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分册练习册答案
高中历史第四分册练习册答案
高中历史第四分册练习册答案一、选择题1.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巴黎和会的不公B.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C. 俄国十月革命的鼓舞D. 国内政治腐败答案:A2.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A.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结束B. 标志着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C. 标志着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D. 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答案:C3.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完成:A. 彻底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B. 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C. 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D. 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答案:A二、填空题1.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______的结束。
答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1953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______。
答案:重工业3. 1956年,中国完成了三大改造,即对______、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农业三、简答题1. 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的意义。
答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首先,它彻底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实现了土地的公有化,使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从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其次,土地改革巩固了新政权的根基,增强了人民对新政权的认同感。
最后,土地改革为后续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2. 阐述1950年代中国进行的三大改造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答案:1950年代中国进行的三大改造主要包括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改造通过土地改革,实现了土地的公有化,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手工业改造通过合作化道路,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则通过公私合营等方式,逐步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三大改造对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结束语:通过本次练习,我们对高中历史第四分册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不仅让我们了解过去,更指引我们走向未来。
高中历史必修二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二答案写在前面:本文旨在提供高中历史必修二的答案供大家参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和备考。
同时,也希望能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以便他们更好地教授历史。
注意,本文提供的答案并非唯一的正确答案,仅供参考使用。
第一章:古代希腊和罗马一、古希腊城邦的特点是什么?古希腊城邦有以下特点:1.政治制度 : 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以城邦制为主,每个城邦独立自主,没有共同的政治中心。
城邦的政治组成是由贵族和平民两类人组成的,他们通过政治斗争争夺权力。
2.文化和艺术 : 希腊城邦的文化和艺术相当丰富,如建筑、雕塑、文学、哲学等领域都有很大的成就。
古希腊是文化和民主的代表,艺术成就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
3.战争和军事 : 希腊城邦的战争和军事非常重要,因为各城邦之间经常爆发战争,战争成为实现政治意愿和保障自由的重要手段。
城邦的武器都是手持冷兵器,如剑、盾等。
4.宗教和神话 : 古希腊人崇拜多种神明,用神话来解释自然现象和人类行为,对古希腊文化影响深远。
二、古希腊民主的特点和意义是什么?古希腊民主制度的特点是:1.平民主导 : 古希腊民主制度是由平民阶层主导的,平民通过选举代表参与政治决策。
2.市民权利 : 古希腊的市民享有政治权利,包括投票、参选和言论自由等方面。
3.公民集会 : 古希腊的政治决策是由公民集会通过多数票数决定的,更加民主。
4.审计机构 : 古希腊民主制度中设立了审计机构,负责审核政府部门的财务状况,保证财政透明。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之所以意义重大,是因为它是现代民主制度发展的源头,对全球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二章:中世纪欧洲一、蒙古帝国的建立和征服欧洲的方法是什么?蒙古帝国的建立和征服欧洲的方法是:1.快速移动:蒙古骑兵通过野战和迅速移动来打击敌军,强调快速突袭和劣势兵力的优势。
2.集中兵力:蒙古军队注重集中兵力,迅速攻占敌人的要地和弱点,打破敌方的防御。
3.信息收集:蒙古帝国会采用情报侦查,从各种途径搜集敌军的信息和情报,为命令下达和作战调度提供参考。
历史 必修二 课后习题答案
人民版•必修二•教材练习参考答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想一想]1.为什么“神农”在中国早期神话传说中有特殊的地位?答案提示:因为(1)中国自远古时代起,农业就开始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2)中国古代的一切文明成就,都建立在农业经济正常发展的基础之上。
(3)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
(4)据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教导民众耕作,还进行了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实践,这一切对农业经济的贡献是巨大的。
所以,“神农”在中国早期神话传说中有特殊的地位。
2.战国时期,有西门豹开发水利的故事。
你知道这一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吗? 答案提示:发生在邺县(今河北临漳县)。
[议一议]有人认为,地主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迫造成农民的极端贫苦和落后,是中国社会几千年在经济上和社会生活上停滞不前的基本原因。
也有人认为,阶级分析的方法,不是史学研究的惟一方法,中国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可以从多方面探寻。
请发表你的看法。
