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复习纲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2CHCHK R △M ' 4nOR R C O+R'COOH
2、烯烃经过臭氧化、水解(Zn粉+H2O)可得 醛或酮,以此也可以推测原烯烃的结构。
R 2 CH CH ② ① RZ 3 '2 O O n
R CO+R'CHO
, R H
● 末端炔的性质
1、末端炔可与Ag(NH3)2NO3、Cu(NH3)2Cl 反应 生成沉淀。
R (增长碳链,制伯、仲、叔醇)
C O+
H2N OH -H2O C N OH
H2N NH2 -H2O C N NH2 (与苯肼及2,4-二硝基苯肼反应)
-H2O
H2N NHCO2NH
C N NHCO2NH
● 还原反应:
CO Zn—HC g2, ( H 克 莱 H 门 森 C 还 原 l, 黄 鸣 龙 还 原 )
(六)醛、酮 ● 醇的氧化 ● 羰基合成(烯烃 + CO + H2) ● 炔烃水合:除了乙炔外都生成酮。
(七)羧酸 ● 醇、醛的氧化。 ● 腈的水解 (是增长碳链的一个方法) ● 从格氏试剂制备:R—MgX + CO2(干冰) ● 从烯烃与 CO,H2O 作用制备 ● 利用卤仿反应可制取少一个碳原子的羧酸
H2O RCH(OH)CH3
X OH
RCH(OH)CH2X
● 烯烃的硼氢化反应:进一步氧化、水解可 制得醇,此反应符合反马氏规则。
● 炔烃的亲电加成反应,由于是叁键反应分 两步进行。若双键、叁键同时存在,加氢时, 先叁键后双键;加卤素时,先双键后叁键。 (与上述试剂都可反应,注意炔烃与H2O反 应时发生的重排)。
(3)萘的定位规律: A、两类定位基对苯环的影响(α位比β位 易被取代) B、有第二类定位基时由于使苯环钝化,在 异环上进行二元取代。
● 侧链的反应(α—H的氧化、卤代)
(四)亲核取代(卤代烃) ● 在反应中,亲正电性的富电子 试剂叫做亲核试剂。由亲核试剂 进攻带部分正电的碳原子而引起 的取代反应叫亲核取代反应。
5、醇 ● 可溶于硫酸 ● 加金属Na有氢气放出(低级醇) ● 伯、仲、叔醇可用卢卡试剂(无水 ZnCl+HCl)鉴别,出现浑浊的快慢不同。 ● 加K2Cr2O7 ,由橘红色变成绿色。 ● 加KMnO4,由紫红色边成棕褐色沉淀。 ● 多元醇(1,2-二羟基的多元醇)可与 Cu(OH)2作用生成绛兰色溶液。 ● 乙醇还可以用碘仿反应鉴别
NaO3S
NN
OHSnC2+l HCl
HO
NH2 + H2N
SO3Na
根据所得到的产物可推出原来偶氮化合物的结构。
(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 单糖、二糖的氧环式结构;成脎反应(各类
糖的成脎速度比较);氨基酸、蛋白质性质及 多肽的水解。 (九)对映异构 构型的标记法:D/L、R/S (十)杂环化合物
(五)醇、酚、醚 ● 醇:1、烯烃水合 (直接、间接);
2、卤烃水解 3、醛、酮、酯还原生成伯、仲醇; 4、从格氏试剂制备:格氏试剂分别 与甲醛、醛、酮、酯(酰氯)作用生成伯、 仲、叔醇。(注意反应时要用干醚)
● 酚:可用重氮盐的反应制取;利用苯磺 酸钠加NaOH,碱熔,再加酸得到;用芳卤烃 在加热、加压、Cu的条件下与NaOH 作用, 再加HCl 得到酚。 ● 醚:醇分子间脱水;威廉森合成(卤烃 的醇解)
(六)羧酸及其衍生物 1、羧酸
加成或还原 O
酸性
R CH C O H
H
取代(生成羧酸衍生物)
脱羧反应
α -H取代(可用于制取其它化合物)
