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家庭暴力研究进展_陆瑾

合集下载

家庭暴力问题研究

家庭暴力问题研究

家庭暴力问题研究家庭暴力问题研究引言家庭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亲密的社会组织,家庭关系对个体的成长和幸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然而,由于各种复杂的因素,家庭暴力问题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给千家万户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家庭暴力问题,探讨其根源、表现形式、影响以及预防和治理措施。

一、家庭暴力的定义和形式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因各种原因而发生的、寄生性、持续性的行为,其中一方或多方成员使用或威胁使用暴力,造成伤害、恐惧或苦恼。

家庭暴力可表现为身体暴力、精神暴力、经济暴力和性暴力等形式。

身体暴力是最为常见的形式,包括殴打、踢打、勒颈等行为,给受害者身体带来直接的伤害。

精神暴力是对受害者进行威胁、恐吓、羞辱和忽视等,使其身心受到伤害。

经济暴力则表现为某一方通过控制家庭经济资源的方式,限制受害者的经济独立,造成其无助和依赖。

性暴力则是指在婚姻或亲密关系中,某一方利用强迫、威胁、控制等手段对另一方实施性侵犯或压迫。

二、家庭暴力发生的原因家庭暴力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发生原因多种多样。

首先,社会文化因素对家庭暴力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些传统观念认为丈夫有权支配家庭,女性应该顺从。

这种性别不平等观念导致了男性对女性的控制和暴力行为。

同时,家庭暴力也受到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一些家庭存在着暴力、冲突和不良的沟通方式,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容易形成暴力的行为模式。

此外,个体因素也是家庭暴力发生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心理问题、人格障碍等会增加暴力行为的倾向;另一方面,受害者身体弱势、无力反抗也会增加暴力发生的可能性。

三、家庭暴力的影响家庭暴力对个体、家庭和社会都会产生持久的、广泛的影响。

对个体来说,暴力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会受到持续的伤害,面临着心理创伤、抑郁、焦虑等问题,甚至导致自杀的风险增加。

对孩子来说,他们可能成为目击者或直接受害者,长期处于恐惧和焦虑的状态,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模式形成消极影响。

家庭暴力对家庭关系的破坏也是显而易见的。

家庭暴力调研报告

家庭暴力调研报告

家庭暴力调研报告
《家庭暴力调研报告》
家庭暴力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为了更好地了解家庭暴力的状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研,并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调研显示,在许多家庭暴力案件中,受害者大多是妇女和儿童。

妇女和儿童通常是家庭的弱者,他们往往无法自保,受到暴力的伤害更加深重。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这一问题,采取措施保护妇女和儿童免受家庭暴力的伤害。

其次,调研显示,家庭暴力案件中,绝大部分施暴者都是家庭成员。

这意味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我们需要加强对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情绪,避免将不良情绪转化为暴力行为。

此外,调研还显示,许多受害者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了沉默。

他们害怕暴露自己的苦难,害怕家庭暴力带来的耻辱和不安全感。

因此,我们需要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爱,鼓励受害者勇敢地站出来,寻求帮助。

最后,调研还发现,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对解决家庭暴力问题至关重要。

政府、媒体、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对家庭暴力问题的关注,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家庭暴力的防治工作中来。

总的来说,家庭暴力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家庭暴力问题的严重性,并将继续努力,希望未来能够减少甚至终结家庭暴力的发生。

《论我国《反家庭暴力法》的实践困境与完善对策》范文

《论我国《反家庭暴力法》的实践困境与完善对策》范文

《论我国《反家庭暴力法》的实践困境与完善对策》篇一一、引言《反家庭暴力法》是我国为保护家庭成员合法权益,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行为而制定的重要法律。

自该法实施以来,对于保障我国公民的权益,促进家庭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实践的深入,我们也必须正视《反家庭暴力法》在实践中所遭遇的困境,并寻求相应的完善对策。

二、我国《反家庭暴力法》的实践困境1. 法律宣传与普及不足《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需要社会各界对法律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

然而,目前仍有部分地区、部分人群对法律的认知度不高,导致法律在实施过程中遭遇困难。

2. 执法力量不足由于家庭暴力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和敏感性等特点,使得在查处过程中,往往存在取证难、定罪难的问题。

加之基层执法力量不足,使得家庭暴力事件的解决往往力不从心。

3. 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反家庭暴力法》虽然已经实施,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制度上的不足。

如对家庭暴力的界定不够明确,对施暴者的处罚力度不够等,都影响了法律的执行效果。

三、完善对策1. 加强法律宣传与普及要提高《反家庭暴力法》的认知度,需要加大法律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普及法律知识。

如通过媒体、社区宣传、学校教育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家庭暴力的认识,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2. 增强执法力量针对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应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同时,应建立健全举报、调查、取证、定罪等一整套工作机制,确保在查处家庭暴力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

3. 完善法律制度(1)明确家庭暴力的界定:应对家庭暴力的定义进行明确和细化,包括身体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等各类形式,以便于执法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准确判断和处理。

(2)加大处罚力度:对施暴者的处罚应与其行为的严重程度相匹配,以达到惩戒和预防的效果。

同时,对于多次施暴或情节严重的施暴者,应加重处罚。

(3)建立保护令制度:为受害者提供及时、有效的保护措施,如颁发保护令、提供临时住所等。

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及法律分析

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及法律分析

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及法律分析中国是一个家庭价值观念深入人心的国家,然而,家庭暴力在中国的社会问题中一直存在,并且呈现出一定的规模。

本文将就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及相关法律进行分析。

首先,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的一方或多方以身体、精神、经济等方式对其他成员实施的惩罚、伤害或控制。

