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家庭暴力研究进展_陆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家庭暴力研究进展

(南昌大学体育与教育学院,江西南昌410000)

【作者简介】陆瑾(1990-),女,浙江湖州人,南昌大学体育与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在读研究生。

【摘要】本文对2005--2015近十年左右有关家庭暴力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和梳理,指出了近年来家庭暴

力研究的特点和取得的进展,也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和对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家庭暴力;特点;不足;展望【中图分类号】

C9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36(2016)01-0138-02

一、前言

提到“家庭暴力”,很多人首先会想到2001年非常火的一部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2000年之前,人们对家庭暴力的关注还只是在报纸论坛上。2000年开始,全国28个省(区)市相继出台反家暴专门法规或政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学术的角度研究家庭暴力。纵观2000年前的文献,国内家暴的定量研究获得了最基本的家暴数据,但也较为粗糙;在暴力原因上,也并没有完整的解释框架[1]。2000年前的研究也多为从社会学、法学、伦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家庭暴力,心理学视角的少。而2000

年之后,开始出

现专项研究,医学、流行病学领域都有较多涉猎,心理学的也较多。然而家庭暴力的研究应远不止于此,通过检索资料发现,最近的家庭暴力综述类文章为2008年和2012年两篇[1-2],没有更近期的文献对家庭暴力近十年的一个研究进展作一个综述和总结

.“家庭暴力”作为一个一直存在的现象,既是社会学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也是心理学领域的社会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它有着新的特点和新的研究方向等待我们去探索。

二、近十年家庭暴力文献综述

1.在近十年的家庭暴力研究中,会更多地采用多种量表来获取数据,对于家庭暴力工具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和细化。

张迎黎等人综述了目前国外最常用的家庭暴力评估工具及其在中国的使用情况———冲突策略量表(CTS )、混合虐待量表(CAB)、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最常用于研究领域,HITS 量表、虐待评估筛查表(AAS)、进行中的暴力评估量表(OVAT)常用于临床和普通人群的筛查;女性虐待筛查工具(WAST)兼作研究和筛查用。HITS 是最精确的急诊

诊断工具,AAS 主要评估孕期的受虐情况,OVAT 着重检出正在进行中的受虐行为[3]。

郑莉等人进行了城市家庭暴力倾向量表编制与统计测量分析[4]。

2.目前国内暴力定量研究中解释框架并不完整,许多学者的研究又为其增加了许多宝贵资料。

曹玉萍等人认为重组家庭的躯体暴力发生率较高。施暴行为与性别无关,文化程度较低的男性受持械殴打者较多[5]。

赵幸福等人通过Logestic 回归分析发现父亲惩罚、严厉的养育方式,嗜烟,外向性格,社会支持和情感介入6个变量是家庭躯体暴力男性施暴者最显著的预测指标[6]。

柳娜等人验证并探讨国内家庭暴力严重躯体施暴行为代际传递的特点:国内社区家庭暴力严重躯体施暴行为存在代际传递现象,但儿童期目睹家庭暴力成年后更容易成为严重躯体施暴者,而儿童期经历家庭暴力不一定成为严重躯体施暴者[7]。

杨世昌等人通过研究得出,施暴组与非施暴组在职业、婚姻状况、经济状况、居住条件、受教育年限差异无显著性。从而推断影响父母对子女攻击行为原因的复杂性,此结果提醒人们:

家庭中父母的职业、婚姻状况良好、家

庭经济宽裕、居住环境优越以及受教育程度(年限)多的父母对其子女也可能采用攻击行为[8]。

柳娜等人采用线索调查的方法,发现暴力高发家系施暴者创伤性事件最多。不管暴力高发家系还是无暴力家系中,闯入、高警觉症状越严重,严重躯体施暴行为的风险性越大[9]。

赵奕在对家庭暴力形成原因理论的分析中采用了国

黑河学刊Heihe Journal 2016年1月总第223期第1期Jan.2016Serial No.223No.1

138

··DOI:10.14054/23-1120/c.2016.01.059

□编辑/李培培

外的理论,而不是中国的男尊女卑思想[10]。

赵幸福等人探讨家庭男性躯体施暴者的人格因素,发现家庭暴力男性躯体施暴者有较多的低教育水平者和嗜烟者和一定的人格基础[11]。

张亚林等人发现家庭暴力男性躯体施暴者较对照组有更多的低教育水平者;更多的嗜烟者,

且每天抽烟量大;且他们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和偏执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12]。

