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2011年第五讲 古印度文明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图: 莫卧儿帝国在印度的扩张
18世纪-至今为近现代文明阶段
17世纪初,西方殖民者入侵; 1849年英国征服印度;1947年8月印度 独立。
二、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
吠陀时代(1599BC—600BC)
吠陀:原意为“知识、学问”,是祭祀用 颂歌、经文和咒语的汇编,《梨俱吠陀》《娑 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解释 吠陀的文献:《梵书》《奥义书》《森林书》
其一是“梵”
其二是“梵”的具体形态的显现者,
即印度教中的梵天、湿婆、毗湿奴三大
主神以及它们的化身、配偶、子神、守护 神。
其三是人格化的自然物,如太阳、月 亮、大地、莲花、菩提树、牡牛、蛇、牛、 猴等等都成为他们崇拜的神灵。
梵天像
守护神毗湿奴
毗湿奴

持三叉戟的湿婆



半女相的湿婆神
持琴湿婆
阿育王 四狮子柱头
犍陀螺风格佛像
健陀螺风格,它的面相尤其是衣服的处理随提醒而产生变化的处理跟希腊的雕像非常非常接近。
犍陀螺风格,它的面相尤其是衣服的处理而产 生的变化跟希腊的雕像非常非常接近。
佛陀涅槃
说 教 中 的 佛 陀
宝冠佛立像
佛陀骨骸雕像
公元2世纪 佛祖 被描绘成人形
佛教建筑
◆窣堵波 ◆石窟 ◆佛塔
◆顿悟成佛
苦行是执着于肉体,把肉体看得很 重要,只有超越肉体,认识到生死是一 回事,一个轮回,超越轮回才能得道。
佛教三宝:佛、法、僧
(二)佛教的基本教义和派别
1.缘起说用于人生现象,提出了十二因缘 :
无 明 (无知) → 行(行为意志)

识(精神统一体的识) →
名 色(由识引起构成精神的名和肉体的色)→
(二)古印度文明的历史阶段
1.印度河文明 2.印度-雅利安文明时代(公元前1400年-公 元7世纪 )。又称吠陀文明。 3.印度教文明时代(公元7世纪-1206年) 4.伊斯兰-印度文明时代(1206年-1757年) ——四个文明都不曾统一过整个次大陆
1.印度河文明
前3000年-前1800年, 习惯称为“哈拉巴文化”。
◆首陀罗的宗教地位改进
(二)复杂的信仰体系
印度教没有公认的教祖,也没有统一 的经典。它的信仰学说相当复杂。
1.信奉吠陀
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和经典, 在吠陀教发展成婆罗门教之后,吠陀仍是 婆罗门教的经典。印度教因袭婆罗门教, 也要求在原则上信奉吠陀,并不要求完全 恢复古代的吠陀。
2.信奉多神教
神明体系极为庞大,可分为三个层次
国民过于重视亚种姓之间的相互联 系,漠视中央的政治权威。
种姓矛盾很多,常以暴力冲突表现。
印度印种度姓种制姓度制与度现又代酿社会 成暴乱 已有37人在暴 乱中丧生2008-05-26 金羊网
种姓制度阴魂不散 印度“贱民”屡屡遇害
2008年07月 新华网
15日,距印度北方邦 首府勒克瑙约80公里的一 个村庄,属于“贱民”的一 对夫妇因土地纠纷,被5名 高种姓村民殴打致死。
3.印度教文明时代❖(7世纪-1206年)
❖ 耆那教、佛教衰落