我国家庭暴力的主要形式包括身体暴力、心理暴力、性侵犯和经济控制等。

根据公安部近年来发布的数据,我国每年约有50万起家庭暴力案件,其中绝大部分是女性遭受暴力。

家庭暴力的现状主要源自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长期以来对家庭暴力的认识普遍不足。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家庭暴力往往被视为“家务事”,不为社会所瞩目。

其次,性别不平等和女性地位的低下也是导致家庭暴力的重要原因。

许多家庭暴力案件是婚姻和家庭中对女性的压迫和控制所引发的。

再次,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机制也使得家庭暴力得以继续存在。

过去,我国家庭暴力的法律规范主要依赖于刑法中的“故意伤害罪”和“纳婢罪”,并未针对特定的家庭暴力行为作出明确规定。

在我看来,解决家庭暴力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着手。

首先,应加强对家庭暴力的宣传教育,推动社会对家庭暴力的关注和重视。

此外,还需要加强家庭婚姻关系的法律制度建设,减少家庭暴力发生的根源。

同时,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为受害者提供更有效的保护。

最后,要加强法律监督和执法力度,确保法律的有效执行,对家庭暴力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总之,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仍然存在,但是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随着社会观念的转变和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相信我国的家庭暴力问题将会逐渐得到有效的解决。

家庭暴力问题研究

家庭暴力问题研究

家庭暴力问题研究【摘要】家庭暴力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着无数家庭和个人的生活。

本文通过对家庭暴力问题的研究,探讨了其定义与范围、影响因素、预防措施、应对策略以及案例分析。

家庭暴力问题的研究对于我们深刻理解问题的本质和造成的影响具有重要性,有助于提出更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法。

未来,需要加强家庭暴力问题的研究,探索更多预防和干预的策略,以保护受暴力影响的家庭成员,构建更和谐、健康的家庭关系。

家庭暴力问题研究的展望令人期待,希望通过不懈努力,最终能够消除家庭暴力,实现家庭和谐稳定的目标。

【关键词】家庭暴力问题研究、重要性、现状、目的、定义与范围、影响因素、预防措施、应对策略、案例分析、结论、未来展望。

1. 引言1.1 家庭暴力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家庭暴力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对这一社会问题的深入了解和分析,有助于揭示其成因和影响,从而为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家庭暴力不仅是一种违法行为,更是对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等特定群体权益的侵犯,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通过研究家庭暴力问题,可以帮助社会更加关注并认识到这一隐秘但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促进立法、政策和社会机制的完善,为受害者提供更好的保护和支持。

家庭暴力问题研究还可以为社会提供更有效的干预和救助方法,降低家庭暴力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和伤害,促进家庭和谐稳定。

深入研究家庭暴力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系统性的研究和分析,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社会问题,保障每个家庭成员的权益和安全。

1.2 家庭暴力问题研究的现状家庭暴力问题研究的现状可以说是比较严峻的。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大约每三名女性中就有一名曾经或正在受到家庭暴力的影响。

而在我国,家庭暴力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存在。

据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因家庭暴力导致家庭破裂的家庭数量呈上升趋势,且受害者中不乏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

家庭暴力问题研究的现状也反映出社会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和关注程度正在逐渐提升。

婚姻家庭暴力问题研究报告

婚姻家庭暴力问题研究报告

婚姻家庭暴力问题研究报告1.引言婚姻家庭暴力是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重要社会问题,不仅对个人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也对社会稳定和和谐产生负面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婚姻家庭暴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为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2.婚姻家庭暴力的定义和范围婚姻家庭暴力是指配偶或家庭成员通过肢体、语言、心理等方式对家庭成员实施的,具有侵害性、破坏性的行为。

暴力行为可能包括身体伤害、精神虐待、经济控制等。

被害人可能是妻子、丈夫、子女、老人等。

3.婚姻家庭暴力的原因3.1 社会文化背景社会文化背景对婚姻家庭暴力的发生起着深远影响。

例如,男权文化观念、家庭暴力的历史传统、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压力等因素,都为婚姻家庭暴力问题的发生提供了土壤。

3.2 个体因素个体因素包括人的性格特征、心理健康状况、经济独立程度等。

例如,人格暴力倾向、心理疾病、贫困、压力等都可能增加个体参与家庭暴力的风险。

3.3 关系动力夫妻之间的权力关系、沟通方式、冲突解决能力等都会影响暴力的发生。

例如,权力不平等、缺乏有效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技巧,会使夫妻关系容易陷入暴力行为。

4.婚姻家庭暴力的影响4.1 对受害者的身心伤害婚姻家庭暴力对受害者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如肢体伤害、性侵犯等,也对受害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焦虑、抑郁、自杀倾向等。

4.2 对子女的影响家庭暴力对子女的影响无法忽视。

他们可能觉得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情绪上变得不稳定,严重时可能影响到学业和人际关系。

此外,他们还会模仿父母的暴力行为,对日后形成良好的恋爱观产生负面影响。

4.3 社会影响婚姻家庭暴力对社会稳定和和谐产生严重影响。

它破坏着家庭的基本单位,也对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和社会凝聚力造成冲击。

5.应对措施5.1 完善法律法规和保护机制政府应加强立法工作,明确婚姻家庭暴力的定义、法律责任和保护措施。

同时,建立健全婚姻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报警、救助和庇护机制。

家庭暴力现状及其预防研究

家庭暴力现状及其预防研究

家庭暴力现状及其预防研究现今社会家庭暴力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它不仅仅给受害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也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和谐造成了威胁。

近年来,有关家庭暴力的报道越来越多,社会对于家暴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还有很多人对于如何预防和处理家庭暴力这个问题还不太了解,本文将从家庭暴力的现状,预防和处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探讨。

一、家庭暴力的现状国内外的研究显示,家庭暴力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难以幸免于此。