3.在对被试的选择和研究上,更加细化和多元化。杨玉凤关注家庭暴力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青少年家庭暴力是指青少年在家庭范围内对其家庭成员施行的暴力行为[13]。

王翠玲等人描述了30例家庭暴力受害来电者自杀危险特征及热线咨询员干预方式[14]。

4.获得许多宝贵资料。

(1)在对家庭暴力做定量描述时,数据更精确,题项更具体。

曹玉萍等人用量化的研究对家庭暴力的表现形式的发生率进行了描述。家庭暴力的表现形式以言语暴力为主,其次是徒手殴打。其中半数家庭并存多种暴力形式[5]

(2)对家庭暴力的危害甚至危害程度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研究。

毛金柱通过研究发现家庭暴力和中学生情绪性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家长越是对子女实施家庭暴力,子女越容易出现情绪性问题行为。这种暴力若采用肢体暴力形式,子女易出现攻击性的行为,若采用精神暴力形式,子女易出现抑郁焦虑的行为[15]。

李芷若等人探索家庭暴力(包括肢体暴力、言语暴力、冷暴力)与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关系,发现家庭暴力的严重程度为冷暴力>言语暴力>肢体暴力;三种暴力与心理素质呈显著负相关,其中冷暴力对心理素质有更强的预测力,它具有较大的隐藏性和更多的伤害性,更应该引起重视[16]

三、研究不足和展望

1.2000年的家庭暴力文献的研究多以女性为受害者来进行调查,而2000年后的文献虽然其中有男性为受害者的案例,但是专门针对男性受家庭暴力的研究几乎没有,大部分文献仍为女性角度出发[17]

。这可能是由于男

性在中国“男尊女卑”的传统文化影响下,即使出现了遭受家庭暴力的情况,也鲜少会报告。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将落脚点放在以男性为被试的家庭暴力的调查,将其与女性家庭暴力进行一个对比。

2.2000年后的调查研究开始区分精神暴力、性暴力、经济暴力和身体暴力。但是对各个暴力类型的研究却并未深入。在未来的研究中,不同的家庭或环境易出现哪几种

不同的家庭暴力类型的组合,或者说不同家庭暴力类型的采用和人格的关系等等,都是可以探讨的问题。

3.对家庭暴力的研究集中在描述和解释上,干预的研究较少。家庭暴力的伤害如此之大,由于其隐私性,我们很难在早期进行预防,但是悲剧发生后,我们如何去帮助这些受伤害的人,从专业的角度,对他们的伤口进行抚慰,这是我们未来的使命。葺

[参考文献]

[1]王向贤.描述、解释与方法论:国内家庭暴力定量研究十年回顾[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

[2]生龙曲珍,刘谦.多学科视野下的家庭暴力研究综述[J].

现代妇女,2012(3).

[3]张迎黎,张亚林,何影,柳娜.几种常用家庭暴力评估工具介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4]郑莉,齐斯文.城市家庭暴力倾向量表编制与统计测量分析.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2008,6(2).

[5]曹玉萍,张亚林,杨世昌,王国强,张宇,黄国平.家庭暴力的表现形式及其相关因素的比较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

[6]赵幸福,

张亚林,傅文青,周云飞,李鹤展,袁国桢.家庭暴力施暴者的社会心理多因素Logestic 回归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

[7]柳娜,

陈深,曹玉萍,张亚林.家庭暴力严重躯体施暴行为的代际传递———目睹家庭暴力[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

[8]杨世昌.张亚林,曹玉萍,王国强,郭果毅,黄国平.家庭暴力中对儿童施暴者心理卫生及生活事件状况初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

[9]柳娜,张亚林,张宁,曹玉萍.家庭暴力高发家系施暴者的精神创伤研究[J].中国医学杂志,

2011.[10]赵奕.家庭暴力的心理学研究综述[J].综合学术论坛.[11]赵幸福,张亚林,付文青,李龙飞,周云飞,李鹤展,袁国桢.家庭暴力男性躯体施暴者的人格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

[12]赵幸福,张亚林,李龙飞,周云飞,李鹤屠.家庭暴力施暴者的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

[13]杨玉凤.关注家庭暴力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J].中国校医,2006.

[14]王翠玲,王怡,孟梅,李献云,费立鹏.家庭暴力受害来电者自杀危险特征及热线干预方式[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0).

[15]毛金柱.家庭暴力对初中生情绪性问题行为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8.

[16]李芷若,张凡,何先友,胡君盛,卢佳适,刘锦健.家庭暴力与中学生心理素质的相关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

[17]肖凌燕.女性遭受家庭暴力的原因分析及心理治疗[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

139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