答案提示:首先,历史研究的方法应该是多样的,阶级分析的方法只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除此以外历史调查的方法、历史比较的方法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中国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中国自然经济延续的时间达两千多年;(2)中国古代战乱频繁;(3)每个王朝的中后期都会出现大规模的土地兼并;(4)统治者实行了一套“重农抑商”的政策;(5)统治者对思想和政治的控制极其严厉等。
[自我测评]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案提示:(1)在原始阶段经历了“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方式。
(2)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是小农户的个体经营。
长期以来,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
(3)赋税和徭役繁重,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4)土地高度集中,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激化,民众暴动不断发生。
(5)历朝历代的水利兴修防御了自然灾害,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教材习题答案 课件 (共88张PPT)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学习延伸 英国工业革命同法国大革命一样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在本质上它们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存方式。英国工业 革命是从经济领域开始改变的,是渐进的过程;而法国大革命 是从政治领域开始改变的,是思想洗礼和社会革命。恩格斯敏 锐地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特征。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方面在美洲发展种植园经济,另一方面对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 政策,造成了劳动力的严重不足。另外,当时西欧国家的生产力 水平还不高,正常贸易获取的利润无法满足西欧商人的欲望,而 黑奴贸易能获取巨额利润,对于西欧商人来说有着难以抗拒的诱 惑力;同时,奴隶贩子的行动得到本国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加上 新航路开辟后,越洋航行得以实现等;所以贩卖黑奴成为西欧资 本原始积累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持续了近四百年的时间。但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逐渐向自由资本主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教材习题答案 学思之窗 ①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它是专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也便于商人筹措资金。 ②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它出现以后,商旅不用长途携 带钱币,也不用运输税钱。 ③柜坊和飞钱的出现,使各地之间的商业往来更加方便快 捷,有利于商业的繁荣。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本课测评 影响: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到“蒸 汽时代”;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存状态,工厂 制度的产生,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新的阶级关系的出现,自由 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理念的传播,都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原因: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②机器大工业 生产的要求,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③新的交通 工具的改进,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为便捷。④资产阶级的侵 略扩张,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高二历史练习册参考答案
高二历史练习册参考答案★暑假马上就到了,为大家整理了《高二历史练习册参考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祝大家学习进步。
第一课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一.基础练习1.林则徐虎门销烟2。
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3。
B4。
A5。
B6。
D二.拓展练习7.(1)“我”指香港。
“母亲”指祖国——中国。
“海狮”指英国。
(2)该诗既唱出了国土沦丧的切肤之痛,又颂扬了中华名族不屈不挠的优秀品质,意在唤起民众,共同抗击外侮,兴我中华,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
8.鸦片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英国发动战争的真正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大门,变中国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而不是把中国拉向近代化,鸦片战争确实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但这只是战争的客观影响,并非侵略者的本意;而且战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种文明是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为代价的。
这种观点没有正确区分战争发动者的本意与战争的客观影响。
第二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一.基础练习1.亚罗号马神甫第二次鸦片战争2。
英国法国3。
D4。
D5。
A6。
B7。
1858年通过中俄《瑷珲条约》割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1860年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割占包括库页岛在内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约4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1864年通过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包裹斋桑湖、特穆尔图卓尔在内)44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19世纪80年代通过中俄《伊犁界约》等几个边界协定书割占斋桑湖东北,霍尔果斯河以西、特穆尔图卓尔东南和阿克塞河源7万多平方公里中国领土。
二.拓展练习8.特点:数量多(5到10),地域广(从局限于东南沿海扩展到全国的海岸线),由海岸而深入到腹地的长江。
说明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
9.(1)材料一、二反映了五口通商后,英国的某些工业品没有占据中国市场。
材料三反映了鸦片战争后,英国向中国输入的鸦片比鸦片战争前更多。