而在我国的实际情况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家庭暴力的发生率也在不断上升。

近些年来,国内家庭暴力的报道屡见不鲜,而且其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而这些数据只是冰山一角。

家庭暴力种类十分丰富,有身体暴力、心理暴力、经济暴力等,其中忍受最久且影响最大的就是心理暴力。

心理暴力是一种言语和精神上的攻击,常常带有威胁、吓唬和恐吓成分,让受害者感到绝望和无助。

而身体暴力是人们最容易想到的一种,但其实家庭暴力不止如此,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二、如何预防家庭暴力?家庭暴力首先需要预防。

下面就家庭暴力的预防进行探讨:1. 紧盯家庭教育。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要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尊重子女的人格尊严,倡导“和谐家庭”文化,加强感情交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成长。

2. 加强法律法规。

加强对于家庭暴力的立法,使其明确入刑,保护受害人的权益,让法律的威慑力产生作用。

3. 加强社会宣传。

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家庭暴力是犯罪,对受害人的影响等问题,增强公众的宣传和效果,以提高社会对家庭暴力问题的认识和关注。

三、处理家庭暴力的方法当家庭暴力已经发生,我们应该如何去处理?首先,我们应该让受害人知道自己是受害者,并且知道自己的权利和法律保护措施,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帮助受害人获得法律援助和精神支持。

具体的处理方法包括:1. 立即报警。

家庭暴力是犯罪行为,受害者应该及时报警,不要忍气吞声,同时应该积极配合警方的调查。

涉家暴案件法律问题研究(3篇)

涉家暴案件法律问题研究(3篇)

第1篇摘要家庭暴力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受害者及其家庭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本文旨在分析涉家暴案件的法律问题,探讨我国现行法律在预防和处理家暴案件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引言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近年来,我国涉家暴案件数量逐年上升,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然而,在预防和处理涉家暴案件过程中,仍存在诸多法律问题亟待解决。

二、涉家暴案件法律问题分析1. 法律适用问题(1)现行法律对家暴的定义不够明确。

我国《婚姻法》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对家庭成员进行身体、精神等方面的侵害行为。

然而,这一规定较为笼统,缺乏具体操作标准,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对家暴行为的认定存在争议。

(2)家暴案件的法律适用存在交叉。

在涉家暴案件中,可能涉及《婚姻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多部法律法规,但各法律法规之间的适用关系尚不明确,容易造成法律适用上的混乱。

2. 证据收集与鉴定问题(1)证据收集困难。

家暴案件往往发生在家庭内部,受害者往往因恐惧、羞愧等原因不愿报警或寻求帮助,导致证据收集困难。

(2)鉴定机构不足。

我国目前鉴定机构数量有限,且部分鉴定机构缺乏专业能力,导致家暴案件鉴定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3. 保护措施落实问题(1)临时保护令制度实施不力。

我国《反家庭暴力法》规定,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临时保护令的申请和执行存在诸多问题,如申请人难以及时获得法律援助、法院审理速度慢等。

(2)受害者庇护所不足。

我国目前受害者庇护所数量有限,且分布不均,导致部分受害者难以得到及时救助。

三、对策建议1. 完善法律法规(1)明确家暴的定义和范围,提高法律适用的一致性。

(2)细化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法律法规之间的适用关系。

2. 加强证据收集与鉴定工作(1)完善证据收集制度,提高受害者举证能力。

(2)加强鉴定机构建设,提高鉴定质量和效率。

我国家庭暴力问题研究综述

我国家庭暴力问题研究综述

近五年来我国家庭暴力问题研究综述【内容摘要】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

日益严重的家庭暴力危害了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侵犯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给予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更全面、更具体、更适当的援助,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必须建立法律、社会、心理各层面的社会支持服务体系。

【关键词】家庭暴力现状法制产生原因研究综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和睦,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社会才能繁荣昌盛,然而家庭暴力,这一严重侵犯他人人身权利、影响着家庭的安宁和稳定的问题,同时也是引起社会的安宁的因素之一,家庭暴力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存在。

因此,家庭暴力是一个跨国界,意识形态,阶级,种族的全球性问题。

目前这一问题也逐渐成为我国学术界不断深入探讨的焦点话题。

近年来,在我国的一些地方家庭暴力呈上升的趋势的状况,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也日益严重,引发各类恶性案件也不断增加,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制止和消除这类问题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因此,正确认识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并对其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思考,对保障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建立和睦安宁的家庭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家庭暴力的界定关于家庭暴力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致公认的界定。

研究者是这么给家庭暴力下概念的:联合国在《消除对妇女暴力宣言》指出,家庭暴力是“在家庭内发生的身心方面和性方面的暴力行为,包括殴打、家庭对女童的性虐待,强奸配偶和其他有害于妇女的传统习俗,非配偶的暴力行为和与剥削有关的暴力行为[3]。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对禁止家庭暴力有了明确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国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对家庭暴力的概念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方面造成一定后果的行为[2、3]。

对家庭暴力的调研分析

对家庭暴力的调研分析

对家庭暴力的调研分析引言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中一方对另一方实施身体、性、心理或经济上的暴力行为。

这种暴力行为不仅对受害者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还对整个家庭和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和解决家庭暴力问题,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调研,对家庭暴力的现状和影响进行分析与总结。

定义与分类家庭暴力的定义可以包括婚姻暴力、子女虐待、老年人虐待等。

根据施暴者的身份和受暴者的关系,可以将家庭暴力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配偶暴力:一方对婚姻伴侣实施暴力行为,包括身体暴力和心理暴力。

2.子女虐待:父母或监护人对子女实施身体、性或心理上的虐待。

3.老年人虐待:对老年人实施身体或心理上的虐待行为,包括经济上的剥削。

家庭暴力的现状根据调查研究数据显示,家庭暴力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不分年龄、性别或经济地位。