● 甲酸的特殊性:既具有醛的性质又具有酸的 性质。
2、羧酸衍生物
加成或还原 O 取代(水解、醇解、氨解) R CH C L H
α -H反应(酯缩合反应)
● 与格氏试剂的反应:生成叔醇(合成上 常用酰氯和酯) ● 酰胺的特殊性质:酸碱性、脱水(非取 代酰胺,生成晴)、霍夫曼降级反应(制 取伯胺)、还原。 ● 乙酰乙酸乙酯(β-丁酮酸乙酯)及丙 二酸二乙酯的制法、性质和应用。
2、炔烃 ● 炔烃鉴别方法同烯烃。 ● 末端炔:加Ag(NH3)2NO3 生成白 色沉淀;加Cu(NH3)2Cl 生成棕红色 沉淀。
3、卤代烃 ● 用AgNO3/C2H5OH ,可生成AgX 沉淀 (AgCl白色,AgBr 淡黄色,AgI 黄 色) ● 卤代烯烃的三种类型与AgNO3 醇溶 液反应的速度不同。 4、苯:可溶于硫酸
典型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及名称、鉴别方法。 (十一)脂环族化合物
双环及螺环化合物的命名、性质及脂环族 化合物的稳定性。
三、化合物的制法(可用于合成) (一)烯烃:醇分子内脱水;卤代烃消除反 应。 (二)炔烃:卤烃消除反应。 (三)用苯经过取代得到其他芳烃衍生物。 (四)卤烷: 烷烃直接卤代; 烯烃与X2 、 HX 加成;醇与HX作用:
有机化学复习纲要
1、脂肪族化合物的命名 (1)确定母体基团,写出类别名称 (2)选择主链,写出骨架名称 (3)编号,写出母体基团位次 (4)加上次要基团及取代基的位次及名称
例如:CH3CH(OH)CH2CHO
(3-羟基丁醛)
CH3CH(CH3)CH(OH)CH2CHO
(4-甲基-3-羟基戊醛)
2、芳香族化合物命名(母体基团排列次序见前)
(八)胺 ● 卤烷氨解(胺的烷基化,可得到伯、仲、 叔胺) ● 醇与氨的作用: ● 从硝基化合物还原:注意苯环上连有两 个硝基时,可进行选择性还原,所用试剂 为 NH4SH, ● 晴或酰胺的还原:晴可还原成伯胺;酰 胺可还原成伯、仲、叔胺。 ● 霍夫曼降级反应(比原来少了一个碳原 子)
四、特征反应(可用于鉴别) 1、烯烃 ● 用溴水鉴别,由红棕色变成无色。 ● 用KMnO4 ,由紫红色变成棕褐色沉淀。
使用。如:
C2 H C3 H CH( O 3-苯 基 丙 醛 )
二、性质 (一)自由基取代
CH4+ C2l 光 CH3C… l …
(二)亲电加成(烯烃、炔烃、二烯烃) 在反应中具有亲电性能的试剂叫做亲
电试剂。由亲电试剂的进攻引起的加成反应叫 做亲电加成反应。
● 不对称加成规则(马尔可夫尼科夫规则): 凡是不对称烯烃与HX等极性试剂加成时,带 正电荷的部分加在含氢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 其它部分则加在含氢少的双键碳原子上。 (此规则对炔烃同样适用)
催化加氢 —→醇 ; 化学还原剂(NaBH4)还原得醇,可保留双键。
● 歧化反应:(不含α-氢的醛)
HCH Na O OHH (浓 C)O +C O 3 O H NH a
● α—H 的反应:碘仿(可用来鉴别乙醛、 乙醇、甲基酮和能氧化成甲基酮的醇)、 羟醛缩合(此反应既增长了碳链又在分子 中引入了羟基,同时也是制备α、β-不 饱和醛的方法)
● 第二类定位基(间位定位基): —N+(CH3)3 ,—NO2 ,—CN,—COOH,— SO3H,—CHO,—COR 等。
(2)二元取代苯的定位规律: ● 环上原有的两个取代基定位效应一致时,由 定位规律决定,既第三个取代基进入共同一致 影响的位置。
● 两个取代基定位效应不一致时,属于同一类由 定位能力强的决定(相差不大则为混合物); 不属于同一类,则由第一类定位基决定。