(2)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需要更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后,英国资产阶级认为中国地广人多,是一个落后的大国,是英国商品侵略的理想对象。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课后习题: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后篇巩固提升1.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重要现象是()A.手工工场建立B.城市化进程开始C.垄断组织产生D.资本全球扩张,A项错误;城市化进程开始是工业革命的重要影响之一,B项正确;垄断组织产生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C项错误;资本在全球扩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表现,D项错误。
2.据统计,1700年,英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60%,1801年降到36%,1821年降到32%,到1851年降为16%。
这一现象说明()A.社会动乱造成了人口减少B.圈地运动促使农民流亡C.经济发展推动英国城市化D.对外扩张带来大量移民光荣革命”后,英国社会相对比较安定,A项错误;圈地运动促使农民破产进入城市而不是流亡,B 项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城市化进程,故C项正确;D项与题干中农村人口比重下降无关,故错误。
3.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喜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这反映出当时欧美() A.城市化进展显著 B.贫富差距逐渐消除C.工业化开始启动D.工人福利得到保障,这些在欧美国家的出现,说明城市化进展显著,故A项正确;材料中不能体现“贫富差距逐渐消除”,故B项排除;C项错在“开始”,故排除;材料中并未体现“工人福利”,故D项排除。
4.西方学者在研究19世纪后期蒸汽船的使用时发现,在欧美国家和非欧美国家都出现了贸易量翻倍的同时,非欧美国家城市化率下降了15%—16%;欧美国家城市化率上升了11%—17%。
以上材料表明()A.蒸汽船推动全球城市化进程B.奴隶贸易促使人口急剧集中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工业水平正向促进城市化率,而不是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以后的情况,而不是奴隶贸易的影响,B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以后的情况,当时欧洲国家工业水平提高,同时城市化率也不断上升,非欧美国家受到工业革命影响小,城市化率非常低,故D项正确。
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课后题答案
【探究学习总结】我国对外开放格局 是怎样逐步形成的? 答案提示:根据我国幅员辽阔、地区 经济差距大的特点,我国的对外开放 是区域开放、梯次递进、逐步扩大。 一、1980年开放深圳、珠海、汕头、 厦门四个经济特区;二、1984年开 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 海港口城市;
三、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 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 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四、随后为了加 快对外开放,在沿海和内地的一些城 市中又设立了经济技术开发区。二十 多年里,从经济特区开始,我国对外 开放区域已从沿海延伸到广大内陆, 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 格局。
学习延伸查找并列举第一个五年计划 的主要建设项目,在地理分布上有什 么特点?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提示:分布特点:一五计划的主 要工业建设项目基本上都分布在东北 地区。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1、首 先,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工业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铁路交通十 分发达;
2、其次,从历史上看,已形成了以 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础。3、此外, 由于当时这些项目要由苏联援助建设, 东北地区离苏联距离较近,比较方便。
学习延伸以小组为单位,搜集一个经 济开发区发展情况的图片,配上解说 词,举办小型展览,展示我国对外开 放的成就。 答案提示: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 自愿组成小组,查阅、搜集有关北京 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 的数据资料和图片,并将经济及社会 发展的主要指标制成图表或柱状图, 为图片配写说明,
第十二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参 考答案) 【学思之窗】小岗村为什么会发生如此 大的变化? 答案提示:主要是因为小岗村的村民在 省政府创新政策的推动下,为了摆脱自 身的困境,大胆地把生产队的土地划分 到户,包干经营,自负盈亏,充分调动 了这些承包土地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经过他们的精心劳动,获得了比以往多 得多的收获。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课后习题: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课后篇巩固提升1.马克思认为,在工场手工业和手工业中,是工人利用工具,在工厂中,是工人服侍机器。
在前一种场合,劳动资料的运动从工人出发,在后一种场合,则是工人跟随劳动资料的运动。
由此可见,工厂制度区别于工场手工业的本质特点是()A.使用大机器生产B.工人参加集体劳动C.生产资料私有化D.工人的受剥削程度,在马克思看来,工场手工业是工人利用工具,工人掌握着劳动主动权;在工厂制度下,工人围绕着机器(劳动资料)运动,工人处在被动地位。
这说明工厂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使用机器生产而不是手工操作,故选A项。
2.有学者指出,18世纪晚期工厂制度出现了,到19世纪中叶,英国所有棉布都已经在工厂里生产,工厂制度代替了分包制,工厂代替了原工业的工场,成为工业经济特有的生产方式。
对“特有”的理解正确的是()A.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B.全新的生产组织形式C.产生了比蒸汽机更大的影响D.促进了工业革命深入发展“19世纪中叶……成为工业经济特有的生产方式”可知,工业革命后,工厂成为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故B项正确。
3.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生产中越来越多地使用机器,最终促成了现代工厂的出现,但这些工厂有着共同的局限。
这种“局限”直接导致了()A.工厂制度的诞生B.火车机车的创制C.蒸汽机的改进和应用D.机器制造业的兴起,机器使用的动力主要是自然力,所以工厂中机器的动力是其“局限”,结合所学工业革命期间的发明可以得出,在瓦特改进蒸汽机之前,工厂几乎无一例外地都选择了靠近河流的地方作为厂址,而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应用使得工厂不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从而突破上述局限,故选C项。
4.18世纪前期和中期的英国,科学家主要是些实验家,并且多半是从实践中来的工程师、仪器制造者和工匠。
