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件_5.4数列求和

合集下载

【金版教程】2014届高考数学总复习 第5章 第4讲 数列的求和课件 理 新人教A版

【金版教程】2014届高考数学总复习 第5章 第4讲 数列的求和课件 理 新人教A版

12Sn=212+223+…+n-2n 1+2nn+1,
∴相式相减得: 12Sn=12+212+…+21n-2nn+1 =12[11--1212n]-2nn+1, ∴Sn=2n+1-2nn-2.
核心要点研究
例 1 [2012·福建高考]数列{an}的通项公式 an=ncosn2π,
其前 n 项和为 Sn,则 S2012 等于( )
(1)已知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且 an=n·2n,则 Sn= ________.
(2)12+12+38+…+2nn等于________.
1.na1+nn-2 1d
a11-qn 1-q
填一填:(1)n2+1-21n
提示:Sn=1+2n2-1n+1211--1221n
[解] (1)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 d,等比数列{bn}的公 比为 q.由 a1=b1=2,得 a4=2+3d,b4=2q3,S4=8+6d.
由条件,得方程组28++36dd+-22qq33==2170,. 解得dq= =32, .
所以an=3n-1,bn=2n,n∈N*. (2)证明:由(1)得 Tn=2×2+5×22+8×23+…+(3n-1)×2n,① 2Tn=2×22+5×23+…+(3n-4)×2n+(3n-1)×2n+1.② 由①-②,得
=12+2×1411--212n1-1-22nn-+11=32-22nn++13. 所以 Sn=3-2n2+n 3.
例 3 [2012·大纲全国]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a5=5,S5=15,则数列{ana1n+1}的前 100 项和为(
)
100 A. 101
99 B. 101
(1)函数 y=f(x)的图象关于点(12,1)对称,则 f(-5)+f(- 4)+…+f(0)+…+f(5)+f(6)=________.

高三数学一轮总复习 第五章 数列 5.4 数列求和课件.ppt

高三数学一轮总复习 第五章 数列 5.4 数列求和课件.ppt

12
n
4.一个数列{an},当 n 是奇数时,an=5n+1;当 n 为偶数时,an=22 ,则这 个数列的前 2m 项的和是__________。
解析:当 n 为奇数时,{an}是以 6 为首项,以 10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当 n 为偶 数时,{an}是以 2 为首项,以 2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S2m=S 奇+S 偶=ma1+mm2-1 ×10+a211--22m
7
2 种思路——解决非等差、等比数列求和问题的两种思路 (1)转化的思想,即将一般数列设法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这一思想方法往往 通过通项分解或错位相减来完成。 (2)不能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的,往往通过裂项相消法、倒序相加法等来求和。
8
3 个注意点——应用“裂项相消法”和“错位相减法”应注意的问题 (1)裂项相消法,分裂通项是否恰好等于相应的两项之差。 (2)在正负项抵消后,是否只剩下第一项和最后一项,或有时前面剩下两项,后 面也剩下两项,未消去的项有前后对称的特点。 (3)在应用错位相减法求和时,若等比数列的公比含有参数,应分 q=1 和 q≠1 两种情况求解。
=6m+5m(m-1)+2(2m-1) =6m+5m2-5m+2m+1-2 =2m+1+5m2+m-2。 答案:2m+1+5m2+m-2
13
5.已知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 且 an=n·2n,则 Sn=__________。
解析:∵an=n·2n, ∴Sn=1·21+2·22+3·23+…+n·2n。① ∴2Sn=1·22+2·23+…+(n-1)·2n+n·2n+1。② ①-②,得-Sn=2+22+23+…+2n-n·2n+1 =211--22n-n·2n+1=2n+1-2-n·2n+1 =(1-n)2n+1-2。 ∴Sn=(n-1)2n+1+2。 答案:(n-1)2n+1+2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五章 数列 5.4 数列求和课件.pptx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五章 数列 5.4 数列求和课件.pptx
分组转化法求和的常见类型 1.若 an=bn±cn,且{bn},{cn}为等差或等比数列,可采用分组求和法求
{an}的前 n 项和. 2.通项公式为 an=cbnn,,nn为为偶奇数数, 的数列,其中数列{bn},{cn}是等比 数列或等差数列,可采用分组求和法求和. 提醒:某些数列的求和是将数列转化为若干个可求和的新数列的和或差,
Sn=na12+an=_n_a_1_+__n_n_-2__1__d___.
(2)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公式: Sn=naa11-1-,aqqnq==1_a,_11_1-_-_q_q_n_,__q_≠__1_._ 2.倒序相加法 如果一个数列{an}的前 n 项中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项的和相等或等于同 一个常数,那么求这个数列的前 n 项和即可用倒序相加法,如等差数列的前 n 项 和公式即是用此法推导的.
1.必会结论 常用求和公式
前 n 个正整数之和 前 n 个正奇数之和
前 n 个正整数的平方和
前 n 个正整数的立方和
1+2+…+n=nn2+1 1+3+5+…+(2n-1)=n2
nn+12n+1 12+22+…+n2=________6_______
13+23+…+n3=nn+2 12
2.必知联系 (1)直接应用公式求和时,要注意公式的应用范围,如当等比数列公比为参数 (字母)时,应对其公比是否为 1 进行讨论. (2)在应用错位相减法时,注意观察未合并项的正负号;结论中形如 an,an+1 的式子应进行合并. (3)在应用裂项相消法时,要注意消项的规律具有对称性,即前剩多少项则后 剩多少项.
(2)由(1)可得 bn=2n+n, 所以 b1+b2+b3+…+b10 =(2+1)+(22+2)+(23+3)+…+(210+10) =(2+22+23+…+210)+(1+2+3+…+10) =211--2210+1+102×10 =(211-2)+55=211+53=2 101.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第5章 数列 第4节 数列求和课件 理 新人教版

