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三节1中国古代都城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虎踞龙盘、依山傍水
• 南京先后有不少王朝和政权在此建都。三 国的东吴以及后来的东晋、宋、齐、梁、 陈连续在此建都,史称六朝古都。以后, 南唐、明朝、太平天国辛亥革命、蒋介石 国民政府都在此建都。
• 南京的名称多有变化,战国时楚置金陵邑, 秦称秣陵,东吴称建业,晋及南朝称建康。 明称南京,南唐和清朝称江宁府,太平天 国称天京。
• 正是雄厚的经济力量,竟然使择都杭州的南宋偏 安了一百多年。

• 元、明、清三个统一王朝皆定都北京,历时六百 年之久。
• 至于南京,虽然邻近富庶的江南地区,又有大江 之险为其屏障,足以建都而守其国,然而长江巨 防毕竟只能“固天所以隔南北也”,适于保东南 半壁江山。东晋南朝择都建康故能多延岁月,若 图南北一统,则显得难于驾驭。
洛阳
• 曾为九朝古都。伊洛盆地有关河之固,具备凭险 以守的建都条件,土地虽不如关中广袤,却靠近 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的黄河下游平原地区,兼有 水陆转输之便,少有乏粮之忧。隋唐两代营建洛 阳为东都。
• 伊洛盆地的优势还不止于形胜、居中,更主要的 是有利于南进,凡有南窥江汉,欲吞诸夏之势者 (如曹氏、拓跋魏)必都洛阳。
开封:北据燕赵、南通江淮
• 开封,在战国时魏国建都称大梁,五代 后梁建都称为东都,后晋、后汉、后周 在北建都称为东京,宋代在此建都称为 汴京。因此,开封被称为六朝故都。
• 但是洛阳偏离西北边防,难于照应,使东汉、西 晋对西北的经略总有鞭长未及之感。
• 开封之兴起主要得利于水陆交通之便,城 市盛衰与运河通塞息息相关。开封四野平 畴万里,无险可守,除加强城垣防御性建 设之外,只好悉举天下之兵宿于畿甸。
• 北宋一代,冗费俱增,国家始终处于积贫 积弱之势,与定都开封,不得不依赖“强 干弱枝”、“守内虚外”的政策是分不开 的。
一、经济条件: 将都城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或者富 庶的地区,有利于保障维持统治集团的物资供应。
二、地理条件: 在地势险要的地方建都,有利于防 御外来的攻击;在交通发达的地区建都,有利于 下达政令,聚集财富。
三、政治形势: 强盛的王朝将都城建立在开拓发展 的前线附近和外来侵略来自得方向,有利于及时 有效的处理政治军事事务;衰弱的王朝或者政权, 把都城建在远离威胁的地方, 短期内可以维持生 存;统治者为摆脱旧势力的牵制而迁都,可以巩 固其统治地位。
• 而北京,(南抚中原,北连朔漠,地处华北平原 同东北地区和蒙古草原交通联系的门户,依山带 海,形胜可恃)。因而北京能够成为中国封建社 会后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持时间最长的京都。
• 但是北京也有不利的一面,其远离富庶的江南经 济区,使元、明、清三代始终为解决都城的供给 问题而费尽心力,并因此而产生诸多政治问题。
一、安 阳
• 安阳指今安阳市西北小屯村和今河北临漳 县西南的古邺城。早在3000年前商王盘庚 迁都于此,故周人称商为殷。
• 战国初年,魏文侯曾一度都于殷墟北20公 里的邺城,三国曹魏、北朝的东魏、北齐 也都为都于此,因而故都安阳包括殷都和 邺城两个部分。曹魏时代的邺城布局,对 我国古代都城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杭州
• 杭州,自吴越钱氏立国定都至南宋灭亡,先后作 过两朝二百余年的都城。其建都条件既不因位置 居中,也无险要地势可以凭借,而是由于地处 “苏湖熟、天下足”的全国经济重心,不愁供给。
• 江南运河的疏凿使杭州襟江带河成为东南交通的 枢纽,加上将台、凤凰、吴山、万松岭等一连串 冈阜,居高临下,提供了营造宫室的理想地址。
(今河南济源西北)、老丘(今河南开封东北)、 西河(今河南汤阴东北)等地。
• 分布在豫西颍河上游、伊洛盆地、豫北和晋南汾 河下游、涑水地区,迁移不定。1959年以来,考 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县二里头发现两个工程量很 大的宫殿建筑基址,以及普通居址遗址、作坊遗
址、窖穴和墓葬群,与夏文化时代相当,可能是 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的一座都城。
• 公元前16世纪商汤(即汤)灭夏,始建都 于亳(今山东曹县东南 )
• 其都城的迁徙,历来有前八后五之说。
• 殷是商代鼎盛时期的国都,为研究中国奴 隶社会都城提供了最早而且较为完整的实 例。
• 周代的都城也经历了数次迁移,从黄土高原一步步移到 渭河谷地,“作邑于丰”(今陕西西安西南)。周武王 继位,以丰京地狭,迁都于沣河东岸的镐(今西安市斗 门镇)。西周王朝以镐京为中心,分封诸侯,发布政令, 集各地工匠于此制作,三百年间,是周王朝最大的政治、 文化中心和经济都会。

