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米勒及其《拾穗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攀枝花学院《艺术导论》课程论文
浅析米勒及其作品《拾穗者》
学院:外国语学院
班级:2010级英语本科3班
姓名:刘鹏
学号:201010201037
浅析米勒及其作品《拾穗者》
摘要:《拾穗者》是法国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在1857年创作的著名油画,画面描写了农村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是现实主义美术风格的典型代表作。

作品通过温暖朴实的色调,勾勒出了极富田园气息的农民生活。

画中三个拾穗者的动作所表现出来的农民的坚忍、谦卑和忠诚给整幅作品奠定了庄严肃穆的气息,使人深刻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在生存面前,人类只能虔诚地低下他们的头。

《拾穗者》体现了法兰西农民的整体面貌,是法兰西农民生活的真实再现。

关键词:拾穗者,秋收,农妇,辛劳,现实主义
让·弗朗索瓦·米勒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以表现农民题材而著称的现实主义画家。

米勒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画室里的同学说他是“土气的山里人”,而且老师也瞧不起他,所以他去了他向往的艺术之都罗浮宫。

但为了生存,他的画只是迎合他人的意思作画,最终被人议论为只会画下流裸体的米勒。

这使他伤透了心,从此他下定决心走自己的艺术道路。

1849年巴黎流行黑热病,他携家迁居到巴黎郊区枫丹白露附近的巴比松村。

虽然生活艰苦,但他爱生活、爱劳动、爱农民,他曾说过:“无论如何农民这个题材对于我是最合适”。

在巴比松村的日子里,代表作《拾穗者》问世了。

他创作的作品以描绘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为主,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

他用新鲜的眼光去观察自然,他的画风质朴、凝重、富有抒情气氛。

《拾穗者》以一幅秋收后的农家风光展现了法兰西农民的整体面貌,是法兰西农民生活的真实再现,描绘了农民勤劳而又幸苦的劳作。

画面的背景中是忙碌的人群和高高堆起的麦垛,以三名正弯着腰捡遗落在地上的麦穗的妇女为主要绘画对象。

秋天本来就是丰收季节,是金黄色的季节。

可是,在一望无垠的田野上,三名妇女衣着破旧的农妇却面朝黄土背朝天,正在幸苦的捡着遗落的麦穗。

三个主体人物分别戴着蓝,红,黄色的帽子,衣服也以此为主色调,牢牢吸引住观众的视线。

她们的动作富于连贯性,沉着有序,布置在画面左侧的光源照射在人物身上,使她们显得愈发结实而有忍耐力。

或许长时间的弯腰劳作已经使她们感到很累了,可她们仍在坚持。

尽管脸部被隐去了,而她们的动作和躯体更加富于表情——忍耐、忠诚和谦卑。

她们虽然是每一个个体,但把她们的动作连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拾穗动作。

累了就稍加站直一点拾穗,休息又继续弯着腰拾穗。

与农妇的艰辛与落魄相比,她们身后的地主却是满载而归。

这种鲜明的对比更加突显了地主与劳动人民的两极分化,突显了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辛。

《拾穗者》整个画面充满了对比的元素:主体人物劳动面中充满的生活活力,与农场后方像草垛、树木和农舍等无生命的物体的死寂的对比;画面中远近色彩的对比;通过透视形成的人物与景物之间大小的对比;还有后方天地交汇的那条水平线与画面左上方偏斜后插下来的光源的对比,形成了画面中二与三维空间效果的交错,从而进一步加强了画面的空间感。

《拾穗者》主题以暗黄色为主调,给人一种宁静而沉重、庄严而又伤感的感觉,而那三名农妇的头巾的鲜明颜色也染上了一种淡淡的有伤感。

整幅画面的暗
色调流露了农妇沉重的心情,也表达了米勒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尊重。

整幅画的色彩虽然丰富,却是那么的和谐。

这些解读在今天看来是没有什么疑问的,然而,在这幅《拾穗者》刚刚创作出来的时候,仅是它的题材本身,就足以引发一场革命。

当作品在沙龙展出后,立即引起了舆论界的广泛关注。

一些评论家认为米勒带有明显的政治意图,画面上农民的劳作传达了他们生活的艰辛,而将这样的作品拿到巴黎的沙龙里展出,无疑是底层民众对上流阶层的挑战和呼声。

因此有人讥讽米勒的作品中暗含着农民的暴力革命。

面对种种过激的评价,米勒在一封书信中为自己的艺术作了辩护:“有人说我否定乡村的美丽景色,可我在乡村发现了比它更多的东西——永无止境的壮丽;我看到了基督谈到过的那些小花,‘我对你说,所罗门在他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那山林间的一朵百合花呢!’”米勒相信,“艺术是一种爱的使命,而不是恨的使命。

当他表现穷人的痛苦时,并不是向富人阶级煽起仇恨。

”他所要做的,只是尽力弄懂如何用平凡细微的东西去表现崇高的思想,因为那里才蕴藏着真正的力量。

而要将这一切和谐、自然地表现出来,不仅需要画家的眼睛和手,更需要他的整个身心。

写实人物绘画的观看视角和人物视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画面意境的心理构造。

米勒以旁观的方式观察不被打扰的活动中的人物状态。

并巧妙地以不同的形态描绘出妇女捡拾麦穗的整个过程,实在是匠心独运。

我不懂太多美术鉴赏的手法,也说不出什么构图运笔方面的见解。

但我不得不说,米勒的确是位伟大的画家,不但画艺精湛,运笔流畅,而且富有一个敏锐的思想与一颗善良的心灵。

他留给了我们每一个人美好与启迪。

参考文献
[1]《大地的画家米勒》,作者:[法]罗曼·罗兰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2冷杉,杨立新译
[2] 爱与田园的颂歌——农民画家米勒和他的《拾穗者》作者:魏茜敏,期刊:早期教育(美术)版, 2009(10)
[3] 期刊论文浅谈米勒及其作品《拾穗》 -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 26(4)
[4] 期刊论文聆听平凡生命的无言诉说——简析米勒的《拾穗者》 - 安徽文学(下半月) - 2010(7)
[5] 期刊论文《拾穗者》画评 - 东京文学 - 2008(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