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 第5章 数列 第4节 数列求和课件 理 新人教版

2.若等比数列{an}满足 a1+a4=10,a2+a5=20,则{an}的前 n 项和 Sn=________.
解析:由题意 a2+a5=q(a1+a4),得 20=q×10,故 q=2, 代入 a1+a4=a1+a1q3=10,得 9a1=10,即 a1=190. 故 Sn=19011--22n=190(2n-1). 答案:190(2n-1)
(2015·湖北高考)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 d,前 n 项和为 Sn,等 比数列{bn}的公比为 q.已知 b1=a1,b2=2,q=d,S10=100. (1)求数列{an},{bn}的通项公式; (2)当 d>1 时,记 cn=abnn,求数列{cn}的前 n 项和 Tn.
解析
[由题悟法]
bn=3
an+1 2
,求数列an+2 1·bn的前
n
项和
Sn.
an+1
解:由(1)可得 bn=3 2 =3n,
所以an+2 1·bn=n·3n,
[即时应用]
已知等比数列{an}中,首项 a1=3,公比 q>1,且 3(an+2 +an)-10an+1=0(n∈N*).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设bn+13an是首项为 1,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求数列 {bn}的通项公式和前 n 项和 Sn.
解析
考点三 错位相减法求和 重点保分型考点——师生共研 [典例引领]
(3)错位相减法:如果一个数列的各项是由一个等差数列和 一个等比数列的对应项之积构成的,那么求这个数列 的前 n 项和即可用错位相减法求解.
(4)倒序相加法:如果一个数列{an}与首末两端等“距离” 的两项的和相等或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求这个数列 的前 n 项和即可用倒序相加法求解.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五章 数列 5.4 数列求和与数列的综合应用课件 理 高三全册数学课件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五章 数列 5.4 数列求和与数列的综合应用课件 理 高三全册数学课件