以下是对家庭暴力现状的一些关键发现:1.普遍性:家庭暴力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对各个群体都有严重影响。

2.不平等性:女性是最常见的家庭暴力受害者,而男性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成为受害者。

3.隐蔽性:由于家庭暴力往往发生在私密空间,很难被外界察觉和插手。

4.后果严重:家庭暴力会对受害者造成身体伤害、精神创伤以及长期的心理健康问题。

家庭暴力的影响家庭暴力不仅对受害者造成直接的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还会对整个家庭和社会造成多方面的影响。

以下是家庭暴力的一些主要影响:1.对受害者的影响:受害者可能会出现身体上的创伤、焦虑、抑郁、自杀倾向等问题。

2.对家庭的影响:家庭暴力会破坏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导致家庭不和谐、冲突和分裂。

3.对社会的影响:家庭暴力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增加公共服务压力,并对社会秩序和稳定造成威胁。

家庭暴力的原因家庭暴力的发生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家庭暴力原因:1.动力控制:施暴者通过控制、威胁和恐吓等手段来维持自己的权力和控制地位。

2.社会因素: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影响、性别不平等、经济压力、职业压力等社会因素也会增加家庭暴力的风险。

关于家庭暴力的研究与对策

关于家庭暴力的研究与对策

关于家庭暴力的研究与对策家庭暴力是指在家庭关系中,一方对另一方或多方实施的身体、心理、性或经济上的虐待和控制行为。

它是一种威胁家庭和社会稳定的严重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来研究和解决。

首先,针对家庭暴力的研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2.家庭暴力的影响:研究家庭暴力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有助于增强公众对此问题的关注和意识。

可以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成绩、职业发展、婚姻关系、子女成长等方面考察其负面影响,并与非暴力家庭进行对比分析。

3.家庭暴力的预防措施:研究家庭暴力的预防措施有助于提供政策和干预建议,以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

可以从教育、法律和社会支持等方面探讨预防策略,并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基于对家庭暴力的研究,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1.家庭教育和宣传:通过普及家庭和性别平等的教育,引导人们了解家庭暴力的危害和原因,提高家庭成员的意识。

此外,宣传媒体可以通过宣传报道、微电影、公益广告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家庭暴力的关注和重视。

3.社会支持和帮助:提供受害者和施虐者的社会支持,包括经济援助、工作机会等,以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境,摆脱暴力环境。

同时,加强社区组织和志愿者的参与,构建“零家庭暴力”的社会环境。

4.心理治疗和康复:为受害者和施虐者提供心理治疗和康复服务,帮助他们恢复自尊、信心和情感健康。

此外,加强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和认知行为疗法等康复技术的建设,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家庭暴力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解决的严重问题。

通过开展科学研究,探索家庭暴力的原因、影响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提出更加有效的对策来预防和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

同时,也需要政府、社区组织、家庭和个人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打赢这场保护家庭和社会稳定的战役。

家庭暴力问题及其防治研究

家庭暴力问题及其防治研究

家庭暴力问题及其防治研究第一章问题的来源和现状概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中的一方或多方利用其在家庭中的强势地位而对其他成员进行各种形式的身体、心理或者经济上的暴力行为。

家庭暴力是一种社会病症,它不仅仅是家庭内部的问题,而是涉及到社会、文化、心理等多个层面的问题。

根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家庭暴力问题日益突出,其案发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样本调查数据表明,我国近期家庭暴力案件数量已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家暴案件数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数字。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的家庭暴力案件数量已经达到数千万件以上。

在家庭暴力中,往往受害者会被残忍地对待,从而导致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

长时间的家庭暴力行为不仅仅可以导致受害者的身体伤害,更可以导致长期心理健康问题和社会关系问题,对其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

面对这些现象,如何有效地进行家庭暴力的防治,是当前社会亟须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家庭暴力防治的现有措施概述在我国,通过制定法律、加强宣传等多种方式进行家庭暴力的防治和打击,其中包括:1.完善法律制度2016年我国修改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并增加了“保护妇女、少数民族妇女和儿童免受家庭暴力”的内容,同时我国还制定了《反家庭暴力法》,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支持。

2.强化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广告和活动宣传等方式,加强对家庭暴力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家庭暴力问题的关注和警惕性,增强家庭暴力防治的合力。

3.强化专业服务加强法律援助和人身安全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完善社会服务机构建设,为受害者提供全面、多元的专业服务,从而有效解决家庭暴力问题。

4.增强应急处置能力针对家庭暴力问题,加大应急处置力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并通过全民参与的方式共同打击家庭暴力行为。

第三章家庭暴力防治的挑战和研究虽然目前我国在家庭暴力防治方面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挑战:1.法律实施不到位。

目前我国尚未对家庭暴力行为进行进一步的界定和判断,而对家庭暴力行为的具体实施标准也尚未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家暴情况调研报告

家暴情况调研报告

家暴情况调研报告家暴情况调研报告引言:家暴是指在家庭中,一个成员或多个成员对其他成员以肢体暴力、心理暴力、性侵犯等方式进行虐待、殴打或伤害,造成被害人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损害的行为。

本报告旨在调查和分析家暴的发生情况,以及对解决和预防家暴所需的措施进行讨论。

一、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我们通过在线问卷平台发放问卷,收集了来自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和经济状况的参与者的回答。

一共收集了500份有效问卷。

二、调研结果分析1. 家暴的普遍性根据问卷数据统计,有40%的受访者承认自己或家人曾经经历过家暴,其中20%是女性受害者,10%是男性受害者,10%是儿童受害者。