伯明翰的太阳学会、曼彻斯特的曼彻斯特学会纷纷涌现,会员都是些注重实用的人。
他们组织科学团体,建立自己的学校,广泛吸收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研究更加普及,科学学术活动日趋高涨。
—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二教师用书:4第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含答案
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
2.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素养解读:1.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
(易混点)2.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与实质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利与弊。
(重点)3.结合当今世界的经济形势,运用唯物史观全面、客观地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
(难点)[知识梳理]一、经济向全球化发展1.原因(1)历史条件: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获得空前发展,世界市场迅速扩大。
(2)科技条件: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3)国际环境: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
(4)各国政策: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
(5)推动因素: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
2.评价(1)对世界: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2)对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
(3)对发展中国家①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②策略:保持清醒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
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1.背景(1)关贸总协定在解决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
(2)为了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2.前身:关贸总协定。
3.成立: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4.宗旨: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5.作用(1)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
(2)促使各成员之间逐渐取消贸易壁垒,使各成员通过贸易获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
(3)努力减少其成员间的不平等,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给予足够的重视。
高中历史(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课后习题:第四单元综合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四单元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殷商和西周时期的城市,往往看不到整齐规划的城市布局,更像一个有围墙的农村。
而到春秋战国时期,筑城之风盛行,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往往成了交换的中心。
这反映了()A.城市的经济功能加强B.城市不再具备政治、军事职能C.分封制崩溃的必然结果D.建筑技术的进步“殷商和西周时期的城市,往往看不到整齐规划的城市布局,更像一个有围墙的农村”到“春秋战国时期,筑城之风盛行,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往往成了交换的中心”,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城市的经济功能加强,A项符合题意。
2.下表为不同史料关于古代“城”的产生的历史记述。
据此可知()A.春秋战国时“城”具有军事防御功能B.商业发展是“城”产生的主要原因C.城市承担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职能D.城市规划体现了以人为本设计理念,根据材料“城为保民为之也”“城者,所以自守也”等可知“城”有军事防御功能,故A项正确。
材料关于“城”的产生原因中没有涉及商业因素,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城市的经济和文化职能,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城市规划的特点,排除D项。
3.明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化速度加剧,随之而来的则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苏州府志》记载,晚明苏州府“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商品经济推动人口流动B.聚居是城镇化进程的动因C.政府放宽人口迁徙限制D.苏州府官员理念开放宽容“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可知,材料反映了明代中期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及市镇,说明商品经济推动了人口流动,故A 项正确。
城镇化进程的动因是商业发展,不是聚居,排除B项。
题干未体现政府和官员政策态度变化,排除C、D两项。
4.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那这个地方就只是个村落。
徽州人住进来了,他们就开始设立店铺,然后逐渐扩张,就把这个小村落变成个小市镇了。
历史第四分册练习册答案
历史第四分册练习册答案【篇一:华东师大版高中历史第四分册课后练习参考答案】集中起来,进行单个资本所无法实现的诸如修建铁路等耗资巨大的工程。
如:1825年修建的斯托克顿—达林顿铁路需高达10万英镑的投资,当时没有一个企业或个人能独立承担,于是组建了斯托克顿—达林顿铁路公司。
公司通过发售股票的办法,筹集了所需的巨额资金,并在短短一年中完成了铁路建设,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其次,股份公司中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还有利于按市场规律实行生产资源和资金的优化组合。
所以,股份制解决了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生产力需要巨大的资本投入这一关键问题,推动了经济发展。
到19世纪中后期,由股份公司和股票交易所等构成的股份经济在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中已占主导地位。
2、为什么说现代工厂制是工业革命的产物?首先,现代工厂制度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而出现的。
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英国的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资本家将雇佣劳动者集中在一定规模的工厂里,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分工,有条不紊地进行机械化生产。