2021/12/8
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七页。
解析:(1)令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则 S20=a1+a2+a3 +…+a20=2(1+2+3+…+20)-12+212+213+…+2120=420- 1-2120=419+2120.
(2)an=2+22+23+…+2n=2-1-2n2+1=2n+1-2, 所以 Sn=(22+23+24+…+2n+1)-(2+2+2+…+2)= 221--22n+2-2n=2n+2-4-2n.
2021/12/8
第十八页,共五十七页。
课堂探究·深度剖析
课堂升华 强技提能
2021/12/8
第十九页,共五十七页。
考向一 分组求和法
【例 1】 (1)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an=2n+2n-1,则数列{an}
的前 n 项和为( C )
A.2n+n2-1
B.2n+1+n2-1
C.2n+1+n2-2 D.2n+n-2
2021/12/8
第十三页,共五十七页。
4.(2019·武汉市调研考试)对任一实数序列 A=(a1,a2,a3,…), 定义新序列 ΔA=(a2-a1,a3-a2,a4-a3,…),它的第 n 项为 an+1-an.
假定序列 Δ(ΔA)的所有项都是 1,且 a12=a22=0,则 a2= 100 .
第五章
数列(shùliè)
2021/12/8
第一页,共五十七页。
第四节 数列求和(qiúhé)与数列的综合应用
2021/12/8
第二页,共五十七页。
2021/12/8
第三页,共五十七页。
知识(zhī shi)梳理·自主学

课堂(kètáng)探究·深度剖 析

苏教版高三数学复习课件5.4 数列的求和

苏教版高三数学复习课件5.4 数列的求和

答案: 答案:
5. (2010·南京市第九中学调研测试 已知数列 n}满足:an= . 南京市第九中学调研测试)已知数列 满足: 南京市第九中学调研测试 已知数列{a 满足 则数列{a 的前 的前100项的和是 项的和是________. 则数列 n}的前 项的和是 . 解析: 解析:an=
∴a1+a2+…+a100=
6.常见的拆项公式有: .常见的拆项公式有:
(1)
(2)
(3) 思考:用裂项相消法求数列前 项和的前提是什么 项和的前提是什么? 思考:用裂项相消法求数列前n项和的前提是什么? 提示:数列中的每一项均能分裂成一正一负两项,这是用裂项相消法的前提. 提示:数列中的每一项均能分裂成一正一负两项,这是用裂项相消法的前提.
第4课时 数列的求和
掌握数列求和的几种常见方法. 掌握数列求和的几种常见方法. 【命题预测】 命题预测】 数列的求和在近几年高考中,填空题与解答题都有出现 , 重点以容易题和中档 数列的求和在近几年高考中 , 填空题与解答题都有出现, 题为主,基本知识以客观题出现,综合知识则多以解答题体现, 题为主 , 基本知识以客观题出现 , 综合知识则多以解答题体现 , 主要是探索型 和综合型题目.复习时,要具有针对性地训练,并以“注重数学思想方法、 和综合型题目 . 复习时 , 要具有针对性地训练 , 并以 “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 、 强 化运算能力、重点知识重点训练”的角度做好充分准备. 化运算能力、重点知识重点训练”的角度做好充分准备.
1. 数列 . 数列0.9,0.99,0.999,…, ,
项和为________. …的前n项和为 的前 项和为 .
解析: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其前n项和 解析: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1-0.1n,其前 项和 -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四章第四讲数列求和课件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四章第四讲数列求和课件
已知数列{an} 的首项 a1=1,且________. (1)求{an} 的通项公式; (2)若 bn=ana2n+1,求数列{bn} 的前 n 项和 Tn. 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解:(1)选①(an+1)2=a2n-1 +4an+2an-1+1(n≥2),an>0, 由(an+1)2=a2n-1 +4an+2an-1+1(n≥2), 可得 (an+an-1)(an-an-1-2)=0, 因为 an>0,所以 an-an-1=2(n≥2), 所以 {an} 是以 1 为首项,2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所以 an=1+(n-1)×2=2n-1.
则数列{bn}的前 2n 项和 T2n=(b1+b3+…+b2n-1)+(b2+ b4+…+b2n)
=(1+5+…+4n-3)+4113-17+17-111+…+4n1-1-4n1+3 =12n(1+4n-3)+1413-4n1+3 =2n2-n+3(4nn+3).
考点二 裂项相消法求和
[例 2](2022 年全国Ⅰ卷)记 Sn 为数列{an}的前 n 项和,已知 a1=1,Sann是公差为13的等差数列.
(2)由(1)及 bn=laong,2ann为,偶n为数奇,数,
得 bn=n2- n-1,1,n为n为偶奇数数,, ∴T2n = (0 + 2 + 4 + … + 2n - 2) + (2 + 23 + … + 22n-1) = 0+22n-2×n+2(11--44n)=23×4n+n2-n-23=13×22n+1+n2-n-32.
【题后反思】
(1)若数列{cn}的通项公式为 cn=an±bn,且{an},{bn}为等差或 等比数列,可采用分组求和法求数列{cn}的前 n 项和.
(2)若数列{cn}的通项公式为 cn=abnn, ,nn为 为偶奇数数,, 其中数列 {an},{bn}是等比数列或等差数列,可采用分组求和法求{an}的前 n 项和.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数列求和(必修5)精品PPT课件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数列求和(必修5)精品PPT课件
考点一 分组转化求和
分组转化求和就是从通项入手, 若无通项,则先求通项,然后通过对 通项变形,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或可求 数列前n项和的数列来求之.
课堂互动讲练
例1 已知数列{an}的前几项是3+2- 1,6+22-1,9+23-1,12+24-1,写出 数列{an}的通项并求其前n项和Sn.
课堂互动讲练
1.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时,应 注意抵消后并不一定只剩下第一项和 最后一项,也有可能前面剩两项,后 面也剩两项,再就是将通项公式裂项 后,有时候需要调整前面的系数,使 裂开的两项之差和系数之积与原通项 公式相等.
课堂互动讲练
课堂互动讲练
例2 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a1≠0,前n项 和为Sn,且S4+a2=2S3;等比数列{bn}满足 b1=a2,b2=a4.
第4课时 数列求和
基础知识梳理
求数列的前n项和的方法 1.公式法 (1)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Sn=