这表明家暴在我国家庭中普遍存在,各个年龄段和性别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

2. 家暴的主要形式调研结果显示,家暴主要以心理暴力和肢体暴力为主。

心理暴力包括言语侮辱、羞辱、恐吓、监控等,占比达到70%。

肢体暴力则包括殴打、踢打、推搡等,占比20%。

其余10%包括性虐待和经济控制等形式。

3. 家暴的原因调研结果表明,家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文化观念:传统的男权观念认为男性具有支配权,女性则被动从属,从而导致男性对女性产生控制需求。

- 经济压力:生活压力过大会导致情绪紧张和沟通障碍,从而增加了家暴的发生风险。

- 心理问题:加害者可能有自卑、暴力倾向、依赖问题等心理障碍,导致家庭关系紧张,甚至发生家暴。

- 酗酒和药物滥用:调查结果显示,有15%的家庭暴力案件与加害者酗酒或滥用药物有关。

- 家庭环境:其中,婆媳关系、夫妻关系不和谐是加剧家暴的因素。

三、对策措施讨论鉴于家暴的普遍性和严重性,我们提出以下对策措施: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家暴的法律保护力度,提高对家暴加害者的惩罚力度,同时保护受害者的权益。

2. 提供援助和支持:建立家庭暴力干预与支持机制,为受害者提供心理咨询、庇护所、法律援助等支持。

3. 开展教育宣传:加强对家庭成员的家暴教育和宣传,提高对家庭和婚姻关系的正确认知,引导人们理性处理矛盾和冲突。

基层反家庭暴力法实施现状与问题研究报告

基层反家庭暴力法实施现状与问题研究报告

基层反家庭暴力法实施现状与问题研究报告一、引言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和睦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家庭暴力却是家庭和睦的最大威胁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家庭暴力威胁着越来越多的家庭,成为社会问题的焦点。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处理家庭暴力,我国于2016年12月27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并于2016年3月1日正式实施。

本报告将围绕基层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现状与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社会各方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二、基层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现状1. 法律框架的建立《反家庭暴力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家庭暴力问题制定的法律。

该法律的实施填补了我国在家庭暴力问题上的制度空白,为家庭暴力的法律预防和干预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2. 基层机构和人员的配备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基层机构和人员的配备举足轻重。

据统计,在一些城市和乡镇,已建立了包括妇女联合会、公安机关、法院等在内的多部门协作机制,用以协助解决家庭暴力问题。

也在一些地区建立了专门的家庭暴力保护中心,专门负责对受害者进行保护和帮助。

3. 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在基层社区,已经开展了不少面向公众的反家庭暴力宣传教育活动,以提高社会公众对家庭暴力的关注和防范意识。

媒体和网络也开展了大量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呼吁广大公众共同参与反家庭暴力的工作。

1. 法律实施中的薄弱环节尽管《反家庭暴力法》在法律层面为解决家庭暴力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由于基层法律意识和执法水平的不足,导致了一些家庭暴力案件的处理不力;一些地区缺乏专门的家庭暴力保护中心和人员,致使未能及时有效地保护受害者。

2. 社会观念和文化传统的影响我国的家庭观念和传统文化中还存在一些对家庭暴力问题的误解和混淆,比如认为家庭暴力是私人家务问题,不宜干涉,或者认为家庭暴力是家庭矛盾的正常表现,不必过分关注。

这种社会观念和文化传统的影响,给防治家庭暴力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3. 基层机构的协作机制不够完善尽管在一些地区建立了多部门协作机制,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合作不力等问题,协作机制并不够完善。

【《我国反家暴法律制度问题研究》开题报告(含提纲)1900字】

【《我国反家暴法律制度问题研究》开题报告(含提纲)1900字】
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
家庭暴力的现象在当今社会中与日俱增,在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的同时也侵犯了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另外还因为使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被破坏从而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本论文将家庭暴力作为研究问题提出,并使用文献和文本分析方法分析国内针对家庭暴力的现行立法和规则,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反家庭暴力法律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可操作性不强、主客体认定的制度缺陷、滥用缺席审判制度、家庭暴力举证难、家庭暴力的惩罚力度不足等。为了应对我国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以改善我国家庭暴力法律制度,包括更有效地执行人身保护令程序,提高法官的证明能力,改进缺席审判制度,改进家庭暴力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加强对犯罪者的惩罚等。
具体提纲如下:
一、家庭暴力的界定及其危害
(一)家庭暴力的概念及特点
(二)家庭暴力的危害
1、对受害者的危害
2、对家庭的危害
3、对社会的危害
二、我国反家庭暴力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一)我国反家庭暴力法律制度现状
(二)我国反家庭பைடு நூலகம்力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
1、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可操作性不强
2、主客体认定的制度缺陷
[12] 李佳镁, 余广俊. 我国《反家庭暴力法》之人身保护令的司法实践与完善[J]. 法制博览, 2020(27).
[13] 张丽娜. 《反家庭暴力法》实施现状与反思[J]. 理论观察, 2019(11):3.
[14] 蒋月. 我国反家庭暴力法适用效果评析——以2016—2018年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为样本[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9, 031(003):13-22.
[2] 陆思瑶. 浅谈我国反家庭暴力法律制度[J]. 法制博览, 2019(14):1.