HCHO ﹥ CH3CHO ﹥ CH3COCH3 ﹥ RCOCH3 ﹥ RCOR’
HCN
OH H3O+ C CN
C
OH (增长碳链) COOH
NaHS 3 O
C O+ ROHH+
C
OH (大多数醛及脂肪族甲基酮) SO3Na
C
OH ROH OR
OR C OR
RMgX ① 干醚
② H 2O
C
OH
(用来保护羰基)
● 芳胺的反应:(1)由于伯胺极易被氧化, 所以常采用保护氨基的方法,既先进行酰基化 反应,待其他反应完成后,再将酰基水解掉。 (2)芳环上的取代:氨基可使苯环活化,因 此要制取一元取代物就必须降低苯环的活性, 方法如下:先酰基化得到邻对位产物,再将酰 基水解掉;先与硫酸或盐酸反应生成铵盐得到 间位产物,再加NaOH还原为氨基。进行硝化反 应时由于先与硫酸作用,因此得到间位产物, 若要得到邻对位产物要先进行酰基化反应。
(1)写出母体化合物的名称
(2)编号,有的芳环有固定编号,对于有苯环的母体 化合物,将与母体基团相连的碳原子为1号,使取代 基的位次最小。
(3)加上取代基的名称。
CH3
O H ( 邻 羟 基 苯 甲 酸 )
Br ( 3-溴 -4-甲 基 苯 胺 )
COOH
NH2
如果官能团不与苯环直接相连,则苯环作为取代基
OH 被-OH取代(可制备酚)
被-X取代(制备不易或不能用 X 卤代法得到的卤素衍生物)
CN
被-CN取代(可由来在苯环 上引入羧基)
● 偶合反应:重氮盐与酚或芳胺作用,由偶氮 基—N=N— 将两个分子偶联起来生成有颜色的 化合物。(见书396~399页)
● 偶氮化合物用适当的还原剂还原(SnCl2 + HCl 或 Na2S2O4 )可得到两个芳胺如:
● 查依采夫规则:当仲、叔卤烷发生消除反应 时,氢原子主要是从含氢较少的碳原子上脱去。 (较易生成烷基取代较多的烯烃) ● 格氏试剂生成:
R X + Mg 干醚 RMg X
(注意与格氏试剂有关的反应)
(五)亲核加成(醛、酮) 反应时试剂带负电的部分首先进攻带部分
正电的羰基碳原子,然后带正电的部分加到 羰基氧原子上。 反应的难易程度:
RX +
N a OH H2O ROH + NaCl
Biblioteka Baidu
Na OR
ROR + NaCl
(制混醚的方法)
Na CN
RCN + NaCl H3O + RCOOH
氨过量 (可增长碳链,制羧酸)
H NH2
RNH 2 + H X
醇
Ag ONO 2
RONO 2 + Ag X
(可鉴别卤烃)
叔卤烷在上述试剂作用下发生消除反应, 生成烯烃。
炔烃除了可以发生亲电加成反应外,还可 以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如:
HC CH+
HCN CH 2=CHCN CH 3OH CH 2=CHO3CH CH 3COOH CH 2=CHOC3OCH
● 二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有1,4—加成、1, 2—加成。(其中包括双烯合成,是生成 六员环化合物的反应)
● 氧化反应: 1、用酸性 KMnO4氧化并加热,烯烃分子中双键 断裂生成酮或羧酸;炔烃在此条件下生成羧酸。 不同结构的烯、炔生成不同的产物,用此可以 推测原来烯(炔)分子中双键(叁键)的位置 和 原烯烃(炔烃)的结构。
● 重氮盐的反应(重氮基被取代) 重氮盐的重氮基可被-H、-OH、-X、 -CN 取代,在有机合成上可用来去氨 基、制酚、卤素衍生物及引入羧基。 反应如下:
N2HSO4
H3PO 2 H2O
N2Cl C2H5OH
N2HSO4 H2O
N2X
Cu2X2 HX