.
基础知识梳理
(2)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①当q=1时,Sn=na1;
基础知识梳理
2.分组转化法 把数列的每一项分成两项,使其 转化为几个等差、等比数列,再求 解. 3.裂项相消法 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求 和,正负相消剩下首尾若干项.
课堂互动讲练
课堂互动讲练
课堂互动讲练
【误区警示】 利用错位相减法 求和时,转化为等比数列求和.若公 比是个参数(字母),则应先对参数加 以讨论,一般情况下分等于1和不等于 1两种情况分别求和.
课堂互动讲练
考点四 数列求和的综合应用
对于由递推关系给出的数列,常 借助于Sn+1-Sn=an+1转换为an与an+1 的关系式或Sn与Sn+1的关系式,进而 求出an或Sn使问题得以解决.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5篇 第4节 数列求和课件 文 新人教版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5篇 第4节 数列求和课件 文 新人教版

等比数列或等差数列,可采用分组求和法求和.
即时突破 1 (2013 包头模拟)已知数列{xn}的首项 x1=3,通项
xn=2 p+nq(n∈N ,p,q 为常数),且 x1,x4,x5 成等差数列.求: (1)p,q 的值; (2)数列{xn}前 n 项和 Sn. 解:(1)由 x1=3,得 2p+q=3, 4 5 又因为 x4=2 p+4q,x5=2 p+5q,且 x1+x5=2x4, 5 5 即 3+2 p+5q=2 p+8q,解得 p=1,q=1. (2)由(1),知 xn=2n+n, 所以 Sn=(2+2 +…+2 )+(1+2+…+n)=2 -2+
2 n-1
反思归纳
分组转化法求和的解题策略:
(1)数列求和应从通项入手,通过对通项变形,转化为等差数 列或等比数列或可求前 n 项和的数列求和. (2)分组转化法求和的常见类型 ①若 an=bn±cn,且{bn},{cn}为等差或等比数列,可采用分组 求和法求{an}的前 n 项和.
bn , n为奇数, ②通项公式为 an= 的数列,其中数列{bn},{cn}是 cn , n为偶数
100 1 100 2
2
=5050, 故选 C.
4.设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an=2 ,令 bn=nan,则数列{bn}的 前 n 项和 Sn 为 . 2n-1 解析:由 bn=nan=n·2 知 Sn=1·2+2·23+3·25+…+n·22n-1, ① 从而 2 ·Sn=1·2 +2·2 +3·2 +…+n·2 ①-②得(1-22)·Sn =2+2 +2 +…+2