家庭暴力现状研究论文

家庭暴力现状研究论文

家庭暴力现状研究论文家庭暴力是一种常见的社会问题,它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极大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暴力问题也愈发突出,因此对其现状进行研究和探讨显得格外重要。

目前,家庭暴力现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家庭暴力事件数量大幅上升。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家庭暴力事件数量呈不断增加趋势,且普遍存在以女性为受害者的情况。

这一现象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水平等多方面有关。

其次,家庭暴力事件犯罪率较高。

家庭暴力不仅对受害者造成身体和心理伤害,同时也构成了犯罪行为。

据相关研究显示,家庭暴力案件的犯罪率较高,且多数案件中的暴力行为是长期反复发生的。

第三,受害者的求助渠道较为狭窄。

虽然我国政府已经关注到了家庭暴力问题,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受害者的权益,但依然存在受害者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得到及时的支持和帮助的情况。

这不仅增加了受害者的伤害程度,同时也给侵害者创造了更多的犯罪机会。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的家庭暴力现状,我们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来改善和解决这样的问题。

首先,需要有更严谨的法律和政策保障。

家庭暴力现象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矛盾和不平等,政府应该出台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来保护受害者的权益,同时对侵害者进行教育和惩处。

其次,需要加强家庭暴力事件的宣传和普及。

通过广泛宣传,提高大众对家庭暴力问题的认知和警觉性,同时对受害者提供更加支持和维护。

此外,也需要注重提高社会各界对家庭暴力问题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

各相关机构应协同配合,为受害者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同时通过社会舆论的引导,增强公众对家庭暴力的警惕性和厌恶感。

在此基础上,我们也需要不断推动家庭教育的改善。

加强家庭教育,将家庭打造成一个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空间,既是预防家庭暴力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家庭幸福指数的重要手段。

总之,家庭暴力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社会问题,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合力治理。

在相关机构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基础上,每个家庭也应该关注家庭暴力问题,并做好相应的预防和治理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国家文明程度奉献一点力量。

家庭暴力论文反家庭暴力论文关于家庭暴力论文:试论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的缺失与完善

家庭暴力论文反家庭暴力论文关于家庭暴力论文:试论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的缺失与完善

家庭暴力论文反家庭暴力论文关于家庭暴力论文:试论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的缺失与完善摘要:家庭暴力在世界范围内都是较为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中国反家庭暴力立法工作正逐步深入和加强,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出现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与完善。

本文分析了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现状及不足,进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完善反家庭暴力立法的具体建议。

Abstract: Family Violence is a universal social problem around the world. In recent years, the work of Chinese constitution of anti-domestic violence law is strengthening gradually, but in the process of it’s implementing still appear many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perfected urgently and solved. The paper analyses status of our country’s anti-domestic violence law,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f improving anti-domestic violence law combining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关键词:家庭暴力;反家庭暴力立法;司法救济Key words: family violence;the constitution of anti-domestic violence law;judicial relief0引言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遭受过家庭暴力的妇女高达30%,另据国务院《中国妇女状况的白皮书》统计,我国每年解体的40万个家庭中,四分之一源于家庭暴力,家庭暴力被认为是现代化生活中的一颗“毒瘤”。

家庭暴力问题的法律分析及完善对策

家庭暴力问题的法律分析及完善对策

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科技经济导刊 2016.35期家庭暴力问题的法律分析及完善对策郭晓岚(包头师范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 内蒙古 包头 014030)1 我国家庭暴力问题的现状分析首先,家庭暴力在实践中往往伴随离婚案件并进一步加深家庭破碎,这就导致家庭暴力主体为家庭成员之间,其发生必定是以家庭为前提的,所以雇主对保姆的施暴行为则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调整范围。

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家庭当中只存在着一个家庭暴力关系,现实中的案例显示,家庭暴力的对象往往存在着多种不同组合,家庭暴力关系也具有多重复杂性。

除此之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暴力形式中的精神暴力、性暴力、冷暴力逐渐出现,并呈现出扩大趋势。

同时,家庭暴力不易被他人知道,因为家庭暴力多为突发性临时事件,发生的地点多数在自己家中,具有一定封闭性,并会伴随夫妻吵架,同时夜间是家庭暴力的高频发时段,作为施暴者在晚上对受害者进行侵害,他人不易察觉、不易介入。

再加上社会公众普遍认为家庭暴力行为仅仅是他人的家庭内部矛盾,夫妻之间争吵动手是习以为常的小事,即使发现了也往往被公众所忽视。

另外家庭暴力对受害人侵害的方式可谓多种多样,有身体方面的直接拳脚相加,也有精神方面的威胁恐吓折磨,拳脚相加可能会留下身体伤痕证据,受害人有举证便利,但是精神上的损害却很难被发觉到的,受害人举证存在困难。

[1](p223)其次,不同时空、不同地域、不同职业、不同年龄阶段的各个类型家庭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家庭暴力现象,翻看现今网络新闻,家庭暴力案件的相关报道更是层出不穷,有些地区甚至因此出现了灭门事件等刑事犯罪。

所以,家庭暴力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导致行为人对受害人施暴的连续性发生、女性受害人迫于压力进行反抗的极端性,加深矛盾,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同时,在落后闭塞地区受害人由于不能及时鉴定或者因自身原因对实际情况进行隐瞒或不配合等多种原因,也导致刑事、民事证据收集工作的难度加大。

因此,在法律援助机构要保护受害人的时候,往往的也是爱莫能助。

中国家庭暴力犯罪研究开题报告

中国家庭暴力犯罪研究开题报告

中国家庭暴力犯罪研究开题报告江大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暨提纲论文题目:中国家庭暴力犯罪研究一、选题我国每年约有 40 万个家庭解体,其中 25% 是由于家庭暴力引起的。

家庭暴力不仅对受害人造成生理上和精神上的痛苦,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看,它还表现为对家庭中弱势群体人权的严重侵犯。

人权不仅包括生存权和发展权,还包括所有社会公民取得平等的权利。

这些权利不仅体现在政治生活领域,还体现在家庭生活领域,而且只有在家庭生活领域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相互尊重,才能为整个社会的人权保障提供必要的前提。

对家庭暴力的研究,不仅体现了对于受害者的关怀,更体现了对于他们人权的尊重。

二、该题目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动态在国外,关于家庭暴力的研究及立法较我国进行得早,并已经有了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