N2Cl
Cu KCN
被-H取代
(在有机合成上可用 作去氨基的方法)
2、可与金属钠反应:
RC C H Na2或 RC C NR N aN R 'aX H C CR'
此反应可用来由末端炔合成其他的炔。
(三)亲电取代(芳烃)
X X AlCl 3
HO NO 2
H2SO 4
X + H2O NO 2 + H2O
+
当R大于等于3 时发生重排
HO SO3H
SO3H + H2O
(七)含氮化合物 ● 硝基化合物的还原(主要制取芳 胺) ● 胺的弱碱性,可利用此性质鉴 别芳胺和不溶于酸的有机物,也可 用于分离和提纯。判断碱性强弱的 规律。
● 胺的烷基化反应:生成伯、仲、叔胺和 季胺盐。 ● 胺的酰基化反应:通常用来保护氨基。 ● 异腈反应(可鉴别伯胺) ● 亚硝基化反应(重氮盐的生成,注意: 一般用 NaNO2+HCl或H2SO4在低温下反应)
X R AlCl 3
无水
X COR AlCl 3
无水
R + HX COR + HX
苯环上有吸电子基时 难反应
还可以进行二元取代。定位规律如下: (1)当环上已有了一个取代基时,第二个取 代基所进入的位置主要由原来苯环上的取代基 来决定。常见的取代基分为两类: ● 第一类定位基(邻、对位定位基),定位 能力先强后弱。 —O - ,—NH2 ,—NHR,—NR2 ,— OH,—OCH3 , —NHCOCH3 ,— OCOR,—C6H5,—CH3 ,—X 等。
● 反马氏规则:当有过氧化物存在时,不对 称烯烃与 HBr 加成,带正电的部分加在含 氢较少的双键碳原子上,其余部分则加在 含氢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炔烃同样适 用)
RCH=CH2 +
HH XX
RCH2CH3 RCHXCH2X
HX
RCHXCH3
H OH
RCH(OH)CH3
H OSO2OH
RCH(OSO2OH)CH3
2、烯烃经过臭氧化、水解(Zn粉+H2O)可得 醛或酮,以此也可以推测原烯烃的结构。
R 2 CH CH ② ① RZ 3 '2 O O n
R CO+R'CHO
, R H
● 末端炔的性质
1、末端炔可与Ag(NH3)2NO3、Cu(NH3)2Cl 反应 生成沉淀。
R (增长碳链,制伯、仲、叔醇)
C O+
H2N OH -H2O C N OH
H2N NH2 -H2O C N NH2 (与苯肼及2,4-二硝基苯肼反应)
-H2O
H2N NHCO2NH
C N NHCO2NH
● 还原反应:
CO Zn—HC g2, ( H 克 莱 H 门 森 C 还 原 l, 黄 鸣 龙 还 原 )
(六)醛、酮 ● 醇的氧化 ● 羰基合成(烯烃 + CO + H2) ● 炔烃水合:除了乙炔外都生成酮。
(七)羧酸 ● 醇、醛的氧化。 ● 腈的水解 (是增长碳链的一个方法) ● 从格氏试剂制备:R—MgX + CO2(干冰) ● 从烯烃与 CO,H2O 作用制备 ● 利用卤仿反应可制取少一个碳原子的羧酸
H2O RCH(OH)CH3
X OH
RCH(OH)CH2X
● 烯烃的硼氢化反应:进一步氧化、水解可 制得醇,此反应符合反马氏规则。
● 炔烃的亲电加成反应,由于是叁键反应分 两步进行。若双键、叁键同时存在,加氢时, 先叁键后双键;加卤素时,先双键后叁键。 (与上述试剂都可反应,注意炔烃与H2O反 应时发生的重排)。
(3)萘的定位规律: A、两类定位基对苯环的影响(α位比β位 易被取代) B、有第二类定位基时由于使苯环钝化,在 异环上进行二元取代。
● 侧链的反应(α—H的氧化、卤代)
(四)亲核取代(卤代烃) ● 在反应中,亲正电性的富电子 试剂叫做亲核试剂。由亲核试剂 进攻带部分正电的碳原子而引起 的取代反应叫亲核取代反应。