,印度教成为占主

导地位的宗教


王 湿 婆
❖ 印度历史上最混乱 的群雄割据时代






4.伊斯兰-印度文明时代(1206-1757)
❖ 伊斯兰教文化的入 侵,遭到印度教文 化的顽强抗拒
❖ 次大陆的矛盾复杂 化,社会发展受到 阻碍
窣堵波
埋葬佛骨的半球形建筑,最大的在桑 吉, 半球体直径32米,高12.8米,下为一个 直径36.6米、高4.3米的鼓形基座。窣堵 波周围树有石栏杆,四面正中均设门, 门上满布深浮雕,题材多是佛祖本生故 事。
桑奇大塔围栏浮雕
桑奇大塔围栏浮雕
石窟
石窟分两种。举行宗教仪式的 石窟名支提窟。另一种石窟称精 舍, 供僧侣静修之用,精舍和支 提窟常相邻并存,如阿旃陀的石 窟群。
梵可以化为一切,一切又终归于梵。 凭借这一理念,印度教容纳了所有的印 度神祗,学说学派,最终恢复了婆罗门
教的统一地位,成为新婆罗门 教——印度教。
2. 婆罗门教发生的变化
◆形成新的主神崇拜和化身说, 吸引了众多信徒
◆ 《吠陀》的重要地位被《薄 伽梵歌》和《往世书》所取代,强调 内心修养,不再需复杂的仪式
达摩说:每个不同的种姓都应遵循本
种姓所规定的义务和责任,安于天职,守达摩法。
吠陀时代的典型特征
以吠陀圣典的种姓制度为特征 以祭祀为生活中心:
只有通过祭祀和牺牲,才能沟通凡人界、 天神界和祖灵界,祭祀被誉为“如意牛”。
祭祀分为家内祭、苏摩祭、祭坛祭、马 祭等,形式多种多样。
祭祀连结苦行和布施,构成婆罗门教的 社会。
1.印度教兴起的哲学基础
印度教的正统哲学派别是吠 檀多派。它是在借鉴了佛教的唯识论,
重新解释《奥义书》而形成,倾向于否 定现实世界的真实性。
乔荼波陀:世界四个层次:物质
世界、浅层认识、深层认识以及唯一, 分别对应于人的四种状态:醒、有梦的 睡眠、无梦的睡眠以及梵我合一
商羯罗:
“无分别不二论”成为婆罗门复兴的 象征。所谓“不二论”就是“梵”、 “我”、“幻”的绝对同一。
公元前1400 年左右,突 然衰落消失 ,消失的原 因迄今无定 论。
摩亨约•达罗遗址 (摩亨约•达罗,印度河文明的两 大城市之一)
2.印度-雅利安文明时代(公元前
1400年-公元7世纪 )
❖ 该文明是雅利安入 侵者的文化和印度 土著文化的混合 ◆
❖ 为印度文明的发展 定下结构性的基调
第三章 古印度文明
一、地理环境和历史概述 二、婆罗门教与种姓制度 三、佛教的兴起与衰落 四、印度教文明
一、地里环境和历史概述
(一)古印度文明所处的地 里环境
古代印度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 地理文化概念
古印度地处南亚次大陆,东北和西北是森 林和沙漠,中部是平原,南部是高原原。
印度文明(南亚地形图)
右图:古代印度 (3世纪BC-6世纪AD)
吠陀时代(前1500年-前600年 )
列国时代(前6世纪-前4世纪 )
孔雀帝国(前324年-前187年)
笈多(320-540)和戒日帝国( 606647 )笈多时代东晋名僧法显于399年-412年
赴印度取经,经东南亚回国,历14年,著《佛 国记》。玄奘于戒日帝国时期629-645年西去 印度取经,历17年,著〈大唐西域记〉。
婆罗门至上
三、佛教的兴起与衰落
(一) 佛教的兴起 (二)佛教的基本教义和派别 (三)佛教的衰落
(一)佛教的兴起
1.兴起的背景:
◆列国争霸的时代,四个种姓的社 会地位发生变化,提出了改变森严等级 制度的要求。
◆社会动荡时期出现了各种新思潮, 耆那教、佛教等宗教纷纷出现。
2、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
作为乐善好施 的说教者的湿婆
湿婆及其妻像
迷 人 的 帕 尔 瓦 蒂 女 神
吉祥爱侣
3.相信业报轮回和灵魂解脱之说
印度教对生命的特殊观念:生命不
是以生死为始终,而是一系列生命无穷 尽的链条,一次生死只是这链条中的一 个环节。
每段生命都是由它前世的行为(造
传播:小乘佛教 南传南亚、东南亚地区。 大乘佛教北传,即从帕米尔高原传到中国, 再从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三)佛教衰落的原因
佛教的衰落并被印度教吸收,既有教派本
身的原因,又与阿拉伯人入侵和印度向封建制 转变有关。
◆佛教不强调灵魂,不重祭祀,注重苦行静 修的特点与印度社会的宗教传统不相符合。
吠陀时代是 以婆罗门祭司为社会核心、以 祭祀为生活中心、以吠陀为圣典的时代。
(一)种姓制度
1.种姓制度的产生
与种姓制度对等的两个梵语是瓦尔那(前 10世纪)和伽提(前4世纪)。一种说法认为雅利 安人的入侵是形成种姓制度的直接动力。另一 种认为哈拉帕文明所表现的经济的专业化及相 互协作集团的共存局面是种姓制度的社会基础。
阿旃陀石窟雕像
阿旃陀石窟雕像
佛塔
随着佛教在印度的蓬勃发展, 佛陀逝世后, 各国护法国王为了 表示对人天师尊的崇敬, 相约造 塔, 安放供养佛舍利以作永久的 纪念。
四、印度教பைடு நூலகம்明