2014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课件--数列

2014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课件--数列
任一项an 与它 如果已知数列{an}的首项(或前几项),且 的 前一项an-1(n≥2)(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用一个公式来表示, 那么这个公式叫数列的递推公式.
[小题能否全取]
2 3 4 5 1.(教材习题改编)数列 1, , , , „的一个通项公式 3 5 7 9 是 ( )
n A.an= 2n+1 n C.an= 2n-3
解析:
B.递减数列
D.摆动数列
n+1 n an + 1 - an = - = n+2 n+1
n+12-nn+2 1 = >0. n+1n+2 n+1n+2
答案:A
4 . ( 教 材 习 题 改 编 )已 知 数 列 {an} 的 通 项 公 式 是 an =
2·n-1n为偶数, 3 2n-5n为奇数,
(1)3,5,7,9,„;
1 3 7 15 31 (2) , , , , ,„; 2 4 8 16 32
(3)3,33,333,3 333,„; 3 1 3 1 3 (4)-1, ,- , ,- , ,„. 2 3 4 5 6
解:(1)各项减去 1 后为正偶数,所以 an=2n+1.
(2) 每 一 项 的 分 子 比 分 母 少 1 , 而 分 母 组 成 数 列 2n-1 21,22,23,24,„,所以 an= n . 2 9 99 999 9999 (3)将数列各项改写为 , , , ,„,分母都是 3 3 3 3
(2)n为何值时,该数列的前n项和最小?
[自主解答]
(1)因为 an =n
2
21 2 -21n+20= n- - 2
361 21 ,可知对称轴方程为 n= =10.5.又因 n∈N*,故 n= 4 2 10 或 n=11 时,an 有最小值, 其最小值为 112-21×11+20 =-90.

数列求和课件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数列求和课件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2n
1
9·4 -1
+
1
1
+…+
2
4
4



4 +1

3·4

4 +1
.②

− 4 +1 ,
1
3
1
3·4
4
9
3+4
.
9·4
= −
= −


4 +1
,
规律方法 错位相减求和法的方法步骤
设{anbn}的前n项和为Sn,其中数列{an}为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数列{bn}为公
所以当 k 为偶数时,(Sn)max= =
2
当 k 为奇数时,(Sn)max=+1 =
2
2
=25,解得
4
2 -1
=25,此时
4
k=10;
k 无整数解.
综上可得,k=10,Sn=-n2+10n.
当n=1时,a1=S1=9.
当n≥2时,an=Sn-Sn-1=(-n2+10n)-[-(n-1)2+10(n-1)]=-2n+11,

故数列{an}是等比数列,且首项为2,公比为2,所以an=2n.
(2)由(1)知 bn=log2a2n-1=2n-1,
1
所以
+1
所以
=
=
1
Tn=
1 2
1
1
(1-3
2
1
3
1
(2-1)(2+1)
+
1
2 3
1
5

【精品PPT】2014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基础知识+小题全取+考点通关+课时检测)5.4数列求和课

【精品PPT】2014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基础知识+小题全取+考点通关+课时检测)5.4数列求和课
(2)通项公式为 an=bcnn,,nn为为偶奇数数, 的数列,其中数列 {bn},{cn}是等比数列或等差数列,可采用分组求和法求和.
1.已知函数 f(x)=2x-3x-1,点(n,an)在 f(x)的图像上,an 的前 n 项和为 Sn. (1)求使 an<0 的 n 的最大值. (2)求 Sn. 解:(1)∵点(n,an)在函数 f(x)=2x-3x-1 的图像上, ∴an=2n-3n-1. ∵an<0,∴2n-3n-1<0. 即 2n<3n+1. 又∵n∈N+,∴n≤3,即 n 的最大值为 3.
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应注意
(1)抵消后并不一定只剩下第一项和最后一项,也有
可能前面剩两项,后面也剩两项;
(2)将通项裂项后,有时需要调整前面的系数,使
裂开的两项之差和系数之积与原通项相等.如:若{an}
是等差数列,则
1 anan+1

1 d
a1n-an1+1

1 anan+2

1 2d
a1n-an1+2.
前 n 项和为 A.2n-1+n2-2
B.2n+n2-2
()
C.2n+1+n2-2
D.2n+1+n2
解析: Sn=211--22n+n1+22n-1=2n+1-2+n2.
答案:C
数列求和的方法 (1)一般的数列求和,应从通项入手,若无通项,先求 通项,然后通过对通项变形,转化为与特殊数列有关或具备 某种方法适用特点的形式,从而选择合适的方法求和. (2)解决非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主要有两种思路: ①转化的思想,即将一般数列设法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 列,这一思想方法往往通过通项分解或错位相减来完成. ②不能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的数列,往往通过裂项相 消法、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等来求和.