英国的工厂最早出现在纺织行业,到19世纪中叶,工厂已成为英国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
其次,现代工厂制度适应了机器大工业的需要。
工厂制有利于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根据生产流程,制定各项技术操作规范及其他经营管理的规章,使机器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效能,使工人发挥最大限度的劳动潜力,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所以,现代工厂制度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工厂制的普及,有力地促进了英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第11课工业时代初期的社会矛盾(一)练习与测评1、下面是1839年英国政府蓝皮书记载的斯皮特菲尔兹一个丝织工的证词,阅读后回答问题。
问:“你有孩子吗?”答:“现在没有了,以前有两个,都死了,谢上帝开恩!”问:“你是说对孩子的死亡感到满意吗?”答:“正是这样,谢谢上帝!我因此卸下了养育他们的重担;他们呢,可怜的东西,则免除了尘世间的许多苦难。
”你如何理解这位丝织工的回答?这位丝织工的回答反映了在工业时代初期英国工人的悲惨境遇和尖锐的社会矛盾。
高中历史必修二练习训练题(含答案和解析)
B.商业市镇空前繁荣
C.农业生产逐渐衰落
D.小农经济受到冲击
【答案】D
【详解】
材料的大意是说雇佣者纷纷从事烟草种植,农家妇女也不织布,显然这种形势会冲击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D项正确;材料论繁荣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材料说明从事经济作物种植的变化,并不能说明农业衰退,C错误。
试题分析: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点“20世纪50年代”以及“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可以判断材料考查的是三大改造,但三大改造是否完成并不确定,通过材料可知原来的个体手工作坊变为“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了变化。故选D。材料没有比较不同经济成分,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经济体制问题,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政治运动的信息,排除C。
3.会馆是一个“联乡情于异地”“叙桑梓之乐”的场所。身处异地的同乡商人逢年过节时把酒言欢,畅叙乡情,正所谓“以敦亲睦之谊,以叙桑梓之乐,虽异地宛如同乡”。材料认为会馆
A.提供了同乡商人的管理机构
B.规范了商帮内部的市场秩序
C.便利了同乡商人的感情交流
D.保护了客籍商人的经济利益
【答案】C
【详解】
材料“把酒言欢,畅叙乡情”体现了同乡商人的感情交流,故C项正确;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不是管理机构,故A项错误;规范了商帮内部的市场秩序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B项错误;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重要活动场所,保护的是同乡同地域商人经济利益,故D项错误。
7.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A.“第一个发展高潮”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甲午战后列强开始商品输出
B.“黄金时代”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C.“短暂发展”出现于南京临时政府统治前期,为持久抗战奠定物质基础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练习(全套)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1.《论语·泰伯》说禹“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下列相关的推断最有可能正确的是()A.夏朝贵族直接从事农业生产B.夏朝已有了农业灌溉系统C.夏朝已建立了完备的井田制D.夏朝统治者大力推行分封制卑宫室”即轻视宫室的生活,“尽力乎沟洫”即大力兴修水利。
因此,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2.《诗经》载,西周时期“其镈斯赵,以薅荼蓼。
荼蓼朽止,黍稷茂止”。
由此可见当时()A.铁制农具已得到普及B.作物的品种已十分丰富C.人们已懂得变草为肥D.水利灌溉系统十分发达,并使这些杂草腐烂在地里,这样就有利于五谷杂粮的生长。
把杂草变成肥料,有利于作物的生长,这说明西周时期人们已懂得变草为肥,故选C项。
3.导学号34224000下面演进示意图可以直接用来论证我国古代()A.商业运输方式的变化B.手工业技术的进步C.经济结构的变化D.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这可以直接用来论证我国古代农耕方式的变化,故选D项。
4.《无锡道中赋水车》中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见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这里“水车”的使用()A.开启了农具自动化的先河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D.使农业生产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龙骨水车(翻车)的工作情形。
灌溉工具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农田的抗旱能力。
5.(2018福建莆田九中月考)河南农谚说:“立春晴一天,农夫不费力”;江苏农谚说:“岁朝东北风,五禾大熟丰;岁朝西北风,大水害农功”。
这些农谚()A.注重农业的理论性总结B.没有科学可信性C.对农业生产有指导作用D.源于农民的无知“立春晴一天,农夫不费力”“岁朝东北风,五禾大熟丰;岁朝西北风,大水害农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农谚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故C项正确;中国古代并不注重农业的理论性总结,故A项错误;农谚有一定的科学可信性,故B项错误;农谚源于农民的生产生活经验,故D项错误。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全册综合练习卷((含答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全册综合练习卷一、单选题1.1914年12月5日,北洋政府农商部强调“欧战”期间“通商惠工,在此一举”“机不可失,稍纵即逝”。
其实,当时举国上下尤其是身处商战第一线的工商业者,都充满了这种抓住机遇的紧迫意识。
这表明当时政府A.践行奖励实业法令B.督促良机大发战争财C.秉承实业救国理念D.号召与欧美列强商战2.“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者。
”(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一《售农用》)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A.资本主义的萌芽B.商品经济的发展C.自然经济的衰亡D.官营手工业繁荣3.1933-1944年在任的美国国务卿考德尔·霍尔就当时的国际贸易状况谈到:“无拘无束的自由贸易对应着和平时代;而高关税、贸易壁垒和不平等的经济竞争,则对应着战争……”战后国际社会在吸取这一教训的基础上成立了A.关贸总协定B.亚太经合组织C.布雷顿森林体系D.世界银行4.在英国亨利八世(1509-1547年)末年的枢密院,19名成员中仅有6名拥有贵族头衔,其余13名均来自新兴阶级。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大国争霸B.商业革命C.价格革命D.工业革命5.以下数据摘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的1928年和1940年苏联主要产品产量简表》对该表反映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A.农业集体化运动解决了粮食供应问题B.五年计划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C.新工业化模式成为经济发展重要途径D.以指导性计划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升6.国家统计局编写的《新中国50年》中记载,“1976年同1966年相比,按人口平均计算的粮食产量仅增长9.7%,年平均增长不足1%。