5、醇 ● 可溶于硫酸 ● 加金属Na有氢气放出(低级醇) ● 伯、仲、叔醇可用卢卡试剂(无水 ZnCl+HCl)鉴别,出现浑浊的快慢不同。 ● 加K2Cr2O7 ,由橘红色变成绿色。 ● 加KMnO4,由紫红色边成棕褐色沉淀。 ● 多元醇(1,2-二羟基的多元醇)可与 Cu(OH)2作用生成绛兰色溶液。 ● 乙醇还可以用碘仿反应鉴别
NaO3S
NN
OHSnC2+l HCl
HO
NH2 + H2N
SO3Na
根据所得到的产物可推出原来偶氮化合物的结构。
(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 单糖、二糖的氧环式结构;成脎反应(各类
糖的成脎速度比较);氨基酸、蛋白质性质及 多肽的水解。 (九)对映异构 构型的标记法:D/L、R/S (十)杂环化合物
(五)醇、酚、醚 ● 醇:1、烯烃水合 (直接、间接);
2、卤烃水解 3、醛、酮、酯还原生成伯、仲醇; 4、从格氏试剂制备:格氏试剂分别 与甲醛、醛、酮、酯(酰氯)作用生成伯、 仲、叔醇。(注意反应时要用干醚)
● 酚:可用重氮盐的反应制取;利用苯磺 酸钠加NaOH,碱熔,再加酸得到;用芳卤烃 在加热、加压、Cu的条件下与NaOH 作用, 再加HCl 得到酚。 ● 醚:醇分子间脱水;威廉森合成(卤烃 的醇解)
(六)羧酸及其衍生物 1、羧酸
加成或还原 O
酸性
R CH C O H
H
取代(生成羧酸衍生物)
脱羧反应
α -H取代(可用于制取其它化合物)
● 甲酸的特殊性:既具有醛的性质又具有酸的 性质。
2、羧酸衍生物
加成或还原 O 取代(水解、醇解、氨解) R CH C L H
α -H反应(酯缩合反应)
● 与格氏试剂的反应:生成叔醇(合成上 常用酰氯和酯) ● 酰胺的特殊性质:酸碱性、脱水(非取 代酰胺,生成晴)、霍夫曼降级反应(制 取伯胺)、还原。 ● 乙酰乙酸乙酯(β-丁酮酸乙酯)及丙 二酸二乙酯的制法、性质和应用。
2、炔烃 ● 炔烃鉴别方法同烯烃。 ● 末端炔:加Ag(NH3)2NO3 生成白 色沉淀;加Cu(NH3)2Cl 生成棕红色 沉淀。
3、卤代烃 ● 用AgNO3/C2H5OH ,可生成AgX 沉淀 (AgCl白色,AgBr 淡黄色,AgI 黄 色) ● 卤代烯烃的三种类型与AgNO3 醇溶 液反应的速度不同。 4、苯:可溶于硫酸
典型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及名称、鉴别方法。 (十一)脂环族化合物
双环及螺环化合物的命名、性质及脂环族 化合物的稳定性。
三、化合物的制法(可用于合成) (一)烯烃:醇分子内脱水;卤代烃消除反 应。 (二)炔烃:卤烃消除反应。 (三)用苯经过取代得到其他芳烃衍生物。 (四)卤烷: 烷烃直接卤代; 烯烃与X2 、 HX 加成;醇与HX作用:
有机化学复习纲要
1、脂肪族化合物的命名 (1)确定母体基团,写出类别名称 (2)选择主链,写出骨架名称 (3)编号,写出母体基团位次 (4)加上次要基团及取代基的位次及名称
例如:CH3CH(OH)CH2CHO
(3-羟基丁醛)
CH3CH(CH3)CH(OH)CH2CHO
(4-甲基-3-羟基戊醛)
2、芳香族化合物命名(母体基团排列次序见前)
(八)胺 ● 卤烷氨解(胺的烷基化,可得到伯、仲、 叔胺) ● 醇与氨的作用: ● 从硝基化合物还原:注意苯环上连有两 个硝基时,可进行选择性还原,所用试剂 为 NH4SH, ● 晴或酰胺的还原:晴可还原成伯胺;酰 胺可还原成伯、仲、叔胺。 ● 霍夫曼降级反应(比原来少了一个碳原 子)