高三数学(理)一轮复习课件:5.4 数列求和

高三数学(理)一轮复习课件:5.4 数列求和
(1)解 : 设 首 项 为 a1 19, d 2 a1, 公 差 为 d
an a1 (n 1)d 19 (n 1) (2)
21 2n
n(a1 an ) n(19 21 2n) n 2 20 n Sn 2 2
的等差数列,S n为数列an 的前n项和 ( 1 )求 : an 及S n
1 1 1 1 1 2 2 n 1 n 2
3 2n 3 4 2n 1n 2
拓展训练: 已知等差数列an 的前项n和Sn满足S3 0, S5 5 (1)求an 的通项公式; 1 (2)求数列 的前项和. a2 n1a2 n1
(2010 重庆, 17)已知数列an 是首项为1 9,公差为- 2
(2)设数列bn an 是首项为1,公比为3 的等比数列, 求 : b n 及前n项和T n
( 2) 解 : 由 题 意 知
: bn an 1 3n1, 即 bn 3n1 21 2n
Tn b1 b2 b3 bn
P90 变式训练2
例 4:
an 中前n项和为Sn,前6项和为36, 已知: 等差数列
最后6项的和为 180 (n 6),求Sn 解:由题意知 :
a1 a2 a3 a4 a5 a6 36
n