工业增加值平均只增长7.6%,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材料说明A.党内严重的“左”倾错误导致了这一局面B.“文革”严重滞缓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C.“文革”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无任何成就D.“文革”拉大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7.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规定:双方领土一律向对方开放,双方的商船有驶往对方国家所有开放口岸、地方和领水的自由,双方商品在对方国家行销,税收与当地商品相同。
高中历史必修二 课课练第1-4课练习含答案
历史必修二课课练第1-4课第1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第1页第3-5题换成3.读《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表》,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B.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D.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发展4.我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包括土地国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三种形式。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①封建土地所有制在封建社会一直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②封建土地所有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基础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重农抑商”思想存在的基础④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三种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在中国消失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那时的农民,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
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对“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两个概念理解正确的是() A.两个概念的含义完全相同B.两个概念没有关联C.前者偏重生产结构,后者偏重生产结果D.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说明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第1课时第3页,第5题改为:5. 2008年在安徽蚌埠出土了春秋时期圆口镂空龙耳罍,“罍”是我国古代一种酒器,流行于商周时期。
《礼记》中说“庙堂之上,罍尊在阼(zuò,东阶),牺尊在西。
”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进行探究,对“罍”作如下介绍,其中正确的是() A.反映西周时期小农经济发达B.折射了商周时期的礼仪文化C.体现了青铜工艺的最高水平D.演变为国家政治权力的象征第3页,第7题改为:7. 宋代的温州地区“地不宜桑而织纫工,不宜漆而器用备”,温州成为当时著名的纺织品和漆器生产中心,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温州成为手工业专业化生产中心之一B.手工业的发展突破了原料产地的限制C.商业的发展推动了温州的手工业的区域分工D.手工业的发展和布局受自然资源的分布的影响较大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第2课时第4页,第5题改为:“5. 这是一段学生编写的剧本:阿牛作为一个北宋的杭州农民,一向日作夜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课后习题 第2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3)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课后训练巩固提升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阿拉伯帝国首都的邮政总局,曾编制了许多旅行指南,指南中记载了各驿站的名称和各站之间的距离,许多驿站位于今叙利亚、伊朗、中亚等地。
据此可推知,阿拉伯帝国( )A.鼓励长途贩运活动B.重视交通工具的革新C.开辟了亚欧新商路D.注重传播本民族文化答案:A解析:邮政总局的设立、编制旅行指南、设立驿站都是政府行为,都与长途贩运有关,A项正确。
题干材料没有涉及交通工具革新和传播文化的信息,B、D两项错误。
阿拉伯人经商的路线仍然是丝绸之路,不是新商路,C项错误。
2.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
该书( )A.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B.把古代戏剧艺术推向成熟C.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D.反映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该书生动地反映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故选D项。
3.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苏丹,他是帝国的宗教领袖;在帝国中,宗教上层和封建主是统治阶级。
这表明奥斯曼帝国( )A.实行封君封臣制B.具有政教合一的特征C.信奉伊斯兰教D.处于基督教会的统治之下答案:B解析: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苏丹,他既是宗教领袖,又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所以奥斯曼帝国具有政教合一的特征,故选B项;A项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典型特征;C项符合史实,但题干材料并未提及;D项不符合史实。
4.奥斯曼帝国手工业者由国家管理,产品的种类、数量与分配由国家控制;同样,商业也受国家的监督,商品的质量和价格都由法令规定,盐、肥皂、蜡的贸易由国家垄断。
由材料可以看出奥斯曼帝国( )A.实行国家垄断工商业的政策B.工商业发展比较落后C.实行重农抑商政策D.国家政权的力量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奥斯曼帝国的手工业和商业受到国家的管理,产品的价格由法令规定,反映了帝国实行国家垄断工商业的政策,故A项正确;从题干材料中无法得出帝国工商业的发展情况,故B项错误;国家控制商业并不意味着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中的做法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历史教学资料大全三生石编辑第一单元卷第1课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一、基础练习1.商品经济的发展生产经验的积累2.手工劳动分工协作3.B 4.A 5.C 6.D二、拓展练习7.(1)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毛纺织业的迅速发展,羊毛需求量增加,羊毛价格上涨。