(一)印度教的兴起 (二)复杂的信仰体系 (三)印度教与印度的社 会文化
(一)印度教兴起的原因
笈多王朝时代,婆罗门教在新 的形式下得到复兴。它开始摆脱只 属于某一特定地区之中的特权阶级 宗教的狭隘属性,发展成为拥有众 多信徒、真正代表印度的印度教。
2. 种姓制度的历史发展
种姓制度发展经历了从瓦尔那制度到 she 提制度的两个阶段,发展为she提制 度后,等级更加森严,更加封闭。
3.种姓制度的社会作用
积极作用
种姓制度使同一种姓的人相互合作, 维护社会秩序。
种姓制度保留了印度的宗教文化遗 产,使入侵者易于同化进印度社会。
消极作用
种姓制度是民主的对立物,个人发 展受到限制
◆大乘佛教越来越受印度教影响,注重咒 语、性爱及神秘仪式,形成密宗,成为藏传佛 教的前身。
◆佛教受阿拉伯人入侵影响,寺庙被毁。 ◆佛教与印度封建社会突出王权、加强等 级制度不相适应。
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的教派极为复杂,最彻底中国 化的是禅宗。禅宗史上的两首偈语:
身是菩提树, 菩提本无树, 心如明镜台, 明镜亦非台, 时时勤拂拭, 佛性常清净, 莫使有尘埃。 何处有尘埃。
2.婆罗门教的基本神学体系
梵我如一说 作业和轮回说 达摩说
梵我如一说:整个世界不过是一种幻
象,唯一真实的存在是称为“梵”或“梵天”的 世界精神或灵魂;个人的肉体也非真实,而被称 为“神我”的个人灵魂才是真实的。个人的“神 我”来源于“梵”,死后应重归于“梵”。
作业和轮回说: 由于人在世上造了
“业”,死后灵魂不能重归于梵,而转世投生为 不同的生物;所投生的生物高低由前世所造的 “业”来定。
现状:
印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并没有消 灭种姓制度,即使在城市、工作等公 共场合等级制开始淡化,但大多数规 则仍以一种变通的形式保存下来,种 姓隔阂和对贱民的歧视在日常生活和 社会政治经济中仍起着作用。
种姓制度影响经济的发展:从本种姓的利 益出发,只对本种姓忠诚,缺乏民族同胞间的 互助精神。
种姓制度的影响深深渗入文教卫生事业 印度高出生率与宗教和森严种姓制有关系 印度的种姓制度深深影响到民主制度的发 展:2008年5月23日开始,印度古吉拉特人发动了一
(前565-前486)
◆出生和童年
迦毗罗卫国“甘蔗王”的后裔。父
亲是“净饭王”,母亲是摩耶夫人。降 生后第五天,取名乔达摩.悉达多。
◆童年生活
武艺高强,精通“五明”(声明-语 言学,工巧明-工艺学,医方明-医学,因 明-逻辑学,内明-宗教学)
◆弃世出家
长大后的释迦摩尼对宫廷夜夜笙歌的 奢靡生活没有一点点热情,娶妻后仍郁 郁寡欢。出游中看到了老人、病人和死 人,更坚定了出外苦行的想法。
雅利安瓦尔那 (雅利安人)
达萨瓦尔那 → (土著居民)
平民 → 贵族 祭祀贵族→
军事贵族→
首陀罗
吠舍 婆罗门
刹帝利
四个等级:
第一等级:婆罗门〈祭祀、贵族〉 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官吏、武士〉 第三等级:吠舍〈农民、手工业者、商人〉 第四等级:首陀罗〈失去土地的农民,其 状况相当于奴隶〉
各个等级职业世袭,互不通婚,界限 森严,贵贱甚至不能共食、共住。
场“种姓战争”。按照种姓投选票。
(二)婆罗门教
1.婆罗门教的兴起
雅利安人从早期吠陀时代的自然崇 拜阶段 到后期吠陀时代发生了变化:
◆神的性质和地位的变化,从自然 力的化身到社会功能、抽象的性质。出 现了三大神:暴风雨神楼陀罗——湿婆; 太阳神毗湿奴——保护神;原人普鲁 沙——梵天
◆婆罗门作为祭司阶层出现
六处(眼耳鼻舌身意) → 触(和外界接
触) →
受 (感受)→
爱 (贪爱)→
取 (追求不舍) →
有 (生存的环境)→
生→老死
2.四谛说。 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 八正道 :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 正勤、正念、正定)
3. 佛教的派别和佛教的传播
派别:小乘佛教 大乘佛教
大小乘的区别:大乘佛教的宗旨是自度 度他,小乘佛教 是自度;小乘佛教 以修阿 罗汉果为目标,大乘佛教以修佛果为最高目 的,并提出修菩萨行为第一步目标;小乘佛 教 以佛陀为导师,但并不把它看作神,大乘 佛教把佛陀神化。
1922年发现,遗址 200多处。盛期:2500BC---1750BC
典型遗址:摩亨佐• 达罗和哈拉帕
古代世界面积 最广阔的青铜文化
创造者:土著?雅利安人?西 亚的苏美尔人(从波斯湾带来苏美 尔文明,而后与本土文化相结合)?
衰落:神秘消亡:河流改道, 气候干旱;雅利安人毁灭说;洪水 说;污染瘟疫说;地力枯竭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