an an1 an2 an3 an4 an5 180
2 1 2 2 n 3 n 5n 2 8
的等差数列,S n为数列an 的前n项和 ( 1 )求 : an 及S n
(2010 重庆, 17)已知数列an 是首项为1 9,公差为- 2
拓展训练:
(2)设数列bn an 是首项为1,公比为3 的等比数列, 求 : b n 及前n项和T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π 已知函数f(x)=sin(2x+ ). 3 (1)求函数y=f(x)的单调递增区间; (2)画出函数y=f(x)在区间[0,π ]上的图象. π π π 【解】 (1)由2kπ- ≤2x+ ≤2kπ+ (k∈Z) 2 3 2 5π π 得kπ- ≤x≤kπ+ (k∈Z), 12 12 5π π ∴所求单调增区间为[kπ- ,kπ+ ](k∈Z). 12 12
•(2)设从OA开始转动,经过t秒后到达OB,求 h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缆车到达最高 点时用的最少时间是多少? •【思路点拨】
【尝试解答】 (1)以圆心O为 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 标系,则以Ox为始边,OB为终 π 边的角为θ- . 2 π 故点B的坐标为(4.8cos(θ- ), 2 π 4.8sin(θ- )), 2 π ∴h=5.6+4.8sin(θ- ). 2
π π 7π (2)∵0≤x≤π,∴ ≤2x+ ≤ . 3 3 3
•列表如下:
π 2x+ 3 x y π 3 0 3 2 π 2 π 12 1 π π 3 0 3π 7π 2π 2 3 7π 5π 12 6 -1 0 π 3 2
•画出图象如图所示.
• (1)(2013·深圳模拟)函数f(x)=Asin(ωx+ φ)(A,ω,φ为常数,A>0,ω>0)的部分图 象如图3-4-3所示,则f(0)的值是 ________.
π π 【解析】 (1)∵y=sin(2x- )=sin 2(x- ), 3 6 π ∴只需将函数y=sin 2x的图象向右平移 个单位. 6 π 1 (2)将函数y= sin x的图象向右平移 个单位后,得到 2 2 π 1 的图象解析式为y= sin(x- ),再把得到的图象横坐标缩 2 2 π 1 1 短到原来的 后得到的图象解析式为y= sin(2x- ). 2 2 2
•作出函数y=f(x)的图象如图所示:
π 1.寻找[0,π ]上的特殊点时,可先求出2x+ 的范 4 围,在此范围内找出特殊点,再求出对应的x值. 2.用“五点法”作图应注意四点:(1)将原函数化为y =Asin(ωx+φ)(A>0,ω>0)或y=Acos(ωx+φ)(A>0,ω> 2π 0)的形式;(2)求出周期T= ;(3)求出振幅A;(4)列出一 ω 个周期内的五个特殊点,当画出某指定区间上的图象时, 应列出该区间内的特殊点和区间端点.
【答案】
C
3.(2012· 安徽高考)要得到函数y=cos(2x+1)的图象, 只要将函数y=cos 2x的图象( ) A.向左平移1个单位 B.向右平移1个单位 1 1 C.向左平移 个单位 D.向右平移 个单位 2 2
1 【解析】 ∵y=cos(2x+1)=cos 2(x+ ), 2 1 ∴只要将函数y=cos 2x的图象向左平移 个单位. 2
1 【解析】 由题意知f(0)=2sin φ=1,∴sin φ= , 2 π π 又|φ|< ,∴φ= ,又T=6,故选A. 2 6
【答案】
A
1 2.把y=sin x的图象上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得 2 到y=sin ω x的图象,则ω的值为( ) 1 A.1 B.4 C. D.2 4
1 【解析】 横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则x变为 x,故得 2 1 到的函数解析式为y=sin x . 4
ω
根据函数图象的对应关系,
π 得2× +φ=2kπ+π, 3 π π ∴φ=2kπ+ ,k∈Z.令k=0,取φ= . 3 3 π ∴函数解析式为f(x)= 2sin(2x+ ), 3 π 6 ∴f(0)= 2sin = . 3 2 π (2)由题意知,Asin( ×2+φ)=A, 6 π π π ∴sin( +φ)=1,又0<φ< ,∴φ= , 3 2 6 ∵周期T=12,∴Q(8,-A),
π (1)(2013· 惠州调研)要得到函数y=sin(2x- )的图象, 3 只需将函数y=sin 2x的图象( ) π π A.向左平移 个单位 B.向右平移 个单位 12 12 π π C.向左平移 个单位 D.向右平移 个单位 6 6
(2)已知函数y=f(x)图象上每个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 将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然后将整个图象沿x轴向左平 π 1 移 个单位,得到的图象与y= sin x的图象相同,则y=f(x) 2 2 的函数表达式为( ) π π 1 1 1 A.y= sin( x- ) B.y= sin 2(x+ ) 2 2 2 2 2 π π 1 1 1 C.y= sin( x+ ) D.y= sin(2x- ) 2 2 2 2 2
(1)f(x)=cos2x-sin2x-2sin xcos x 2 2 =cos 2x-sin 2x= 2( cos 2x- sin 2x) 2 2 π = 2cos(2x+ ). 4 【尝试解答】
•(2)列表:
π 2x+ 4 x f(x) π 4 0 1 π 2 π 8 0 π 3 π 8 - 2 3 9 π 2π π 2 4 5 7 π π 8 8 0 2 π 1