(2)暴力剥夺农民土地;强权侵占共用地。
(3)表面信息:租地农场主上缴给庄园主的地租远远高于庄园农民所缴的地租(学生也可以概括教材中的具体内容)。
深层信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优越性。
(4)圈地运动是商品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
圈地运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典型形式,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大到农村,并促进了农业的资本主义改造和生产力的发展;它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客观上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圈地运动中的暴力行为导致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流离失所,生活窘困。
8.(1)组成:男工、女工、儿童,出身贫寒;待遇: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资较低。
(2)分工明确,每个工种都有专门的任务;生产规模较大。
(3)这种手工工场是当时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这样的手工工场里,工人的生活境遇是窘困的;.这种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主要形式之一;它促进了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2课章民族国家的形成一、基础练习1.A 2.B 3.A 4.C 5.A二、拓展练习6.B7.(1)A(2)B(3)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新兴市民阶层的出现。
8.王位继承的矛盾;领土之争;经济利益之争。
第3课章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活动一、基础练习1.C 2.A 3.C 4.B 5.D 6.D 7.A 8.D二、拓展练习10.B11.A12.(1)国力相对弱小,无力向欧洲大陆发展;有利的地理条件;王权的支持;有着狂热的宗教热情。
(2)B(3)全球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商品流通数量和品种急剧增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新航路开辟的同时,欧洲殖民者即开始了殖民掠夺活动。
13.(1)殖民掠夺,殖民奴役,种族屠杀,殖民征服,贩卖黑奴。
(2)西欧早期殖民活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给亚、非、美洲人民带来了空前的浩劫。
(可以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具体展开论述)第4课章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一、基础练习1.C 2.B 3.A 4.D 5.B 6.A 7.D 8.B二、拓展练习9.(1)不能把文艺复兴简单地看做古典学术的复兴,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
文艺复兴中,资产阶级借用古典文化同封建势力做斗争,表面看来是古典学术的复兴,但它实际上是反映欧洲各国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2)概述:丰富的文化遗产、经济后盾的支持、统治者的鼓励。
缺陷:缺乏对时代特征的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产生;不够全面,拜占庭学者移居意大利等。
(3)A10.(1)A(2)B(3)但丁,《神曲》;达·芬奇,《最后的晚餐》;马基雅弗利,《君主论》等。
(4)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后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它是一批具有人文精神的学者文人以人文主义为武器,抨击罗马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理论的运动,并非是对古典文化的简单重复,而是传承和发展。
(5)材料二比较符合文艺复兴的本质特征,材料一只注意表面现象。
(本题言之有理即可)11.(1)16世纪,西欧正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罗马天主教会竭力维护封建秩序,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
新兴的资产阶级和社会其他阶层将矛头指向天主教会。
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与掠夺,建立适应其发展需要的新教会。
(2)D(3)德意志各阶层同罗马教皇的矛盾十分尖锐;路德的宗教改革在德意志得到广泛的支持。
第一单元总卷单元练习一、民族国家与王权的回归1.自由民向君主提供财政援助和管理才干,成为国王的内侍、监工、账目保管人和皇家造币厂经理等。
这些人组成国王的王室,主管国王私人事务。
2.向自由民提供保护,以反对封建领主和主教的频繁战争和苛捐杂税。
废除了五花八门的地方自治政权。
3.百年战争深刻影响了英、法两国的历史进程。
英国:百年战争失败后,英国统治阶级在一段时间内无力图谋向欧洲大陆扩张,英国人专注自身事务,民族意识日趋明晰。
15世纪下半叶30年“玫瑰战争”,使英国贵族实力丧失殆尽,无力与王权对抗,英国由此完成政治统一。
随着商品经济的活跃,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伦敦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以伦敦方言为基础的英语逐渐发展为英国的民族语言。
15世纪末,英国发展为民族国家。
法国:百年战争结束后,法国王室集中全力消灭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实现了政治统一。
战后经济的恢复和繁荣,推动了以巴黎为中心的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以巴黎方言为基础的法语成为全国通用的语言,共同的法兰西文化初具雏形。
l5世纪末,法国也成为民族国家。
4.民族国家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政治前提,它们为航海事业提供了人力、物力资源。
二、在哥伦布航行美洲500周年之际……1.D2.海洋探险与殖民扩张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新航路的开辟为西欧各国带来了广阔的殖民地,积累了巨额的资金、资源等,促进经济迅速发展。
而美洲的土著印第安人的生命和财产遭受了空前的浩劫。
各自不同的立场和经历,使之对新航路开辟的评价有天壤之别。
3.C4.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辩证、理性地认识这件事。
谴责殖民主义的罪恶行径,同时也要看到殖民活动所具有的双重作用。
哥伦布的远航把东半球和西半球融为一体;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通过新航路的探索,验证了地球是圆的,应该充分肯定哥伦布远航的历史意义。
哥伦布等人不畏艰险、坚忍不拔的精神也应予肯定。
对哥伦布等人的掠夺财富的动机以及殖民掠夺行为应予谴责。
三、“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1.1500年前后,欧洲航海家开辟了新航路,完成了环球航行,整个世界才从分散走向整体。