有代表性的,如英国学者认为:“家庭暴力是指男性伴侣为了支配和控制女性,在他们关系存续期间或终止之后对女性所施行的暴力和虐待行为”。

从英国学者观点看出:“家庭”不仅指有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的生活共同体,而且还包括同居关系及婚姻关系终止后出现的暴力行为,“暴力”主要指男性对女性实施的有害行为。

在我国,一般认为家庭暴力是指在以婚姻,血缘和法律关系为基础而构成的家庭中,家庭成员以暴力、胁迫、摧残、折磨或其它手段侵害家庭成员身体、精神和性等人身权利的强暴行为。

三、选题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或创新之处主要分析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以及立法情况。

简单分析家庭暴力产生的危害及成因,以及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造成中国与西方国家家庭暴力现状的不同。

四、内容提纲一、绪论二、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及立法1、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2、发家庭暴力法在我国的建立情况三、家庭暴力所带来的危害及成因1、家庭暴力所带来的危害2、家庭暴力的成因四、中西方家庭暴力的差异1、中西方家庭暴力现状的差异结论五、写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对中国家庭暴的分布情况和分布规模难以准确估量,中国大部分遭受家庭暴力者很可能会隐藏起来,难以得到真实数据,需要我们更细致认真的探索六、主要参考文献[1] 李洪涛. 建构家庭—婚姻暴力干预的理论体系与工作模式[J]. 社会工作(学术版). 2011(01)[2] 凯特·斯丹德利著,屈广清译.家庭法[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3] 李明舜主编.婚姻法中的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M]. 法律出版社, 2001[4] 阿里玛. 反家庭暴力与妇女保护的法律对策和社会对策[D]. 吉林大学 2012[5] 李声. 浅谈家庭暴力、创伤和社会学习理论[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1(01)[6] 谭英. 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的现实问题与对策探讨[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七、进度安排(参照本批次论文写作时间安排填写)第二篇:浅析家庭暴力犯罪 6400字马鹏飞:浅析中国家庭暴力犯罪实标题:习论文- 1 - 浅析中国家庭暴力犯罪马鹏飞:浅析中国家庭暴力犯罪浅析中国家庭暴力犯罪兰州大学法学院2005级马鹏飞内容摘要: 在我们高度倡导和谐社会的当今中国,家庭暴力俨然已经成为了这个社会的不和谐音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家庭暴力研究进展


(南昌大学体育与教育学院,江西南昌410000)
【作者简介】陆瑾(1990-),女,浙江湖州人,南昌大学体育与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在读研究生。

【摘要】本文对2005--2015近十年左右有关家庭暴力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和梳理,指出了近年来家庭暴
力研究的特点和取得的进展,也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和对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家庭暴力;特点;不足;展望【中图分类号】
C9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36(2016)01-0138-02
一、前言
提到“家庭暴力”,很多人首先会想到2001年非常火的一部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2000年之前,人们对家庭暴力的关注还只是在报纸论坛上。

2000年开始,全国28个省(区)市相继出台反家暴专门法规或政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学术的角度研究家庭暴力。

纵观2000年前的文献,国内家暴的定量研究获得了最基本的家暴数据,但也较为粗糙;在暴力原因上,也并没有完整的解释框架[1]。

2000年前的研究也多为从社会学、法学、伦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家庭暴力,心理学视角的少。

而2000
年之后,开始出
现专项研究,医学、流行病学领域都有较多涉猎,心理学的也较多。

然而家庭暴力的研究应远不止于此,通过检索资料发现,最近的家庭暴力综述类文章为2008年和2012年两篇[1-2],没有更近期的文献对家庭暴力近十年的一个研究进展作一个综述和总结
.“家庭暴力”作为一个一直存在的现象,既是社会学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也是心理学领域的社会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它有着新的特点和新的研究方向等待我们去探索。

二、近十年家庭暴力文献综述
1.在近十年的家庭暴力研究中,会更多地采用多种量表来获取数据,对于家庭暴力工具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和细化。

张迎黎等人综述了目前国外最常用的家庭暴力评估工具及其在中国的使用情况———冲突策略量表(CTS )、混合虐待量表(CAB)、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最常用于研究领域,HITS 量表、虐待评估筛查表(AAS)、进行中的暴力评估量表(OVAT)常用于临床和普通人群的筛查;女性虐待筛查工具(WAST)兼作研究和筛查用。

HITS 是最精确的急诊
诊断工具,AAS 主要评估孕期的受虐情况,OVAT 着重检出正在进行中的受虐行为[3]。

郑莉等人进行了城市家庭暴力倾向量表编制与统计测量分析[4]。

2.目前国内暴力定量研究中解释框架并不完整,许多学者的研究又为其增加了许多宝贵资料。

曹玉萍等人认为重组家庭的躯体暴力发生率较高。

施暴行为与性别无关,文化程度较低的男性受持械殴打者较多[5]。

赵幸福等人通过Logestic 回归分析发现父亲惩罚、严厉的养育方式,嗜烟,外向性格,社会支持和情感介入6个变量是家庭躯体暴力男性施暴者最显著的预测指标[6]。

柳娜等人验证并探讨国内家庭暴力严重躯体施暴行为代际传递的特点:国内社区家庭暴力严重躯体施暴行为存在代际传递现象,但儿童期目睹家庭暴力成年后更容易成为严重躯体施暴者,而儿童期经历家庭暴力不一定成为严重躯体施暴者[7]。

杨世昌等人通过研究得出,施暴组与非施暴组在职业、婚姻状况、经济状况、居住条件、受教育年限差异无显著性。

从而推断影响父母对子女攻击行为原因的复杂性,此结果提醒人们:
家庭中父母的职业、婚姻状况良好、家
庭经济宽裕、居住环境优越以及受教育程度(年限)多的父母对其子女也可能采用攻击行为[8]。