公元12世纪,金兵南下,开封失守,赵宋政
权仓惶南迁。几经奔波,落脚于杭州,升为临安
府,绍兴八年(1138年)正式以临安府为南宋都
城,但以“行在”称之(见北宋四京与南宋行
在)。
• 金海陵王贞元元年(1153年)自上京会宁府(今 黑龙江阿城南白城子)迁都原辽南京析津府所在 地燕京(今北京),定名中都大兴府。宋金南北 对峙,开始了中国历代建都史以都城位置偏于东 部近海地区、南北相互演替的时期。
四、民国都城
•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定 都南京,4月迁都北京。
• 1927年4月国民政府成立,又定都南京。 •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一度迁都洛阳,
至同年11月迁回。抗日战争爆发后。 • 1937年11月迁都重庆,并定重庆为陪都。
抗战胜利后,1946年5月还都南京,至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
• ③南狩避难之地,如唐南京成都府。
• ④中兴驻跸之所,如唐西京凤翔府。
• ⑤祖陵故里之区,如明中都凤阳府(今安徽凤阳)、清留 都盛京(今辽宁沈阳)。
• ⑥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如按方位设东西南北四京四辅,并 不都起陪都的作用,其选择亦随首都位置的转移而变换。
六、京都的形制
• 成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考工记》代表了早期 中国都城规划的设计思想。是崇拜天神地母、祭 祀祖先的礼制原则与中原地区季风气候环境相结 合的产物,从而框定了中国历代都城建筑形制的 主导方向和原则。

安 阳
北京:北依山险、南控平原
• *春秋 战国时期 为燕国国都,当时称为 蓟 。 * 辽代 为陪都,称 燕京 。 * 金朝 (1115年 - 1234年)自金世宗起至1217年为 中 都。 * 元朝 为 大都 。 * 明朝 自 永乐帝 起为首都,称为 京师 。 * 清朝 入主中原后亦把北京作国都。 * 中华民国 北洋政府 时期,当时称 北平 。 * 现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首都。
历史时期中国的都城分布与变迁
• 一、先秦都城的分布与变迁 • 二、秦至北宋主要都城的分布与变迁 • 三、南宋至民国的都城 • 四、民国都城
一、先秦都城

夏代是中国国家形成的标志,也是中国都城
出现的开端。传说中的夏都有:阳城(今河南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封东南)、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安邑(今
山西夏县东北)、 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原
•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都城军事防御色彩突出,普遍 夯筑近方形的城垣,整个城市内选择较高地理位 置的宫城和郭城两部分组成。
• 秦汉以后,中国都城建筑形制逐渐规范化,并向 封闭的里坊制方向发展,唐朝前期达到顶峰。
• 这是这一时期社会等级制度森严,人身依附关系 加强,城市商业发展缓慢的结果。
中国古都简介
• 据统计,历史时期我国内地与周边各地共 有都城217处,所涉及的王朝和政权可知的 有277个。历时二百年以上的都城,有现在 的西安(1077年)、北京(903年)、洛阳 (885年)、南京(449年)、开封(366 年)、安阳(351年)、成都(249年)、 银 川 ( 226 年 ) 、 江 陵 ( 224 年 ) 、 杭 州 (210年)等地。其中西安、北京、洛阳、 南京、开封、杭州、安阳被称为七大古都。
• 又曾为赤眉、绿林、大齐(黄巢)、大顺 ( 李自成 )等农民起义政权的都城。
洛阳:天下之中、山河拱戴
• 夏 、 商 、 西周 、 东周 、 东汉 、 三 国时期 魏 、 西晋 、 北魏 (493年才自 大同 迁都至此)、隋、 唐 、后梁、后 晋、后唐均以 洛阳 作国都。是中国建都 时间最早,建都时间最长的古都。
• 邺,(在今河北省邯郸市城南的临漳县的漳 河岸畔,是一处重要的古都遗址 )地处公元 8世纪以前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山东”—— 太行山以东黄河下游平原地区的中心。
• 虽然无险可守,却得利于兼备经济优势和 水陆交通之便,而为那些控制山东地区却 不能掩有整个中国的政权看重,选作首都。
三、南宋至清的主要都城
先秦都城的分布与变迁总结
• 早期中国都城大多选择平原内的岗丘或两 种地貌景观(山地、平原)的接触地带, 而且依附于一条河流。夏、商、周三代相 继,又皆屡次迁都,地望虽难确指,却未 曾脱离黄河流域河谷平原地区,就是早期 都城位置的选择重视肥沃富庶区域之所致。 商代后期长期都殷,两周分别以关中、洛 阳盆地为政权中心,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 建都史前期以黄河为轴线东西迁摆的格局。
中国古代都城分布演变 与原因
• 中国古代的都城是指:中国历史上统一国 家或地方政权的首都。又称都、都城、国 都、京城。京都既是某一王朝的政治中心, 也往往是其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它的 设置应该比较稳定。但随着国家政治、经 济的发展以及向外拓张形势的需要,京都 常常从旧都迁往更为合适的新地。
影响定都和迁都的主要因素
南京
西安:南阻秦岭、北滨渭河
• 西安 ,古称 长安 ,又曾称 西都 、 西京 、 大兴城 、 京兆城 、 奉元城 等,是中国历 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久的城市。
• 先后有 西周 、 秦 、 西汉 、 新 、 东汉 ( 献帝 初)、 西晋 (愍帝)、 前赵 、 前 秦 、后秦、西魏、北周、 隋 、 唐 等13个 王朝在这里建都达1100余年之久。
五、陪都制度