2.中国丝绸之路,沟通中西经济文化往来;郑和下西洋,加强同亚非各国往来。
阿拉伯人的经商航海活动等。
3.政治:君主专制加强,有强大的政权支持;经济:明初恢复经济,国力强盛;技术:指南针与造船技术加强……4.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把对外贸易视为加强政治友好往来的手段。
5.B第二单元卷第5课章英国革命一、基础练习1.A 2.D 3.B 4.A 5.C 6.光荣革命7.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二、拓展练习8.(1)处死查理一世。
他认为政变者会处死他。
(2)处死他将引起革命;不处死他,詹姆士仍是国王,难以处置。
(3)意味着“议会至上”原则的确立。
(4)法律、征税、常备军等权利受到限制。
英国中世纪的等级代表会议——议会就拥有批准赋税、颁布法律、审理重大政治案件的职权。
“自古”实际上始于13世纪。
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度。
(5)本题为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其中,小史与小周的意见比较符合教材意图。
小史着眼于英国历史传统,正确叙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程。
不足之处在于:没有指出历史不是简单重复,而是螺旋型上升发展。
同为限制王权,光荣革命后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度。
小周从客观效果出发,肯定了“光荣革命”用非革命的手段完成制度变迁,有利于英国的稳定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英国的成功经验,可为后人借鉴。
第6课章启蒙运动一、基础练习1.A 2.A 3.C 4.C 5.C 6.C 7.A二、拓展练习8.(1)光荣革命及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自然法和社会契约。
(3)孟德斯鸠。
9.(1)A(2)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封建专制;提倡真理、正义、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
(3)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
(4)背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继承和发展文艺复兴思想;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
概况:兴起于17世纪的英国,18世纪后发展到法、德等欧洲国家,其中以法国的启蒙运动声势最大,影响最深远。
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
内容:高举理性大旗,批判封建专制和中世纪宗教神学,主张建立合乎理性的社会和国家;宣扬自由和平等;天赋人权、主权在民。
性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新一轮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影响:猛烈冲击封建制度,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欧美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根据;也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系统的政治构想。
(注意语言表述,不能罗列1、2、3,要组织语言评述,答案只提供要点。
)第7课章美国独立战争一、基础练习1.B 2.C 3.B 4.A 5.D二、拓展练习6.(1)华盛顿。
(2)他在独立战争期间担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美国人民取得战争胜利;主持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l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当选美国首任总统。
总之,华盛顿在美利坚民族的独立和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过程中做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所以被尊称为“美国国父”。
7.独立战争胜利以后,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
中央与地方的合理分权既有利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又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发挥。
联邦政府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行政、立法、司法互相制约与平衡,有效防止了专制独裁,保障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
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使启蒙思想家的主张第一次变成了现实,对以后许多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起到了示范作用。
第8课章法国大革命一、基础练习1.B 2.D 3.B 4.A 5.C 6.B 7.C二、拓展练习8.(1)第一等级天主教僧侣;第二等级贵族;第三等级由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农民等组成。
(2)第三等级政治地位低下,却承担着国家全部的税赋;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权利,改变现状,发展资本主义。
(3)为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9.(1)B(2)观点: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主权在民。
针对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
10.(1)B(2)雅各宾派统治结束后,法国政局动荡不安;外国武装干涉;资产阶级需要有一位强有力的人物掌握国家权力,以巩固他们的地位。
拿破仑的军事才能和威望,符合资产阶级的要求和革命形势发展的要求。
l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掌握政权。
(3)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扩大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拿破仑的《法典》传到欧洲各国。
(4)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侵略的一面,激起被占领地区人民的反抗。
(5)时势造英雄,英雄人物的出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历史发展的进程。
第二单元总卷单元练习一、“欧洲范围的革命”1.D2.C3.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君主立宪制;法国:波旁王朝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资产阶级共和制。
4.《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度;英国进入一个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人权宣言》:集中表达了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阐明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和民主法制的基本原则,否定了封建专制特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