四、特征反应(可用于鉴别) 1、烯烃 ● 用溴水鉴别,由红棕色变成无色。 ● 用KMnO4 ,由紫红色变成棕褐色沉淀。
使用。如:
C2 H C3 H CH( O 3-苯 基 丙 醛 )
二、性质 (一)自由基取代
CH4+ C2l 光 CH3C… l …
(二)亲电加成(烯烃、炔烃、二烯烃) 在反应中具有亲电性能的试剂叫做亲
电试剂。由亲电试剂的进攻引起的加成反应叫 做亲电加成反应。
● 不对称加成规则(马尔可夫尼科夫规则): 凡是不对称烯烃与HX等极性试剂加成时,带 正电荷的部分加在含氢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 其它部分则加在含氢少的双键碳原子上。 (此规则对炔烃同样适用)
催化加氢 —→醇 ; 化学还原剂(NaBH4)还原得醇,可保留双键。
● 歧化反应:(不含α-氢的醛)
HCH Na O OHH (浓 C)O +C O 3 O H NH a
● α—H 的反应:碘仿(可用来鉴别乙醛、 乙醇、甲基酮和能氧化成甲基酮的醇)、 羟醛缩合(此反应既增长了碳链又在分子 中引入了羟基,同时也是制备α、β-不 饱和醛的方法)
● 第二类定位基(间位定位基): —N+(CH3)3 ,—NO2 ,—CN,—COOH,— SO3H,—CHO,—COR 等。
(2)二元取代苯的定位规律: ● 环上原有的两个取代基定位效应一致时,由 定位规律决定,既第三个取代基进入共同一致 影响的位置。
● 两个取代基定位效应不一致时,属于同一类由 定位能力强的决定(相差不大则为混合物); 不属于同一类,则由第一类定位基决定。
HCHO ﹥ CH3CHO ﹥ CH3COCH3 ﹥ RCOCH3 ﹥ RCOR’
HCN
OH H3O+ C CN
C
OH (增长碳链) COOH
NaHS 3 O
C O+ ROHH+
C
OH (大多数醛及脂肪族甲基酮) SO3Na
C
OH ROH OR
OR C OR
RMgX ① 干醚
② H 2O
C
OH
(用来保护羰基)
● 芳胺的反应:(1)由于伯胺极易被氧化, 所以常采用保护氨基的方法,既先进行酰基化 反应,待其他反应完成后,再将酰基水解掉。 (2)芳环上的取代:氨基可使苯环活化,因 此要制取一元取代物就必须降低苯环的活性, 方法如下:先酰基化得到邻对位产物,再将酰 基水解掉;先与硫酸或盐酸反应生成铵盐得到 间位产物,再加NaOH还原为氨基。进行硝化反 应时由于先与硫酸作用,因此得到间位产物, 若要得到邻对位产物要先进行酰基化反应。
(1)写出母体化合物的名称
(2)编号,有的芳环有固定编号,对于有苯环的母体 化合物,将与母体基团相连的碳原子为1号,使取代 基的位次最小。
(3)加上取代基的名称。
CH3
O H ( 邻 羟 基 苯 甲 酸 )
Br ( 3-溴 -4-甲 基 苯 胺 )
COOH
NH2
如果官能团不与苯环直接相连,则苯环作为取代基
OH 被-OH取代(可制备酚)
被-X取代(制备不易或不能用 X 卤代法得到的卤素衍生物)
CN
被-CN取代(可由来在苯环 上引入羧基)
● 偶合反应:重氮盐与酚或芳胺作用,由偶氮 基—N=N— 将两个分子偶联起来生成有颜色的 化合物。(见书396~399页)
● 偶氮化合物用适当的还原剂还原(SnCl2 + HCl 或 Na2S2O4 )可得到两个芳胺如:
● 查依采夫规则:当仲、叔卤烷发生消除反应 时,氢原子主要是从含氢较少的碳原子上脱去。 (较易生成烷基取代较多的烯烃) ● 格氏试剂生成:
R X + Mg 干醚 RMg X
(注意与格氏试剂有关的反应)
(五)亲核加成(醛、酮) 反应时试剂带负电的部分首先进攻带部分