•【思路点拨】 (1)观察函数f(x)的图象特征, 可求A、T,根据图象过定点可求φ,最后求 f(0). •(2)根据图象过点P(2,A)可求φ,根据周期 可求点Q的横坐标,解直角三角形求A.
【尝试解答】 T=π, 2π 又T= ,∴ω=2, T 7π π π (1)由题图知A= 2, = - = , 4 12 3 4
第四节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及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
•1.y=Asin(ωx+φ)的有关概念
振幅 y=Asin(ωx+φ)(A >0,ω>0,x≥0) 表示一个振动量时 周期 频率 相位 初相 φ
2π ω ω x+ 1 T=___ f= =___ ω T 2π φ
A
•2.用五点法画y=Asin(ωx+φ)一个周期内的 简图 •用五点法画y=Asin(ωx+φ)一个周期内的简 图时,要找五个关键点,如下表所示
•1.三角函数模型在实际中的应用体现在两 个方面:一是已知三角函数模型,准确理解 自变量的意义及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对应法 则,二是把实际问题抽象转化成数学问题, 建立三角函数模型,再利用三角函数的有关 知识解决问题,其关键是合理建模. •2.建模的方法是,认真审题,把问题提供 的“条件”逐条地“翻译”成“数学语言”, 这个过程就是数学建模的过程.
π π (2)已知函数f(x)=Asin( x+φ)(A>0,0<φ< )的部 6 2 分图象如图3-4-4所示,P、Q分别为该图象的最高点和最 低点,点P的坐标为(2,A),点R的坐标为(2,0).若∠PRQ 2π = ,则y=f(x)的最大值及φ的值分别是( ) 3 π π A.2 3, B. 3, 6 3 π π C. 3, D.2 3, 6 3
•如图3-4-5是函数y=Asin(ωx+φ)+2(A> 0,ω>0)的图象的一部分,它的振幅、周期、 初相各是( )
4π π A.A=3,T= ,φ=- 3 6 4π 3π B.A=1,T= ,φ= 3 4 4π 3π C.A=1,T= ,φ=- 3 4 4π π D.A=1,T= ,φ=- 3 6
【答案】
(1)D
(2)D
• 已知函数f(x)=cos2x-2sin xcos x- sin2x.
•(1)将f(x)化为y=Acos(ωx+φ)的形式; •(2)用“五点法”在给定的坐标中,作出函数 f(x)在[0,π]上的图象.
•【思路点拨】 (1)运用二倍角公式及两角和 与差的余弦公式化为y=Acos(ωx+φ)的形式; •(2)在表中列出[0,π]上的特殊点及两个区间 端点,根据变化趋势画出图象.
•3.由y=sin x的图象变换得到y=Asin(ωx+ φ)(其中A>0,ω>0)的图象 •(1)先平移后伸缩 (2)先伸缩后平 移
•1.五点作法作y=Asin(ωx+φ)的图象,首 先确定哪些数据?
π 3π 【提示】 先使ωx+φ等于0, ,π, ,2π,然 2 2 后求出x的值.
•2.在图象变换时运用“先平移后伸缩”与 “先伸缩后平移”两种途径,向左或向右平 移的单位个数为什么不一样?
2 A. 3
4 B. 3
3 C. 2
D.3
【思路点拨】 (1)写出变换后的函数解析式,再根据 图象变换找图象; (2)平移后与原图象重合,则平移量是周期的整数倍.
【尝试解答】
(1)y=cos 2x+1
y=cos x y
+1 y=cos(x+1)+1 =cos(x+1). 结合选项可知应选A.
4 (2)设函数的周期为T,由题意知kT= π,k∈Z,∴T= 3 4π , 3k 3 ∴ω= k,k∈Z,且ω>0. 2 3 ∴k=1时,ω有最小值 . 2
π π 再由2× +φ= , 3 2 π 得φ=- . 6
【答案】
D
• (1)(2012·浙江高考)把函数y=cos 2x+1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 (纵坐标不变),然后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 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图象是 ( )
π (2)设ω>0,函数y=sin(ωx+ )+2的图象向右平移 3 4π 个单位后与原图象重合,则ω的最小值是( 3 )
π 2 ∵∠PRQ= π,∴∠xRQ= , 3 6 π A ∴tan = ,∴A=2 3. 6 6 π 因此函数f(x)的最大值为2 3,φ= . 6
6 【答案】 (1) 2
(2)A
1.求参数φ是确定函数解析式的关键,由特殊点求φ 时,一定要分清特殊点是“五点法”的第几个点. 2.用五点法求φ值时,往往以寻找“五点法”中的第 一个点为突破口.“第一点”(即图象上升时与x轴的交点) 时ωx+φ=0.“第二点”(即图象的“峰点”)时,ωx+φ= π ;“第三点”(即图象下降时与x轴的交点)时ωx+φ= 2 3π π ;“第四点”(即图象的“谷点”)时ωx+φ= ;“第 2 五点”时ωx+φ=2π .
【答案】
(1)A
(2)C
对y=Asin(ω x+φ)进行图象变换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平移变换时,x变为x± a(a>0),变换后的函数解析式 为y=Asin[ω(x± a)+φ]; x (2)伸缩变换时,x变为 (横坐标变为原来的k倍),变换 k ω 后的函数解析式为y=Asin( x+φ). 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