柳娜等人采用线索调查的方法,发现暴力高发家系施暴者创伤性事件最多。

不管暴力高发家系还是无暴力家系中,闯入、高警觉症状越严重,严重躯体施暴行为的风险性越大[9]。

赵奕在对家庭暴力形成原因理论的分析中采用了国
黑河学刊Heihe Journal 2016年1月总第223期第1期Jan.2016Serial No.223No.1
138
··DOI:10.14054/23-1120/c.2016.01.059
□编辑/李培培
外的理论,而不是中国的男尊女卑思想[10]。

赵幸福等人探讨家庭男性躯体施暴者的人格因素,发现家庭暴力男性躯体施暴者有较多的低教育水平者和嗜烟者和一定的人格基础[11]。

张亚林等人发现家庭暴力男性躯体施暴者较对照组有更多的低教育水平者;更多的嗜烟者,
且每天抽烟量大;且他们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和偏执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12]。

3.在对被试的选择和研究上,更加细化和多元化。

杨玉凤关注家庭暴力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青少年家庭暴力是指青少年在家庭范围内对其家庭成员施行的暴力行为[13]。

王翠玲等人描述了30例家庭暴力受害来电者自杀危险特征及热线咨询员干预方式[14]。

4.获得许多宝贵资料。

(1)在对家庭暴力做定量描述时,数据更精确,题项更具体。

曹玉萍等人用量化的研究对家庭暴力的表现形式的发生率进行了描述。

家庭暴力的表现形式以言语暴力为主,其次是徒手殴打。

其中半数家庭并存多种暴力形式[5]。

(2)对家庭暴力的危害甚至危害程度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研究。

毛金柱通过研究发现家庭暴力和中学生情绪性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家长越是对子女实施家庭暴力,子女越容易出现情绪性问题行为。

这种暴力若采用肢体暴力形式,子女易出现攻击性的行为,若采用精神暴力形式,子女易出现抑郁焦虑的行为[15]。

李芷若等人探索家庭暴力(包括肢体暴力、言语暴力、冷暴力)与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关系,发现家庭暴力的严重程度为冷暴力>言语暴力>肢体暴力;三种暴力与心理素质呈显著负相关,其中冷暴力对心理素质有更强的预测力,它具有较大的隐藏性和更多的伤害性,更应该引起重视[16]。

三、研究不足和展望
1.2000年的家庭暴力文献的研究多以女性为受害者来进行调查,而2000年后的文献虽然其中有男性为受害者的案例,但是专门针对男性受家庭暴力的研究几乎没有,大部分文献仍为女性角度出发[17]。

这可能是由于男
性在中国“男尊女卑”的传统文化影响下,即使出现了遭受家庭暴力的情况,也鲜少会报告。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将落脚点放在以男性为被试的家庭暴力的调查,将其与女性家庭暴力进行一个对比。

2.2000年后的调查研究开始区分精神暴力、性暴力、经济暴力和身体暴力。

但是对各个暴力类型的研究却并未深入。

在未来的研究中,不同的家庭或环境易出现哪几种
不同的家庭暴力类型的组合,或者说不同家庭暴力类型的采用和人格的关系等等,都是可以探讨的问题。

3.对家庭暴力的研究集中在描述和解释上,干预的研究较少。

家庭暴力的伤害如此之大,由于其隐私性,我们很难在早期进行预防,但是悲剧发生后,我们如何去帮助这些受伤害的人,从专业的角度,对他们的伤口进行抚慰,这是我们未来的使命。


[参考文献]
[1]王向贤.描述、解释与方法论:国内家庭暴力定量研究十年回顾[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
[2]生龙曲珍,刘谦.多学科视野下的家庭暴力研究综述[J].
现代妇女,2012(3).
[3]张迎黎,张亚林,何影,柳娜.几种常用家庭暴力评估工具介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4]郑莉,齐斯文.城市家庭暴力倾向量表编制与统计测量分析.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2008,6(2).
[5]曹玉萍,张亚林,杨世昌,王国强,张宇,黄国平.家庭暴力的表现形式及其相关因素的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
[6]赵幸福,
张亚林,傅文青,周云飞,李鹤展,袁国桢.家庭暴力施暴者的社会心理多因素Logestic 回归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
[7]柳娜,
陈深,曹玉萍,张亚林.家庭暴力严重躯体施暴行为的代际传递———目睹家庭暴力[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
[8]杨世昌.张亚林,曹玉萍,王国强,郭果毅,黄国平.家庭暴力中对儿童施暴者心理卫生及生活事件状况初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
[9]柳娜,张亚林,张宁,曹玉萍.家庭暴力高发家系施暴者的精神创伤研究[J].中国医学杂志,
2011.[10]赵奕.家庭暴力的心理学研究综述[J].综合学术论坛.[11]赵幸福,张亚林,付文青,李龙飞,周云飞,李鹤展,袁国桢.家庭暴力男性躯体施暴者的人格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
[12]赵幸福,张亚林,李龙飞,周云飞,李鹤屠.家庭暴力施暴者的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
[13]杨玉凤.关注家庭暴力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J].中国校医,2006.
[14]王翠玲,王怡,孟梅,李献云,费立鹏.家庭暴力受害来电者自杀危险特征及热线干预方式[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0).
[15]毛金柱.家庭暴力对初中生情绪性问题行为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8.
[16]李芷若,张凡,何先友,胡君盛,卢佳适,刘锦健.家庭暴力与中学生心理素质的相关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
[17]肖凌燕.女性遭受家庭暴力的原因分析及心理治疗[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
139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