正电的羰基碳原子,然后带正电的部分加到 羰基氧原子上。 反应的难易程度:
RX +
N a OH H2O ROH + NaCl
Biblioteka Baidu
Na OR
ROR + NaCl
(制混醚的方法)
Na CN
RCN + NaCl H3O + RCOOH
氨过量 (可增长碳链,制羧酸)
H NH2
RNH 2 + H X
醇
Ag ONO 2
RONO 2 + Ag X
(可鉴别卤烃)
叔卤烷在上述试剂作用下发生消除反应, 生成烯烃。
炔烃除了可以发生亲电加成反应外,还可 以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如:
HC CH+
HCN CH 2=CHCN CH 3OH CH 2=CHO3CH CH 3COOH CH 2=CHOC3OCH
● 二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有1,4—加成、1, 2—加成。(其中包括双烯合成,是生成 六员环化合物的反应)
● 氧化反应: 1、用酸性 KMnO4氧化并加热,烯烃分子中双键 断裂生成酮或羧酸;炔烃在此条件下生成羧酸。 不同结构的烯、炔生成不同的产物,用此可以 推测原来烯(炔)分子中双键(叁键)的位置 和 原烯烃(炔烃)的结构。
● 重氮盐的反应(重氮基被取代) 重氮盐的重氮基可被-H、-OH、-X、 -CN 取代,在有机合成上可用来去氨 基、制酚、卤素衍生物及引入羧基。 反应如下:
N2HSO4
H3PO 2 H2O
N2Cl C2H5OH
N2HSO4 H2O
N2X
Cu2X2 HX
N2Cl
Cu KCN
被-H取代
(在有机合成上可用 作去氨基的方法)
2、可与金属钠反应:
RC C H Na2或 RC C NR N aN R 'aX H C CR'
此反应可用来由末端炔合成其他的炔。
(三)亲电取代(芳烃)
X X AlCl 3
HO NO 2
H2SO 4
X + H2O NO 2 + H2O
+
当R大于等于3 时发生重排
HO SO3H
SO3H + H2O
(七)含氮化合物 ● 硝基化合物的还原(主要制取芳 胺) ● 胺的弱碱性,可利用此性质鉴 别芳胺和不溶于酸的有机物,也可 用于分离和提纯。判断碱性强弱的 规律。
● 胺的烷基化反应:生成伯、仲、叔胺和 季胺盐。 ● 胺的酰基化反应:通常用来保护氨基。 ● 异腈反应(可鉴别伯胺) ● 亚硝基化反应(重氮盐的生成,注意: 一般用 NaNO2+HCl或H2SO4在低温下反应)
X R AlCl 3
无水
X COR AlCl 3
无水
R + HX COR + HX
苯环上有吸电子基时 难反应
还可以进行二元取代。定位规律如下: (1)当环上已有了一个取代基时,第二个取 代基所进入的位置主要由原来苯环上的取代基 来决定。常见的取代基分为两类: ● 第一类定位基(邻、对位定位基),定位 能力先强后弱。 —O - ,—NH2 ,—NHR,—NR2 ,— OH,—OCH3 , —NHCOCH3 ,— OCOR,—C6H5,—CH3 ,—X 等。
● 反马氏规则:当有过氧化物存在时,不对 称烯烃与 HBr 加成,带正电的部分加在含 氢较少的双键碳原子上,其余部分则加在 含氢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炔烃同样适 用)
RCH=CH2 +
HH XX
RCH2CH3 RCHXCH2X
HX
RCHXCH3
H OH
RCH(OH)CH3
H OSO2OH
RCH(OSO2OH)C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