设辅京、陪都是中国历代建都史上的重要特点之一。
西周于镐京之外营建东都洛邑,以后历代继踵相袭。历代
设立辅京陪都,原因大致有:
• ①作为京都职能的补充,如西周镐京与洛邑、隋唐长安与 洛阳、明代南北二京。
• ②示尊崇兴王发祥之基,如唐北都太原府(今太原西南晋 源镇)、北宋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西周建筑复原图
• 春秋时期,铁器的使用带来农业、手工业 生产的发展,商业的分离,以及人口繁聚, 从而促进城市的兴起。
• 国都的命运同各诸侯国家的命运紧紧相系, 所谓“城破国亡”即此含义。列国都城也 有一个选址和迁徙的过程,是各诸侯势力 消长,争夺更有利于自身发展,欲与外界 交往,不安于局促一隅的反映。
• 管、蔡、武庚谋乱,周公东征,为加强对东方诸侯的控 制,成王五年营建新邑于洛水北岸,作为东都,称作 “洛邑”(今洛阳市王城公园);并于城东营建军事城 堡,监控“顽民”,史称“成周”(今洛阳市东汉魏故 城)。
• 成王自镐京移居此城,使洛邑逐渐成为全国经济和礼仪 祭祀中心,俨然为西周王朝的陪都。公元前771年,周 幽王为犬戎所俘,次年,平王东迁,都于洛邑,称“王 城”,改原成周为下都,二城交替为都。周代推行二都
二、秦至北宋的主要都城

自秦始皇建立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
直至公元12世纪初赵宋政权南渡的一千三百多年
间,统一政权和统治中国北方较大地区的政权,
皆以长安、洛阳、开封或邺作为都城;建康只在
南北分治对立时期作为中国南方政权的都城;而
十六国和五代十国割据政权的都城存在的相对时
间均不长。这一时期国都的迁移,主要是在中原
地区的长安、洛阳、开封、邺间做东西轴向的摆
动。这种局面的形成是上述地区自然环境和全国
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公元8世纪以前中原地区沃
野千里,是全国最富庶、人口最稠密的地区,能
为都城提供可靠的经济倚托。一个政权若能有效
地掌握这片地区,就足以控制全国。
汉 长 安 城 平 面 布 局 图
汉 代 城 市 复 原


局 部 )
唐 代 长 安 城 市 复 原 图
• 长安的建都时间最长,影响也最大。关中盆地, 地理位置险要;当来自西北方面的匈奴、突厥和 吐蕃先后构成主要威胁时,择都关中还便于抵御 外侮,向西北开拓疆土,故西汉、隋、唐皆定都 长安,于制内御外都屡有建树。
• 关中之不足,在于脱离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黄 河下游平原地区,土地有限,物产所出难以满足。 唐朝安史之乱以后,河朔联兵,拒不纳赋,京师 所需只得取自千里之外的江淮地区,加之长安屡 遭兵燹,破败不堪,作为国都的地位就难维持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