕、菜籽粕等,低价的动物性原料如羽毛粉、肉骨粉,蹄角粉等,非蛋白氮原料如尿素、缩二脲等。
这些掺假的结果使鱼粉的氨基酸组成改变,蛋白质消化率降低、有效能量降低。
肉骨粉是易发生质量变异的原料之一。
其水分含量在5%~10%,粗蛋白水平在44%~52%,粗灰分为27%~38%,粗脂肪为2.0%~13.0%,钙含量在9.0%~14.0%,磷含量在4.5%~7.0%[10]。
肉骨粉因其加工去脂方法不同,导致其营养成分差异较大。
肉骨粉的新鲜度也可用挥发性盐基氮(VBN)度量,VBN值越高,其新鲜度越差。
笔者认为良好质量的肉骨粉的VBN值、酸价等应达到鱼粉的质量指标要求,而胃蛋白酶消化率在85%以上。
新鲜度低的肉骨粉也会明显降低动物的生产性能和损坏动物健康。
肉骨粉需要特别关注的另一问题是其卫生质量问题,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致病微生物的量必须达到国家饲料卫生标准的要求。
肉粉的情况与肉骨粉相似。
羽毛粉目前分为水解羽毛粉和膨化羽毛粉两大类。
水解羽毛粉的水分含量在5.7%~9.0%,粗蛋白水平在60%~84%,粗灰分为2.7%~10.1%,粗脂肪为0.7%~4.6%,钙含量在0.28%~0.55%,胃蛋白酶消化率在11.09%~59.21[10]。
由数据可见,水解羽毛粉的质量变异也是很大的[11]。
1.5 油脂类原料的质量变异油脂类主要包括植物油和动物油脂以及混合油。
大多数经精练的植物油因本身含有抗氧化剂,储存稳定性好。
但不同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不同,其可利用的能量值和可提供的必需脂肪酸是有差异的。
小作坊生产的植物油含杂含水分较高,品质较低,储存稳定性差。
所以植物油的含杂、酸价、碘价和过氧化值均是可检测的指标。
动物油脂主要包括鱼油和猪油。
动物油脂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油脂的纯度、脂肪酸组成、油脂的酸价和过氧化值等。
动物油脂由于本身不含抗氧化剂,易残留杂质,易被氧化,所以质量变异较大。
粗制鱼油的水分及挥发物含量为0.25%~0.5%,酸价通常在5~15mg/kg, 过氧化值在10mmol/kg以下。
品质劣变的粗制鱼油的水分、酸价及过氧化值会远远超过上述指标。
精制鱼油的水分及挥发物0.05%~0.20%, 酸价通常在2mg/kg,以下,过氧化值在5mmol/kg。
品质劣变的精制鱼油的水分、酸价及过氧化值也会大大超过上述指标[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